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产业结构的演进及其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林锦凤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迅猛增长,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此背景下,文章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的考察,对其三大产业发展演变过程进行阶段划分和动因分析,从宏观角度,揭示了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该地区城市化的影响以及两者间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演进;城市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与产业经济的发展都走在全国的前列,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的总结,并且回顾在这过程中珠三角城市化的发展,分析产业结构演变对地区城市化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指出在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益于珠三角未来的产业调整方向以及城市化的发展,对珠江三角洲未来空间发展的战略规划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珠江三角洲的范围
1994年广东省政府界定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主要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和惠州市的惠城、惠阳、惠东、博罗、肇庆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四会,面积为41596平方公里,这也就是常说的“小珠三角”。在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后,不少的学者都逐步认为,作为特别行政区的香港和澳门,从地理位置来看,应该是珠江三角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不能把香港和澳门排除在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之外,而应该把香港和澳门融入珠江三角洲,这样包含了香港和澳门的珠江三角洲的土地面积为42695平方公里,这就是“大珠三角”。本文章中所研究的就是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大珠三角”。2.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演进
2.1改革开放前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形态
珠三角位于广东中南部,大部分地区处于北回归线以南,是我国最大的南亚热带平原。这里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水热同期,农作物可全年生长。加之河网密布,水运方便,灌溉水源充足,使三角洲具有突出的农业资源优势。改革开放之前,珠三角的都是以第一产业发展为主,并曾以“桑基鱼塘”的农业生产模式而闻名。
2.2 改革开放后珠三角产业发展
2.2.1 库兹涅茨关于产业结构变化的研究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产业结构的变化作了深入的研究,他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从三次产业GDP结构的变动看,在工业起点时,第一产
业的比重较高,第二产业比重低,以商业、服务业为基础的第三产业比重较高,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只是缓慢提高。当第一产业比重降低到20%以下,第二产业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而在GDP结构中占最大比重时,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的比重再降低到10%左右,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转为相对稳定并有所下降时,工业化就到了后期阶段阶段。[1]根据库兹涅茨的研究理论,以及珠三角从改革开放至今(1978——2005年)三大产业的GDP结构变动,笔者将这一过程中珠三角的产业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
表1 1978年——2005年珠三角三大产业的GDP结构演变
资料来源:《广东统计年鉴1980—2005》
2.2.2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的发展
2.2.2.1珠三角工业化的初步发展阶段(1978——1990年)
这一时期为改革开放的初期,珠三角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一方面,由于1978年广东广大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更使得大批的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转移到其他产业的生产,为珠三角的工业化道路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珠三角充分利用中央给予的特殊优惠政策,发挥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大力引进外资,积极参与国际分工。随着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日渐提高,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图1)。整体来看,珠三角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持续快速下降,从1979年的34.5%下降到1990年的18.3%,年均下降近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则持续增长,在这10年期间,从40.1%增长到45.39%;与第一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则呈反方向变化,显示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比重从1979年的25.4%上升到1990年的35.78%,年均增长近1个百分点。
图1 1979—1990年珠江三角洲三大产业的演变
从珠三角内部来看,改革开放初期,国家设立了深圳与珠海两个经济特区,在经济特区快速发展的同时,以东莞、顺德、南海、中山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小城市迅速崛起,这一时期珠三角的区域经济总体上趋于均衡发展态势。同一时期,香港制造业的低生产成本优势已逐渐丧失,制造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客观要求愈益迫切,而此时的珠三角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开放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不仅拥有丰富廉价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而且投资环境大大改善。在此背景下,大量中小型的香港制造企业将劳动密集型生产或工序大规模迁入珠三角,香港与珠三角“前店后厂”发展模式即在此阶段形成。
改革开放的最初十年期间(1979—1990年),珠三角的三次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二、三产业在GDP 中所占比重之和增长迅猛,而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则下降明显,从产业结构演变理论来看,符合现代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从这一阶段珠三角的三大产业比值也可以表明珠三角经济大体上完成了由农业向工业化初级阶段的演进,第三产业趋向活跃。
2.2.2.2珠三角工业化的中期阶段(1991——2000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的产业结构充分反映了产业进化的一般规律,即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下降,第三产业比值比重明显上升;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则经历了从显著上升到缓慢回落的过程。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由1991年的17.73:46.12:36.15演变到1995年的11.08:50.17:38.75,再到2000年的8.81:49.57:41.62(如图2)。
比值(
图2 1991——2000年珠江三角洲三大产业的演变
从三次产业内部构成看,长期以来被称为鱼米之乡的珠三角第一产业,已由单一农业转向种养与加工相结合,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大农业经济,在农村总产值中,林牧副渔所占比重都相应提高,名优水果、蔬菜、花卉生产大幅增长。1996年,农业商品率达79.8%,比全省高出近7个百分点。[3]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农业产值比重下降,工业、建筑业、交通和商饮业等非农业的比重迅速上升。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着珠三角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正逐步让位于新兴工业,电气、机械、电子、纺织、食品、化纤、精细化工等已成为珠三角的支柱行业。以家电为龙头产品的轻工业体系以及以“三资”、“三来一补”企业为特色的外向型工业体系,构成了珠江三角洲轻型化和外向型的工业格局。1991年,珠江三角洲轻工业总产值1272.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0.1%,1996年更达到74.2%。深圳、珠海、中山、东莞、惠州5个城市“三资”企业工业产值已占其全部工业产值的50%以上。[4]第三产业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迅速兴起。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技术开发、房地产商贸餐饮和旅游等行业也迅速崛起,第三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1996年,广东省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中,69%是在珠三角实现的,珠三角成为全省的信息、金融、贸易及科技发展的中心。
2.2.2.3珠三角工业化的后期阶段(2000年至今)
从2000年到2005年,珠三角第一产业的比重从8.81%降到3.02%;第二产业有所增长,但速度趋于平稳缓慢,2005年达到了50.97%;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从2000年的41.62%增长至2005年的46.01%。[5]根据珠三角自2000年至2005年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来看,未来珠三角产业结构演进的方向应该是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将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将继
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