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案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教学设计示例二_历史教案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教学设计示例二_历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ddfdb6284ac850ad024237.png)
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东欧剧变的实质和方式;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八一九”事件;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的原因。
二、要求学生认识: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但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
2.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然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潮流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3.通过对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今天,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还在实践和发展。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1.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波兰、民主德国和罗马尼亚剧变的经过,找出三国在剧变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并以此深化学生对特定历史进程的分析和认识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内因与外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一、本课重点:苏联的解体。
二、本课难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
教学手段利用投影仪显示教学提纲及资料教学过程引言导读:本章引言共有三段。
第一段指出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内部原因和消极影响。
请同学们具体说明。
内因是苏联东欧改革进程中的重大挫折;消极影响是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
第二段说明了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的政治形势。
请同学们说出其特点。
1.世界格局的多极化的局面和走向缓和的世界形势的总趋势;2.美国的霸权主义,一些地区、一些国家固有矛盾的激化,导致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3.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争取世界和平。
)(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第三段指出了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经济局势的特点。
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发展中国家为改变不公平、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而斗争。
)复习小结:导入新课二次大战后至上世纪8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过程?1.战后初期到50年代中期,雅尔塔体系确立,两极格局形成,冷战开始;2.从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
高二历史教案-第一节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最新
![高二历史教案-第一节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a3d39203c5da50e2524d7fa6.png)
第一节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一、学习目标1.东欧剧变的原因;2.东欧剧变的实质和方式;3.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和历程;4."八一九"事件,苏联的解体和原因。
二、自学导引㈠东欧剧变1.原因(1)内部原因①在历史上长期受制于苏联,教条主义地照搬高度集中的体制,采用片面发展重工业和高速度、高积累、高投资的方针,产生了许多问题和错误。
②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模式的框架,成效不大,酿成危机和危机,使东欧各国的执政党和政府脱离了群众。
(2)外部原因①戈尔巴乔夫的建设“”纲领推动了东欧各国政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
②西方国家推行的策略。
2.概况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东欧各国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
共产党或工人党的领导人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把建设“”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实行政治化。
反对派势力大增,通过取得政权,东欧各国的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各国大都通过的和平方式发生了剧变。
其中,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是通过突发性事件和流血冲突发生剧变的国家;在政权更迭之后,并人了联邦德国;一分为五;一分为二。
㈡苏联解体1.原因(1)内部原因①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这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
②戈尔巴乔夫背离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和主要原因。
(2)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推行战略。
2.经过从1988年起,戈尔巴乔夫推行政治改革,以“”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对苏联历史的全盘否定,造成了否定十月革命、丑化和社会主义的严重后果,引起了人们思想的混乱。
1990年,苏联的局势更加动荡: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开始大滑坡;潜伏已久的民族矛盾大爆发,活动愈演愈烈;斗争日趋尖锐和公开化。
1991年,苏联举行全民公决,大多数公民赞同保留联盟,而戈尔巴乔夫和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要签署《》,将苏联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引起了党内一些高级干部的强烈不满。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初一课程历史教案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初一课程历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1e484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75.png)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初一课程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背景和原因;2.掌握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经过和影响;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东欧剧变的背景和原因;2.东欧剧变的经过和影响;3.苏联解体的背景和原因;4.苏联解体的经过和影响。
三、教学重点1.东欧剧变的经过和影响;2.苏联解体的经过和影响。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了解东欧剧变的背景和原因(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二战后东欧国家成为苏联势力范围的原因,如波茨坦会议等。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东欧剧变的背景和原因,例如东欧国家民众对共产主义体制的不满等。
掌握东欧剧变的经过和影响(2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的剧变经过,以及剧变对东欧地区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并提供相关文献和材料供学生阅读和讨论。
了解苏联解体的背景和原因(15分钟)教师介绍苏联的历史背景和国内外的因素对苏联解体的影响。
可以涉及苏联的经济困境、民族问题、冷战结束等因素。
掌握苏联解体的经过和影响(2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苏联解体的过程,包括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措施和相关事件,以及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同样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料和文献材料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总结与讨论(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小论文、制作PPT 展示等,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2.相关文献和材料。
六、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2.学生表现与作业完成情况;3.学生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教师讲解和多媒体展示来介绍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背景、经过和影响,能够较好地满足初一学生的学习需求。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设计(教案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3444d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1.png)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1. 东欧剧变的过程及原因;2. 东欧剧变的影响;3. 苏联解体的过程;4. 苏联解体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过程,掌握其历史背景和原因;2. 使学生认识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提高对国际事务的敏感度;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重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历史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历史图片,引发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新课(1)东欧剧变的过程及原因a. 讲解东欧剧变的过程,涉及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的变革;b. 分析东欧剧变的原因,如经济困境、政治体制僵化、民族矛盾等。
(2)东欧剧变的影响a. 分析东欧剧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如冷战的结束、两极格局的瓦解等;b. 讲解东欧剧变对东欧国家自身的影响,如政治体制的转型、经济发展等。
(3)苏联解体的过程a. 讲解苏联解体的过程,涉及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等事件;b. 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如经济困境、民族矛盾、政治体制僵化等。
(4)苏联解体的影响a. 分析苏联解体对国际格局的影响,如冷战的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等;b. 讲解苏联解体对苏联自身及独联体国家的影响,如政治体制的转型、经济发展等。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东欧剧变a. 过程: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的变革;b. 原因:经济困境、政治体制僵化、民族矛盾等;c. 影响: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东欧国家政治体制转型等。
2. 苏联解体a. 过程: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等事件;b. 原因:经济困境、民族矛盾、政治体制僵化等;c. 影响:冷战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苏联及独联体国家政治体制转型等。
2024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4课《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教学设计
![2024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4课《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9b3839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e.png)
2024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4课《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这一课,主要讲述了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过程及其影响。
教材通过详细的叙述,分析了两极格局瓦解的原因,以及这一事件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内容涵盖了苏联解体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后果,以及东欧剧变的历程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详细过程及其影响,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深入理解这一历史事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过程,理解两极格局瓦解的原因及其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曲折性和前进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过程,两极格局瓦解的原因。
2.难点: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影响,以及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了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基本概念,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呈现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过程,以及两极格局瓦解的原因。
在此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影响,以及两极格局瓦解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案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920a26580216fc700afd35.png)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案一、东欧剧变:3、实质:东欧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丧失政权,国家性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阶段:80年代后期,各国经济困难,引起政局动荡--各国政党改革,放弃社会主义,实行政治多元化--反对派通过大选上台。
3、概况波兰:最早--团结工会执政;民主德国:先剧变,后并入联邦德国实现统一罗马尼亚:唯一发生突发性事和流血事发生剧变的国家;南斯拉夫:一分为五,并爆发地区性战争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4、原因:内因:长期受制于苏联,教条主义地沿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弊甚多;改革没有突破就框架,酿成经济、政治危机,使党和政府脱离群众外因:戈尔巴乔夫的"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引起思想混乱;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二、苏联解体:1、经过:198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进行经济改革,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1988年转而进行政治改革,以"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引起思想混乱--实际上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复辟资本主义1990年苏联共产党放弃党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倾向日益严重八一九事爆发,大大改变了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告独立1991年建立独联体,苏联完全解体2、原因: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积弊直接和主要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外部原因: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三、苏东剧变的影响1、标志着二战以来的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各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各国正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中遭受的挫折①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不够成熟。
②原有的社会主义大国大都是在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的情况下走上非资本主义道路,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基础相对薄弱。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案3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案3](https://img.taocdn.com/s3/m/1b690df1240c844769eaee2a.png)
第13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东欧剧变、苏联的解体。
(2)分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进程和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和全面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有关资料,感知东欧剧变的过程和概况,从而理解东欧剧变的实质,正确认识东欧剧变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社会主义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
(2)吸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教训,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重点:苏联解体5、难点: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多少年?是如何从国际舞台上消失的?解体的原因是什么导致的?对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呢?新课学习:一、东欧剧变1、自主学习(1)观察《1991年,阿尔巴尼亚的地拉那食品短缺,连日常食用的面包都成了紧俏商品》,阅读教材相关的文字,说出你获得的历史信息。
(2)讲述信息:东欧剧变的时间,哪些国家出现了剧变,剧变的表现是什么?东欧剧变是指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8国)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变化,国家名称也改变了的一系列事件。
2、合作探究:(1)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什么?实质:东欧各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取代了社会主义制度。
(2)东欧剧变的原因有哪些?东欧剧变的内因:①历史原因。
在苏联大国主义的控制下。
东欧各国完全背离了各自的具体国情,推行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②经济原因。
照搬苏联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促使东欧各国不同程度上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要求。
20世纪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出现了高潮。
但这些改革都未涉及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弊端,因而没有对旧体制进行根本改革。
以致改革成效不大,经济发展日趋缓慢,甚至出现滑坡。
③政治原因。
由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导致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特权和腐败现象出现。
东欧剧变的外因:①苏联因素。
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
同时,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新思维”,催化了东欧的变化并促使东欧各国的反对派借势突起。
2024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设计(教案
![2024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10a09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a.png)
2024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世界历史》第十五章“冷战的终结与全球化的形成”,重点讲解2024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历史过程及其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1. 东欧剧变的背景、过程和原因;2. 苏联解体的背景、过程和原因;3.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历史过程;2. 掌握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3. 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2. 教学重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历史过程及其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原因;2. 讲解:详细讲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背景、过程、原因及影响;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4. 例题讲解:以一道关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因的选择题为例,进行讲解;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影响的简答题;7. 课堂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疑问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东欧剧变:背景:冷战、经济困境、民族矛盾;过程: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政治变革;原因:经济体制僵化、民族矛盾加剧、国际压力。
2. 苏联解体:背景:冷战、经济困境、民族矛盾;过程: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原因:经济体制僵化、民族矛盾加剧、政治改革失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答案: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具体影响如下:1. 欧洲政治地图重塑,多党制民主制度在东欧国家逐步确立;2. 苏联解体导致俄罗斯国际地位下降,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3. 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国际关系更加紧密;4. 为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借鉴,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高二历史教案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5a58eaa58da0116c1749a3.png)
一、东欧剧变:(80年代末90年代初)
3、实质:东欧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丧失政权,国家性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
性变化。
2、阶段:80年代后期,各国经济困难,引起政局动荡--各国政党改革,放弃社
会主
义,实行政治多元化--反对派通过大选上台。
3、概况
波兰:最早--团结工会执政(瓦文萨);民主德国:先剧变,后并入联邦德国实现统
(3)外部原因: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三、苏东剧变的影响
1、标志着二战以来的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各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以中国为首的社会
主义各国正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中遭受的挫折
①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
展不够成熟。
②原有的社会主义大国大都是在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的情况下走上非资本主
义道路,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基础相对薄弱。
③社会主义是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它的巩固要比历史上任何
革命都要困难的多,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才能走向成熟。
④资本主义势力多方面的敌视、围剿、遏制和颠覆,对社会主义国家和运动
酝酿到成熟的时间、主要的创立者、创立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是什幺?在学
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第一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教材以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
形势新的变化为时代背景,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
罗马尼亚:唯一发生突发性事件和流血事件发生剧变的国家;南斯拉夫:一分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设计(教案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b0601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8.png)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1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内容包括:东欧剧变的历程及其影响,苏联解体的过程及其原因。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掌握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重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两个重要历史事件。
2. 讲解新课:(1)东欧剧变:a. 讲述东欧剧变的背景。
b. 介绍东欧各国剧变的过程。
c. 分析东欧剧变的原因及影响。
(2)苏联解体:a. 讲述苏联解体的过程。
b. 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c. 介绍苏联解体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选择题,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简答题。
六、板书设计1. 东欧剧变:a. 背景b. 过程c. 原因及影响2. 苏联解体:a. 过程b. 原因c. 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东欧剧变的背景。
b. 请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2. 答案:a. 东欧剧变的背景:冷战结束,国际形势发生变化,东欧各国经济困难,政治体制僵化等。
b. 苏联解体的原因:经济困境,民族矛盾,政治体制改革不力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影响理解较为困难,需要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转折点: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初一历史教案
![转折点: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初一历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78b80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2.png)
转折点: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初一历史教案。
一、东欧剧变:意味着什么?20世纪80年代,东欧国家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剧变。
在苏联的支配下,这些国家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和民主权利。
然而,在这个时期,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地,人民开始聚集并展开了和平示威,呼吁自由和民主。
他们希望拥有普选权、言论自由等民主权利。
这些示威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许多人被捕,但这并没有阻止示威者的脚步。
1989年4月,波兰举行第一次自由选举,这标志着波兰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时代结束了。
波兰共产党被迫接受自由选举和独立的军队。
在随后的几个月中,其他东欧国家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
十月份,在东德的柏林墙倒塌了,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终于在1989年11月签订了统一协议。
同年11月,苏联宣布结束对阿富汗的占领,并在自己的边境上开始撤军。
这场历史性的改变从根本上改变了东欧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和国际政治的局面。
东欧国家从社会主义走上了市场经济道路,并致力于实现民主化和欧洲一体化的目标。
二、苏联解体:为什么会发生?苏联解体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布尔什维克革命打破了帝国俄罗斯的体制,并将其转换为一种新的社会主义体制。
然而,苏联自身面临的经济和政治问题也威胁到了其存在的合法性并最终导致了其解体。
苏联时期的经济体系已经变得非常不可持续。
国家企业中存在许多效率低下的企业,而这些企业的经营不善已经导致了财政赤字的激增。
同时,由于冷战的加剧,苏联还必须继续加强其军事实力,这也使其政府的支出更加庞大。
由于这种经济结构的不可持续性和巨额的国内外债务,国家在90年代初面临了财政危机。
苏联的解体也和地域和民族问题相关。
苏联存在着不同种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紧张关系,这些少数民族希望获得更多的自治权利并更好地保护其文化和传统。
随着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上台,他意识到东欧国家民主化浪潮的涌现和苏联内部的紧张局势,因此开始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案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adc9da700abb68a982fbd3.png)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案《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案一、东欧剧变:(80年代末90年代初)3、实质:东欧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丧失政权,国家性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阶段:80年代后期,各国经济困难,引起政局动荡-- 各国政党改革,放弃社会主义,实行政治多元化-- 反对派通过大选上台。
3、概况波兰:最早--团结工会执政(瓦萨);民主德国:先剧变,后并入联邦德国实现统一罗马尼亚:唯一发生突发性事和流血事发生剧变的国家;南斯拉夫:一分为五,并爆发地区性战争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4、原因:(1)内因: 长期受制于苏联,教条主义地沿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弊甚多;改革没有突破就框架,酿成经济、政治危机,使党和政府脱离群众(2)外因: 戈尔巴乔夫的”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引起思想混乱;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二、苏联解体:1、经过:(1)198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进行经济改革,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2)1988年转而进行政治改革,以”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引起思想混乱--实际上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复辟资本主义(3)1990年苏联共产党放弃党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4)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倾向日益严重(1990年立陶宛,率先宣布独立,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八一九事爆发,大大改变了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6)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7)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告独立(8)1991年建立独联体,苏联完全解体2、原因:(1)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积弊(2)直接和主要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3)外部原因: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三、苏东剧变的影响1、标志着二战以的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各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各国正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中遭受的挫折①从人类历史的发展看,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不够成熟。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教学设计示例一2篇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教学设计示例一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d3e5b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10.png)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设计示例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设计示例一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的背景和原因;2. 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3. 掌握一些关键事件和人物。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通过一段视频或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基本情况。
第一步:背景介绍(10分钟)1. 讲解东欧剧变的背景:包括苏联经济衰退、民众对政治制度的不满、东欧国家的改革运动等;2. 讲解苏联解体的背景:包括苏联经济崩溃、民族矛盾和民主化运动的兴起等。
第二步:东欧剧变(20分钟)1. 分组讨论东欧国家的剧变过程:包括波兰的“团结”运动、匈牙利的政治改革、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鹅绒革命、东德的示威游行等;2. 汇总讨论各国剧变的共同点和差异。
第三步:苏联解体(20分钟)1. 介绍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政策和苏联解体的过程;2. 分析苏联解体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如中东欧国家的独立、冷战的结束等。
第四步:关键事件和人物(20分钟)1. 分组讨论、总结和呈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中的关键事件和人物;2. 教师点评和评估。
总结活动:学生就本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及展望未来。
展示活动:学生可以准备一些海报或简短的演讲,展示他们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理解。
拓展活动:1.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2. 比较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与其他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相似之处;3. 各自找一份与东欧剧变或苏联解体相关的新闻报道,分析事件的原因和后续影响。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设计示例一精选2篇(二)主题: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目标学生:高中历史课程的学生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影响,学生能够理解冷战结束后的重要历史事件,以及它们对全球国际关系的影响。
教学资源:1. 课本:包含关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相关内容的教科书2. 多媒体投影仪和屏幕:用于展示图片、视频和文档等教学材料3. 计算机和互联网:用于获取相关的在线资源和录制和编辑视频教学活动:活动一:导入(10分钟)- 展示一张地图,标示出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位置,并向学生介绍这些国家之间的关系。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初一课程历史教案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初一课程历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a857b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d.png)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初一课程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东欧剧变的基本情况和原因;2.了解苏联解体的背景和过程;3.掌握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世界历史的影响;4.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意识。
二、教学内容1.东欧剧变的基本情况和原因:–东欧剧变的定义;–东欧剧变的原因: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东欧国家的剧变过程。
2.苏联解体的背景和过程:–苏联解体的背景:经济、政治原因;–苏联解体的过程:政治改革、选举、分离主义。
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冷战结束的影响;–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PPT讲授:使用图像、文字、表格等多种形式讲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基本情况和背景;2.分组讨论:指导学生根据所给资料进行小组讨论,深入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世界历史的影响;3.课堂演讲:学生自选一种东欧或苏联国家,通过演讲的形式讲解该国家的剧变过程。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东欧剧变后的欧洲地图,引导学生思考东欧剧变对欧洲世界的影响。
第二步:讲解通过PPT讲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基本情况和背景,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
特别讲解东欧国家的剧变过程,分析事件中的历史因素和对世界的影响。
第三步:小组讨论学生根据所给资料,分组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通过讨论,深入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包括冷战结束、欧洲一体化、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等各方面。
第四步:课堂演讲每位学生自选一种东欧或苏联国家,通过演讲的形式讲解该国家的剧变过程,包括背景、原因、经过等方面。
其他学生则听取演讲并进行点评。
第五步:总结通过总结,指导学生掌握本课所学内容,提高历史素养和历史意识。
五、教学评价1.讲授质量:教师的教学课件和讲授质量;2.学生表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3.评测表现:考试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的表现。
六、教学资源1.课件:PPT讲解文稿;2.资料:资料集锦可供学生参考;3.书籍:相关教辅、历史读物等。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案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08bb560066f5335b81214c.png)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设计2015.12.10陆丽红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东欧剧变以及苏联解体这两个大事,主要是东欧剧变变在何处和实质,了解苏联解体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观察历史地图,在过程中培养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材料和小组合作分析,学会“论从史出”,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要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坚韧不拔地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道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东欧剧变及实质;苏联解体。
难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导入:介绍今天五大社会主义国家,再出示二战后的社会国家分布图,提问:对不地图,你发现了什么变化?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新课,解决大家的疑问。
新课讲授:解读课题,问:主要讲几件事情?哪两件事情?(一)东欧剧变问:这一事件突出表现在哪个字或哪个词上?过渡:那我们看看东欧剧变“变”在何处?(请结合书本P22页第一段和图5—37)归纳:1.版图的变化(结合地图归纳:德国重新统一;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南斯拉夫一分为五)2.社会制度变化(由社会主义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制度)3.1991年,华约组织解散追问:这3个变化中哪个才真正体现“剧”这一字?明确:东欧剧变的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过渡:那为什么东欧各国会发生剧变呢?让我们先追溯东欧剧变前的发展情况出示东欧某国的一位领导人的语录:“我们不应该奴隶般的模仿外国的模样!”阅读书本P21页第3、4段,回答问题:1、为什么卡达尔用“奴隶般”形容东欧各国的情况?2、“外国”指的是哪个国家?“模样”具体是怎样的?3、“模仿外国的模样”的结果如何?明确:东欧各国剧变前背景过渡:正因为如此,为改变现状,东欧各国想到了什么方法?(改革)出示“阅读卡”内容,了解改革的典型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过渡:综合我们刚刚看到的剧变前的东欧,再结合材料,探究东欧剧变的原因。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初一历史教案——纷繁复杂的社会变革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初一历史教案——纷繁复杂的社会变革](https://img.taocdn.com/s3/m/6b9a043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d1.png)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初一历史教案——纷繁复杂的社会变革。
一、背景20世纪末期的东欧和苏联,是以社会主义为主导的政治体系下的经济困境、政治矛盾的集中体现。
那时,尤其是1980年代后半期,在西方国家民主化、经济全球化、信息革命等一系列大变革的冲击下,东欧和苏联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和不满逐渐积聚,局势趋于紧张。
二、东欧剧变1.波兰1981年,波兰政府宣布进入戒严状态,引发示威和罢工浪潮。
随后,波兰政府于1989年承认工会的合法地位,举行自由选举,终于结束了长达40年的共产主义政权下的统治。
2.匈牙利1988年,匈牙利通过了一个国家合作政府的议会,公开承认了1956年的革命,越来越多的民主化和改革派分子涌入政坛。
1989年,匈牙利开始大规模的自由化政策,最终从共产主义走向了多党制。
3.捷克斯洛伐克1989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举行了大规模示威活动,抗议政府,争取自由和民主的权利。
12月,捷克斯洛伐克国家电视台直播了一个充满反对意见的政府议会会议,随后政府宣布辞职。
1990年3月,捷克斯洛伐克正式结束了由共产党领导的体制,建立了一个新的多党制政府。
4.德国东德共产党于1989年11月宣布放宽旅游限制,随后成千上万的东德人涌入柏林墙,在世界各地都看见西方国家努力满足他们要求自由的新闻报道之后,更多的东德人涌入,并在那里迎接西方市民。
在西德和东德建立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国之前,东德的共产主义结构已经彻底崩溃。
三、苏联解体苏联解体的导火索是1985年上任的戈尔巴乔夫在执政初期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包括经济改革,开放式论坛,新闻自由,监狱改革等等。
这些改革试图改变苏联社会的管理模式,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苏联内部的民族矛盾以及经济困境,也逐渐加剧了苏联的震荡。
1991年8月,极端的共产党人试图通过暴力推翻戈尔巴乔夫,但反而引起了更多的示威。
12月8日,乌克兰独立公投通过,标志着苏联停止存在。
不久之后,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等国纷纷宣布独立。
历史教案《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word说课稿
![历史教案《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word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e035fe6d0d233d4b04e6900.png)
第13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备课教师:徐长城章国宏备课时间:2007年3月20日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80年代东欧各国的困难局面,东欧剧变的情况等。
苏联解体(3)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苏联解体等史实,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要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坚韧不拔地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东欧剧变的实质、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结束三、学法指导:质疑导学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回顾二战后欧洲哪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出示二战后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示意图,结合地图明确东欧各国的地理概念。
指出80年代末这些国家风云突变,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政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提出问题:东欧为何会发生剧变?讲授新课:(一)东欧剧变1.东欧剧变的历史背景首先肯定东欧国家4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接着指出它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种种问题。
2.东欧剧变概况和实质从1989年到1992年东欧8个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急剧变化:短短的两三年间,执政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丧失政权,各国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其中德国统一、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分裂。
思考与讨论:东欧剧变的实质和原因东欧剧变的实质: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挫折。
小组活动:东欧剧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二)苏联的解体知识回顾:戈氏上台后,首先把什么作为改革的重点?结果怎样?为什么?(教师强调首先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
结果效果不佳,80年代后期苏联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
这是由于改革没有对苏联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予以重点调整,改革仓促,阻力较大。
)课堂讨论: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设计2015.12.10
陆丽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东欧剧变以及苏联解体这两个大事,主要是东欧剧变变在何处和实质,了解苏联解体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观察历史地图,在过程中培养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材料和小组合作分析,学会“论从史出”,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要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坚韧不拔地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道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东欧剧变及实质;苏联解体。
难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导入:介绍今天五大社会主义国家,再出示二战后的社会国家分布图,提问:对不地图,你发现了什么变化?
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新课,解决大家的疑问。
新课讲授:解读课题,问:主要讲几件事情?哪两件事情?
(一)东欧剧变
问:这一事件突出表现在哪个字或哪个词上?过渡:那我们看看东欧剧变“变”在何处?(请结合书本P22页第一段和图5—37)
归纳:1.版图的变化(结合地图归纳:德国重新统一;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南斯拉夫一分为五)2.社会制度变化(由社会主义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制度)3.1991年,华约组织解散
追问:这3个变化中哪个才真正体现“剧”这一字?
明确:东欧剧变的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过渡:那为什么东欧各国会发生剧变呢?让我们先追溯东欧剧变前的发展情况
出示东欧某国的一位领导人的语录:“我们不应该奴隶般的模仿外国的模样!”
阅读书本P21页第3、4段,回答问题:
1、为什么卡达尔用“奴隶般”形容东欧各国的情况?
2、“外国”指的是哪个国家?“模样”具体是怎样的?
3、“模仿外国的模样”的结果如何?
明确:东欧各国剧变前背景
过渡:正因为如此,为改变现状,东欧各国想到了什么方法?(改革)
出示“阅读卡”内容,了解改革的典型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过渡:综合我们刚刚看到的剧变前的东欧,再结合材料,探究东欧剧变的原因。
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
……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
——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杂志的谈话
小结:东欧剧变的历史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过渡:外部因素中的苏联新思维外交到底是什么?又和谁有关呢?
(二)苏联解体
1、巴尔戈乔夫改革
巴尔戈乔夫的改革,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强烈反对,在1991年8月19日,苏联历史上发生了一次政变。
2、“八一九”事件
请阅读书本P22页,说说这一事件的经过和影响
过渡:虽然,这次政变失败了,但是他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3苏联解体
出示独联体国家地图,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同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签署协议,宣布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问:和之前的苏联一样,是一个主权国家吗?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将国家权移交给俄罗斯总统。
次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
到会代表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宣言:“随着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建立,苏联作为一个国家和国际法的主体即将停止其存在。
”苏联最高苏维埃从此结束。
问:苏联的解体有何影响?
苏联解体的影响:宣告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终结,也宣告了两极格局下的冷战落下帷幕。
过渡:此时,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为何苏联解体了呢?
合作探究:苏联解体的原因?
有人说,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八一九事件”,有人认为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有人认为是冷战中的军备竞赛,也有人认为是复杂的民族问题。
对此,谈谈自己的见解。
(结合上节课所学的知识、P23页资料1、资料2的内容和下面的补充资料)
补充资料:苏联一直有着复杂的民族结构,共有104个民族,民族整合一直是未完成的任务;另一方面,其中的俄罗斯民族与其他民族相比一直处于优先地位,苏联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
4、解体的原因:①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僵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
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直接原因)
③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政策。
(历史原因)
④民族冲突迭起。
(重要原因)
⑤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外部原因)
⑥“八一九”事件是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以史为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给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什么启示?
四、板书设计: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一、东欧剧变二、
1、变的表现1、戈尔巴乔夫改革
2、变的实质2、“八一九”事件
3、剧变的原因3、解体的过程
4、解体的原因
五、作业布置:《作业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