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研究

合集下载

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分析

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分析

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前超声筛查对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共计18个月期间,使用KONTED-c9多普勒诊断仪进行胎儿肢体畸形筛查的临床资料,筛查出存在肢体畸形的胎儿43例,总回顾临床资料2200例,分析超声图像,以及对比引产或分娩后的胎儿肢体畸形结果。

结果超声筛查总肢体畸形数43例,其中桡骨缺如0例,截肢2例,单侧上肢短小9例,并指畸形8例,桡骨发育不全13例,足内翻5例,重叠趾4例,下肢缺失2例。

对比实际胎儿肢体畸形情况,在桡骨缺如、截肢、重叠趾三方面出现漏诊。

总体检查准确率为84.31%,P>0.05。

结论产前超声筛查总体筛查准确率较高,可以通过提升检查医师的业务技术水平,进行多角度的、连续的、高质量的筛查来弥补,值得临床筛查胎儿肢体畸形应用。

关键词:超声筛查;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价值;准确率超声检查在妊娠检查中应用普遍,常用于检查早、中、晚各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检测羊水、胎盘、脐带的情况,胎儿生长发育情况以及有无胎儿畸形情况等等。

胎儿畸形是许多家庭十分关注的问题,研究表明,我国新生儿肢体畸形的发生率约为2.2%[1]。

胎儿肢体畸形,会给家庭带来极大影响,会影响到新生儿的生活,所以进行胎儿肢体畸形筛查十分重要。

本文就回顾性分析我院18个月期间的胎儿肢体畸形超声筛查临床资料,分析我院的超声胎儿肢体畸形的筛查价值以及准确率,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共计18个月期间,使用KONTED-c9多普勒诊断仪进行胎儿肢体畸形筛查的临床资料,共筛查孕妇2200例,孕妇年龄20-39岁,平均28.73±3.17岁,孕龄14周-33周,初次妊娠孕妇1726例,2次以上妊娠孕妇474例。

1.2治疗方法我院进行超声筛查的设备为KONTED-c9多普勒彩超诊断仪(北京坤泰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具备2个探头接口,测量范围0.2cm-24cm,频率范围2.5MHz-10MHz。

产前超声检查胎儿肢体畸形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产前超声检查胎儿肢体畸形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产前超声检查胎儿肢体畸形临床诊断价值分析摘要】目的:研究产前超声检查胎儿肢体畸形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产妇8434例,对其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统计产前超声检查胎儿肢体畸形的检出率、漏诊率情况以及具体畸形情况。

结果:产前超声检查显示:8434例胎儿中,胎儿肢体畸形35例(胎儿肢体畸形检出率为0.41%)。

引产后或出生后经过X线证实显示:8434例胎儿中,实际胎儿肢体畸形40例,产前超声检查有5例漏诊(漏诊率为0.05%),超声诊断检出率为87.50%,实际的胎儿肢体畸形率为0.47%。

结论:超声检查是产妇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重要方式,是胎儿超声筛查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产前超声检查胎儿肢体畸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产前超声检查;胎儿肢体畸形;临床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7-0340-02为了研究产前超声检查胎儿肢体畸形临床诊断价值,我院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产妇8434例,对其进行产前超声检查,进行分析研究。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产妇8434例,对其进行产前超声检查,产妇的年龄最小23岁,年龄最大38岁,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6.43±3.21)岁;产妇的孕周短18周,最长32周,产妇的平均孕周为(21.43±5.93)周。

其中8017例经产妇,417例初产妇。

纳入标准:(1)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2)产妇自愿参加本次调查,签署知情同意书。

产妇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差异进行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产妇的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使用德国西门子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诊断仪,探头频率调整为3.5MHz到5.0MHz。

采用胎儿超声筛查对胎儿进行系统性的检查,由胎儿的每侧肢体长轴的近端开始检查,沿着胎儿的自然生长方向朝着末端检查,主要检查胎儿肢体的长骨数目以及长度和形态、肢体的形态、位置关系等。

规范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研究 周摄

规范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研究 周摄

规范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研究周摄摘要:目的:分析规范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

方法:选取某医院2015年2月到2018年2月收例23860例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追踪超声(SCSA)检测法有效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状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根据孕妇孕期10-14周,17-23周,24-32周,32-足月进行分组检查,分别分为A组、B组、C组、D 组。

结果:检测胎儿肢体异常48例,其中手缺如2例、多(并)指(趾)3例、四肢短小6例、足内翻1例、前臂缺失3例、下肢小腿缺如1例、重叠指4例、人体鱼序列症2例、双下肢缺失3例、6例肢体异常、其余17例合并其他畸形。

产前超声检查胎儿肢体畸形准确率为89.58%。

结论:规范的产前超声检查可以有效的判断胎儿的肢体畸形情况,减少胎儿畸形的发生率。

关键词:规范产前检查;超声检查;胎儿;肢体畸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产前检查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据资料统计,胎儿肢体畸形发生率为1/500[1],其中遗传因素占有很大比例。

胎儿肢体畸形影响着母亲的健康及患儿的形体,给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甚至影响着医患关系[2]。

因此要重视在产前检查胎儿是否肢体畸形,减少胎儿畸形的发生率。

目前产前超声检查较为常见,本文进一步对23860例孕妇进行规范的产前超声检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某医院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收例3860例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追踪超声(SCSA)检测法有效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状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根据孕妇孕期10-14周,17-23周,24-32周,32-足月进行检查,分别分为A组、B组、C组、D 组。

孕妇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6.72±2.53)岁。

数据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根据某医院的常规超声检查进行对胎儿肢体畸形检查,选择GE LOGIQ P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作为检查仪器。

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徐佰成;李薇薇;宋伊丽【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of prenatal ultrasonography in diagnosis of fetal limb deformity. Meth-ods Systematic continuous sequence approach (SCSA) via 2- dimentional (2- D) ultrasonography was performed on 27573 pregnant women and 3- D ultrasonography was also performed in some selective cases. Results Out of 27,573 cases, fetal limb defects were confirmed in 65 cases (0.24%) after birth or forced abortion,of which, 54 cases were diagnosed by prenatal ultra-sonography, 11 cases were missed and 2 cases were misdiagnosed.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Youden index, positive predic-tion value, negative prediction value of prenatal ultrasonography in screening fetal limb defects were 0.8308,0.9999, 0.8307, 0.9643, and 0.9996,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Prenatal ultrasonography harbors relatively high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on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on value. SCSA screening on appropriate gestation window facilitates the detection of pre-natal limb defects, and 3- D ultrasonography improves the detailed observation ofthe defects.%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规范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

规范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

规范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摘要】目的探究规范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1126例孕妇,所有孕妇均采用二维超声诊断来进行检查,选用连续追踪超声检测法检查胎儿四肢,对胎儿肢体畸形检出率进行观察.结果经检查,共有124例四肢畸形胎儿,36例为上肢畸形,88例为下肢畸形.在四肢畸形中较为常见的为畸形手、对称性四肢短小以及足内外翻等现象.经引产后共有127例四肢畸形胎儿,超声诊断结果以及引产结果进行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系意义(P>0.05).结论:规范产前检查具有显著的诊断意义,经重复诊断之后可以提升检出率,能够有效的提升人口质量.【关键词】产前超声检查;胎儿肢体畸形;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383-01伴随人们优生优育意识的提升以及国家计划生育的逐渐普及,产前检查逐渐得到了重视.而我国围生儿先天畸形具有一定的发病率,而四肢畸形的发生率则为25%,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缺陷现象[1].因此患儿的美观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并且患儿家庭也存在一定的负担以及压力.而出现肢体畸形胎儿会产生医疗纠纷事件,所以,产前超声检查则显得尤为重要.此研究对我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1126例孕妇进行分析,先报到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1126例孕妇,孕妇年龄均在24-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2±3.6)岁,孕周为14-30周,孕妇均选用连续追踪法对胎儿肢体畸形进行观察.1.2方法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其探头为凸阵,设置探头频率为3.5MHz.对其孕妇的腹部进行检查,孕妇应采取平卧位置,同时对胎儿的头部、面部、脊柱、脏器、羊水以及胎盘等内容进行严密的观察,随后采用连续追踪法对胎儿四肢进行观察,查看患儿的肢体是否出现异常现象.在对胎儿检查的过程中,应从胎儿每一肢体的近端开始检查,直至肢体的最尾端,以此来观察肢体中长骨是否发生损伤现象,观察期长短、结构以及形态等.对肢体受到压力或者出现遮挡现象者可以采用加压探头对其进行检查,同时孕妇也可以在运动20分钟后再接受检查.详细的记录胎儿肢体畸形状况,对检查出肢体畸形的胎儿均实行引产.1.3统计学处理选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处理,比较后以P<0.05为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1126例孕妇在进行产前超声诊断中,共检查出124例四肢畸形胎儿,比例为11.01%,其中36例为上肢畸形,比例为29.03%,88例为下肢畸形,比例为70.97%.经引产后共检出四肢畸形胎儿127例,比例为11.28%,其中51例为上肢畸形,比例为40.15%,76例为下肢畸形,比例位59.85%,其漏诊三例分别为2例足外翻,1例畸形手.对比超声检查以及引产结果,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胎儿肢体畸形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同时可累及多个位置,且具有较多的畸形种类,引发此种现象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2].而产生畸形现象会引发医疗事故,与此同时患儿家属具有较大的经济负担.所以,孕妇在产前进行超声检查对胎儿机体畸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为胎儿在宫中没有确定的姿势,同时还具有胎儿自身以及医生操作的相关因素,因此具有较低的肢体畸形产前诊断率.而选用规范的产前超声检查,且将胎儿肢体也随之加入检查中,根据相应的检查顺序,采用连续追踪法对其肢体进行全面的检测,从而提升了诊断的准确率[3].然而,对肢体末梢中不常见的畸形现象,例如多手指以及脚趾等现象依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胎儿四肢在怀孕第八周时就可以将上臂、前臂、手以及大腿小腿等进行分别.具有较高分娩率的探头在怀孕12周时才可以见到胎儿的手指或者脚趾.在怀孕12周之后,可以采用腹部超声来进行检查,但是胎儿在此时并不大,腹部超声仪器具有较低的分辨率,胎儿实体表现并没有清晰的呈现出来,极易产生误诊或者漏诊现象[4].临床研究表明,在怀孕13-14周时是最佳检查时间,同时也有学者认为最佳检查时间则为17-20周之间,其卫生部则规定检查胎儿肢体畸形的最佳时间则为18-24周之间.孕妇在18-24周时,其胎儿的大小程度以及羊水处在最佳状态中,同时胎儿的活动状况良好,特别是胎儿手以及足会受到较少的干扰,对其四肢的实际状况能够清晰的观察出来[5].除此之外,在此时对孕妇进行血清检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较高的风险则可以对其进行羊水染色体检查,从而避免危险状况的发生.孕周较少时,胎儿肢体长骨并不清晰,并且其末端并未清楚得呈现出来,因此肢体末端畸形现象则不容易被检查出来;当孕周较多时,孕妇的羊水逐渐减少,肢体呈现较为清楚,切胎儿会因为子宫压迫以及自身压迫现象,致使肢体并不容易被发现,从而产生漏诊现象.而胎儿身体所呈现出的遮挡现象、胎儿体积较大或者较小、肢体出现扭曲现象、受到子宫压迫等因素均会对超声诊断的最终结果造成影响[6].而在此研究中,漏诊例数为3例,产生漏诊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孕妇没有进行正规检查;和畸形种类存在直接的关系.因为具有较多正常接诊以及检查的孕妇,会受到一些特定因素的影响,少数孕妇在入院就诊的过程中就耽误了检查时间,所以,在孕妇怀孕25-32周之间也依旧会进行检查.对于初次进行超声检查的孕妇以及肢体无法清晰呈现的孕妇而言,应进行适当的运动,当胎儿体位发生变化后再对其进行检查,以此来提升诊断率.此研究结果表明,1126例孕妇经产前超声诊断后,共有124例四肢畸形胎儿,其胎儿下肢畸形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上肢畸形的发生率,而经引产后证实共有127例四肢畸形胎儿,对超声诊断结果和引产结果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由此说明,规范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具有较高的诊断率.与此同时,此研究中所出现的3例漏诊均是因为孕宫腔中具有较为狭窄的空间,从而使肢体产生屈进现象致使肢体出现畸形.综上所述,产前规范超声检查有利于提升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准确率,选择连续追踪超声检测法后,对胎儿四肢进行全面检查,这样有利于提升胎儿肢体畸形的检出率,在对其进行诊断过程中应先由近端开始检测,直至远端检测,着重检测胎儿的手部以及足部所呈现出的姿势,在一定情况下可进行多次检查,以此来降低漏诊以及误诊的发生率,从而降低了医疗风险事件发生率.参考文献[1]宋凤菊,孙小平,张燕等.规范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9(2):104-106.[2]廖伊梅.早孕期胎儿严重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新技术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3]徐学翠,茹彤,杨岚等.早孕期超声规范化结构筛查在胎儿四肢畸形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4(4):38-42.[4]孙小平,杜宝琴,孟红哲等.规范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手缺失的价值[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08(8):1713-1721.[5]王春连,周雪.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4):95-96.[6]王林林,何怡华,张烨等.对比研究胎儿复杂心脏畸形的超声心动图特点与病理检查结果[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08(2):294-300.。

超声产前规范化诊断在胎儿肢体畸形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及价值

超声产前规范化诊断在胎儿肢体畸形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及价值

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人们对生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胎儿肢体畸形的检出率越来越高,缺陷儿的出生率也大大降低,可见临床超声诊断至关重要。

通过超声诊断有助于临床医师了解胎儿的基本情况,进而不断降低漏诊率以及出生缺陷概率,有助于提高新生儿质量,减轻孕妇家庭经济负担以及心理负担[1]。

本次研究对胎儿肢体畸形采用超声产前规范化诊断,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定期产检孕妇60例,年龄22~41岁,平均(31.5±8.5)岁;孕周13~38周,平均(25.5±7.5)周;其中孕周11~17周14例,孕周18~24周17例,孕周25~32周16例,孕周33周~足月13例。

方法:医护人员详细了解患者的相关情况,包括接触药物与否、家族疾病史以及是否接触高辐射等致使胎儿发生畸形的因素,在进行超声检查时让患者取仰卧位,采用PHILIPS G4以及ie33多勒普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将探头频率设置为3.0~5.0MHz,对孕妇进行全方位检查,检查范围包括胎儿的头部、面部、颈部、胸部、脊柱、四肢、腰腹部、内脏器官、脐带以及羊水,按照连续顺序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仔细观察患儿的手指数量、身体曲度以及姿势等参数,还需要观察羊水情况以及胎盘情况,在检查过程中若出现异常还需要进行重点追踪扫描,扫描时若显示不清楚或者肢体有遮挡需要指导产妇适量活动,或者进行适当推压之后再检查[2]。

对胎儿四肢的检查顺序为桡骨以及尺骨,分别进行横纵切观察,对桡骨以及尺骨的正常发育情况进行确认,并观察其缺损状况,之后探查前臂末端,观察手掌的发育情况以及手掌与前臂的关系,观察缺损状况。

最后对胎儿的手掌姿势以及手指数量,包括末指节进行观察。

在探查胎儿下肢的过程中需要对股骨长轴进行测量,观察其胫骨以及腓骨的发育情况,之后观察下肢末端,确定足部的形态以及大小情况、足趾数以及足部与小腿之间的关系[3]。

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

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

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摘要】目的分析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6月来本院进行产检的500例孕妇,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

结果经检查500例孕妇中,存在肢体畸形的胎儿24例,经引产或分娩后证实存在肢体畸形的胎儿28例。

结论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应用价值较高,可以帮助尽早筛查肢体缺陷儿童,应该给予重视。

【关键词】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应用价值【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prenatal ultrasound screening in the diagnosis of fetal limb malform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500 pregnant women who came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9 to June 2021 for prenatal ultrasonography were selected. Results Among 500 pregnant women, there were 24 fetuses with limb deformity and 28 fetuses with limb deformity confirmed afterlabor induction or delivery. Conclusion Prenatal ultrasound screening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fetal limb malformation, which can help to screen children with limb defects as early as possible, and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Key words 】 fetal limb deformity; Prenatal ultrasound; Application value胚胎的骨骼四肢发育是在基因的控制和妊娠的过程中有序地进行的,但是因为遗传基因缺陷、不良妊娠史、感染性疾病等原因,胎儿也会有一定的几率会出现肢体畸形【1】。

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价值

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价值

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分析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产检的产妇700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孕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待胎儿引产后与产检结果进行比对。

结果16例肢体畸形胎儿经产前超声检测证实15例,检出率93.75%,漏诊率6.25%。

结论产前超声筛查用于诊断胎儿肢体畸形诊断准确率较高,漏诊率小,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产前超声筛查;胎儿肢体畸形;临床价值胎儿畸形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不良妊娠情况,产妇在妊娠过程中可能由于先天因素或环境影响等原因导致胎儿畸形,肢体畸形是胎儿畸形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情况。

为了保证胎儿的健康,促进良好的妊娠结局,在产前对产妇进行超声检查十分关键,通过超声检查能够对胎儿在产妇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胎儿是否存在畸形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判断,产前超声筛查在诊断胎儿肢体畸形方面具有一定优势[1]。

为进一步研究产前超声筛查在诊断胎儿肢体畸形方面的临床价值,本文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产检的产妇700例作为研究组对其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产检的产妇700例作为研究组。

研究组产妇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7.2±2.3)岁,孕周15—35周,平均孕周(24.5±1.3)周,研究组产妇均采用超声筛查用以诊断胎儿肢体是否畸形,超声诊断结果显示共16例胎儿存在肢体畸形。

1.2 方法本组产妇均采用GEVoluson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筛查,具体流程如下。

统计研究组所有产妇的详细信息,并对研究组产妇进行超声腹部探查。

让产妇采取平卧位,部分产妇需要采取侧卧位,首先对产妇进行常规超声检测,利用超声检测胎儿的头部、脊柱、面部、胸腹壁以及脏器,四肢,胎盘,羊水以及脐带等部位。

常规检查结束后,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检测胎儿的肢体情况,对胎儿四肢进行检查。

产前超声检查在诊断胎儿肢体畸形中的价值研究

产前超声检查在诊断胎儿肢体畸形中的价值研究

产前超声检查在诊断胎儿肢体畸形中的价值研究目的探究和分析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肢体畸形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产前检查的孕妇1000例,均应用超声进行产前诊断,观察胎儿的肢体结构、肢体形态、运动情况、姿势等,分析超声诊断情况。

结果1000例产妇经超声诊断,显示有27例产妇存在胎儿肢体畸形,3例漏诊,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0%。

30例肢体畸形主要包括多趾、指、缺指畸形、手缺如、足缺如,四肢短小、足内翻、桡骨缺如、双侧股骨不等长、肢体姿势异常、前臂缺失、小腿缺如等。

其中有10例胎儿合并其余系统畸形。

结论应用产前超声对胎儿肢体畸形进行诊断,能够尽早发现胎儿肢体畸形,诊断准确率高,对优生有促进作用。

标签:产前超声;胎儿肢体畸形;价值研究胎儿畸形是指妊娠过程中胚胎发育出现异常,诱因较多,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胎儿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发育异常,引起先天畸形,对优生优育造成影响[1]。

四肢畸形在胎儿畸形中占据26%的比率,对胎儿的形态以及功能影响甚是严重。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更多的产妇的优生优育意识增强,对产前筛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

肢体畸形对胎儿的机体质量以及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且增加了家庭、社会的负担,畸形严重的胎儿诊断难度较低,然而较为复杂的肢体畸形,如膝关节、肘关节以下的畸形,诊断难度则较大,容易出现漏诊[3]。

因此医院单位在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上需要加大重视力度。

产前超声是产前胎儿检查的常见诊断手段,操作便捷安全,本院对1000例产妇实施产前超声检查,旨在总结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价值。

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我院病例中纳入研究对象1000例,均为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实施产前检查的孕妇。

年龄为21~44岁,平均年龄为(30.2±0.3)岁。

孕周为15~42w,平均孕周(23.2±0.2)w。

其中经产妇有321例,初产妇有679例。

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49例临床分析

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49例临床分析

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49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8月,孕中期来我院进行系统胎儿超声检查的孕妇9874例,进行胎儿肢体畸形检查,并将b超检查结果与产后或引产后结果相对照。

结果超声检出胎儿肢体畸形49例,漏诊例4例。

超声产前畸形诊断率为92.45%,漏诊率为7.55%。

结论产前系统超声检查无创、安全、简便、能准确诊断胎儿肢体畸形,可作为产前筛查胎儿肢体畸形的首选。

【关键词】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应用三维超声对胎儿进行产前检查,从各个角度观察图像,可大大提高胎儿肢体畸形的检出率。

对减少出生缺陷,优生优育有极其重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选择2009年1月——2012年8月,孕中期来我院进行系统胎儿超声检查的孕妇9874例,进行胎儿肢体畸形检查。

孕妇年龄在21-37岁,平均27.9岁,胎儿孕周在18-32周。

1.2 仪器设备用medison sa-8000彩色三维b超诊断仪,探头频率s-vaw4-7 mhz。

1.3 检查方法孕妇取仰卧位,探头置于孕妇腹壁,首先确定胎儿的方位,然后经腹壁进行多切面扫查。

肢体扫查遵循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法,对某一肢体沿其长轴从近端连续追踪至最末端,并分别对肢体的长轴及短轴扫查。

1.4 常见的胎儿肢体畸形的超声像图1.4.1 桡骨发育不全或缺失前臂纵切面或横切面显示桡骨明显缩短,尺、桡骨远端不齐平,有的只显示一根骨回声,常伴不同程度的手姿异常。

1.4.2 手畸形①多指:即手指数目增多。

常表现为一是手指状软组织,二是表现为一完整手指回声。

②并指:伸指状态下手指分不开,手指间有软组织相连,严重者手指间为强回声骨性相连接。

③裂手:手呈v形,顶部朝向手腕,手指数目减少。

④缺指:手指一指完全或部分缺失。

⑤手姿异常:示指、小指向中指方向弯斜,并压中指或环指背侧,称重叠指,或手呈爪状,垂腕状等。

产前超声诊断在胎儿肢体及手足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产前超声诊断在胎儿肢体及手足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5月 第3卷第10期人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产前胎儿超声检测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于胎儿畸形的筛查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畸形发生率,减轻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1]。

本研究观察了产前超声诊断在胎儿肢体及手足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数据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9月收治的6200例孕妇,所有孕妇择期行产前超声肢体及手足畸形筛查;排除重症肝肾功能异常病例;依从性差及其他影响本次实验结果的病例。

入组病例均为女性,年龄20~37岁,平均(28.19±6.31)岁;孕周17~33周,平均(26.19±6.79)周;初产妇2618例,经产妇982例;产次0~4次,平均(1.04±0.47)次。

入组孕妇知晓实验内容及目的。

1.2 方法所有孕妇择期行产前超声肢体及手足畸形筛查。

仪器选用GE VolusonE8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0~5.5MHz,在胎儿检查模式下对孕妇进行筛查。

孕妇仰卧体位下,排空膀胱,探头扫描位置为下腹部。

检查时应对胎儿肢体及手足认真排查,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对胎儿四肢进行扫查,按长轴由近端到最末端的检查顺序,对肢体长轴及短轴切面检查,对胎儿主要骨骼进行检查,包括肱骨、耻骨、桡骨、股骨、胫骨与腓骨,记录长骨数量及形态。

对胎儿手的姿势进行进一步观察,从前臂延伸扫查,对胎儿的手腕、手掌与掌骨和指骨的发育情况进行逐一的检查;对胎儿的足部形态,足趾发育以及数目进行扫查。

1.3 观察指标观察胎儿的超声影像资料,对胎儿是否存在肢体及手足畸形进行分析鉴别。

注:胎儿手足畸形类型主要有裂手畸形、裂足畸形、足内翻、钩状手、成骨发育异常、短肢畸形、肢体及体壁综合征、前臂缺失及桡骨缺失十大类。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秩和检验。

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的价值分析

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的价值分析

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的价值分析胎儿肢体畸形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它可能导致生殖和生活质量方面的问题。

因此,及早发现随访胎数正常的胎儿肢体畸形对于保护胎儿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产前超声诊断已经成为了目前检查胎儿先天性疾病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对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进行价值分析。

产前超声诊断的优势产前超声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式,能够快速检测胎儿的发育情况,包括肢体畸形的出现。

产前超声通过不同的预设探头,可以直观地观察胎儿的关键部位,并测量出胎儿的各种指标。

此外,它还可以提供胎儿气道、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方面的信息。

在肢体畸形的检测方面,除了观察胎儿的肢体结构外,产前超声还可以确定臂或腿的长度、指关节的数目、肘和膝关节的弯曲程度等等。

因此,产前超声可以帮助医生及早发现胎儿肢体畸形。

产前超声在检测胎儿肢体畸形方面的局限然而,产前超声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在孕早期进行产前超声无法完全确定胎儿的发育情况,因为这个时候肢体结构尚未完全形成。

其次,尽管产前超声能够帮助检测出大多数肢体畸形,但极小部分异常的肌肉和神经系统发育还是无法被检测出来。

最后,部分肢体畸形是可以自然修复或经过手术治疗而改善的,此时检测结果可能不够准确。

评估产前超声在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的准确性一些研究表明,在正确使用下,在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几率下,产前超声可以发现胎儿肢体畸形。

然而,另一些研究认为准确性更低,从20%到60%不等,这是因为个别的胎儿肢体畸形实际上无法被超声诊断出来。

在诊断股骨长短不均方面,超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高达90%以上,而手足畸形的敏感性约为60%至80%。

此外,其中有许多肢体畸形和神经肌肉层面的缺陷仍然难以通过产前超声显示出来,因此可能需要其他检查工具进行再次检测。

总的来说,对于许多肢体畸形的快速诊断,产前超声是一种绝佳的工具。

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实践产前超声诊断通常在胎儿24周之前进行。

在宫内发育期间,肢体畸形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因此进行多次产前超声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分析

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分析

【 sr c】0b et e T n et aete seict n o l aon n pe aa da n s fft i b dfr t vle Ab ta t jci oiv s gt h p cf ai fut su d i rn tl i oi o e ll eomi au . v i i o r g s a m y
7月 80 0例孕 妇 按照 本 院胎 儿超 声 筛查 规范 进 行检 查 。筛查 m的肢 体 畸形 胎儿 2 0 1胎 。孕 龄在 2 ~ 4周 作为 常规 02 检 查肢 体 的 重要 时 期 。使 用 连续 顺 序 追踪 超 声法 (C A) 测 胎 儿 四肢 , 察 胎 儿肢 体 的形 态 、 构 、 势 、 动情 SS 检 观 结 姿 运 况 。 结果 80 0例 行 产前 超声 检 查孕 妇 中 , 0 检测 出 肢体 异 常 2 1例 , 儿肢 体 畸形 9种 , 中桡骨 缺 如 5例 . 死性 胎 其 致
tt n la e i 0 2 e sa o t ee a n to nt ei o a tp ro fl . h s fc n iu u re a kn ai a g n 2 - 4 we k saru i x miain i h mp r n e d o mb T eu eo o t o so d rt c ig o n t i i n r
M e h ds C lrd p lru rs n ga h su e n 8 0 0 c s so rg a two n i u o pt r m u e 2 0 t t o oo o p e h a o o rp y wa sd i 0 a e fp e n n me n o r h s i fo J n 01 o l a J n 01 o x mi ain o ea l a o n ce nn . h r r a e fft ce nn f1mb mafr t n Ge— u e2 fre a n t fftlut s u d sr e ig T ee wee21c s so ea sr e igo i lo mai . s 1 o r l o

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

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

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何惠丽;万静;于岚;隋霜;郭伟【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年(卷),期】2016(032)011【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肢体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孕期超声检查,并筛出胎儿肢体畸形56胎,对异常部位行三维超声检查并存储图像.结果产前超声诊断56胎肢体畸形,其中5胎失访,余51胎经引产或生产后证实共有72处畸形,其中产前超声检出64处、漏诊8处.51胎(64处)肢体异常发生的部位为:手指部分缺失4处、尺或桡骨缺失6处、裂手(足)1处、下肢羊膜和脐带缠绕致缩环1处、短肢畸形6处、左下肢完全缺如1处、下肢胫、腓骨发育不全2处,足内翻36处,双手姿势异常6处,多指(趾)1处.产前超声准确率为88.89%(64/72),漏诊率11.11%(8/72).结论三维超声的表面成像和骨骼成像模式可明显提高胎儿肢体异常的诊断率.【总页数】5页(P1714-1718)【作者】何惠丽;万静;于岚;隋霜;郭伟【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超声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超声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超声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产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1;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53;R445.1【相关文献】1.实时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应用研究 [J], 叶秋娟2.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法联合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临床分析 [J], 潘巧红;姬建武;杨爱萍;王小艳;裴斐3.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应用意义 [J], 黄翠云4.采用二维、三维超声及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对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分析[J], 严稳开;周静5.采用二维、三维超声及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对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探究[J], 孟改玲;田素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晚孕期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中晚孕期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切面 � 丘脑横切面� 小脑横切面 � 正中矢状切面 � 脊柱横切面和脊柱纵切面 � 脊柱骶部横切面 � 胃泡肝脏水平 横切面� 四心腔切面 � 三血管切面� 双肾横切面 � 脐带入口横切面� 左右上肢纵切面� 左右下肢纵切面 � 双足切 面� 通过上唇横切面等, 对怀疑异常部位反复检查, 重点观察胎儿发育异常部位器官和系统是否存在胎儿复 合畸形� 测量有关数据并记录, 随访观察 �部分病例经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并随访 � 结 果
� � � � � � � � � �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ZH A N G X a - ,
* * � � � � � � XU � � � � C� -� � � � � , R� EN � � X� � � � , � YA � N� G Ya � � � � . � � � � � D a � � � � � � U a d , B A H a C a a M dca U , B
张晓新 许翠平 任秀珍 杨娅
回 顾性 分析
�摘要� 目的 2 0 06
探讨产 前超声 检查 对胎儿 畸形 类别 的检 出效 果及 胎儿 畸形 超声 检查 适宜 孕期� 方法
2 00 8 年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畸形, 经引产或产后证实的病 例�按照 畸形系统 分类, 分析 各类畸形 的超声 检出时 间; 并 经 证实的胎 儿畸形 74 例, 中枢神经系
mi ddl e pr eg na nc y, we s houl d pa y m or e a tt en t i on t of et a lf a c e, he a da n d he a r ti n l a t e pr eg na nc yi n or de rto de c r ea s e m is s e d dia g n os is .

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价值

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价值

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诊断在胎儿肢体畸形中应用的临床价值。

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接受产前超声诊断的孕妇中选取6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统计胎儿肢体畸形的超声诊断情况。

结果:经检查,准确诊断21例,2例漏诊,诊断的准确率和漏诊率分别为91.30%和8.70%。

23例畸形胎儿中,合并其他系统畸形8例,约占34.78%。

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以有效降低肢体畸形胎儿的出生率,但在临床中诊断中仍需要规范操作,减少误诊和漏诊率。

关键词:产前;超声检查;胎儿肢体畸形;临床价值目前,优生优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对产前检查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但是受到环境问题、饮食习惯、工作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胎儿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有所增长,四肢畸形在其中的比重也约为25%[1]。

与此同时,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产前超声筛查的水平也得以提升,已经成为肢体畸形检查的首选方法,检出率较高。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畸形或者远端小关节的肢体畸形,容易出现漏诊,进而导致医疗纠纷。

为了探讨产前超声检查诊断在胎儿肢体畸形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我院对600例孕妇进行了如下回顾性研究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接受产前超声诊断的孕妇中选取60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入选者均为单胎孕妇,且定期接受产检,临床资料完整。

本组孕妇的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45岁,平均(28.56±1.29)岁;孕12~40周,平均孕(17.53±4.52)周;其中初次妊娠319例,多次妊娠281例。

1.2 诊断方法收集本组孕妇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均接受超声检查,具体操作为:叮嘱孕妇保持仰卧位,如有必要可取侧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HILIPSG4和ie33型),探头的频率参数设置为3~5MHz,行常规超声诊断,对胎儿的头部、颜面部、脊柱、胸腹壁、内脏器官、羊水、胎盘、脐带等进行测量,对四肢予以重点扫描。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发布时间:2022-09-29T10:01:10.68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2年7期作者:秦绪爽[导读] 目的研究诊断胎儿肢体畸形时应用产前超声的价值秦绪爽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150010【摘要】目的研究诊断胎儿肢体畸形时应用产前超声的价值。

方法将本院自2018年1月~2022年1月引产后确诊为胎儿肢体畸形的54例孕妇当做研究对象,对她们产前超声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产前超声的诊断价值。

结果产前超声总检出率为92.59%,漏诊率为7.41%。

结论产前超声可以有效诊断胎儿肢体畸形,避免肢体畸形的胎儿出生,促进优生优育,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产前超声;胎儿;肢体畸形[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prenatal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fetal limb malformations. Methods 54 pregnant women diagnosed with fetal limb malformation after induced labor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2 we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ir prenatal ultrasound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o observ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prenatal ultrasound. The total missed rate of prenatal ultrasound was 92.7%. Conclusion prenatal ultrasound can effectively diagnose fetal limb malformation, avoid the birth of fetus with limb malformation, and promote eugenics.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using.[Key words] prenatal ultrasound; fetus; Limb deformity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优生优育观念的增强,促使孕妇对进行产前胎儿畸形检查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1】。

产前超声检查胎儿肢体畸形临床诊断价值技术

产前超声检查胎儿肢体畸形临床诊断价值技术

〔影像技术)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 0年2月第4卷第3期产前超声检查胎儿肢体畸形临床诊断价值技术邓春桃(贵州省骨科医院贵州贵阳55 0000 )【摘要】目的:分析产前超声检查胎儿肢体畸形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5月一2019年5月我院确诊 为胎儿肢体畸形的孕妇20例,所有孕妇均接受产前超声检查,观察超声检查符合率及不同孕周检查结果。

结果:20 例肢体畸形患儿中超声技术检出肢体畸形胎儿19例,诊断符合率为95. 00%,超声技术检出符合率与引产/分娩结果 对比无明显差异(P >0• 05 );孕20周~ 24周与孕25周~ 29周检查符合率对比无明显差异> 0. 05 ),但均比 孕12周~19周、孕30周~ 34周符合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可尽早发现胎 儿肢体畸形,促进优生优育。

【关键词】产前检查;超声;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胎儿肢体畸形是高发的一种先天性畸形,多因患儿 骨骼系统发育出现异常所致,据相关资料统计,胎儿畸 形发生率达到1.3%,在畸形胎儿中肢体畸形患儿达到25%,严重影响胎儿功能及形态美观,给家庭带来沉重 负担,因此,产前胎儿肢体畸形排查尤为重要[1]。

但受 羊水量、胎儿体位、孕妇腹壁厚度及孕周影响,检出率 存在一定限制,本研究特收集2016年5月〜2019年5 月我院产前判断为胎儿肢体畸形的20例孕妇,对超声 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文幸编号】2096-3807 (2020) 03-0088-02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一2019年5月于我院产前判断为胎 儿肢体畸形的20例孕妇,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44岁,平均年龄(32. 5±3. 2)岁;孕周12〜34周,平均孕周 (23. 5±2. 0)周;所有孕妇均对此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已在同意书上签字,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价值研究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价值研究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价值研究摘要】目的:研究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2014 年1月~2014 年12 月间在我院接受产前超声检查并在我院分娩和引产的胎儿2223 例。

方法:采用麦迪逊8000—live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孕妇进行检查,探头频率为3.0~5.0MHz,使用产科检查软件进行操作。

记录检查结果,并与实际胎儿情况对比。

同时对孕妇及其家人进行随访。

结果:最终证实为畸形胎儿共12 例(0.54%),准确诊断5 例,误诊1 例,漏诊1 例,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83.33%。

超声波检查误诊1 名正常胎儿为四肢短小,漏诊一名多指(趾)胎儿。

结论:孕前超声波检查法可有效检查胎儿肢体畸形,其准确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超声检查;胎儿;肢体畸形【中图分类号】R714.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060-01胎儿畸形产前筛查是产前必须实施的项目。

产前诊断胎儿并及时处理对于降低畸形儿出生率,提高人口质量和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1]。

目前,胎儿畸形产前筛查主要采用超声检查法及三维超声法,由于超声检查过程影响因素过多,所以存在一定的漏诊率[2]。

本文分析1223例胎儿产前超声检查情况,并进行后续的跟踪随访,探究其是否存在漏诊情况并得出漏诊率,目的在于提高超声检查的诊断水平。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 年1 月~2014 年12 月间在我院接受产前超声检查并在我院分娩和引产的胎儿2223 例。

孕妇平均年龄(28±8.3)岁;妊娠周期17~39 周,平均(25.12±6.10 周),初产妇975 例,经产妇248例。

1.2 方法采用麦迪逊8000—live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孕妇进行检查,探头频率为3.0~5.0MHz,使用产科检查软件进行操作。

检查时,孕妇可四肢伸展,采用侧卧或者平卧的方式,医护人员可按照一般步骤对胎儿进行检查。

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肢体畸形中的诊断价值

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肢体畸形中的诊断价值

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肢体畸形中的诊断价值刘伟;汪龙霞;王军燕;徐虹;郭翠霞【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prenatal ultrasonography for the diagnosis of fetal limb deformity. Methods Sixty-three delivered fetuses with limb deformity detected by ultrasonography and 5 467 induced fetuses with normal extremitie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09 to March 2012 were followed up. Results Of the 63 fetuses with limb deformity, 29 were found with lower limb deformity(13 with clubfoot deformity, 1 with split foot, 2 with apodia, 10 with femur benting, 1 with congenital absence of lower limbs, 1 with absence of fibula, 1 with polydactyl), 13 with upper limb deformity(2 with achiria, 5 with hand deformity, 4 with absence of radius, 2 with forearm short benting), 8 with lethal skeletal dysplasia, 11 with short limb deformity, 1 with camplomelic dysplasia, 1 with 6 fingers and 6-toe deformity. Chromosome was detected in 15 fetuses (trisomy-18 in 2 and trisomy-21 in 2). Missed diagnosis of sixteen fetuses with finger-toe deformity were made by ultrasonography from March 2009 to March 2012. Conclusion Fetal limb deformity is a common congenital deformity, including a various types. Systematic consecutive follow-up ultrasonography can increase its detection rate and reduce its misdiagnosis rate, thus contributing to its prenatal ultrasonographic diagnosis.%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诊断胎儿肢体畸形中的价值.方法对产前超声诊断肢体畸形的63例胎儿及2009年3月-2012年3月于我院分娩和引产5467例胎儿的肢体情况进行系统追踪随访.结果产前超声检测出肢体畸形63例,下肢畸形29例,其中胎儿足内翻畸形13例、裂足1例、脚缺失2例、股骨弯曲10例、下肢完全缺如1例、腓骨缺如1例、六趾畸形1例.上肢畸形13例,其中手缺失2例、手畸形5例、桡骨缺如4例、前臂短小弯曲2例.致死性骨或软骨发育不全8例,四肢短小11例,肢体屈曲症1例,六指六趾畸形1例.15例胎儿行染色体检查,2例为21-三体,2例为18-三体.2009年3月-2012年3月产前超声漏诊16例指趾畸形.结论肢体畸形为较常见的先天畸形,其种类繁多.应用连续顺序追踪法能够提高肢体畸形检出率,减少漏诊率.系统的追踪随访有利于提高产前超声诊断水平.【期刊名称】《解放军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00)001【总页数】4页(P40-42,49)【关键词】肢体畸形;胎儿发育;超声检查;产前【作者】刘伟;汪龙霞;王军燕;徐虹;郭翠霞【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超声诊断科,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超声诊断科,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超声诊断科,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超声诊断科,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超声诊断科,北京 1008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75.5胎儿肢体畸形种类繁多,产前超声诊断出肢体畸形可使孕妇较早选择处理方案,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的:分析规范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

方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本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483例产妇,对胎儿发育的状态进行规范化产前检查,结合分娩的结果,分析规范产前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及特异度。

针对于发现胎儿肢体畸形的情况,再实施针对性超声检查,对不同孕周时间超声检查的检出率进行对比。

结果:分娩结果显示,胎儿肢体畸形11例,规范产前超声诊断检出10例,检出率是90.91%,灵敏度是91.67%,特异度是99.79。

规范产前超声诊断的结果与分娩结果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分娩结果显示,复合畸形合并肢体畸形6例,足内翻3例,长骨发育不良2例。

规范产前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是90.91%,与分娩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孕周18-24w期间规范超声检查的检出率相对较高,与其他孕周时间检出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规范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较高,建议临床应用。

【关键词】规范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
畸形追要包含肢体畸形、内脏畸形及体表畸形等,胎儿畸形的诱发原因,多为母体感染、辐射影响或者孕期服用各类药物等造成[1]。

比如怀孕期间服用抗炎药物,则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状态,增加胎儿肢体畸形的发生率[2]。

尤其是在怀孕初期的三个月内,药物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大。

在胚胎内毒素分解代谢、排泄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则会诱发畸形症状。

轻微畸形状态对胎儿分娩后的生长状态影响较小,在严重畸形的情况下,则会对胎儿持续发育、生长产生严重限制,甚至会诱发身体、精神发育障碍的症状。

近年来胎儿肢体畸形数量持续增加,早期检出、诊断对胎儿与产妇健康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文章将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本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483例产妇,对胎儿发育的状态进行规范化产前检查,结合分娩的结果对照分析,评估规范产前超声诊断的价值,总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将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本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483例产妇,产妇年龄20-42岁,年龄中位数(27.73±4.41)岁。

孕周时间10-41w,均长时间
(26.63±3.36)w。

产妇均清晰研究内容,资料完整且自愿参与。

1.2检查方式
应用GE VOLUSON E1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经腹部检查。

指导产
妇保持平卧位,超声影像观察胎儿面部、头部、胸腹部状态等。

持续追踪法检查
胎儿四肢情况,主要包含长骨数量、活动与位置状态,姿势及形态等。

各侧肢体
包含手部、前臂、上臂、小腿及大腿等。

检查期间,超声波扫描1次观察1个肢体,由近至远检查胎儿四肢状态,顺着长轴持续追踪到四肢的底部位置。

应用长轴、短轴切面检查,动态观察手部情况。

若有必要,应用三维超声观察手部、脚
部状态。

若检查过程中发现肢体被遮挡或者受压,可以让产妇适当活动中继续检查。

若发现四肢畸形,则需要多次检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

1.3评价指标
将分娩的结果与产前超声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记录超声诊断的检出率、灵
敏度与特异度。

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特异
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

基于胎儿的肢体畸形类型,评估产前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且对不同孕周时间胎儿肢体畸形检出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SPSS 20.0统计数据,计量资料t计算,计数资料χ2计算,P<0.05有统计
学意义。

2结果
2.1规范产前超声诊断与分娩结果对比
分娩结果显示,胎儿肢体畸形11例,规范产前超声诊断检出10例,检出率
是90.91%,灵敏度是91.67%,特异度是99.79。

规范产前超声诊断的结果与分娩
结果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2.2 规范产前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分娩结果显示,复合畸形合并肢体畸形6例,足内翻3例,长骨发育不良2例。

规范产前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是90.91%,与分娩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详见表1。

表1 规范产前超声诊断的准确率(n,%)
类别规范超声
分娩结果检出率
检查
5683.33%复合畸形合并肢
体畸形
足内翻33100%
长骨发育不良22100%
2.3 不同孕周时间超声检查的结果比较
孕周18-24w期间规范超声检查的检出率相对较高,与其他孕周时间检出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2。

表2 不同孕周时间超声检查的结果比较(n,%)
孕周时间检出数量检出率
11-14w110%
18-24w770%
25-32w110%
34w-足月110%
3讨论
胎儿肢体畸形为临床常见的畸形情况,主要表现为单纯肢体位置受累、多系
统畸形等。

上肢畸形具体包含勾手畸形、桡骨缺失,下肢畸形则为足外翻或者足
内翻[3]。

环境因素、药物因素及化学因素等等,均会诱发胎儿肢体畸形的常见原因,会对胎儿正常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4]。

尤其是在妊娠的早期阶段,胎儿
生长、发育速度较快,对环境状态较为敏感,在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则会造成胎
儿畸形的问题。

产前超声检查主要是应用影像学技术,观察胎儿的四肢状态,比如测量肱骨、股骨长度,对胎儿发育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5]。

借助超声技术能够检出四肢存在
畸形的胎儿,且漏诊、误诊的几率较低,对胎儿肢体畸形的早期检出能够产生重
要影响[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分娩后有胎儿肢体畸形11例,规范产前超声诊断
检出10例,检出率是90.91%,灵敏度是91.67%,特异度是99.79。

规范产前超
声诊断的结果与分娩结果对比,无显著差异。

分娩结果显示,复合畸形合并肢体
畸形6例,足内翻3例,长骨发育不良2例。

规范产前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是
90.91%,与分娩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

由此可见,规范产前超声检查的检出率较高,能够对胎儿肢体畸形的症状特点进行观察,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规范性产前超声检查,能够及时发现胎儿的畸形症状。

基于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孕周18-24w期间规范超声检查的检出率相对较高,与其他孕周时间检出率
对比差异明显。

临床可以强化超声检查的重视程度,便于早期检出胎儿畸形的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提升人口质量,降低产妇与胎儿伤害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综上内容,规范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较高,可结合超声影
响判断畸形的类型,建议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大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产前胎儿肢体畸形最佳检查孕周及诊断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22,8(27):10-14.
[2]夏水根.陵水黎族自治县胎儿肢体畸形超声筛查结果及其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21,29(08):1163-1166.
[3]刘春燕.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36):134+142.
[4]王蕾,丁艳,王静.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不同孕周产前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0,30(11):2060-2064.
[5]邓春桃.产前超声检查胎儿肢体畸形临床诊断价值技术[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03):88-89.
[6]曾蓓.超声连续顺序追踪法对胎儿肢体畸形诊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9,20(05):484-486.
作者简介:毛永惠(1971.07-),女,布依族,贵州长顺人,大专学历,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超声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