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上)》课后习题(中国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苏维埃革命的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中国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苏维埃革命的开展(1927年8月~1931年9月)
1.从国民党政权的内外政策说明它的阶级性质。
答:国民党的性质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党,其在内外政策的表现如下:
(1)对内政策
①厉行“清党”,镇压革命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同年,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批共产党员、工农群众和其他革命者被杀害。
②编遣军队
蒋介石在国民党军队占领北京后提出的主张,以节省军事开支,以便用于经济建设为由。
实际上是为了削弱其他军事集团的力量,加强自己的地位。
③整理财政
为筹措战争经费,国民政府一方面广借外债,大量发行公债,一方面以增加关、盐、统三税,大大加重了民族资本家的负担。
④颁布《土地法》和《土地处理条例》
国民党统治下的农村,封建秩序没有变化,而农民的负担更加沉重。
《土地法》的核心是维护地主对土地的私有,《土地处理条例》重新确立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2)对外政策
①改订新约
对帝国主义采取亲近和妥协的政策。
改定新约的内容只限于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两项。
最后关税行政管理权为帝国主义所掌握,领事裁判权问题也未能得到帝国主义的同意
而流产。
改订新约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②“对俄绝交”
国民党叛变革命后,对援助中国革命的苏联采取报复和仇视的政策。
1927年12月13日,蒋介石提出“对俄绝交”,撤销驻各省的苏联领事馆,断绝和苏联的一切往来。
2.试述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意义。
答: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意义如下:
(1)南昌起义
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树起了坚持革命斗争的光辉旗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八七会议
①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
八七会议清算和结束了共产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明确了党在新时期的斗争方针,为全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的新的阶段。
②八七会议在纠正右倾错误的同时,滋长了“左”倾错误。
(3)秋收起义
①1927年9月,由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正式爆发。
之后秋收起义军队在三湾村进行改编,开始转入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②秋收起义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决心。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创了一条与俄国革命以城市为中心的不同道路: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并创建革命根据地,代表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正确发展方向。
(4)广州起义
①1927年12月,广州起义爆发,这是一次工人和农民联合的城市武装暴动,经过三天的浴血奋战还是遭到失败。
②广州起义推翻了广州国民党反动政权,建立了广州苏维埃政权,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苏维埃革命的新阶段。
广州起义还促进了广东农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加剧了反动统治阶级的矛盾。
3.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有哪些历史功绩?
答:1928年6月18日到7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取得了如下功绩:
(1)大会正确肯定中国现阶段的革命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提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十项纲领。
(2)大会指出当前的革命形势处在两个革命高潮之间,因此要团结无产阶级群众,发展工农群众组织,准备武装暴动。
(3)大会批评了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盲动主义,特别批评了盲动主义。
(4)规定了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基本政策,包括苏维埃政权问题、农民和土地问题等。
(5)大会还选出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
中共六大的策略方针基本是正确的,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4.中国革命是怎样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
答:(1)中国革命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过程
①1927年由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
起义军进攻受挫,于是放弃进攻城市长沙的主张,决定沿湘赣边界向南进军,9月底部队在江西永新县的三湾村进行改编。
10月底,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②改编军到达井冈山之后,开始攻夺县城,解放农村,建立革命政权,恢复共产党组织,改造地方农民武装。
到1928年,根据地初步建立起来。
③井冈山根据地后来进一步发展为湘赣根据地,同时农村根据地也广泛开辟,红军队伍扩大,表明中国革命已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2)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
中国是一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各派军阀间的持续不断的战争。
从而使反动统治出现缝隙,给红色政权的发生和坚持提供了可乘之机。
②四个条件
a.1926年和1927年革命影响的遗留。
b.全国革命形势的必然发展。
c.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d.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政策的正确性。
5.简述第三党、改组派、人权派和中国托派的政治主张。
答:第三党、改组派、人权派和中国托派的政治主张分别如下:
(1)第三党(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①主张进行“平民革命”,推翻国民党南京政府,建立平民政权,最后实现社会主义。
平民政权以农工为重心,对工商业者既允许其存在,又加以限制。
②对外主张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消除帝国主义在华经济统治势力,与苏联恢复邦交,同弱小民族结成反帝联盟。
③对内主张消除封建残余,实行耕者有其田,改良工人生活,建设国家资本主义。
(2)改组派(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
主张恢复1924年国民党改组精神,重新“确立农工小资产阶级的联合战线”,排斥和反对中共及国民党其他派别。
(3)人权派(新月派)
人权派要求废除党治,实行民治,呼吁发起人权运动,反对国民党训政下的一党专政。
他们不赞成使用暴力,试图按照欧美国家的榜样来改造中国的政治,主张走演进的道路,用改良的方法进行改革。
(4)中国托派
①中国托派受苏联托洛茨基的指挥,正式名称为“中国共产主义同盟”。
托派反对共产党“六大”路线,宣传托洛茨基关于中国革命的主张,并在党内进行派别活动。
②认为中国经过1925~1927年的革命,社会性质已是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过去。
主张先发展资本主义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6.试述土地革命的意义和共产党在土地革命中实行的路线和政策。
答:(1)土地革命的意义
①土地革命中打土豪,分田地,一方面使广大农民翻身作了主人,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一方面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
②广大农民纷纷加入红军队伍,大大增强了红军力量,使红军能有足够力量来对付国民
党的围剿。
③土地革命是当时中国时代进步的表现,积极响应了共产国际的无产阶级运动。
(2)土地革命中实行的路线和政策
①没收土地的对象
a.土地革命之初,规定只没收大中地主的土地,对小地主实行减租政策。
后又提出没收一切私有土地。
b.中共六大召开后明确只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
c.1928年12月制定《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
d.1929年4月颁布《兴国土地法》,规定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
②土地分配的原则和方法
a.以乡为单位,以人口为标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b.以原耕地为基础,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③土地分配后的所有权
a.刚开始,《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等文件规定,各根据地都实行土地公有(苏维埃政府所有)、农民使用的原则,禁止土地买卖。
b.1931年,普遍改为土地一经分定,使用权和所有权都归农民,可以租借、买卖。
④阶级路线
a.中共六大确定了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消灭地主的正确的阶级路线。
b.1929年,党中央否定了“六大”中中立富农的规定,要求各地执行“坚决反对富农”的政策。
c.1935年修正了对待富农的错误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