0709隐喻理解的特征赋予模型

合集下载

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

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

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一、本文概述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在语言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技巧,也是日常生活中人们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隐喻的本质及其语义特征,揭示隐喻在语言、文化和认知等多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将对隐喻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隐喻的定义和分类。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分析隐喻的本质,包括其认知功能、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等方面。

随后,文章将探讨隐喻的语义特征,如隐喻的创造性、模糊性、多义性等,并通过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通过对隐喻本质及语义特征的研究,本文旨在提高人们对隐喻的认知能力,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隐喻,从而丰富语言表达,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本文也希望为语言学、文学和文化研究等领域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隐喻的本质隐喻,作为人类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其本质远超过单纯的修辞手段。

在深层次上,隐喻是人类理解和解释世界的一种方式,是我们对抽象概念进行具体化的工具。

隐喻的本质在于其能够跨越不同领域,将看似无关的事物连接起来,创造出新的意义和理解。

隐喻的本质体现在其认知功能上。

隐喻通过将一个领域的概念映射到另一个领域,使得我们能够以已知的事物来理解未知的事物,以具体的概念来把握抽象的概念。

这种映射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基于事物之间的某种相似性或者相关性。

例如,当我们说“时间是金钱”时,我们是在将时间的价值映射到金钱上,以金钱的有限性和可度量性来理解时间的宝贵和不可再生性。

隐喻的本质也体现在其创造性上。

隐喻能够打破语言的常规,创造出新的表达方式和意义。

这种创造性不仅体现在语言的新颖性上,更体现在其能够引导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和理解世界。

隐喻的创造性使得语言具有了无限的可能性,也使得我们的思维具有了无限的可能性。

隐喻的本质还在于其文化性。

不同的文化对隐喻的理解和使用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隐喻往往承载着特定的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念。

隐喻理解的语言及认知角度分析

隐喻理解的语言及认知角度分析

隐喻理解的语言及认知角度分析隐喻是日常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表达形式,它不同于其他文字表达形式,因为它通常借助象征性的语言来描述和比喻现实世界的某一种概念。

它同时具有精确的描述性和创造性。

隐喻在日常语言当中的运用,无论从频率以及作用上来说,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构建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模式,是我们理解和认知外部现实世界的重要工具。

隐喻被认为是情感化语言,因为它对各种概念具有一个描述性和引用性的表述,同时也能够直观地传递情感。

它使得我们能够更加直观,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大大增加了言语的表达能力。

通过隐喻,语言表达者可以更加有效地把他们的信息传递给听众,为听众理解说话者的意思提供更多的参照系。

然而,在真正理解隐喻的意义时,我们还需要依赖认知过程,即我们解析隐喻作用时,要把接收者的知识和理解能力联系起来,把隐喻与外部实践和社会经验联系起来,以分析出隐喻的真正含义。

隐喻的理解,是一个交互的过程,涉及多个活动的参与,比如对比、比喻、概括、抽象等等,而这些活动又都牵涉到大量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过程。

第一,对比。

对比是比较两个不同的概念,从而推断出一个新的含义。

通过对比,人们可以把它们看作相似或有关联的事物,从而构建一个新的概念。

除此之外,人们还能够依靠对比分析,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明确的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隐喻的意义。

第二,比喻。

比喻是把不同的概念比作一个抽象的概念,从而把一个无形的概念转化为一个有形的概念。

这个过程不仅能够使原有的概念更有清晰和生动,而且也可以使不同概念之间产生联系,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第三,概括和抽象。

抽象是从一个概念中抽取出更广泛的概念,从而产生新的意义。

概括是通过一系列的概念,把它们归纳为一个更抽象的概念,从而获得更宽泛的含义。

抽象和概括都是构建一个全新的概念,或者推导出一个新的概念,都是隐喻理解的重要认知过程。

总之,隐喻是一种丰富的、广泛使用的日常语言表达形式,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并传递信息,在社会交流当中具有重要作用。

隐喻理解,概念隐喻理论还是范畴包容模型

隐喻理解,概念隐喻理论还是范畴包容模型

隐喻理解,概念隐喻理论还是范畴包容模型?唐世民摘要:Lakoff和Johnson(1980)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概念域之间的映射是概念系统的一个固定部分。

人们用具体的概念去理解抽象的概念。

以此为基础的概念隐喻理解模型认为,长时记忆中的概念隐喻对隐喻理解起重要作用。

Glucksberg和Keysar(1990)提出的范畴包容模型认为,X is a Y形式的隐喻是直接被理解为范畴包容性断言,本体X被归于一个以喻体Y为典型成员的临时范畴。

本文通过分析两个模型的实验证据提出,概念隐喻理论是一个隐喻解释模型,能很好地解释隐喻的系统性,而范畴包容模型是一个隐喻理解模型,反映了隐喻理解的过程。

关键词:概念隐喻;范畴包容模型;隐喻理解;临时范畴-%引言隐喻理解是一种典型的语言理解过程,探讨隐喻理解有助于认识人类一般的语言理解机制&因此得到认知科学包括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以及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杨小虎、郑树堂,2005)综观隐喻研究,当代认知科学有三大理论正从不同侧面接近隐喻问题。

一是亚里士多德的比较理论,认为隐喻实质上是隐性比较,理解是搜索被比较两概念的共同特性,以Gentner (1983)、Gentner&Wolff(1997)、Powdle&Gentner(2005)等人的结构映射模型为代表。

第二是概念隐喻理论,认为思维的机制是概念系统之间的对应,即概念映射,隐喻是概念映射的体现,以Lakoff&Johnson(1980)、Lakoff(1996)、Gibbs(1992)等为代表。

第三种是范畴包容理论,认为隐喻是把本体归于一个以喻体命名的上级范畴,并从上级范畴继承特性的过程,以Glucksberg&Keysar(1997),Glucksberg,McGlone&Manfredi(1997)等的范畴包容模型为代表。

这个模型的思想可以说是源自哲学家Black(1962)的相互作用思想。

隐喻加工理解的认知模式

隐喻加工理解的认知模式

[作者简介]周哲,女,湖南人,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外语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㊂隐喻加工理解的认知模式ʻ周哲(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外语系,广东 广州 510990)[摘 要] 根据学者提出的多种关于加工理解隐喻表达的认知模式,其中包括非直接理解模式和直接理解模式下的范畴涵括理论㊁结构映射模式与隐喻历程模式㊁关联理论㊁层级显著性假说㊁预测模式等㊂非直接理解模式为传统的隐喻理解模式,但被G l u c k s b e r g 等学者的实验推翻,由此隐喻理解的理论发展至直接理解模式,即人们可以直接生成并理解隐喻含义㊂文章对这些认知模式及其实验论证逐一做出解释,指出隐喻理解发展的新方向㊂[关键词] 隐喻表达; 认知模式; 隐喻理解[中图分类号]H 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6)11-0043-03修辞表达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正式交流中随处可见,其中常见的一种便是隐喻,人们究竟是如何理解这些并非意在传达字面含义的隐喻式呢?这个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研究者们感兴趣的话题,许多国外学者做了许多相关研究与实验,提出了多种理论与假想,试图解释人们是理解加工隐喻表达的过程与机制㊂这些理论和假想包括非直接理解模式,和直接理解模式下的范畴涵括理论㊁结构映射模式与隐喻历程模式㊁关联理论㊁层级显著性假说㊁预测模式等㊂一㊁非直接理解模式传统观点认为,人们在理解隐喻式的时候首先理解得出该表达的字面含义,然后把字面含义结合语境进行验证;当字面含义在当前语境下说不通时,人们才会进一步理解得出其非字面的修辞含义㊂这三个步骤以线性顺序先后发生㊂支持这一模式的代表人物有G r i c e 和S e a r l e ㊂G r i c e (1989)提出了人们交流的合作原则(c o o p e r a t i v e p r i n c i p l e ),认为人们在交流时默认对方表达正确且有意义的内容,所以当表达内容的字面含义明显错误时,这种错误就会提醒听者从非字面的修辞含义来理解㊂S e a r l e (1979)讨论人们对修辞语言的理解模式时也提出了类似观点,认为人们并不会即刻直接理解隐喻式的隐喻含义,而是在隐喻式的字面含义被语境否定(也就是不符合语境)之后,才会进一步得出其隐喻含义㊂也就是说,传统观点认为字面含义是人们在理解表达式的时候默认得出的,而修辞含义则只有在语境要求下才会被理解得出㊂这种对于隐喻理解的传统观点被称为非直接理解模式(I n d i r e c tA c c e s sM o d e l s)㊂二㊁直接理解模式但非直接理解模式在提出后,遭到众多学者的质疑并被许多实验研究证明为错误的㊂G l u c k s b e r g 等学者(1982)通过实验研究,不仅推翻了非直接理解模式这种传统观点,还首次证明了人们会自动得出对隐喻含义的理解㊂在该实验中,被试者(以英语为母语的在校大学生)会读到以 一些X 是Y (S o m eXa r eY ) 为形式的不同类型表达式(一致式㊁隐喻式㊁混合隐喻式及错误式①),并被要求判断这些表达式是否为字面错误的表达㊂在非直接理解模式的观点下,由于人们首先得出字面含义然后才得出隐喻含义,因此在实验中被试者应该首先得出隐喻式的字面含义,并且根据实验要求判断其为字面错误的表达,满足了语境的要求(也就是判断表达式是否为字面错误),那么被试者则不会进一步理解其隐喻含义,而是转为判断下一个表达式的正误㊂也就是说,根据非直接理解模式的线性理解步骤,被试者在判断隐喻式㊁混合隐喻式及错误式为字面错误表达上所花费的时间应该一致㊂但是,该实验的数据结果表明,被试者判断混合隐喻式为字面错误所花费的时间与判断错误式相差无几,但却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来判断隐喻式为字面错误的表达㊂这两种判断时间上的差异就被称为隐喻干扰效应(M e t a p h o r I n -t e r f e r e n c eE f f e c t ,M I E )②㊂实验中体现出来的M I E 证明了被试者对于隐喻含义的理解是无视语境而自动生成得出的㊂换句话说,被试者在读到隐喻式的时候会自动理解其隐喻含义,所以在判断该隐喻式为字面错误时就受到了干扰㊂M c E l r e e 和N o r d l i e (1999)随后也证明了隐喻理解的自动性㊂该研究列出了三种时间数据,表明了人们对于修辞表达和字面表达的理解是同时或平行生成的㊂这些研究都为隐喻理解这个话题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方向,使得其他学者在其后提出数种隐喻理解加工模式㊂这些关于隐喻的理解加工模式都认为隐喻含义的理解为自动生成得出,因此被统称为直接理解模式㊂(一)范畴涵括理论G l u c k s b e r g 和K e y s a r (1990)及G l u c k s b e r g 和H a u g h t34 语文学刊 2016年第11期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2006)提出了范畴涵括理论(C l a s s -I n c l u s i o nT h e o r y ),认为人们在理解隐喻式的时候,不是把它们当作类比式来理解,而是作为范畴涵括式来理解㊂该理论认为,隐喻式是通过将载体指向以该喻体为典型的范畴而生成㊂该范畴就是讲者想要赋予该隐喻式的话题的内容㊂在隐喻式中,喻体可作为指示物,指向两种等级的范畴:基础范畴和临场(a dh o c )范畴㊂在隐喻式的生成过程中,讲者所指的是临场(a dh o c )范畴,并以喻体来命名该范畴㊂以 M y j o b i s a j a i l 为例,范畴涵括理论认为人们理解该隐喻表达时并非将本体(m y j o b )与喻体(j a i l )进行类比,而是构建临场范畴(j a i l *),将本体(m y j o b )涵括到这个临场范畴内;喻体(j a i l )作为该临场范畴的典型成员,其典型属性(令人不快㊁不自由和惩罚性)就通过该范畴指定给本体(m y jo b )(R u b i o -F e r n a n d e z ,2007)㊂从而人们理解该隐喻表达㊂范畴涵括理论与M c E l r e e 和N o r d l i e (1999)的实验结果一致㊂该实验的数据结果表明人们理解隐喻式与理解一致式的时间进程应该是相似的㊂(二)结构映射模式与隐喻历程模式C l e m e n t 和G e n t n e r (1991)以及G e n t n e r 和W o l f f (1997)提出了另外一种人们理解隐喻式的模式,名为结构映射模式(S t r u c t u r eM a p p i n g M o d e l )㊂该模式认为人们对隐喻式的理解加工包括两个阶段:初始阶段为结构映射(s t r u c t u r a lm a p-p i n g),后期阶段连接话题及喻体之间的关联属性㊂该模式其后由G e n t n e r 和B o w d l e (2001)以及B o w d l e 和G e n t n e r(2005)改进成为隐喻历程模式(C a r e e r o fM e t a p h o rM o d e l )㊂根据该模式的观点,对于一个有着全新载体的新颖隐喻式,人们的理解首先会经历比较阶段,在该阶段中,话题与喻体之间的共同关联结构得以建立㊂经过人们反复使用,该隐喻式变得符合使用惯例,那么其临场(a dh o c )属性就得以稳定下来,并与该载体的基础含义一起存储下来㊂也就是说,新颖隐喻式一开始是作为类比式被理解,而惯例隐喻式则是作为范畴式被理解㊂根据结构映射模式和隐喻历程模式的预测,人们在判断一个表达式是否为字面错误时,新颖隐喻式及惯例隐喻式都应该比一致式需要花费人们更多的认知精力及更长的判断时间,原因就在于理解新颖隐喻式及惯例隐喻式的时候都要经历初始阶段的结构映射这个过程;而人们对于新颖隐喻式的理解应该比理解惯例隐喻式要花费更多额外的精力,因为在理解新颖隐喻式时,人们最开始还需要实时建立结构上的映射连接,将话题和喻体连接起来㊂(三)关联理论除了几位学者,非直接理解模式还受到另一些语言学家的质疑㊂这些语言学家认为隐喻含义跟字面含义一样都是自动生成供人们理解的㊂他们还认为语境信息在一开始就对语言理解加工起作用,并且在词义选择上起到重要作用(G i b b s ,1994,2001;S p e r b e r&W i l s o n ,1986/1995;W i l s o n &S p e r b e r ,2004)㊂也就是说,当某个表达式处于强语境下时,人们只会生成并理解其与语境相符的含义㊂根据这种观点的预测,在强语境下,听者不需要花费额外的努力或者时间就可以得出该表达式的合适语义,无论该语义是字面含义还是隐喻含义㊂(四)层级显著性假说G i o r a (2002)则持有不同的观点,提出了层级显著性假说(G r a d e dS a l i e n c eH y p o t h e s i s ),认为人们理解隐喻表达的时候会优先采用显著(s a l i e n t )含义,而不是语境信息㊂该假说认为人们在理解隐喻式的含义时并不需要在话题和喻体间建立概念映射,该含义的显著程度决定了人们理解时所需的精力和时间㊂G i o r a 指出,表达式的显著含义是从理解过程最初就无条件生成得出的,该含义对于当下语境来说不一定是字面含义或者合适的含义㊂一个表达式的显著含义指的是其显著的内涵词汇意义,其显著性来源于习俗㊁使用频率㊁熟悉程度和典型性等因素㊂在层级显著性假说中,语境的作用是次要的,原因在于虽然语境能影响隐喻理解的过程,但却不能阻止人们生成得出显著含义,即使该含义也许并不适合语境㊂根据该假说,人们对于惯例隐喻式的理解时间应不比字面一致式的长,因为这两种表达的含义都是无条件立即得出的显著含义;另外,人们对惯例隐喻式的理解时间应该比新颖隐喻式的理解时间短,因为新颖隐喻式所表达的含义并非其显著含义,因此人们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来结合语境理解其隐喻含义㊂(五)预测模式然而,无论是传统的非直接理解模式还是前文提到的其他理解模式,都受到了K i n t s c h (1998,2000,2001)的质疑㊂基于其提出的约束满足(C o n s t r a i n tS a t i s f a c t i o n )概念,K i n t s c h 提出了语言理解的预测模式㊂该模式认为除了语境信息外,社会环境(包括任务要求)都会对自然语言理解造成限制(K a z m e r s k i ,B l a s k o &D e s s a l e g n ,2003)㊂约束满足概念由两部分组成:其一为潜在语义分析(L a t e n t S e m a n t i cA -n a l y s i s ,L S A ),在该阶段,语义含义被激活,词汇之间的映射关系被建立起来,与语境(隐喻的话题和喻体)共同出现;其二为构建融合C o n s t r u c t i o nI n t e g r a t i o n (C I ),在该阶段,在L S A 阶段就被激活的语义含义及被建立的映射关系会在自我抑制概念系统(s e l f -i n h i b i t o r y c o n c e p t u a ln e t w o r k )上流转,并得出隐喻的理解,该理解一般为谓语结构,并符合语境㊂约束满足这种语言理解模式较为复杂,可用于解释不同研究实验(例如K a z m e r s k i 等,2003;C h i a p p e &C h i a p pe ,2007;P i e r c e ,M a c L a r e n &C h i a p p e ,2010)中要求被试者判断表达式是否字面正确这一任务上所得出的相互矛盾的数据结果㊂一方面,如果在L S A 阶段,语义含义受到较多语义因素影响(如,在支持性语境下或理解者拥有更丰富的语义知识)而得到更大程度的激活,那么就可以用较短时间得出足够的语义含义并从而使得整个理解时间变短;另一种可能是,由于在L S A 阶段被激活的语义含义过多,在C I 阶段就需要更多时间来抑制不符合语境的内容,从而使整个理解时间变长㊂另一方面,出于个体差异(如工作记忆等方面的差异),假如C I 阶段的抑制系统作用更强,那么抑制无关信息并得出正确理解这一过程的时间将可能缩短,从而使得整体理解时间变短㊂但也有可能是,当处于支持性语境时,C I 阶段的抑制系统作用更强,认为非字面含义更为相关,从而造成需要更多时间来判断这一表达在字面上是否正确㊂预测模式认为正是L S A 和C I 这两阶段影响了表达式在不同条件下的理解时间,但由于目前研究者尚未完全理清L S A 和C I 这两阶段分别加工输入信息的确切过程,因此,这个理论44 语言文字 周哲/隐喻加工理解的认知模式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模式可用于解释不同结果的实验研究㊂三、结语从非直接理解模式到直接理解模式下的范畴涵括理论㊁结构映射模式与隐喻历程模式㊁关联理论㊁层级显著性假说㊁预测模式,学者们提出多种理论尝试对人们理解加工隐喻表达做出解释,也有越来越多研究者进行实验来试图验证这些理论和假想,这些实验引出了隐喻干扰现象(M e t a p h o r I n-t e r f e r e n c eE f f e c t,M I E),对解释隐喻的加工理解研究提供了方向㊂但由于目前还未能彻底弄清人类的语言认知机制,因此还需要更多的实验和研究来不断验证和发展隐喻理解的加工处理理论㊂ʌ注释ɔ①一致式:字面含义正确的表达式,包括典型一致式(如: S o m e b i r d s a r e r o b i n s.)和非典型一致式(如:S o m eb i r d sa r e p e n g u i n s.)隐喻式:字面含义错误但带有隐喻含义的表达式,如:S o m e j o b s a r e j a i l s.混合隐喻式:由隐喻式的话题和载体随机搭配而来,字面含义错误,且较难理解,如:S o m e j o b s a r eb i r d s.错误式:句子字面含义错误,且较难得出隐喻含义的表达式,如:S o m eb i r d s a r e a p p l e s.②关于隐喻干扰效应(M e t a p h o r I n t e r f e r e n c eE f f e c t,M I E)的详细内容将另文论述㊂ʌ参考文献ɔ[1]B o w d l e,B.F.,G e n t n e r,D.2005.T h eC a r e e ro f M e t a-p h o r[J].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R e v i e w,112(1):193-216. [2]C h i a p p e,D.L.,C h i a p p e,P.2007.T h e r o l eo fw o r k i n g m e m o r y i n m e t a p h o r p r o d u c t i o na n dc o m p r e h e n s i o n[J]. J o u r n a l o fM e m o r y a n dL a n g u a g e,56(2):172-188.[3]C l e m e n t,C.A.,G e n t n e r,D.1991.S y s t e m a t i c i t y a s a s e-l e c t i o n c o n s t r a i n t i na n a l o g i c a lm a p p i n g[J].C o g n i t i v eS c i-e n c e,15(1):89-132.[4]G e n t n e r,D.,B o w d l e,B.F.2001.C o n v e n t i o n,f o r m,a n d f i g u r a t i v e l a n g u a g e p r o c e s s i n g[J].M e t a p h o rS y mb o l, 16(3-4):223-247.[5]G e n t n e r,D.,W o l f f,P.1997.A l i g n m e n t i n t h eP r o c e s s-i n g o fM e t a p h o r[J].J o u r n a l o fM e m o r y a n dL a n g u a g e,37(3):331-355.[6]G l u c k s b e r g,S.,G i l d e a,P.,B o o k i n,H.B.1982.O nU n-d e r s t a n d i n g N o n l i t e r a lS p e e c h:C a nP e o p l e I g n o r e M e t a-p h o r s?[J].J o u r n a l o fV e r b a l L e a r n i n g a n dV e r b a l B e h a v-i o r,21(1):85-98.[7]G i b b s,R.W.1994.T h e P o e t i c so f M i n d:F i g u r a t i v e T h o u g h t,L a n g u a g e,a n d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M].N e w Y o r k, N Y:C a m b r i d g e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8]G i b b s,R.W.2001.E v a l u a t i n g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m o d e l so ff ig u r a t i v e l a n g u a g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J].M e t a ph o rS y m b o l, 16(3-4):317-333.[9]G i o r a,R.2002.L i t e r a l v s.f i g u r a t i v e l a n g u a g e:D i f f e r e n t o r e q u a l?[J].J o u r n a l o fP r a g m a t i c s,34(4):487-506.[10]G l u c k s b e r g,S.,H a u g h t,C.2006.O nt h er e l a t i o nb e-t w e e nm e t a p h o ra n ds i m i l e:W h e nc o m p a r i s o nf a i l s[J]. M i n da n dL a n g u a g e,21:360-378.[11]G r i c e,P.1989.S t u d i e s i n t h e W a y o fW o r d s[M].C a m-b r i d g e,MA:H a r v a r d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12]K a z m e r s k i,V.A.,B l a s k o,D.G.,D e s s a l e g n,B.G. 2003.E R Pa n db e h a v i o r a le v i d e n c eo f i n d i v i d u a ld i f f e r-e n c e s i nm e t a p h o rc o m p r e h e n s i o n[J].M e m o r y&C o g n i-t i o n,31(5):673-689.[13]K i n t s c h,W.1998.C o m p r e h e n s i o n:A P a r a d i g m f o rC o g n i t i o n[M].C a m b r i d g e,U K:C a m b r i d g e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14]K i n t s c h,W.2000.M e t a p h o r c o m p r e h e n s i o n:Ac o m p u-t a t i o n a l t h e o r y[J].P s y c h o n o m i c B u l l e t i n&R e v i e w,7 (2):257-266.[15]K i n t s c h,W.2001.P r e d i c a t i o n[J].C o g n i t i v eS c i e n c e,25 (2),173-202.[16]M c E l r e eB.,N o r d l i eJ.1999.L i t e r a l a n df i g u r a t i v e i n-t e r p r e t a t i o n s a r e c o m p u t e d i ne q u a l t i m e[J].P s y c h o n o m i cB u l l i e t i n&R e v i e w,6(3):486-494.[17]P i e r c e,R.S.,M a c L a r e n,R.,C h i a p p e,D.L.2010.T h e r o l eo f w o r k i n g m e m o r y i nt h e m e t a p h o ri n t e r f e r e n c e e f f e c t[J].P s y c h o n o m i cB u l l e t i n&R e v i e w,17(3):400-404.[18]R u b i o-F e r n a n d e z,P.2007.S u p p r e s s i o ni n M e t a p h o r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 e e n M e a n i n g S e l e c t i o na n d M e a n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J].J o u r n a l o f S e m a n t i c s,4.[19]S e a r l e,J.R.1979/1985.E x p r e s s i o n a n d M e a n i n g: S t u d i e s i nt h e T h e o r y o fS p e e c h A c t s[M].C a m b r i d g e, U K:C a m b r i d g e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20]S p e r b e r,D.,W i l s o n,D.1986/1995.R e l e v a n c e:C o m-m u n i c a t i o na n d C o g n i t i o n[M].O x f o r d,U K:B l a c k w e l l P u b l i s h i n g.[21]W i l s o n,D.,S p e r b e r,D.2004.R e l e v a n c eT h e o r y[C]// L.H o r n,G.W a r d.T h e H a n d b o o ko fP r a g m a t i c s(p p. 607-632).O x f o r d,U K:B l a c k w e l l P u b l i s h i n g.54语文学刊2016年第11期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隐喻理解方法-社会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隐喻理解方法-社会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隐喻理解方法-社会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研究背景针对英语本族语者的隐喻理解模型是近20年来国外隐喻研究的热点,目前主要形成了以下一些独具各自解释力的模型。

标准语用模型(Grice 1975;Searle 1979)认为,隐喻理解分三个步骤,第一,对句子的字面意义进行心理表征建构。

第二,把字面意义与语境对照,看字面解读是否可行。

如果在该语境中字面意义是适切的,那它就是真正的含义;如果在该语境中字面意义不适切,就被拒绝。

第三,字面意义被拒绝后,再结合语境,推导出非字面意义或隐喻意义,达到正确的理解。

以隐喻西湖是明珠为例:西湖和明珠分属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西湖不可能是明珠,因此字面意义被,但是西湖如同明珠一样明亮和美丽,从而推导出句子的隐喻意义:西湖很美。

因此,该模型将字面意义视作中心含义,而隐喻意义则是附带的意义,隐喻理解只能发生在字面意义被拒绝之后。

概念隐喻模型(Lakoff Johnson 1980;Lakoff Turner 1989;Gibbs1994;Tendahl Gibbs 2008)认为,人类的思维方式以及语言意义都来自人们的具身体验。

该模型强调分析语言范畴与构式的概念以及体验基础的重要性。

表层的语言形式并不是自主的,而是人类组织普遍概念、范畴化原理以及处理机制的反映。

例如,英语中有We ve hit a dead-end street、Their marriage is on therocks等语言表达。

这些语言形式来源于概念隐喻LOVE IS A JOURNEY,因为爱情和旅途在许多方面相似:旅途有出发点、结束点。

旅途或一帆风顺,或磕磕碰碰。

爱情也具有这样的特征。

可见,概念隐喻与它们的语言表现形式并不是任意的,而是来源于人类的身体和自身的文化体验。

关联理论模型(Sperber Wilson 2008;Wilson 2011)认为,隐喻理解并不涉及内在的概念映射。

理解文中的隐喻运用技巧课件

理解文中的隐喻运用技巧课件

理解文中的隐喻运用技巧课件在文学作品和各类文本中,隐喻是一种极为常见且富有魅力的表达手法。

它能够以一种含蓄、生动且深刻的方式传递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字背后的丰富内涵。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理解文中的隐喻运用技巧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隐喻。

隐喻不同于明喻,它不是直接说“甲像乙”,而是将甲说成乙,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隐晦的联系。

比如说,“时间是金钱”,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隐喻,它没有用“像”“似”这样的字眼,而是直接把时间等同于金钱,暗示了时间的宝贵和需要珍惜。

理解隐喻的关键在于找出本体和喻体。

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则是用来比喻本体的事物。

比如在“他是一只狐狸”这个隐喻中,“他”是本体,“狐狸”是喻体。

我们要思考作者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喻体来形容本体,从中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深层含义。

文化背景对于理解隐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文化可能会有不同的隐喻表达方式和理解方式。

比如在中国文化中,“龙”常常象征着尊贵和权威;而在西方文化中,“龙”可能更多地代表着邪恶和恐怖。

因此,当我们遇到隐喻时,需要考虑到作品所产生的文化背景,以免产生误解。

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是理解隐喻的重要因素。

作者使用隐喻往往是为了更生动形象地表达某种情感、观点或者描述某种情境。

比如“人生是一场旅行”,作者可能是想通过这个隐喻表达人生充满了未知和变化,需要我们去探索和经历。

为了更好地理解隐喻,我们还需要培养敏锐的语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语感能够帮助我们捕捉到文字之间微妙的联系和情感色彩,而想象力则能让我们在脑海中构建出隐喻所描绘的画面,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其含义。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文本例子来进一步理解隐喻的运用技巧。

在鲁迅先生的《药》中,“华老栓按着胸膛,仿佛在按着一个无形的创伤”,这里把内心的痛苦隐喻为有形的创伤,让读者更能感受到华老栓内心的煎熬和无奈。

再比如,“希望是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这个隐喻将抽象的希望具象化为灯塔,让我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希望的指引作用。

激活与联想视角下的隐喻认知分析

激活与联想视角下的隐喻认知分析

激活与联想视角下的隐喻认知分析本文在隐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激活和联想的角度出发,分别探讨了隐喻的构建和解读过程,并指出在此过程中突显、激活、联想与隐喻相似性的重要性及其关系,其中相似性是隐喻解读的基础,突显是隐喻解读的基础之基础,而激活则是隐喻解读的触发机制,联想是连接激活和相似性的纽带。

最后,本文进一步揭示了隐喻本质上是四者的一个互动过程。

标签:隐喻激活联想相似性一、引言对隐喻的理解,人们基本上已达成这样的共识: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感知世界,形成概念的重要手段。

国内外对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至今已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隐喻理论,而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阐述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和Black的“互动理论”(interaction theory)、Lakoff &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Fauconnier的“概念合成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以及Sperber & Wilson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

纵观这四种隐喻认知理论,我们发现每种理论都对隐喻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均存在不足之处。

首先,这些理论的侧重点均在于揭示隐喻的在线解读机制,然而实际上,正如王文斌(2007:3)所言,我们研究隐喻需要同时考察隐喻的构建机制和解读机制。

其次,尽管概念合成理论和关联理论将对隐喻的研究从静态扩展到了动态,然而众理论对隐喻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阐释,似乎都是一个共现的过程,即始源域投射或影射(mapping)到目标域,而我们认为,在隐喻的构建和解读过程中,始源域和目标域的出现有先后,并非是一个共现的过程。

因此,在隐喻的初始阶段可以作这样的假设:在人的认知域里,一个认知域可以激活(activate)另一个认知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联想(association)关系(陆俭明,2009:45)。

隐喻理解的语言及认知角度分析

隐喻理解的语言及认知角度分析

隐喻理解的语言及认知角度分析胡建伟【摘要】隐喻理解受语义表达控制,受语境影响,会话含义也是隐喻理解的关键.经验的完形相似为隐喻理解提供了条件,概念整合为隐喻理解提供了范式.隐喻理解的实质是通过语言洞察人类本身及世界的过程.【期刊名称】《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28)005【总页数】4页(P68-70,86)【关键词】隐喻理解;语言;认知【作者】胡建伟【作者单位】浙江树人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伽达默尔指出,语言具有彻底的隐喻性,隐喻属于逻各思的领域,事物的真理存在于话语之中。

隐喻理解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由于理解隐喻较少受到规则的约束,它和制造隐喻一样是一种创造性的努力。

[1]而这种努力是现代隐喻学必须付出的。

隐喻不仅是语言的装饰品,而且是人们对世界及其自身行为概念化的基本结构。

[2]隐喻不仅属于语言,而且属于思想、活动、行为。

[3]隐喻理解早已超出了修辞学领域。

从普通语言学角度看,对隐喻理解过程的研究涉及听话者对隐喻的识别,对隐喻意义的推断,语境在隐喻理解中的作用等。

[4]从认知角度看,隐喻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人类概念系统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往往是隐喻性的。

而从哲学角度看,隐喻与哲学之间具有内在关联,哲学只能把隐喻作为自身的恰当的表征方式。

哲学依赖隐喻,隐喻是哲学的表达。

隐喻是语言,也是人类的思维。

隐喻理解受语义表达控制,受语境和会话含义影响。

经验的完形相似为隐喻理解提供了条件,概念整合为隐喻理解提供了范式。

上升到哲学层面来看,以中国哲学代表——老子的《道德经》为例,可以看出,隐喻理解实质是通过语言洞察人和世界的途径。

本文从语言及认知角度分析影响隐喻理解的因素。

二、语言学角度的隐喻理解隐喻理解的要务是从语言本身出发,发现隐喻的现实生活来源。

从语义、语用、认知层面等语言学角度的理解有助于隐喻理解。

语义层面即从真值条件来判断隐喻的意义。

科学中的模型与隐喻_隐喻性的转向_迈克尔_布雷德

科学中的模型与隐喻_隐喻性的转向_迈克尔_布雷德

关键词 : 科学中的隐喻 ; 认知性重要功能 ; 科学实在论 中图分类号 :N0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9839(2006)03- 0092-08 B089
M odels and M etaphors in Sc ience: TheM etaphor ical Turn
[ 12 ] [ 13] [ 15] [ 16 ] [ 18] [ 19 ] [ 26 ] [ 32] [ 24 ] [ 25]
即使按 保守的 数字统 计 , 自 60年 代
以来出版的 、与科学中的隐喻相关的文献 ( 不完全的索引 ) 就多达 800 多种 。 此外 , 近来 有许多一般性 的作 把 这些文献归 类并缩 减到某种 秩序其 本身 就是一项研究课题 。 试图重述所有可选的观点既耗费时 间 , 又难以具 有明确的结论 。 代 之 , 我想运用 马克 布莱克 ( M ax B lack) 提供的富有成效的分析作为进一步思考的基础 , 后来因德科亚 (B. Indu rkhya) 对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科学中的模型与隐喻 : 隐喻性的转向
[ 美 ] 迈克尔 布雷德 著 王善博 译

( 鲍灵格林州立大学 哲学系 , 美国 ; 山东大学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山东 济南 250100 )
摘要 : 隐喻在科学中的作用是当今科学哲学的一个重要论题 。 布雷德从一个新的视角论述了他的隐喻性转
向的观点 : 隐喻是科学的理论化所必不可少的要素 。 布雷德讨论 了隐喻的性质以及隐喻在 科学中的三种功 能: 修辞性 、启发性及认知性 。按照传统的看法 , 隐喻仅仅在科学发现的与境中发挥着次要的启发作用 。 与之 不同 , 布雷德认为 , 在科学的证明或辩护与境中隐喻发挥着重要的认知功能 , 在科学理论的推理和理论性解释 中充满了隐喻 。通过对隐喻在科学中的中心作用的论述以及对科学实在论解释的批判性分析 , 布雷德力图获 得对真理概念和实在概念的重建 。

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

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

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
隐喻作为一种高级语言艺术形式,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的非常的频繁。

相较于
其他表达形式而言,隐喻以其独特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重视。

因此,有必要对隐喻的本质及其语义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

首先,我必须指出,隐喻本质上是指一种把一种普通的语言表达形式用来表达
另外一种不太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的方法。

比如说,一句“早晨的曙光,照耀着美丽的草原”,这就是隐喻,它把早晨的曙光表达成了照耀着美丽草原的形象。

其次,要解释隐喻语义特征,我们必须了解,隐喻语义特征属于隐喻结构体系
中的语义特征,它涉及隐喻表征和隐喻结构两个角度,在隐喻表征方面[1],隐喻所指之物可能引伸于两个阶段,第一是指说话人的所见之物,第二是指所暗默
之物,而这其中暗默之物在表征过程中也被称作隐喻生成产物。

其结构方面,则主要体现在隐喻中所涉及元素之间的语素关系,如主体和客体之间是说,我们通常会发现在隐喻中,主体和客体之间构成了一个结构,结构就是可以被比喻的。

最后,隐喻的本质及其语义特征被成功的运用在高等教育领域,它可以让师生
之间的教与学、学习与互动更加有效,并且由于隐喻的特殊性,带给人们更多的思维启发,这有助于发现更多个性化的见解,给课堂氛围带来改变,有利于学术思维的拓展。

综上所述,隐喻作为一种复之语言形式,蕴藉着本质特征及语义特质,它对于
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把它运用好,才能更好用它引导及改变学习者思维方式,以有效率学习。

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隐喻理解策略及理解模型建构

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隐喻理解策略及理解模型建构

- 115 -校园英语 / 基础教育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隐喻理解策略及理解模型建构内蒙古包头市一机一中/柳雨轩【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参与国际事宜或国际活动越来越频繁,这使得英语这门语言在中国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

为了使我国学生能够准确掌握这门语言,应当合理的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语言学习。

但是,在实际的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英语翻译和英语理解过程中市场会出现错误。

究其原因,与学生未能准确的理解英语文章或语句之中的隐喻理解有很大关系。

对此,中国英语学习者应当掌握隐喻理解策略及理解模型,如此学生才能准确的理解外语隐喻,进而利用英语这门语言准确的翻译或表达。

一下本文将通过设计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研究,分析与探讨隐喻理解策略及理解模型的构建。

【关键词】英语学习者 隐喻理解 理解模型标准语用模型认为隐喻理解分为三个步骤,即对句子字面意义进行心理表征建构把字面意思与语境对照,看字面理解是否可行;字面意义被拒接后,再结合语境,推导出非字面意义或隐喻意义,正确理解。

由此看来,只有掌握外语隐喻理解策略及理解模型,按照隐喻理解的步骤来进行理解,可以保证外语翻译准确。

从目前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情况来看,外语隐喻理解不够准确,这使其在外语翻译或外语表述的过程中场产出现错误。

所以,中国英语学习者应当加强隐喻理解策略及理解模型的掌握。

一、研究设计为了了解我国英语学习者是如何运用隐喻能力的,本文笔者在此进行了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研究。

1.研究问题。

提出的研究问题是:(1)中国英语学习者采用怎样的隐喻处理策略?(2)与与英语本族语者的隐喻理解模型相比,这些策略体现了怎样的隐喻理解模型?2.研究方法。

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笔者提出采用以下方法:其一,隐喻预料的筛选。

参考相关文献,笔者从Collins COBUILD English Guides 7和《英汉概念隐喻用法比较词典》中选择60个常规隐喻作为测试材料。

隐喻理解中抑制与促进机制研究综述与分析

隐喻理解中抑制与促进机制研究综述与分析

隐喻理解中抑制与促进机制研究综述与分析作者:张欣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03期摘要:隐喻的理解过程至今仍然存在很多争议。

目前对于隐喻的理解过程一共有三大模型:纯匹配类模型(the pure matching model)( Ortony, 1979),先提炼类模型(the abstraction-first model)(Glucksberg&Keysar, 1990)和先校正模型(the alignment-first model)(Gentner, 1983)。

先提炼类模型(Glucksberg&Keysar, 1990;Gentner, 1983)是指隐喻理解过程中,先从喻体提炼出特征,然后其特征被投射到本体,最后该特征在本体上进行校正。

但是该模型合理性仍被质疑,即理解隐喻过程中,喻体中与本体相关的属性会被激活,但与本体无关的属性也可能被同时激活,从而会影响隐喻的理解过程。

作为先提炼类模型的支持者, Keysar(1990), Gernsbacher(1995,2001), Glucksberg(2001),杨英新(2004)和梁醒君(2007)分别做了相关的实验去证明隐喻中存在相关促进机制去促进相关属性的激活,同时也存在抑制机制抑制不相关属性的激活,以此证明先提炼类模型(the abstraction-first model)(Glucksberg&Keysar, 1990)的正确性。

本文中,作者将会通过四部分对这些实验进行比较和分析。

首先作者将介绍关于隐喻理解的研究背景。

第二,作者会对隐喻的促进和抑制机制相关实验进行比较和分析。

第三,综合前人的研究,作者将会基于Gernsbacher(1995,2001)的实验范式提出六个改进建议。

最后,作者将会作出结论。

关键词:隐喻;抑制;促进;实验;改进1.引言长久以来,关于隐喻的研究引发了很多学者的兴趣。

自从Lakoff 和Johnson(1980)发表了Metaphors We Live By,越来越的学者开始研究隐喻。

隐喻认知理论(下)课件

隐喻认知理论(下)课件

隐喻的认知过程
要点一
总结词
隐喻的认知过程包括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以及理解隐 喻意义的过程。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隐喻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从源域到目标域 的映射以及理解隐喻意义的过程。源域是指用于比喻的事 物或概念,目标域则是被比喻的事物或概念。在理解隐喻 时,人们会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建立联系,通过比较两者 的相似性来理解隐喻的意义。此外,人们还需要考虑语境 、文化背景等因素,以便更准确地理解隐喻的意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隐喻认知理论(下)课件
目录
• 隐喻认知理论概述 • 隐喻的构成要素 • 隐喻的理解与运用 • 隐喻认知理论的应用 • 隐喻认知理论的未来发展
01 隐喻认知理论概述
隐喻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隐喻是一种通过比较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来传达意 义的修辞手法,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类型。
详细描述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 事物相比较,来传达更深层次的意义。根据不同的标准 ,隐喻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明喻、暗喻、借喻等。明 喻是直接将一个事物比喻为另一个事物,如“他像一只 狮子一样勇猛”;暗喻则是暗示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 ,如“他是一头狮子”;借喻则是通过借用另一个事物 的特征来描述一个事物,如“铁拳”用来形容强硬的态 度。
隐喻与语言、文化的关系
总结词
隐喻与语言、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 下,隐喻的意义和使用方式可能存在差异。
详细描述
隐喻与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语 言和文化背景下,隐喻的意义和使用方式可能存在差 异。在一种文化中常用的隐喻可能在另一种文化中无 法理解或使用。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需要了解不 同文化背景下隐喻的意义和使用方式,以避免误解和 冲突。此外,语言中的隐喻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价值 观,通过研究隐喻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社会的文化特 点。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隐喻的性质及功能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隐喻的性质及功能
两个点越接近它们就越相似或越紧密间隐喻中的容器隐喻把具体事物或抽象的概念分为里外上下高低远近等形状并把这些赋予到非空间概念上垂直纬度的方向即上下的不同是由我们身体对万有引力的经验建立起来的也是由于人体在垂直纬度上的不对称而建立起来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年第 4 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4 2009
隐喻是一种语言使用现象,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成立, 孤立的词无法成为隐喻。 因此,研究隐喻必须重视隐喻与语境 的联系。 语篇的隐喻性包括两层意思:1)对任何具体隐喻个案 的考察必须纳入相应的话语中 ;2) 与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一 样,语篇本身通常也是隐喻性的。 Halliday 等 人 正 是 在 一 定 的 话语系统中解释隐喻现象的。 但是,把语篇整体当作隐喻研究 对象的,还是很少见。 就目前的资料来看,文献[3]明确地论述 了“语篇隐喻”。
世界不断变化,认知不断更新,语义系统和与人类社会有 关的任何体系一样,一直在不断扩展和修正。 我们日常生活中 出现的大量的新事物、新概念、新语境,须借助隐喻这个认知 工具来诠释和表达。 理查兹和布莱克的“相互作用理论”揭示: 在表达新概念的过程中, 首先要找出或构造出起点领域和目 标领域之间的对应关系,即相似性;然后将隐体的相关特征转 移到本体上,使之成为本体的一部分;接着隐喻性逐渐消弱, 最后完全同化到语言中,成为我们标准的思维装备的一部分, 这就是一个新词的产生过程。 因此,在新词的产生和使用,新 的语言现象的出现和发展方面,隐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隐喻的功能
关于隐喻与语言的关系,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隐喻存在于语言之外,只对语言进行修饰;另一种观点认为隐 喻是语言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在想象、推理过程中 都要运用它。 在人们用语言思考所感知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 界时,隐喻可以帮助人们从互不相关的事物、概念和语言表达 中,发现它们的链接点,从而建立彼此间的联系。 这不是一个 量的变化,而是认识上质的变化,新的关系、新的事物、新的语 言表达方式由此而生。

隐喻的传统理论与理解模式

隐喻的传统理论与理解模式

作者简介:刘振前(1964—),理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心理语言学,二语习得。

收稿日期:2000.05.272000年第10期总第138期外语与外语教学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2000,№10Serial №138隐喻的传统理论与理解模式刘振前(山东聊城师范大学外语系,山东聊城 252059) 提 要:本文从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方面对隐喻进行了研究。

作者认为,传统的比较理论虽然历史悠久,但对隐喻现象的解释力毕竟有限:特征匹配、突出性失衡、信息理论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隐喻的本质,却不能捕捉到隐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而以生成语义学和语用学为理论依据的失协理论认为,隐喻是对语义选择规则和交际的会话准则违背的结果,所以,隐喻的理解与普通语言不同。

但是,这种理论也不能反映隐喻的本质。

交往理论虽然比较有前途,但尚缺乏经验研究的验证。

关键词:特征匹配;突出性失衡;失协论;交往理论 Abstract :The present thesis is an attempt to study the nature of metaphor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inguistics ,psycholin 2guistics ,cognitive science ,philosophy and pragmatics.On the basis of meticulous analysis ,the author has come to the following con 2clusions.Traditional comparison view ,in spite of its long history ,has limited explanatory power :while to some extent revealing the nature of metaphor ,the feature 2or attribute 2matching models ,the contrast model ,and the salience imbalance hypothesis can only capture part of the richness and complexities of metaphors.Nevertheless ,according to the incoherence view ,which is based on theo 2ries of generativ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metaphors result from breach of semantic selection rules and conversational principles.Therefore ,the understanding of metaphors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non 2figurative language.However ,this view cannot explain metaphors either.It seems that the interaction view is promising ,but it needs to be tested with experiments.K ey words :feature 2or attribute 2matching models ,the salience imbalance hypothesis ,the incoherence view ,the interaction view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0)10-0018-04 11引言心理语言学对比喻性语言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

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隐喻理解策略及模型构建

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隐喻理解策略及模型构建

Metaphor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and Model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作者: 周红霞;刘莉
作者机构: 皖西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六安237012
出版物刊名: 普洱学院学报
页码: 86-89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期
主题词: 英语学习;隐喻理解;理解策略;中国学习者
摘要: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中的隐喻理解存在一定的困惑,为此,根据隐喻特点以及相关运作机制,分析隐喻理解策略并构建对应的隐喻理解模型.选择部分中国英语学习者,利用有声思维的方式分析当前学习者的隐喻理解现状.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英语学习者主要利用句子语境和字面意义翻译两种策略进行隐喻理解.通过隐喻知识库建立、隐喻语言的分析与描述和隐喻的分类识别三个步骤,实现隐喻意义的获取与解释,完成对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模型的构建.。

隐喻理解的心理语言学直接观模式概述

隐喻理解的心理语言学直接观模式概述
言的速度, 而且没有忽略人们理解词汇层面和短 语层面所进行的语言加工情况, 因此通常被认为 是比喻 语 言 加工 中 的 一 种混 合 型 观 点 ( hybrid view ) 。
在一般情况下, 人们在读到某个单词时首先 想到的是其突显的意义, 因此不管语境是丰富的 还是贫乏的, 不管其接触到的隐喻是熟悉的还是 陌生的, 最容易被激 活的都是其突显 意义。[ 5 ] 目 前学界支持该观点的实证研究主要来自阅读时间 实验、短语片段填空实验等。
11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总第 27期
们对所读词语意思的解释, 但人们在理解与当前 语境明显不匹配的突显意义时, 语境并未对整个 短语的意思进行制约, 而与当前语境相匹配的词 语含义在话语解释的某些方面却 会被忽视。[ 6] 词
语和话语层面上发生的这些差异表明, 在语言加 工过程中可能有不止一个语境加工器, 而在语言 理解的不同时间点, 也有多种不同的语境信息在 同时参与阐释。
喻的阐释涉及基本的认知抑制机制, 主要用于控 制隐喻阐释过程中不相关的源域信息。譬如 律 师是鲨鱼 ( L aw yers are sharks. ) 这个隐喻, 人 们在理解过程中需要对鲨鱼的一些不相关的特点 进行抑制 ( 包括会游泳, 生活在海洋里, 长鳍等 等 ) , 目的是为了突出另外 一些相关特点, 比 如 坚韧、凶 残和 带有 侵略性。相关 的实 验结 果 显 示, 受试者阅读 律师是鲨鱼 这个隐喻后, 比 阅读 双髻鲨是鲨鱼 ( H amm erheads are sharks. ) 能更快 地推 导 出 鲨 鱼 是 凶 残 的 ( Sharks are tenac ious. ) 这个结论, 却较慢地推导出 鲨鱼擅 长 游 泳 ( Sharks are good sw imm ers. ) 这 个 结 论。[ 14] 这表明隐喻的理解过程要求对源域内无关 的特点进行抑制, 同时对相关特点进行强调。

隐喻语的特征与分类

隐喻语的特征与分类

隐喻语的特征与分类有人把语言比作一部充满了死喻的书籍,所谓“死喻”就是指那些从超乎常规的表达形式发展到常规表达形式、从语言润饰手段变成固定词汇的隐语。

这些由形象鲜明、生动的隐喻蜕变为喻义稳定的隐喻性语言就是隐喻语(metaphorical talk)。

隐喻语是词汇系统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它除了有隐喻的特点外,还有较强的个性。

本文拟从“张力”和“相互作用”的角度来探讨隐喻语的特征及其分类问题。

一、隐喻语的特征库珀(Cooper 1986)在论及隐喻语的范畴和功能时,系统地分析了隐喻语的3个显著特征:系统性强、生成力强、对默契感的依赖性强。

它不是多义词,与隐喻(尤其新颖的隐喻)也不尽相同。

1. 系统性任何隐喻都有自己的形成理据。

库珀认为用母喻义(parent sense)来作为隐喻语的理据比用原义(original sense)更为科学和准确。

例如:在“There's no meat to Debussy's mus ic.”中的“meat”就取义于习语“butcher's meat”而非取义于“meat”的原始意义。

(Co oper 的1986:122)大多数的隐喻语都可以归属于某一隐喻概念范畴,在同一范畴内的隐喻语有着共同的理据,这理据就是该系统中的母喻义,如以下各隐喻语都是在“Argumentas War”的基础上形成的:His arguments came under attack.His arguments were shot down.He was defeated in the argument. His arguments were caught in the trap.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本体是“argument”,喻体是“war”,而句中的隐喻性用法都是说明同一个喻体的行为、性状的词语。

这说明在同一母喻义范畴内围绕同一个本体和喻体可以构成X个隐喻性表达方式。

《隐喻与认知》课件

《隐喻与认知》课件
01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抽象的概念和 现象。
02
隐喻在语言、思维和行为中无处不在,它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 验联系起来,促进认知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03
隐喻的理解过程需要调动人们的感知、情感和想象力,这有助于加深 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04
隐喻在文化和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隐喻 可能存在差异,反映了人们不同的认知方式和世界观。
隐喻与认知
• 隐喻的定义与分类 • 隐喻与认知的关系 • 隐喻的认知机制 • 隐喻的应用与未来发展 • 结论
目录
01
隐喻的定义与分类
隐喻的定义
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概 念或事物与另一个概念或事物进行比 较,以表达更深层次的意义或情感。
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修辞,它还涉及 到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过程,是人 们理解和解释世界的重要工具。
隐喻的分类
简单隐喻
由两个概念或事物直接进行比 较,例如“时间就是金钱”。
复杂隐喻
涉及多个概念或事物的比较, 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或类比 来表达,例如“人生就是一场 旅行”。
创新隐喻
将两个看似无关的概念或事物 进行比较,产生新的意义或解 释,例如“爱情是海洋”。
常规隐喻
在语言中经常使用,已经成为 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例如“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02
隐喻与认知的关系
隐喻与认知的关系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3
隐喻的认知机制
隐喻的认知过程
1 2 3
隐喻理解过程
隐喻的理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对隐喻中本 体和喻体的比较和映射,以及在语境中推断出隐 喻意义。
隐喻创造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喻理解的特征赋予模型3唐世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外语系,北京 100049) 摘 要:传统上,X is Y 形式的隐喻被当作是隐性的比较。

G lucksberg 和K eysar 的特征赋予模型主张隐喻理解是按照隐喻句表面形式理解的。

本体X 被归于一个以喻体命名的上级概念Y ,而喻体Y 的特征被赋予本体X 。

本文讨论隐喻的比较模型为何未能解释一些重要的隐喻现象,而特征赋予模型则能很好地解释。

关键词:隐喻;特征比较模型;特征赋予模型;结构映射Abstract :Traditionally ,metaphors of the form X is a Y have been treated as implicit comparisons.The property attribution model argues that metaphors are understood as what it appears to be :a category-inclusion assertion in which the topic X is assigned to a superordinate category that is named Y and properties of the vehicle Y are attributed to the topic X.The paper discusses how treating metaphors as comparison statements fails to ac 2count for certain important phenomena ,which we show can be dealt with successfully by the property attribution model.K ey Words :metaphor ;property comparison models ;property attribution model ;structure mapping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7)09-0009-05 1.引言对隐喻的研究至少从亚里斯多德时代就开始了,但隐喻的复杂性使人们直到今天还没有对隐喻的本质和机制达成一致。

隐喻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概念方面,隐喻被认为是一种概念表征形式;一是语言方面,隐喻被认为是一种语言表达的方式。

Lakoff 和Johnson (1980)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触发了一场隐喻革命,在认知科学特别是认知语言学中影响深远,大部分认知语言学家的研究被吸引到概念隐喻上。

Lakoff (1993)等认为,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的,抽象的概念系统是按照具体的概念系统来组织和表达的。

在概念隐喻TIME IS MONEY 中,时间概念可用表达钱的动词、介词等来表达:(1)Y ou ’re wasting my time.Is that worth your while ?在概念隐喻A STATE IS A CONTAINER 中,表达容器的词被用来表达各种状态:(2)He ’s coming out of the coma.(3)I ’m in trouble.Lakoff 的目标是通过研究已在语言中确立的习俗化隐喻来揭示深嵌在大脑中概念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以,概念隐喻的特点是不易被人察觉的。

但是很多研究人员认为这样的句子应看作是字面意义,把它当作隐喻是很奇怪的。

(Keysar el al ,2000)(4)I have troubles.尽管概念隐喻研究极受欢迎,对名词性隐喻的研究在心理语言学领域一直在进行。

名词性隐喻(X is Y 形式)由本体X 和喻体Y 两部分组成。

它是亚里斯多德最早研究的四种隐喻形式之一,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

尽管概念隐喻不易被人察觉,人们对名词性隐喻却有一种天生的领悟能力,不仅能判断出一个X is Y 句式是否是隐喻,而且能随意创造出隐喻,如:“这家伙是一只老狐狸,他是一个定时炸弹。

他是一个陈世美。

你这是吃不着葡萄嫌葡萄酸。

你是我的太阳。

他是一个狼。

他是魔鬼。

My surgeon was a butcher.He is a time bomb.Cigarette is a time bomb.My job is a jail.That film is a ser 2mon.”等等。

在名词性隐喻的研究中,出现了几个重要的里程碑:Tversky (1977)的对比模型,Ortony (1979)的突显不平衡模型,Gen 2tner (1983)的结构映射模型和G lucksberg 和Keysar (1990)的特征赋予模型。

近年来,G lucksberg 等人的特征赋予模型正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讨论隐喻句(X is Y )研究的最新进展。

2.特征比较模型在当代心理语言学对名词性隐喻的研究中,有两类基本的隐喻理解模型:特征比较模型(Verbrugge &McCarrell ,1977;Gentner ,1983;Ortony ,1979;Miller ,1993)和特征赋予模型(G lucksberg &Keysar ,1990;McG lone ,1996;G lucksberg et al ,1997)。

两类模型之间的争论近几年来集中体现为Gentner 等人的结构映射模型和G lucks 2berg 等人的特征赋予模型的竞争。

特征比较模型的起源可追溯到亚里斯多德,他认为,隐喻表达的是一种比较。

隐喻句(5a )是比较形式(5b )的一个强调形式。

理由是隐喻形式里有概念冲突,This surgeon 不是概念butcher 的一个成员,即隐喻不是把This surgeon 归于butcher 一类。

沿着亚里斯多德的思想,当代比较模型认为,隐喻理解涉及两步,第一步是认出隐性的比较。

一旦认出隐性比较,下一步是按照与本义比较句相同的方式理解,即搜索两个被比较概念的共同特性(Verbrugge &McCarrell ,1977;Tversky ,1977;Ortony ,1979,1993;Miller ,1993)。

Tversky (1977)的对比模型认为,隐喻句包括明喻(X is like Y )和本义比较一3本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研启动基金的资助,课题编号为055101KM03,特此致谢。

作者简介:唐世民(1964-),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句法语义界面收稿日期:2006-10-16;2007-06-22(修改稿)2007年第9期总第222期外语与外语教学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7,№9Serial №222样,理解是一个特性匹配的过程。

本体和喻体可表征为一组特征,人们理解时,在特征空间中搜索最大的匹配作为释义。

但是,任何特征匹配理论都面临一个特征选择问题,因为隐喻释义应该是所有本体和喻体的共有特征,但事实上不是每个共有特征都成为释义。

在(5a)中,外科医生和屠夫有很多共有特征,如穿白色衣服、使用锋利刀具、懂解剖等,但这些特征没有一个成为隐喻的释义。

Tversky意识到这一点,他规定特征的前期选择是理解的前提,“客体表征为一组特征应被看作是一个前期提取和编辑过程的结果”。

(Tversky, 1977:329-330)(5)a.This surgeon is a butcher.b.This surgeon is like a butcher.但是,至少有两个问题对比模型未能很好地解决。

第一,隐喻句和隐喻比较句(明喻)有不可逆转性,如:(6)、(7)。

比较模型要解释这个现象就不得不再规定特征选择取决于比较的方向。

(6)a.My job is(like)a jail.b.3A jail is(like)my job.(带3号句子表示是错误的,下同。

———作者注)(7)a.Chicago’s linebackers are(like)tigers.b.3Tigers are(like)Chicago’s linebackers.第二个问题是,人们很善于判断一个比较是本义还是隐喻的,这种判断的根据是什么?为克服对比模型的这些缺陷,Ortony(1979)将对比模型改进,提出了突显不平衡模型以便提供一个对隐喻性敏感的相似性衡量尺度。

Ortony(1979)认为,特征的突显不平衡是判断隐喻性的主要来源。

对本义/隐喻的判断问题,Ortony的解决方案是本义句和隐喻句的匹配特性有不同的突显。

本义比较句A is like B中,A与B相匹配的特征是A高突显/B高突显,这时,A和B被判断为高度相像,如(8)。

当比较涉及的两项具有A低突显/B低突显特点时,比较句被判断为怪异,如(9)。

(8)Copper is like tin.(9)?Olives are like cherries.(带?句表示可接受,但不合乎规范,下同。

———作者注。

)与本义句不同,隐喻句的本体和喻体没有共同的突显特征。

隐喻比较涉及的特征是喻体高突显而本体低突显,如(10),“催眠”是喻体安眠药的突显特征,但不是本体布道的中心特征。

因此,隐喻句的匹配特点是本体低突显/喻体高突显。

这种突显不平衡被认为是隐喻的来源。

(10)Sermons are like sleeping pills.Sermons are sleeping pills.突显不平衡模型能够解释隐喻比较的不可逆性。

倒置本体和喻体时,匹配的特点是本体高突显/喻体低突显,如(11),“催眠”是这两概念之间唯一的相似性。

但“催眠”是本体的突显特征,不是喻体的突显特征。

根据Clark和Haviland(1977)的新旧信息原则,谓项ser2 mons没有突显特征可作为新信息赋予本体Sleeping pills。

(11)?Sleeping pills are like sermons.?Sleeping pills are sermons.但是,突显不平衡模型存在一个根本性的缺陷。

句子(包括本义句和隐喻句)成立的必要条件是它有新信息。

如果一个句子不提供新信息,它就被认为怪异或不正常,如(9)、(11)。

突显不平衡模型作为一种比较模型,前提是听者在理解时已经意识到本体和喻体的相关特征,以便比较匹配。

但事实是,听者在多数情况下不了解本体。

如果听者知道本体特征,这个隐语就没有信息量了。

所以,隐语理解不可能像突显不平衡模型认为的那样,通过搜索匹配特性得到释意。

如(12),在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的心理表征中,根本不包括“道德说教”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