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资源分区概述

合集下载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按区域划分,中国地理知识可以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南部四大区域。

东部地区一般指的是长江以东的地区,包括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平原等地。

这些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是中国的主要农业生产区和经济发展区。

此外,东部地区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煤炭、铁矿石等,是中国工业的重要基地。

中部地区指的是位于长江以西但不包括西部地区的地方,包括华中地区和华南地区。

华中地区地势复杂,山地较多,有一些有名的山脉如武夷山、五岳之一的衡山等。

华中地区也是中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区和工业基地。

华南地区地势起伏,有很多丘陵和高山,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因此是中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区和旅游区。

西部地区指的是长江以西的地区,这片地区地势高低错落,山脉连绵不断,包括了中国的许多著名山脉和高原,如喜马拉雅山脉、川西高原等。

西部地区的气候干燥,水资源相对较少,但这里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铜矿等。

西部地区也是中国的农业生产区,同时也是中国的新兴工业基地。

南部地区是指中国南部的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区。

南部地区地势多样,包括平原、丘陵、高山和岛屿等,气候也千差万别。

南部地区受海洋气候的影响较大,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温暖的气候条件,因此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和旅游区。

按内容划分,中国地理知识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

自然地理包括地貌、气候、水资源、植被和动物等方面的知识。

中国地貌复杂多样,包括山脉、高原、盆地、平原和河流等。

气候方面,中国属于亚热带和温带,具有丰富的降水和光照资源。

中国的水资源丰富,拥有很多大型河流和湖泊。

中国植被种类繁多,主要有森林、草原、沙漠和湿地等。

动物方面,中国拥有丰富的物种,包括大熊猫、东北虎、藏羚羊和黄河鲤鱼等。

人文地理包括人口、城市、经济、交通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较快,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成为经济和文化中心。

中国各省地图(精确到县级市)

中国各省地图(精确到县级市)
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中国水资源
水资源总量丰富
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不均,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较多,北方地区相对较少。
水资源利用方式多样
中国水资源利用方式多样,包括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等,同时还有水力发电、 水产养殖等多种利用方式。
水资源保护与治理
中国政府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水土保持、水污染治理、水 资源管理等,以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包括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等省份 。西部地区地广人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 文化。
中部地区
包括河北、山西、河南、安徽、湖南、湖北等省份。中部 地区地形多样,有平原、盆地和山地,是中国重要的农业 和能源基地。
东北地区
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东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 工业和农业基地,拥有肥沃的黑土地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中国矿产资源
01
矿产资源种类齐全
中国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稀土等众多
矿产资源。
0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中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为工业、农业、交通等众多领域提
供了重要的原材料。
03
矿产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政府重视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矿
产资源管理、矿产资源税费征收等,以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
浦东新区位于上海市东部, 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 口和上海经济发展的龙头。
地图比例尺精确到街道和 建筑物,方便查找地点和 路线。
ABCD
浦东新区地图详细标明了 主要街道、商业区、工业 园区和旅游景点等。
地图上还标注了地铁、公 交线路和站点,以及部分 停车场信息,方便出行和 停车。

土地资源学第十章中国土地资源概况及区域分析

土地资源学第十章中国土地资源概况及区域分析
土地利用率 85.8% 87.2% 62.1%
农业用地率
土地垦殖率 森林覆盖率 建设用地率
71.7%
28.4% 47.4% 10.1%
79%
19.9% 26.1% 5.0%
59.2%
6.9% 9.9% 1.5%
水面覆盖率
牧草地比重
8.9%
——
4.9%
25.8%
3.1%
35.6%
未利用土地面积
——
11.9%
中南区
行政辖区 中南区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省 海南省 园地总面积 2900.1 308.3 398.7 501.4 789.6 386.9 515.2 占全国比率 29.0 3.1 4.0 5.0 7.9 3.9 5.1
西南区
行政辖区 西南区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园地总面积 1445.8 165.1 590.9 73.7 614.6 1.5 占全国比率 14.4 1.6 5.9 0.7 6.1 0.0
地区
4.土地利用分区系统
土地利用区 行政区域 1.东北山地平原有林 黑龙江、吉林、辽宁(不含朝阳市) , 地与旱地——农林用 内蒙古的兴安盟与呼伦贝尔盟东北部共 地区 210多个县市区
3.土地污染严重
污染土地总共2186.67万公顷,其中工业三废污染400
万公顷,乡镇企业污染186.67万公顷,农药严重污
染1600万公顷
第二节
中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
一、耕地
二、园地
三、林地
四、牧草地
五、居民点击工矿用地
六、交通用地
七、水域
八、未利用地
一、耕地
1.耕地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带的华北、东 北、中南4个大区,该区域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 71.7%,西部的西南、西北仅占28.3%。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概述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概述

Ⅲ.黄土高原旱地、牧草地与有林地—农 牧林业用地区(简称黄土高原区)

本区位于太行山以西、青海日月山以东、 伏牛山和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包括山 西全部、河北、河南、内蒙的一部分县, 陕西中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中南部 及青海东部,共计 260 多个县、市、区。 土地总面积50.0万km2,占全国的5.26%。 是以旱杂粮生产为主、水土流失严重、 产量不高不稳,亟待综合治理的地区。
Ⅻ.藏东南一横断山有林地与牧草地—林 牧用地区(简称藏东南一横断山区)

位于我国西南部川滇藏接壤地区,地处 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地 带,主要包括西藏的林芝、昌都地区, 四川与云南的部分州、县共计 83个,土 地总面积53.57万km2,占全国的5.64%。 本区山高流急,能源矿产资源丰富,经 济相对滞后,是我国西部经济待开发地 区。
Ⅳ.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水域与居民工矿 地—农渔和建设用地区(简称长江中下游区)

本区位于淮河以南,武当山以东,洞庭 湖、鄱阳湖盆地以北。地处我国南、北 方交接融合地带,长江黄金水道横贯全 区。在行政区划上包括豫、皖、苏、沪、 浙、赣、湘、鄂 8 省(市)的全部或部 分地区,共 243 个市、县。土地总面积 39.92万km2,占全国的4.2%。长江中下 游区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经济发达, 人口众多。
Ⅶ.云贵高原有林地、灌木林地与旱地— 林农用地区(简称云贵高原区)

云贵高原区东起湖南雪峰山,往南经桂林、 柳州一线之西,南界南盘江、红水河谷,西 北与青藏高原区相接,北界四川盆地和鄂西 南高原,包括贵州、云南省大部,以及桂西 北、川西南、川东南等广大地区的 260多个县、 市、区。土地总面积 66.4 万 km2,占全国的 7.95%。是一个山地多、平坝地少、土地过度 垦殖、坡耕地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经济 比较落后的地区。

中国的地理分区

中国的地理分区

中国的地理分区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领土和丰富多样的地理景观的国家。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形势和气候条件,中国可以根据不同的地理特点进行分区。

下面将对中国的地理分区进行探讨,展示出中国丰富多彩的地理特点。

一、北方平原区北方平原区位于北方地区,包括中国东北平原、黄河平原和京津冀平原。

这个区域地势低平,土地肥沃,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产区之一。

这里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湿润,气候在年份的变化中明显。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使得这个地区适合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同时也是畜牧业发达的地区。

二、西南地区西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山地地带,包括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西藏高原等。

这个地区地势起伏,山脉连绵不断,自然景观壮美,被誉为“天府之国”。

西南地区的气候多样,有高原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山寒冷气候等。

这个地区的地形和气候条件适宜种植茶叶、水果和作物,同时也有独特的动植物资源,如大熊猫和藏羚羊等。

三、华北地区华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中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和山西等省份。

这个地区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华北地区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山区,气候方面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这个地区有丰富的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等,同时也是重要的农业产区,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四、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份。

这个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气候严寒,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

东北地区的主要特点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等,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

此外,这个地区还有美丽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

五、西北地区西北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包括陕西、甘肃、青海等省份。

这个地区地势高大,山脉纵横,同时也有广袤的沙漠和戈壁。

西北地区的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同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人类活动痕迹的地区之一。

这个地区的资源丰富,包括煤炭、铁矿石、铜、锌等矿产资源,同时也有世界闻名的丝绸之路。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PPT课件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PPT课件

——林农用地区(简称江南丘陵山地区)
包括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福建
等省、区的大部分或部分。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5.45%。本区粮食、经济作物、经济林产、淡水鱼产等在全国
均占有重要地位。以林地利用为主,耕地占有相当的比重,草
地较少,以喜热草丛为主。全区地形为丘陵、山地及散布其间
位于淮河以南,武当山以东,洞庭湖、鄱阳盆地以北。
包括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湘、鄂、浙、赣、豫、苏、沪、皖等
8省(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
的4.2,地开发利用程度高,以耕地居优势,林地次之,草
地较少,是我国最重要的农耕区之一。全区地形以平原、丘
陵为主,人口密集,劳密、城市化、业化程度高。应稳定耕地面积。
精选PPT
21
13.2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概述
内蒙古高原牧草地与旱地 ——牧业用地区(简称内蒙古高原区)
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93%。是个牧业用地占绝
对优势的土地利用地区,也是内蒙古主要牧区之一。全区以
高原、山地为主,区内耕地面积小,经营粗放,广种薄收,
构造与气候差异所形成的地域分异规律,大尺度区位因 素和土地利用结构,主要考虑区域土地资源生产潜力、 土地利用大类优势及土地利用的基本方向与发展趋势等,
反映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特点的普遍性; (12个)
二级区―土地利用亚区:在同一土地利用区内,
依据土地利用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区域差 异续分亚区,主要考虑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结构指标和土 地产出与人地关系指标,如土地利用率、垦殖指数、粮 食单产、人均耕地等,反映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特点普
精选PPT
2
分区的总体原则
土地资源分区必须客观地体现土地利用现状、适 宜性和利用方向与潜力。

10、第十章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

10、第十章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

和建设用地亚区
东北区范围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 蒙古德兴安盟与呼伦贝尔盟东北部, 共210多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 95.21万km2,占全国的9.98%。 垦区辽阔平坦,适合大规模机械化 生产和多种经营 我国重要的林区,木材产量占全 国1/2以上,后备土地资源也较多。 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木材生产 基地和重工业基地。
气候资源
本区地跨北纬38~53°,大部分 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 气温-2.0~10.2℃,无霜期北部 60~120天,南部140~200天。全年 日照百分率在58~65%之间。≥10℃ 积温不到3000℃。年降水量500~ 700mm,年降水变率不大,约为20%; 夏季降水占全年的50~90%,水热同 季。
生态系统生产力区,续分为64个生产力地区。
以上划分
• 有的侧重于生态条件
• 有的侧重于利用方式
• 有的关注自然条件基础
• 有的更注重社会经济发展 但其共同特点都归结为土地利用方式,这里均将其归 为土地利用区划范畴。
第二节中国土地资源分区方案
根据中国土地资源分区的原则、依据,中国土地资源 分区系统由12个土地利用区和66个土地利用亚区组成。
年降水量500~900mm。由 于季风、海陆远近和地形的 影响,降水量自南向北,自 东向西减少,中间有相对少 雨带;华北平原属半湿润区, 山东丘陵和淮北平原属湿润 区。海河平原是一个相对少 雨区,年雨量600mm以下,地 下水盐分浓度高,灌溉条件 较差,是华北平原旱涝盐碱 灾害威胁最大的地区。本区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春、 秋三季少雨,夏季雨量集中, 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降 水集中于夏季对喜温喜水的 大秋作物有利。
东北区的土地资源持续利用

中国自然地理分区

中国自然地理分区

中国自然地理分区中国是一个拥有广袤土地和多样性地貌的国家,其自然地理分区可根据地势、气候等因素进行分类。

本文将介绍中国自然地理的主要分区,并对各分区的特点进行概述。

一、中国自然地理分区的概述中国自然地理可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平原地区、西部高原地区和西南丘陵地区四个主要分区。

这些分区在地势、气候、植被和土壤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

二、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带,包括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地。

该地区地势低平,多为河流冲积平原和淤积平原。

气候温和多雨,植被丰富,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这里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和人口密集的地区之一。

三、中部平原地区中部平原地区位于中国中部,包括鄂尔多斯高原、武陵山和川西高原等地。

该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气候种类繁多,既有暖温带气候,也有亚热带气候。

植被以草原和落叶阔叶林为主,土壤类型多样,适宜农业和畜牧业发展。

这里是中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

四、西部高原地区西部高原地区位于中国西部,主要包括青藏高原、祁连山和昆仑山等地。

该地区地势崎岖,平均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干燥,植被主要以高寒草原为主。

土壤贫瘠,但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这里是中国的水源和矿产资源重要区域。

五、西南丘陵地区西南丘陵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主要包括云贵高原、广西丘陵和川滇高原等地。

该地区地势较为复杂,山地和丘陵交错分布,气候多样,既有亚热带气候,也有高原季风气候。

植被丰富多样,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和林业发展。

这里是中国的咖啡和茶叶主产区之一。

六、总结通过对中国自然地理分区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地理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不同地理分区具有其独特的地势、气候、植被和土壤特点,这也为中国的农业、工业和旅游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自然地理分区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更有助于合理规划和保护自然资源,促进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中国自然地理的深入研究,并采取措施保护和利用好我们宝贵的自然资源。

中国的区域分区及其特征

中国的区域分区及其特征

中国的区域分区及其特征中国是一个拥有广袤土地和多样文化的国家,其地理和人文特征形成了不同的区域分区。

这些分区在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特征。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区域分区及其特征。

一、华北地区华北地区位于中国的北部,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份。

这个地区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华北地区的特征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相对较少。

这种气候条件适宜农业发展,因此华北地区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此外,华北地区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和铁矿石,这些资源的开发对中国的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份。

这个地区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也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区之一。

东北地区的特征是寒冷而湿润的气候,冬季特别严寒,夏季相对较短。

这种气候条件适宜农业和林业的发展。

东北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对中国的能源供应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华东地区华东地区位于中国的东部,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和江西等省份。

这个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的工业和商业中心。

华东地区的特征是温暖而湿润的气候,降水充沛,四季分明。

这种气候条件适宜农业和渔业的发展。

华东地区还拥有发达的交通和通信网络,这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四、华南地区华南地区位于中国的南部,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和香港、澳门等地区。

这个地区是中国的经济特区,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华南地区的特征是炎热而湿润的气候,降水充沛,年平均气温较高。

这种气候条件适宜农业和水果种植。

华南地区还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是中国的出口加工基地之一。

五、西南地区西南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和重庆等省份。

这个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中国的旅游胜地之一。

西南地区的特征是多山丘陵,气候多样,有高原气候、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气候等。

这种气候条件适宜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中国区域地理

中国区域地理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发展潜力大
详细描述
包括西部12省(区、市),如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和内蒙古。
自然资源丰富,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地广人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05
中国地理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03
资源利用效率
中国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浪费现象,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导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01
人口数量与密度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数量庞大且持续增长,导致资源压力不断增大。
02
资源短缺
中国部分地区面临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短缺问题,制约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国的地貌特征主要表现为大江大河的切割作用和青藏高原的隆起。这些地貌特征对中国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有许多山脉,如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秦岭等。这些山脉不仅是中国地理的重要特征,还对中国的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的高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如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等。这些高原是中国地理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多种方式。
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呈现出金字塔形结构,大城市数量较少,中小城市数量较多。
城市规模分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扩张。
人口流动与城市化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规划与建设,通过制定城市规划和政策措施来引导城市健康发展。

《中国地理分区》课件

《中国地理分区》课件

总结词
自然地理分区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导致经济发展方向和模式存在差异。
详细描述
中国地势复杂多样,从沿海平原到内陆高原,自然地理分区对经 济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例如,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 位置和丰富的水资源,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而西部 地区则因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农业气候
中国农业气候多样,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和作物种植有重 要影响。
土地利用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土地利用 方式和结构也是农业地理分区的重要特征。
城市地理分区特征
总结词 城市化水平
城市规模 城市职能
中国城市地理分区特征主要表现在城市化水平、城市规模、城 市职能等方面。
中国城市化水平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较 高,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
中国城市规模差异较大,包括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等 ,不同规模的城市在地理分布和特点上存在差异。
中国城市职能多样,包括工业城市、商贸城市、旅游城市等, 不同职能的城市在地理分布和特点上也有所不同。
04
中国地理分区与经济发展
中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包括温带、亚热 带、热带等气候区,不同气候区呈现出不 同的自然地理特征。
中国水系发达,河流湖泊众多,水文特征 也是自然地理分区的重要依据之一。
农业地理分区特征
总结词
中国农业地理分区特征主要表现在农业资源、农业气候、土地利用等 方面。
农业资源
中国农业资源丰富,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这些资源的分布和特 点决定了农业地理分区的格局。
为应对环境问题,未来将加强生态保 护和修复工作,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 能,保护生物多样性。

中国的地理特征和资源分布

中国的地理特征和资源分布

中国的地理特征和资源分布中国位于东亚,地理特征多样,资源分布丰富。

主要地理特征包括广阔的陆地面积、丰富的河流系统和多样的地貌类型。

资源分布方面,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农业资源等。

中国地理特征方面,首先是其广阔的陆地面积。

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15。

中国地势东高西低,从西北到东南逐渐递降,形成了井然有序的地理格局。

其次,中国拥有丰富的河流系统。

长江、黄河、珠江等主要河流纵贯全国,为中国的农业、交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此外,中国还有众多湖泊和海岸线,如鄱阳湖、太湖和长江三角洲,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景观和港口资源。

中国的地貌类型非常多样。

中国大陆可划分为高原、山地、盆地和平原四大地貌类型。

高原主要集中在西部和西南地区,如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地势险峻。

山地广布于全国各地,包括喜马拉雅山脉、长白山、秦岭等,山地山势陡峭、地形复杂。

盆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北地区和四川盆地等地,地势相对平坦,地貌相对简单。

平原主要位于沿海地区和河流流域,如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相对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在资源分布方面,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首先是能源资源。

中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其次是矿产资源。

中国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包括铁矿石、铜矿石、锌矿石等。

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资源国家,拥有丰富的稀土矿产资源。

水资源是中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中国有众多湖泊、河流和地下水资源,地理分布较为均匀。

最后是农业资源。

中国土地面积辽阔,适宜农业发展。

北方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南方则以种植稻米、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为主。

综上所述,中国的地理特征和资源分布丰富多样。

广阔的陆地面积、丰富的河流系统和多样的地貌类型构成了中国的地理特征。

同时,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农业资源等。

中国地理中的地理分区与行政区划

中国地理中的地理分区与行政区划

中国地理中的地理分区与行政区划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土地和多元文化的国家。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了解这个国家的地理特点,人们将中国划分为不同的地理分区和行政区划。

地理分区通常是根据自然地理特征和地貌来划分的,而行政区划则是为了行政管理和统一制度而设立的。

本文将介绍中国地理中的地理分区和行政区划,并讨论其对中国的发展和管理的重要性。

地理分区中国地理分区主要基于自然地理特征和地貌的差异。

根据地理分区,中国可以被划分为七大地理区域: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和台湾地区。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是一个独特的地理环境。

这个区域地广人稀,气候寒冷,主要由平原、山脉和河流组成。

东北地区的主要特点是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这些资源对中国的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华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中北部,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等省市。

这个地区地势平坦,气候较为干燥,土地肥沃。

华北地区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众多的历史名胜和重要的行政机构。

华东地区是中国最富裕和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福建等省市。

这个地区地理环境多样,既有平原、丘陵,又有河流和海岸线。

华东地区是中国的经济和科技中心,对于国内外的贸易和投资起着重要的作用。

华南地区位于中国的南部,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

这个地区气候湿热,多雨,地形复杂,拥有丰富的森林、矿产和水资源。

华南地区经济发达,是中国的重要制造业和出口基地。

西南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包括四川、云南和贵州等省市。

这个地区地势险峻,气候多样,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特征。

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对中国的旅游业和能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西北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等省市。

这个地区地理条件恶劣,主要由戈壁沙漠和高原构成。

西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粮食和能源基地,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台湾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南海域,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与资源分布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与资源分布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与资源分布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地理位置优越。

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包括高山、平原、河流、湖泊等多种地貌类型。

这些地理环境不仅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气候、水资源、土壤等自然资源的分布,也塑造了中国的文化和经济发展。

一、地形与地貌中国的地形起伏较大,大致可划分为东部平原、西部高原和盆地、南部山地以及北部沙漠。

东部平原地域广阔,盛产粮食作物;而西部高原和盆地则以地势高峻和地貌多样性而闻名。

南部山地则是中国的主要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秦岭山脉和南岭山脉等,这些山脉提供了宝贵的水源和矿产资源。

北部地区则主要为戈壁沙漠和草原,气候干燥,资源相对匮乏。

二、气候与水资源中国的气候由南向北逐渐渐变,涵盖了从热带到寒温带的多种类型。

中国的季风气候是其独特的特征之一,在夏季,暖湿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而冬季,则受到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寒冷干燥。

因此,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也非常不均衡。

南方地区拥有丰富的江河湖泊资源,而北方地区则相对匮乏,需依赖南方的水源供应。

三、土地与农业资源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资源丰富。

但由于地形的多样性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土地的肥沃程度和适宜耕作的程度有所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拥有优质的农业土壤,适宜种植稻谷、小麦、油菜等作物;而西部地区则以草原和高原为主,适宜放牧和农牧结合的方式发展。

此外,中国各地的土地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石油和稀土等。

四、能源与矿产资源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煤炭产量居全球之首。

此外,中国还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铝、稀土等矿产资源。

这些资源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工业发展格局,形成了沿海工业带和内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模式。

五、环境与生态保护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在长期的经济快速发展中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空气污染、水土流失、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中国土地资源概况及区域分布论述

中国土地资源概况及区域分布论述
演示课件
3、区域分布特征
土地资源区域分布极其不平衡:全国东、中、西部 三个地带土地资源状况存在着较大差异. 东部地区12个省市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9%. 中部9个省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9.6% 西部地区l0个省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6.5%
演示课件
3、区域分布特征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的区域差异较大 :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均 衡,直接影响了土地的开发利用的区域差异. 东部为沿海地带,地处暖温带及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地区,水 热条件优越,人口密集,经济兴旺,土地利用程度高,牧草地、 未利用土地面积少. 中部地区山地、丘陵多,土地利用率较高,牧草地、未利用土 地面积占37.79%. 西部地区大局部是高寒山地、沙漠、戈壁区,土地利用率极低.
贵高原区)
演示课件
二、土地资源利用分区方案
2、土地资源利用分区的划分与命名
东南沿海有林地、水田、园地与居民工矿地——农林渔果和建 立用地区 (简称东南沿海区)
内蒙古高原牧草地与旱地——牧业用地区(简称内蒙古高原区)
西北干旱区牧草地与水浇地——牧业和绿洲农业区(简称西北干 旱区)
青藏高原牧草地——牧业用地区(简称青藏高原区)
演示课件
四、牧草地
1、牧草地的分布
全国牧草地二级分类所占面积比率
演示课件
2、牧草地的特点:
我国牧草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南方热带、亚 热带草地水热条件好,分布零散,多为耕地、林地之间的 小块草地,但生长季较长,产量较高,再生性强,有很大 潜力,具栽培人工牧草的有利条件. 我国牧草地面积以每年65万—70万hm2的速度减少,由 于草地退化,牧区产草量下降,草地质量变差,影响草地 畜牧业稳定持续开展,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草地畜牧业经 济效益低.

第十二章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推荐下载

第十二章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推荐下载

第十二章中国土地资源分区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土地的自然特性和社会经济条件复杂多样,使土地资源类型及其利用类型丰富。

因此,通过划分不同的土地资源类型区,可以科学地反映不同类型区的差异性,揭示各区土地资源的特点,利用现状特点,确定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

第一节土地资源分区原则及分区方案一、土地资源分区的原则土地资源分区必须客观的体现土地利用现状、适宜性和利用方向与潜力。

根据土地这一自然历史综合体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充分考虑土地资源利用结构与环境条件、区位、市场与社会经济体条件,土地利用现状与发展前景、从最大限度发挥土地生产潜力及改善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出发,在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结构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对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在空间上进行群体分区,最终阐明不同区域的土地资源开发战略,指明区域土地利用方向、潜力和产业配置,提出土地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的基本途径与措施,以期更加充分合理的持续利用土地资源。

根据这一目的,确定土地资源分区的基本原则如下:1、地域分异原则土壤-生物-气候的地带性规律和区域性差异是土地资源分区的基本依据2、主导因素与综合分析相结合原则土地利用变化是在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产生的,要在考虑主导因素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个因素。

3、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4、地域完整性原则既包括一定等级地理单元的完整性,又包括一定等级的行政单元的完整性。

5、多级续分原则根据其相似性和差异性逐级续分可客观的揭示等级差异性。

二、土地资源分级区划与命名1、分级区划:一级区—土地利用区:反映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特点的普遍性;二级区――土地利用亚区:反映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特点普遍性下的特殊性。

2、分区命名:以利应用的原则,中国土地资源分区中的一、二级分别以土地利用区和土地利用亚区命名。

土地利用区采用区位(含土地类型)+主要利用类型——相应发展产业三段命名法土地利用亚区采用区位(含土地类型)+主导利用类型——开发利用方向三段命名法第二节中国土地资源分区概述一、东北山地、平原有林地与旱地——农林用地区(简称东北区)本区行政上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除朝阳市外)三省及内蒙古的兴安盟与贝尔盟东北部,共210多个县市区。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概述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概述

土地资源的保护情况
土地资源保护法律法规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土地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如《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为土地资源的保护提 供了法律保障。
土地资源保护工程
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土地资源保护工程,如水土保持、土地复垦、退耕还林等,提高了土地资源的生态功能和生产 能力。
土地资源监测与评估
土地开发与保护的平衡
在土地开发过程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实现土地开发与保护的平 衡。
土地资源的区域协调发展策略
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区域间的协调与合作,优化区域 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 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城乡土地 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 城乡共同发展。
未利用地
指目前还未利用的土地, 包括荒草地、盐碱地、沼 泽地等。
土地资源分区的重要性
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根据土地资源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将全国划分为 不同的土地利用区,有利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提高土 地资源的利用率。
有利于制定土地利用规划
通过土地资源分区,可以明确各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向和重 点,制定相应的土地利用规划,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Hale Waihona Puke 半湿润半干旱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包括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东北 平原。该区域降水较少,季节分 布不均,土地资源相对东南部地 区较少。
干旱区
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包括 新疆、甘肃、青海等省份的沙漠 和戈壁地带。该区域气候干燥, 降水稀少,土地资源有限。
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
农业用地
中国农业用地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人口增长,农业用地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双重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Ⅴ.川陕盆地有林地、旱地与水田—农林 用地区(简称川陕盆地区)

该区以四川盆地为主体,包括汉中盆地、 秦巴山地和鄂西山地,行政区划上包括 四川、重庆、陕南和鄂西的 200 多个县、 市、区。土地总面积 45.26 万 km2,占全 国的 4.76% 。土地利用方式多样,农业 条件相对比较优越。
Ⅵ.江南丘陵山地有林地与水田—林农用 地区(简称江南丘陵山地区)
Ⅳ.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水域与居民工矿 地—农渔和建设用地区(简称长江中下游区)

本区位于淮河以南,武当山以东,洞庭 湖、鄱阳湖盆地以北。地处我国南、北 方交接融合地带,长江黄金水道横贯全 区。在行政区划上包括豫、皖、苏、沪、 浙、赣、湘、鄂 8 省(市)的全部或部 分地区,共 243 个市、县。土地总面积 39.92万km2,占全国的4.2%。长江中下 游区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经济发.东北山地、平原有林地与旱地—农林 用地区(简称东北区)

本区行政上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除朝 阳市外)三省及内蒙古德兴安盟与呼伦贝尔 盟东北部,共210多个县、市、区。土地总面 积95.21万km2,占全国的9.98%。农垦历史较 晚,人均耕地较多,具备发展大规模机械化 生产和多种经营的自然资源环境,有富饶的 森林和矿产,是我国重要的林区,木材产量 占全国的1/2以上,后备土地资源也较多。是 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木材生产基地和重 工业基地。
Ⅶ.云贵高原有林地、灌木林地与旱地— 林农用地区(简称云贵高原区)

云贵高原区东起湖南雪峰山,往南经桂林、 柳州一线之西,南界南盘江、红水河谷,西 北与青藏高原区相接,北界四川盆地和鄂西 南高原,包括贵州、云南省大部,以及桂西 北、川西南、川东南等广大地区的 260多个县、 市、区。土地总面积 66.4 万 km2,占全国的 7.95%。是一个山地多、平坝地少、土地过度 垦殖、坡耕地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经济 比较落后的地区。
Ⅷ.东南沿海有林地、水田、园地与居民工矿 地—农林渔果和建设用地区(简称东南沿海区)

位于中国的最南部,西北倚山,东南面海, 陆域地形狭长,沿海岛屿环布。包括浙江、 福建东南部、广东中部及南部、广西南部、 海南省及香港、澳门和台湾等的180多个县、 市、区。土地总面积 31.54 万 km2,占全国的 3.32%。全区地处南亚热带及热带,位于我国 最南部,属于我国三大林区的南方集体林区, 也是我国唯一适宜发展热带作物的地区。本 区平均每农业人口占有耕地为各大农业区中 最少的地区。大部是丘陵山地,宜农的平原 有限,后备土地资源面积不大。
Ⅻ.藏东南一横断山有林地与牧草地—林 牧用地区(简称藏东南一横断山区)

位于我国西南部川滇藏接壤地区,地处 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地 带,主要包括西藏的林芝、昌都地区, 四川与云南的部分州、县共计 83个,土 地总面积53.57万km2,占全国的5.64%。 本区山高流急,能源矿产资源丰富,经 济相对滞后,是我国西部经济待开发地 区。
Ⅲ.黄土高原旱地、牧草地与有林地—农 牧林业用地区(简称黄土高原区)

本区位于太行山以西、青海日月山以东、 伏牛山和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包括山 西全部、河北、河南、内蒙的一部分县, 陕西中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中南部 及青海东部,共计 260 多个县、市、区。 土地总面积50.0万km2,占全国的5.26%。 是以旱杂粮生产为主、水土流失严重、 产量不高不稳,亟待综合治理的地区。
Ⅱ.华北平原水浇地、旱地与居民工矿 地—农业和建设用地区(简称华北区)

本区位于我国东部中原地带,周边山地丘陵 都在海拔1500m以下。行政上包括北京市、天 津市、河北省大部(除坝上部分县)、山东 全部、河南、安徽与江苏三省淮北地区,以 及辽宁和内蒙古少部分,共426个市、县(区、 旗)。土地总面积53.06万km2,占全国的 5.56%。地形平坦,土层深厚,沃野千里,是 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人口稠密,平 原上村落密布,是土地开发综合程度和综合 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

本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东临东海之 滨,西接云贵高原,包括浙江、江西、安徽 南部、湖南大部、福建、广东及广西北部等 地区的300多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51.74 万 km2,占全国的 5.45% 。是一个人多地少、 水热资源丰富、农林渔业比较发达、农业生 产水平较高的地区。本区粮食、经济作物、 经济林产、淡水渔产等在全国均占有突出的 重要地位。
Ⅸ.内蒙古高原牧草地与旱地—牧业用地 区(简称内蒙古高原区)

位于中国北部边疆,东接大兴安岭西端和黑 龙江、吉林、辽宁,西邻阿拉善高原,南抵 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北部,东北部和北 部分别同俄罗斯与蒙古接壤。本区包括内蒙 古自治区与河北省北部5个县、宁夏的4市、8 县,土地总面积75.30万km2,占全国的7.93%。 处于由东部平原向蒙古高原、由半湿润向半 干旱和干旱地区过度的地带,地域辽阔,地 形狭长;西部为牧区,中部为半农半牧区, 东南部为农区,在我国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
Ⅹ.西北干旱区牧草地与水浇地—牧业和 绿洲农业区(简称西北干旱区)

本区位于包头一盐池一天祝一线以西, 祁连山一阿尔金山以北。包括新疆全部、 甘肃河西走廊、宁夏中北部及内蒙西部 地区。土地总面积212.42万km2,占全国 的22.36%。是一个国境线长、气候干旱、 地广人稀、依靠灌溉的绿洲农业和荒漠 放牧业为主的地区。该区也是我国后备 耕地资源最多的地区。
Ⅺ.青藏高原牧草地—牧业用地区(简称青 藏高原区)

本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北起北纬 30 °,南至 北纬 26 °,包括我国西南部祁连山、昆仑山 以南,四川大雪山以西的整个青藏高原。行 政区划上包括青海与西藏大部、甘肃甘南州 等90多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175.57万 km2,占全国的18.48%。虽然地广人稀,人口 密度仅 2.05人/ km2,但在河谷农区,人口密 度也很大,人均耕地只有2.63亩。交通不便, 社会经济水平低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