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相关知识PPT(21张)

合集下载

产品的可靠性保证 PPT

产品的可靠性保证 PPT

内建可靠性得信息共享利用—可靠性数据
失效机理分析
维修/维护
可靠性和质 量水平评估
可靠性数据
故障闭环处理
可靠性预计
可靠性试验 设计
根本原因分析
基本特性分析
– 元器件、物料基本特性 – 金属材料、结构特性 – 工艺过程特性
失效分析
– 产品级失效分析 – 器件级分析 – 失效机理分析
内建信息共享利用-基本特性与失效机理
一般得可靠性工作步骤
确定产品得可靠性目标,包括产品得应用条件,预 期得寿命,其她特定得要求;
确定不同阶段可靠性分析与可靠性试验得计划; 通过内部评审与稽核确认产品得可靠性结果; 从试验或现场数据评估产品得可靠性; 持续得可靠性分析
推荐得可靠性组织结构
Product Line
Engineering Design
差异性
– 国外开发工程师具备非常丰富得可靠性工程经验、 – 可靠性工程师主要职责:
• 基础性可靠性工作(失效分析/失效机理研究/可靠性数据统计分析) • 可靠性管理(评审/问题闭环控制) • 专业技术研究(试验方案制定/规范标准制定/基础研究)
汇报结束,谢谢!
目录
影响产品可靠性得因素 可靠性设计内容
产品的可靠性保证
影响产品可靠性得因素
产品设计: 设计控制 (电路、物料、工 艺、结构设计) 软件分析工具
产品测试: 基本测试 异常测试 可靠性试验
产品需求管理: 寿命周期环境条件
可靠性需求 其它限制条件
经济性: 成本控制
寿命周期费用分 析
产品可靠性
风险控制: 评审与检视 可靠性预测评估
可靠性监控: 失效闭环处理 可靠性和质量指标
寿命周期条件

电子产品质量与可靠性技术 PPT

电子产品质量与可靠性技术 PPT


● ●
例4:神舟5号火箭发射成功的可靠性为0.997.

不可靠度
定义: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 、产品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的概率。它也是时间的 函数,记作F(t),也称为累积F(t)=p(T≤ t)

R(t)+F(t)=1
失效概率密度f(t)
定义:失效概率密度是累积失效概率F(t)对时间的变化率, 它表示产品寿命落在包含t的单位时间内的概率,即t时刻, 产品在单位时间内失效的概率
可靠性指标的选择的依据
a、装备的类型,例如对坦克为平均无故障里程( MMBF)、对于飞机为平均无故障飞行小时( MFHBF)、对一般设备则为平均无故障时间( MTBF);
b、装备的使用要求(战时、平时、一次使用、重 复使用)对于一次使用的产品则为成功率(例 导弹); c、装备可靠性的验证方法,厂内试验验证则用合 同参数,外场验证则用使用参数。

可靠性模型
数学型
假设各单元寿命服从指数分布
Rs (t ) Ri (t )
i 1
n
MTBFs=1\λs
s i
i 1
n
建立产品的可靠性模型

产品的可靠性模型是进行产品可靠性指标定量分配和 预计,以及开展产品可靠性分析的基础。

典型的可靠性模型有:
串联、并联(热储备)、混联、表决(k/n)、冷储备( 非工作)和网络系统等。
dF (t ) f (t ) F (t ) dt
瞬时失效率λ(t),(简称失效率)

定义:是在t时刻,尚未失效的产品,在该时刻后的 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
(t ) lim
t 0
F (t t ) F (t ) dF (t ) 1 R(t )t dt R(t )

电子系统可靠性设计-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可靠性设计PPT课件【2024版】

电子系统可靠性设计-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可靠性设计PPT课件【2024版】
数据速率、误差检验、输入输出状态指示、格式要求、 时钟、选通脉冲等
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可靠性设计 电子系统可靠性设计
2)控制要求或处理要求
嵌入式系统对实时性要求较高
工作顺序要求严格:发送数据的时间、接收数据的时间、 时序关系、CPU和外设的同步 3)可靠性问题
对软件的可靠性要求和出错处理的要求
确定出错处理方案,列出各种错误图像、显示错误的 方法 用户的需求:全面详细的了解,设计者的理解和用户的解 释必须完全一致,形成文档
5、性能错误
电子系统可靠性设计
指设计的软件性能和用户的需求相差太大,不能满足用 户的要求
例如:软件的响应时间、执行时间、控制系统的精度等
例如:
计算机的语音识别,尽管识别率满足要求,但是识别 时间不能太长,如果需要几分钟进行识别,无法应用
嵌入式系统发生故障时:
需要立即做出响应,自动保护和报警
如果响应时间过长:会发生严重的后果
依赖于设计者的思路、方法 在软件开发的每一步:都可能引入故障 每一个阶段都要采取质量控制手段
实现软件的可靠性要求 一、软件工程的开发模式 二、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 三、软件可靠性管理
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可靠性设计 电子系统可靠性设计
一、软件工程的开发模式 1、瀑布式开发模型 2、原型法开发模型 3、螺旋形开发模式 4、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模型
上个例子:
故障率λ=0.004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1/λ =250
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可靠性设计 电子系统可靠性设计
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可靠性设计 电子系统可靠性设计
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可靠性设计
2、方案中有错误
电子系统可靠性设计
当用户需求充分了解后,进行软件的总体方案设计

电子产品可靠性PPT课件

电子产品可靠性PPT课件

量等级等均应满足设备工作和环境的要求,并留有足够的裕量。
第19页/共155页

(2) 优先选用经实践证明质量稳定、可靠性高、有发展前途的标准元
器件,不选用淘汰和禁用的元器件。

(3) 应最大限度地压缩元器件的品种规格,减少生产厂家,提高它们
的复用率。

(4) 除特殊情况外,所有电子元器件应按不同的要求经过必要的可靠
维修安全。

(5) 设备最好具备监测装置和故障预报装置,能使操纵者尽早地发现
故障或测试失效元器件,及时更换维修,以缩短维修时间,防止大故障出现。
第11页/共155页
• 生产方面

1. 生产条件对电子设备的要求

任何电子设备在它的研制之后都要投入生产。生产厂的设备情况、
技术和工艺水平、生产能力和生产周期以及生产管理水平等因素都属于生产

(1) 输出高电平UOH。输出高电平UOH是指输入端有一个(或几个)为
低电平时的输出电平。UOH典型值约为3.6 V。

(2) 输出低电平UOL。输出低电平UOL是指在电路输出端接有额定负
载(通常规定为带八个同类型的与非门负载)时,电路处于饱和导通状态时的
输出电压。UOL一般应小于或等于0.35 V。
备能够耐受高低温循环时的冷热冲击。

(2) 采取各种防护措施,防止潮湿、盐雾、大气污染等气候因素对电
子设备内元器件及零部件的侵蚀和危害,延长其工作期。
第3页/共155页

2. 机械条件对电子设备的要求

机械条件是指电子设备在不同的运载工具中使用时所受到的振动、
冲击、离心加速度等机械作用。它对设备的影响主要是:元器件损坏失效或

电子产品结构可靠性与防护设计ppt课件

电子产品结构可靠性与防护设计ppt课件

绝缘安装 500V/DC
电缆
-40~+60℃
或 弱电流电器 图 中 , 仪表、电信设 (g)

AVRP 聚氯乙烯 250V/AC 绝缘屏蔽 500V/DC 安装电缆 -60~+70℃
或 弱电流电器 图 中 , 仪表、电信设 (h)

SIV-7 空 气 - 聚 -40~+60℃ 氯乙烯绝 缘同轴射 频电缆
• 室温和电子产品机壳内部空间的温度不能超 过导线绝缘层的耐热温度;(电源线和地线要 特别加以注意) • 当导线(特别是电源线)受到机械力作用的 时候,要考虑它的机械强度。 e. 要便于连线操作
34
电子产品总体结构与防护设计
(3) 电磁线
具有绝缘层的导电金属线,用来绕制 电工电子产品的线圈或绕组
作用是实现电能和磁能转换。
24
电子产品总体结构与防护设计
线规 :指导线的粗细标准 ,有线号和线径两种 表示方法 。
线号制 :按导线的粗细排列成一定号码 ,线号 越大,其线径越小,英、美等国家采 用线号制 。
线径制:用导线直径的毫米(mm)数表示线规, 中国采用线径制。
25
电子产品总体结构与防护设计
b. 绝缘外皮材料 绝缘外皮除了电气绝缘外,还有增强导线机械 强度、保护导线不受外界环境腐蚀的作用。
SYV
聚氯乙烯 -40~+60℃ 绝缘同轴 射频电缆
固定式无线 图 中 电 装 置 ( 50 (c) Ω)
28
电子产品总体结构与防护设计
表2
型号 名称
工作条件
主要用途 结构
RVS 聚氯乙烯 450V
或 家用电器、小 图 中
绝缘双绞 750V/AC , <50 型电动工具, (d)

《电子产品设计》PPT课件 (2)

《电子产品设计》PPT课件 (2)

②对半导体器件而言,它的 寿命长、稳定可靠,所以其 失效特性有特殊的地方,如 图所示。早期失效和一般元 件相同,失效率随时间增加 迅速下降。失效原因通常是 由于原材料缺陷和工艺因素 所引起。在偶然失效期,失 效率低且随时间递减。这一 时期失效率近似为一常数, 是半导体器件最好的工作时 期。半导体器件没有耗损失 效期,这是其特殊性所在。 类似半导体器件失效规律的 电子元器件还有固体钽电解 电容器,它的结构和特性类 似于半导体二极管。
(2)元器件的可靠性:
一般元器件的可靠性通常用失效率表示。由于元 器件都工作在偶然失效期,其失效率为常数。失效率λ(t)
与可靠度R(t)之间的关系R为(t) et
上式说明了正常工作概率(可靠度)在时间上是按指数 衰减的。当产品的工作时间等于产品平均正常工作时间 (平均寿命)时,产品的可靠度约为0.37。因此,要获 得较高的可靠度,产品的工作时间应远小于产品的平均寿 命,也就是工作时间越短其可靠性越高。
早期失效期:由设计、制造上的缺陷等原因而造成的失效 叫早期失效,发生早期失效的期间叫早期失效期。其特点 是失效率较高,但随着元器件工作时间的增加而失效率迅 速降低。通过对原材料和生产工艺加强检验和质量控制, 可以大大减少早期失效比例。在生产中对元器件进行筛选 老化,可使其早期失效大大降低,以保证筛选后的元器有 较低的失效率。
第四节 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设计
可靠性概念
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是指它的有效工作寿命。即 它能够完成某一特定功能的时间。(也可定义为产品在规 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条件,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规定的时间:
规定的条件:
规定功能:
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的涉及面非常广泛。它涉及
到产品的可靠性模型,可靠度和维修的要求,预计和分配,

可靠性设计ppt课件

可靠性设计ppt课件
一般当N足够大 R(t) NNf (t) N
因为0≤Nf (t)≤N,故0≤R(t)≤1
现代设计方法
2)不可靠度(Faulty)
不可靠度或失效概率;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 定的时间内,产品功能失效的概率。 产品的失效概率也是时间的函数,用F(t)表示 ,称为失效概率函数。
显然
现代设计方法
R(t)P(t) F (t) ( t) 1 R (t)
f(t)
f(t)dF (t)dR (t)
dt
dt
f(t)
失效概率
F(t)
t
f (t)dt
0
F(ta)
R(ta)
0

ta
t
可靠度 R(t)1F(t) f(t)dt t
图1-3 f(t)与F(t)
现代设计方法
4)失效率(故障率)
• 工作到时刻 t尚未失效的产品,在这t 时刻后,在单
现代设计方法
可 靠 性 设 计(1)
Reliability Design ——可靠性概述
大学CAD中心
现代设计方法
本讲主要内容
可靠性基本概念和特点 可靠性设计的常用指标 可靠性设计常用分布函数
现代设计方法
1.可靠性设计的概念与特点
• 什么是可靠性?
• 可靠性的由来
1952年,美国国防部成立了“电子设备可靠性咨询小组(AGREE)” ,1957年发表了著名的“军用电子设备的可靠性”报告,提出了在生 产、试制过程中产品可靠性指标进行试验、验证和鉴定的方法,以及包 装、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可靠性问题及要求。这份报告被公认是电子产 品可靠性工作的奠基性文件。至此,可靠性理论的研究开始起步,并逐 渐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可靠性工程开始形成一门独立的工程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合理选择应用元器件: 1)按加于元器件的电应力(电压、电流、功率、频 率、 脉宽等)性质与大小来选用。
2)按环境应力(温度、湿度等)来选用。 3)按电磁兼容性要求选择元器件。从限制干扰电平 和减少干扰耦合两方面来考虑 。 4)集成化设计。优先采用IC。
5)降额使用(减额设计)。 降额比S=使用电应力 / 额定电应力
原则:
1)尽量采用经过验证确实能提高可靠性的新技术、 新结构、新器件和新工艺。
2)尽量简化电路和机械结构。 3)尽量减少元器件、连线、接点及接插件数量。 4)尽量采用可靠性高的标准电路和结构件。
可靠性计算方法:
一般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模型为串联模型,且一般电子 元器件和整机的失效为指数分布。可用“失效代数和法” 计算,即系统失效率为各单元电路元器件、结构件、装 配及调整等的失效率总和:
λ s = Σ Ni λi
其中λi 为系统中第i种的失效率
(i = 1,2,…,n),Ni 为该种的单机用量。
则系统可靠性可计算为:
MTBFs = 1 / (1+α ) D k λs
其中 α为补偿系数(一般取0.1), D为鉴别比 (民用 品一般取3),k为环境因子(实验室取0.5 ~ 1、室内家 用电器1 ~ 10、野外地面固定设备3 ~ 8、船舶10 ~ 18、 地面移动设备13 ~ 30、飞机50 ~ 80)。
为确定产品的可靠性特征量是否达到所要 求的数值而进行的试验。
加速试验: 为缩短试验时间,在不改变失效机理的条
件下,用加大应力的方法进行的试验。
(二)可靠性设计
意义:可靠性设计奠定产品可靠性的基础,制造保 证产品的可靠性,使用保持产品的可靠性。但制 造和使用中许多问题也是设计的内容。
要求: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操作性、维修性 和经济型。
元器件 名称 整流二极管 稳压二极管 大功率三极管 中功率三极管 小功率三极管 电源变压器 保险丝 电解电容器 电容器 电阻 可调电阻 电源开关 接插件
合计
数量 4 1 1 1 1 1 2 5 4 7 1 1 1
预计值
λ ( 10-5 / h ) n λ ( 10-5 / h )
0.580
2.320
2)基本失效率λ0:指正常寿命期间的失效率或在试验 室额定条件下试验得到的失效率。通常元器件的λ0为常数 (半导体器件的λ0随时间增长而缓慢下降)。
二。可靠性分配:
当可靠性预计值达不到要求的可靠性指标时, 需进行可靠性分配,即将系统的目标可靠性指 标合理分配到系统的各组成单元及各元器件。
1) 由可靠性预计得出预计的失效率λ预计。
0.140
0.140
0.750
0.750
0.670
0.670
0.520
0.520
0.090
0.090
0.100
0.200
0.050
0.250
0.015
0.060
0.010
0.070
0.270
0.270
0.270
0.270
0.024
0.024
5.634
分配值
λ ( 10-5 / h ) n λ ( 10-5 / h )
0.060
0.240
0.020
0.020
0.120
0.120
0.100
0.100
0.050
0.050
0.050
0.050
0.020
0.040
0.005
0.025
0.002
0.008
0.002
0.014
0.050
0.050
0.005
0.005
0.005
0.005
0.677
三。元器件:
1.按“可靠性第一,性能第二”来简化系统及电路,减 少元器件数量。
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知识
(一)主要名词术语
• 可靠性: 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 的能力。
• 失效:产品丧失规定功能。对可修复产品,通常称故障。
• 可靠性特征量:用来表示可靠性高低的各种数量指标。
平均寿命:对不可修复产品,是指其失效前的平均工作时 间;对可修复产品,是指其相邻两故障间的工作时间,也 称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
其λ(t)随工作时间的增加而快速下降。 偶然失效:产品由于应力条件不可预测的偶然变 化造成的失效。
其λ (t)=λ 为一恒定值。 耗损失效:产品由于老化、磨损、损耗、疲劳等 原因而发生的失效。
产品的正常使用应处于偶然失效期。
可靠性测定试验:
为确定产品的可靠性特征量的数值而进行 的试验。 可靠性验证试验:
2) 由整机规定的可靠性指标计算出整机允许 的总失效率λ允许。
3) 求出失效率差值λ差 = λ预计 - λ允许 。并根 据各电路单元失效率的比例、重要性及实现的 可能性将失效率差值分配到各电路单元和元器 件。
4) 将各电路单元失效率的预计值减去分配的 差值求得各电路单元失效率的分配值。
例:某产品中电源单元可靠性预计与分配表
6)降温使用。 3.压缩元器件的品种和规格。
四.热设计:
1。防热措施。 元器件的选用及安装排列好坏是关键。
2。散热措施。 • 加强外壳的散热,采用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
减薄壁厚。
• 合理设计外壳的通风结构,加强对流,进、出 风口原则上应开在温升最大处,注意防止二者间 有气流障碍或气流短路结构。
市场调查
可靠性设计程序
总体设计
可靠性预计及分配
元器 件选 择及 降额
结 构 设 计
热 设 计
漂 移 设 计
抗干扰 及
暂态保 护设计
工 艺 设 计
安 全 设 计
人机 系统 设计
可靠性 设计审 查及价 值分析
环 境 试 验
鉴 定 试 验
试生产 和
试销售
一.可靠性预计:从各子系统、部件、元器件的现实可
失效率:工作到某时刻尚未失效的产品,在该时刻后单位 时间内失效的概率,记λ (t)。
其基本单位为菲特(1菲特=10-9 / 小时)。
一般电子产品的失效分布均符合指数分布,其λ (t) 为一浴盆曲线。
λ(t)的浴盆曲线。
浴盆曲线表明产品失效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失效:由于设计不完善、制造过程的缺陷、 管理不善、检验疏忽等造成的失效。
靠性指标来综合预计出系统可能达到的可靠性水平。
1.目的:1)发现系统的薄弱环节。
2)进行各设计方案的比较。
3)作为可靠性分配的根据。
2.根据:
1)元器件的现场失效率λ :通过整机高温负荷老化、 高温、负荷可靠性试验、月早期返修及年累计返修统计数 据等求得:λ= r / m n t (其中r为该元器件的失效数、m 为收集的整机台数、 n为 某元器件的单机用量、t为平均工 作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