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
(教学课件)城市规划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
![(教学课件)城市规划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ccbff92af45b307e9719752.png)
2020/10/6
20
第5节 技术与信息
1.新技术的应用与系统规划理论 2.城市规划编制包含的技术 3.收集资料的方法 4.数据描述分析 5.说明性分析 6.规划中的预测方法 7.评价与决策方法 8.城市规划模型 9.城市规划信息技术
2020/10/6
21
1.新技术的应用与系统规划理论
2020/10/6
11
2.城市人口与社会发展
①人口规律可分为诸如人口经济规律、人口再生产规律、人 口的社会变动规律、人口的地区变动规律、人口的自然变动 规律等等。
人口理论和人口科学各个分支,从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来揭 示反映人口过程各个不同方面的人口规律。
②城市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采的社会生活 过程诸现象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按其作用范围的不同。可 分为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存在于人类历史一切 阶段并始终起作用的,属于一般规律,如生产关系适合于生 产力状况的规律;只在历史上某些发展阶段起作用的,属于 特殊规律,如阶级斗争规律;仅在某一社会发展阶段起作用 的,属于个别规律。如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2020/10/6
7
4.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与产业发展
⑴经济空间组织的模式转型 ⑵生产组织的产业群现象
马库森的产业分类
2020/10/6
8
5.城市规划中经济与产业的分析方法
⑴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的测量
式中,Pi、Pj是两个城市的人口指标,通常为市区非农人口数,Vi、Vj是两个城市的经 济指标,通常为城市(或市区)的GDP或工业总产值。D。是两个城市的距离,k为常数
2020/10/6
4
1.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
城市发展离不开经济增长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发生地 把握城市发展需要认识经济活动 城市规划机制是基于市场失灵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ae10f83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7.png)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和设计,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的目标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良好的居住、工作和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城市规划的实施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下面将介绍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
一、人口因素人口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和核心因素。
城市规划需要根据人口数量、结构和分布情况来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布局。
人口数量的增长会对城市的用地需求、交通需求和公共设施需求产生影响。
人口结构的变化,如老龄化和青少年人口的增加,也会对城市规划提出新的要求。
此外,人口的流动性也会对城市规划产生影响,需要考虑人口迁移、流动和流入的情况。
二、经济因素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支撑。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经济发展的需求和趋势,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和用地分配。
经济因素包括产业结构、就业机会、经济增长率等。
城市规划需要根据经济因素来确定城市的功能区划和用地规划,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三、环境因素环境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基础和保障。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水资源等,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
人文环境因素包括历史文化遗产、景观和公共空间等,需要保护和提升。
城市规划需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宜居环境。
四、交通因素交通是城市运行的血液和神经系统。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交通因素,包括交通网络、交通设施和交通流量等。
交通因素对城市的布局和用地规划有重要影响。
合理规划交通网络和交通设施,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拥堵。
此外,城市规划还需要考虑交通与其他因素的协调,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交通与环境的协调等。
五、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城市规划的重要考虑因素。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社会需求和社会公平。
社会需求包括居民的居住需求、教育需求、医疗需求等。
城市规划需要提供适宜的住房、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社会公平是城市规划的核心价值,需要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平衡和社会公正。
城市规划影响因素及分析方法产业
![城市规划影响因素及分析方法产业](https://img.taocdn.com/s3/m/cafe750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7b.png)
第2节 产业分 类与产业结构
1.产业分类
统计分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要素角度的分类
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部门中 密集的程度和不同比例分为三大类型:劳动密集 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
城市产业功能分类
主导产业; 辅助产业与服务产业
添加标题
04
05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一产比重小于5%,二产与三产 相当时,工业化成熟阶段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一产比重下降,三产比重超过二 产比重达到70%,后工业化阶段
五.主导产业的选择
比较优势原则
产业的关联效应:
前向 关联效应:一个产业在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 化引起吸收它的产出的部门在这些方面的变化,例如原料、 提供原料、燃料和生产设备等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后向关联效应:一个产业在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 引起后向关联部门在这些部门的变化。
地方性经济:当整个工业的生产厂家全部产出增加时,这一工业中的某一生产过 程的生产成本下降。这个生产厂和同类的厂布置在一起,生产厂的集中而降低生 产成本。
城镇化经济:当城市地区的总产出增加时,不同类型的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下降, 这意味着,城市化经济源于整个城市经济的规模,而不是某一行业的规模,其次, 城镇化经济为整个城市的生产厂家获得利润而不是特定行业的厂家。
全球生产网络
产品在多个区位由多个不同地方的零部件制 造厂生产。
生产组织的产业集聚趋向
产业集聚定义:在特定领域内,一群在地里 上临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 构,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的一种 创新协作网络。
四种典型模式: 马歇尔式产业区 轮轴式 产业区 卫星平台式产业区 国家力量依赖式产业区。
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
![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d7ba66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b.png)
人口与社会要素的影响
• 社会要素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
最本质的影响,是实现城市规划根本目的关键。
物质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协调; 资源的公共分配; 保障社会底层群体的基本生活空间; 创造宜人的城市环境; 社会与经济、生态系统的统筹发展; 民主决策:公众参与。
城市人口与社会要素的定义
• 城市人口
与城市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群
• 城市人口统计的范围
城镇化地区的界定。我国城镇化地区包括城区和镇区。
• 城市人口统计的口径
城市人口是指城区(镇区)的常住人口,即停留在该城市(镇)半年以上, 使用各种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
人口与社会要素的影响
• 人口要素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
城市人口与社会的分析方法
• 城市人口分析方法 • 基本概念
户籍人口、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常住人口 动态统计 自然增长
机械增长
城市人口与社会的分析方法
• 城市人口结构分析 • 年龄构成
城市人口与社会的分析方法
• 职业构成
• 家庭结构 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
• 空间结构 人口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特征,人口密度等
• 社会分析方法 • 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法 一是技术性评估:可量化的人居活动; 二是利用大量社会调查为评判依据的定性分析方法。
城市人口与社会的分析方法
• 社会分析方法 • 社会指标分析法 • 常用社会指标 社会组织系统的指标 社会文化环境的指标 主观评价的指标
• 请用综合分析法计算:
某城市从1995-2000年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 25.7,其中自然增长率为9.6,机械增长率 为16.1,而从2001-2005年,人口年平均增 长30.9,其中自然增长率为6.6,机械增长 率为24.3, 2005年的人口达到88.72万人, 预测该市2020年的人口。
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分析方法16页PPT
![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分析方法16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ba175f6865ce050877321348.png)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影响城市规划实施的关键因素分析
![影响城市规划实施的关键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406a1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f.png)
影响城市规划实施的关键因素分析引言: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布局、功能组织、建设形态和环境质量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管理的过程。
它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城市规划的实施并不总是顺利的,往往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分析影响城市规划实施的关键因素,并探讨如何应对这些因素,以实现城市规划的有效落地。
一、政策与法规政策与法规是城市规划实施的基础和保障。
城市规划需要依据相关政策和法规进行,包括国家层面的规划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性的规划政策文件。
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存在一些问题,如政策的不连贯性、法规的不完善性等,这些都会对城市规划的实施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需要加强政策与法规的研究和制定,提高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更好地支持城市规划的实施。
二、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城市规划实施的基础条件。
城市规划需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功能组织。
然而,土地资源的供给和利用往往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土地资源有限,供需矛盾突出。
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需求不断增加,但土地资源的供给相对有限,导致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其次,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部分土地利用不合理,存在闲置和低效利用的现象,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因此,需要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供给和利用。
三、资金投入资金投入是城市规划实施的重要保障。
城市规划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
然而,资金投入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资金来源不稳定。
城市规划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拨款和土地出让收入,但这些资金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有待提高。
其次,资金分配不均衡。
城市规划的资金分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导致一些地区的规划实施受到限制。
因此,需要加强资金管理,改善资金来源和分配机制,保障城市规划的资金需求。
四、社会参与社会参与是城市规划实施的重要环节。
第二篇-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
![第二篇-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c84941d7fd5360cba1adb94.png)
第二篇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提纲整理小组成员:马超凡、翁庆娜、莫凡、陆晶晶、周启容、王涛、第五章生态与环境5.1 人与环境5.1.1 人与资源(1)城市建设过程中最核心的资源:土地、水、生态(森林、湿地等)、化石能源(2)人口趋势:人口对资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多(3)城市化率的提高会使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向城市集中(4)科技水平的提高会使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5)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利用资源总量和产出效率必须控制在一定红线以下5.1.2 资源与环境关系(1)资源的分类:a.广义资源: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b.狭义资源:仅指自然资源c.自然资源:具有社会有效性和针对稀缺性的自然物质或自然环境的总称,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d.社会资源:是以自然资源以外其他所有资源的总称,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包括人力、智力、信息、技术和管理资源等(2)资源是环境的一部分,对环境有正负两面影响5.1.3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的关系(1)城市化水平提高,资源消耗量随之提高(2)城市化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一般也会提高(3)城市消耗人类总资源量的80%左右,消耗能源的75%左右(4)城市化水平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正面影响,如:建设城市绿地、公园、湿地保护区;也可是负面影响,如:水体污染、空气污染、热岛效应等。
(5)城市发展促使人工环境的大面积出现5.2 城市生态系统5.2.1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1)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2)生物圈在发展三方面(物质、能量、信息)的关系(3)人类生态系统是开放的5.2.2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1)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三部分组成的复合系统(2)人类起主导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3)物质流、能量流最大,速度快,高度开发(食物、能量、废弃物的排放)(4)是一个不完整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差、自然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出现环境污染(5)脆弱性强5.2.3 城市生态系统的内涵(1)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域社会生态系统完全不一样: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物群结构、物质空间结构(2)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与自然生态系统完全不同:a.生产功能不一样:城市生态系统以非生物生产为主,而自然生态系统则是以生物生产为主b.能量流量方式不一样:城市生态系统主要来源于化石能源、原子能、地热能、非太阳辐射能、并且由专门的基础设施网络传递c.物质循环方式不一样:城市生态系统主要依靠人工设施网络进行循环d.信息流完全不一样:城市生态系统主要依靠设施网络进行流转(3)流态:完全依赖人工设施流转(4)运行结构:元——链——网5.3 城市环境5.3.1 城市环境的概念与组成(1)概念城市环境的是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的或人工的外部条件a.狭义的城市环境:主要指物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质、土壤、水文、植被、动物等b.广义的城市环境:除了物理环境还包括人口分布及动态、服务设施、娱乐设施、社会生活等社会环境(2)城市环境的组成自然环境、城市人工环境、城市社会环境、城市经济环境和城市美学环境5.3.2 城市环境的特征与效应(1)城市环境的特征:a.界限相对明确b.构成独特,结构复杂,功能多样c.开放性并对外界具有依赖性d.影响制约因素众多e.具有脆弱性(2)城市环境的效应:a.污染效应b.生物效应c.地学效应d.资源效应e.资源效应f.美学效应5.3.3 城市环境的容量和质量(1) 城市环境容量a.概念: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b.内容:人口容量、自然环境容量、城市用地容量以及基础设施容量、城市工业容量、交通容量、和建筑容量c.城市环境容量的分析包括以下几方面:●城市自然条件●城市现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与基础设施容量、自然环境容量有关●历史文化条件(2)城市环境质量a.概念:指城市环境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审核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类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b.组成:城市环境的综合质量和各种环境要素质量,如: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生物环境质量、生产环境质量、文化环境质量等第6章经济与产业6.1 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6.1.1城市的经济内涵:(1)城市是经济和产业的聚集区(第二、第三产业)(2)城市化发展的前提是:农业人口溢出,第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3)城市除了第二、第三产业的聚集区,同时还是产品的交易中心和主要消费地(4)我国城市分为市、镇两种(5)城市经济区和城市行政区是两个不重合的空间(6)城市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产业的聚集6.1.2城市与经济关系(1)经济和产业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0062dd57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e.png)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城市规划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的任务,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有效的城市规划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还能改善城市环境和可持续性。
然而,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有许多影响因素需要考虑,它们相互交织,共同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其规划的成效。
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是城市规划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都会直接影响城市的布局和发展。
地形地势地形对城市的扩展具有显著影响。
例如,山地、丘陵地区往往限制城市的扩展方向,而平原地区则更容易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开发。
山区的城市如何克服自然障碍,充分利用其独特地形空间,以及如何解决交通运输问题,都是规划者需要详细考量的问题。
气候条件气候因素也非常关键,包括温度、降水量、风向等。
比如,在高温、干旱的地区,需要特别关注水资源管理和建筑设计;而在多雨区域,则应加强排水和洪水管理。
此外,气候变化也要求规划者考虑更长远的适应策略,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
水文条件水文条件包括河流、湖泊等水体的位置及其功能,对城市发展起着调节作用。
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是保障城市发展可持续的一项重要措施。
例如,某些城市可能依赖河流进行运输或供水,因此需要在规划中增设相关的基础设施,以保证水资源的合理使用。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规划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不仅决定了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能力,还会影响到居民生活质量和房地产市场。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等多个方面。
例如,一个经济发达的大都市能够投入更多资金建设交通网络、商业区及公共服务设施,从而提升整体生活质量。
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规划者需要更多考虑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满足居民基本需求,同时引入外部投资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土地使用与布局土地是城市规划中的核心资源,其使用方式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潜力。
在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土地使用(如住宅、商业、工业等)应当得到合理安排,以实现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1c6324c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f.png)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城市规划是指制定城市发展的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以合理利用城市资源、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的一项综合性工作。
城市规划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经济的繁荣。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
人口增长城市规划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口增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在城市中集中度越来越高。
人口增长对城市规划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人口增长需要扩大城市的土地使用面积,建设更多的住房、基础设施等。
其次,人口增长将对城市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产生巨大压力。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必须考虑到人口增长的趋势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的需求。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驱动城市规划变革和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城市建设和改造的资金来源和可行性。
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首先,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城市用地的价格,从而影响到土地使用方式和规模;其次,经济发展会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巨大压力,同时也为改善现有基础设施提供了条件;此外,经济发展还会对城市产业结构和就业机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人口流动和居民生活方式。
环境保护在现代社会,环境保护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一个问题。
城市规划中考虑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已经成为普遍共识。
环境保护对城市规划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首先,要考虑到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环境生态平衡的维护,在土地利用、建筑设计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其次,要实施低碳、节能的城市发展策略,减少污染物排放,并促进绿色能源应用;此外,要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建设,确保城市建设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社会文化因素除了以上几个主要因素外,社会文化因素也对城市规划有重要影响。
不同地区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社会习俗,在设计城市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文化特色和社会需求。
此外,居民对于城市环境、公共空间、社区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需求,在制定城市规划时需要广泛征求民意和尊重居民意愿。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8e2e5065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e.png)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城市规划是一项涉及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任务。
它涉及很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人口增长、土地利用、交通、环境保护等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议题。
1.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是城市规划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城市需要提供足够的住房、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
合理规划人口分布,平衡城市发展和资源利用,是城市规划师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2.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是城市规划中的关键问题。
合理规划土地的用途,确保城市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相协调,是城市规划师的重要任务。
例如,将工业区与住宅区分开,可以减少噪音和污染对居民的影响。
3.交通交通是城市规划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城市交通网络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师需要合理规划道路、公共交通线路,以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4.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
合理规划城市的布局和建筑设计,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
例如,增加绿地和植被覆盖率,可以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5.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基础。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吸引优质企业落户,促进城市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要注意避免经济发展过快导致的问题,如资源过度消耗和社会不平等。
6.文化保护城市规划应注重保护本地文化和传统。
保留历史建筑、独特风貌和传统工艺,可以增强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在城市规划中融入文化元素,有助于培养居民的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
7.社会参与城市规划不仅仅是专家的事情,也需要普通市民的参与。
合理收集和利用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将尽可能多的声音融入规划过程,可以增加规划的可行性和社会接受度。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是复杂而多样的。
人口增长、土地利用、交通、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保护和社会参与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着城市的面貌和发展方向。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平衡,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幸福感。
第二篇 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
![第二篇 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39baa04e518964bcf847cc6.png)
第5章生态与环境1、人口与资源●环境问题的核心: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深刻影响●能源:人类去的能量的来源●资源:尚未开发出的能源,指自然界存在的天然物质财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质(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生产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能源的稀缺性是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导致的2、城市化与资源和环境能源消耗的变化速度是城镇化过程变化速度的2倍3、城市生态系统①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复合而成②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起主导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是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量大、运转快、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是不完整的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
③功能:生产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播4、城市环境①由城市自然环境(基础)、城市人工环境、城市社会环境、城市经济环境和城市美学环境等组成。
②特征:界限相对明确;构成独特、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开放性并对外界具有依赖性;影响和制约因素众多;具有脆弱性③城市环境效应:污染效应、生物效应、地学效应(热岛效应、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等)、资源效应、美学效应等④环境容量●是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
●包括城市人口容量、自然环境容量、城市用地容量、城市工业容量、交通容量和建筑容量等●主要制约因素:自然条件、现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历史文化条件⑤环境质量●指城市环境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类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是制定开发资源、发展经济和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具体计划和措施的主要依据●环境质量评价回顾评价——分析历史资料;是环境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的基础;检验环境质量预测的结果(事后评价)现状评价——为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包括环境污染评价、自然环境评价、美学评价等影响评价(环境影响分析)——对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及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第6章经济与产业1、城市和经济①传统经济增长主要包括:资本构成深化、人力资本增长、技术流程(提高劳动生产率)②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发生地,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动机③推动和塑造城镇化的核心动力是经济活动④城市规划机制是基于市场失灵2、产业①基础产业:以区外市场为中心进行生产活动的输出产业非基础产业:以区内市场为中心进行生产的地方性产业②区位商●城市或区域中任一产业的就业份额相对于该产业在国家就业份额的比例——做“基础产业”和“非基础产业”的分类方法●含有两个假设:不同城市和区域的生产部门的生产效率是一样的,生产同种产品所需要的要素投入是一样的;不同城市和区域的家庭消费同样种类和数量的商品●最小需求法:将城市或区域的就业结构与类似规模的其他区域相比③就业规模预测城市总就业=基础性部门的就业+非基础性部门的就业●“基础产业”的就业增加会带来“非基础产业”的就业提高●总就业规模的变化量=出口部门的变化量*就业乘数④关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配第-克拉克定律——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转移●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包括: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前向效应●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霍夫曼指数——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赤松要雁行形态理论——将本国产业发展与国际市场密切联系。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影响重要要素与其分析方法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影响重要要素与其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ef5566ac1c708a1294a4455.png)
自然环境的调查研究
自然环境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人 • 自然环境• 城市环境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人类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 • 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结果
城市环境及其作用
• 积极作用——人类生活环境中有了大幅度改善 • 消极作用——城市内部问题很多,对整个自然环境的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城市历史特色与风貌主要表现在: 自然环境的特色:地形、地貌、河道…… 文物古迹的特色:历史遗址…… 城市格局的特色,如北京,构图方正,轴线分明等; 城市轮廓景观,主要建筑物和绿化空间的特色; 建筑风格; 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特色,如土特产、工艺美术,民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城市环境与城市规划
城市对环境的选择
• 自然条件影响城市选址
-商业城市多在水陆交通干线上
大运河沿线、尼罗河沿线
-军事要塞多选择易于攻守地形
雅典、北京
-工业城市多靠近矿产资源产地 庆
唐山、阳泉,克拉玛依、大
• 自然条件制约城市规模和形态
-水对北方地区或土地资源对山区城市的制约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滑坡与崩塌
重庆武隆县县城违反总体规划,将 非建设用地变为建设用地,发生导 致79人死亡重大灾害事故。 不稳定滑坡体及其下滑方向,不宜 作为城市建设用地;无法回避时, 必须采取工程措施加以防治。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第2篇城市规划 影响的重要要素和其分析方法
2、我国城镇体系的划分
我国城市依规模划分: 大城市 (城市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
2:城市规划要素及分析方法
![2:城市规划要素及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3d07028a98271fe900ef91e.png)
第二篇: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机器分析方法
一、生态与环境
1、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生态、经济、文化、社会、技术…良性助推,阻尼力量)
2、人与环境的关系(原始社会、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后)
3、人口与资源的关系(p081)
4、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p083)
5、城镇化与资源环境(p082)
6、城市环境容量与质量(容量概念内容、质量评价内容意义)——考过
二、经济与产业
1、城市和经济的关系(p093)
2、经济角度来看城市有别于乡村的的基本特征(p093)
3、产业结构分类(p095)
4、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工业阶段的判断(p099)
5、阿隆索的企业竞租模型(p105)
6、择居的竞租模型(p106)
三、人口与社会
1、人口与社会要素(城市人口统计范围、口径)
2、人口与社会要素的影响(p116)
3、城市人口与社会分析方法(人口静态、动态统计)
4、城市人口预测(p112)
四、历史与文化
1、城市历史的研究内容(p131)
2、东西方城市历史的差异(p132)
3、城市文化的层面与类型(p135)
4、城市文化与城市规划(p138)
5、文化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p137)
课外
1、城市环境容量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指标、指导城市良性发展)
2、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p103)
3、全球背景下的城市产业发展(p109)
4、4种典型的产业集群模式(p110)
5、城市规划中的社会目标(协调物质供应与社会需求、公共资源公平分配、低保群体的生活空间、空间
与精神文化的需求、统筹发展、民主决策)
6、城市人口结构与城市规划(p119)。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e340b0a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6.png)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一、自然环境因素城市规划中,自然环境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首先要考虑的是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的气候条件,包括气温、湿度、降水量等,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城市的建设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此外,地形地貌也是影响城市规划的重要因素,比如山地、平原、海岸等不同地貌对城市布局和交通路网都会有不同影响。
二、人口因素人口是城市规划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城市规划需要根据人口数量的增长趋势来确定未来城市的发展规划。
人口密度、年龄结构、职业分布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用地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三、经济因素城市规划必须考虑到经济发展状况。
城市的经济状况将决定城市规划中投资规模、产业结构等方面。
比如一个发展中的城市可能更加注重产业园区的规划,而一个发达城市可能更加注重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四、文化因素文化是一个城市独特的软实力,也是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城市规划应该尊重当地文化传统,并且在规划中融入本土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形象。
五、政策法规因素政策法规对城市规划有着直接约束作用。
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将指导和规范城市规划工作,确保城市建设符合国家政策和标准,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
六、社会因素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水平也是影响城市规划的重要因素。
在制定城市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社会结构、社会需求等因素,确保规划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的需要。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是一个综合性工程,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只有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综合权衡各方利益,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 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
![第二篇 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9f37039dd36a32d73758160.png)
流动人口
暂住人口 常住人口
2017年5月6日
二.城市人口动态统计
城市人口的增长是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之和 自然增长 机械增长
2017年5月6日
1.自然增长
是指人口出生与死亡人数的净差值。通常以一年内城市 人口的自然增长数与该城市人口总数之比的千分率来表 示其增长速度,称为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口-本年死亡人口)/ 年平均人数×1000‰ 自然增长率与地区人口构成、经济发展水平、卫生保健 条件、社会观念和习俗、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密切相关, 特别是与国家政策关系最密切。 我国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般在10‰上下
度。
一定的经济水平、安全卫生条件下,维持城市正常的生 活,城市建设发展规模和人类的活动具有一定容许限度
2017年5月6日
1.城市环境容量
城市人口容量
城市大气环境容量
城市水环境容量 城市用地容量 城市工业容量 城市交通容量
2017年5月6日
城市环境容量分析
城市自然条件
80000 60193.8035 60000
72307.0269
0.80%
人口 自然增长率
0.57%
0.60%
40000
0.40%
20000
0.20%
0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0.00%
2017年5月6日
2007年主要省份人口自然增长率
省份 江苏省 浙江省 上海市 广东省 辽宁省 江西省 湖南省 河南省 安徽省 自然增长率 2.30‰ 4.81‰ -0.1‰ 7.30‰ 1.53‰ 7.87‰ 5.25‰ 4.94‰ 6.35‰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16378元 20574元 23623元 17699元 12300元 11222元 12294元 11477元 11474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6561元 8265元 10222元 5624元 4773元 4098元 3904元 3851元 3556元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c3aedd6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c.png)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和设计,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城市规划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人口结构、社会需求、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因素。
首先,人口结构对城市规划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群体的人口需求不同,需要在城市规划中进行合理布局和配套设施建设。
其次,社会需求也是城市规划的重要考虑因素。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环境、交通便利性、公共设施等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城市规划需要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此外,文化传承也是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形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城市规划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就业机会等方面的因素。
首先,经济发展是城市规划的核心目标之一。
城市规划需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方向,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产业布局等,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其次,产业布局也是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不同产业的布局对于城市的经济结构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需要在城市规划中进行合理安排。
此外,就业机会也是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城市规划需要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以吸引人才和促进居民就业。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城市规划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自然环境、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因素。
首先,自然环境对于城市规划具有重要影响。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以合理规划城市的布局和建设。
其次,生态保护也是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城市规划需要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以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和居住环境。
此外,资源利用也是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城市规划需要合理利用土地、水资源等,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⑶宏观模型、微观模型和基于GIS模型。
2020/5/12
22
2.城市规划编制包含的技术
(1)发现和描述 1)发现并描述城市的历史、现状、政策和决策的规则; 2)监控、记录和解释城市的变化。
(2)预测 预测城市的未来。
(3)分析与评估 1)诊断城市规划和开发中的问题; 2)评估供需平衡; 3)模拟其变化、关系、影响和可能的费用。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Planning
2020/5/12
2
第1节 生态与环境
1.人口,资源,环境与城市 2.城镇化与资源环境 3.城市生态系统 4.城市环境容量:允许限度 5.城市环境质量:适应程度
2020/5/12
3
第2节 经济与产业
1.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 2.产业分类与产业结构 3.城市空间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 4.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与产业发展 5.城市规划中经济与产业的分析方法
2020/5/12
20
第5节 技术与信息
1.新技术的应用与系统规划理论 2.城市规划编制包含的技术 3.收集资料的方法 4.数据描述分析 5.说明性分析 6.规划中的预测方法 7.评价与决策方法 8.城市规划模型 9.城市规划信息技术
2020/5/12
21
1.新技术的应用与系统规划理论
2020/5/12
12
3.人口与社会要素的影响
(1)人口有三个维度的要素与城市规划关系特别密切:规 模、结构和空间分布。
①人口规模是决定来来城镇化发展的最基本标杆,是估 算未来居住、零售、办公空间需求,工业生产空间需求 以及城镇设施空间需求,甚至一些类型的开放空间(如 公园)需求的基础。
②人口结构同样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这里的结构指的是 整体规模中特定组群的比重。人口结构可以按照年龄、 性别,家庭类型(如单身、有子女),种族、文化、社 会经济水平以及健康状况等进行分组。年龄对规划师而 言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它们隐含了服务的需 求例如儿童对学校的需求老人对健康设施和特殊住宅的 需求。
26
6.规划中的预测方法
因果推断法 趋势外推法 情景分析法 交叉影响分析
情景分析法的建模步骤
战略影响目标的结构关系示意
2020/5/12
27
7.评价与决策方法
⑴层次分析法(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A.L Saaty在1 973年提出的一种定量与定 性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针对多目标问题作出决策的方法,适用于那些难于完 全定量进行分析的复杂问题,是对人们的主观判断进行客观描述的一种有效的方 法。 ⑵感知评价法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分析他们对城市空间的心理感受,从而进 行评价的方法。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地图调查方法被奉为城市规划界的经典, 并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与设计之中。 ⑶Hedonic价格法 公共项目产生的效益,会由该项目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使用者 通过市场,以各种形式扩散出去,最终反映到地价上。这就是资本化的假说,根 据这个假说,运用各个地区的地价数据,可以推算出各个地区因城市设施等的建 设水平的不同而对地价产生的影响,进而可以测算出某公共项目因改变了原来的 设施建设水平而带来的效益。 ⑷假想市场法(CVM法)是评价诸如城市景观、环境保护等不存在市场交易的物品、 服务(非市场商品)的为数不多的方法之一。CVM法直接向人们询问关于某种难以 用市场价格衡量的物品的看法,也叫做价值意识法、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等,是 从自然环境、生态系统评价等环境经济学领域发展起来的方法。 ⑸线性规划是决策系统的静态最优化数学规划方法之一,是解决多变量最优决策 的方法,是在各种相互关联的多变量约束条件下,解决或规划一个对象的线性目 标函数20最20/优5/1的2 问题,即给予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如何应用而能得28 到最 大经济效益。
是某种特征的集中趋势 ⑶平均数:总体各单位某一指标值之和的平均,它说明
的是总体某一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 ⑷标准差:总体各单位在该特征上的差异,它们的离散
趋势的统计量
2020/5/12
25
5.说明性分析
⑴相关分析是研究一个变量(y)与另一个变量(X)之间相 互关系密切程度和相关方向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城市 中的各种现象往往是相互依存又相互联系的,例如,人 口规模与能源消费量、居住水平与居民收入水平、小汽 车普及率与通勤距离等。
2020/5/12
10
1.城市人口与社会要素
城市人口是指城区的常住人口,即停留在该城市 (镇)半年以上使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
城市社会要素包括城市中的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结 构、城市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社会心理、社会发 展规律等,主要研究内容有:①人类生态学;②城 市社区的划分;③城市问题(如失业、住房紧张、 环境恶化、种族歧视、阶级冲突、贫富不均、犯罪 等)对策与规划:④城镇化等
Planning Determinations and Analysis
第1节 生态与环境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第2节 经济与产业
Economy and Industry 第3节 人口与社会
Population and Society 第4节 历史与文化
History and Culture 第5节 技术与信息
具体可采用的工作方法包括:历史与文献资料研究、历史资 源调查、自然资源调查和面向市民的社会调查等。
2020/5/12
17
2.城市文化的结构及其影响
①分为 物质环境 制度环境 人文环境
2020/5/12
18
②影响
西方著名城市规划师如刘易斯·芒福德、约翰-弗里德曼、克里斯托夫·科
尔及彼得·霍尔等人,都十分强调城市文化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作用。他 们认为任何城市不可能脱离它存在的文脉。脱离它所扎根的文明。芒福 德还把“文化储存、文化传播与交流、文化创造与发展”称为“城市的 三项最基本功能”;而科尔更是站在未来城市规划与发展的角度批评了 20世纪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他认为目前“在创建既适合于‘现代的城市’ 又包容‘未来的城市’的理论是不成功的”。他告诫欧洲人:不仅要从 书本上学习建筑城市的艺术,还要通过对存在于人类居住形式中的整个 文化史的学习来把握建筑城市的艺术。
2020/5/12
19
③基于城市文化的规划设计方法
A.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通过城市定位诠释城市文化形象。 B.根据城市文化特征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 C.根据城市文化选择城市产业发展。 D.在城市设计阶段通过对城市肌理的分析诠释城市文化历史。 E.根据城市文化指导城市景观设计。 F.通过城市环境要素诠释城市文化基调。
⑵经济基础分析 ⑶投入产出分析 ⑷趋势外推法
2020/5/12
9
趋势外推模型
第3节 人口与社会
1.城市人口与社会要素 2.城市人口与社会发展 3.人口与社会要素的影响 4.城市人口与社会的分析方法
城市人口的界定,统计;城市社会要素;人口与社会 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统计结构预测指标等等
(2)分析城市格局的演变.包括城市的整体形态、功能布局、 空间要素(如道路街巷、城市轴线)等。
(3)分析城市历史发展中的自然与社会条件,包括政治、经济、 文化、交通、气候、景观等内容。物质性的历史要素包括文 物古迹、革命史迹、传统街区、名胜古寺、古井、古木等非 物质性的历史要素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体现地方特色 的岁时节庆、地方语言、传统风俗、文化艺术等。
2020/5/12
7
4.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与产业发展
⑴经济空间组织的模式转型 ⑵生产组织的产业群现象
马库森的产业分类
2020/5/128 Nhomakorabea5.城市规划中经济与产业的分析方法
⑴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的测量
式中,Pi、Pj是两个城市的人口指标,通常为市区非农人口数,Vi、Vj是两个城市的经 济指标,通常为城市(或市区)的GDP或工业总产值。D。是两个城市的距离,k为常数
2020/5/12
11
2.城市人口与社会发展
①人口规律可分为诸如人口经济规律、人口再生产规律、人 口的社会变动规律、人口的地区变动规律、人口的自然变动 规律等等。
人口理论和人口科学各个分支,从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来揭 示反映人口过程各个不同方面的人口规律。
②城市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采的社会生活 过程诸现象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按其作用范围的不同。可 分为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存在于人类历史一切 阶段并始终起作用的,属于一般规律,如生产关系适合于生 产力状况的规律;只在历史上某些发展阶段起作用的,属于 特殊规律,如阶级斗争规律;仅在某一社会发展阶段起作用 的,属于个别规律。如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2020/5/12
15
第4节 历史与文化
1.基于城市历史的规划分析内容 2.城市文化的结构及其影响
2020/5/12
16
1.基于城市历史的规划分析内容
城市的起源与发展机制,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城市体系与城市文化特征,针对更新改造的城市 历史遗产保护
(1)对城市历史沿革的认识和分析.包括城市历史的发展、演 进以及城市发展的脉络。
相关分析的作用大致可以归纳为:①确定现象之间有无 依存关系。②判定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方向。
⑵回归分析是研究要素之间具体数量关系的统计方法, 表达要素之间关系的函数表达式称为回归方程,按照回 归方程所绘制的直线称为回归直线,例如:距离市中心 距离每增加单位公里所导致的房价平均变化值
2020/5/12
上一节回顾
第1编 城市与城市规划
城市 城市化 城市规划的定义(具有限定的空间范围—城市规划区,作为
实现社会经济诸目标的手段,以物质空间为作用对象,包含 政策性功能和社会价值判断)
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 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 城市规划体制 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20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