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探索更小的微粒》教学设计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更小的微粒》教学设计研究
一、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14页)
1.3.2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关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
例1 用图形、文字或语言描述原子的核式模型。
活动建议(1)观看介绍物质微观世界的科普音像资料
二、苏物理课本学习思路(物理八年级下册第31页)
1.组成分子的原子可分吗?
科学研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否可再分?
汤姆生发现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荷的电子→原子是可分的→怎么分?(证据)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卢瑟福建立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α粒子散射实验(证据)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且正负电荷数量相等;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电子受原子核的吸引,绕核做高带运动。
原子核的半径约为10-15m。(学习的重点)
3.摩擦起电的道理(应用)
两个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本领弱的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束缚电子本领强的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学习的难点)
摩擦起电不是产生电荷,而是电子发生转移,导致呈电中性的物体显示出电性。
4.探索微观粒子的新进展
分子→电子→电子、原子核→质子、中子(核子)→夸克(高能物理实验)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5.加速器
用具有高能量的粒子作为“炮弹”,探究微观世界的奥秘。加速器是使带电粒子增加速度的装置。加速电子、质子、α粒子等带电粒子。
回旋加速器(劳伦斯)、正负电子对撞机、强子对撞机
应用:癌症治疗、工业探伤、食品保鲜、复合材料生产、医疗用品消毒。
6.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汤姆生、卢瑟福、查德威克、盖耳曼。
三、教师教学用书的观点(物理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下册第26页)
前沿科学研究的加速器在促进社会生产、改善人们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前沿科学研究
成果的获得,需要创新研制大量的精密仪器。
感知微观世界的奥秘,感悟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太阳系行星模型。
粒子发现历程中经历的困难和克服困难后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物质世界具有层次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研究历程和发展趋势。
通过观察比较结构模型,感知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通过观看物质微观世界的视频音像,认识物质世界是有层次的,感悟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四、课堂教学设计案例的观点
学习目标: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新进展。激发学生感知物质微观结构的兴趣,产生探索的欲望。
重点: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探索微观世界的方法。
难点:应用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解释摩擦起电的道理。
学情:学生通过“走进分子世界”“静电现象”的学习,形成对微观世界朦胧的印象。原子看不见、摸不着非常抽象,学生没有感性认识的基础,接受、理解比较困难。
课前安排学生收集科学家汤姆生、卢瑟福、查德威克、盖耳曼等探索微观世界的资料,感受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历程,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
借助多媒体展示微观界的场景,增进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资源: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演示器、太阳系行星模型演示器、物质微观结构科普音像资料、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PPT课件。
教学过程: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分子的原子是否
可分?摩擦起电→汤姆生借助阴极射线管发现电子。
原子的结构→卢瑟福借助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原子
核式结构模型。
运用原子的核式模型解释摩擦起电现象→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
探索更小的粒子–原子核可分吗?
查德威克:质子和中子 - 质子和中子可分吗?盖尔曼:夸克
科学家探究微观世界的工具: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