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 麦(吨)
中国
100
美国
120
表2-2 中美两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大米/小麦
50 150
小麦/大米
中国
2
0.5
美国
0.8
1.25
表2-3 中美两国大米和小麦生产的相对成本
大米
小麦
中国
0.5
2.0
美国
1.25
0.8
例子取自:海闻:《国际贸易讲义》,《第2章 古典国际贸易论》,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网站。
美国增加大米拥有量10吨。
所以,国际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处。
➢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局限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无法解释各种产品的生产均具有绝对优势 的国家和均具有绝对劣势的国家之间进行 国际贸易的必要性。例如:
大 米(吨)
小 麦(吨)
中国
100
50
美国
120
150
如果比尔·盖茨同时也是世界上打字速度最 快的人,他应当自己打字还是雇秘书打字? 按绝对优势理论,他就应当自己打字。这 显然是不划算的。
中国
1.0
2.0
美国
1.25
1.0
例子取自:海闻:《国际贸易讲义》,《第2章 古典国际贸易论》,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网站。
自给自足: 中国:大米产量50吨,小麦产量25吨。 美国:大米产量40吨,小麦产量50吨。 合计:大米产量90吨,小麦产量75吨。 专业分工: 中国:大米产量100吨,小麦产量0吨。 美国:大米产量0吨,小麦产量100吨。 合计:大米产量100吨,小麦产量100吨。
自给自足: 中国:大米产量50吨,小麦产量25吨。 美国:大米产量60吨,小麦产量75吨。 合计:大米产量110吨,小麦产量100吨。 专业分工: 中国:大米产量100吨,小麦产量0吨。 美国:大米产量20吨,小麦产量125吨。 合计:大米产量120吨,小麦产量125吨。
假定中国大米与美国小麦的交换比例仍 为 1比 1。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
一、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 二、绝对优势理论 三、相对优势理论 四、要素禀赋理论 五、规模经济理论 六、产品周期理论
一、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
共性:
“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 价比在家内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 不会想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 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在每一 个私人家庭的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 在一个大国的行为中就很少是荒唐 了。”
➢绝对优势的衡量有两种办法:
(1)用劳动生产率,即用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 率来衡量。 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 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2)用生产成本,即用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 要素(劳动)数量来衡量。 如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中,一国单位产量所需的 要素(劳动)投入低于另一国,该国在这一产 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P·林德特、C·金德尔伯格:《国际经济学》,中译本,上海译文 出版社,1985年,第8-9页。
二、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亚当 ·斯密【1723~1790年】提出绝对优势 理论 ,用以说明国际贸易对双方都有好 处。他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 因和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 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每一个国家都应 当集中生产并出口自己具有“绝对优势” 的产品,进口自己具有“绝对劣势”的 产品。这样,通过国际贸易就可以使双 方都得到好处。
假定两国的劳动力均为100个。
表1-1 中国和美国的生产可能性(1)
大 米(吨)
小 麦(吨)
中国
100
50
美国
80
100
表1-2 中国和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单位要素的产品产量)
大米(人均产量)
小麦(人均产量)
中国
1.0
0.5
美国
0.8
1.0
表1-3 中国和美国的生产成本(单位产品的要素投入)
大 米 (劳动投入量) 小 麦 (劳动投入量
美国:大米拥有量70吨(自产20吨加进口 50吨),小麦拥有量75吨(自产125吨减 出口50吨)。
贸易所得:
中国增加小麦拥有量25吨;
假定两国均保持其优势产品在自给自足时的消 费量,多余部分用于与对方交换自己所需的劣 势产品;中国大米与美国小麦的交换比例为 1 比 1。
交换结果:
中国:大米拥有量50吨(自产),小麦拥有量50吨 (进口)。
美国:大米拥有量50吨(进口),小麦拥有量50吨 (自产)。
贸易所得:
中国增加小麦拥有量25吨;
如果中国全部生产自己具有相对优势产 品(大米),并保持在自给自足时的消费 量(50吨),多余部分(50吨)用于与美 国交换自己所需的相对劣势产品(小麦); 美国用1/6的资源生产自己具有相对劣势 的产品(20吨大米),5/6资源生产自己 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125吨小麦)。
交换结果:
中国:大米拥有量50吨(自产100吨减出 口50吨),小麦拥有量50吨(进口)。
➢相对优势的衡量办法:
(1)相对劳动生产率——不同产品劳 动生产率的比率,或两种不同产品的 人均产量之比。
(2)相对成本——一种产品单位要素 投入与另一产品单位要素投入的比率。
(3)机会成本——为了多生产一单位 某种产品而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数 量。
2-1 中美两国的生产可能性(2) 大 米(吨)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差异:
“……只要各个民族国家是主权国家,国际经 济学就必须是经济学中的一门独立的分支。每 一个国家都有一整套全国性政策。对每个国家 来说,这些政策总是为国内某一部分选民服务 的。各个民族国家对外国人的利益几乎永远不 会比对本国人利益那么重视。……虽然国际经 济学不必把它的观点限制在一个国家的利益上, 但它的确必须逐一地分析不同国家的利益,使 之与各国的决策水平联系起来。”
三、相对优势理论
➢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大卫·李嘉图【1772~1823】提出比较优势理论, 解决了绝对优势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非仅仅 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 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 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 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 际贸易成为可能。每一个国家都应当集中生产 并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自 己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