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小儿唇腭裂修复术中麻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小儿唇腭裂修复术中麻醉效果的比较
发表时间:2012-02-23T16:42:44.7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45期供稿作者:林佳莹林东红李松端
[导读] R组发生躁动、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明显少于F组(P<0.05),见表3。
林佳莹林东红李松端(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广东潮州 521000)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5-0464-02
【摘要】目的观察使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小儿唇腭裂修复手术中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麻醉效果与术后并发症。方法选择30例ASA-I~II级,全麻下行唇腭裂修复手术的患儿,分别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R组)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F组)进行麻醉,观察麻醉前、切皮时、缝合时的血流动力学、术后拔管时间及苏醒期有无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R组麻醉过程中SBP、DBP、HR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R组手术切皮及缝合HR 低于F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R组较F组相比,术后苏醒时间缩短,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减少。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为小儿唇腭裂修复手术,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快速苏醒和较高的安全性,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瑞芬太尼小儿唇腭裂修复手术全身麻醉术后苏醒
小儿唇腭裂修复手术是治疗唇腭裂的首选方法。以往多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而瑞芬太尼是一种新的阿片类麻醉性镇痛药,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消除快等优点,在临床上使用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确切。本研究对两种麻醉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其在血流动力学、术后苏醒及并发症上的差别,为选择最佳的临床麻醉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期唇腭裂修复手术患儿30例,ASA-I~II级,男19例,女11例,年龄1~5岁,体重7~20kg,随机分成两组:氯胺酮加丙泊酚组(F组,n=14)和瑞芬太尼加丙泊酚组(R组,n=16),两组间年龄、性别、体重和手术时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1.2麻醉方法:所有患儿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02mg/kg。入室时患儿肌注氯胺酮5mg/kg,入室后接监护仪,开放静脉通道行麻醉诱导,两组都给予咪唑安定0.1~0.15mg/kg。F组:氯胺酮2mg/kg+丙泊酚2mg/kg,插管。维持氯胺酮50~100μg/kg/min+丙泊酚100~200μg/kg/min持续泵注。R组诱导用瑞芬太尼2μg/kg/min+丙泊酚2mg/kg,插管。维持瑞芬太尼0.2μg/kg/min+丙泊酚100~
200μg/kg/min。气管内插管后接麻醉机,保持自主呼吸,必要时辅助呼吸,维持PetCO2为35~45mmHg。术毕即停药,待潮气量达到5~8ml/kg,咳嗽吞咽反射活跃,皱眉睁眼后,吸除口咽分泌物后拔除气管导管,送返病房经鼻吸氧3小时以上。
1.3监测:监测指标包括麻醉前、切皮时、缝合时动脉收缩压(SAP)、舒张压(DBP)和心率(HR)进行统计学分析。记录停止麻醉至拔管时间。术后随访观察有无躁动及恶心呕吐等并发症。
1.4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以均值x-±标准差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one-way ANOVA 分析,组间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分析。P<0.05 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表1,麻醉前、切皮时、缝合时血流动力学改变
*与F组比较,其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3 讨论
在本研究所用剂量下,瑞芬太尼与氯胺酮均可顺利完成手术,但瑞芬太尼组血流动力更稳定,更能有效抑制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效果更好。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组成、手术时间和体重,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插管前,HR、SBP、DBP的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R组手术切皮及缝合HR 低于F组,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切皮时的DBP及缝合的SBPR组低于F组,其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见表1。R组术后拔管时间为(6±2min),明显短于F组(25±6)min(P<0.05),见表2。R组发生躁动、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明显少于F组(P<0.05),见表3。
唇腭裂手术直接刺激咽喉部,麻醉恢复期因手术封闭上颚及纱布填塞等加压因素使术后患儿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气道梗阻,加上麻醉药的残余作用也可引起呼吸抑制和低氧血症,这就要求麻醉医师使用短效、速效且在体内无蓄积的药物以保证手术结束后苏醒迅速安全。[1]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麻醉镇痛药,其分子中含有酯键,起效迅速,主要经血流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代谢,受年龄、性别和体重的影响不大,作用时间短,消除快,且不依赖于肝、肾功能。不论静脉输注时间多长,其血药浓度减半的时间(即静输即时半衰期)始终在4min以内。长时间滴注其消除半衰期不延长。[2] 瑞芬太尼与短效静脉全麻药异丙酚配伍使用,在消除伤害性刺激方面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特别是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更强,而术后苏醒更完善,拔管也更迅速,有效降低了麻醉风险,优势明显。
综合观察结果,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唇腭裂修复手术,可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快速苏醒和较高的安全性,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功俭等.瑞芬太尼在小儿腭裂修补术麻醉中的应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12),1352-1353.
[2] 吴新民.麻醉学高级教程.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P88, P339.
[3] 耿志宁.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诱导时的量效关系.中华麻醉学杂志,2004,24:26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