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保山市“十一五”茶叶加工业发展的意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保山市“十一五”茶叶加工业发展的意

【法规类别】农业管理

【发文字号】保政发[2007]4号

【发布部门】保山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07.01.16

【实施日期】2007.01.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保山市“十一五”茶叶加工业发展的意见

(保政发〔2007〕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保山是云南茶叶的主要产区之一。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昌宁、腾冲、龙陵县先后列入全国首批优质茶基地县和国家出口红茶商品县。茶叶既是我市区域性的传统骨干产业和25个主要产茶乡镇、58万余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市极具开发潜力的优势农产品之一,在我市的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推进茶叶产业发展,全面提升茶叶加工业水平,提高茶叶产品档次,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促进茶叶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对提高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保山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充分发挥茶叶这一传统骨干产业优势,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现提出“十一

五”茶叶加工业发展意见。

一、保山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到2005年底,全市茶叶种植面积35万亩,可采面积30余万亩,茶叶产量1396.5万公斤,为全省第三位,茶叶总量占全省的10.6%。总面积中,规模连片茶园25.5万亩,占72%,已建设10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叶基地,15万亩无公害茶叶基地;有60亩茶树母本园,180多亩苗圃基地,年可圃茶树良种苗木3500万株。茶叶加工业也随着种植业的发展逐渐发展起来。截止2005年底,全市有初、精茶叶加工企业615户(其中初制加工企业560户),初、精合一的加工企业215户,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初精合一加工企业55户,茶叶精制加工生产线30条,有从业人员4000余人(不完全统计),初、精制加工生产能力2.5万吨。2005年毛茶产量8664吨,精制茶产量7473吨,分别占全市茶叶产量的62%和53.51%,精制茶加工完成现价总产值8517万元,占全市工业现价总产值的0.9%,茶叶品种主要有精制绿茶、普洱茶、红茶和茉莉花茶。加工企业规模经营茶园2500亩以上的30余家,其中:5000亩以上的15户,经营带动上万亩的龙头企业有8户。2005年茶叶加工企业完成现价工业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户;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有9户;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有18户。近年来,我市普洱茶加工发展较快,到2005年底,已有普洱茶加工企业50多户,生产普洱茶4858吨,有普洱茶品种30多个,其年加工生产能力1500吨以上的企业3户;500-1000吨的8户,已建成普洱茶加工生产线30余条,多数企业拥有自己的品牌,并获得QS认证。另外,全市有17个茶叶品牌及产品获得无公害、有机茶及绿色食品认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推动乏力,产业开发步伐慢。我市茶叶产业开发中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思想不够解放,对茶叶产业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各级政府缺乏有效的推动手段,服务

引导,行业整合效果不明显,龙头不强,对基地建设和茶农增收拉动不明显,产业化经营推进较慢。

2.茶园建设规划差,建园质量低、规模小。由于茶园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全市现有的35万亩茶园中,有占近三分之一的茶园分散,有的茶园仅几亩、几十亩。与此同时,由于建园时标准低,目前在投产的茶园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低产茶园亟待改造,现有茶园面积中,无性良种茶园面积仅占总面积的28%。另一方面,茶园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单位产量不高,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比较突出。

3.茶叶加工企业规模小、实力弱,龙头企业少、集约化程度低。在现有的加工企业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加工企业9户,仅占全市初、精制茶叶加工企业的

1.46%,占全市主要茶叶加工企业27户的33.3%。2005年完成现价工业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2户企业(高黎贡山生态茶有限责任公司和兴顺达茶厂),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分别为573万元和250万元。2005年纳入全市乡镇企业主要农产品加工企业统计的茶叶加工企业91户,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588万元,平均每户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8.4万元,大部分加工企业技术装备、加工生产条件还处于上世纪70-80年代水平。茶叶加工企业规模小、实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品技术含量低,对茶叶产业化经营的推动力弱。

4.精制茶叶加工秩序混乱。据统计,全市有各类初精合一的精制茶叶加工企业215户,但有一定规模、加工条件较好的仅有55户,占25.88%,有75.42%的精制茶加工企业,属初制加工企业在进行精制茶加工,其加工手段十分简单,生产加工条件十分简陋,产品质量没有保证,基本不符合食品卫生市场准入的条件,增值率低,对茶叶加工原料造成极大的浪费。业主和管理层素质不高,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企业经营短期行为突出,各自为阵,无序竞争现象突出,导致难以做大做强。

二、茶叶加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市场需求扩大,为我市茶叶加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茶是人类社会最古老,最文明的饮料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三大饮品之一,俗有“饮料黄金”之称。全球有60多个国家种植茶叶,160多个国家有茶叶消费习惯,主要产茶国有中国、斯里兰卡、印度等11个国家,中国既是产茶大国也是茶叶的消费大国,大多数中国人都有饮茶的习惯,消费领域十分广泛。特别是普洱茶以其特有的功效、深厚的茶文化深受消费者喜爱和推崇,消费的领域已从特定消费人群发展到普通人群,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普洱茶将成为云南茶叶产业的主导产品。同时,绿茶产品随着市场发展的变化,向高、中档产品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消费市场的迅速发展,市场空间不断扩大,为加快我市茶叶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自然资源条件优越

由于我市特殊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很适合茶叶种植,且我市茶园主要分布在低纬度、高海拔的山区半山区,水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