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二、财政政策的使用原则
• 1.积极的财政政策 • 积极的财政政策也称为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这
是凯恩斯提出的财政政策使用原则。凯恩斯提出, 财政政策的运用应当“逆经济风向行事”。经济 萧条时期,政府应当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提 高国民收入;经济过热而产生通货膨胀时,政府 则应当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以稳定价格水平。
• 2.平衡财政原则
• 这一原则也被称为年度平衡思想,这种思想认为, 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应该厉行节约,量入为出,每 年的财政预算都要尽可能保持平衡。
• 年度平衡思想的修正版是周期平衡思想。这种思 想认为,只要在一个经济周期内(而不必是每年)保 持财政预算平衡即可。
• 3.功能财政原则
• 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思想认为,财政政策应当瞄准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不是为平衡而平衡。按“逆 经济风向行事”的原则来实施财政政策,不必顾 及其后果是盈余还是赤字。这一原则就是功能财 政原则。
tr YdYttryd cYdc Ecig(xm)E EYy
• 综上所述,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是政府购买
(government purchase)、政府税收(tax)和政府
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当政府的收入超过
支出时,称二者之差t-(g+tr)(>0)为政府预算盈 余;当政府收不抵支时,则称政府预算盈余的相
第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财政政策
• 一、财政政策工具 • 二、财政政策的使用原则 • 三、自动稳定器 • 四、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 五、财政政策的有效性
•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是指政府变动其收支来影 响总支出,进而影响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使国 民收入增加的财政政策称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 称松财政);使国民收入减少的财政政策称为紧缩 性的财政政策(或称紧财政)。
《宏观政策》PPT课件教学内容

(4)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矛盾:因为经 济增长过程中,通货膨胀是难免的。
6、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矛盾,就要求政策制定者或 者确定重点政策目标,或者对这些政策目标进行协调。
不同的经济学家、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对政策目标的 偏重不同。
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用来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常用的有需求 管理、供给管理和对外经济管理政策。
即问即答:如果法定准备金率为20%,商业银行 在吸收了100万元存 款后,要留多少作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excess reserve)为保险起见,银行备有的存款准备金, 往往会超过法定准备金,超过的部分就称为超额准备金。
3、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就是货币,可以用支票在市场 上流通。
4、货币创造过程 银行对货币的创造,表现为银行系统在法定准备率下,
思考题:中国、美国近期会采用何种财政政策?
第三节 需求管理(二):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基本知识 (一)货币的基本知识 1、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充当交换媒介的东西。 货币的职能主要有三:第一,交换媒介;第二,计
价单位;第三,贮藏手段。
2、目前西方国家的货币种类 (1)纸币;(2)铸币。统称为通货或现金。 (3)存款货币:是指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4)近似货币:又称准货币。是商业银行的
二、内在稳定器
“内在稳定器”又称“自动稳定器”指经济中 一种无需改变政府政策 而能自动地减少国民 收入的波动,从而稳定经济的机制。
某些经济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无需有意的变 动就可以 稳定经济,这些经济政策就具有内 在稳定器的作用。
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个人 所得税、公司所得税,以及各种转移支付。
3、政府实行赤字财政政策是通过发行公债来进行 的。
《宏观经济政策》PPT课件

• 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消除经济周期。其他目标有:快速 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均等、最大的经济福利。这些目标 在一定程度上重迭着,有的彼此对抗,有的则互为补充。 为了避免应付多目标的复杂性,通常只把经济活动在充分 就业水平上的稳定作为财政政策的目标。
编辑ppt
11
(二)财政政策手段
• 收入政策手段:改变税率、公债制度;
• 第二个阶段: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阶段,经济的运行完 全由市场机制来调节,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立法手段 来维护市场竞争的秩序,让市场机制充分地发挥作用。
• 第三个阶段: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开始的现代市场经济 阶段。这时,国家已进入市场,成为经济主体之一,政府 的职能已经渗透到市场经济运行的内部。政府的职能包括 三个方面:一是直接参入微观经济活动;二是调控宏观经 济活动;三是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14
第二个模型:
• 包括税收、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的模型。
税收净额 税收总额 政府转移支付, 即:T TD R
CS T Y CI G
Y 1 (a bT bR I G)
1b
从上式可以看出: 1 G b R
1b
1b
这是因为: 政府购买全部变成总支出,
而转移支付只有一部分变成消费支出, 另一部分
• 货币政策有助于实现充分就业、价格稳 定、经济增长,它主要是通过对总需求 从而对货币收入水平的影响而发挥作用。
编辑ppt
27
二、货币政策的目标
• 1、货币政策目标
• 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最终实现经济增长。
• 2、各种目标之间的关系
编辑ppt
传统的观点认为:
通货膨胀与失业
之间是负向的:
低失业伴随伴而
• 支出政策手段:改变政府购买水平、改变 政府转移支付水平。
宏观经济政策PPT模板

3 货币政策的运用
经济萧条时期
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失业持续增加。为了刺激总需求,中央银行 就要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以解决经济衰退和失业问题。
经济繁荣时期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价格水平持续上涨。为了抑制总需 求,中央银行就要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
— 15 —
货币政策
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
货币主义的基础理论是现代货币数量论,即认为影响国内生产总值与价格水平的不是利率而是货币量。货币主 义者反对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认为货币政策不应该是一项刺激总需求的政策,而应该是防止货币本身成为 经济失调根源的政策
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效应 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 9—
财政政策
赤字财政政策
在经济萧条时期,财政政策是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这样就必然出现财政赤字,即政府收
入小于支出。政府实行赤字财政政策是通过发行债券来进行的。
赤
字
财
政 政
第一,赤字财政会引发通货膨胀,货币筹资时这是必然结果;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 6—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 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实施的政策。
财政政策的内容
政府支出
政府支出是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 由许多具体的支出项目组成,主要可以分为政府购 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大类。
政府购买是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政府补贴 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是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收入的总额, 包括税收和公债两部分。
税收是政府收入的最主要部分,可以分为三类: 财产税、所得税和流转税。
经济萧条时期
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失业持续增加。为了刺激总需求,中央银行 就要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以解决经济衰退和失业问题。
经济繁荣时期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价格水平持续上涨。为了抑制总需 求,中央银行就要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
— 15 —
货币政策
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
货币主义的基础理论是现代货币数量论,即认为影响国内生产总值与价格水平的不是利率而是货币量。货币主 义者反对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认为货币政策不应该是一项刺激总需求的政策,而应该是防止货币本身成为 经济失调根源的政策
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效应 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 9—
财政政策
赤字财政政策
在经济萧条时期,财政政策是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这样就必然出现财政赤字,即政府收
入小于支出。政府实行赤字财政政策是通过发行债券来进行的。
赤
字
财
政 政
第一,赤字财政会引发通货膨胀,货币筹资时这是必然结果;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 6—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 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实施的政策。
财政政策的内容
政府支出
政府支出是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 由许多具体的支出项目组成,主要可以分为政府购 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大类。
政府购买是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政府补贴 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是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收入的总额, 包括税收和公债两部分。
税收是政府收入的最主要部分,可以分为三类: 财产税、所得税和流转税。
07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精品PPT课件

23.10.2020
14
1、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
• 1)当国民经济繁荣时:
• 需要救济的穷人会减少,相应地,政府的转移支 付就会自动地减少;
• 净税收是总税收减转移支付,在转移支付减少时, 净税收相应增加;
• 因此,当国民收入增加时,作为漏出的净税收就 会增加,从而自动地使国民收入增加的幅度有所 减小。
23.10.2020
2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三大目标
• 1、物价稳定 • 2、充分就业 • 3、经济增长 • 4、国际收支平衡
23.10.2020
3
(一)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并不是价格水平的固定不变,是指 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衡量 价格水平。 价格指数有:CPI,PPI,GDP deflator 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指数的稳定,即不出现通 货膨胀。
23.10.2020
15
2)当国民收入衰退时:
• 需要救济的穷人会增加,相应地,政 府的转移支付就会自动地增加;
• 因此,作为漏出的净税收就会减少; • 从而自动地使国民收入减少的幅度有
所减小;
23.10.2020
16
2、累进所得税的自动作用
• 1)国民经济繁荣时: • 税收因税率等级的提高而增加; • 漏出的增加,自动减慢了经济的增长速度
• 2004 26396.47 28486.89 -2090.42 6879.34
• 2005 31649.29 33930.28 -2280.99 6922.87
23.10.2020
12
四、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和财政政策方向
• 充分就业预算:
– 指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潜在 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 余。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失业对个人的影响
• 自愿失业,带来闲暇享受或者寻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 非自愿失业,使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
• 不同事件引起的紧张感(美国)
事件
紧张程度
事件பைடு நூலகம்
紧张程度
配偶死亡 入狱
失去工作
100
解雇
40
66
学业不良被迫辍 学
37
49
孩子离家
29
亲密朋友死亡
47
工作条件变化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7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目标之一 充分就业
• 1、失业:
–(1)含义: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 并且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所处的状态。
–(2)分类:
• A、自然失业:在经济的动态变动过程中,由于某些难以避免
的原因而造成的失业。包括
• B、非自愿失业:愿意接受现有工资水平,但仍找不到工作。 • C、周期性失业: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失业,属于非自愿
失业,存在于经济周期的衰退与萧条阶段。 • D、隐蔽失业:表面上有工作,实际上对生产并没有做出贡献
的人所处的就业状态。其边际生产力为零。
–(3)影响:
• A、对个人 • B、对社会
• 2、充分就业:几种状态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自然失业
• 摩擦失业:信息不畅通或者获得信息花费的成本较高,社 会上总有一些人在寻找工作
20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失业对社会的影响
• 政府要增加福利支出,造成财政 困难
• 影响社会稳定 • 使实际GDP减少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七章 国民收入和利息率的一般均衡

21
LM曲线的斜率
22
LM曲线中的三个区域:
r
区域3
区域2
区域1 o
Y
LM曲线的三个区域
区域1:凯恩斯认为,当利率下 降到很低水平时,投机需求无 限大,即“流动性陷阱”;
区域3: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当利 率足够高时,投机需求为零;
区域2:货币的投机需求随利率上 升而上升;
LM曲线的移动
(一)交易货币需求变动
y
1 c 或
i
1 iK I
边际消费倾向c与投资需求对利息率变动的反应程度i越大,
IS曲线越平坦。
r
II0 ir I
Y 1 I
1c Y
12
IS曲线的斜率
斜率的绝对值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c与投资需求对利息率变 动的反应程度i 的大小:
(1)如果投资需求对利息率变动的反应程度i既定,则IS曲 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与边际消费倾向c负相关,边际消费倾向 c越大,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就越小,IS曲线比较平坦。
o
A
I
B
IV
E
C
D
III
LM
II IS
Y
32
两个市场失衡及其调整
总之:
只要投资函数、储蓄函数、货币需求函数和货币供给量 既定不变,就可以确定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 衡时的均衡点,即IS与LM曲线的交点。
任何不在均衡点上的利率与收入的组合都属于失衡状态, 而这种失衡状态在市场作用下,最终都将趋向均衡。
IS-LM模型
在IS-LM模型中,I、S、L、M分别表示投资、储蓄、货币需求和 货币供给。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表明,当投资等于储蓄(I=S)时,国民收入 (产品市场)达到均衡;
宏观政策实践(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 增长率来衡量。
10
国际收支平衡
指既无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国际收支盈余。 国际收支状况对一国经济的稳定发展的影
响
若国际收支长期处于盈余状态,会减少国内消 费与投资,使社会总需求减少,不利于实现充 分就业和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如果出现长期的国际收支赤字,赤字将由外汇 储备或通过对外举债偿还,必将导致国内通货 膨胀的发生。
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 这种关系并不严格,但足以说明失业的成本
很高。
7
充分就业
5.狭义的充分就业:
凯恩斯:非自愿失业已消除,失业仅限于自愿 失业和摩擦性失业;
货币主义学者:失业率达到自然失业率。后者 为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时的失业率;
其他经济学家:空缺职位等于寻找工作的人数 注:充分就业并不是100%的劳动力全部就业
充分就业
1.广义的充分就业:
在广泛的意义上讲,充分就业指各种生产要 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 参加生产的状态。
通常以失业率的高低作为衡量的尺度。
4
充分就业
2.失业率的衡量:
失业率指失业者人数对劳动力人数的比率。
失 业率 失 劳业 动者 力 10% 0
劳动力参与率指劳动力与人口的比率。
➢ 经济繁荣→国民收入↑→农产品价格↑→政府 减少收购并抛售农产品→价格上升受限→抑 制农民收入↑→AD↓
24
2.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
定义: 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
采取一些财政政策,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 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 的水平。 内容:
经济衰退:扩张性财政政策 经济膨胀:紧缩性财政政策
20
10
国际收支平衡
指既无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国际收支盈余。 国际收支状况对一国经济的稳定发展的影
响
若国际收支长期处于盈余状态,会减少国内消 费与投资,使社会总需求减少,不利于实现充 分就业和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如果出现长期的国际收支赤字,赤字将由外汇 储备或通过对外举债偿还,必将导致国内通货 膨胀的发生。
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 这种关系并不严格,但足以说明失业的成本
很高。
7
充分就业
5.狭义的充分就业:
凯恩斯:非自愿失业已消除,失业仅限于自愿 失业和摩擦性失业;
货币主义学者:失业率达到自然失业率。后者 为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时的失业率;
其他经济学家:空缺职位等于寻找工作的人数 注:充分就业并不是100%的劳动力全部就业
充分就业
1.广义的充分就业:
在广泛的意义上讲,充分就业指各种生产要 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 参加生产的状态。
通常以失业率的高低作为衡量的尺度。
4
充分就业
2.失业率的衡量:
失业率指失业者人数对劳动力人数的比率。
失 业率 失 劳业 动者 力 10% 0
劳动力参与率指劳动力与人口的比率。
➢ 经济繁荣→国民收入↑→农产品价格↑→政府 减少收购并抛售农产品→价格上升受限→抑 制农民收入↑→AD↓
24
2.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
定义: 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
采取一些财政政策,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 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 的水平。 内容:
经济衰退:扩张性财政政策 经济膨胀:紧缩性财政政策
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2、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单位
(1)公众:现金—存款比率(cu)cu CU
D
CU CU • M M
CU CU • M CU D
(令M=CU+D)
CU
CU D • M CU D
D
即
CU cu • M
cu 1
14
(2)银行:准备金——存款比率(re)
re RE D
▪ 准备金(RE):主要指商业银行为了应付客户随 时取款与结算的需要,商业银行要在所吸收的存 款中留一定的资金,这个资金称作准备金。准备 金包括库存现金(Vault Cash)及商业银行在中 央银行的存款。
▪ 银行的准备金超过必要准备金的部分称作超 额准备金。即超额准备金=现有的总储备-必 要准备金
16
公式推导
re RE D
RE re • D
RE re • D • M M
RE re •
D
•M
CU D
D
RE re •
D
•M
CU D
D RE re • M
cu 1 17
(3)中央银行:高能货币(H)
80
64
丙
丙
C
64
51.2
丁
丁
D
51.2
40.96
戊
…
…
…
银行吸收的存款总额 = 100+80+64+51.2+…
=100× (1+0.8+0.82+0.83+…+0.8n)
=500
新增准备金
20 16 12.8 10.24
…
21
货币乘数的作用是两方面的: (1)当原始存款增加时,可以使商业银行 的活期存款多倍扩大。 (2)当原始存款减少时,可以使商业银行 的活期存款多倍收缩。
▪ 准备金——存款比率:准备金与存款的比例。
15
▪ 法定准备金率:西方国家,一方面为了防止 银行破产,另一方面也为了控制银行贷款的 速度和数量,从而控制货币供给量,中央银 行对所有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有统一的准 备金-存款比率的规定。
▪ 必要准备金=存款×法定准备金率。即规定 一个最低准备金要求。
19
4、货币供给机制
假定: (1)银行的法定准备率既定; (2)公众持有的现金数量等于0(即没有现
金从商业银行体系中流失); (3)超额准备金都贷出去。
法定准备金率=20% 货币创造乘数=1/0.2= 5
20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过程
存款 人 银行 活期存款增加额
银行贷款 借款人
甲
A
100
80
乙
乙
B
R2
IS1
Y2 Y1
总额税↑, IS 左移
IS2
Y
A
B
IS1
IS2
Y2 Y1
税率↑, IS 越陡峭
Y
8
二、经济的自动稳定器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经济的自动稳定器,也叫做内在稳定器,是指 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因素 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 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 萧条,而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四、国际收支平衡 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的日益密切,如何平
衡国际收支也成为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 标之一。
3
第二节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来影响 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水平和国民收入的政 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 扩张性(膨胀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4
一、财政政策工具 1.财政支出 (1)政府购买 (2)政府转移支付 2.财政收入 税收与税率
5
增加政府购买或转移支付
r LM
r2
E2
r1
E1
IS2
IS1
O
Y
Y1 Y2
6
增加税收
r LM
r1
E1
r2
E2IS1IS2源自OY2 Y1Y
7
图示:税收与税率变动引起IS曲线的移动
r a G 0 I0 b (T T R 0 ) 1 • ( 1 b b )• Y t
d
d
R
LM
R
LM
A
R1
R1
B
R2
(2)货币乘数的公式: • 货币乘数(I)= (cu+1)/(cu+ re) • 货币乘数(II)=1/re (假定现金-存款比率=0) • 货币乘数(III)=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 (假定商
业银行把超额准备金都贷出)
(3)货币乘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乘数不变或完全可以预期的话,中央银行通过控制高能货币准 确影响货币供给量。但实际上cu、re因素的变动不可预期,央行 无法准确地决定货币存量,对经济的调节不令人满意,这正是货 币政策实施的困难。
1.经济的自动稳定器 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9
三、功能性财政和预算盈余
在西方国家,原有财政预算平衡思想主要 是年度平衡预算和周期平衡预算两种。
功能财政思想否定了原有的传统预算观点, 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了实现无 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当实现这一目标时, 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这样的财政 就是功能性财政。
中央银行具有三个职能: 作为货币发行的银行 作为商业银行的银行 作为国家的银行
12
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
1、货币供给量的定义 ( 1 ) M1 : 由 现 金 和 支 票 存 款 构 成 , 即
M1=CU+CD (2)M2:在M1的基础上,还包括定期存款、储
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 即M2=M1+LD=CU+CD+LD=CU+D (其中D 表示存款) 即M2=CU+D (3)M3:在M2的基础上还包括流动性较低的金 融资产。
10
第三节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一国货币当局,即中央银 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 (或者利率)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分为紧缩性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11
一、 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就是除中央银行外的所有银行。 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金融当局。它统筹 管理全国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经济。
第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
• 经济政策的目标 • 财政政策 • 货币政策
1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一、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它在 广泛的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主要是劳 动)都在经济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使用。
二、价格稳定 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
2
三、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 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也称为货币基础,高能货币包括公众、银行的现 金以及其他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H CU RE
H cu • M re • M
cu 1
cu 1
H cu re • M cu 1
M cu 1 • H cu re
18
3、货币乘数(Money Multiplier)
(1)含义:指货币存量与高能货币存量的比率。
2、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单位
(1)公众:现金—存款比率(cu)cu CU
D
CU CU • M M
CU CU • M CU D
(令M=CU+D)
CU
CU D • M CU D
D
即
CU cu • M
cu 1
14
(2)银行:准备金——存款比率(re)
re RE D
▪ 准备金(RE):主要指商业银行为了应付客户随 时取款与结算的需要,商业银行要在所吸收的存 款中留一定的资金,这个资金称作准备金。准备 金包括库存现金(Vault Cash)及商业银行在中 央银行的存款。
▪ 银行的准备金超过必要准备金的部分称作超 额准备金。即超额准备金=现有的总储备-必 要准备金
16
公式推导
re RE D
RE re • D
RE re • D • M M
RE re •
D
•M
CU D
D
RE re •
D
•M
CU D
D RE re • M
cu 1 17
(3)中央银行:高能货币(H)
80
64
丙
丙
C
64
51.2
丁
丁
D
51.2
40.96
戊
…
…
…
银行吸收的存款总额 = 100+80+64+51.2+…
=100× (1+0.8+0.82+0.83+…+0.8n)
=500
新增准备金
20 16 12.8 10.24
…
21
货币乘数的作用是两方面的: (1)当原始存款增加时,可以使商业银行 的活期存款多倍扩大。 (2)当原始存款减少时,可以使商业银行 的活期存款多倍收缩。
▪ 准备金——存款比率:准备金与存款的比例。
15
▪ 法定准备金率:西方国家,一方面为了防止 银行破产,另一方面也为了控制银行贷款的 速度和数量,从而控制货币供给量,中央银 行对所有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有统一的准 备金-存款比率的规定。
▪ 必要准备金=存款×法定准备金率。即规定 一个最低准备金要求。
19
4、货币供给机制
假定: (1)银行的法定准备率既定; (2)公众持有的现金数量等于0(即没有现
金从商业银行体系中流失); (3)超额准备金都贷出去。
法定准备金率=20% 货币创造乘数=1/0.2= 5
20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过程
存款 人 银行 活期存款增加额
银行贷款 借款人
甲
A
100
80
乙
乙
B
R2
IS1
Y2 Y1
总额税↑, IS 左移
IS2
Y
A
B
IS1
IS2
Y2 Y1
税率↑, IS 越陡峭
Y
8
二、经济的自动稳定器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经济的自动稳定器,也叫做内在稳定器,是指 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因素 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 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 萧条,而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四、国际收支平衡 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的日益密切,如何平
衡国际收支也成为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 标之一。
3
第二节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来影响 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水平和国民收入的政 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 扩张性(膨胀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4
一、财政政策工具 1.财政支出 (1)政府购买 (2)政府转移支付 2.财政收入 税收与税率
5
增加政府购买或转移支付
r LM
r2
E2
r1
E1
IS2
IS1
O
Y
Y1 Y2
6
增加税收
r LM
r1
E1
r2
E2IS1IS2源自OY2 Y1Y
7
图示:税收与税率变动引起IS曲线的移动
r a G 0 I0 b (T T R 0 ) 1 • ( 1 b b )• Y t
d
d
R
LM
R
LM
A
R1
R1
B
R2
(2)货币乘数的公式: • 货币乘数(I)= (cu+1)/(cu+ re) • 货币乘数(II)=1/re (假定现金-存款比率=0) • 货币乘数(III)=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 (假定商
业银行把超额准备金都贷出)
(3)货币乘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乘数不变或完全可以预期的话,中央银行通过控制高能货币准 确影响货币供给量。但实际上cu、re因素的变动不可预期,央行 无法准确地决定货币存量,对经济的调节不令人满意,这正是货 币政策实施的困难。
1.经济的自动稳定器 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9
三、功能性财政和预算盈余
在西方国家,原有财政预算平衡思想主要 是年度平衡预算和周期平衡预算两种。
功能财政思想否定了原有的传统预算观点, 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了实现无 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当实现这一目标时, 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这样的财政 就是功能性财政。
中央银行具有三个职能: 作为货币发行的银行 作为商业银行的银行 作为国家的银行
12
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
1、货币供给量的定义 ( 1 ) M1 : 由 现 金 和 支 票 存 款 构 成 , 即
M1=CU+CD (2)M2:在M1的基础上,还包括定期存款、储
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 即M2=M1+LD=CU+CD+LD=CU+D (其中D 表示存款) 即M2=CU+D (3)M3:在M2的基础上还包括流动性较低的金 融资产。
10
第三节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一国货币当局,即中央银 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 (或者利率)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分为紧缩性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11
一、 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就是除中央银行外的所有银行。 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金融当局。它统筹 管理全国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经济。
第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
• 经济政策的目标 • 财政政策 • 货币政策
1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一、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它在 广泛的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主要是劳 动)都在经济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使用。
二、价格稳定 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
2
三、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 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也称为货币基础,高能货币包括公众、银行的现 金以及其他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H CU RE
H cu • M re • M
cu 1
cu 1
H cu re • M cu 1
M cu 1 • H cu re
18
3、货币乘数(Money Multiplier)
(1)含义:指货币存量与高能货币存量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