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手法(工具)完整版介绍
(完整)-质量七大工具介绍
![(完整)-质量七大工具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9121401be1e650e52ea9954.png)
10月 720 480 260 60 300 300 2120
20
手法4:检查表
检查表的分类:记录用检查表和检查用检查表
★记录用检查表功能:用于收集数据以调查不良项目、不良原因、缺点位置
及设备操作等情形,
1.记录类检查表的作法 ㈠决定分类项目,收集数据;
电器手柄检查表
㈡决定要记录的形式; ㈢数据的记号记录并整理成 次数。 2.记录类检查表的用法 ㈠作为数据的记录用纸; ㈡用作不良(缺点)发生状
底是
大师石川磬博士,又称为“石川图”。
什么 原因
★制作方法:
造成
1.明确决定问题点和期望效果的特性
的?
问题点:不良率、回修率、客户投诉、尺寸不符、外观不良等。
期望效果:工作场所洁净、安全、生产效率、品质提升等。
2.组成小组及绘图工具
小组成员:以4~10人组成,成员不受级别限制。
绘图工具:图纸、彩笔两支。
头反向时称为对策图)
法
机
人
环
料
特性
8
手法2:特性要因图(鱼骨图)
5.探讨大原因的原因(脑力激荡法) 运用脑力激荡法,寻找中小要因,一般以3~5个为宜。将各个要因绘 制于中骨上,小原因一般与中骨成60°。
其他
机
人
灯光太暗
卫生欠佳 配件不足
噪音高
无专人保养
训练不足 设备老化
技术不高
人员流动率高 人员疲劳
11
手法2:特性要因图(鱼骨图)
6.要因的讨论
将所收集的要因,由参加讨论人员确定,何者影响最大,并对最大的
各个要因作出标记,画单圈。
7.对上述讨论确定的要因再进行依次讨论,以确定出最重要的最大要
新QC七大工具(七大手法),完整版,收藏起!
![新QC七大工具(七大手法),完整版,收藏起!](https://img.taocdn.com/s3/m/f9d763c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2.png)
新QC七大工具(七大手法),完整版,收藏起!展开全文文章来源:网络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初级统计管理方法或者新旧QC七大工具(手法),都是由日本总结出来的。
日本人在提出旧七种工具推行并获得成功之后,1979年又提出新七种工具。
旧QC七大手法偏重于统计分析,针对问题发生后的改善,新QC七大手法偏重于思考分析过程,主要是强调在问题发生前进行预防。
之所以称之为“七种工具”,是因为日本古代武士在出阵作战时,经常携带有七种武器,所谓七种工具就是沿用了七种武器。
旧七大工具:检查表、数据分层法、排列图、直方图、因果分析图、散布图、控制图新七大工具:关联图、亲和图、系统图、过程决策程序图、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箭条图01关联图法(Rolation Diagram)在现实的企业活动中,所要解决的课题往往关系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节约资源和能源、预防环境污染等方方面面,而每一方面又都与复杂的因素有关。
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同样也多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组成。
解决如此复杂的问题,不能以一个管理者为中心一个一个因素地予以解决,必须由多方管理者和多方有关人员密切配合、在广阔范围内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
关联图法即是适应这种情况的方法。
所谓关联图,如下图所示,是把若干个存在的问题及其因素间的因果关系用箭条连接起来的一种图示工具,是一种关联分析说明图。
通过关联图可以找出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便于统观全局、分析以及拟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和计划。
关联图法的主要用途是:1. 制订、展开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方针;2. 制订质量管理的推进计划;3. 分析制造过程中不良品的原因,尤其是潜在原因的分析;4. 提出解决市场投诉的措施;5. 有效的推进QC小组活动;6. 促进采购原辅材料、外构件的质量管理;7. 改进各职能管理工作的质量。
关联图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1. 提出认为与问题有关的一切主要原因(因素);2. 用简明通俗的语言表示主要原因;3. 用箭头表示主要原因之间,原因与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4. 了解问题因果关系的全貌;5. 进一步归纳出重点项目,用双圈标出。
QC 7 Tools七大手法工具
![QC 7 Tools七大手法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8ea4b23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d.png)
20
40%
D 8 16 90
其它 5 10 100 合计 50 100 100
图表→自定义类型→线-柱图
10
20%
0 次数 A
B
C
D 其它
不良项目柏拉图
QC 7大手法-柏拉图 4
◆结果的数据 (现况分析)
问题
甲乙丙
◆要因的数据 (原因分析)
要因
1234
A B C
BA 甲
EDC
A BC
QC 7大手法-柏拉图 5
TOPIC
1. QC-STORY
1-1.QC Story VS. QC 7 Tools 1-2.脑力激荡法
2. QC 7大手法介绍与应用说明
2-1.查检表
2-2.鱼骨图 - 特性要因图/石川图 2-3.柏拉图 2-4.直方图 2-5.层别法 2-6.散布图 2-7.管制图
3. Q&A
QC Story-1
• 使用时机:
–掌握问题点、发现原因、效果确认
QC 7大手法-柏拉图 2
柏拉图制作步骤
1.决定不良的分类项目:
•藉由结果别分类(现况分析) •藉由原因别分类(要因分析) ※项目最好在4~8项
3.记入图表纸并且依据大小排列画 出柱状
2.决定数据收集期间,并且按照 分类项目搜集数据
•决定一天、一周、一个月 、一季 或一年为期间
1234 A B C
QC-Story vs QC-7 Tools
主题选定
现况分析及 目标设定
.
. .
.
..
.
. .
..
要因分析
1234
真因验证
AB
.
. .
.
QC七大手法培训(完整版)
![QC七大手法培训(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745645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e.png)
③制作步骤:⑴决定不良的分类項目。⑵决定数据收集期间,并且按照分类項目收集数据。⑶记入图表纸。⑷计算累计比率。⑸标记代表意义。⑹记上累计值,并用线连接。⑺记入柏拉图的主题及相关资料。
④举例:
④用途说明:⑴掌握问题点。⑵掌握重要要因。⑶确认改善效果。
⑤改善效果之确认:
⑥效果确认的柏拉图制作要决:⑴必须两个柏拉图并排,分为改善前与改善后。⑵收集数据的期间和对象必须一致。⑶季节性的变化应列入考虑。⑷对於改善项目以外的要因也要加以注意。
一、QC七大手法简介
2.作用:①协助我们作好日常管理。②可在混沌不明的情況下,认清问题关键所在,进而解决问题。
3.意义: ①用事实与数据说话 ②全面预防 ③全因素、全过程的控制 ④依据PDCA循环突破状予以改善 ⑤层层分解、重点管理
1.构成: 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初级统计管理方法。它主要包括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排列图)、鱼骨图(因果图)、直方图、散布图、控制图等所谓的QC七工具。
⑵记录用点检表 此类查检表是用来搜集计划资料,应用于不良原因和不良项目的记录,作法是将数据分类为数个项目别,以符号、划记或数字记录的表格或图形。由于常用于作业缺失,品质良莠等记录,故亦称为改善用查检表。
QC七大手法完整版介绍
![QC七大手法完整版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74e515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6.png)
QC七大手法完整版介绍七大质量控制手法是指通过一系列工具和技术来管理和控制产品或项目的质量,确保其达到预期的标准和要求。
以下是七大质量控制手法的完整版介绍:1.散点图:散点图是一种用于显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表。
通过将两个变量的取值绘制在坐标轴上,可以观察到可能的相关性。
散点图可以用于分析数据,发现可能的关联和异常点,并帮助确定合适的控制措施。
2.流程图:流程图是一种图形化表示过程的工具。
通过绘制不同步骤和决策之间的连接,可以清晰地展现整个过程的流程和逻辑。
流程图可以帮助识别可能的瓶颈和错误,并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和质量。
3.直方图:直方图是一种用于显示数据分布情况的图表。
通过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范围进行分类和统计,并用条形图表示各个范围内的频率,可以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和偏差。
直方图可以用于分析数据质量,检测异常数据和确定控制上限和下限。
4.控制图:控制图是一种用于监控过程稳定性和质量的统计工具。
通过绘制过程数据点的变化趋势和控制限,可以追踪过程的中心线和变异范围,及时发现和纠正异常,确保过程在可控范围内。
控制图可以用于实时监控和改进过程质量。
5.因果图:因果图是一种用于分析问题根本原因的工具。
通过将问题细分为各个因素,并挖掘这些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找到问题的本质原因。
因果图可以帮助识别和解决问题的潜在因素,指导改进措施的制定。
6. Pareto 分析:Pareto 分析是一种按重要性排序的方法,用于确定改进工作的优先级。
通过将问题或缺陷按照发生频率或影响程度进行分类和统计,并用累积百分比曲线表示,可以快速找到重要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Pareto 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集中精力解决最重要的问题,提升整体质量。
7.效果图(雷达图):效果图是一种用于比较和评估多个指标综合表现的图表。
通过将不同指标的取值绘制在雷达图上,可以直观地比较各个指标的相对优劣,并找到改进的方向和重点。
效果图可以用于综合评估产品或项目的质量表现,制定改进措施和目标。
质量管理的qc七大手法详细介绍
![质量管理的qc七大手法详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7828f3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9.png)
质量管理是现代企业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而在质量管理中,QC七大手法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质量管理的QC七大手法,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知识。
一、整理(Seiri)整理是指清除不必要的物品,只留下必要的物品。
在质量管理中,整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使生产过程更加流畅。
只有把生产过程中的“无用之物”清除出去,企业才能更好地进行质量管理。
二、整顿(Seiton)整顿是指合理地安排必要的物品,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
在生产过程中,整顿可以让工作场所变得整洁、清爽,让员工能够更加高效地工作。
通过整顿,企业可以减少错误和浪费,提高产品的质量。
三、清扫(Seiso)清扫是指使工作场所保持清洁。
在质量管理中,清扫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降低工作场所的事故率,减少杂物对生产过程的干扰,保障产品的质量。
四、清洁(Seiketsu)清洁是指使工作场所保持整洁、清爽。
在质量管理中,清洁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让员工在一个整洁的环境中工作,有利于保障产品的质量。
五、遵守纪律(Shitsuke)遵守纪律是指要求员工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做好本职工作。
在质量管理中,遵守纪律可以保障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
六、标准化(Seiketsu)标准化是指建立符合国家标准和企业要求的生产工艺流程,加强操作规范。
在质量管理中,标准化可以保障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七、自律(Jishu)自律是指员工自觉遵守标准化操作规程,保障产品的质量。
在质量管理中,自律可以提高员工对质量的重视程度,保障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声誉。
总结起来,质量管理的QC七大手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涵盖了生产、管理、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在质量管理中应当重视QC七大手法的实施,不断优化和提升生产管理水平,使产品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
【工具】QC七大手法详解(完整版)
![【工具】QC七大手法详解(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f5b84f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b.png)
【工具】QC七大手法详解(完整版)QC七大手法详解(完整版)一:引言A. 背景介绍B. 目的和范围二:质量控制概述A. 质量控制的定义B.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C. 质量控制的目标三:QC七大手法简介A. 概述B. QC七大手法的分类1. 手势分析2. 统计抽样3. 流程图4. 棒图和直方图5. 帕累托图6. 因果图7. 控制图四:QC七大手法详解A. 手势分析1. 定义2. 用途3. 实施步骤4. 注意事项B. 统计抽样1. 定义2. 用途3. 实施步骤4. 注意事项C. 流程图1. 定义2. 用途3. 实施步骤4. 注意事项D. 棒图和直方图1. 定义2. 用途3. 实施步骤4. 注意事项E. 帕累托图1. 定义2. 用途3. 实施步骤4. 注意事项F. 因果图1. 定义2. 用途3. 实施步骤4. 注意事项G. 控制图1. 定义2. 用途3. 实施步骤4. 注意事项五:案例分析A. 案例一:手势分析在生产车间的应用B. 案例二:统计抽样在质量检测中的应用C. 案例三:流程图在流程优化中的应用D. 案例四:棒图和直方图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E. 案例五:帕累托图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F. 案例六:因果图在故障排除中的应用G. 案例七:控制图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六:总结A. 本文总结B. QC七大手法的优缺点C. 未来发展趋势附件本文所涉及的案例分析数据和图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质量控制法- 定义:指导企业及其所从事的活动,提高质量的法律规定和制度。
- 适用范围:所有从事质量控制活动的企业和个人。
2. 质量标准法- 定义:规定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的法律法规。
- 适用范围:所有涉及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企业和个人。
QC七大手法详解(完整版)一:前言A. 背景介绍B. 本文目的和范围\t二:质量控制概念A. 质量控制定义B.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C. 质量控制目标三:QC七大手法介绍A. 概述B. QC七大手法分类1. 手势分析2. 统计抽样3. 流程图4. 棒图和直方图5. 帕累托图6. 因果图7. 控制图四:QC七大手法详细解析A. 手势分析1. 定义及原理3. 应用案例及效果分析B. 统计抽样1. 定义及原理2. 实施步骤及流程3. 应用案例及效果分析\t\tC. 流程图1. 定义及原理2. 实施步骤及流程3. 应用案例及效果分析D. 棒图和直方图1. 定义及原理2. 实施步骤及流程3. 应用案例及效果分析E. 帕累托图1. 定义及原理3. 应用案例及效果分析F. 因果图1. 定义及原理2. 实施步骤及流程3. 应用案例及效果分析G. 控制图1. 定义及原理2. 实施步骤及流程3. 应用案例及效果分析五:案例分析A. 案例一:手势分析在生产车间的应用B. 案例二:统计抽样在质量检测中的应用C. 案例三:流程图在流程优化中的应用D. 案例四:棒图和直方图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E. 案例五:帕累托图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F. 案例六:因果图在故障排除中的应用G. 案例七:控制图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六:总结A. 本文总结B. QC七大手法优缺点及应用场景C. 未来发展趋势附件本文所涉及的案例分析数据和图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质量控制法- 定义:质量控制活动所需遵守的法律法规。
数据分析工具——QC七大手法
![数据分析工具——QC七大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6842cf9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9.png)
数据分析工具——QC七大手法数据分析是一种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处理、解释和演绎的过程,可以帮助人们发现数据中隐藏的模式、趋势和关系。
在数据分析中,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可以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QC(Quality Control)七大手法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它包括直方图、帕累托图、散点图、流程图、因果图、检查表和控制图七种手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分析人员进行数据的可视化、统计和比较,从而更好地理解数据,发现问题和改进方案。
下面将依次介绍这七大手法的具体内容和应用场景。
1.直方图:直方图是一种用来表示数据分布情况的图形。
它将数据分成若干个等距的区间,并统计每个区间内数据的频数。
直方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分布形态,判断数据是否符合其中一种概率分布,并发现数据中的异常值。
2.帕累托图:帕累托图是一种将问题按重要性排序的图形工具。
它将问题按照重要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并用累积百分比表示每个问题的贡献程度。
通过帕累托图,我们可以快速识别出最重要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它们。
3.散点图:散点图是一种用来展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它通过在坐标平面上绘制数据点来表示两个变量的取值,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并找出异常值和离群点。
4.流程图:流程图是一种用来表示工作流程的图形工具。
它将工作流程拆解成一系列节点和箭头,表示工作的先后和依赖关系。
通过绘制流程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工作流程中的瓶颈和问题,并制定改进方案来提高生产效率。
5. 因果图:因果图(也称鱼骨图或Ishikawa图)是一种用来分析问题原因和效果之间关系的图形工具。
它将问题看作是鱼骨的骨架,将问题的各个方面作为骨头,将问题的可能原因作为骨架上的鱼刺。
通过绘制因果图,我们可以系统地对问题进行分类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6.检查表:检查表是一种用来记录数据的表格工具。
它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收集、分类和分析数据,发现数据中的异常和问题。
质量管理工具QC七大手法
![质量管理工具QC七大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faa42f47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3.png)
开会
43 9.0 87.7
改善活动
40 8.3 96.0
Others
19 4.0 100.0
直方图
现场工作人员经常要面对许多数据,如果我 们应用统计绘图的方法,将这些数据加以整 理,则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散布的情形、问题 点所在及过程、能力等,均可呈现在我们的 眼前;我们即可利用这些信息来掌握问题点 并采取对策。直方图为生产现场最常用的图 表之一。
无画面
14 8.2 88.2
画面倾斜
13 7.6 95.9
Others
7 4.1 100.0
100 80 60 40 20 0
应用柏拉图应 注意的事项
01
柏拉图是按所选取的项目来分析,因此只能针对所做 项目加以比较,对于项目以外的分析无能为力。
02
若发现各项目的分配比例相关不多时,则不符合柏拉 图法则,应从其他角度再做分析。
质量管理工具
PART 1
ISO
/VDA . /TS
/QS
质 00 帮 询
国 曾 咨金 自
量助 管多 理 90 家
师
90 6 00
家 注 册
任 知 名
询志 有冬 限,
我 介
体 系
00
公 司
1
/QS
绍 审 跨 公 上
核 国 司海
ISO /TS
认通 证 16 过
94 9 90
90 员 公 咨 奕
16 00 94 9
确定特性:如不合格率、停机率、 客户抱怨、材料费等
02
绘制骨架
03
大略记载各类原因:可由4M1E人、 机、料、法、环等五大类着手
04
依据大要因,分出中要因
QC七大手法概述及作用说明
![QC七大手法概述及作用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d912244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9.png)
QC七大手法概述及作用说明1. QC(Quality Control)简介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简称QC)是指在产品或服务生产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测量、评估和纠正措施,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的管理活动。
通过质量控制手法的应用,可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效率和可靠性,并帮助组织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2. QC七大手法概述QC七大手法是指常用于质量控制领域的七种基本工具和技术,它们是:1.流程图2.帕累托图3.控制图4.直方图5.散点图6.因果图7.5W1H分析法下面将对每种手法进行详细的概述和作用说明。
2.1 流程图流程图是一种通过图形化的形式来描述工作流程和操作步骤的工具。
它通过使用各种符号和箭头表示不同的任务和决策,清晰地展示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和关键节点。
流程图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工作流程,识别潜在的瓶颈和改进机会。
2.2 帕累托图帕累托图也称为80/20法则(Pareto Principle),它是基于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edo Pareto)的观察而得名。
帕累托图通过按照频率和影响力对问题或原因进行排序,确定关键因素和主要贡献因素。
它可以帮助质量控制团队优先处理最重要的问题和原因,提高效率和效果。
2.3 控制图控制图是一种用于监控和改进过程稳定性和能力的工具。
它以时间为横轴,以关键指标(如质量特性、工序时间、成本等)为纵轴,通过统计分析过程数据,绘制出一条中心线和上下限控制线。
通过实时监控测量数据,可以判断过程的稳定性和能力,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2.4 直方图直方图是一种以长方形的形式显示数据分布情况的统计图表。
它通过将数据按照不同的范围划分为一系列等宽的区间,然后绘制每个区间的柱状图,表示该区间内数据的频率。
直方图能够直观地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帮助识别数据的偏移和异常值。
2.5 散点图散点图是一种用于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表。
QC七大手法(七大工具)详解
![QC七大手法(七大工具)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f7aa6f4d48d7c1c708a145ff.png)
QC七大手法(七大工具)详解一、检查表检查表就是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并将问题点记录下来的方法,有时叫做查检表或点检表。
例如:点检表、诊断表、工作改善检查表、满意度调查表、考核表、审核表、5S 活动检查表、工程异常分析表等。
1、组成要素①确定检查的项目;②确定检查的频度;③确定检查的人员。
2、实施步骤①确定检查对象;②制定检查表;③依检查表项目进行检查并记录;④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改善;⑤检查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改善效果进行确认;⑥定期总结,持续改进。
二、柏拉图柏拉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已确定的项目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关键的问题,抓住重要的少数及有用的多数,适用于记数值统计,有人称为ABC图,又因为柏拉图的排序识从大到小,故又称为排列图。
1、分类1)分析现象用柏拉图:与不良结果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品质: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修等;B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C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等;D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
2)分析原因用柏拉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操作者:班次、组别、年龄、经验、熟练情况等;B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等;C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等;D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业安排等。
2、柏拉图的作用①降低不良的依据;②决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③可以确认改善的效果。
3、实施步骤①收集数据,用层别法分类,计算各层别项目占整体项目的百分数;②把分好类的数据进行汇总,由多到少进行排列,并计算累计百分数;③绘制横轴和纵轴刻度;④绘制柱状图;⑤绘制累积曲线;⑥记录必要事项⑦分析柏拉图要点:①柏拉图有两个纵坐标,左侧纵坐标一般表示数量或金额,右侧纵坐标一般表示数量或金额的累积百分数;②柏拉图的横坐标一般表示检查项目,按影响程度大小,从左到右依次排列;③绘制柏拉图时,按各项目数量或金额出现的频数,对应左侧纵坐标画出直方形,将各项目出现的累计频率,对应右侧纵坐标描出点子,并将这些点子按顺序连接成线。
2024版QC七大手法(工具)完整版介绍
![2024版QC七大手法(工具)完整版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9b0f74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8d.png)
目录
• 七大手法概述 • 检查表法 • 排列图法 • 因果分析图法 • 分层法 • 直方图法 • 控制图法 • 散布图法
01
七大手法概述
定义与背景
定义
QC七大手法是指在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七种统计工具和技术,用 于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帮助解决质量问题并改进过 程。
背景
QC七大手法起源于日本,在制造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发 展成为质量管理领域的基础工具。这些手法具有简单易学、实 用有效的特点,适用于各种行业和领域的质量管理工作。
重要性及应用领域
重要性
QC七大手法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等方面具有 重要意义。它们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变异,及时 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持续改进和提升竞争力。
绘制步骤与注意事项
3. 绘制控制图
在坐标纸上绘制控制图,将收集到的 数据点标在图上,并用直线连接各点 形成折线图。
4. 分析判断
观察控制图上的数据点和折线走势, 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是 否存在异常因素。
绘制步骤与注意事项
1. 数据要真实可靠
收集的数据必须真实可靠,不能随意篡改或 捏造。
注意事项
绘制时应尽可能全面地考虑各种可能的原因, 避免遗漏;分类要清晰明确,避免交叉重叠;
标明重要因素有助于突出重点并制定针对性 措施。
实例分析与问题解决
要点一
实例分析
以某产品质量问题为例,通过因果分析图法找出导致产品质 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原材料不合格、工艺参数设置不当、 设备故障等。
要点二
问题解决
02 1. 分层标准的选择要合理,能够反映出问 题的本质。
质量工具QC七大手法培训
![质量工具QC七大手法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697d09c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c.png)
二 、QC 七大工具区别和作用
6. 检查表: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初步原因分析的一种工具。其格式可多种多样 ,主要用于记录或点检,方法简单有效。
使用检查表的主要作用包括: 标准化:明确检查标准和要求,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效率性:使用检查表可以大大提高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 可追溯性:记录检查结果和备注,方便后续追踪和改进
第6页
二 、QC 七大工具区别和作用
4. 柏拉图:统计工具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柏拉图统计工具在质量管理、流程优化、问 题解决等多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使用柏拉图主要作用包括: 找出关键问题:柏拉图可以帮助识别出影响质量的关键问题,即抓住重要的少数及有用 的多数,适用于计数值统计。 确定改善目标:柏拉图可以帮助确定改善目标,通过识别出问题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 行改进。 识别影响因素:柏拉图可以确定主要因素、有影响因素和次要因素,从而帮助企业更好 地理解问题的根源。
质量工具QC七大手法培训
2024年9月25日
目录
一 QC七大工具定义 二 QC 七大工具区别和作用
第2页
一、QC七大工具定义
定义: QC七大手法又称QC七大工具,是质量管理工作中最基础的工具,在资料统计、分析和质 量问题的处理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QC七大手法的理解和应用,可以用简单易懂 的方法找到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并对症下药。我们通常所说的QC七大手法是指旧QC七大手法 ,包括:直方图、散布图、管制图、柏拉图、因果图/鱼骨图、检查表和层别法。
第7页
二 、QC 七大工具区别和作用
5. 因果图:也称为石川图或鱼骨图,是一种用于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可视化工具。它可 以帮助人们系统地识别、理解和整理影响问题的各种因素,从而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制定 相应的解决方案。
新QC七大手法(工具)完整版介绍
![新QC七大手法(工具)完整版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1f74a7bf61fb7360b4c65bb.png)
新QC七大手法(工具)完整版介绍“七大手法”主要是指企业质量管理中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昨天给大家介绍的老七种手法。
“老七种”有分层法、调查表、排列法、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和相关图,新的QC七种工具分别是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矩阵图、箭条图、PDPC法以及矩阵数据分析法等。
本期带大家了解一下“新七种”1.KJ法(亲和图法)(Affinity Diagram)2.关联图法(Rolation Diagram)3.系统图法(Systematization Diagram)4.矩阵图法(Matrix Diagram)5.过程决策计划图法(Process Dicesion program Chart)6.箭条图法(Arrow Diagram)7.矩阵数据分析法(Factor Analysis)新QC七大手法的使用情形,可归纳如下:亲和图——从杂乱的语言数据中汲取信息;关联图——理清复杂因素间的关系;系统图——系统地寻求实现目标的手段;矩阵图——多角度考察存在的问题,变量关系;PDPC法——预测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和结果;箭条图——合理制定进度计划;矩阵数据解析法—多变量转化少变量数据分析;新QC七大手法概述:新QC七大手法的特点:1.整理语言资料的工具2.将语言情报用图形表示的方法3.引发思考,有效解决凌乱问题;4.充实计划;5.防止遗漏、疏忽;6.使有关人员了解;7.促使有关人员的协助;8.确实表达过程。
9.管理工具,可以应用于QC以外的领域新QC七大手法的五项益处:1.迅速掌握重点--实时掌握问题重心,不似无头苍蝇般地找不到重点。
2.学习重视企划--有效解析问题,透过手法的运用,寻求解决之道。
3.重视解决过程--重视问题解决的过程,不只是要求成果。
4.了解重点目标--拥有正确的方向,不会顾此失彼。
5.全员系统导向--强化全员参与的重要性,进而产生参与感与认同感。
新旧QC七大手法的区别:新七大手法并不能取代旧七大手法,两种品管手法相辅相成。
02-新QC七大手法介绍
![02-新QC七大手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3bf868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c0.png)
质量系列培训课程新QC七大手法(侧重逻辑)介绍Date:2024/06/22课程大纲新QC 七大手法详细介绍Q & A回顾:旧QC 七大手法新QC 七大手法概述☐旧QC七大手法概述➢ 1.查检表——集数据➢ 2.柏拉图——抓重点➢ 3.层别法——过问题➢ 4.特性要因图(鱼骨)——展因果➢ 5.直方图——显分布➢ 6.散布图——判相关➢7.控制图——管异常现象第一层解析第二层解析第三层解析查检表柏拉图层别法特性要因图直方图散布图控制图QC (Quality Control )活动中『品质管理工具』汇总如下:层别图/法特性要因图柏拉图趋势图(T rend Chart )查检表控制图Note :这些手法需要做好「三现主义」,即以 现 实合理的眼光,来观察产生不良情形的 现 场 的 现 物 。
柏拉图散布图直方图查检表控制图现况掌握问题描述要因分析采取对策效果确认标准化日常管理☐新QC七大手法概述➢ 1.关联图➢ 2.亲和图(KJ法)➢ 3.系统图➢ 4.矩阵图➢ 5.矩阵数据解析法➢ 6.PDPC法➢7.箭条图关联图KJ法(亲和图)系统图(树形图)X1: ***X1-1: ******X1-2: ******X1-4: ******X1-5: ******X1-3: ******矩阵图矩阵数据解析法ABAA1A2A3BB1B2B3输入输出A B C D总分权重56381A6302B6363C63394D5155E972箭条图1234AB CDPDPC法******************************☐新QC七大手法用途归纳如下:➢ 1.关联图:理清复杂因素间的关系➢ 2.亲和图(KJ法):从杂乱的语言数据中汲取信息➢ 3.系统图:系统地寻求实现目标的手段➢ 4.矩阵图:多角度考察存在的问题,变量关系➢ 5.矩阵数据解析法:多变量转化少变量数据分析➢ 6.PDPC法:预测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和结果➢7.箭条图:合理制定进度计划新QC七大手法概述问题形态使用新QC七大手法问题是什么?KJ法(亲和图)为什么会如此?关联图为什么要这样做?系统图甲与乙对应关系为何?矩阵图/矩阵数据解析法时间依序顺序如何?箭条图如果那样,该怎么办?PDPC法用途(当你想要……)使用新QC七大手法关联图亲和图系统图矩阵图矩阵数据解析法PDPC法箭条图理清问题●●展开方案●●实施计划●●●☐新QC七大手法的特点➢整理语言数据的工具➢将语言情报用图形表示的方法➢引发思考,有效解决凌乱的问题➢充实计划➢防止遗漏、疏忽➢使相关人员了解➢促使相关人员的协助➢确实表达过程➢管理工具,可以应用于QC以外的领域☐新、旧QC七大手法比较旧QC七大手法新QC七大手法理性面感性面大量的数据数据大量的语言数据问题发生后的改善问题发生前计划、构想☐新、旧QC七大手法使用范围:序号手法步骤旧QC七大手法新QC七大手法查检表柏拉图层别法鱼骨图直方图散布图控制图关联图亲和图系统图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法箭条法1选题▲▲○○○○△2现况调查▲▲○○○3目标设定△△4原因分析▲▲▲5真因验证○○○○○○△6拟定对策○○△△▲○7对策实施○△△▲○8效果确认○○○○○9制定巩固措施○△△10总结及下一步计划注:▲表示特别有效○表示有效△表示有时采用➔新QC七大手法并不能取代旧七大手法,两种品管手法相辅相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C七大手法(工具)完整版介绍“七大手法”主要是指企业质量管理中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有“老七种”和“新七种”之分。
“老七种”有分层法、调查表、排列法、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和相关图,新的QC七种工具分别是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矩阵图、箭条图、PDPC法以及矩阵数据分析法等。
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老七种”。
何为QC七手法:QC七手法又称为QC七工具,一般指旧QC七手法,即层别法、检查表、柏拉图、因果图、管制图、散布图和直方图。
是质量管理及改善运用的有效工具。
QC手法的适用范围:QC手法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用于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计划管控、员工思想意识行为管理、质量管控、成本管控、交期管控、士气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效率管理、绩效考核、日常管理等等),但主要用于品质管理及改善。
七大手法口诀:因果追原因、检查集数据、柏拉抓重点、直方显分布、散布看相关、管制找异常、层别作解析。
因果图(特性要因图、石川图、鱼骨图):定义:当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受到一些要因(原因)影响时,将这些要因加以整理,成为有相互关系且有条理的图形,这个图形就称为特性要因图,又叫鱼骨图(Fish-Bone Diagram)。
用途说明:1.整理问题。
2.追查真正的原因。
3.寻找对策。
制作步骤:1. 决定问题或品质的特性——特性的选择不能使用看起来很抽象或含混不清的主题。
2. 决定大要因——须是简单的完整句,且具有某些程度或是方向性。
3. 决定中小要因。
4. 决定影响问题点的主要原因。
5. 填上制作目的、日期及制作者等资料。
应注意事项:1.脑力激荡。
2.以事实为依据。
3.无因果关系者,予以剔除,不予分类。
4.多加利用过去收集的资料。
5.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并依结果提出对策,依5W2H原则执行。
.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WHO——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HOW ——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6.依据特性别,分别制作不同的特性要因图。
7. a.大要因通常代表是一个具体方向。
b.中要因通常代表的是一个概念、想法。
c.小要因通常代表的是具体事件。
8.至少要有4根大骨、3根中骨及2根小骨,且这些要因都不能重复。
柏拉图定义:又称重点管理图,根据所收集的数据,以不同区分标准加以整理、分类,计算出各分类项目所占的比例而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制作步骤:1.决定不良的分类项目。
2.决定数据收集期间,并且按照分类项目收集数据。
3.记入图表纸。
4.计算累计比率。
5.标记代表意义。
6.记上累计值,并用线连接。
7.计入柏拉图的主题及相关资料。
举例:用途说明:1.掌握问题点。
2.掌握重要要因。
3.确认改善效果。
改善效果之确认:效果确认的柏拉图制作要诀:1.必须两个柏拉图并排,分为改善前与改善后。
2.收集数据的期间和对象必须一致。
3.季节性的变化应列入考虑。
4.对于改善项目以外的要因也要加以注意。
数据及检查表─数据定义:所谓数据,就是根据测量所得到的数值和资料等事实。
——数据=事实。
收集重点:1.收集正确的数据。
2.避免主观的判断。
3.要把握事实真相。
——取样方法。
——测定方法与设备。
整理时应注意事项:1.做原因分析或采取对策时,须有数据做为依据。
2.清楚使用目的。
3.改善前与改善后所具备条件要一致。
4.收集完后须马上使用(时效性)。
5.记录时要力求正确及清晰。
数据的种类:1. 定量数据.计量值:如长度、时间、重量等连续性数据。
.计数值:如缺点数、不良品数、人数等非连续性数据。
2. 定性数据如衣服的美感等以优先顺序、等级为依据的数据。
数据及检查表─检查表定义:以简单的数据、用容易了解的方式做成图形或表格。
表中记有检查的必要项目,只要记上检查记号,并加以统计整理,就可做为进一步分析或核对检查之用。
类别:1.记录用查检表:又称改善用查检表,常用于不良原因和不良项目的记录。
2.点检用查检表:又称备忘点检表,常用于机械设备与活动作业的确认。
范例:记录用查检表用途说明:1.日常管理。
2.收集数据。
3.改善管理。
制作步骤:1.决定所要收集的数据及希望把握的项目。
2.决定查检表的格式。
3.决定记录形式。
4.决定收集数据的方法。
使用要诀:1.查检收集完成的数据应马上使用。
2.数据是否集中在某些项目或某些时段?是否因时间的经过而产生变化?周期性变化的特殊情形也要特别注意。
3.如有异常,应马上追究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4.迅速判断,即刻行动。
5.是否随着改善而有变化?6.适当保留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记录,以便日后比较。
7.可利用柏拉图加以整理,以便更进一步掌握问题的重心。
注意事项: 1.表中不可有「其他」项目栏。
2.查检表应有层别项目。
层别法定义:对观察到的现象或所收集到的数据,按照它们共同的特征加以分类、统计的一种分析方法。
是容易观察,有效掌握事实的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
用途说明:1.发现问题,界定问题。
2.发掘问题的要因。
3.验证要因产生的影响。
层别的对象和项目:1.有关人的层别。
2.机械设备的层别。
3.作业方法、条件的层别。
4.时间的层别。
5.原材料零件别。
6.测量检查的层别。
7.环境天候的层别。
8.制品的层别。
使用步骤:1.确定目的。
2.掌握影响问题的因素及范围。
3.决定层别项目、收集使用表单。
4.层别观察事实并记录、分类与绘制应有的图表。
5.寻求差异点,找寻真因所在。
6.得出结论。
注意重点:1.收集数据之前就应使用层别法。
2.QC手法的运用应该特别注意层别法的使用。
3.管理工作上也应该活用层别法。
范例:Lot中不良层别散布图定义:把互相有关联的对应数据,在方格纸上以纵轴表示结果,以横轴表示原因;然后用点表示出分布形态,根据分布的形态来判断对应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
用途说明:1.检定两变数间的相关性。
2.从特性要求寻找最适要因。
3.从要因预估特性水准。
成对数据的对应关系目的:1.知道两组数据(或原因与结果)之间是否有相关及相关程度。
2.依据各种可能影响原因层别绘制散布图,可找出最适的要因。
3.检视是否为不相关。
制作步骤:1.收集相对应数据,至少30组以上,并且整理写到数据表上。
2.找出数据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画出纵轴与横轴刻度,计算组距。
4.将各组对数据标示在座标上。
5.记录必要事项。
范例:身高与体重散布图判读:直方图定义:将所收集的数据、特性值或结果值,在横轴上适当地区分成几个相等区间,并将各区间内测定值所出现的次数累加起来,用柱形画出的图形。
使用目的:1.测知制程能力。
2.测知数据的真伪。
3.测知分配型态。
4.计算产品不良率。
5.调查是否混入两个以上的不同群体。
6.藉以制定规格界限。
7.规格与标准值比较。
8.设计管制界限是否可用于制程管制。
9.求分配的平均值与标准差。
制作步骤:1.收集数据并且记录在纸上。
2.找出全体数据中之最大值(L)与最小值(S)3.定全距(R)=最大值(L)-最小值(S)4. 决定组数——史特吉斯公式组数:K=1+3.32log n n=数据个数——组数决定参考表(经验法则)5. 定组距(H)=R/K=全距/组数6. 求各组上、下组界——第一组下组界=最小值-最小测定值/2——第一组上组界=下组界+组距(以此类推)7. 决定组的中心点。
——(上组界+下组界)/2=组的中心点8. 制作次数分配表。
9. 制作直方图。
10. 填上主题、规格、平均值、数据来源、日期等数据。
次数分配表:范例:西瓜重量直方图范例:小勇跑步所需时间直方图注意事项:1.可根据图案分布形状来观察制品工程是否正常。
2.产品规格分布图案可与目标、标准规格作比较,有多大的差异。
3.是否必要再进一步层别化。
型态、形成原因与对策:分布型态与目标规格比较:1.图形是否分布中央?2.规格外比率有多少?3.平均值是否在规格正中央?制程能力还可以,但产品质量稍有变动即会产生不良品,有提高制程能力的必要。
制程能力足够,产品质量分散宽度完全在规格界限内。
制程能力不足,因为中心值偏右,如能将中心值调整至规格中心处,则刚好可以符合规格。
——制程的分散宽度过大,此时须改善制程或检讨规格,而已生产的产品须全选别。
统计图定义:.统计图就是将繁杂的数据用最简单的图形表达,让使用易者易于接受、理解。
.统计图能有效率地传送情报,易于发现问题重点。
用途说明:1.掌握数据全体形态、趋势,使读者易于比较及发现事实。
2.有效率传送情报。
3.强调发现问题的重点。
必须具备的条件: 1.要具有看一眼就能完全了解整体状况。
2.绘制上力求简单明了。
3.让看的人易于了解与分析。
4.图表的尺度、点、线应力求正确。
5.能从中了解问题的核心。
制作步骤: 1.确定统计图分析目的。
2.选择统计图种类。
3.决定图形的大小。
4.绘制统计图的轴、圆、刻度等必要骨架。
5.依收集数据统计后绘图。
6. 记入必要事项——统计图名称——关于数据搜集期间、样本数等——必要说明事项——制作者棒状图(Bar chart)——也称作柱形图,是由若干等宽的长柱平行排列而成,柱形的长短表示数值的大小,将这些数值并列以便比较。
制作上一般以纵轴为次数,横轴为层别项目。
项目多时可密接,项目不多时可适中分开。
范例:芒果品种数量棒状图绘制棒状图时应注意事项:1.柱形的宽度要一样,而且不可过于宽大。
2.柱与柱之间隔大约是柱形宽度的一半。
3.图中若有某一柱形太高时,可以用波形加以间隔画出。
饼图(Pie chart)——先计算出各数值所占全体总值的百分比,再依其比例画成一圆形。
读图时容易由直觉来发现层别项目的比例,适合用于强调组成比例的场合。
范例:各品种芒果产量饼图绘制饼图时注意事项:1.以12点钟方向画出一条基线,以基线为起点逆时钟方向由小而大分类画上。
2.各扇形必要时可用不同线纹或颜色加以区分。
3.若有特别强调部份也可用突出圆周以外的方式画出。
带状图——带状图是按各项目的结构比率,分割带状(长方形)的面而成。
带状图综合棒状图与饼图的优点,可同时显现比例与数值的图形;若配上时间亦可显示时间的变化。
范例:近三年来各品种芒果产量推移图(Run chart)——也称为折线图或历史线图。
推移图的纵轴代表统计事项数值,横轴代表时间。
将一连串依时间顺序排序的数据点在图中,再以线连接起来就成了推移图。
推移图可以用来观察时间推移时数据变化,以及变动的趋势和变化的速度。
范例:火旺家今年度电力使用推移图绘制推移图时应注意事项:1.当数值大小差距很大时,可使用相同的波形加以隔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