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组织培养

合集下载

多肉植物大和锦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多肉植物大和锦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多肉植物大和锦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闫金国王大鹏孔丽娜赵著梅(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2500)摘要:为了解决制约多肉植物产业快速发展的繁殖问题,建立大和锦组织培养体系,本研究以大和锦的不同部位作为外植体,探究不同消毒方式、不同部位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为大和锦组培快繁、商业化快速生产和新品种的培育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大和锦;组织培养中图分类号:S68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0)06-0005-0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原理,能够在较短的时间获得大量性状一致的组培苗,可以用来解决制约多肉植物产业快速发展的繁殖问题。

早期多肉植物组培的外植体主要是花茎和子房[1-2],近年来多选用叶片[3],但是对不同部位组培的比较研究较少。

本研究以景天科拟石莲花属大和锦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消毒方式、不同部位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以期对多肉植物的组培快繁、商业化快速生产和新品种的培育提供技术支持。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用大和锦于2018年购自山东省青州市南环路新花卉市场。

1.2试验方法1.2.1培养基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培养基+6-MA3mg/L+NAA0.5mg/L,增殖培养基为MS培养基+6-MA3mg/L+NAA0.1mg/L。

上述所有培养基pH5.8~6.0。

1.2.2外植体的消毒本试验选择次氯酸钠(NaClO)作为消毒剂,通过调整消毒剂浓度和消毒时间以获得最佳的消毒方式。

选取成熟、无病害的大和锦叶片,先用流水冲洗30min,然后分别用1%、2%、10%次氯酸钠溶液浸泡消毒5、10、20min。

取出叶片,用无菌蒸馏水冲洗5次,放置在无菌滤纸上吸干多余的水分后,将叶片切成0.5cm见方的小块,接种到MS培养基中,每个处理接种30个外植体。

30d 后观察其生长情况,并统计污染率。

污染率=污染数/30伊100%1.2.3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将大和锦叶片、花朵和幼嫩花茎洗消毒后进行切分。

多肉植物青锁龙的组织培养

多肉植物青锁龙的组织培养

多肉植物青锁龙的组织培养张 茜(雷丁大学,英国 雷丁 RG6 2AH)摘 要:青锁龙属于景天科青锁龙属,是一种常用于盆栽观赏的多肉植物。

普通青锁龙一般采用茎进行扦插繁殖,繁殖出的新青锁龙数量与品质不一。

本研究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共采用12种不同浓度的6-BA与NAA激素组合的培养基诱导青锁龙愈伤组织与不定芽,大量、快速地繁殖青锁龙,为今后青锁龙的繁殖提供更准确的数据。

关键词:青锁龙;组织培养;愈伤组织;激素;不定芽景天科青锁龙属青锁龙,双子叶植物,多年生草本。

原产于纳米比亚,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怕低温和霜雪,耐半阴。

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泥炭土加粗沙为好。

花着生于叶腋部,很小[1,2]。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生长良好的青锁龙。

(2)不同浓度培养基:1/2…MS粉2.47…g/L、蔗糖30…g/L、琼脂粉7…g/L。

…(3)愈伤组织培养基配制药品比例与不定芽培养基配制药品比例分别见表1、2。

表1 愈伤组织培养基配制药品比例序号6-BA(g/L)NAA(g/L)110.1210.5320.1420.550.50.160.50.5空白对照00表2 不定芽培养基配制药品比例序号NAA(g/L)6-BA(g/L)110.1210.5320.1420.550.50.160.50.5空白对照00作者简介:张 茜(1993-),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全球生态保护战略等。

1.2 试验方法配制含有不同浓度激素组合的培养基,将青锁龙的叶与茎在无菌操作台内接种至培养基内,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培养。

挑选出长有较好条件愈伤组织的外植体,将愈伤组织接种至含有新组合激素的培养基中,观察不定芽的生长状况。

2 结果与分析2.1 愈伤组织6组愈伤组织诱导结果均良好,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形态相似(见图1)。

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可以观察到完整的愈伤组织形成过程。

愈伤组织开始呈现嫩绿色,经过一段时间的继续生长后,愈伤组织增多,形成团状物,且颜色由嫩绿色逐渐变为深绿色,且在团状愈伤组织的表面有1层白色绒毛状物质覆盖。

多肉植物组培是什么意思?

多肉植物组培是什么意思?

多肉植物组培是什么意思?多肉植物组培是什么意思?有的花友可能听说过多肉组培,但是不知道多肉组培是什么意思,多肉组培指代的是利用多肉植物体的某个部分,通过无性营养繁殖来获得新苗(克隆苗)的过程,又叫植物克隆。

上面一段是简单的介绍,告诉花友多肉组培是怎么回事,如果花友有兴趣可以继续看下面更专业的介绍,对大篇幅文字没兴趣的花友可以略过,因为普通花友知道上述的知识就足够了。

那么导致市场动荡的组织培养到底是指代什么呢?确切的说应该是离体快速繁殖,即组织培养技术的一个分支离体快速繁殖,简称快繁。

这门技术是从叶插、根插技术演变来的,我们用土壤做叶插和根插,快繁则是用人工合成的基质来做,这种人工基质看上去很像果冻,而容器也由花盆变更为玻璃瓶。

这就是后来大家在电视上看到的植物组织培养工厂。

为什么在玻璃瓶里的培养基可以实现快速繁殖呢?原因在于优越的外环境和植物激素的作用。

快繁实验室的温度、光照和湿度都是恒定的,培养基里含有足够的营养和强大的植物激素。

这些激素可以按照人为意愿调整植物的生长状态,让它出根还是让它出芽(但这也取决与操作者的学术水平和经验,能够从容操作激素的人在国内是有限的)。

我们平时做叶插和砍头的时候,也会取巧的使用一些激素,其实往叶插和砍头株上滴加激素的行为和快速繁殖的性质和道理是一样的,所获得苗也是完全一样的。

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点,而觉得不同繁殖方式获得的苗性状会不同,其实差异只在于营养富集度,就是苗的饱满度而已,叶插的总是比砍头的弱一些,性状呈现晚一些,这是所在部位的内源激素和营养导致的,但是基因组完全一致,不会出现性状漂移。

只有嵌合性性状,比如斑锦,才可能在叶插和砍头之间存在概率学上的差异。

回头再说大众眼中的组织培养(实际上是离体快速繁殖),由于人为操控植物激素的动态变化,使得离体的植物组织可以按照人的意愿出芽,一个两个无数个,因为植物的无性繁殖被认为是无限的,所以在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模式中可以无限的扩增该品种种苗,这也是危害市场最致命的地方。

教你如何在开放式环境下进行多肉植物组织培养

教你如何在开放式环境下进行多肉植物组织培养

教你如何在开放式环境下进行多肉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的组织培养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细胞或原生质体等,在人工干预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

由于早期组培需要在无菌环境下操作,环境和设备投入巨大,一般业余者很难实现。

随着科技发展,出现了一些开放环境下操作的添加剂,现在完全可以做到个人在普通环境下进行组培,而且投入不高,下面介绍我的组培基本配置和过程,全部投入不到100元,曾成功培育出十二卷类植物-万象和玉扇。

我进行组培并不是为了任何商业目的,也不是什么养植高手,仅仅为试验而做。

组培成功的植物多数被我丢弃了,因为各类实验产生的植物很多,无处安置它们的生长,如果有朋友想“收留”,以后可以免费提供分享。

也许你会产生疑惑,为什么要做这类试验?其实我是一位业余控制器研究爱好者,为植培做了各种控制器,有温控、湿控、光控等,配合植培来检验我的控制器效果。

尤其我的LED光控器现在能做到光亮度和波长的无级变化,配合各类植物不同阶段生长很有效,取得了国外专业植物研究会的认可。

言归正传,介绍一下我的开放式组培之方法。

(仅介绍一种最简单的一次配方法,严格意义上说组培配方要分三次,初代诱导、继代增值和生根)我的开放式组培所有物品“全家照”:MS培养基(含琼脂和蔗糖)---10元(我买的价格,供参考。

下同)MS培养基是组培必不可少植物生长“土壤”,包含有十几种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这瓶培养基能兑出一升“土壤”。

你也可买不含琼脂和蔗糖的培养基,那样只要4元,然后自己加琼脂和糖(一升使用30克食用糖)。

1/2MS培养基(含琼脂和蔗糖)---10元(我用于生根配方,简单一次配方不用此物)植培灵(试用装)---5.5元植培灵是一种长效、广谱、高活性的组培防污染杀菌剂,开放式组培的关键之物,如果你用量大可买25毫升装的,22元/瓶,相对便宜些,使用量每升加入1-3毫升植培灵。

植物生长素(也可省略)植物生长素的种类多达几十种,每个人使用类别和计量各不相同,计量很小,均以毫克为单位,初试者可以省略。

多肉植物的组织培养及应用

多肉植物的组织培养及应用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20期经济作物多肉植物的组织培养及应用周晓静周静翟研姜婷婷周力行乔永旭蒋亚华*(宿迁学院,江苏宿迁223800)摘要多肉花卉以其奇特外形和经营价格备受青睐,但多肉花卉存在育种周期较长、雌雄异熟、种子量小等问题,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需求。

本文探讨了多肉植物快繁体系技术,分析了多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前景展望,为多肉植物的培养、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肉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外植体;技术应用中图分类号S68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20-0047-03多肉植物,又被称为多水植物,因其生长环境较其他植物恶劣,植物薄壁组织发达,储藏大量水分供给生长生殖需求而获名,具有很强的抗逆性,此外还有一定的空气净化功能。

多肉植物造型丰富、色彩绮丽,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部分多肉植物如百合科芦荟属的芦荟还具有药用价值与食用价值,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喜爱。

多肉植物的管理养护简单,浇水周期长,生命力顽强。

随着网络销售的兴起以及花卉栽培技术的提高,商品化多肉植物到现在已有1万余种,并随着杂交选种与人工诱导不断增多,分类也在不断细化。

肉质植被的种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肉质植被通常包括仙人掌,而狭义的肉质植被则泛指所有除仙人掌之外的肉质植物[1]。

多肉植物普遍存在繁育周期长、繁殖速度慢、雌雄株异熟性和种子量小的问题,难以适应产品商业化需求。

使用组织培养技术迅速繁育多肉植株,是缓解多肉植株生长量和需求量问题的一个快捷可行的办法[2]。

罗士苇[3]强调了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意义,从最初采用胡萝卜、番茄等作物进行试验,发展到后期的红掌、多肉等植物,试验仪器越来越精,试验方式也不断创新。

赵兴兵等[4]对3种芦荟的组培快繁研究为多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深入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为推动多肉规模化、标准化栽培,本文探讨了多肉植物快繁体系技术,为多肉植物的培养、应用提供参考。

1多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1外植体的选择外植体的选择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第一步。

卡罗拉多肉植物,组织培养

卡罗拉多肉植物,组织培养

卡罗拉多肉植物,组织培养什么是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概念(狭义)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

组织培养的作用组织培养的过程一、培养材料的采集二、培养材料的消毒三、制备外植体四、接种和培养五、组培苗的练苗移栽卡罗拉属多肉植物,景天科石莲花属于外植体:植物组织培养中作为离体培养材料的器官或组织的片段。

在继代培养时,将培养的组织切段移如新的培养基时,这种切段也称外植体多肉植物是指植物营养器官的某一部分,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用以贮藏水分,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的一类植物。

常见的有仙人掌科的仙人掌、仙人球、昙花、蟹爪兰、金琥;番杏科的生石花、肉锥花;百合科的康平寿、玉露、卧牛;大戟科的虎刺梅、彩春锋;景天科的石莲花、长寿花、虹之玉;龙舌兰科的金边龙舌兰、虎尾兰;菊科的翡翠珠等。

肉植物耐旱情,净化空气,具备外观小巧玲珑,植株细长多汁,造型如上所述等特点,就是近年来逐渐盛行的一类观赏植物。

组织培养技术,对留存多肉植物优良的种质资源、产卵名优动植物品种、快速产卵出口须要和园林绿化须要的优良品种。

传统多肉植物可依靠分株、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如芦荟、仙人球、虎尾兰;扦插繁殖如蟹爪兰、长寿花、落地生根,仙人掌则是分株和扦插繁殖都可以。

值得一提的事,生石花在生长中有一个脱皮、分裂的过程。

通常在冬末春初,植株中缝逐渐开裂,在开裂处有一个或两三个新的植株逐渐长大,而原有的植株逐渐枯萎,为新株所取代。

这个由新植株替代老植株的过程,就是脱皮生长和分裂繁殖过程。

外植体的选择挑优良母株崭新萌生的娇嫩侧枝、娇嫩枝条;一些没侧枝的动植物名贵品种的母株则可以等候植株开花期间挑其较扩充的花梗做为外植体。

多肉植物黄丽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多肉植物黄丽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0.87
6-BA-2
1.0
0
0.80
1.05
6-BA
6-BA-3
1.5
0
0.75
0.90
6-BA-4
2.0
0
0.65
0.72
讀訛
明显高于对照组。诱导培养 5d 后外植体无明显变化,
诱导培养 10d 后愈伤组织呈颗粒状聚集,表明愈伤组
织一般在诱导培养后 10d 左右产生,愈伤组织数量随
培养天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比较了不同浓度 KT、
表 3 不同浓度 6-BA 影响下叶片组织的高度 单位:cm
编号
6-BA 浓度
(mg/L)
5
天数(d)
15
30
CK
0
0
0.40
0.80
6-BA-2.1
0.5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40
1.00
6-BA-2.2
1.0
0
0.48
1.15
6-BA-2.3
1.5
0
0.55
1.33
6-BA-2.4
2.0
0.05
0.65
1.56
6-BA-2.5
2.5
0.03
0.58
1.41
2.2.3 不同浓度 NAA 对根组织的影响。由试验结果可 得,经不同浓度 NAA 诱导黄丽叶片组织分化生根,除 0.5mg/L 浓度的 NAA 环境下,其余随着时间增加不同 浓度 NAA 条件下的根系均有增长,其中 5d 时诱导效 果都 不明显,15d 时除了 NAA 浓度为 0.5 mg/L 的一 组,其他组都有变化,到 30d 时诱导生根效果有显著变 化,但增长程度不同,随着 6-BA 的浓度增大,诱导效 果逐渐减弱,当浓度达到 0.5mg/LNAA 时不再诱导生 根,当 NAA 浓度为 0.1mg/L 时,诱导生根效果最佳,根 系长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其它浓度试验组。

景天科多肉植物大和锦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景天科多肉植物大和锦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萌的姿态深受国人喜爱,占据的市场份额也在逐年增大。市 BA 1 mg/L+NAA 0.5 mg/L;③ 6-BA 3 mg/L+NAA
场上流行的多肉植物原始种较少,绝大多数品种为杂交种、 0.1 mg/L;④ 6-BA 3 mg/L+NAA 0.5 mg/L。每个处理
变异种,而且品种更新很快,传统的繁殖方式,例如扦插、 接种 10 瓶。
栽培育种
ZAIPEIYUZHONG
种植管理
景天科多肉植物大和锦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闫金国 王大鹏 赵著梅 孔丽娜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山东潍坊 262500)
摘 要 多肉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深受国人喜爱,传统的繁殖方式已难以满足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基于此,以大和锦的成熟 叶片为外植体,探究了不同激素浓度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增殖和生根的影响,建立了大和锦组织培养体系,能够为后续的组培 快繁和新品种的培育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大和锦;组织培养;多肉植物
分株、播种等,存在繁殖周期长、易发生性状改变等缺点, 1.2.4 生根培养 将增殖后长至 1.5 cm 左右的生长较为健壮
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具有繁殖率高、生长 的大和锦苗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30 d 后观察根系的生长情
周期短的特点,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况并统计相关指标。生根培养基以 MS 培养基为基础,NAA
芽体生长至 0.5 cm 左右时,选取长势一致的不定芽用镊子掰
(下转第 40 页)
基金项目:潍坊护理职业学院院级科研课题(项目编号为 YKY2017010)。
38
JIANGXI AGRICULTURE
栽培育种
ZAIPEIYUZHONG
种植管理

多肉组培实训报告

多肉组培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繁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多肉植物作为一种具有极高观赏价值的植物,其繁殖方式也越来越多地采用组织培养技术。

本实训旨在通过多肉植物的组织培养,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技术流程以及注意事项,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训目的1. 了解多肉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2. 掌握无菌操作技术;3. 熟悉植物激素的使用及作用;4. 提高多肉植物繁殖效率。

三、实训材料1. 多肉植物:肉肉、景天科植物等;2. 试剂:MS培养基、琼脂、蔗糖、活性炭、抗生素等;3. 仪器:超净工作台、灭菌锅、移液器、剪刀、镊子、酒精灯、培养箱等;4. 其他:手套、口罩、消毒液等。

四、实训步骤1. 准备培养基:按照MS培养基配方,将试剂溶解后加入琼脂,制成固体培养基,并在高压灭菌锅中灭菌。

2. 无菌操作:穿戴无菌手套、口罩,对操作台进行消毒,确保操作环境无菌。

3. 外植体选取:选取多肉植物的健康叶片、茎段或芽作为外植体,用消毒液浸泡5-10分钟,去除表面杂质。

4. 外植体切割:用无菌剪刀将外植体切割成2-3mm的小段,确保切割面平整。

5. 接种:将切割好的外植体接种到培养基上,注意保持外植体之间的距离。

6. 培养条件:将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控制温度、光照和湿度等条件。

7. 观察与记录:定期观察培养过程中的生长情况,记录生长数据。

8. 诱导生根:当外植体长出2-3cm的芽时,将其转移到含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诱导生根。

9. 移栽:待外植体长出较多的根系后,将其移栽到土壤中,进行常规管理。

五、实训结果与分析1. 成活率: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多肉植物组织培养的成活率达到90%以上。

2. 生长速度:与常规繁殖方式相比,组织培养的多肉植物生长速度更快,叶片更加饱满,观赏价值更高。

3. 培养基配方:通过实验,发现MS培养基在多肉植物组织培养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且添加适量的活性炭和抗生素可提高培养成功率。

多肉植物组织培养.

多肉植物组织培养.

星球属组培变异
块茎类多肉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
“龟甲龙”种质资源离体保存
“象牙牡丹”种胚诱导
多肉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一)
启动培养 高浓度激素启动。 高浓度支持物和长时间启动培养相结合。
多肉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二)
继代培养和快速繁殖 递减激素效应和预防玻璃化。 激动素()特殊分化效应。 (部分种类)增殖期“激素杠杆”倒置。 外环境的控制与褐变抑制。 瓶中快速壮苗效应与出瓶后栽培时间的缩短。
多肉植物组织培养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
学院
李德森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
多肉植物的分类
具有肥厚的茎、叶或根 全世界共约1万种,属于高等植物 大多数为多年生草本和木本 仙人掌科和番杏科的全部种 景天科、大戟科、萝摩科、百合科、菊科、
葡萄科等部分种
多肉植物的形态生理特点
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 表面具有蜡质、毛或刺,表皮气孔少 多数采用景天科途径进行光合作用 细胞生理活性高 器官或组织的可组培性较高 常规繁殖方法的繁殖率低
玉扇诱导培养玉扇分化培养玉扇继代培养玉扇壮苗与生根康氏十二卷愈伤培养康氏十二卷分化培养截形十二卷继代培养条纹十二卷继代培养京之华锦分化培养京之华锦继代培养针仙人生根培养索马里芦荟继代培养鲨鱼掌属卧牛分化培养星球属诱导培养星球属分化培养星球属继代培养星球属继代与生根星球属出瓶移栽星球属出瓶嫁接星球属组培变异块茎类多肉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龟甲龙种质资源离体保存象牙牡丹种胚诱导启动培养高浓度支持物和长时间启动培养相结合
已组培成功的多肉植物
蛇尾兰属:京之华锦(斑锦变异, ’’) 康氏十二卷( )、 宝草( )、 玉露( ) 、 条纹十二卷( ,本论文已发表) 鲨鱼掌属:卧牛( ) 芦荟属: 琉璃姬孔雀( )、 索马里芦荟( )、 第可芦荟( )

多肉类十二卷属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多肉类十二卷属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因 此 ,近 十多 年来 ,多 肉类 十二卷 属植 物 在 我 国许 干备 用 。将消 毒后 的花梗 切 成 1 C1TI长 的茎段 ,每段
多 大 中城市 流 行 ,成 为 热 门的新宠花 卉 ,单价数 十 带 2~3个 节 间 ,接种于 发生培养 基 上 ,以诱导 不定
元 至数 百元 ,经 济效 益显 著 。但 多 肉类 十二 卷属 植 芽产 生 ,从 而培 育成 无 菌 系 【21。诱 导培 养 基 配 方为
滑 革质 、有光 泽 ,叶色 浅绿 或深 绿 ,叶上有 彩 色条
具体方 法 为 :将 抽 生 的花 梗 自植株 基部 剪 下 ,并
纹 或彩 色 星状 斑 点 ,有 的 品种 叶片上 镶 嵌有 丛状 金 剪 去下 部 老熟 部分 及 顶端 幼嫩 部 分 ,用 洗 洁精 清洗
黄色 、粉 红 色 的条纹 ,十分 美 丽 ,具有 较 强 的观赏 2遍 ,然后 剪成 长 6 cm 左 右 的茎段 ,用 纱布 包裹 后
关键词 :多 肉类十二卷属植物 ;组织培养技术 ;培 养基 配方
多 肉类植 物 为 百合 科 多年 生常 绿 草 本 ,是 近年 养技 术研 究 ,最 终掌握 了整 套组 织培 养技术 体 系 ,培
在 我 国快 速 发展 的观 赏花 卉 ,其 中 以十 二卷 属 较为 育 出了一批试 管苗 并作盆花 栽培u】。现将 其组 培技 术
严 ,以肥 沃疏松 的 沙壤 土 为最 适 。
开花 ,不结 实无 种子 (人 工授 粉可结 实 )。根据其 独
多 肉类 十二 卷 属植 物利 用 价值 较 高 , 叶片呈 披 特 的生 物学 特征 特 性 ,选择 新 抽 生 、半 木质 化 的花
针 形三 角状 、长条 状 或 圆柱状 , 肉质 厚 实 ,表 面光 梗嫩 茎 段作 外植 体 ,诱 导 发生 无 菌芽 。

多肉植物组培的小知识

多肉植物组培的小知识

多肉植物组培的小知识•相关推荐关于多肉植物组培的小知识1、可以快速繁殖稀有植物和一些价值比较高的物种,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能出效益啊,而通过组培的办法就满足了这一要求。

而且尤其对一些繁殖能力差和繁殖成功率低下的品种特别有用。

2、植物中有很多都带有病毒,严重影响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特别是无性繁殖植物,由于病毒是通过维管束传导的,因此利用这些植物营养器官繁殖,就会把病毒带到新的植物个体上而发生病害。

但是也证明感病植株并不是每个部位都带有病毒,如茎尖生长点尚未分化成维管束的部分,可能不带病毒。

若利用组织培养法进行茎尖培养,再生的植株有可能不带病毒,从而获得脱病毒的苗,再用这种苗进行繁殖,则种植的植物就不会或极少发生病毒病。

获得的脱毒苗一定要经过鉴定,确认不带病毒才能使用。

使用组织培养法获得脱毒苗已经在草莓、葡萄、康乃馨等获得成功,产生明显的经济效应。

3、组培可以保存物种、挽救濒于灭绝的植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保存其种质材料很有意义。

因为,人们现在无法预知哪些植物会面临灭顶之灾,或许今天看似繁茂的植物,明天就可能被沙漠、洪水、大火或战争吞没,灭绝。

组培的方法即快且有效。

4、通过花药和花粉组织培养可以获得单倍体植物,大大缩短了育种时间。

使新品种的培育过程大大简化。

5、可以培育新品种,通过组培可以培养出来新品种,不但时间上大大节约了,还可以培育多倍体品种。

现在的植物组织培养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远远没有达到它的高峰期,很多机理人们还没有搞清楚,它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相信在今后的几十年内,组织培养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在农业、制药业、加工业等方面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多肉植物组培配方

多肉植物组培配方

多肉植物组培配方
多肉植物是一类受到广大植物爱好者喜爱的植物,它们具有独特的外观和养护方式。

对于多肉植物的繁殖来说,组培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组培是通过将多肉植物的组织或细胞培养在无菌培养基上,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来繁殖植株。

为了成功进行多肉植物的组培,我们需要准备一定的配方。

我们需要准备无菌培养基。

无菌培养基是组培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提供了植物所需的养分和生长因子。

常见的无菌培养基包括MS培养基和B5培养基,它们可以满足多肉植物的生长需求。

我们需要添加适当的激素。

激素在多肉植物的组培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

常见的激素包括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它们可以提高多肉植物的繁殖率和生长速度。

我们还需要添加一些辅助物质。

辅助物质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和有机物质,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常见的辅助物质包括蔗糖、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它们可以提高多肉植物的生长质量和抗逆性。

我们需要注意无菌条件的维持。

组培过程中,无菌条件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和污染。

我们需要在无菌工作台下进行操作,并对培养器具和培养基进行高温高压处理,以确保无
菌条件的维持。

通过以上的配方和操作,我们可以成功进行多肉植物的组培。

组培不仅可以实现大规模繁殖,还可以产生一些新的形态和品种。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多肉植物,为多肉植物的保护和发展做出贡献。

多肉植物组织培养中污染现象及预防措施

多肉植物组织培养中污染现象及预防措施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96XIANGCUN KEJI 2020年7月(下)多肉植物组织培养中污染现象及预防措施李浩罗伟沼石浩杨晓莹王德信(菏泽学院,山东菏泽274000)[摘要]污染是多肉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严重影响了多肉植物的组培成功率。

为了提高多肉植物组培苗的成活率,本文对多肉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污染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止污染使死亡率降至最低的有效方法,为多肉植物组织培养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多肉植物;组织培养;污染;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S682.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909(2020)21-96-2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医疗保健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向往高质量的生活,并出现了回归自然的潮流,人们越来越热衷养花来陶冶情操、缓解压力。

多肉植物是指某些营养器官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可以贮藏大量的水分,在形态结构上肥厚多汁的一类植物。

多肉植物品种繁多、管理简单、抗逆性强、颜色丰富、造型各异、易种植以及对土壤要求不高,并具有良好的空气净化功能。

此外,多肉植物浇水少,属于典型的懒人植物,近年来逐渐成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景观植物。

但是,多肉植物在长期栽培过程中存在质量退化现象,珍贵的多肉植物成活率低、成本高;在自然条件下,短时间内繁殖非常困难。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利用多肉植物叶片、茎尖等作为外植体,通过诱导愈伤组织、丛生芽分化、生根和无菌苗移栽等多个步骤建立高效的快速繁殖体系,能有效加快多肉植物繁殖的工厂化进程。

但在多肉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无菌苗经常会出现污染现象,严重影响多肉植物组织培养效果。

本文积极探讨多肉植物组织培养中污染产生的因素,探寻预防策略,为多肉植物组织培养提供技术支持。

1多肉植物组织培养中污染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污染是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由于试验材料、环境等灭菌不彻底等原因,使细菌、微生物混入培养基中,从而产生细菌或者霉菌导致培养失败的现象。

多肉植物的组培苗简介

多肉植物的组培苗简介

多肉植物的组培苗简介多肉比较特别的就是它们的繁殖非常简单,一般的新手朋友们都喜欢用叶插的方式来进行繁殖,有时候无意掉落的叶片都能自己繁殖,但是你是否有听过多肉的组培苗?而组培苗这种繁殖方式究竟好不好呢?小编就带你了解一下多肉植物的组培苗。

大和锦组培苗指的是组织培养技术,指代的是利用植物体的某个部分,通过无性营养繁殖来获得新苗(克隆苗)的过程,又叫植物克隆。

从广义上来说,利用多肉植物的侧芽、叶插、根插、砍头进行繁殖,都属于组织培养范畴。

组培这个概念,很多人一开始可能都误解了。

那么导致市场动荡的“组织培养”到底是指代什么呢?确切的说应该是“离体快速繁殖”,即组织培养技术的一个分支--离体快速繁殖,简称“快繁”。

这门技术是从叶插、根插技术演变来的,我们用土壤做叶插和根插,“快繁”则是用人工合成的基质来做,这种人工基质看上去很像果冻,而容器也由花盆变更为玻璃瓶。

这就是后来大家在电视上看到的植物组织培养工厂。

为什么在玻璃瓶里的培养基可以实现快速繁殖呢?原因在于优越的外环境和植物激素的作用。

快繁实验室的温度、光照和湿度都是恒定的,“培养基”里含有足够的营养和强大的植物激素。

这些激素可以按照人为意愿调整植物的生长状态,让它出根还是让它出芽(但这也取决与操作者的学术水平和经验,能够从容操作激素的人在国内是有限的)。

我们平时做叶插和砍头的时候,也会取巧的使用一些激素,其实往叶插和砍头株上滴加激素的行为和“快速繁殖”的性质和道理是一样的,所获得苗也是完全一样的。

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点,而觉得不同繁殖方式获得的苗性状会不同,其实差异只在于营养富集度,就是苗的饱满度而已,叶插的总是比砍头的弱一些,性状呈现晚一些,这是所在部位的内源激素和营养导致的,但是基因组完全一致,不会出现性状漂移。

只有嵌合性性状,比如斑锦,才可能在叶插和砍头之间存在“概率学”上的差异。

大和锦回头再说大众眼中的“组织培养”(实际上是离体快速繁殖),由于人为操控植物激素的动态变化,使得离体的植物组织可以按照人的意愿出芽,一个两个无数个,因为植物的无性繁殖被认为是无限的,所以在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模式中可以无限的扩增该品种种苗,这也是“危害”市场最致命的地方。

多肉的组织培养实训报告

多肉的组织培养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多肉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掌握组织培养技术,为多肉植物的繁殖和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实训,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对多肉植物繁殖技术的兴趣,并为将来的科研和生产实践打下基础。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大学植物科学实验室四、实训内容1. 材料准备- 多肉植物: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成年多肉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如景天科、仙人掌科等。

- 培养基:MS培养基、1/2MS培养基、1/4MS培养基。

- 外植体:选择多肉植物的叶片、茎段或根段作为外植体。

- 消毒剂:70%乙醇、1%苯扎溴铵溶液、2%次氯酸钠溶液。

- 工具:无菌操作台、剪刀、镊子、移液枪、酒精灯、培养皿、滤纸等。

2. 外植体消毒- 将多肉植物外植体用70%乙醇消毒30秒,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

- 将消毒后的外植体用1%苯扎溴铵溶液浸洗10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

- 最后将外植体用2%次氯酸钠溶液浸洗8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4-5次。

3. 组织培养- 将消毒后的外植体剪成1厘米左右的小段,接种到MS培养基上。

- 培养条件:温度25-28℃,光照强度2000-3000lx,光照时间12小时/天。

- 观察记录外植体的生长状况,包括愈伤组织形成、芽萌发、生根等。

4. 数据分析- 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浓度对愈伤组织形成和芽萌发的影响。

五、实训过程1. 材料准备- 选取健康的成年多肉植物,洗净并晾干。

- 配制MS培养基、1/2MS培养基、1/4MS培养基。

- 准备消毒剂和实验工具。

2. 外植体消毒- 将多肉植物外植体用70%乙醇消毒30秒,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

- 将消毒后的外植体用1%苯扎溴铵溶液浸洗10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

- 最后将外植体用2%次氯酸钠溶液浸洗8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4-5次。

3. 组织培养- 将消毒后的外植体剪成1厘米左右的小段,接种到MS培养基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营养器官的某一部分,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用以贮藏水分,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的一类植物。

常见的有仙人掌科的仙人掌、仙人球、昙花、蟹爪兰、金琥;番杏科的生石花、肉锥花;百合科的康平寿、玉露、卧牛;大戟科的虎刺梅、彩春锋;景天科的石莲花、长寿花、虹之玉;龙舌兰科的金边龙舌兰、虎尾兰;菊科的翡翠珠等。

肉植物耐干旱,净化空气,具有外观小巧玲珑,植株肥厚多汁,造型特异等特点,是近年来逐渐流行的一类观赏植物。

组织培养技术,对保存多肉植物优良的种质资源、繁殖名优珍稀品种、快速繁殖出口需要和园林绿化需要的优良品种。

传统多肉植物可依靠分株、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如芦荟、仙人球、虎尾兰;扦插繁殖如蟹爪兰、长寿花、落地生根,仙人掌则是分株和扦插繁殖都可以。

值得一提的事,生石花在生长中有一个脱皮、分裂的过程。

通常在冬末春初,植株中缝逐渐开裂,在开裂处有一个或两三个新的植株逐渐长大,而原有的植株逐渐枯萎,为新株所取代。

这个由新植株替代老植株的过程,就是脱皮生长和分裂繁殖过程。

外植体的选择
取优良母株新萌发的幼嫩侧芽、幼嫩枝条;一些没有侧芽的珍稀名贵品种的母株则可等待植株开花期间取其较充实的花梗作为外植体。

夏季休眠期,多肉植物外植体在培养基中对激素常反应迟钝,生长静止,不易培养成功。

1. 消毒灭菌
2.1选择合适的培养基的,配置好、调节适当的激素浓度。

2.2制作好的培养基须立即放入高压灭菌锅灭菌,备用。


2.3外植体材料的消毒:切取多肉植物幼嫩的侧芽或花梗→肥皂水或洗洁精洗涤→在自来水下冲洗→超净工作台中用75%酒精浸泡数秒→0.1%升汞处理10~30min,→无菌水冲洗6 遍,→消毒滤纸吸干水分
3.接种
无菌条件下操作→手术刀切取所需的培养材料→无菌操作植入初代诱导培养基中培养。

3.培养
3.1侧芽植入培养基后培养15~21d,腋间萌发出多个腋芽芽点,至30~45d,由外植体长成一团丛芽。

3.2花梗外植体不定芽的诱导:花梗植入诱导培养基,经15~21d 培养,花梗节膨大,并萌发1~3 个不定芽,长至1cm 左右约需45d。

3.3丛生芽的增殖扩繁
侧芽外植体丛生芽的增殖:切分进行增殖培养→培养基培养周期4~6 周,扩繁倍数约3~5,长至满瓶,并可继续不断增殖。

在经若干次继代增殖培养后,所建立的各个多肉植物品种无性系无一例外都不再顺利增殖丛生芽,而是出现新芽少,芽体短簇,植株僵硬,类似俗称的石头苗,有的芽或芽丛还出现玻璃化倾向,无法继续培养。

这种现象说明增殖培养时添加的激素浓度已不再适宜,调节外源激素的绝对浓度及不同种类激素的相对配比,当调整后,瓶苗很快就恢复到原来良好的增殖状态,激素的调整规律基本是以高低浓度适度地交错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增殖扩繁顺利进行,既保持一定的增殖系数,又避免产生僵苗、畸形苗、玻璃苗等。

由花梗外植体诱导建立的无性系的增殖:花梗诱导出节芽后,数量同样相当有限,需继续切分增殖,芽的增殖状况及激素调整规律,同侧芽外植体诱导建立的繁殖体系基本一致。

试验中发现,一些叶片带条纹俗称“锦”的多肉植物其珍贵的线条特征可在花梗诱导建立的体系中保存下来,而取带“锦”植株的侧芽进行诱导建立的无性系则难于保持该性状,这可能和外植体组织所带的遗传信息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6 生根培养及组培苗移栽
生根培养:当增殖的芽体长至1~3cm,可切下转入生根培养,一般接种后20d 可顺利生根。

各个多肉植物品种组培苗的生根都很容易。

瓶外生根:将增殖瓶苗中原本可切下诱根培养的壮苗,取出瓶并在苗基部切一新鲜切口直接插于苗床的基质中,大约经过25~35d,便开始长根。

组培苗移栽及管理:取出瓶苗→洗净根系附着的培养基,晾干→假植于专门的基质中,稍遮荫,并注意通风。

通过试验比较,以河砂、泥炭土、珍珠岩2∶1∶1 相混合的基质最适宜组培苗的过渡栽培。

移栽的季节全年均可进行,但以春、秋二季更为适宜。

移栽后要注意移栽苗的水肥管理,当第一次栽下苗床后
必须浇透水,以后掌握不干不浇的原则,因为肉质植物多数叶片肥厚,体内贮水多,耐干不耐湿。

施肥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