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系统的结构设计中常用的典型机构

合集下载

省平台机电一体化轴系测验答案

省平台机电一体化轴系测验答案

省平台机电一体化轴系测验答案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所用的传动机构主要有滑动丝杠机构、滚珠丝杠机构、齿轮传动机构、同步带传动机构、间歇机构、挠性传动机构等。

传动机构主要用来实现运动和动力的转换。

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的传动机构要求具有传动精度高、工作稳
定性好、响应速度快等特点。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常用传动机构为保证系统的传动精度、工作稳定性和快速响应性传动机构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在不影响系
统刚度的条件下,传动机构的质量和转动惯量机电一体化系统五大结
构机械本体,驱动与执行部分,能源部分,信息处理与控制部分,检测
部分。

对应现实功能主功能,构造功能,动力功能,检测功能,控制功能。

机电一体化系统功能是电子、软件、技术和机械等的一大集成。

但由于具体的系统功能结构组成成分的不同,系统实际运行中的各种辅助
功能的差异性。

机械原理第四章常用机构

机械原理第四章常用机构

B
B
AA
C γ
F”
FF”’ C γFα
F
F’
设计:潘存云
DD
当∠BCD最小或最大时,都有可能出现γmin
此位置一定是:主动件与机架共线两处之一。
机构的传动角一般在运动链 最终一个从动件上度量。
B2
A
l1
B1
l l C2γ2
2γ1
设计:潘存云
C1
3
D
l4
死点特性
摇杆为主动件, F 且连杆与曲柄两 γ=0 次共线时,有:
曲柄摇杆机构(crank-rocker)
何为曲柄摇杆机构? 既有曲柄又有摇杆的机构。如下动画中,两个
连架杆中一个是曲柄,一个是摇杆。
曲柄摇杆机构(crank-rocker)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雷达、缝纫机等就是有曲柄 摇杆机构构成的。
双曲柄机构(double-crank)
何为双曲柄机构? 两个连架杆都是曲柄的机构。如下动画
正弦机构
曲柄滑块机构的实例
内燃机实例
曲柄滑块机构的实例
往复式抽水机
运动副转化机构的演化
曲柄滑块机构
2
2
1 4
31
2
4
3
1
34
曲柄摇杆机构
曲柄移动导杆机构
三、曲柄摇杆机构的演化
(1)取不同构件为机架,曲柄摇杆机构、 双曲柄、双摇杆可以相互演化
2
1
3
4
曲柄摇杆
2
1
3
4
双曲柄
2
1
3
4
双摇杆
(2)曲柄存在的条件(GRASHOF)
滚子从动件
为减小摩擦磨损,在 从动件端部安装一个 滚轮,把从动件与凸 轮之间的滑动摩擦变 成滚动摩擦,因此摩 擦磨损较小,可用来 传递较大的动力,故 这种形式的从动件应 用很广。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机械系统部件选择与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机械系统部件选择与设计

4)等效转动惯量最小原则
如二级,等效转动惯量为:
J me
J1
J2 i12
J3
J4
i12
i
2 2
令 dJ me 0, 则 :
di 1
i1 ( 2 i 2 )1 / 6 i i1i 2
3、齿轮传动间隙的调整方法
普通传动:齿轮啮合朝一个方向 伺服传动:齿轮啮合朝两个方向
间隙
进给系统的位移值之后于指定值 开环中 反向时,出现反向死区
有 冲 击 振 动 运 转 1.5 : 2.5
fH :硬度修正系数 : 硬 度 HRC 60 57.5 55 52.5 50 47.5 45 42.5 40
fH
1 1.1 1.2 1.4 2 2.5 3.3 4.5 5
5、滚珠丝杠螺母副设计选择要点
2)确定丝杠名义直径D及长度L 据最大动载荷Q与承载能力确定名 义直径D; 长度L由工作长度确定。
二、机座或支架
1、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机座或支架的基本要求
控制热源 2)热变形 采用热平衡
3)稳定性:保护几何尺寸和相对位置的精度
二、机座或支架
2、机座或支架结构设计要点 考虑刚度、安装方式、材料选择、结构工艺性、 成本、生产周期等
(1)提高自身刚度
合理选择截面形状及尺寸 合理布置筋板和加强筋 合理开孔和加盖
二、机座或支架
1、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机座或支架的基本要求
1)刚度和抗振性
刚度抵抗载荷变形的能力,有静刚度和动刚度。抗振 性是承受受迫振动的能力。动刚度大抗振性好。
动刚度 KW=2Kξ=2KB/Wn
K为静刚度(N/m) ξ为阻尼比
B为阻尼系数
Wn为固有振动频率
二、机座或支架

机电一体化的传动机构设计

机电一体化的传动机构设计

机电一体化的传动机构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机械设计要遵循机电结合、机电互补的原则,满意高精度、快速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详细包括两大部分的内容:一是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一是机械结构的设计。

机电一体化对机械系统的基本要求:(1)、转动惯量(J)小(2)、刚度(K)大(3)、阻尼(B)合适机械系统的组成:传动机构、导向机构、执行机构。

传动装置功能:传递运动(速度、位移)和动力(力、力矩)滚珠丝杠:丝杠和螺母的螺纹滚道间置滚珠,当丝杠或螺母转动时,滚珠沿螺纹滚道滚动,使丝杠和螺母作相对运动时为滚动摩擦。

在螺母(或丝杠)上有滚珠返回的通道,与螺纹滚道形成循环回路,使滚珠在螺母滚道内循环。

滚珠丝杠按滚珠的循环方式不同分为内循环类型和外循环类型滚珠丝杠的特点:1、传动效率高2、运动具有可逆性3、传动精度高4、磨损小,使用寿命长5、制造工艺简单,成本高6、不能自锁调整滚珠丝杠轴向间隙的结构形式:垫片调隙式、螺纹调隙式、齿差调隙式、变位螺距调隙式滚珠丝杠的主要尺寸:公称直径(滚珠中心圆直径)、导程(或螺距)、螺旋升角、滚珠直径、螺纹滚道半径、丝杠外径、丝杠内径、螺母外径、螺母内径等。

滚珠丝杠的公差等级:依据JB316.2-91《滚珠丝杠副精度》标准规定分为5个等级:1、2、3、4、5级(有的参考书称7个等级,另外有7、10级),1级最高,5级最低。

一般动力传动选4、5级,数控机床、精密机械或仪器选1、2、3级。

为保证滚珠丝杠副传动的刚度和精度,应选择合适的支承方式,选用轴承组合,一般常用推力轴承和向心球轴承。

四种典型的支承方式:(1)、单推—单推(2)、双推—双推(3)、双推—简支(4)、双推—自由滚珠丝杠设计计算:(1)、求出计算载荷=K Fm K为工况系数Fm平均工作载荷(N)(2)、依据寿命计算出额定动载荷(3)、查滚珠丝杠副系列中的额定动载荷,使,初选几个规格(或型号),列出其主要参数(4)、验算传动效率、刚度、稳定性等滚珠丝杠副传动刚度由三部分组成:滚珠丝杠的拉压刚度、滚珠丝杠与螺母接触刚度、滚珠丝杠轴承与轴承座的支承刚度(1)拉压刚度a、一端固定,一端自由b、两端固定(2)接触刚度KN(3)支承刚度包括轴承轴向刚度、轴承支座刚度、螺母支座刚度这三部分刚度,一般难以精确计算,依据结构而定。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自测答案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自测答案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自测答案题目为随机抽题请用CTRL+F来搜索试题1.以下产品属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是()。

正确答案是:全自动洗衣机2.以下产品不属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是()。

正确答案是:电子计算机1.自动控制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之一,直接影响系统的控制水平、精度、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正确答案是:“对”。

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对输入的物质按照要求进行处理,输出具有所需特性的物质。

正确答案是:“错”。

3.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方法论。

正确答案是:“对”。

4.信息处理技术是指在机电一体化产品工作过程中,与工作过程各种参数和状态以及自动控制有关的信息输入、识别、变换、运算、存储、输出和决策分析等技术。

正确答案是:“对”。

5.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机械系统与一般的机械系统相比,应具有高精度、良好的稳定性、快速响应性的特性。

正确答案是:“对”。

1.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正确答案是: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由机械本体、动力系统、检测传感系统、执行部件、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组成,各要素和环节之间通过接口相联系。

2.传统机械、电子产品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正确答案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化的主要区别有:1.电气化机械在设计过程中不考虑或少考虑控制电器与机械的内在联系,基本上是根据机械的要求,选用相应的驱动电机或电气传动装置;2.机械和电气装置之间界限分明,它们之间的联结以机械联结为主,整个装置是刚性的;3.装置所需的控制是基于电磁学原理的各种电器来实现,属强电范畴,其主要支撑技术是电工技术。

机械工程技术由纯机械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传统机械,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人的体力。

1.为提高机电一体化机械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应设法()。

正确答案是:增大系统刚度2. 导程L0=8mm的丝杠的总质量为6kg,标称直径为40mm,则其转动惯量为()kg·mm2。

结构设计中常用的典型机构

结构设计中常用的典型机构
外摩擦片总是与 齿轮2一起转动, 而内摩擦片总与 轴1一起转动
结构设计中常用的典型机构
工作原理:当压紧机构带动压紧套向左移动,将内外 摩擦片相互压紧时,则轴1的运动靠摩擦片之间的摩 擦力,通过外摩擦片传给齿轮2,将运动接通。
因靠摩擦片之间的摩擦 力传递扭矩,所以离合 器传递扭矩的大小取决 于压紧块的压紧力、摩 擦片间的摩擦系数、摩 擦片的作用半径以及摩 擦面对数。
内外摩擦片的压紧力由液压 缸的活塞2左移提供。当液压 油缸右腔接通低压油路时, 活塞在弹簧力作用下右移, 松开内外摩擦片
结构设计中常用的典型机构
摩擦式离合器 优点:
1、靠摩擦力传递运动和扭 矩,过载时离合器接合面产 生打滑,能避免损坏零件, 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2、且摩擦片的接合及分离 动作是逐步完成的,连续且 平稳,无冲击,可以在运转 中进行
四、超越离合器 定义:属于非外力操纵的离合器,应用:在有快慢两 个动力源交替传动的轴上,可以实现输出轴快慢运动 的自动转换 。 解释:即当有快慢两种动力源同时输入时,离合器可以 不断开慢速运动而自动接通快速运动,使其超越慢速运 动;而当快速运动停止后,又自动恢复慢速运动 种类:常用的有滚柱式单向超越离合器,带拨爪的单 向超越离合器和双向超越离合器等。
结构设计中常用的典型机构
啮合式离合器
优点:结构简单、紧凑,接合后不会产生滑动,可传 递较大扭矩且传动比准确
缺点:但齿爪不易在 运动中啮合,一般只 能在停转或相对转速 较低时接合,故操作 不便 。 应用:用于要求保持 严格运动关系,或速 度较低的传动链中。
结构设计中常用的典型机构
三、摩擦式离合器 工作原理:利用相互压紧的两个摩擦元件接触面之 间的摩擦力传递运动和扭矩。 摩擦元件的结构形式很多,有片式、锥式。其中片式 又分为单片式与多片式两种。

设计过程示例-机电一体化系统总体设计典型例题

设计过程示例-机电一体化系统总体设计典型例题

1、用功能树法进行露天矿开采挖掘机的功能原理方案设计。

答:首先进行功能原理结构分析:由此推导,得出以下功能原理图:2、一数控系统如图所示,试说明图中的各个部分分别属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哪一基本结构要素。

总总总总总总1总总总1总总总n……总总总n……总总总n……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答:按照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结构要素,图示数控机床的各个部分归类如下:(1)控制及信息处理单元: 键盘、计算机、显示(2)测试传感部分: 光电编码器、信号处理(3)能源: 电源(4)驱动部分: 功放、电机(5)执行机构: 联轴器、齿轮减速器、丝杠螺母机构、工作台3、已知某物料搬动机械手的结构与动作过程如图所示,要求机械手的操作方式分为手动方式和自动方式。

机械手有升降、水平移动、手爪夹持等3个自由度,采用电磁阀控制的气缸驱动,PLC控制。

要求写出物料搬动机械手设计和产品开发的详细工程路线。

左移答:系统设计的详细工程路线:1)确定目标及技术规范:机械手的用途:物料搬运。

工作方式:手动、自动方式主要技术参数:3自由度。

使用环境要求:生产线2)可行性分析:收集资料、市场分析、可行性分析、技术经济性分析3)总体方案设计:机械手总体结构方案设计制定研制计划;开发经费概算;开发风险分析。

4)总体方案的评审、评价。

5)理论分析阶段:机构运动学模型、作业空间分析;机构的力学计算;驱动元件的选择、动力计算;传感器选择、精度分析;建立控制模型、仿真分析。

6)详细设计:包括系统总体设计,业务的划分;控制系统设计;程序设计;后备系统设计;设计说明书、使用说明书。

7)详细设计方案评价。

8)试制样机:机械本体、动力驱动系统、供电系统、控制系统、传感器、检测系统。

9)机械手样机的实验测试:调试控制系统、控制性能测试、功能测试、精度、工作空间测试、动态指标测试、作业试验。

10)技术评价与审定:对样机及其性能进行综合评价,提供改进意见,对不满意的部分进行修改,直至样机合格后方可进人下一步骤。

机电一体化填空题问答题

机电一体化填空题问答题

1. 在计算机和外部交换信息中,按数据传输方式可分为: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2. 微机控制系统中的输入与输出通道一般包括模拟量输入通道模拟量输出通道、数字量输入通道数字量输出通道四种通道;3. 在伺服系统中,在满足系统工作要求的情况下,首先应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并尽量高伺服系统的响应速度;4. 一般来说,伺服系统的执行元件主要分为电磁式液压式气压式和其它等四大类型;5. 在SPWM变频调速系统中,通常载波是等腰三角波 , 而调制波是正弦波6.异步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a)基频额定频率以下的恒磁通变频调速,属于恒转矩调速方式;b)基频额定频率以上的弱磁通变频调速,属于恒功率调速方式;7. 开环步进电动机控制系统,主要由. 环形分配器功率驱动器步进电机等组成;8. 实现步进电动机通电环形分配的三种常用方法是:1计算机软件2 硬件分配,3专用环形分配器9. 根据计算机在控制中的应用方式,把计算机控制系统分为四类:1操作指导控制系统2直接控制系统3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4分级计算机控制系统10.应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主要有:1单片机 2PLC,3总线工控机等类型;11.干扰传播途径有二种方式,其中传导耦合方式:干扰信号能量以电压或电流的形式,通过金属导体传递;12. 抑制电磁干扰的常用方法有屏蔽、隔离滤波接地合理布局和软件抗干扰技术;13. 电场屏蔽----通常用铜、铝等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作屏蔽体,并应保持良好接地;14.根据频率特性解释下列滤波器的作用:1低通滤波器:只让低频成分通过,而高于截止频率成分受到抑制、衰减,不让通过;2带通滤波器:只让某一频带内的成分通过,而低于上截止频率成分和高于_下截止频率成分的成分抑制,不让通过;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机电一体化产品按用途可以划分为和2.控制及信息处理单元一般由控制计算机、和组成;3.在小功率传动链中,为使总的折算惯量最小,各级传动比分配应遵守原则;4.典型的可编程控制器由编程器、微处理器、贮存器、和等部分构成;5.传感器的静态特性能数主要有、、迟滞和重复精度;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办公机电一体化产品产业机电一体化产品民用机电一体化产品2.控制软件硬件接口3.前小后大4.电源输入/输出接口5.灵敏度线性度二、填空题1、电感式传感器是一种把微小位移变化量转变成电感变化量的位移传感器;2、光电编码器根据结构可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3、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金属的热电阻效应;4、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物体的热电效应;5、对伺服系统的技术要求是系统精度、稳定性、响应特性、工作频率;6、液压系统一般包括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四个部分;7、典型的气动驱动系统由气源装置、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组成;8、机电控制系统的机械装置主要包括传动机构、导向机构和执行器三个部分;9、机电一体化的机械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两个环节:静态设计、动态设计;10、欠电流继电器利用其常开触点串接在被控线路中起欠流保护;11、过电流继电器利用其常闭触点串接在被控线路中起过流保护;12、接口的基本功能主要有数据格式转换、放大、通信联络;13、伺服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控制器、执行环节、检测装置、比较环节;14、工作接地分为一点接地、多点接地;15、机电一体化产品按用途可以划分为办公机电一体化产品、产业机电一体化产品和民用机电一体化产品;16、典型的可编程控制器由编程器、微处理器、存储器、电源和输入/输出接口等部分构成;17、S7-200 PLC的控制程序通常由用户程序、数据块和参数组成;18、PLC根据数据传输方式分为并行和串行通信通信方式;19、PLC的串行通信接口有RS232C、RS485、RS422;20、S7-200的通信协议为PPI协议;21、交-直-交变频器的内部电路主要由整流电路、直流中间电路、逆变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22、机电一体化系统常用的能源有电力源、液压源和气压源;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滚珠丝杆中滚珠的循环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指标和评价标准应包括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3. 顺序控制系统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次序完成一系列操作的系统,顺序控制器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某光栅的条纹密度是50条/mm,光栅条纹间的夹角θ=孤度,则莫尔条纹的宽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连续路径控制类中为了控制工具沿任意直线或曲线运动,必须同时控制每一个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它们同步协调到达目标点;6. 某4极交流感应电机,电源频率为50Hz,转速为1470r/min,则转差率为_____________;7. 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与传动级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累计式定时器工作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复合控制器必定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钻孔、点焊通常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1. 内循环外循环2. 性能指标系统功能使用条件经济效益3. PLC4. 20mm5. 位置和速度6.7. 增加而减小8. 29. 前馈控制器 10. 简单的直线运动控制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计算机在控制中的应用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滚珠丝杆螺母副结构有两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应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4.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指标和评价标准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可编程控制器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它辅助模块组成;6. 顺序控制系统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次序完成一系列操作的系统,顺序控制器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现在常用的总线工控制机有 ________ 、PC总线工业控制机和CAN总线工业控制机等;8、隔离放大器中采用的耦合方式主要有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某光栅的条纹密度是50条/mm,光栅条纹间的夹角θ=孤度,则莫尔条纹的宽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采样/保持器在保持阶段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操作指导控制系统分级计算机控制系统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SCC直接数字控制系统2. 外循环插管式内循环反向器式 3、单片机 PLC 总线工控机 4. 性能指标系统功能使用条件经济效益;5、CPU 存储器接口模块 6. PLC 7、STD总线工业控制机 8、变压器隔离光电隔离 9. 20mm 10. 模拟信号存储器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 在计算机和外部交换信息中,按数据传输方式可分为:通信和通信;2. 微机控制系统中的输入与输出通道一般包括、、、、四种通道;3. 在伺服系统中,在满足系统工作要求的情况下,首先应保证系统的和 ,并尽量高伺服系统的响应速度;4. 一般来说,伺服系统的执行元件主要分为、、、和其它等四大类型;5. 在SPWM变频调速系统中,通常载波是 , 而调制波是;6. 异步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1)基频额定频率以下的恒磁通变频调速,属于调速方式;2)基频额定频率以上的弱磁通变频调速,属于调速方式;7. 开环步进电动机控制系统,主要由、和等组成;8.实现步进电动机通电环形分配的三种常用方法是:1 ,2 ,3 ;9. 根据计算机在控制中的应用方式,把计算机控制系统分为四类:1 ,2 ,3 ,4 ;10.应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主要有:1 ,2 ,3 等类型;11.干扰传播途径有二种方式,其中传导耦合方式:干扰信号能量以或的形式,通过金属导体传递;12. 抑制电磁干扰的常用方法有屏蔽、、、、合理布局和软件抗干扰技术;13. 电场屏蔽----通常用的金属材料作屏蔽体,并应保持良好 ; 14.根据频率特性解释下列滤波器的作用:1低通滤波器:只让通过,而高于受到抑制、衰减,不让通过;2带通滤波器:只让通过,而高于部分;A 换向结构B 转换电路C 存储电路 D检测环节1. 串行通信并行通信2. 模拟量输入通道模拟量输出通道数字量输入通道数字量输出通道3. 稳定性和精度4. 电磁式液压式气压式5. 等腰三角波正弦波6. 恒转矩恒功率7. 环形分配器功率驱动器步进电机8. 计算机软件硬件分配专用环形分配器9. 操作指导控制系统直接控制系统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分级计算机控制系统10.单片机 PLC 总线工控机11. 电压电流12. 隔离滤波接地13. 铜铝等导电性能良好接地14.1 低频成分截止频率成分2某一频带内的成分上截止频率成分下截止频率成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滚珠丝杆中滚珠的循环方式有、两种;2.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指标和评价标准应包括括、、、、3.在伺服系统中,在满足系统工作要求的情况下,首先应保证系统的 ,并尽量高伺服系统的响应速度;4.实现步进电动机通电环形分配的三种常用方法是、、 ;5.抑制电磁干扰的常用方法有屏蔽、、、、合理布局和软件抗干扰技术;6.机电一体化系统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分组成;7.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设计类型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适应性设计、________________;1、内循环、外循环2、性能指标系统功能使用条件经济效益3、稳定性4、 1采用计算机软件分配器 2小规模集成电路搭接的硬件分配器 3专用模块分配器5、隔离滤波接地6、机械本体动力与驱动执行机构传感器检测部分控制及处理部分7、开发性设计变参数设计问答题:1. 试简述光电式转速传感器的测量原理;2. 试述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3. 在模拟输入通道中,采样/保持器有什么作用是否模拟输入通道中必须采用采样/保持器为什么4. 柔性制造系统的主要特点有哪些5 步进电动机是什么电机它的驱动电路的功能是什么6. 伺服控制系统一般包括哪几个部分每部分能实现何种功能六、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简述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2.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机构中消除齿侧隙的常用方法3.简述机电一体化对机械系统的基本要求及机械系统的组成;4. 简述在微机控制系统中I/O控制方式及I/O接口的编址方式;5.简述伺服系统的结构组成;6.DAC0832有哪三种输入工作方式有哪二种输出工作方式7. 有一脉冲电源,通过环形分配器将脉冲分配给五相十拍通电的步进电机定子励磁绕组,测得步进电机的转速为100r/min,已知转子有24个齿,求:1步进电机的步距角; 2脉冲电源的频率;8. 测量某加热炉温度范围为100~1124℃,线性温度变送器输出0~5V,用ADC0809转换器输入到微机控制系统中,试求测量该温度环境的分辨率和精度;1. 光电式转速传感器是一种角位移传感器,由装在被测轴或与被测轴相连接的输入轴上的带缝隙圆盘、光源、光电器件和指示缝隙盘组成;光源发生的光通过缝隙圆盘和指示缝隙照射到光电器件上;当缝隙圆盘随被测轴转动时,由于圆盘上的缝隙间距与指示缝隙的间距相同,因此圆盘每转一周,光电器件输出与圆盘缝隙数相等的电脉冲,根据测量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N,则可测出转速为 Zt Nn 60 式中 Z ——圆盘上的缝隙数;n ——转速r /min ;t ——测量时间s;2. 可编程控制器有两种基本的工作状态,即运行RUN 和停止STOP 状态;不管是在哪种状态,PLC 都是反复不断地重复进行,直至PLC 停机;在每次循环中,若处于运行RUN 状态,可编程控制器完成5个阶断,如图所示;若处于停止STOP 状态,PLC 也要循环进行内部处理和通信服务;3. 由于任何一种A/D转换器都需要有一定时间来完成量化及编码操作,因此,在转换过程中,模拟量不能发生变化,否则,将直接影响转换精度;采样/保持器SamPLE/Hold就是使在A/D转换时,保证输入A/D转换器的模拟量不发生变化; 模拟输入通道中不一定非得采用采样保持器;当输入的模拟量信号变化缓慢时,也可省去采样/保持器;4. 1柔性高,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2系统内的机床工艺能力上是相互补充和相互替代的;3可混流加工不同的零件;4系统局部调整或维修不中断整个系统的运作;5多层计算机控制,可以和上层计算机联网;6可进行三班无人干预生产;5. 步进电动机又称电脉冲马达,是通过脉冲数量决定转角位移的一种伺服电动机,成本较低,易于采用计算机控制,且比直流\交流电动机组成的开环控制系统精度高,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开环控制的伺服系统中;步进电动机驱动电路实际上是一个功率开关电路,为使步进电动机能输出足够的转矩以驱动负载工作,提供的足够功率的控制信号;6. 伺服控制系统一般包括控制器、被控对象、执行环节、检测环节、比较环节等个五部分;比较环节是将输入的指令信号与系统的反馈信号进行比较,以获得输出与输入间的偏差信号,通常由专门的电路或计算机来实现;控制器通常是计算机或PID控制电路;其主要任务是对比较元件输出的偏差信号进行变换处理,以控制执行元件按要求动作;执行元件按控制信号的要求,将输入的各种形式的能量转化成机械能,驱动被控对象工作,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执行元件一般指各种电机或液压、气动伺服机构等;被控对象是指被控制的机构或装置,是直接完成系统目的的主体,一般包括传动系统、执行装置和负载;检测环节指能够对输出进行测量,并转换成比较环节所需要的量纲的装置,一般包括传感器和转换电路;六、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 1机械本体2动力与驱动;3传感测试部分;4执行机构5控制及信息处理单元2.1、偏心轴套调整法 2、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法3.对机械系统的基本要求:高精度;快速响应;良好的稳定性;机械系统的组成:传动机构;导向机构;执行机构;4. 程序控制方式、中断控制方式、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独立编址;与储存器统一编址;5. 1 比较环节;2 控制器;3 执行环节;4 被控对象;5 检测环节;6.输入工作方式:1直通方式 2单缓冲方式3双缓冲方式输出工作方式:1单极性输出 2双极性输出7. 1 K=2; M=5, Z=24; α=360/2524=º2 f=400Hz8. 4 ℃ ; +2℃;1.为什么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精度2.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有哪些 3.转动惯量对传动系统有哪些影响4.简述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中,详细设计的主要内容; 5.简述A/D、D/A接口的功能;1.答:机电一体化技术使机械传动部分减少,因而使机械磨损,配合间隙及受力变形等所引起的误差大大减少,同时由于采用电子技术实现自动检测,控制,补偿和校正因各种干扰因素造成的误差,从而提高精度;2.答: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有:机械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系统技术,白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测试技术和伺服驱动技术;3.答:转动惯量增大使机械负载增加,功率消耗大;使系统相应速度变慢,降低灵敏度;使系统固有频率下降,容易产生谐振;4.答:详细设计主要包括:系统总体设计;业务的分组;机械本体及工具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程序设计;后备系统设计;完成详细设计书及制造图样;产品出厂及使用文件的设计;5.答:A/D接口的功能是将温度、压力等物理量经传感器变成的电压、电流等信号转换为数字量;D/A接口是将二进制数字量转换成电压信号;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哪些答:一个较完整的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机械本体、动力源、传感装置、驱动执行机构、控制器等,各要素和环节之间通过接口相联系;2. 测试传感部分的作用答:测试传感部分的作用:对系统运行中所需要的本身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参数及状态进行检测,传输到信息处理单元,经分析处理后产生控制信息;3. 传感器是如何分类的答:传感器的分类方法有如下几种:按用途、工作原理、变换原理、输出信号性质分类;4. 简述步进电动机驱动电路的组成;答:步进电动机的驱动电路由脉冲信号发生器、分频器、脉冲分配器和脉冲放大器组成;5. 简述直流伺服电机两种控制方式的特点;答: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控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枢电压控制,即在定子磁场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施加在电枢绕组两端的电压信号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和输出转矩;另一种是励磁磁场控制,即通过改变励磁电流的大小来改变定子磁场强度,从而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和输出转矩;采用电枢电压控制方式时,由于定子磁场保持不变,其电枢电流可以达到额定值,相应的输出转矩也可以达到额定值,因而这种方式又被称为恒转矩调速方式;而采用励磁磁场控制方式时,由于电动机在额定运行条件下磁场已接近饱和,因而只能通过减弱磁场的方法来改变电动机的转速;由于电枢电流不允许超过额定值,因而随着磁场的减弱,电动机转速增加,但输出转矩下降,输出功率保持不变,所以这种方式又被称为恒功率调速方式;6. 为什么说接触器自锁线路具有欠压和失压的保护作用当失压和欠压时,接触器线圈的电磁吸引力消失或不足,接触器触点释放,断开控制线路,从而使电动机主电路断开;7. 简述PLC系统与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区别;答:1控制方式: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控制是采用硬件接线实现的,是利用继电器机械触点的串联或并联极延时继电器的滞后动作等组合形成控制逻辑,只能完成既定的逻辑控制;PLC控制系统采用存储逻辑,其控制逻辑是以程序方式存储在内存中,要改变控制逻辑,只需改变程序即可,称软接线;2工作方式:继电器控制系统采用并行的工作方式,PLC控制系统采用串行工作方式;3控制速度:继电器控制系统控制逻辑是依靠触点的机械动作实现控制,工作频率低,毫秒级,机械触点有抖动现象;PLC控制系统是由程序指令控制半导体电路来实现控制,速度快,微秒级,严格同步,无抖动;4定时与计数控制:继电器控制系统是靠时间继电器的滞后动作实现延时控制,而时间继电器定时精度不高,受环境影响大,调整时间困难;继电器控制系统不具备计数功能;PLC控制系统用半导体集成电路作定时器,时钟脉冲由晶体振荡器产生,精度高,调整时间方便,不受环境影响;另外PLC系统具备计数功能;5可靠性和维护性:继电器控制系统可靠性较差,线路复杂,维护工作量大,PLC控制系统可靠性较高,外部线路简单,维护工作量小;8. PLC交流开关量输入模块和直流开关量输入模块分别适用什么场合答:由于交流输入模块电路中增加了限流、滤波和整流三个环节,因此,输入信号的延迟时间要比直流输入电路的要长,但由于其输入端是高电压,因此输入信号的可靠性要比直流输入电路要高;一般来说,交流输入方式用于有油雾、粉尘等恶劣环境,对系统响应要求不高的场合,而直流输入模块用于环境较好,电磁干扰轻,对系统响应要求较高的场合;9. PLC开关量输出模块有哪几种类型各能驱动何种负载答:PLC的输出模块有三种: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晶闸管输出;继电器输出型既可用于交流输出,也用于直流输出;晶体管输出型用于直流输出;双向晶闸管输出型用于控制外部交流负载10. PWM脉宽调速原理;答:PWM是英文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缩写,按一定规律改变脉冲列的脉冲宽度,以调节输出量和波形的一种调值方式;11. 控制系统接地的目的;答:将电路、设备机壳等与作为零电位的一个公共参考点大地实现低阻抗的连接,称之谓接地;接地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安全,例如把电子设备的机壳、机座等与大地相接,当设备中存在漏电时,不致影响人身安全,称为安全接地;二是为了给系统提供一个基准电位,例如脉冲数字电路的零电位点等,或为了抑制干扰,如屏蔽接地等;称为工作接地;工作接地包括一点接地和多点接地两种方式;12.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指标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主要包括系统功能、性能指标、使用条件、经济效益;13.为什么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精度答:机电一体化技术使机械传动部分减少,因而使机械磨损,配合间隙及受力变形等所引起的误差大大减少,同时由于采用电子技术实现自动检测,控制,补偿和校正因各种干扰因素造成的误差,从而提高精度;14.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有哪些答: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有:机械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系统技术,白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测试技术和伺服驱动技术;15.简述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中,详细设计的主要内容;答:详细设计主要包括:系统总体设计;业务的分组;机械本体及工具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程序设计;后备系统设计;完成详细设计书及制造图样;产品出厂及使用文件的设计;16.简述A/D、D/A接口的功能;答:A/D接口的功能是将温度、压力等物理量经传感器变成的电压、电流等信号转换为数字量;D/A接口是将二进制数字量转换成电压信号;17. 机电一体化产品对机械传动系统有哪些要求答: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机械传动系统的要求有:精度;稳定性;快速响应性;还应满足小型、轻量、高速、低冲击振动、低噪声和高可靠性;18. S7-200 PLC有哪些硬件资源,如何对他们寻址答:S7-200 PLC的硬件资源包括输入输出映像寄存器区I/Q、标志位存储器区M、特殊标志位存储器区SM、定时器存储器区T、计数器存储器区C、顺序控制标志位区S、变量存储器区V、局部存储器区L、累加器AC/高速计数器HC、模拟量输入输出寄存器AI/AQ等,S7-200 PLC的寻址方式有立即数寻址、直接寻址和间接寻址三大类;1. 步进电动机常用的驱动电路有哪几种类型2. 什么是步进电机的使用特性3.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指标大体上应包括哪些方面1. 单电源驱动电路双电源驱动电路斩波限流驱动电路2. 步距误差步距误差直接影响执行部件的定位精度;最大静转矩是指步进电动机在某相始终通电而处于静止不动状态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外加转矩,亦即所能输出的最大电磁转矩,它反映了步进电动机的制动能力和低速步进运行时的负载能力;启动矩一频特性空载时步进电动机由静止突然启动,并不失步地进入稳速运行所允许的最高频率称为最高启动频率;启动频率与负载转矩有关;运行矩频特性步进电动机连续运行时所能接受的最高频率称为最高工作频率,它与步距角一起决定执行部件的最大运行速度;最大相电压和最大相电流分别是指步进电动机每相绕组所允许施加的最大电源电压和流过的最大电流;3. 应包括系统功能、性能指标、使用条件、经济效益;1、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如何用软件进行干扰的防护;2、滚珠丝杠副的轴向间隙对系统有何影响如何处理3、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计算机接口电路通常使用光电藕合器,光电藕合器的作用有哪些。

常用机构在汽车中的典型应用

常用机构在汽车中的典型应用

常用机构在汽车中的典型应用
1. 连杆机构
连杆机构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中,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换为曲柄的旋转运动,从而驱动曲轴转动。

连杆机构的精确设计和制造对发动机的高效运转至关重要。

2. 凸轮机构
凸轮机构在汽车中应用广泛,如控制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开闭、操作油泵和燃油泵等。

凸轮轴通过凸轮推动摇臂或推杆,实现间歇运动,是汽车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之一。

3. 差速器
差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关键机构,用于使驱动车轮在转弯时能以不同的速度旋转,避免打滑。

差速器通过行星齿轮机构实现动力的合理分配,确保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4. 变速器
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行星齿轮机构实现不同的传动比,使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工作效率最佳。

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都广泛应用于汽车中。

5. 转向机构
转向机构是汽车转向系统的核心,通过蜗杆蜗轮机构将方向盘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车轮的横向运动,实现车辆的转向操作。

转向机构的设计
直接影响汽车的操控性能。

6. 制动机构
制动机构是汽车的重要安全系统,通过机械或液压等原理使车轮产生制动力。

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是汽车上常见的制动机构,确保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减速和停车。

以上是常用机构在汽车中的一些典型应用,它们协同工作,使汽车能够高效、安全地运行。

机构的设计和制造对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知识点整理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知识点整理

1、什么是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构成和定义是什么?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构成:机械本体、动力与驱动部分、执行机构、传感测试部分、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

机械本体:系统所有功能元素的机械支持结构,包括机身、框架、联接等。

动力与驱动部分:按照系统控制要求,为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使系统正常运行。

执行机构:根据控制信息和指令,完成要求的动作。

传感测试部分:对系统运行中所需要的本身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参数及状态进行检测,变成可识别信号,传输到信息处理单元,经过分析、处理后产生相应的控制信息。

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将来自各传感器的检测信息和外部输入命令进行集中、储存、分析、加工,根据信息处理结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节奏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整个系统有目的地运行。

2、简要叙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共性关键技术。

机械设计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系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3、试举出十例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发电机控制系统、全自动洗衣机、线切割机、电火花加工机床、超声波加工机、激光测量仪、自动探伤机、CT扫描诊断机、自动售货机、传真机、录音机、复印机、磁盘存储器。

4、常用的机械传动机构有哪些?各有何特点?传动机构种类:齿轮传动副、滚珠丝杠副传动系统、同步齿形带、谐波齿轮减速器、软轴传动、联轴器、滚珠花键等机构。

滚动丝杠副的特点:(1)传动效率高、摩擦损失小。

(2)定位精度高,刚度好。

(3)运动平稳,无爬行现象,传动精度高。

(4)运动具有可逆性。

(5)磨损小,使用寿命长。

(6)制造工艺复杂。

(7)不能自锁。

同步带传动的特点(1)能方便地实现较远中心距的传动;(2)工作平稳,能吸收振动;(3)不需要润滑,耐油、水、耐高温,耐腐蚀,维护保养方便;(4)强度高,厚度小,重量轻;(5)中心距要求严格,安装精度要求高;(6)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

常用步进传动机构

常用步进传动机构
进入或脱出槽轮径向槽时,圆 销的速度方向应与槽轮槽的中 心线重合,即径向槽的中心线 应切于圆销中心的运动圆周。 因此,若设z为均匀分布的径 向槽数目,则可得:
21
22
2
z
(z 2)
z
所以得到: z 2
2z
5-10
槽数由最于少运等动于系3,数而 必总须小大于于0零.5,,故即由槽上轮式的可转知动径时向间
图5-8所示为 一提升机中 的棘轮制动 器,重物Q 被提升后, 由于棘轮受 到止动爪的 制动作用, 卷筒不会在 重力作用下 反转下降。
图 5-8
棘轮机构 6
3、棘爪回转轴位置的确定
在确定棘爪回转轴 轴心的位置时,最 好使 O ' 点至棘轮 轮齿顶尖A点的连 线 O 'A与棘轮过A 点的半径OA垂直, 这样,当传递相同 的转矩时,棘爪受 力最小。
图 5-6
棘轮上加一个
遮板,用以遮盖摇
杆摆角范围内棘轮
上的一部分齿。这
样,当摇杆逆时针
方向摆动时,棘爪
先在遮板上滑动,
然后才插入棘轮的
齿槽推动棘轮转动。
被遮住的齿越多,
棘轮每次转动的角
度就越小。
图 5-6
图 5-7
如图5-7所示为摩擦式棘轮 机构。这种棘轮机构是通过棘轮2 与棘爪3之间的摩擦而使棘爪实现 间歇传动的。
槽轮机构中拨盘上的圆销数、槽轮上的
径向槽数以及径向槽的几何尺寸等均视运动 要求的不同而定。每一个圆销在对应的径向 槽中相当于曲柄摆动导杆机构。因此,该机 构为分析槽轮的速度、加速度带来了方便,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下去自学。
槽轮机构 2
槽轮机构 3
槽轮机构 4
槽轮机构 5
§5.3 不完全齿轮机构

机械原理机构

机械原理机构

机械原理机构机械原理机构是指由零件和连接它们的约束件组成的系统,它们之间通过相对运动来完成特定的功能。

机械原理机构是机械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们的设计和应用对于机械系统的性能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机械原理机构可以分为平面机构和空间机构两大类。

平面机构是指所有零件的运动都在同一平面内进行,而空间机构则是指零件的运动不仅限于一个平面,还包括垂直于该平面的运动。

根据机构的功能和结构特点,可以将机械原理机构分为连杆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构等多种类型。

连杆机构是一种由连杆和连接它们的转动副或滑动副组成的机构。

它通过连杆的相对运动来完成转动或平动的功能。

常见的连杆机构包括曲柄滑块机构、摇杆机构等。

曲柄滑块机构是一种最简单的连杆机构,它由曲柄、连杆和滑块组成,通过曲柄的旋转驱动滑块的来回运动,常用于发动机的活塞运动机构中。

齿轮机构是一种利用齿轮传动来完成动力传递和速度变换的机构。

它由齿轮和连接它们的轴组成,通过齿轮的啮合来实现转速的变换和扭矩的传递。

齿轮机构在机械传动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汽车变速箱、工业机械等。

凸轮机构是一种通过凸轮的轮廓来控制其他零件运动的机构。

凸轮的轮廓决定了其相对于连接件的运动规律,通过凸轮的旋转或者直线运动来驱动其他零件的运动。

凸轮机构常用于自动机械、数控机床等领域,用来实现复杂的运动轨迹和运动规律。

机械原理机构的设计和分析是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

通过对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可以确定机构的运动规律和受力情况,为机械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对机械原理机构的研究也促进了机械工程领域的发展,推动了机械系统的创新和进步。

总的来说,机械原理机构是机械系统中的基础组成部分,它们通过相对运动来完成特定的功能,包括转动、平动、速度变换等。

不同类型的机械原理机构在机械系统中有着各自的应用和特点,其设计和分析对于机械系统的性能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机械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机械原理机构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入,为机械系统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机器的组成与常用机构

机器的组成与常用机构
者,当然不 是机器。毫无疑问,人是一种生物,而生物是“自然 界中由活物质构成并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等能力的 物体。”生物能通过新陈代谢作用跟周围环境进行物 质交换,生物具有应激性、遗传与变异等特性,而这 些都是机器所没有的。可以说,机器的工作,完全听 令于人类的指挥,所以机器不是生物。这样看来仅从 “生物”这一概念上就可以划清“人”和“机器”的 界限。人不是机器。笔者认为,为使这一重要概念更 加严谨、明确,最好在原概念后补充一句:“机器是 人类制造的一种生产工具。”这样不易使人误解。 35230138汪志成
两连架杆分别为曲柄和摇杆的铰链四杆机构称为 曲柄摇杆机构. 连架杆能作整周回转的构件称为曲柄(crank),连架杆 只能摆转的构件称为摇杆(rocker).
2.双摇杆机构
两连架杆均为摇杆的铰链四杆机构称双摇杆机构。 1-(主动)摇杆,2-连杆,3-(从动)摇杆, 4-机架,5-轮
3.双曲柄机构
两连架杆均能整周回转的铰链四杆机构称 双曲柄机构。 1-主动曲柄,2-连杆,3-从动曲柄,4-机架
3.了解平面连杆机构、间歇运动机 构的组成及作用,能对常用的平面连杆 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 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摇杆滑块机构、 摇块机构、定块机构。 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 机构和凸轮间歇机构。 4.会判断简单机械的机构组成 如:自行车、缝纫机、内燃机。
不完全齿轮机构的特点当主动轮匀速转动时这种机构的从动轮在运动期间也保持匀速转动但是当从动轮由停歇而突然到达某一转速以及由某一转速突然停止时都会像等速运动规律的凸轮机构那样产生刚性冲击
第4章 机器的组成与常用机构
Chaper 4 Make of Machines and common mechanis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嵌式安全离合器优缺点:
结构简单,过载时齿面打滑发出响声,可作为过 载报警信号,但噪声较大,且齿面易磨损。
钢球式安全离合器
两个半离合器的齿面用弹簧将钢球顶在锥孔里相连接
优缺点:动作反应灵敏,作为安全离合器比牙嵌式可靠, 过载时噪声也小。但端面锥孔口磨损快,不宜用于传递 重载荷。
第二节 ★变速传动机构
图c采用的是两对挂轮
结构特点:挂轮a和d分别装在位置固定的轴Ⅰ和 轴Ⅱ上,齿轮c和b用平键连在一起,空套在挂轮 架上可以调整位置的中间轴5上
图c采用的是两对挂轮
工作原理:轴Ⅰ的运动由齿轮a和b啮合传入,c和b同 步旋转,并通过c和d啮合传给Ⅱ轴。
怎样实现变速?
a、b中心距改变时: 中间轴5用螺钉和垫片固定在挂轮架7的直槽中,可在直 槽中上下移动,以保证a和b的啮合
结构特点: 两个塔形皮带轮1、3各包括三个不同直 径的皮带轮,皮带轮1、3分别固定在主、 从动轴Ⅰ和Ⅱ上。平皮带2绕其上
工作原理:皮带2可以在塔轮上移 换三个不同位置,从而得到三种不 同传动比
d1 / d1、d2 / d2、d3 / d3
故当Ⅰ轴以一种转速转动时,Ⅱ轴可 以得到三种不同转速
塔轮变速传动机构的变速级数取决 于不同直径的带轮的数目,一般为 2级或3级。
大多数离合器已标准化、系列化,使用时可按需要选 择合适的类型、型号和尺寸
离合器工作原理
二、啮合式离合器
工作原理:由两个半离合器组成,利用两个半离合器的 齿爪相互啮合传递运动和转矩。按其结构的不同,又可 分为牙嵌式和齿轮式
图a为牙嵌式离合器结构
与齿轮成为一体的半离合器1空套于轴4,其右端面有 齿爪,可与半离合器2左端面的齿爪相啮合
摩擦元件的结构形式很多,有片式、锥式。其中片式 又分为单片式与多片式两种。
结构组成:由两组形式不同的摩擦 片和一个压紧机构组成
齿轮套筒2空套在轴 1上,外摩擦片4[见 图c]的外径上有三或 四个均布凸齿,插在 齿轮套筒2上相应的 轴向槽中,用其内孔 空套在花键轴1上。
内摩擦片5的形状如 图d所示,为外圆、 内花键孔,与花键轴 配合,并可沿花键轴 轴向滑动,其外径略 小于套筒2的内径
缺点:各对齿轮始终处于啮合状态,易磨损,传动效率 低,结构复杂,尺寸大。
4、挂轮变速传动机构
图a为一对挂轮变速传动机构
工作原理:轴Ⅰ、轴Ⅱ上装有一对可以拆卸更换的齿轮 A(称挂轮或交换齿轮、配换齿轮)和B,从设备备有 的齿轮中挑选不同的齿数的两个挂轮换装在轴Ⅰ和轴Ⅱ 上,就得到不同的传动比
变速级数取决于备有齿轮中能相互啮合且满足 中心距要求的齿轮副的对数。在齿数模数相同 时,要求配换的各对挂轮的齿数和应相等
半离合器2用花键或滑键与轴4相连,利用拨叉可使之向 左移动,进入结合状态,从而带动齿轮1与轴4同步旋转; 右移脱开齿爪,则齿轮空转。
图c、图d为内齿式离合器—— 一对齿数和模数相等的内啮合齿轮
外齿轮1用花键与轴连接,并可向右滑移与内齿轮2的内 齿啮合,将空套齿轮与轴连接、传递运动。齿轮1向左滑 动时则脱开啮合,断开其运动联系。
带拨爪的单向超越离合器工作原理:
齿轮5逆时针转动时,由拨爪直接带动星形体实现逆时 针快转,齿轮5顺时针转动时,拨爪n则通过滚柱3推星 形体,实现顺时针快转。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可使滚柱 与齿轮套m脱开。
双向超越离合器:能实现正反两个方向的快慢速运动 的自动转换。其原理同带拨爪的单向超载离合器一样
超越离合器——正常工作
机床过载或出现故 障时,半离合器6 停转,但整个传动 链带动半离合器5 仍在转动
两螺旋齿面相对 滑动,产生轴向 分力
当轴向分力超过弹 簧的压力时,右半 离合器压缩弹簧而 向右移动,与左半 离合器5脱开,运 动联系中断,因而 不会损坏其他零件
当过载消失或故 障排除后,两半 离合器齿面间的 轴向分力减小, 右半离器被弹簧 重新压紧在左半 离合器齿面上, 二者一起传动, 运动联系恢复
挂轮架7可以绕轴Ⅱ 摆动,调整一定角 度以保证c与d的啮 合。调整好后,由 穿在弧形槽中的螺 钉6固定在机体上
挂轮变速传动机构 优点:结构简单、紧凑。由于用作主、从动轮的齿轮可 以颠倒其位置,所以用较少的齿轮可获得较多的变速级 数。 缺点:变速麻烦,调整齿轮费时费力
本章主要介绍机械系统中常用的典型机 构。
★重点内容:离合器、换向装置、变速 装置、操纵机构、制动装置
▲难点内容:操纵机构、制动装置
各种机械设备,尽管其结构、特点、功用各不相同, 但有一共同点,就是都要输出必需的运动和动力。
因此,各种设备都是由:如开停装置、换向装置、 变速装置、操纵机构等组成。
如果把这些装置及机构视为“积木块”,则任何机械 设备都可以看成是这些积木块的不同组合及搭配。
Z1 / Z1、Z2 / Z2
图b是由两个双向离合器及六个空套齿轮组成
离合器M1和M2的啮合位置有四种不同组合,有四种不 同的传动比
M1M 2
M1M 2
u1

Z3 Z 3
u2

Z3 Z3

Z1 Z1

Z2 Z2
M1M 2
M1M 2
u3

Z1 Z1
u4

Z2 Z 2
压紧装置由滑套9、钢球8、压紧套7及螺母套6组成
接通运动:操纵滑套9左 移时,其左端内锥面将 通过钢球使压紧套7左移, 并带动螺母套6左移将内 外摩擦片压紧 。
一般多片式摩擦离合器是人 力通过操纵机构,移动压紧 装置,改变离合器的工作状 态的
有时为了实现远程操纵或顺序控 制而采用液压、气动或电磁力驱 动、压紧摩擦片
液压摩擦离合器工作原理:
内外摩擦片的压紧力由液压 缸的活塞2左移提供。当液压 油缸右腔接通低压油路时, 活塞在弹簧力作用下右移, 松开内外摩擦片
摩擦式离合器 优点:
1、靠摩擦力传递运动和扭 矩,过载时离合器接合面产 生打滑,能避免损坏零件, 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2、且摩擦片的接合及分离 动作是逐步完成的,连续且 平稳,无冲击,可以在运转 中进行
缺点:因摩擦片的打滑不能 保证准确的传动比,且传递 的扭矩不可过大
传递大扭矩:要增大摩擦片的工 作半径,增加摩擦片数,因而具 有较大的结构尺寸
摩擦式离合器应用:广泛 用于需要频繁启动、制动 或速度大小及方向频繁变 换的传动中。
摩擦式离合器
四、超越离合器
定义:属于非外力操纵的离合器,应用:在有快慢两 个动力源交替传动的轴上,可以实现输出轴快慢运动 的自动转换 。
滑移齿轮块结构: 整体式结构
拼装式结构
整体式结构 环形槽bk是插齿或剃齿时的退刀槽 b是拨叉槽,装拨叉拨齿轮块滑移
拼装式结构:一般用键将几个单个 齿轮拼装在一起,用弹簧挡圈轴向 定位
滑移齿轮块上的齿轮数,最好不超过3,否则在滑移时 会引起滑移齿轮与固定齿轮的齿顶相碰。
滑移齿轮变速传动机构优点:结构紧凑,传动比准确, 变速传动方便,传动效率高,应用广泛。 缺点是不能在运动中变速。
解释:即当有快慢两种动力源同时输入时,离合器可以 不断开慢速运动而自动接通快速运动,使其超越慢速运 动;而当快速运动停止后,又自动恢复慢速运动
种类:常用的有滚柱式单向超越离合器,带拨爪的单 向超越离合器和双向超越离合器等。
滚柱式单向超越离合器
结构组成:星形体4,带外套m的齿轮2,滚柱3及弹簧销7
外套齿轮2空套在轴Ⅱ上,通过齿轮1输入慢速运动;星 形体4用键固定在轴Ⅱ上,由快速电机D通过齿轮6输入 快速运动。三个滚柱3分别在由星形体4和齿轮套m所形 成的三个楔形空间内,靠弹簧力与星形体4和齿轮套m 接触。
机械结构设计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系 宋梅利
第一章 机械结构设计导论 第二章 结构设计中常用的典型机构 补充:提高强度、刚度和延长寿命的结构设
计准则 第三章 典型工程结构实例 第四章 CA6140型卧式车床的结构分析 第五章 机床主运动部件设计 第六章 主轴组件设计
第二章 结构设计中常用的典型机构
3、离合器变速传动机构
结构特点:由离合器和齿轮组成,固定在轴Ⅰ上的齿轮 Z1和Z2 分别与空套在轴Ⅱ上的齿轮Z1和Z2 始终保持啮合, 但不能将轴Ⅰ的运动直接传给Ⅱ
工作原理:只有当与轴Ⅱ花键连接的双向离合器M
(牙嵌式或摩擦式)左移或右移,与齿Z1和轮Z 2
接合
时,才能将运动接通
离合器有左、右两个啮合位置,得 到两种不同传动比 ,变速级数为2
工作原理:
当快速电机停止转动时,弹簧销将滚柱推向楔缝窄处, 又将m与星形体4楔紧,慢速运动重新接通。
这种离合器只能自动转换逆时针方向的快慢速运动, 故称单向超越离合器。
带拨爪的单向超越离合器 可以自动转换单一方向的慢速运动和双向的快速运动
与单向超越离合器的区别: 齿轮5空套在轴上,其快速运动不直接传给星形体4,而 是经齿轮5左侧的三个伸入星形体楔缝中的拨爪传动
啮合式离合器
优点:结构简单、紧凑,接合后不会产生滑动,可传 递较大扭矩且传动比准确
缺点:但齿爪不易在 运动中啮合,一般只 能在停转或相对转速 较低时接合,故操作 不便 。
应用:用于要求保持 严格运动关系,或速 度较低的传动链中。
三、摩擦式离合器
工作原理:利用相互压紧的两个摩擦元件接触面之 间的摩擦力传递运动和扭矩。
有级变速机构:采用不同的方式改变主、从动 两轴间的传动比进行变速,从而使主动轴的一 种转速变为从动轴的几种不同转速
无级变速机构:在输入转速不变的情况下, 能实现输出轴的转速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 以满足机器或生产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各种不 同工况的要求
一、几种常见的有级变速传动机构
1、塔轮变速传动机构
超越离合器——快速超越
五、安全离合器
作用:提供过载保 护,即当机床过载 或出现故障时能自 动断开运动而保护 零件不受损坏,也 是一种非外力操纵 式离合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