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二期末试题(含答案
202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期末学业水平检测(附答案解析)
![202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期末学业水平检测(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73add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9.png)
202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暑假期间,某同学乘坐高铁外出旅游,他观察到高铁两旁的树木急速向后退行,某段时间内,他发现水平桌面上玻璃杯中的水面呈现左低右高的状态,如图所示,由此可A.B.C.D.二、多选题8.如图,竖直放置间距为d的两个平行板间存在水平方向的风力场,会对场中的物体产生水平向右的恒定风力作用,与两板上边缘等高处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P(可视为质点)。
现将小球P从两板正中央由静止释放,最终小球运动到右板上的位置O。
已知小球下降的高度为h,小球在竖直方向只受重力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从开始mgdFh的运动时间t=运动的轨迹为曲线运动到O点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满足2hd θ为抛物线导轨的顶点,M通过轻杆与光滑地面上的小球N相连,两小球的质量均为m,轻杆的长度为2h,现将小球M由距地面竖直高度3h处由静止释放,则()4三、实验题11.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绳和滑轮的质量忽略不计,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
21h t D四、解答题12.途经太和东站的商合杭高铁6月28号全面开通,为了体验一把,小明和他爸爸开车前往太和东站。
他们正以20 m/s 的速度向东匀速运动行驶在某水平路面的AB 段上。
而汽车前方的BC 段,由于刚刚维修过比较粗糙。
小明观察汽车中控屏并记录下汽车通过整个ABC 路段的不同时刻的速度,做出了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在t =15s 处水平虚线与曲线相切)。
假设运动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保持80 kW 不变,汽车在两个路段上受到的阻力(含地面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等)各自保持不变。
求:(1)汽车在AB 段及BC 段上运动时所受的阻力f 1和f 2。
(2)小明通过中控屏记录了BC 路段的长度约为122.5m ,那么这辆汽车连同乘客的质量m 约是多少。
高中物理 期末综合检测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中必修2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 期末综合检测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中必修2物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5c7881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4b.png)
期末综合检测卷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非选择题)两局部,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1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此题共12小题,每一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9~12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而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如下说法中不正确的答案是( ) A .物体的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如此它们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B .假设两个互成角度的分运动分别是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此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 .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D .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合成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如此 答案 A解析 物体的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如此它们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假设合速度方向与合加速度方向共线,如此为直线运动,否如此为曲线运动,A 错误,B 、C 、D 正确。
2.飞镖比赛是一项极具观赏性的体育比赛项目,在飞镖世界杯大赛中某一选手在距地面高h ,离靶面的水平距离L 处,将质量为m 的飞镖以速度v 0水平投出,结果飞镖落在靶心正上方。
不计空气阻力,如只改变h 、L 、m 、v 0四个量中的一个,可使飞镖投中靶心的是( )A .适当减小v 0B .适当提高hC .适当减小mD .适当减小L答案 A解析 飞镖飞出后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开始时飞镖落于靶心上方,说明在飞镖水平方向飞行L 时,下落高度较小,而水平方向L =v 0t ,竖直方向y =12gt 2=gL22v 20,为增大y ,可以增大L 或减小v 0,故A 正确,D 错误;假设L 不变,v 0不变,也可以降低h ,故B 错误;而平抛运动规律和物体的质量无关,故C 错误。
3.如下列图,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三个人造地球卫星A 、B 、C ,在某一时刻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
高中物理必修2期末复习(三)
![高中物理必修2期末复习(三)](https://img.taocdn.com/s3/m/82c34303b90d6c85ed3ac601.png)
必修2期末复习(三)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一、不定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1、下列物理量中,其单位属于基本单位的物理量是 ( ) A .力 B .时间 C .加速度 D .速度2、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 ) A .人跳起后,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一起向前运动B .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C .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到下后必定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D .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3、某静止物体受一对平衡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现将其中一个力的方向不变,大小逐渐减小到零后,又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而另一个力一直保持不变,在此过程中,该物体的加速度变化情况是 ( )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4、如图,完全相同的两物体分别自斜面AC 和BC 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物体与两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滑至斜面底部C 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 kA 和E kB ,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 A 和W B ,则 ( ) A .E kA >E kB ,W A =W B B .E kA =E kB ,W A >W B C .E kA >E kB ,W A >W B D .E kA <E kB ,W A >W B5、从空中以40m/s 的初速度平抛一重为10N 的物体。
物体在空中运动3s 落地,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 2,则物体落地前瞬间,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 )A .300WB .400 WC .500WD .700W6、一空盒以某一初速度在水平面上滑行,滑行的最远距离为L ,现在空盒中加砝码,使空盒与砝码的总质量为原来空盒的3倍,仍以原来的初速度在水平面上滑行,此时滑行的最远距离为 ( ) A .91L B .31L C .L D .3L7、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 点自由下落,图中a 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 是人所到达的 最低点,b 是人静止地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8bc0e256e518964bcf847c3b.png)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重点强化卷(一) 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一、选择题1. (多选)如图1所示,在高空匀速飞行的轰炸机,每隔1 s投下一颗炸弹,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图1A.这些炸弹落地前排列在同一条竖直线上B.这些炸弹都落于地面上同一点C.这些炸弹落地时速度大小方向都相同D.相邻炸弹在空中距离保持不变【解析】这些炸弹是做平抛运动,速度的水平分量都一样,与飞机速度相同.相同时间内,水平方向上位移相同,所以这些炸弹排在同一条竖直线上.这些炸弹抛出时刻不同,落地时刻也不一样,不可能落于地面上的同一点.由于这些炸弹下落的高度相同,初速度也相同,这些炸弹落地时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两相邻炸弹在空中的距离为Δx=x1-x2=12g(t+1)2-12gt2=gt+12g.由此可知Δx随时间t增大而增大.【答案】AC2.一个物体以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的大小为2v0,不计空气的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A.v0g B.2v0gC.3v 0gD.2v 0g【解析】 如图所示,gt 为物体落地时竖直方向的速度,由(2v 0)2=v 20+(gt )2得:t =3v 0g ,C 正确.【答案】 C3. (多选)某人在竖直墙壁上悬挂一镖靶,他站在离墙壁一定距离的某处,先后将两只飞镖A 、B 由同一位置水平掷出,两只飞镖插在靶上的状态如图2所示(侧视图),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A .B 镖的运动时间比A 镖的运动时间长 B .B 镖掷出时的初速度比A 镖掷出时的初速度大C .A 镖掷出时的初速度比B 镖掷出时的初速度大D .A 镖的质量一定比B 镖的质量小【解析】 飞镖A 、B 都做平抛运动,由h =12gt 2得t =2hg ,故B 镖运动时间比A 镖运动时间长,A 正确;由v 0=xt 知A 镖掷出时的初速度比B 镖掷出时的初速度大,B 错误,C 正确;无法比较A 、B 镖的质量大小,D 错误.【答案】 AC4.从O 点抛出A 、B 、C 三个物体,它们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图3所示,则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A 、v B 、v C 的关系和三个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A 、t B 、t C 的关系分别是( )图3 A.v A>v B>v C,t A>t B>t CB.v A<v B<v C,t A=t B=t CC.v A<v B<v C,t A>t B>t CD.v A>v B>v C,t A<t B<t C【解析】三个物体抛出后均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有h=12gt2,水平方向有x=v0t,由于h A>h B>h C,故t A>t B>t C,又因为x A<x B<x C,故v A<v B<v C,C正确.【答案】C5.如图4所示,在一次空地演习中,离地H高处的飞机以水平速度v1发射一颗炮弹欲轰炸地面目标P,反应灵敏的地面拦截系统同时以速度v2竖直向上发射炮弹拦截.设拦截系统与飞机的水平距离为s,不计空气阻力.若拦截成功,则v1、v2的关系应满足()图4A.v1=v2B.v1=Hs v2C.v1=Hs v2D.v1=sH v2【解析】设经t时间拦截成功,则平抛的炮弹下落h=12gt2,水平运动s=v1t;竖直上抛的炮弹上升H-h=v2t-12gt2,由以上各式得v1=s H v2,故D正确.【答案】D6.如图5所示,以9.8 m/s的水平初速度v0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这段飞行所用的时间为(g取9.8 m/s2)()图5A.23s B.223sC. 3 s D.2 s【解析】把平抛运动分解成水平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的自由落体运动,抛出时只有水平方向的速度v0,垂直地撞在斜面上时,既有水平方向分速度v0,又有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 y.物体速度的竖直分量确定后,即可求出物体飞行的时间.如图所示,把末速度分解成水平方向分速度v0和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 y,则有tan 30°=v0 v yv y=gt,解两式得t=v yg =3v0g= 3 s,故C 正确.【答案】C7.(多选)刀削面是同学们喜欢的面食之一,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如图6所示,将一锅水烧开,拿一块面团放在锅旁边较高处,用一刀片飞快地削下一片片很薄的面片儿,面片便飞向锅里,若面团到锅的上沿的竖直距离为0.8 m,最近的水平距离为0.5 m,锅的半径为0.5 m.要想使削出的面片落入锅中,则面片的水平速度可以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些(g 取10 m/s 2)( )图6A .1 m/sB .2 m/sC .3 m/sD .4 m/s【解析】 由h =12gt 2知,面片在空中的运动时间t =2hg =0.4 s ,而水平位移x =v 0t ,故面片的初速度v 0=xt ,将x 1=0.5 m ,x 2=1.5 m 代入得面片的最小初速度v 01=x 1t =1.25 m/s ,最大初速度v 02=x 2t =3.75 m/s ,即1.25 m/s ≤v 0≤3.75 m/s ,B 、C 选项正确.【答案】 BC8.(多选)从同一点沿水平方向抛出的A 、B 两个小球能落在同一个斜面上,运动轨迹如图7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初速度v A 、v B 的关系和运动时间t A 、t B 的关系分别是( )图7A .v A >vB B .v A <v BC .t A >t BD .t A <t B【解析】 A 小球下落的高度小于B 小球下落的高度,所以根据h =12gt 2知t =2hg ,故t A <t B ,C 错误,D 正确;根据s =v t 知,B 的水平位移较小,时间较长,则水平初速度较小,故v A >v B ,A 正确,B 错误.【答案】AD9. (多选)如图8所示,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 轴上沿x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图8A.a的飞行时间比b的长B.b和c的飞行时间相同C.a的水平速度比b的小D.b的初速度比c的大【解析】x=v0t,y=12gt2,所以t=2y g,由y b=y c>y a,得t b=t c>t a,选项A 错,B 对;又根据v0=x g2y,因为y b>y a,x b<x a,y b=y c,x b>x c,故v a>v b,v b>v c,选项C错,D对.【答案】BD10.如图9所示,P是水平面上的圆弧凹槽,从高台边B点以某速度v0水平飞出的小球,恰能从固定在某位置的凹槽的圆弧轨道的左端A点沿圆弧切线方向进入轨道.O是圆弧的圆心,θ1是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2是B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则()图9A.tan θ2tan θ1=2 B.tan θ1 tan θ2=2C.1tan θ1 tan θ2=2 D.tan θ1tan θ2=2【解析】 OA 方向即小球末速度垂线的方向,θ1是末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BA 方向即小球合位移的方向,θ2是位移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由题意知:tan θ1=v y v 0=gtv 0,tan θ2=x y =v 0t 12gt 2=2v 0gt由以上两式得:tan θ1 tan θ2=2.故B 项正确. 【答案】 B 二、计算题11.从离地高 80 m 处水平抛出一个物体,3 s 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50 m/s ,g 取10 m/s 2.求:(1)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 (2)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3)物体落地时的水平位移.【解析】 (1)由平抛运动的规律知v =v 2x +v 2y3 s 末v =50 m/s ,v y =gt =30 m/s 解得v x =40 m/s ,即v 0=40 m/s. (2)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2hg =2×8010 s =4 s.(3)物体落地时的水平位移x =v 0t =40×4 m =160 m. 【答案】 (1)40 m/s (2)4 s (3)160 m12.如图10所示,跳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加速滑行后从O 点水平飞出,经过3.0 s 落到斜坡上的A 点.已知O 点是斜坡的起点,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运动员的质量m =50 kg.不计空气阻力.(取sin 37°=0.60,cos 37°=0.80,g =10 m/s 2)求:图10(1)A点与O点的距离;(2)运动员离开O点时的速度大小.【解析】(1)设A点与O点的距离为L,运动员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有L sin 37°=12gt2L=gt22sin 37°=75 m.(2)设运动员离开O点的速度为v0,运动员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即L cos 37°=v0t解得v0=L cos 37°t=20 m/s.【答案】(1)75 m(2)20 m/s重点强化卷(二) 圆周运动及综合应用一、选择题1.如图1所示为一种早期的自行车,这种带链条传动的自行车前轮的直径很大,这样的设计在当时主要是为了()图1A.提高速度B.提高稳定性C.骑行方便D.减小阻力【解析】 在骑车人脚蹬车轮转速一定的情况下,据公式v =ωr 知,轮子半径越大,车轮边缘的线速度越大,车行驶得也就越快,故A 选项正确.【答案】 A2.两个小球固定在一根长为L 的杆的两端,绕杆的O 点做圆周运动,如图2所示,当小球1的速度为v 1时,小球2的速度为v 2,则转轴O 到小球2的距离是( )图2A.L v 1v 1+v 2B.L v 2v 1+v 2 C.L (v 1+v 2)v 1D.L (v 1+v 2)v 2【解析】 两小球角速度相等,即ω1=ω2.设两球到O 点的距离分别为r 1、r 2,即v 1r 1 =v 2r 2 ;又由于r 1+r 2=L ,所以r 2=L v 2v 1+v 2,故选B.【答案】 B3.汽车在转弯时容易打滑出事故,为了减少事故发生,除了控制车速外,一般会把弯道做成斜面.如图3所示,斜面的倾角为θ,汽车的转弯半径为r ,则汽车安全转弯速度大小为( )图3A.gr sin θB.gr cos θC.gr tan θD.gr cot θ【解析】 高速行驶的汽车转弯时所需的向心力由重力和路面的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同,完全不依靠摩擦力,如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tan θ=m v 2r 解得:v =gr tan θ 故选C. 【答案】 C4.一质量为m 的物体,沿半径为R 的向下凹的圆形轨道滑行,如图4所示,经过最低点的速度为v ,物体与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它在最低点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图4A .μmgB .μm v 2R C .μm (g -v 2R )D .μm (g +v 2R )【解析】 小球在最低点时,轨道支持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mg =m v 2R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 =μF N =μm (g +v 2R ),选项D 正确.【答案】 D5. (多选)如图5所示,用细绳拴着质量为m 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圆周半径为R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A.小球过最高点时,绳子张力可能为零B.小球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为零C.小球刚好过最高点时的速度为gRD.小球过最高点时,绳子对小球的作用力可以与球所受的重力方向相反【解析】绳子只能提供拉力作用,其方向不可能与重力相反,D错误;在最高点有mg+F T=m v2R,拉力F T可以等于零,此时速度最小为v min=gR,故B 错误,A、C正确.【答案】AC6.如图6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固定在长为l的细轻杆的一端,绕轻杆的另一端O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球转到最高点A时,线速度大小为gl 2,此时()图6A.杆受到12mg的拉力B.杆受到12mg的压力C.杆受到32mg的拉力D.杆受到32mg的压力【解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小球受重力和沿杆方向杆的弹力,设小球所受弹力方向竖直向下,则N+mg=m v2l ,将v=gl2代入上式得N=-12mg,即小球在A点受杆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12m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杆受到12mg的压力.【答案】B7. “快乐向前冲”节目中有这样一种项目,选手需要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飞跃到鸿沟对面的平台上,如果已知选手的质量为m,选手抓住绳由静止开始摆动,此时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如图7所示,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选手可看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7A.选手摆动到最低点时所受绳子的拉力等于mgB.选手摆动到最低点时所受绳子的拉力大于mgC.选手摆动到最低点时所受绳子的拉力大于选手对绳子的拉力D.选手摆动到最低点的运动过程为匀变速曲线运动【解析】由于选手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拉力和选手自身重力的合力提供选手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T-mg=F向,T=mg+F向>mg,B正确,A错误;选手摆到最低点时所受绳子的拉力和选手对绳子的拉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故C错误;选手摆到最低点的运动过程中,是变速圆周运动,合力是变力,故D 错误.【答案】B8.如图8所示,两个水平摩擦轮A和B传动时不打滑,半径R A=2R B,A 为主动轮.当A匀速转动时,在A轮边缘处放置的小木块恰能与A轮相对静止.若将小木块放在B 轮上,为让其与轮保持相对静止,则木块离B 轮转轴的最大距离为(已知同一物体在两轮上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相等)( )图8A.R B 4B.R B 2C .R BD .B 轮上无木块相对静止的位置【解析】 摩擦传动不打滑时,两轮边缘上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题意有:R A ωA =R B ωB 所以ωB =R A R BωA 因为同一物体在两轮上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相等,设在B 轮上的转动半径最大为r ,则根据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向心力有:mR A ω2A =mrω2B得:r =R A ω2A ⎝ ⎛⎭⎪⎫R A R B ωA 2=R 2B R A =R B 2. 【答案】 B9.如图9所示,滑块M 能在水平光滑杆上自由滑动,滑杆固定在转盘上,M 用绳跨过在圆心处的光滑滑轮与另一质量为m 的物体相连.当转盘以角速度ω转动时,M 离轴距离为r ,且恰能保持稳定转动.当转盘转速增到原来的2倍,调整r 使之达到新的稳定转动状态,则滑块M ( )图9A .所受向心力变为原来的4倍B .线速度变为原来的12C .转动半径r 变为原来的12D .角速度变为原来的12【解析】 转速增加,再次稳定时,M 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仍由拉力提供,拉力仍然等于m 的重力,所以向心力不变,故A 错误;转速增到原来的2倍,则角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根据F =mrω2,向心力不变,则r 变为原来的14.根据v =rω,线速度变为原来的12,故B 正确,C 、D 错误.【答案】 B10.在较大的平直木板上相隔一定距离钉几个钉子,将三合板弯曲成拱桥形卡入钉子内形成拱形桥,三合板上表面事先铺上一层牛仔布以增加摩擦,这样玩具惯性车就可以在桥面上跑起来了.把这套系统放在电子秤上做实验,关于实验中电子秤的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0A .玩具车静止在拱桥顶端时的示数小一些B .玩具车运动通过拱桥顶端时的示数大一些C .玩具车运动通过拱桥顶端时处于超重状态D .玩具车运动通过拱桥顶端时速度越大(未离开拱桥),示数越小【解析】 根据mg -F N =m v 2R ,F N =mg -m v 2R ,可见玩具车通过拱桥顶端时失重,速度越大,电子秤的示数越小.选D.【答案】 D二、计算题11.在用高级沥青铺设的高速公路上,汽车的设计时速是108 km/h.汽车在这种路面上行驶时,它的轮胎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0.6倍.(1)如果汽车在这种高速路的水平弯道上拐弯,假设弯道的路面是水平的,其弯道的最小半径是多少?(2)如果高速路上设计了圆弧拱桥做立交桥,要使汽车能够以设计时速安全通过圆弧拱桥,这个圆弧拱桥的半径至少是多少?【解析】(1)汽车在水平路面上拐弯,可视为汽车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由车与路面间的静摩擦力提供,当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由向心力公式可知这时的半径最小,有F m=0.6mg=m v2r,由速度v=30 m/s,得弯道半径r=150 m.(2)汽车过拱桥,看做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到达最高点时,根据向心力公式有:mg-F N=m v2R,为了保证安全,车对路面间的弹力F N必须大于等于零,有mg≥m v2R,则R≥90 m.【答案】(1)150 m(2)90 m12.如图11所示,一光滑的半径为0.1 m的半圆形轨道放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某一速度冲上轨道,当小球将要从轨道口飞出时,轨道对小球的压力恰好为零,g取10 m/s2,求:图11(1)小球在B点速度是多少?(2)小球落地点离轨道最低点A多远?(3)落地时小球速度为多少?【解析】(1)小球在B点时只受重力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提供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m v2Br代入数值解得:v B =gr =1 m/s.(2)小球离开B 点后,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得:2r =12gt 2s =v B t ,代入数值联立解得:s =0.2 m.(3)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规律可知,小球落地时的速度为v =v 2B +(gt )2=5 m/s.【答案】 (1)1 m/s (2)0.2 m (3) 5 m/s重点强化卷(三)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一、选择题1.两个密度均匀的球体相距r ,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10-8N ,若它们的质量、距离都增加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间的万有引力为( )A .10-8NB .0.25×10-8 NC .4×10-8ND .10-4N【解析】 原来的万有引力为:F =G Mm r 2后来变为:F ′=G 2M ·2m (2r )2=G Mm r 2 即:F ′=F =10-8N ,故选项A 正确.【答案】 A2.已知引力常量G =6.67×10-11N·m 2/kg 2,重力加速度g =9.8 m/s 2,地球半径R =6.4×106 m ,则可知地球质量的数量级是( )A .1018 kgB .1020 kgC .1022 kgD .1024 kg【解析】 根据mg =G Mm R 2得地球质量为M =gR 2G ≈6.0×1024 kg.故选项D 正确.【答案】 D3.关于“亚洲一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已知它的质量是1.24 t ,若将它的质量增为2.84 t ,其同步轨道半径将变为原来的2倍B .它的运行速度大于7.9 km/sC .它可以绕过北京的正上方,所以我国能利用它进行电视转播D .它距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5倍,故它的向心加速度约为其下方地面上物体的重力加速度的136【解析】 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固定的,与质量大小无关,A 错误;7.9 km/s 是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同时也是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其线速度越小.同步卫星距地面很高,故其运行速度小于7.9 km/s ,B 错误;同步卫星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C 错误;由G Mm r 2=ma n 可得,同步卫星的加速度a n =G M r 2=G M (6R )2=136G M R 2=136g ,故选项D 正确. 【答案】 D4.如图1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几个人造地球卫星A 、B 、C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某一时刻它们恰好在同一直线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A .根据v =gr 可知,运行速度满足v A >vB >v CB .运转角速度满足ωA >ωB >ωCC .向心加速度满足a A <a B <a CD .运动一周后,A 最先回到图示位置【解析】 由G Mm r 2=m v 2r 得,v =GMr ,r 大,则v 小,故v A <v B <v C ,A错误;由G Mm r 2=mω2r 得,ω=GMr 3,r 大,则ω小,故ωA <ωB <ωC ,B 错误;由G Mm r 2=ma 得,a =GM r 2,r 大,则a 小,故a A <a B <a C ,C 正确;由G Mm r 2=m 4π2T 2r 得,T =2πr 3GM ,r 大,则T 大,故T A >T B >T C ,因此运动一周后,C 最先回到图示位置,D 错误.【答案】 C5.(多选)据英国《卫报》网站2015年1月6日报道,在太阳系之外,科学家发现了一颗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绕恒星橙矮星运行,命名为“开普勒438b”.假设该行星与地球绕恒星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行的周期为地球运行周期的p 倍,橙矮星的质量为太阳的q 倍.则该行星与地球的( )A .轨道半径之比为3p 2qB .轨道半径之比为3p 2C .线速度之比为3q pD .线速度之比为1p【解析】 行星公转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G Mm R 2=m 4π2T 2R ,解得:R =3GMT 24π2,该行星与地球绕恒星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行的周期为地球运行周期的p 倍,橙矮星的质量为太阳的q 倍,故:R 橙R 太=3(M 橙M 太)(T 行T 地)2=3qp 2,故A 正确,B 错误;根据v =2πR T ,有:v 行v 地=R 行R 地·T 地T 行=3qp 2·1p =3q p ;故C 正确,D 错误.【答案】 AC6.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 1和S 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C 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测得其周期为T ,S 1到C 点的距离为r 1,S 1和S 2的距离为r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由此可求出S 2的质量为( )A.4π2r 2(r -r 1)GT 2B.4π2r 31GT 2C.4π2r 3GT 2 D.4π2r 2r 1GT 2【解析】 设S 1、S 2两星体的质量分别为m 1、m 2,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得,对S 1有G m 1m 2r 2=m 1(2πT )2r 1,解之可得m 2=4π2r 2r 1GT 2,则D 正确,A 、B 、C 错误.【答案】 D7.质量相等的甲、乙两颗卫星分别贴近某星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围绕其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该星球和地球的密度相同,半径分别为R 和r ,则( )A .甲、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之比等于R ∶rB .甲、乙两颗卫星所受的向心力之比等于1∶1C .甲、乙两颗卫星的线速度之比等于1∶1D .甲、乙两颗卫星的周期之比等于R ∶r【解析】 由F =G Mm R 2和M =ρ43πR 3可得万有引力F =43G πRmρ,又由牛顿第二定律F =ma 可得,A 正确;卫星绕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因此B 错误;由F =43G πRmρ,F =m v 2R 可得,选项C 错误;由F =43G πRmρ,F =mR 4π2T 2可知,周期之比为1∶1,故D 错误.【答案】 A8.嫦娥三号探测器绕月球表面附近飞行时的速率大约为1.75 km/s(可近似当成匀速圆周运动),若已知地球质量约为月球质量的81倍 ,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 km/s ,则地球半径约为月球半径的多少倍( )A .3倍B .4倍C .5倍D .6倍【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知,当环绕天体在中心天体表面运动时,运行速度即为中心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由G Mm R 2=m v 2R 解得:v =GMR ,故地球的半径与月球的半径之比为R 1R 2=M 1M 2·v 22v 21,约等于4,故B 正确,A 、C 、D 错误. 【答案】 B9.如图2所示,a 、b 、c 、d 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匀速运行的四颗人造卫星.其中a 、c 的轨道相交于P ,b 、d 在同一个圆轨道上.某时刻b 卫星恰好处于c 卫星的正上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A .b 、d 存在相撞危险B .a 、c 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b 的加速度C .b 、c 的角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 的角速度D .a 、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d 的线速度【解析】 b 、d 在同一轨道,线速度大小相等,不可能相撞,A 错;由a 向=GM r 2知a 、c 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b 的加速度,B 对;由ω= GM r 3知,a 、c 的角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b 的角速度,C 错;由v =GM r 知a 、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d 的线速度,D 错.【答案】 B10.登上火星是人类的梦想.“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透露:中国计划于2020年登陆火星.地球和火星公转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忽略行星自转影响.根据下表,火星和地球相比( )A.B .火星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较小 C .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较大 D .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较大【解析】 火星和地球都绕太阳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GMmr 2=m 4π2T 2r =ma 知,因r 火>r 地,而r 3T 2=GM4π2,故T 火>T 地,选项A 错误;向心加速度a =GMr 2,则a 火<a 地,故选项B 正确;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地=GM 地R 2地,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火=GM 火R 2火,代入数据比较知g 火<g 地,故选项C 错误;地球和火星上的第一宇宙速度:v 地=GM 地R 地,v 火=GM 火R 火,v 地>v 火,故选项D 错误.【答案】 B 二、计算题11.经天文学家观察,太阳在绕着银河系中心(银心)的圆形轨道上运行,这个轨道半径约为3×104光年(约等于2.8×1020m),转动一周的周期约为2亿年(约等于6.3×1015s).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来自位于它轨道内侧的大量星体的引力,可以把这些星体的全部质量看做集中在银河系中心来处理问题.(G =6.67×10-11N·m 2/kg 2)用给出的数据来计算太阳轨道内侧这些星体的总质量.【解析】 假设太阳轨道内侧这些星体的总质量为M ,太阳的质量为m ,轨道半径为r ,周期为T ,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自于这些星体的引力,则G Mm r 2=m 4π2T 2r故这些星体的总质量为M=4π2r3GT2=4×(3.14)2×(2.8×1020)36.67×10-11×(6.3×1015)2kg≈3.3×1041kg.【答案】 3.3×1041kg12.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个星球A和B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A和B两者中心之间距离为L.已知A、B的中心和O三点始终共线,A和B分别在O的两侧.引力常量为G.图3(1)求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2)在地月系统中,若忽略其他星球的影响,可以将月球和地球看成上述星球A和B,月球绕其轨道中心运行的周期记为T1.但在近似处理问题时,常常认为月球是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的,这样算得的运行周期记为T2.已知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5.98×1024 kg和7.35×1022kg.求T2与T1两者平方之比.(结果保留三位小数)【解析】(1)两星球围绕同一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角速度相同,周期也相同,其所需向心力由两者间的万有引力提供,设OB为r1,OA为r2,则对于星球B:G MmL2=M4π2T2r1对于星球A:G MmL2=m4π2T2r2其中r1+r2=L由以上三式可得T=2πL3G(M+m).(2)对于地月系统,若认为地球和月球都围绕中心连线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由(1)可知地球和月球的运行周期T 1=2πL 3G (M +m )若认为月球围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的关系:G MmL 2=m 4π2T 22L解得T 2=4π2L 3GM则T 22T 21=M +m M =1.012. 【答案】 (1)2πL 3G (M +m )(2)1.012重点强化卷(四) 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一、选择题1.在同一位置以相同的速率把三个小球分别沿水平、斜向上、斜向下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在同一水平地面时的速度大小( )A .一样大B .水平抛的最大C .斜向上抛的最大D .斜向下抛的最大【解析】 不计空气阻力的抛体运动,机械能守恒.故以相同的速率向不同的方向抛出落至同一水平地面时,物体速度的大小相等.故只有选项A 正确.【答案】 A2.(多选)质量为m 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a =12g 的加速度竖直向下运动h 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动能增加了12mgh B .物体的动能减少了12mghC.物体的势能减少了12mghD.物体的势能减少了mgh【解析】物体的合力为ma=12mg,向下运动h米时合力做功12mgh,根据动能定理可知物体的动能增加了12mgh,A对,B错;向下运动h米过程中重力做功mgh,物体的势能减少了mgh,D对.【答案】AD3.如图1所示,AB为14圆弧轨道,BC为水平直轨道,圆弧的半径为R,BC的长度也是R.一质量为m的物体,与两个轨道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当它由轨道顶端A从静止下滑时,恰好运动到C处停止,那么物体在AB段克服摩擦力做功为()图1A.12μmgR B.12mgRC.mgR D.(1-μ)mgR【解析】设物体在AB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 AB,物体从A到C的全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mgR-W AB-μmgR=0,所以有W AB=mgR-μmgR=(1-μ)mgR.【答案】D4.如图2所示,木板长为l,木板的A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物体与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木板水平,在绕O点缓慢转过一个小角度θ的过程中,若物体始终保持与板相对静止.对于这个过程中各力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A.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mgl sin θ(1-cos θ)B.弹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mgl sin θcos θC.木板对物体所做的功为mgl sin θD.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mgl cos θ【解析】重力是恒力,可直接用功的计算公式,则W G=-mgh;摩擦力虽是变力,但因摩擦力方向上物体没有发生位移,所以W f=0;因木块缓慢运动,所以合力F合=0,则W合=0;因支持力F N为变力,不能直接用公式求它做的功,由动能定理W合=ΔE k知,W G+W N=0,所以W N=-W G=mgh=mgl sin θ.【答案】C5. (多选)如图3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某一速度从A点冲上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这个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在此过程中()图3A.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mghC.物体的动能减少了mghD.物体的机械能不守恒【解析】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重力对物体做负功W=-mgh,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故A正确;物体在上升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重力势能与动能之间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故B、D均错误;由于物体所受的支持力不做功,只有重力做功,所以合力做功为-mgh,由动能定理可知,物体的动能减少了mgh,故C正确.。
高中物理必修02 期末测试题 05(B卷)厦门一中
![高中物理必修02 期末测试题 05(B卷)厦门一中](https://img.taocdn.com/s3/m/60cdce0fa216147916112815.png)
高中物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05(B卷)(90 min 110分)Lex Li 说明:(1)本卷分题卷(第Ⅰ卷)、答题卡和答卷。
题卷一张4页,答卷一张4页。
(2)选择题的答案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其余题目的答案用0.5 mm的黑色水笔填在答卷的指定位置,超出指定位置的和填错位置的答案不能得分。
(3)答题时一律不准使用涂改液或涂改纸,违反规定的该题答案视为无效。
(4)考试完毕,只交答题卡和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得3分,选错得0分)01、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若高空中某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4,则该处距地球表面的高度为()A.R B.2RC.2R D.3R02、一条河宽100 m,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 m/s,水流速度是5 m/s,则()A. 该船可能垂直河岸横渡到对岸B. 当船头垂直河岸渡河时,过河所用的时间最短C. 当船头垂直河岸渡河时,船的位移最小,是100 mD. 当船渡河位移最小时,过河所用的时间最短03、互成45°角的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甲的初速为4 m/s,加速度为8 m/s2且同向;乙的初速为3 m/s,加速度为6 m/s2且同向,则它们的合运动()A. 一定是直线运动B. 一定是曲线运动C. 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D. 以上说法都不对04、两颗人造地球卫星A、B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已知周期之比为T A:T B=1:8,则轨道半径之比下列正确的是()A. R A/R B=4B. R A/R B=1/4C. R A/R B=2D. R A/R B=1/205、如图所示,在一光滑水平面上放一个物体,人通过细绳跨过高处的定滑轮拉物体,使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人以大小不变的速度v运动。
当绳子与水平方向成θ角时,则关于物体前进的瞬时速度下列正确的是()A.vcosθB.v/cosθC.vsinθD.v/sinθ06、如图所示,水平抛出的物体,抵达斜面上端P处时速度恰好沿着斜面方向,紧贴斜面PQ无摩擦滑下,则物体沿x方向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物体机械能的图象中,正确的是()07、如图所示,以10 m/s 的水平初速度v 0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θ为30°的斜面上.可知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g 取10 m/s 2) ( )A.s 33 B.s 332 C.s 3 D. 2 s08、如图所示,P 是水平地面上的一点,A 、B 、C 、D 在一条竖直线上,且AB =BC =CD.从A 、B 、C 三点分别水平抛出一个物体,这三个物体都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 点.则三个物体抛出时速度大小之比v A ∶v B ∶v C 为 ( )A.B .1C .1∶2∶3D .1∶1∶109、如图所示,木块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颗子弹水平射入木块中,木块受到的平均阻力为f ,射入深度为d ,此过程中木块位移为S ,则 ( )A. 子弹损失的动能为fsB. 木块增加的动能为fdC. 子弹动能的减少等于木块动能的增加D. 子弹和木块摩擦产生的内能为fd10、将一木球靠在轻质弹簧上,压缩后松手,弹簧将木球弹出。
高中物理必修二精品解析: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下)期末物理试题(原卷版)
![高中物理必修二精品解析: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下)期末物理试题(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23a296b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3.png)
B.应将质量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在挡板B和挡板C处
C.应将质量不同的小球分别放在挡板A和挡板C处
D.应将质量不同的小球分别放在挡板B和挡板C处
10.小刚同学通过实验,得到了某物体在Oxy平面上运动的一条运动轨迹,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OP曲线所示。已知物体在y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为了验证物体在x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1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被竖直向上抛出,经过A、B和最高点O,三个位置距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A、hB和hO。物体运动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重力加速度为g。
(1)求物体从A向上运动到B的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WG1;和物体从A向上运动到O,然后由O返回到B的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WG2;
(2)求物体从A向上运动到B的过程中,空气阻力所做的功Wf1;和物体从A向上运动到O,然后由O返回到B的过程中,空气阻力所做的功Wf2;
(3)比较两个过程空气阻力做功与重力做功,说明为什么不存在与空气阻力对应的“空气阻力势能”的概念。
19.根据 ,v的方向即为Δt时间内平均加速度的方向,当Δt趋近于0时,v的方向即为某时刻瞬时加速度的方向。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不断缩小的时间段内的平均加速度方向的方法,来逼近某点的瞬时加速度方向。图中圆弧是某一质点绕O点沿顺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若质点在t时间内从A点经过一段劣弧运动到B点。
D.通过该实验装置也能研究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特点
(2)用如图所示平抛仪装置探究平抛运动水平分运动的特点。以下是关于本实验的一些做法,其中不合理的选项有______和______。
A.调整斜槽,使小球放置 轨道末端时,不左右滚动
B.将坐标纸上竖线与重垂线平行
高中物理必修二期末试题
![高中物理必修二期末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aa975f87c1cfad6195fa755.png)
物理必修模块2参考样卷(人教版)本试卷共4页,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5分,共50分)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A .动能B .速度C .加速度D .合外力 2.如图1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绳的拉力作用下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小球运动的线速度为v ,则绳的拉力F 大小为 A .rvmB . r v m 2C .mvrD .mvr 23.一颗运行中的人造地球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r 时,所受万有引力为F ;到地心的距离为2r 时,所受万有引力为A .FB .3FC .41F D .31F 4.如图2所示,一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一段距离s . 则在此过程中,拉力F 对物块所做的功为A .FsB .Fs cos θC .Fs sin θD .Fs tan θ5.图3中虚线是一跳水运动员在跳水过程中其重心运动的轨迹,则从起跳至入水的过程中,该运动员的重力势能A .一直减小B .一直增大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 6.关于弹性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性势能与物体的形变量有关 B .弹性势能与物体的形变量无关C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弹性势能越大D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弹性势能越小7.下列所述的实例中(均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的是A .小石块被水平抛出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B .木箱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C .人乘电梯加速上升的过程D .子弹射穿木块的过程8.如图4所示,在水平路面上一运动员驾驶摩托车跨越壕沟,壕沟两侧的高度差为0.8m. 取g=10m/s 2,则运动员跨过壕沟所用的时间为A .3.2sB .1.6sC . 0.8sD . 0.4s9.在公路上常会看到凸形和凹形的路面,如图5所示. 一质量为m 的汽车,通过凸形路面的最高处时对路面的压力为N 1,通过凹形路面最低处时对路面的压力为N 2,则A .N 1 > mgB .N 1 < mgC .N 2 = mgD .N 2 < mg10.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沿曲线由M 向N 行驶. 图6中分别画出了汽车转弯时所受合力F 的四种方向,你认为正确的是选择题答题卡12345678910二、实验题(共16分,其余每空2分)11.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 2019- 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复习卷(二)(含解析)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 2019- 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复习卷(二)(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6c86d8ba1aa8114531d98b.png)
A. 2 ℎ
B. 2 ℎ
C. ℎ
D. ℎ 2
5.[来源: 2019-2020 学年青海省西宁十四中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我国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和
顺利返回,显示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知地球的质量为 M,引力常量为 G,飞船的质量为 m,设飞船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r,则( )
A. 可能做圆周运动
B. 一定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C. 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D. 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来源: 2019-2020 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韩郸城一高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物理
试卷]如图,窗子上、下沿间的高度 = 1.6 ,墙的厚度 = 0.4 ,某人在离墙
壁距离 = 1.4 、距窗子上沿高ℎ = 0.2 处的 P 点,将可视为质点的小物体以速
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次是斜向上拉,第二次是斜向下推,两次力的作用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同,力的大小也相
同,位移大小也相同,则( )
A. 力 F 对物体做的功相同,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也相同 B. 力 F 对物体做的功相同,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不相同
C. 力 F 对物体做的功不相同,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相同
D. 力 F 对物体做的功不相同,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也不相同
2
A.研究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 2 = ,解得: = ,故 A 错
误;
B.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2 = ,所以: = 2 ,故 B 错误;
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2=
4 2 ,所以: 2
=2
3 ,故 C 正确;
D.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行所受的向心力为万有引力,得: =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沪教版_2024-2025学年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沪教版_2024-2025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98d0086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3b.png)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初始速度为2m/s,加速度为3m/s²,则3秒后的速度是多少?A. 11 m/sB. 13 m/sC. 15 m/sD. 17 m/s2、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摩擦力为10N的情况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当外力减为0N时,该物体会做什么运动?A. 一直继续匀速直线运动B. 持续减速直到停止C. 减速且受到反向力后加速D. 立即停止3、在单摆摆动过程中,下列哪个物理量始终保持不变?A. 摆线长度B. 摆球的速度C. 重力势能D. 摆球的重力势能与动能之和4、关于光学仪器中的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凸透镜能使光会聚B. 凹透镜能使光发散C. 凸透镜只能成实像D. 凹透镜只能成虚像5、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2秒后速度达到6m/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A. 1m/s²B. 3m/s²C. 2m/s²D. 4m/s²6、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力作用,该力在5秒内使物体从静止开始加速到4m/s。
则物体受到的合力是:A. 2NB. 8NC. 10ND. 12N7、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速度变化得越快B、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速度变化得越慢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位移变化得越大D、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加速度变化得越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以下哪些物理量属于矢量?A、速度B、时间C、位移D、加速度2、在以下关于超导体和正常导体的物理描述中,正确的是:A、超导体的电阻在临界温度以下变为零B、正常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成反比C、超导体的电流可以在其内部无摩擦地流动D、正常导体在低温下可能表现出超导现象3、下列关于物理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因此速度是矢量B、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因此加速度是矢量C、功率是功与时间的比值,因此功率是矢量D、频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因此频率是标量三、非选择题(前4题每题10分,最后一题14分,总分54分)第一题题目内容:一个质量为0.5 kg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水平力的作用,从静止开始加速,经过2秒运动了4米。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沪科版_2024-2025学年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沪科版_2024-2025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77ddc4b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4.png)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在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矢量的是()A、位移B、速度C、时间D、力2、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a=2m/s²,初速度v₀=0,求物体在3秒末的速度v()A、6 m/sB、3 m/sC、4 m/sD、5 m/s3、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2 m/s²。
如果在t=0时刻质点位于x=0处,且初速度为v₀=4 m/s,则t=3 s时质点的速度为:A. 10 m/sB. 4 m/sC. 14 m/sD. 6 m/s4、两个物体A和B的质量分别为m₁和m₂,它们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₁和μ₂。
当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运行时,物体A恰好能静止在传送带上而不滑动,且m₁ = 2m₂。
假设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保持不变,那么物体B相对于传送带的静摩擦系数μ₂与物体A的静摩擦系数μ₁的关系是:A. μ₂ = μ₁B. μ₂ = 2μ₁C. μ₂ = 0.5μ₁D. 无法确定5、以下哪个物理量不属于基本物理量?A、能量B、时间C、长度D、质量6、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向右,一个向左,大小分别为5N 和3N。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该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如何改变?A、加速度变为0,保持静止状态B、加速度变为0,开始运动C、物体的加速度不会改变,保持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的加速度会增加,速度会减小7、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的大小为10N,方向向东,另一个力的大小为15N,方向向北。
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那么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多少?A. 5NB. 20NC. 25ND. 30N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一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两个互相垂直的水平力作用,若这两个力分别为F₁= 3N和F₂= 4N,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A. 1 m/s²B. 2 m/s²C. 3 m/s²D. 4 m/s²2、关于电磁感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增大时,电路中一定产生感应电流。
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测试及答案详解(考查全面、综合)
![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测试及答案详解(考查全面、综合)](https://img.taocdn.com/s3/m/aa2a1aab312b3169a551a4f5.png)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 (共100分)一、本题共12小题。
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选不全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 .牛顿通过实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C .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D .爱因斯坦建立了狭义相对论,把物理学推进到高速领域 2.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其加速度A .一定不等于零B .可能不变C .一定改变D .一定不变3.欲划船渡过一宽100m 的河,船相对静水速度1v =5m /s ,水流速度2v =3m /s ,则A .过河最短时间为20sB .过河最短时间为25sC .过河位移最短所用的时间是25sD .过河位移最短所用的时间是20s 4.洗衣机的脱水筒采用带动衣物旋转的方式脱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脱水过程中,衣物是紧贴筒壁的B .水会从桶中甩出是因为水滴受到向心力很大的缘故C .加快脱水筒转动角速度,脱水效果会更好D .靠近中心的衣物脱水效果不如四周的衣物脱水效果好5.据报道,我国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于2008年4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4次变轨控制后,于5月1日成功定点在东经77°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
关于定点后的“天链一号01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始终处于静止平衡状态 B .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C .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D .“天链一号01星”质量与其它同步卫星质量不一定相等6.卫星电话在抢险救灾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代、第二代海事卫星只使用静止轨道卫星,不能覆盖地球上的高纬度地区.而第三代海事卫星采用同步和中轨道卫星结合的方案,解决了覆盖全球的问题。
高中物理必修二学分认定期末试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二学分认定期末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c30f4f336c1eb91a375dbb.png)
邵阳市一中高一物理第二次月考卷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 审题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得4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32分)1、下列关于功与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一定增加 ②相互作用力可以同时做正功,也可以同时做负功③一对摩擦力做的总功必定为负功,并且这个负功的数值等于产生的热量 ④做功对应着能量转化,热传递对应着能量转移,但任意过程总的能量守恒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2013年3月19日,美国成功发射了第二颗“天基红外系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它是目前技术最先进的导弹预警同步卫星。
若卫星在发射升空的过程中总质量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卫星到达它的运行轨道时,其内部物体不再受到重力 B .在卫星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其机械能逐渐变大 C .该卫星能经过地球的南北极上空 D .该卫星的绕行线速度大于7.9km/s3、男子110米栏比赛中,运动员起跑的过程中,先身体下蹲,发令后运动员发力向前加速,同时升高身体重心。
设运动员的质量为m ,在起跑时前进的距离s 内,重心升高h ,获得的速度为v ,克服阻力做功为fW ,则在此过程中( )A .地面的支持力对运动做功为mghB .运动员对自身做功为f W mgh mv ++221C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增加fW mgh +D .运动员的动能增加f W mv +2214、先缓慢拉弹簧使其伸长L ,此过程拉力做的功记为1W ,然后继续缓慢拉弹簧使其再伸长L (弹簧一直处于弹性限度内),后一过程拉力做的功记为2W ,则=21W W :( )A .1:1B .1:2C .1:3D .1:45、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 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 .快进入闹市区时,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立即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下列四个图象中,哪个正确表示了从司机减小油门开始,汽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A B C D6、在公路上常会看到凸形和凹形的路面, 一质量为m 的汽车,通过凸形路面的最高处时对路面的压力为N 1,通过凹形路面最低处时对路面的压力为N 2,则( )A .N 1 > mgB .N 1 < mgC .N 2 = mgD .N 2 < mg7、如图所示,斜面足够长,一小球以60J 的初动能从A 点出发沿粗糙斜面向上运动,在上升到B 点的过程中,小球动能损失了50J ,机械能损失了10J ,则小球落回到出发点A 时的动能是( ) A.12J B.24J C.36J D.20J8、如图所示,从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斜面上的A 点,先后将同一小球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第一次初速度为v1,球落到斜面上前一瞬间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为α1,第二次初速度为v2,球落到斜面上前一瞬间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为α2,,若v1>v2,则 ( ) A.12a a > B.12a a = C.12a a < D.无法确定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全对得4分,漏选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16分) 9、关于功率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多少的物理量B.由t W P =可知,当总功W 一定时,功率与做功时间成反比C.由FV P =可知只要F 不为零,v 也不为零,那么功率P 就一定不为零D.某个力对物体做功越快,这个力的功率就越大tvv 0 0.5v 0tvv 0 0.5v 0tvv 0 0.5v 0 tvv 0 0.5v 010、2007年10月24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 ,使“嫦娥奔月”这一古老的神话变成了现实。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行星的运动》试题(1)(原卷版和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行星的运动》试题(1)(原卷版和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41a31e6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64.png)
7.1 行星的运动(原卷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1.[容易]物理学发展历程中,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尝试性计算,首先发表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的科学家是()A. 哥白尼B. 第谷C. 开普勒D. 伽利略2.[容易]关于行星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轨道的半长轴越长,自转周期越大B. 轨道的半长轴越短,自转周期越大C. 轨道的半长轴越长,公转周期越大D. 轨道的半长轴越短,公转周期越大3.[容易]开普勒有关行星的三个定律被称为“中世纪科学与近代科学的分水岭”.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火星绕太阳运行过程中,速率不变B. 地球靠近太阳的过程中,运行速率减小C. 在相等时间内,火星和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与地球和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D. 火星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比地球的长4.[容易]关于天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太阳系中,各行星都围绕太阳运动B. 在太阳系中,各行星都围绕地球运动C. 地心说的参考系是太阳D. 日心说的参考系是地球5.[容易]某行星绕太阳运行的椭圆轨道如图所示,F1和F2是椭圆轨道的两个焦点,行星在A点的速率比在B 点的大,则太阳是位于()A. F2B. AC. F1D. B6.[较易]两行星运行周期之比为1:8,其运行轨道的半长轴之比为()A. 1/2B. √24C. 14D. 1:16√27.[较易]对于开普勒第三定律a3T2=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k与a3成正比B. k与T2成反比C. k只与中心天体的体积有关D. 该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8.[较易]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是我们学习、研究天体运动的基础,下面关于开普勒三定律理解错误的是()A. 由开普勒第一定律知,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不是标准的圆形B. 由开普勒第一定律知,太阳处在绕它运动的行星轨道的焦点上C. 由开普勒第二定律知,一个行星从远日点向近日点运动的速度是逐渐减小的D.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知,地球与火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相等9.[较易]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根据开普勒定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开普勒定律只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不适用于卫星绕地球的运动B. 若某一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是椭圆,则地球处在该椭圆的一个焦点上C. 开普勒第三定律a3T2=k中的k值,不仅与中心天体有关,还与绕中心天体运动的行星有关D. 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得到了开普勒第三定律a3T2=k,它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证明10.[较易]木星自转周期约10个小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318倍,赤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1.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星上的“一天”比地球长B. 木星上的“一年”比地球长C. 木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加速度D. 地球、木星分别与太阳中心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11.[较易]为了探测引力波,“天琴计划”预计发射地球卫星P,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6倍;另一地球卫星Q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4倍。
高中物理必修二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二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88faf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b.png)
F α l F α A B C D 地球地球卫星卫星高一物理 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 1.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绳的拉力作用下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小球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v ,则绳的拉力F 大小为大小为A .r vm B . rv m 2 C .mvr D .mvr 22.如图所示,一个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恒定推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一段距离l 。
在此过程中,恒力F 对物块所做的功为对物块所做的功为A .FlB .Fl sin αC .Fl cos αD .Fl tan α3.一颗运行中的人造地球卫星,若它到地心的距离为r 时,所受万有引力为F ,则它到地心的距离为2r 时,所受万有引力为时,所受万有引力为A .41F B .21F C .4F D .2F 4.将一小球以3m/s 的速度从0.8m 高处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m/s 2,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A .0.8mB .1.2m C .1.6m D .2.0m 5.如图所示,一卫星绕地球运动,运动轨迹为椭圆,.如图所示,一卫星绕地球运动,运动轨迹为椭圆, A 、B 、C 、D 是轨迹上的四个位置,其中A 点距离地球点距离地球 最近,C 点距离地球最远。
卫星运动速度最大的位置是点距离地球最远。
卫星运动速度最大的位置是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6.质量是2g 的子弹,以300m/s 的速度垂直射入厚度为5cm 的木板,射穿后的速度为100m/s 。
则子弹射穿木板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
则子弹射穿木板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A .1000N B .1600N C .2000N D .2400N 7.如图所示,一半圆形碗,内径为R ,内壁光滑。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双星、多星模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双星、多星模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cdddd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6.png)
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专题强化练7双星、多星模型一、选择题1.(2020山东临沂罗庄高二上期中,)银河系的恒星中有很多是双星。
某双星由质量为M的星球A和质量为m的星球B构成,两星在相互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的某一定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M>m,两星球之间的距离为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星球A运动的轨道半径大B.星球B运动的线速度大C.星球B的运动周期大D.星球B的向心力大2.(2020广东深圳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下月考,)(多选)宇宙中,两颗靠得比较近的恒星,受到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而互相绕转,称之为双星系统。
在浩瀚的银河系中,有许多恒星是双星。
设某双星系统A、B绕其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若AO>OB,则( )A.星球A的质量一定大于B的质量B.星球A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大于B的向心加速度C.A与B运动的角速度相等D.双星的总质量一定,双星之间的距离越大,其转动周期越小3.(2020山东烟台高二上期中,)(多选)天文学家观测到一个双星系统由主星α和伴星β构成,其主星α不断向外喷射物质,使其质量不断减小。
假设该双星系统演化的初期,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它们运动的轨道近似为圆轨道,伴星β的质量不变。
则在演化初期,该双星系统(深度解析)A.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将不断增大B.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将不断减小C.主星α的轨道半径不断变大D.伴星β的线速度不断变大4.(2020河北石家庄实验中学高一下月考,)(多选)2017年10月16日,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对外发布一项重大发现,我国南极巡天望远镜追踪探测到首例引力波事件光学信号。
关于引力波,早在1916年爱因斯坦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其存在。
1974年拉塞尔·赫尔斯和约瑟夫·泰勒发现赫尔斯-泰勒脉冲双星,这个双星系统在互相绕转时,由于不断发射引力波而失去能量,因此逐渐相互靠近,这种现象为引力波的存在提供了首个间接证据。
高中物理必修二期末考试题2
![高中物理必修二期末考试题2](https://img.taocdn.com/s3/m/d4be351acc7931b765ce15d7.png)
高中物理必修二期末考试题满分:110 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不定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如图所示,小球P粘在细直杆的一端,球随杆一起绕O作圆周运动,球在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A.一定是拉力;B.一定是支持力;C.无作用力;D.可能是拉力,也可能是支持力,也可能无作用力.2、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点,用铅笔靠着线的左侧水平向右匀速移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则橡皮运动的速度()A.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B.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C.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D.大小和方向均改变3.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为v,那么物体运动时间是:()4、若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大 B.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小C.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周期越小 D.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周期越大5、伽利略曾设计如图所示的一个实验,将摆球拉至M点放开,摆球会达到同一水平高度上的N点,如果在E或F处钉上钉子,摆球将沿不同的圆弧达到同一高度的对应点;反过来,如果让摆球从这些点下落,它同样会达到原水平高度上的M点.这个实验可以说明,物体由静止开始沿不同倾角的光滑斜面(或弧线)下滑时,其末速度的大小()A.只与斜面的倾角有关B.只与斜面的长度有关C.只与下滑的高度有关D.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6、如图所示,小球自a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到b点时,与弹簧接触,至c点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若不计弹簧质量和空气阻力,在小球由a-b-c的运动过程中()。
A.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B.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C.小球在b点时动能最大 D.小球在c点时系统的弹性势能最大7、如图所示,将质量m=2 kg的一个小钢球(可看成质点)从离地面H=2 m高处由静止开始释放,落人泥潭并陷入泥中h=5 cm深处,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整个过程中重力做功为40 J B.整个过程中重力做功为41 JC.泥对小钢球的平均阻力为800 N D.泥对小钢球的平均阻力为820 N8、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在t0时刻撤去F,其V-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下列关于力F大小和力F做功(W)大小的关系式,正确的是()9、如图所示,是流星在夜空中发出的明亮光焰,此时会有人在内心许下一个美好的愿望.有些流星是外太空物体被地球强大引力吸引坠落地面的过程中同空气发生剧烈摩擦形成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摩擦力对流星做的功等于流星动能的变化量B.重力对流星做的功等于流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C.流星克服空气摩擦力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减少量D.流星克服空气摩擦力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增加量10、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并始终保持以速度v匀速运动.现将质量为m的某物块由静止释放在传送带上的左端,经过时间t物块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设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加速过程,摩擦力对物块做正功 B.物块匀速过程,摩擦力对物块做负功C.摩擦力对木块做功为221mv D.摩擦力对木块做功为0.5 μmgvt11、某科技创新小组设计制作出一种全自动升降机模型.用电动机通过绳拉着升降机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已知升降机的质量为m,当其速度为v1时电动机的功率达到最大值P.以后电动机保持该功率不变,直到升降机以v2匀速上升为止.整个过程中忽略摩擦阻力及空气阻力。
期末测试卷(三)进阶测试—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同步【含答案】
![期末测试卷(三)进阶测试—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同步【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b33e3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9.png)
故选 C。 8.D A.自由落体运动遵守牛顿运动定律,其规律属于经典力学,故 A 正确; B.行星运动定律遵守牛顿运动定律,其规律属于经典力学,故 B 正确; C.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核心理论,属于经典力学,故 C 正确; D.经典力学有一定的局限性,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不适用于高速、微观的物体,故 D 错误.
R 的质点。若将球体挖去一个半径为 2 的小球,两球心和质点在同一直线上,且挖去的球的球心在
原来球心和质点连线外,两球表切。已知引力常量为 G,则剩余部分对质点的万有引力的大小为( )
7GMm A. 36R2
11GMm B. 36R2
23GMm C. 100R2
29GMm D. 100R2
7.人造地球卫星可以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也可以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对于沿椭圆轨道绕 地球运动的卫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车厢做正功
B.人对车厢不做功
C.摩擦力对人做正功
D.推力对车厢做功
2、解答题(共 4 小题,满分 22 分)
13.如图所示,人在岸上拉船,不计绳与轮之间的摩擦,已知船的质量为 m,水的阻力恒为 f,当
轻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时,船的速度为 v,此时人拉绳的力大小为 F,则此时人拉绳行走的速度
大小为_____;如果人匀速行走,则船做_____(填“加速”、“减速”、“匀速”)运动;此时船的加速度 大小为___。
D.物体作曲线运动时合力不可能为零,合外力为 0 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 D 正确;
故选 D。
2.C
A.小船能够正对河岸行驶到对岸,即用最短航程渡河,故需要船速大于水速,且船速方向为斜向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综合(期末)检测试卷【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综合(期末)检测试卷【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42e63001f69e3143329483.png)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综合(期末)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
1~6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7~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曲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是变化的D.在恒力作用下物体不可能做曲线运动解析:既然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的方向必定是改变的,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所以选项A正确。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合力恒定,是加速度不变的匀变速曲线运动,所以选项B、C、D错误。
答案: A2.如图1所示的两斜面体甲、乙固定在水平面上,其中两斜面体的倾角分别为α1=60°、α2=45°,并且两斜面体的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相等,现将两完全相同的滑块分别从两斜面体的顶端由静止释放,经过一段时间两滑块均能到达斜面体的底端,已知斜面体甲与滑块之间没有摩擦力,斜面体乙与滑块之间有摩擦力。
整个过程中重力对两滑块所做的功分别用W1、W2表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的大小分别用ΔE p1、ΔE p2表示。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图1A.W1=W2B.W1<W2C.ΔE p1>ΔE p2D.ΔE p1<ΔE p2解析:两个滑块质量相等,重力相同,又初、末位置的高度差相等,故重力做功相等,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的大小相等,A正确。
答案: A3.把甲物体从2h高处以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L,把乙物体从h高处以速度2v0水平抛出,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x,则L与x的关系为()A.L=x2B.L=2xC.L=12x D.L=2x解析: 根据2h =12gt 21,得t 1= 4h g , 则L =v 0t 1=v 04h g 。
由h =12gt 22,得t 2= 2h g ,则x =2v 0t 2=2v 0 2h g =v 0 8h g ,所以L =12x ,故选项C 正确,选项A 、B 、D 错误。
高中物理必修二典型习题大全含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二典型习题大全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98b28e90c69ec3d5bb75b5.png)
物理必修二典型习题汇编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如图所示,小物体A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作匀速圆周运动,则A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A.受重力、支持力B.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摩擦力C.受重力、支持力、向心力、摩擦力D.向心力、摩擦力2.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所以线速度大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B.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的周期保持不变C.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D.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的向心加速度保持不变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轮子依靠摩擦传动,相互之间不打滑,其半径分别为r1、r2、r3.若甲、乙、丙三个轮的角速度依次为ω1、ω2、ω3,则三个轮的角速度大小关系是()A.ω1=ω2=ω3B.ω1>ω2>ω3C.ω1<ω2<ω3D.ω2>ω1>ω34.图中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小轮的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A.c点与d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B.a点与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C.a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D.a点与c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5.A、B两个质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弧长之比S A:S B=4:3,转过的圆心角之比θA:θB=3: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线速度之比v A:v B=4:3B.它们的角速度之比ωA:ωB=2:3C.它们的周期之比T A:T B=3:2D.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 A:a B=3:26.如图所示,小球从倾斜轨道上由静止释放,经平直部分冲上圆弧部分的最高点A时,对圆弧的压力大小为mg,已知圆弧的半径为R,整个轨道光滑.则()A.在最高点A,小球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B.在最高点A,小球的速度为C.在最高点A,小球的向心加速度为gD.小球的释放点比A点高为R7.铁路在弯道处的内外轨道高低是不同的,已知内外轨道对水平面倾角为θ(如图),弯道处的圆弧半径为R,若质量为m的火车转弯时速度小于,则()A.内轨对内侧车轮轮缘有挤压B.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大于C.外轨对外侧车轮轮缘有挤压D.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小于8.如图所示为某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迹示意图,其中P、Q两点是椭圆轨迹的两个焦点,若太阳位于图中P点,则关于行星在A、B两点速度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v A>v B B.v A<v B C.v A=v B D.无法确定9.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则下列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的速度B.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大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速度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D.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加速度10.要使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下列办法不可采用的是()A.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少一半,距离不变B.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距离不变C.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D.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和质量都减为原来的11.举世瞩目的“神舟”七号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显示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设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则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的速率为()A.B.C.D.12.不可回收的航天器在用后,将成为太空垃圾,如图是漂浮在地球附近的太空垃圾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离地越低的太空垃圾运行的向心加速度一定越大B.离地越低的太空垃圾受到的地球的万有引力一定越大C.由公式v=得,离地越高的太空垃圾运行速率越大D.太空垃圾可能跟同一轨道上同向飞行的航于器相撞13.己知地球半径为R,静置于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地球同步卫星作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0,引力常量为G,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地球质量M=B.地球质量C.向心加速度之比D.向心加速度之比14.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实现交会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十一号”先到达“天宫二号”相同的轨道然后加速对接B.“神舟十一号”先到达“天宫二号”相同的轨道然后减速对接C.“神舟十一号”先到达比“天宫二号”的轨道半径大的轨道然后加速对接D.“神舟十一号”先到达比“天宫二号”的轨道半径小的轨道然后加速对接15.一物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受互相垂直的水平力F1、F2作用,经一段位移,F1做功为6J,F2做功为8J,则F1、F2的合力做功为()A.14J B.10J C.﹣2J D.2J16.设飞机飞行中所受阻力与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若飞机以速度v飞行,其发动机功率为P,则飞机以3v匀速飞行时,其发动机的功率为()A.3P B.9P C.27P D.无法确定17.如图所示,物体在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为v,拉力F斜向上与水平面夹角为θ,则拉力F的功率可以表示为()A.Fv B.FvcosθC.FvsinθD.18.如图所示,运动员把质量为m的足球从水平地面踢出,足球在空中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在最高点时的速度为v,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运动员踢球时对足球做的功为()A.mv2B.mgh C.mgh+mv2D.mgh+mv2二.计算题(共2小题)19.如图所示一质量m=0.1kg的小球静止于桌子边缘A点,其右方有底面半径r=0.2m的转筒,转筒顶端与A等高,筒底端左侧有一小孔,距顶端h=0.8m.开始时A、小孔以及转筒的竖直轴线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现使小球以速度υA=4m/s 从A点水平飞出,同时转筒立刻以某一角速度做匀速转动,最终小球恰好进入小孔.取g=l0m/s2,不计空气阻力.(1)求转筒轴线与A点的距离d;(2)求转筒转动的角速度ω.20.如图为一个半径r=5m的圆盘,绕其圆心O做顺时针匀速转动,当圆盘边缘上的一点A处在如图的位置的时候,在其圆心正上方h=20m的高度处有一小球正在向边缘的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小球正好落在A点.求:(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1)小球的初速度为多少?(2)圆盘的最小角速度为多少?(3)圆盘转动周期的可能值?三.解答题(共10小题)2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个星球A和B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A和B两者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已知A、B的中心和O三点始终共线,A和B分别在O的两侧,引力常数为G.(1)求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2)在地月系统中,若忽略其它星球的影响,可以将月球和地球看成上述星球A和B,月球绕其轨道中心运行的周期记为T1.但在近似处理问题时,常常认为月球是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的,这样算得的运行周期记为T2.已知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5.98×1024kg和7.35×1022kg.求T2与T1两者平方之比.(结果保留3位小数)22.假设某天你在一个半径为R的星球上,手拿一只小球从离星球表面高h处无初速释放,测得小球经时间t落地.若忽略星球的自转影响,不计一切阻力,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1)该星球的质量M;(2)在该星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v.23.两颗卫星在同一轨道平面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半径为R,a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等于R,b卫星离地面高度为3R,则:(1)a、b两卫星周期之比T a:T b是多少?(2)若某时刻两卫星正好同时通过地面同一点的正上方,则a至少经过多少个周期两卫星相距最远?24.小明从坡顶处以v0=6m/s的初速度沿直线坡道骑车到达坡底(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他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v=10m/s,所用时间t=4s,坡顶与坡底的高度差h=10m,小明和车总质量M=90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1)小明下坡时的加速度;(2)坡道的长度;(3)此过程中小明和车所受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25.为了研究过山车的原理,某兴趣小组提出了下列设想:取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长为l=2.0m的粗糙倾斜轨道AB,通过水平轨道BC与半径为R=0.2m 的竖直圆轨道相连,出口为水平轨道DE,整个轨道除AB 段以外都是光滑的.其中AB 与BC 轨道以微小圆弧相接,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1kg小物块以初速度v0=5.0m/s从A点沿倾斜轨道滑下,小物块到达C点时速度v C=4.0m/s.取g=10m/s2,sin37°=0.60,cos37°=0.80.(1)求小物块到达C点时对圆轨道压力的大小;(2)求小物块从A到B运动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3)为了使小物块不离开轨道,并从轨道DE滑出,求竖直圆弧轨道的半径应满足什么条件?26.如图所示,半径R=0.40m的光滑半圆环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半圆环与粗糙的水平地面相切于圆环的端点A.一质量m=0.10kg的小球,以初速度v0=7.0m/s 在水平地面上向左作加速度a=3.0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L=4.0m后,冲上竖直半圆环,最后小球落在C点.求:(1)物体运动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v A.(2)小球经过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 B.(3)A、C间的距离d.(取重力加速度g=10m/s2)27.半径为R,内径很小的光滑半圆管竖直放置,质量为m的小球A以一定初速度进入管内,通过最高点C时的速度大小为v,求:(1)A求进入半圆管最低点时的速度v0的大小;(2)小球落地点距半圆管最低点的水平距离.28.如图所示,ABC为一细圆管构成的圆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半径为R(比细圆管的半径大得多),OA水平,OC竖直,最低点为B,最高点为C,细圆管内壁光滑.在A点正上方某位置处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由静止开始下落,刚好进入细圆管内运动.已知细圆管的内径稍大于小球的直径,不计空气阻力.(1)若小球刚好能到达轨道的最高点C,求小球经过最低点B时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2)若小球从C点水平飞出后恰好能落到A点,求小球刚开始下落时离A点的高度为多大.29.如图所示,AB是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B点的切线在水平方向,且B 点离水平地面高为h,有一物体(可视为质点)从A点静止开始滑下,到达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3倍(重力加速度为g).求:(1)物体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2)物体到达B点时的加速度a1及刚离开B点时的加速度a2;(3)物体落地点到B点的距离s.30.如图所示,质量m=70kg的运动员以10m/s的速度,从高h=10m的滑雪场A 点沿斜坡自由滑下,一切阻力可忽略不计,以地面为零势能面.求:(1)运动员在A点时的机械能;(2)运动员到达最低点B时的速度大小;(3)若运动员继续沿斜坡向上运动,他能到达的最大高度.(g=10m/s2)物理必修二典型习题汇编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1.(2017•崇川区校级学业考试)如图所示,小物体A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作匀速圆周运动,则A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A.受重力、支持力B.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摩擦力C.受重力、支持力、向心力、摩擦力D.向心力、摩擦力【分析】向心力是根据效果命名的力,只能由其它力的合力或者分力来充当,不是真实存在的力,不能说物体受到向心力.【解答】解:物体在水平面上,一定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物体在转动过程中,有背离圆心的运动趋势,因此受到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且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学生很容易错误的认为物体受到向心力作用,要明确向心力的特点,同时受力分析时注意分析力先后顺序,即受力分析步骤.2.(2016•山东模拟)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所以线速度大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B.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的周期保持不变C.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D.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的向心加速度保持不变【分析】根据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不同情况的向心力的公式来逐个分析,在分析时要注意,比较两个量的关系时,必须是在其它量不变的前提下.【解答】解:A、由于,只有当半径r不变的前提下,才有线速度大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而半径没说是不变的,所以A选项错误.B、既然是匀速圆周运动了,那么物体的速度的大小一定不变,同一个物体的匀速圆周运动,半径当然也是不变的,由T=可知,周期保持不变,所以B选项正确.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的大小是不变的,但速度的方向时刻在变,所以C错误.D、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只是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是变化的,应该说是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对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的考查,分析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必须是在其它量不变的前提下.3.(2017•青浦区一模)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轮子依靠摩擦传动,相互之间不打滑,其半径分别为r1、r2、r3.若甲、乙、丙三个轮的角速度依次为ω1、ω2、ω3,则三个轮的角速度大小关系是()A.ω1=ω2=ω3B.ω1>ω2>ω3C.ω1<ω2<ω3D.ω2>ω1>ω3【分析】甲、乙、丙三个轮子依靠摩擦传动,相互之间不打滑说明线速度相同,根据v=wr解答.【解答】解:由甲、乙、丙三个轮子依靠摩擦传动,相互之间不打滑知三者线速度相同,其半径分别为r1、r2、r3,则有:ω1r1=ω2r2=ω3r3由图可知:r1>r2>r3所以ω1<ω2<ω3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式的应用,同时要知道皮带或齿轮连动的角速度相同.4.(2017•福建模拟)图中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小轮的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A.c点与d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B.a点与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C.a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D.a点与c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分析】共轴转动的各点角速度相等,靠传送带传动轮子上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v=rω,a n=rω2=半径各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向心加速度的大小.【解答】解:A、共轴转动的各点角速度相等,故b、c、d三点角速度相等,故A正确;B、a、c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c两点的角速度相等,根据v=rω,a的角速度大于c的角速度,则a点的角速度大于b点的角速度,故B错误;C、靠传送带传动轮子上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故a、c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故C正确;D、a、c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a n=,a点的向心加速度大于b点的向心加速度,故D错误;故选:A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与半径的关系,以及知道共轴转动的各点角速度相等,靠传送带传动轮子上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5.(2017•泰州学业考试)A、B两个质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弧长之比S A:S B=4:3,转过的圆心角之比θA:θB=3: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线速度之比v A:v B=4:3B.它们的角速度之比ωA:ωB=2:3C.它们的周期之比T A:T B=3:2D.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 A:a B=3:2【分析】根据公式v=求解线速度之比,根据公式ω=求解角速度之比,根据公式T=求周期之比,根据a n=ωv,即可求解加速度之比.【解答】解:A、B两质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在相等时间内它们通过的弧长之比为S A:S B=4:3,根据公式公式v=,线速度之比为v A:v B=4:3,故A 正确;B、通过的圆心角之比φA:φB=3:2,根据公式ω=,角速度之比为3:2,故B 错误;C、由根据公式T=,周期之比为T A:T B=2:3;故C错误;D、根据a n=ωv,可知a A:a B=2:1,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是记住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根据公式列式分析,基础题.6.(2017•徐州学业考试)如图所示,小球从倾斜轨道上由静止释放,经平直部分冲上圆弧部分的最高点A时,对圆弧的压力大小为mg,已知圆弧的半径为R,整个轨道光滑.则()A.在最高点A,小球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B.在最高点A,小球的速度为C.在最高点A,小球的向心加速度为gD.小球的释放点比A点高为R【分析】小球在最高点受到重力,轨道对球的压力,两个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向心力公式求出小球的速度,根据向心力公式求出加速度.根据动能定理求得高度差【解答】解:A、小球在最高点受到重力,轨道对球的压力,两个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故A错误;C、在最高点,根据向心力公式得:mg+F=m,F=mg,联立解得:a n=2g,v=,故BC错误,D、从释放点到最高点,根据动能定理可知,解得h=R,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在最高点,小球所受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受力分析时不能分析向心力,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7.(2011春•市中区校级期末)铁路在弯道处的内外轨道高低是不同的,已知内外轨道对水平面倾角为θ(如图),弯道处的圆弧半径为R,若质量为m的火车转弯时速度小于,则()A.内轨对内侧车轮轮缘有挤压B.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大于C.外轨对外侧车轮轮缘有挤压D.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小于【分析】火车在弯道处拐弯时火车的重力和轨道对火车的支持力的合力做为转弯需要的向心力,当合力恰好等于需要的向心力时,火车对内外轨道都没有力的作用,速度增加,就要对外轨挤压,速度减小就要对内轨挤压.【解答】解:火车的重力和轨道对火车的支持力的合力恰好等于需要的向心力时,此时火车的速度正好是,当火车火车转弯的速度小于时,需要的向心力减小,而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不变,所以合力大于了需要的向心力,内轨就要对火车产生一个向外的力来抵消多余的力,所以此时内轨对内侧车轮轮缘有挤压,A正确,C错误.由于内轨对火车的作用力沿着轨道平面向上,可以把这个力分解为水平和竖直向上两个分力,由于竖直向上的分力的作用,使支持力变小,所以D正确,B错误.故选A、D.【点评】火车转弯主要是分析清楚向心力的来源,再根据速度的变化,可以知道对内轨还是对外轨由作用力.8.(2016•怀化学业考试)如图所示为某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迹示意图,其中P、Q两点是椭圆轨迹的两个焦点,若太阳位于图中P点,则关于行星在A、B两点速度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v A>v B B.v A<v B C.v A=v B D.无法确定【分析】开普勒第二定律的内容,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如图所示,行星沿着椭圆轨道运行,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如果时间间隔相等,即t2﹣t1=t4﹣t3,那么面积A=面积B由此可知行星在远日点B的速率最小,在近日点A的速率最大.【解答】解: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也称面积定律:在相等时间内,太阳和运动着的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的.由扇形面积S=lr知半径长的对应的弧长短,由v=知行星离太阳较远时速率小,较近时速率大.即行星在近日点的速率大,远日点的速率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考查了开普勒第二定律,再结合时间相等,面积相等,对应弧长求出平均速度.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9.(2016•河南一模)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则下列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的速度B.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大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速度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D.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加速度【分析】航天飞机在在轨道Ⅱ上由A运动到B,万有引力做正功,动能增大即可比较出A、B的速度;比较加速度只要比较所受的合力(即万有引力);从轨道I 上的A点进入轨道Ⅱ,需要减速,使得在该点万有引力大于所需的向心力做近心运动.【解答】解:A、根据开普勒定律可知,卫星在近地点的速度大于在远地点的速度,故A正确;B、由Ⅰ轨道变到Ⅱ轨道要减速,所以B错误;C、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k,R2<R1,所以T2<T1,故C正确;D、根据a=,在A点时加速度相等,故D错误.故选:A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航天飞机绕地球运动的规律.要注意向心力是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力,比较加速度,应比较物体实际所受到的力,即万有引力.10.(2016•辽宁)要使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下列办法不可采用的是()A.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少一半,距离不变B.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距离不变C.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D.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和质量都减为原来的【分析】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G,运用比例法,选择符合题意要求的选项.【解答】解:A、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不变,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G,可知,万有引力变为原来的,符合题意.B、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距离不变,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G,可知,万有引力变为原来的,符合题意.C、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G,可知,万有引力变为原来的,符合题意.D、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和质量都减为原来的,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G,可知,万有引力与原来相等,不符合题意.本题选择不符合,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应用比例法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能力,要综合考虑质量乘积与距离平方和引力的关系.11.(2017•广陵区校级学业考试)举世瞩目的“神舟”七号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显示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设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则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的速率为()A.B.C.D.【分析】研究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根据等式表示出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的速率.【解答】解:研究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m解得:v=故选A.【点评】向心力的公式选取要根据题目提供的已知物理量或所求解的物理量选取应用.12.(2017•连云港学业考试)不可回收的航天器在用后,将成为太空垃圾,如图是漂浮在地球附近的太空垃圾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离地越低的太空垃圾运行的向心加速度一定越大B.离地越低的太空垃圾受到的地球的万有引力一定越大C.由公式v=得,离地越高的太空垃圾运行速率越大D.太空垃圾可能跟同一轨道上同向飞行的航于器相撞【分析】太空垃圾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靠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进入大气层后,受空气阻力,速度减小,万有引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做向心运动【解答】解: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得向心加速度线速度AC、可知离地越低的太空垃圾,r越小,向心加速度a越大;离地越高的太空垃圾,r越大,v越小,故A正确,C错误;B、根据万有引力公式,因为太空垃圾质量未知,所以离地越低的太空垃圾受到的万有引力不一定大,故B错误;D、根据线速度公式,在同一轨道上的航天器与太空垃圾线速度相同,如果它们绕地球飞行的运转方向相同,它们不会碰撞,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万有引力等于所需要的向心力,做圆周运动.当万有引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做近心运动13.(2017•浙江模拟)己知地球半径为R,静置于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地球同步卫星作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0,引力常量为G,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地球质量M=B.地球质量C.向心加速度之比D.向心加速度之比【分析】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时,万有引力的一部分提供向心力,地球。
高中物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和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和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f2f82b02020740be1e9bfe.png)
必修二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物体的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量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B .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C .速度方向变化,动能一定变化D .物体的质量不变,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动能将变为原来的四倍 2.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功有正负,因此功是矢量 B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C .能量的单位是焦耳,功的单位是瓦特D .物体发生1m 位移的过程中,作用在物体上大小为1 N 的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1 J 3.关于万有引力和万有引力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天体间才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B .只有质量很大的物体间才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C .物体间的距离变大时,它们之间的引力将变小D .物体对地球的引力小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4.一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线速度大小为v ,角速度为ω,周期为T 。
关于这些物理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v =rω B .v =Tπ2 C .TRπ2=ω D .v =ωr5.开普勒分别于1609年和1619年发表了他发现的行星运动规律,后人称之为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太阳处在圆心上B .对任何一颗行星来说,离太阳越近,运行速率就越大C .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开普勒才发现了行星的运行规律D .开普勒独立完成了观测行星的运行数据、整理观测数据、发现行星运动规律等全部工作6.关于经典力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经典力学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B .经典力学在今天广泛应用,它的正确性无可怀疑,仍是普遍适用的C .经典力学在宏观低速运动、引力不太大时适用D .经典力学对高速运动的电子、中子、质子等微观粒子是适用的 7.一薄圆盘可绕通过圆盘中心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OO ′ 转动,如图所示。
在圆盘上放置一小木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必修模块2参考样卷(人教版)
本试卷共4页,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5分,共50分)
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A .动能 B .速度 C .加速度 D .合外力
2.如图1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绳的拉力作用下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小球运动的线速度为v ,则绳的拉力F 大小为
A .r
v
m B . r v m 2 C .mvr D .mvr 2
3.一颗运行中的人造地球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r 时,所受万有引力为F ;到地心的距离为2r
时,所受万有引力为
A .F
B .3F
C .
41F D .3
1F
4.如图2所示,一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一段距离s . 则在此过程中,拉力F 对物块所做的功为
A .Fs
B .Fs cos θ
C .Fs sin θ
D .Fs tan θ
5.图3中虚线是一跳水运动员在跳水过程中其重心运动的轨迹,则从起跳至入水的过程中,该运动员的重力势能
A .一直减小
B .一直增大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6.关于弹性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性势能与物体的形变量有关 B .弹性势能与物体的形变量无关
C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D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弹性势能越小 7.下列所述的实例中(均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的是 A .小石块被水平抛出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 B .木箱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 C .人乘电梯加速上升的过程 D .子弹射穿木块的过程
8.如图4所示,在水平路面上一运动员驾驶摩托车跨越壕沟,壕沟两侧的高度差为0.8m. 取g=10m/s 2,则运动员跨过壕沟所用的时间
图1
r m 图2 F
θ 0.8m 图3
为
A .3.2s
B .1.6s
C . 0.8s
D . 0.4s
9.在公路上常会看到凸形和凹形的路面,如图5所示. 一质量为m 的汽车,通过凸形路面的最高处时对路面的压力为N 1,通过凹形路面最低处时对路面的压力为N 2,则 A .N 1 > mg B .N 1 < mg C .N 2 = mg D .N 2 < mg
10.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沿曲线由M 向N 行驶. 图6中分别画出了汽车转弯时所受合力F 的四种方向,你认为正确的是
物理必修模块2参考样卷(人教版)
第II 卷(非机读卷 共50分)
一、填空题
(每小题5分,共15分) 11.一列火车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7所示. 由此可知,这段时间内火车的动能在_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牵引力对火车所做的功
__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阻力对火车所做的功。
图
5
A B N N D N 图6
图7
12.我国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 “神舟六号”宇宙飞船,经过近5天在轨飞行76圈后,顺利返回地面.当飞船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飞行时,所需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____________提供;此时飞船中的航天员处于____________(选填“超重”或“失重”)状态.
13.如图8所示,一个圆盘在水平面内匀速转动,盘面上有A 、B 两个小物
体随圆盘一起运动,A 到圆盘中心的距离大于B 到圆盘中心的距离. 则A 运动的周期_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 运动的周期;A 的运动的线速度_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 运动的线速度.
二、论述、计算题(共35分)
解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演算步骤和答案。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8分)如图9 所示,用F = 8 N 的水平拉力,使物体从A 点由静止开始沿光滑
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B 点,已知A 、B 之间的距离s= 8 m. 求: (1)拉力F 在此过程中所做的功;
(2)物体运动到B 点时的动能.
图8
图9
15.(8分)一颗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r ,已知引力常量G 和地球质量M ,求: (1)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的大小; (2)卫星的速度大小.
16.(9分)一辆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质量m =2.0×103kg ,轮胎与路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m =7.5×103N 。
当汽车经过一段半径r =60m 的水平弯路时,为了确保不会发生侧滑,汽车转弯时的行驶速率不得超过多少?为保证汽车能安全通过弯路,请你对公路及相应设施的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
17.(10分)如图10,一个小球沿光滑固定轨道从A 点由静止开始滑下。
已知轨道的末端水平,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 =3.2m ,小球落地点距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x = 4.8m. 取g =10 m/s 2,求:
(1)小球离开轨道时的速度大小;
(2)A 点离地面的高度H .
答案及评分参考(人教版)
图10
第 I 卷(机读卷 共50分)
第II 卷(非机读卷 共5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1.增大……………………………………………………………..…3分
大于………………………………………………………….…….2分
12.万有引力………………………………….……………..………..3分
失重……………………………………..……………..………….2分
13.等于…………………………………………………..……………3分
大于………………………………………………….……………2分
二、论述、计算题(共35分)
14.(8分)(1)拉力F 在此过程中所做的功
W = Fs = 64 J………………………………………………4分
(2)由动能定理,物体运动到B 点时的动能
E kB = W =64 J…………………………………………….. 4分
15.(8分)(1)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的大小
F=G
2r
Mm
……………………………………………………..…4分. (2)设卫星的速度大小为v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G 2r
Mm
=m r v 2
解得 v =
r
GM
……………………………………………4分. 16.(9分)汽车转弯时,汽车受的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m =m r
v 2
m
解得:v m =
m
r
f m =15m/s………………………………………………………5分 (2)① 在转弯处增设限速标志;② 将转弯处的路面设计为外高内低. ……………………………………………………
其他说法中合理的均可得分。
………………………………………..…4分 17.(10分)(1)设小球离开轨道时的速度大小为v ,对于平抛运动过程有
x=vt , h =2
1
gt 2
所以 v =2h
g
x
= 6 m/s………………………………………………5分 (2)对于小球在轨道上的运动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 (H-h )=
2
1mv 2 所以 H=h+2g
v 2
= 5 m…………………………………………………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