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高考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高考知识点梳理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是高一历史必修一的内容,这一课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高考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高考知识点梳理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高考教案

一、说教材

本课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5课的内容,它主要讲述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在现代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具有开篇的地位和作用,学习本课内容有利于理解今天的中国外交和观察当今国际事务,因此本节课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内容和地位的认识、理解,结合新课程理念以及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了解中美建交的史实。

2、能力培养: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收集处理信息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展示,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严峻形势,新中国的外交活动,从而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对新中国外交成就和国际地位提高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说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万隆会议

本课的难点:中美关系演变的原因与发展历程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分析

运用生本教育“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老师主持教学,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相结合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学习的快乐。

2、学法分析

根据初中生智力发展特点和年龄特征,小老师主持教学,前置性学习中预设的学法有:“导学案”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导整个学习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设置情景、导入新课:小老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近年来我国的一些重要外交活动图片材料,并对这些图片材料进行浅显的讲解。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一个现实:现代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又是怎样的呢?由此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设置问题、自主探究:在小老师主持下,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奉行什么外交政策?②、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在同哪个国家相处过程中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包括哪些?这些原则的提出对当时和今天具有什么历史意义?③、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会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产生了什么影响?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时间和影响分别是什么?⑤、中美关系有着什么样的发展历程?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完成后,各小组分别展示本小组的答案,展示时其他小组注意订正答案。

第三环节: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在学生自主探究的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形成本课的主体框架:50年代的外交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70年代的外交成就(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

然后小组之间针对本节课的内容相互提问,进行解答。以学生提问为契机,引导全班学生共同思考: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调整对华政策?新中

国和旧中国的外交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然后各小组交换意见,订正答案。

第四环节:巩固练习,反馈矫正:快速完成导学案课堂训练部分的练习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快速记忆:由本班选出的副班主任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而后我对学生的小结进行点评。并用3-5分钟时间快速记忆本课的内容。

六、说课堂评价:

本节课我依据课标要求,从八年级的学生实情出发设计了一个评价表格,在上课前画在黑板上,上课的过程中,通过评价表的得分,让各组学生直观了解本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互助学习和在竞争中学习,并按最后的总分评选出本节课的“学习之星”、“优胜小组”给予鼓励。

七、说教学反思

最后总结本课教学设计的特色:

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通过设置一系列思考题,借助教材获取信息,设置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同时,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得到了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通过设置一系列前置性学习问题,帮助学生理清知识思路,拓展思维,真正做一名学习的主人。

但是在本次的教学过程中也有些不足:例如在预估中可能对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估计不足,造成学生的学习困难;在教学中缺少视频资料支撑,学生对历史的直观感降低。这些在教学会不断的改善,完善教学内容

总而言之,本次说课试图凸显“以学定教、以生为本;探究体验、静慢浸润;检测评价,激励导引;循序渐进、启迪心灵”的教学理念。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高考知识链接

新中国初期外交方针的制定

为了同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外交一刀两断,维护新中国的独立和主

权,1949年春夏之际,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以前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政府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外国使节只当作侨民对待,而不作为外交代表;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都要进行重新审查处理,把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势力和特权逐步进行肃清,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一边倒”是指:倒向社会主义一边。这是因为,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际上出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尖锐斗争的局面。美国站在中国人民的对立面,支持蒋介石打内战。而苏联对中国人民的革命长期给予同情和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进行武装干涉的可能性,这就决定了新中国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各国联合的必要性。因此,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公开宣布新中国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毛泽东向斯大林建议:中苏应签订一项新的条约,以代替旧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联表示同意。接着,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到苏联进行谈判。2月14日,双方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以及《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等文件。两国外长互换三个照会,声明1945年8月14日苏联政府同中国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各项协定失效,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已经独立的现实。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包括前言和六个条款,有效期30年。它的主要内容是:“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略,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