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的存在主义
《萨特存在主义文学思想研究》
《萨特存在主义文学思想研究》一、引言萨特(Jean-Paul Sartre)是二十世纪法国最重要的哲学家、文学家之一,他的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思想对于西方哲学、文学及社会科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萨特的存在主义主张人的存在先于本质,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选择,并认为这些选择构成了人的存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思想,探究其哲学思想和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
二、萨特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强调人的自由和选择的本质。
他指出,人是在特定的历史、社会和环境中生存的,但这种环境并不是决定人本质的唯一因素。
相反,人的本质是由其自身的选择和行动所构成的。
这种选择和行动是自由的,不受任何外部因素的限制。
萨特认为,人的存在是一种主体性存在,即人是通过自身的行动和经验来定义自己的存在。
三、萨特文学思想中的存在主义表现萨特的文学创作深受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
他的文学作品通常以人物为中心,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情感和行动的描写,揭示了人的自由意志和选择的本质。
在萨特的作品中,人物往往处于一种困境之中,他们必须面对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所带来的后果。
这种困境和选择常常涉及到人的尊严、生命的意义、道德责任等重要问题。
例如,在《恶心》中,萨特通过对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的描写,揭示了人在面对世界时的无助和迷茫。
在《存在与虚无》中,他通过描述人物的行动和选择,探讨了人的自由意志和存在的意义。
此外,萨特的作品还经常涉及到人的社会关系和历史背景,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他进一步深化了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四、萨特文学思想的影响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在法国文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启发了许多后来的哲学家和文学家,对于他们探讨人的自由意志、选择、尊严、生命的意义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此外,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思想还对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影响。
浅析萨特存在主义中的存在与自由
浅析萨特存在主义中的存在与自由萨特是20世纪法国哲学家和作家,被誉为存在主义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哲学思想重点关注个体的存在和自由。
在萨特的存在主义中,存在是一个基本概念,它强调每个个体的存在是首要的,而且个体被迫面对自己的存在,以及与世界的关系。
对于萨特来说,存在先于本质。
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存在者,他们的行为和选择定义了他们的本质。
个体的自由意味着他们可以选择和创造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被传统、社会或其他外部因素所限制。
自由是存在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萨特认为自由是人类生活的原则和目的。
自由并不是一种轻松的状态,它带来了责任和焦虑。
为了在这个无意义的世界中赋予生活意义,个体必须自己决定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观。
个体的选择和行为必须是真实、自由和具有责任感的,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快乐或人们的期望。
萨特认为,人类的自由面临着两种极端:自我奴役和自我抛弃。
自我奴役是个体被外部因素,如社会、文化、宗教或权力所束缚,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存在和行为方式。
自我抛弃是个体将自己的责任推卸给他人或外界,放弃自己的自由权利和选择。
为了摆脱这些极端,个体必须自觉地承担起自己的存在和自由。
面对存在的无意义和不确定性,个体必须选择自己的目的和价值观,并为之负责。
这种自觉地承担个体对自己的存在负责,并决定其行为和选择的能力被萨特称为“存在的责任”。
个体的存在需要不断地重新审视和创造,他们的选择和行为将塑造他们未来的存在。
萨特认为,自由的个体应该紧密关注自己的存在和情境,不断扩展和丰富自己的存在。
他强调每个人都是创造者和艺术家,应该通过自己的行为和选择来创造出真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一、本文概述1、简要介绍萨特及其背景萨特,全名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是二十世纪法国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也是一位享有国际盛誉的文学家、戏剧家、社会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出生于1905年的巴黎,成长在一个充满自由思考和人文主义精神的中产阶级家庭。
萨特早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接受教育,后赴德国柏林和海德堡大学深造,接触并深受德国现象学的影响。
萨特所处的时代正值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以及二战后的法国,这是一个充满社会动荡、政治变革和思想解放的时期。
他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存在主义哲学,与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不仅是对传统哲学观念的挑战,也是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
萨特的哲学思想深受尼采、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等哲学家的影响,但他将存在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强调个人的自由、责任和选择,认为人是在不断追求自我实现和超越的过程中获得意义的。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不仅对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文学、戏剧和社会评论等领域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萨特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是对传统哲学的挑战和超越,也是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
他的思想和作品不仅为哲学界所重视,也在文学、戏剧和社会评论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存在主义哲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哲学流派,其核心在于对个体存在及其意义的深入探讨。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正是这一流派的杰出代表。
萨特强调,存在先于本质,即个体的存在是首要的、原初的,而人的本质并非先天决定,而是在后天的生活中通过自由选择和行为塑造的。
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和“责任”。
存在先于本质意味着个体的存在是不受任何先验规定或固定本质束缚的,人的本质是在不断的自我塑造中形成的。
自由选择则是指个体在面对各种可能性和情境时,具有自主决策的能力,可以通过自由选择来塑造自己的人生。
论述萨特关于自由选择的存在主义命题
让我们来论述萨特(Jean-Paul Sartre)关于自由选择的存在主义命题。
萨特是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强调人的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人是自由的存在,必须自己为自己创造意义和价值。
在这个框架下,他提出了关于自由选择的命题。
首先,萨特认为人类是自由的存在。
他指出,人没有先验的本性或目的,我们的存在是自由的,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选择不受任何外在或内在的限制。
这意味着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和决策负有绝对的责任。
其次,萨特强调自由选择的困境。
他认为,自由选择带来了一种存在的焦虑和无法逃避的责任感。
在面对无数可能性和选择时,我们面临着不确定性和无尽的可能性,这种选择的自由使我们感到不安和负担。
接着,萨特主张自由选择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的自由选择是创造自己和赋予生命意义的基础。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项目,通过选择行动和价值观,我们不仅创造自己的存在,而且对世界产生影响。
最后,萨特指出,自由选择带来了道德责任。
我们的选择不仅影响着自己,还影响着他人和整个社会。
因此,我们必须对我们的行为负责,并在自由选择中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总结起来,萨特的存在主义命题强调人的自由选择和责任。
他认为人是自由的存在,必须自己为自己创造意义和价值。
自由选择带来了焦虑和责任感,但也使我们能够创造自己的存在并对世界负责。
通过自由选择,我们才能实现个体的自由和社会的进步。
萨特的存在主义
萨特所理解的人学辩证法的根本内容 ——整体化
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人学辩证法 (三方面)
个人实践的辩证法 (构成的辩证法)
集体实践的辩证法 (被动的辩证法)
共同实践的辩证法 (被构成的辩证法)
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萨特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只不过是个人实 践活动的辩证的总体化,社会历史是从事实践活 动的人创造的。在这里,他的思想明显受到了马 克思主义的影响,但是他在接受历史唯物主义的 同时,对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性实际上又是加以 否定的。因此,总体上看,他的思想仍是没有脱 离存在主义的总体视域。
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他医治和补充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方法 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离开 来。一方面否定和排斥辩证唯物主义,代 之以所谓人学辩证法;另一方面重新解释 历史唯物主义,把它当
辩证法就是整体化法则,这个法则造 成了一些集合体,一些社会,一部历史, 即一些强加个人之上的实在性;而同时, 它又必须由无数个体行为交织而成。
四、萨特存在主义的思想影响及 其问题
萨特以其存在主义的视角表达了对马克 思主义的尊敬,看到了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的缺陷,但他的理解仍停留在存在主义视角。 在他的人学辩证法中,把建立在人的主观性基 础上的“我”与“他人”的冲突当作辩证法的 内容,否定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 的客观性和规律性,这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 义的基本精神是相悖逆的。
思考题
1.谈谈萨特“存在先于本 质”的思想。 2. 2.何为自在的存在与自为 的存在。 3萨特存在主义的思想影 响及其问题。
参考书目
萨特《辩证理性批判》,巴黎1960年版。 刘放桐主编《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 民出 版社,2000年。 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3年。 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三联书 店,1987年。 韩秋红《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向》,吉林人民 出版社,2007年。
《萨特存在主义文学思想研究》
《萨特存在主义文学思想研究》一、引言萨特作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之一,其存在主义思想在文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存在主义强调个体的存在和自由选择的重要性,与现代社会的个体价值追求有着高度的契合性。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思想,分析其哲学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及其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二、萨特存在主义的基本思想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认为,人的存在是先于其本质的,人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和选择来塑造自己的本质。
其次,人的存在是自由的。
萨特强调人的自由选择,认为人应该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最后,他人是地狱。
萨特认为,人的存在是社会性的,人的自由选择会与他人产生冲突,从而产生痛苦和困境。
三、萨特存在主义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首先,他的小说《恶心》等作品通过描绘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人的存在和自由选择的困境。
其次,他的戏剧作品如《苍蝇》等,通过人物之间的冲突和选择,揭示了人的社会性和自由选择的复杂性。
此外,萨特的作品还通过对个体命运的关注,反映了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如孤独、迷茫、痛苦等。
四、萨特存在主义文学思想的特点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思想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关注个体命运和内心世界。
萨特的作品往往通过对个体的关注来揭示社会的种种问题。
其次,强调自由选择和责任。
萨特认为人应该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这种观念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最后,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萨特的作品往往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来反映人的困境和选择。
五、萨特存在主义文学思想的影响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思想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为现代文学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和创作方法。
其次,它推动了文学从传统的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转变。
最后,它为后来的文学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
六、结论综上所述,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思想在文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大致有三点精编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大致有三点精编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大致有三点:(1)“存在先于本质”。
在萨特看来,人像一粒种子偶然地飘落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本质可言,只有存在着,要想确立自己的本质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
人不是别的东西,而仅仅是他自己行动的结果。
(2)“自由选择”。
上帝死了,人在这个世界上是自由的,人的行动选择是自由的。
这是因为人的选择既没有任何先天模式,没有上帝的指导,也不能凭借别人的判断,人是自己行动的惟一指令者,但是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世界是荒诞的”。
人偶然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面对着瞬息万变、没有锂性、没有秩序、纯粹偶然的、混乱的、不合理的客观外界,人感到处处受到限制、阻碍。
在这茫茫的世界里人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人只有感到恶心、呕吐。
1、“自在”与“自为”萨特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并将存在区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两种。
想要理解萨特的存在主义,必须首先弄清这两个概念的涵义。
所谓“自在的存在”,是指超出意识之外的东西,相当于一般所说的事物和人的未知之根源与本质,这种本质是“超现象的”,掩蔽在深处的东西。
它永远、绝对地存在,但却是偶然的,没有必然性,无法真正认识。
因此它是一个异己的、荒诞的、令人厌恶的世界。
所谓“自为的存在”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
它是真正的存在,同时却又是一种虚无。
因为它是自由的,不确定的。
它永远不是什么东西,它总要成为什么东西。
因此它使“现在”永远成为对自我的否定和不满足,就此成为虚无。
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在性质上是相对立的,但二者又是统一的。
一方面自为的存在不能离开自在独立地存在,没有自在的自为将流于抽象,就像没有音高和音色的声音一样不能存在。
另一方面,自在的在仅仅是,至于是什么,这是自为或意识所赋予的。
如果没有自为的出现,自在就只是一种毫无意义、毫无价值、本身不含有任何区别的浑然一体的东西。
论萨特存在主义的自由观思想
论萨特存在主义的自由观思想萨特存在主义是存在主义中的一种哲学流派,它强调人的自由和责任。
萨特认为,人类的真正存在本质上是自由的,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有独立选择的权利和责任。
萨特的自由观思想对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选择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推动了人类解放的进程。
在萨特看来,人的存在是自我创造的,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存在目的。
这种自由观思想的一个重要含义是,人不是预先确定的,而是在自己的选择和行动中创造自己的人生。
萨特坚信,人类的自由是不可剥夺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行动的自由。
这种自由源于我们内在的意识和理性,而不是由外部规则和约束所决定。
萨特认为,人类在行动和选择中应该保持独立和自主的精神,而不是受到别人的支配和束缚。
萨特还认为,人类的自由是一种责任。
我们每个人都要承担自己行动的后果和责任,因为我们的选择和行为影响着其他人的权利和自由。
这意味着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需要在行动中考虑到其他人的权利和自由。
萨特的自由观思想在社会和政治层面也有重要的意义。
他认为,政治制度应该支持人类的自由和独立,而不是把人群体化和限制人的自由。
政治制度应该允许人民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选择,而不是抑制人的自由,以维护特定的统治阶级或利益集团。
萨特的自由观思想对于当代人们的生活也有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受各种约束和限制,而萨特的自由观思想提醒大家要保持自己的独立和自主性,不要受到社会压力和规范的束缚。
每个人都应该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创造自己的生命价值,并且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承担责任。
总之,萨特存在主义的自由观思想强调了人的自由和责任,它是一种推动人类解放的哲学思想。
这种自由观思想不仅对于人类的存在和选择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于社会和政治制度的改变也具有启发作用。
论萨特存在主义的自由观思想
论萨特存在主义的自由观思想
存在主义是20世纪哲学家萨特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强调个体在面对选择时的自由和责任。
在萨特的哲学体系中,自由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于他对人类存在的解释和对人的行为的分析中。
萨特认为人类是自由的存在,但同时也必须承担自己所作选择的责任。
本文将从萨特的自由观出发,在论述其存在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探讨其对自由的理解以及自由与责任的关系。
萨特对自由的理解体现在他对人类的存在态度上。
他认为人是一个“存在先行”的存在,意味着人首先是一个存在着的个体,而后才是被定义和塑造的对象。
这就意味着人是自由的,他们有能力去定义自己的存在、选择自己的道路。
在《存在和虚无》中,萨特指出:“人类存在就是自由”。
他认为人的存在是自由的,人被扔到世界上的时候是毫无规定的,他必须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
在这个选择中,无所不在的自由就成了存在的本质。
这种自由并不是指纯粹的任意性,而是指在已有的条件和环境中,个体有能力去选择和创造自己的生活。
萨特的自由观也包含了对责任的理解。
他提出了著名的“存在就是命运”的观点。
这一观点认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承担责任,而无法将责任推卸给外部因素或者命运。
人的选择和行为都是自己的责任,不能归因于上帝、命运或者其他人。
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类主义》中写道:“人没有其他选择,只有由自己选择自己。
”这也意味着,人的存在是由他们自己去创造的,他们的行为和选择都是他们自己做出的,因此也必须对其负责。
萨特 存在主义
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萨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影响最大的存在主义者就是萨特。
由于萨特善于运用文学的形式来宣传存在主义的思想,从而使存在主义的影响迅速扩大,并渗透到了各种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之中。
因此,萨特的名字,也成了存在主义的同义语。
萨特在政治上是比较进步的。
在二战期间,他参加过反抗纳粹占领的斗争。
二战之后,他的思想向马克思主义“靠拢”,在某种程度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但是他不愿意参加共产党,只愿意做共产党的同路人。
(这大概是因为他主张绝对自由,认为入党以后就不自由了。
)1956年苏共20大以后,他和法国共产党产生了分歧,开始批判法共和斯大林主主。
但是,他对中国比较好,50年代访问过中国。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一般都有这么一个特点,因为他们对中国的情况不太了解,由于中苏两党之间存在分歧,因此,他们认为,中共也是反对斯大林主义的。
萨特也是这样看的。
60年代初,他反对美国入侵越南。
1968年他又反对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68年,巴黎暴发了震惊世界的“五月风暴”,他成了左派学生运动的思想领袖。
1980年萨特去世后,有6万多人自动参加了他的葬礼,包括当时的法国总统德斯坦也参加了他的葬礼。
萨特可以说是当代西方世界的一面镜子,他的著作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
萨特的思想,大体上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主要是“现象学的本体论”,后期主要是“历史辩证法”。
前后期的思想分别表现在《存在与虚无》和《辩证理性批判》这两部代表作中。
1945年10月28日,他在一个俱乐部发表了一篇题为《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的演讲。
这篇演讲稿1946年初发表在一份杂志上。
这篇演讲可以看作是他的思想发生转折的标志。
在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奠定了存在主义的基本思想,后期,是对他的存在主义思想的修改和补充。
在前后两个时期,都贯穿了“个人自由”的中心论题。
下面谈三个问题。
一、现象学本体论萨特承袭了胡塞尔现象学的观点。
他的代表作《存在与虚无》的副标题就是:现象学本体论。
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1. 引言1.1 介绍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其核心理念是人类存在的本质是自由和责任。
萨特认为,人类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
他强调个体的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人的行为和选择构成了其本质,而非相反。
萨特还提出了著名的存在前提,即“存在优于本质”,这意味着个体在选择之后才确定了自己的本质。
在萨特看来,人类的自由意志是一个困境,因为人们不仅要承担自己的选择,还要面对无法掌控的外部世界。
正是通过对这种存在的绝望和无力感的体验,人们才能发现自己真正的自由。
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挑战了传统的宗教和道德观念,强调了个体的自由和责任,对当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正文2.1 萨特的存在主义观点萨特的存在主义观点主要包括两个核心理念:存在先于本质和人类是自由的。
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意味着人类没有固定、确定的本质或目的,每个人都是自己创造自己的存在。
这与传统的哲学观点相悖,传统观点认为人类有一种本质或目的,而存在主义则否认了这种观点。
萨特强调人类是自由的,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
人不是被生活、社会或命运所决定,而是通过自己的选择在不断地创造出自己的存在。
这种自由带来了责任和焦虑,因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萨特认为人类的自由意志是根源于人的无意义存在。
他认为人类生而为人,没有固定的本质或目的,这种无意义的存在使得人类具有绝对的自由。
这种绝对的自由也带来了无休止的焦虑和不安,因为人类必须自己为自己的存在找到意义。
萨特的存在主义观点力图揭示人类的自由、责任和焦虑。
通过否定固有的本质和目的,萨特强调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创造者,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他的观点对当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人们对自由意志和存在意义的思考。
2.2 萨特的自由意志观念萨特认为,人类具有绝对的自由意志。
他指出,人生的本质是无意义的,但在这种无意义中,人被赋予了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研究
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研究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研究萨特是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的存在主义美学思想在美学领域尤其有影响。
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思想是反对传统美学观点的,它试图从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出发来解释审美现象。
萨特认为人类存在是存在一种意义上的局限性和矛盾性,而这些矛盾和局限正是审美经验本身的内在结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探讨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本质和一些典型实例。
萨特认为,存在是一个基本的哲学问题,并且它贯穿了人类思想史。
而存在主义哲学恰恰是一种对存在问题的集中表达。
萨特在他的书《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开篇中就提到:“存在主义并非是一种学说,而是求证一个哲学问题——存在的问题。
”。
他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人类存在的现实,提出了一个与传统美学观点完全不同的审美理论。
萨特认为,过去的美学表现了一种人类存在的虚假理解方式。
传统的美学理论把美看成是一种无意识的灵魂、精神或意识体验,美是可以超越存在的。
而存在主义美学则把美看成是人类存在的一个重要方面,审美是与其它行动一样的人类自由选择。
萨特通过推翻传统美学观点,首先使美学成为和尚,和其他人类选择行为一样重要的一个方面。
他的美学观点不仅影响了存在主义哲学,也影响了今天的很多其他文学和艺术领域。
那么,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本质是什么呢?首先,它认为美是人类对存在的反思。
美是一种表现人类自由选择的体验。
而存在主义则认为人是被时代和社会约束的,因此我们对自由选择的追求及其限制的问题一直在意识形态和审美领域出现。
其次,存在主义美学认为,人类的存在是由局限性和矛盾性构成的,这些矛盾和局限正是审美经验本身的内在结构。
由此,美成为一种借助于审美经验,使人类可以忘却和解决这些局限和矛盾的一种方式。
由此,他的审美理论也体现了存在主义思想的一个核心观点,即探究人类自由与限制之间的关系。
也正是这个观点,成为了后来全面理解存在主义思想体系的一个关键点。
那么,怎样来理解这些论点呢?五个实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些存在主义美学思想。
萨特的存在主义
我觉得也讲得通,但有什么意思呢?平淡无奇。
而且,人是决定自己的吗?我想成为钢琴家,环境不允许,于是自己无法 决定。可是后来,音乐修养还在,我和音乐还是同在,这不也决定了吗— —哲学就是这个东西,讲来讲去,怎么讲都可以,所以我厌倦了哲学。
康德的二律背反,实际上已经讲出了真理是不存在的。康德是客客气 气的无真理论,我是不客气的无真理论。但说出去,要围攻否定的。
但第三原则最真实——世界荒谬,人生痛苦——否定了第一第二原则。 这是不能改变的。萨特蛮老实的,他知道“自由选择”可以使人选择 为善,也可以使人选择作恶。他悲伤地说:明天,在我死后,有些人 可能又打算建立法西斯,而别的人可能变得很懦弱,随随便便,听凭 他们为所欲为。那样,法西斯主义又成为人类的真理了。
萨特不但老实,而且聪明。他明白,自由选择的那个人是没有支撑点 的。我存在,别人也存在,每个人都有他的思想和意志,都有“主观 性”。所谓社会,就是“主观性”的森林,人人都是其中的孤独 者。
我看到存在主义时想:存在主义行,萨特不行。他那张脸你看看。
第三原则最真实。
他的三原则,是三条直线。单凭这三原则,是成立不了哲学体系的。二战后 存在主义之所以成为青年人的思想主潮,是有其深意的。存在主义试图恢复 已经失去的人的价值,要求人选择和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个,有好处。他要 把上帝、命运,都否定掉,重新规定人的本质、意义、价值,由人自己的行 动来证明、来决定、来判断。重要的是在于行动。他说:人是自由的,懦夫 使自己成为懦夫,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
可是老庄就是从宇宙观开始一路决定下来。
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之一。
存在主义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最有影响的人本主义流派之一,把存在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演化的重要趋势之一,萨特正是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最有影响、最典型的代表人物。
一、萨特的生平萨特于1905年6月21日生于法国巴黎的富裕阶层家庭,从小就喜欢阅读文学作品,据说他读的第一本书的书名是《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苦难》,而中学时通过接触尼采、柏格森等著名哲学家的思想让他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24年,萨特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
1929年,萨特萨特在一个气象台里服兵役,为期1年半。
1931年4月,萨特去了法国北部港口城市勒阿弗尔,在高中教哲学,同时写作小说和哲学论文,后来又到德国柏林的法兰西学院专门研究现象学,深入的研读了现象学大师胡塞尔的哲学思想以及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存在主义,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
在二战期间,萨特加入了法国共产党的地下抵抗组织,并被关进德国集中营,这段监狱生活对萨特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与1943年发表代表作《存在与虚无》。
萨特希望把自己多年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写进这本哲学专著中。
写作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完成的,书问世后在知识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许多职业哲学家都关注着这本书。
但《存在与虚无》从一开始就难以被学术界正统权威所接受。
他们觉得这本书过于离经叛道,不能入哲学的殿堂。
这本书在1945年战争结束后吸引了大量的读者,使得存在主义成为五十年代最具影响的思潮。
而这本书也被视为法国存在主义运动的奠基之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萨特主编了评论杂志《现代》,编辑部成员有波伏娃、雷蒙·阿隆、米歇尔·莱里斯、梅洛·庞蒂、阿尔贝·奥利维埃和让·波朗等。
1946年,萨特发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指出存在先于本质。
1948年2月萨特接受邀请担任革命民主同盟执行委员,开始“介入”政治活动。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存在主义对于当代文学思潮的影响,是跟萨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萨特用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和戏剧——表达观念,并因此而成就存在主义思想的特殊形态(1);二是同代及后来文学家们与萨特之间向背离合,种种关系强化了存在主义对世界文学发展方向所起的作用(2);三是萨特本人的文学思想及理论批评,这成为20世纪西方文论中独具特色的内容。
从这几个方面,就能看出萨特的文学观;而这文学观的理论根基,又在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一其实萨特并没给自己穿上存在主义的桂冠,但也无法婉拒存在主义思想家的称呼,因为他的思想的确从“存有”问题初始的,而且所有问题的根由都可以归结为一个知名的推论:“存有先于本质”。
这句话抒发怎样的意思呢?从存在主义思想的渊源看看,仍就是对西方哲学里“本质主义”的畏惧。
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思想,一贯把理念和本质放到第一位:世界就是理念的仿造和共相,人就是本质的附庸和显现出来。
“我就是人”;“人”就是概念和本质,而“我”自身以及“就是”的状态,就是无关紧要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
存在主义哲学就是必须突显并研究这个被遮挡了的“就是”,或者说“存有者”如何回去“就是”。
在这一语境中,“存有”与“本质”就是矛盾的;二者之间自古以来的关系也应当倒转过来。
就是说,不是本质同意存有,而是“存有先于本质”。
然而,这个推论又无法直观地认知为谁先谁后的问题,更深刻的含义还是人的意识及其可能将,不如说,就是人的存有及其意识缔造出来人的本质。
在这个意义上,“本质”——如果存有的话——就是存有所建议或建构出的。
正像现象学史家赫伯特·施皮格伯格表示:“对萨特来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人的‘本质’也即为人的本性乃是人自由行动的结果。
因此他采用‘本质’一词做为在其民主自由缔造活动中人的意识的名称。
”(3)的确,萨特特别强调“存有”相对于本质的第一性,目的就是判定人的本性:它不是某种既定的“本质”(或概念),也不以某种“本质”所限量,而是意识到“存有”之后的民主自由与挑选。
萨特存在主义
谢谢观看Βιβλιοθήκη 相关简介一战后,存在主义在德国开始盛行,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一战后,德奥失败,十月革 命成功,1918—1928年柏林工人起义、武装斗争等等,严重威胁着德国资产阶级生存,他们心中充满了忧虑、烦 恼、恐惧以及悲观失望等阴暗情绪。然而他们又不甘心失败,时刻企图东山再起,复仇雪耻,为发泄他们的阴暗 情绪并把这种情绪引上自我奋斗的道路,从而把知识分子中的悲观、消沉颓废情绪纳入到资产阶级的复仇轨道, 存在主义哲学就应动而生了。而当希特勒的纳粹党正式上台,德国大资产阶级再次得势时,他们对存在主义所鼓 吹的那套消沉颓废思想便不那么特别爱好了。
萨特
二战后,存在主义在法国思想界占据重要地位,确立了基督教存在主义。一些作家,通过文学创作进行宣传, 扩大了存在主义的影响。法国的存在主义基本上分为两大派:
以西蒙娜·魏尔、加布尔埃尔·马赛尔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义;
法国在二战中充满消极颓废、悲观失望情绪,知识分子中形成一种由于苦闷、孤独、被遗弃、找不到出路而 玩世不恭、放荡不羁的风尚。于是,标榜个人的生活、自由、存在放在第一位的萨特的存在主义受到极大欢迎, 被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当作最时髦的哲学。至50—60年代,它成为全欧最流行的哲学思潮。
论萨特存在主义的自由观思想
论萨特存在主义的自由观思想萨特(Jean-Paul Sartre)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存在主义哲学对现代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萨特认为人类是自由的存在,即人类的存在先于本质。
在这种意义上,自由成为萨特哲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萨特存在主义的自由观思想。
第一,自由的本质萨特认为,自由是人类存在的本质,这种自由也是一种负担。
人类无法逃避自己的责任和选择,因为生命的每个瞬间都需要做出选择。
因此,自由的本质在于,我们需要为自己的行为和选择承担后果。
第二,自由和选择在萨特哲学中,自由和选择密不可分。
萨特认为,人们的自由是通过选择实现的。
我们之所以可以称之为自由的存在,是因为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行为和信仰。
鉴于选择是一个行动,所以选择是一种自由的施展。
人们的创造力和决策能力是由他们的自由而产生的。
萨特认为,选择和自由伴随着责任。
每个选择都伴随着选择者的责任,因为选择会影响人类自身以及其他人。
与此同时,选择的后果不仅要由选择者承担,而且还要由所有受影响的人承担。
因此,萨特认为自由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好处。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基本上是一种自由主义哲学。
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幸福。
在萨特的哲学中,存在就是自由。
他认为存在和自由是紧密相关的,并且自由应该是每个人的权利,因为没有被迫去遵从任何外部力量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总之,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强调了人类的自由本质,这种自由是通过人类的选择得以贯彻的,并且伴随着责任。
通过对萨特的自由观思想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由的含义,以及自由如何涉及到我们的责任,对现代人类的理解和生活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萨特的存在主义及文学观重读萨特
萨特的文学作品同样体现了这种责任感的重要性。在他的作品中,每一个角色 都在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他们的行动或许无法改变外界环 境,但是却能改变他们自身。这种改变不仅是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的一种肯定, 也是对人类存在的一种最深刻的表达。
总的来说,让-保罗·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作品是他对人类存在的一种 深入的思考和表达。他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人类存在的新的视角,他 的文学作品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来体验和理解人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重读萨特,我们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启示和理解,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我 们自己的生活和存在。
参考内容
萨特存在主义:文学观念的独特 解读
让-保罗·萨特,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评论家,是二十世纪存在 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对文学、哲学、政治学等各个领 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次演示旨在探讨萨特存在主义文学观念的内涵及其在 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萨特存在主义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责任,认为人的存在是偶然的,没有任何先 验的目的和意义。这种思想反映在文学领域中,就形成了独特的文学观念。在 萨特看来,文学作品应该是对人存在的状态的反映,尤其是人的自由意志和选 择。他认为,文学作品的真正价值在于它们能够为读者提供对生活和存在的深 刻洞见。
存在主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自由:萨特认为,人类的自由是绝对的。我们有权做出自己的选择, 并承担这些选择的后果。
2、强调选择:在存在主义看来,我们的命运是由我们的选择所决定的。这些 选择可能是基于理性的,也可能是基于情感的,但它们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3、强调认识:存在主义认为,我们通过认识自己和世界来理解我们的存在。 这种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萨特存在主义的自由观如何不陷入相对主义
萨特存在主义的自由观如何不陷入相对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曾在20世纪风靡一时。
他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他的自由理论。
“存在先于本质”、“人命定是自由的”、“所谓自由就是选择自由”萨特用这些语言来表达他的思想。
而绝对自由的价值观势必让人们怀疑存在主义会不会陷入“个人主义”和“相对主义”等问题。
而萨特本人也不认为自己的自由是为所欲为、自私自利,那么萨特的学说如何区别于相对主义呢。
本文首先从本体论的角度阐述了萨特的自由理论的根基,然后通过严格限定萨特口中的自由的含义来说明“人必须要为自由负责”这一特性,最后通过说明萨特的负责不光是为自己负责更是为全人类负责,为自己负责同时就是为全人类负责的思想来找到“绝对”,从而将其区别于相对主义。
标签:自由;本质;选择;责任自由是人类最崇高的理念,我们都崇尚自由、追求自由,甚至为了自由舍弃生命。
然而我们往往又会说“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必须加上枷锁”,确实盲目的自由反而带来一系列问题,自由好像必须遭到限制。
所以自由并不是无根的自由,自由必须有它的根基,才不会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潭。
那么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一、萨特自由观的本体论根基存在是什么?面对这个两千多年以来西方哲学一直追问的问题,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将存在划分为两种——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
自在的存在就是最原初的存在,按照萨特的说法这种存在不是创造的,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对自在的存在只能说三句话:存在存在;存在是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
第一句话“存在存在”的意思是它并不依赖于意识,并不是像唯心主义所说的那种感知的集合体。
第二句话“存在是自在”的意思是存在是自因的,它没有一个创造者,它是完全偶然,或者说荒诞的(absurdus)。
而第三句话“存在是其所是”的意思是存在是有本质的,因为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一个事物之所以是其自身的关键在于它的本质,就像刀有了刃这个本质刀才是刀自身这样。
自在的存在就是物的存在。
而自为的存在是没有本质的。
浅析萨特存在主义中的存在与自由
浅析萨特存在主义中的存在与自由
萨特是20世纪法国哲学家和作家,他的著作主要集中在存在主义和现象学方面。
他认为人的存在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核心问题,他的哲学思想中存在与自由是密不可分的。
萨特的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也就是说人的本质是通过他们的行为和选择来构建的,而不是由某种固定的、先天的本性决定的。
他反对任何形式的决定论,认为人是自由的,他们的行为是由他们自己的意识和选择所决定的。
在人的存在中,萨特认为存在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虚无和紧迫性。
虚无是指人的存在在本质上是没有确定性的,他们必须在自由选择中塑造自己的本质。
紧迫性则是指人的存在是具体的、具体的,他们必须不断行动来实现自己的存在。
自由在萨特哲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他认为,自由是人的存在的本质和目的。
人的自由不受任何外部力量或物质决定,他们是自由选择的创作者。
这种自由也带来了责任和孤独。
人的自由选择不仅影响自己,还影响其他人,因此人们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而这种责任和孤独也是人的存在主义中核心的现实。
萨特的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人的自由选择是他们存在的本质和目的。
人在存在中面临虚无和紧迫性的存在境遇,必须通过自由选择来塑造自己的本质。
自由也带来了责任和孤独,人们必须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
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对于我们理解人的自由和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萨特的存在主义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浅论萨特的存在主义内容摘要: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的哲学大师,也是上世纪西方哲学家中最具有个人魅力的大师之一。
萨特也曾经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思维,被人们誉为“2O世纪人类的良心”。
萨特把存在主义发挥到了及至,他赞同马克思主义,并一直以社会主义者自居,一生都在探索社会主义的出路。
他以独特的眼光分析世界,留给人们的是永远闪光的思想。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社会主义引言无论是在当代中国的现代西方哲学研究领域中,还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研究领域,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都是曾经引起轩然大波,并且受到广泛评论的现代外国哲学思潮之一。
萨特二十世纪伟大的哲学大师之一,他自认为是个社会主义者,一生都在探索和思考社会主义的出路。
萨特用独特的辩证法看问题分析世界,作为一位伟大的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萨特的出现是存在主义发展的里程碑。
1945年,萨特为反驳外界对存在主义的批评做了《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着名演讲,将“存在先于本质”作为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
萨特认为,“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至少有一个东西先于其本质就已经存在;先要有这个东西的存在,然后才能用什么概念来说明它。
这个东西就是人,或者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是人的实在。
”也就是说,萨特的存在主义主张,人最初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来到世界上,是作为一种单纯的主观性、虚无而存在的,没有什么本质。
萨特的这一“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正是体现了他的存在主义与以往哲学的不同。
它不仅代表着存在主义的基本人学观,而且也代表和体现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主要倾向。
一、历史辩证法下的存在主义萨特的历史辩证法的起点,首先就是在“匮乏”基础上形成的人与物的对立。
而人是由事物中介的,同样,事物也是由人来中介的。
正由于物的“匮乏”,才有人与人之间否定性关系的出现。
这里表现的就是,一个物体要表现出来,必须有另一个物体的存在。
而在“匮乏”基础上人与物的这种辩证关系,正是萨特历史辩证法的内在矛盾与演进动力。
面对物的匮乏,人并不是无所作为的。
人类“实践”活动,正是对物的“匮乏”的否定。
一方面匮乏是不会停止的,这是双方根本性的关系;另一个方面也正是在对匮乏的否定与超越的过程中,借助实践摧毁匮乏的方式,使得群体或者个体有资格与“物的匮乏”作斗争。
萨特的存在主义以“实践--惰性”来指称作为实践之异化对象的“定型物质”,而在这种惰性的定型物中凝聚着实践对匮乏的否定性活动:就其积极意义来说,作为已定型物的“实践--惰性”记录并保持了早先实践留下的印记形式,起到了某种“普遍记忆”的作用,并使得实践的不断丰富成为可能;但就其消极意义来而言,它显现为某种有着“魔力”的惰性否定,夺走了人的实质(人的实践活动)。
在“实践--惰性”理论的基础上,萨特区分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系列”形式:指出“系列”是介于“实践--惰性”的离散性与群体的有组织性之问的相互性关系。
而正是由于这种相互性的存在,系列中的个体总是感到“无能”,即无法组织起来的离散性。
但这种“无能”中却存在着潜能。
这种潜能将可能在群体的共同实践中得到激发。
萨特在具体论述群体“共同实践”区分了群体的形势和类别,指出群体有并合群体、誓愿群体、组织群体与制度群体等群体形式。
这种分化的根源是群体内部有组织的活动,即“分工”所致。
正是分工确定了成员们的“功能”,从而使得组织群体具有某种稳定性。
但是,“组织群体”还可能被进一步强化,并以明确的制度固定化。
这就产生了“制度群体”。
萨特区分了两种“制度”的变形:第一种作为一种无机力量被承受的惰性构架,是一种惰性的存在,另一种则是某种“分化”的形态;前者是相对于每个个体的一切无机存在的预制惰性的存在,而后者由于分化则出现了凌驾于第三者之上的能力,即“权威”。
正是在权威存在的基础上,才出现了“国家”。
萨特认为,国家承担了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问中介人的角色:“国家是统治阶级的一种规定,这个规定受到阶级斗争的制约,但是国家作为对阶级斗争的深刻否定而显示出来,它的合法性必须由它自己来维护,各种系列只能接受这种合法性而且它们非接受不可,况且国家必须以保障被统治阶级利益的面目而出现。
”也就是说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关系依赖于国家的存在而实现。
萨特指出,从“匮乏”到“国家”的整体化演进过程,还只是一种历史辩证法的“逆溯式”研究,而具体历史的发展就是在“实践--惰性”场域中整体化演进的循环。
萨特进一步区分了两种循环的方式。
称第一种是静止的循环,即群体复归到系列的层次;第二种则是运动的循环,即在群体、系列与群体之间的永恒运动。
但无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对存在的依存不变。
二、“存在先于本质”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萨特认为,人的本质是人后来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选择和造就的结果。
人与动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就是人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造成自己的本质。
在他看来,人自我以外的事物是消极被动的,它们不可能选择和造就自己的本质,其本质和意义只能由人给予,所以事物是“本质先于存在”。
而人则不同,是“存在先于本质”。
人的本质,即个体的人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事先被人之外的创造者规定好的,所以,人的存在是不受一切概念规定的。
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正是体现了他的存在主义与以往哲学思想的差异。
它不仅代表着存在主义的基本关于人的哲学观,而且也代表和体现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倾向。
自从柏拉图以来,西方哲学思想就潜存于“本质先于存在”的命题中。
而萨特则认为,从普遍的人的本性或人的本质出发建立哲学的方法,实际上是阉割了人的存在的丰富性。
因此,萨特以完全相反的方法来建立自己的人学。
意在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自由性,这对于否定古典哲学抽象的、先验的人类本质不谋而合。
同时,“存在先于本质”也从本质上与以往的人道主义划清了界限。
以往的人道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都是建立在人的普遍本性基础之上的,“人道主义”认为有一成不变的永恒的人类本性。
而萨特说:“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的无神论抛弃了上帝的观念,但是还未抛弃‘本质先于存在’这个概念,因而未能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他否认有普遍的人的本性或本质存在,认为“世界并无人类本性,因为世界并无设定人类本性的上帝”。
所以,萨特的人道主义从“存在先于本质”这个观点出发,即认为人的本质是自我选择决定的,这样,通过“存在先于本质”萨特把人与动物截然区分开来了,从而真正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就人的本质的生成而言,“存在决定本质”。
三、自由选择与责任的统一萨特存在主义人学从人的主观性出发,因而他十分强调个人自由,他认为:“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
”‘人不仅就是他自己所设想的人,而且还只是他投入存在以后,自己所志愿变成的人。
”“在他看来:自由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因为,首先上帝是不存在的。
所以,没有上帝给人们规定行动的规则和选择的依据,也因此,一切都是被容许的,一切选择都可以由人自己决定。
其次,普遍人性也是不存在的。
这样也就没有一种普遍的伦理原则来指导人们的行动,如何去做完全要靠人们自己的选择。
再次,整个世界都是偶然的,没有任何必然性约束人们的选择。
任何人都可以在多种可能的行为中进行自由的选择。
所以,“是懦夫把自己变成懦夫,是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而且这种可能性是永远存在的,即懦夫可以振作起来,不再成为懦夫,而英雄也可以不再成为英雄。
”萨特的自由是行动的自由、选择的自由、存在主义的自由。
萨特反对把自由仅仅理解为思想的自由。
他认为,真正的自由不是静坐冥想,而是站起来,按自己的想法去行动,是行动的自由。
人的自由是通过他的行动及其行动的选择而表现出来的。
萨特说,人以自我的方式而存在,人总要自我造就,自我否定,然后自我超越。
对于人来而言,“存在被归结为作为”。
人的存在,就是有所作为。
就是以一定的方式行动。
人的一生就是由一系列行动构成的,就是一个不断行动的存在的过程,萨特因此把人生视为一条自由之路。
自由又是选择的自由,“实际上我们是进行选择的自由。
”人一生下来就必须做出各种选择,即使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即选择了不选择,自由也已经存在于选择的过程中,存在于选择的行动之中了。
对于自由与责任,萨特强调,自由是必须承担责任的自由。
人的自由选择并非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而必须要对世界、对自己承担一定的责任,而人的这一责任是无法回避的。
萨特认为,选择和责任这两个概念是同时共存的,人的自由就是做出选择,而选择就必须承担因为选择而来的责任,这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不能割裂开来。
在萨特认为,自由与承担责任是一回事,自由就意味着责任,一个人不只是对自己及其行为承担责任,而且也包括对他所遭遇的社会事件的责任,还包括对他生活其中的世界的责任。
“我有一个想法,从未放弃过并一直在深化:一个人最后总是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他除了承担这种责任外别无其它选择”。
因为一个人的每一种选择和行动都代表了他对理想的人和人生的一种追求,他为自己做出选择时,也即为所有人做出了选择,“在模铸自己时,我模铸了人”。
不管个人选择内容如何,只要选择,你就必须承担自己,承担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所以人要对自己的选择负完全的责任。
每个人都应当具有这样一种绝对的责任感。
“不论在过去或者未来都不是处在一个有价值照耀的光明世界里,都找不到任何为自己辩解或者推卸责任的办法。
从他被投进这个世界的那刻起,就要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
”因此在萨特这里,人行动的绝对自由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在他做出一项决定时就意味着他要为决定带来的各种结果承担全部责任,别人的理解、原谅、同情、惋惜,包括自己的辩解和推脱都无法改变这一点,因此,最终的负责者只能是人自己。
四、“他人即地狱”的存在主义在对个人与他人关系的辩证法中,萨特认为“他人即地狱”,这是萨特被后人误读最多的一条原则。
萨特想说,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物的关系不同。
在存在主义下,人和物的关系中,否定和超越不是交互的。
然而当涉及到人与他人时,那种内在的否定关系就是一种交互的关系。
“意识是面对自为的自为”。
他人和我一样是自为的主体,一样要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一样地把对方视为自己的对象和实现自己的手段。
所以,按照人的选择影响他人的观点,就出现了交互和碰撞。
人的自我本来是一个自由的人,可在他人眼里却变成了自在的物,或者说,他人把我当作自在的物来看待。
“只要有一个别人,不管他是谁,在什么地方,他与我的关系如何,甚至非通过他的存在的纯粹涌现出别样的作用于我,我就有了一个外表,一种本性。
”这时,人成为以他人为中心的物的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自我被他人对象化和工具化了,成为一个为他的存在。
随着本人的被异化,人的世界和处境也同时被异化了。
自我的世界变为了他人的世界,并同时被他人赋予了新的意义,而我则成为他的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