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球温度与湿空气相对湿度的关系曲线

合集下载

湿空气的湿度图

湿空气的湿度图

在线测试题
5、 对于不饱和空气,表示该空气的三个温 度,即:干球温度t,湿球温度t 和露点t 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再见
(3) 等干球温度线 (等 t 线)
I (1.88t 2492)H 1.01t
I与H呈直线关系,t越高,等t线的斜率越大,读 数0-250ºC。
(4) 等相对湿度线 (等 线)
H 0.622 ps P ps
总压 P 一定,对给定的 : 因 ps= f (t) , 故 H = f (t) 。
(5) 蒸气分压线
HP pV 0.622 H
总压 P 一定, ps= f (H) , p-H 近似为直线关系。
空气湿焓图的用法 (Use of humidity chart) 1.确定空气的干燥条件
=100%,空气达到饱和,无吸湿能力。 <100%,属于未饱和空气,可作为干燥介质。 越小,
空气湿焓图的用法 (Use of humidity chart)
根据
图上湿空气的状态点,可方便地查出湿空
气的其它性质参数。如图片所示,已知空气的状态点
为A,由通过A点的等t、等H、等I 线可确定A点的温
度、湿度和焓。因为露点是在空气等湿冷却至饱和时
的温度,所以等H线与 =100%的饱和空气线的交
点所对应的等t线所示的温度即为露点 .
在同一条等湿线上不同点所代表的湿空气状态
不同,但H相同,露点是将湿空气等H冷却至 =
1时的温度。
(2) 等焓线(等 I 线)
t
tas
ras cH
(H as
H)
对给定的 tas: t = f (H)
对于空气-水系统,tas tw,等 tas 线可近似作为 等tw线。 每一条绝热冷却线上所有各点都具有相同的 tas 。 物理意义:以绝热冷却线上所有各点为始点,经 过绝热饱和过程到达终点时,所有各状态的气体 的温度都变为同一温度。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

湿空⽓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第⼀章湿空⽓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教学⽬的:1. 理解并掌握有关湿空⽓及描述其物理性质的概念:压⼒、温度、含湿量、相对湿度、密度(⽐容)。

2. 掌握湿空⽓焓湿图的组成,掌握其绘制⽅法。

3. 掌握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4. 熟练掌握焓湿图的应⽤⽅法:确定空⽓状态,空⽓状态变化过程线,空⽓的各种处理过程在i—d图上的表⽰,两种状态空⽓混合过程。

5. 了解空⽓状态参数的计算法。

重点:湿空⽓物理性质的描述,焓-湿图的组成,应⽤其确定空⽓状态,空⽓状态变化过程线,空⽓的各种处理过程在i—d图上的表⽰,两种状态空⽓混合过程。

难点:应⽤焓-湿图确定空⽓状态,空⽓状态变化过程线,空⽓的各种处理过程在i—d图上的表⽰,两种状态空⽓混合过程。

第⼀节湿空⽓的物理性质⼀、基本概念1、⼤⽓的组成成分:⽔蒸⽓、氧⽓、⼆氧化碳等。

2、⼲空⽓:由各种⽓体成分组成,空调中视为稳定的混合物。

3、湿空⽓:由⼲空⽓和⼀定量的⽔蒸⽓组成,空调⼯程中称其为湿空⽓。

⼆、理论基础湿空⽓中⽔蒸⽓含量虽少,但它决定了空⽓环境的⼲燥和潮湿程度,且影响着湿空⽓的物理性质。

因此研究湿空⽓中⽔蒸⽓含量的调节是空⽓调节中的主要任务之⼀。

三、状态参数在常温常压下,湿空⽓可视为理想⽓体。

可以⽤理想⽓体状态⽅程描述其状态参数。

1、湿空⽓的压⼒B湿空⽓的压⼒即⼤⽓压⼒,B=P g+P q (Pa)2、湿空⽓的密度ρρ=ρg+ρq=P g/RT+P q /RT=0.003484B/T-0.00134P q /T⼀般取ρ =1.2Kg/m33、湿空⽓的含湿量d湿空⽓中的⽔蒸⽓密度与⼲空⽓密度之⽐称为湿空⽓的含湿量。

d=ρq/ρg=0.622P q /P g=0.622P q /(B-P q) (Kg/Kga)4、相对湿度?湿空⽓的⽔蒸⽓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湿空⽓压⼒之⽐称为相对湿度;它表征湿空⽓中⽔蒸⽓接近饱和含量的程度。

=P q /P q,b×100%≈d/d b×100%5、湿空⽓的焓i空调⼯程中,空⽓压⼒变化很⼩,可近似于定压过程,因此可直接⽤空⽓的焓变化来度量空⽓的热量变化。

第1节湿空气的性质与湿度图

第1节湿空气的性质与湿度图

第1节 湿空气的性质与湿度图在干燥操作中,采用不饱和空气为干燥介质,干燥过程所需空气用量、热量消耗及干燥时间等均与湿空气的性质有关。

故首先介绍湿空气的性质。

计算基准:干燥过程中,绝干空气的质量始终不变,故湿空气各种有关性质 及干燥计算均以单位质量绝干空气为计算基准。

5.1.1湿空气的性质 一、湿度H 和相对湿度φ表征空气中所含水蒸气多少的两个参数是湿度H 和相对湿度φ。

1.湿度H湿度又称湿含量,是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与绝干空气质量之比。

(1)定义式绝干空气kg kg n nn n n M n M H gw g w g g w w /622.02918=== (5-1)式中:gM ——干空气的摩尔质量,kg/kmol ;w M ——水蒸汽的摩尔质量,kg/kmol ;gn ——湿空气中干空气的千摩尔数,kmol ;w n ——湿空气中水蒸汽的千摩尔数,kmol 。

(2)以分压比表示p P pH -=622.0 (5-2)式中:p ——水蒸汽分压,Pa ; P ——湿空气总压,Pa 。

(3)饱和湿度Hs :若湿空气中水蒸汽分压恰好等于该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Ps ,此时的湿度为在该温度下空气的最大湿度,称为饱和湿度,以Hs 表示。

(5-3)式中:s p ——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Pa 。

由于水的饱和蒸汽压只与温度有关,故饱和湿度是湿空气总压和温度的函数。

2.相对湿度φ又称相对湿度百分数。

即湿空气中水蒸汽分压p 与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之比s p 的百分数,称为相对湿度。

(1)定义式%100⨯=sp pϕ (5-4)相对湿度表明了湿空气的不饱和程度,反映湿空气吸收水汽的能力。

φ=1(或100%),表示空气已被水蒸汽饱和,不能再吸收水汽,已无干燥能力。

φ愈小,即p 与s p 差距愈大,表示湿空气偏离饱和程度愈远,干燥能力愈大。

(2)H 、φ、t 之间的函数关系:(5-5)由上式可见, 水蒸汽分压相同,即湿度相同,而温度不同的湿空气,若温度愈高,则Ps 值愈大,φ值愈小,干燥能力愈大。

湿温度 干温度 相对湿度的大致关系

湿温度 干温度 相对湿度的大致关系

湿温度干温度相对湿度的大致关系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湿温度、干温度与相对湿度的大致关系引言湿温度、干温度和相对湿度是描述空气湿度和温度的三个重要参数。

8.2 湿空气的性质与湿度图解读

8.2   湿空气的性质与湿度图解读
(8-4)
式中: Ma——干空气的摩尔质量,kg/kmol; Mv——水蒸气的摩尔质量,kg/kmol; na——湿空气中干空气的千摩尔数,kmol; nv——湿空气中水蒸汽的千摩尔数,kmol。
2、以分压比表示
pv H 0.622 P pv
式中: pv——水蒸汽分压,N/m2 P——湿空气总压,N/m2
Cv——水蒸汽比热, 其值约为1.88 kJ/kg干空气· ℃
四、焓I: 湿空气的焓为单位质量干空气的焓和其 所带Hkg水蒸汽的焓之和。 计算基准:0℃时干空气与液态水的焓等于零。
I I g Iv H cg t (r0 cv t ) H r0 H (cg cv H ) t 2492 H (1.01 1.88 H ) t 2492 H cH t
(8-5)
当湿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时,则有:
nv pv pv ng pg P pv
式中:
(8-5)
pv——空气中水蒸汽分压力;
pg——干空气分压力;
18.02nv pv H 0.622 28.95ng P pv
即:
(8-6)
H f ( P,pv )
H f ( pv )
3、H、φ、t 之间的函数关系:
ps H 0.622 p ps
H f (,t )
(8-12)
(8-13)
可见,对水蒸汽分压相同,而温度不同的湿 空气,若温度愈高,则Ps值愈大,φ 值愈小,干 燥能力愈大。
湿度 H 只能表示出水汽含量的绝对值,而 相对湿度却能反映出湿空气吸收水汽的能力。
kg 湿气 1 H 3 m 湿气 VH
(8-21)
六、露点 td

热工基础-3-(3)-第三章 湿空气

热工基础-3-(3)-第三章 湿空气
T
露点温度越高,说 1
Td
明湿空气中水蒸汽 越多,pv 越大。湿度
1、绝对湿度
单位容积的湿空气中包含的水蒸汽 质量,也就是水蒸汽的密度。
pv 1 v vv Rg ,vT
在一定温度下:
湿空气中水蒸汽的分压力愈大,其绝对湿度 愈大; 水蒸汽的分压力不可能超过该温度下水蒸汽 的饱和压力。

pv ps
水蒸汽达到饱和时,湿空气具有该温度下最 大绝对湿度。 两种具有相同绝对湿度的空气,他们也具有 相同的“吸湿能力”吗?
2、相对湿度
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 温度下饱和空气的绝对湿 度的比值为相对湿度:
pv v , RvT ps s RvT
v s
v v pv s max ps
三、湿空气的焓 考虑到湿空气中水蒸汽的质量经常变化, 而干空气的质量是稳定的,所以湿空气的比 焓是相对于单位质量的干空气而言:
ma ha mv hv h ha dhv ma
经验近似公式(kJ/kg):
h 1.005 t d (2501 1.86 t )
例题:房间的容积为50m3,室内空气温度为 30℃,相对湿度为60%,大气压力Pb = 0.1013 MPa,求:湿空气的露点温度td,含 湿量d、干空气的质量ma、水蒸气的质量mv 及湿空气的焓值H。 解:由饱和水蒸气表或附表15查得: t=30℃时, Ps = 4241 Pa,所以
以上是喷水绝热 加湿;若是喷蒸 汽加湿,此时蒸 汽带入的焓一般 不能忽略,过程 如图中1-2’
三、湿空气的冷却去湿过程
湿空气的冷却去 湿过程示意图
冷流体
1 22
热空气
冷空气
凝结水
1. 湿空气冷却去湿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第二节 湿空气的性质和湿度图

第二节  湿空气的性质和湿度图

第二节 湿空气的性质和湿度图湿空气是绝干空气和水气的混合物。

对流干燥操作中,常采用一定温度的不饱和空气作为干燥介质,因此首先讨论湿空气的性质。

由于在干燥过程中,湿空气中水气的含量不断增加,而绝干空气质量不变,因此湿空气的许多相关性质常以1kg 绝干空气为基准。

7-2-1 湿空气的性质一、湿空气中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1.水气分压p 干燥操作压力一定时,湿空气的总压p t 与水气分压p 和绝干空气分压p g 关系如下:p t = p + p g当操作压力较低时,可将湿空气视为理想气体,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 gV g n n p p = (7-1) 式中 n V ——湿空气中水气的摩尔数;n g ——湿空气中绝干空气的摩尔数。

2.湿度H 又称湿含量,其定义为单位质量绝干空气所带有的水气质量,即 gV g g V V n n .M n M n H 6220===量湿空气中绝干空气的质湿空气中水气的质量 (7-2)式中 H ——湿空气的湿度,kg 水气/kg 绝干空气;M v ——水气的摩尔质量,kg/kmol ;M g ——绝干空气的摩尔质量,kg/kmol 。

常压下湿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 pp p H t -=622.0 (7-3)可见湿度是总压p t 和水气分压p 的函数。

当空气中的水气分压等于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p s 时,表明湿空气呈饱和状态,此时湿空气的湿度称为饱和湿度H s ,即 st s s p p p .H -=6220 (7-4) 式中 H s ——湿空气的饱和湿度,kg 水气/kg 绝干空气;p s ——空气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kPa 或Pa 。

3.相对湿度ϕ 在一定温度和总压下,湿空气中的水气分压p 与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p s 之比的百分数,称为相对湿度,以ϕ表示: %p p s100⨯=ϕ (7-5)当p =0时,ϕ=0,此时湿空气中不含水分,为绝干空气;当p =p s 时,ϕ=1,此时湿空气为饱和空气,水气分压达到最高值,这种湿空气不能用作干燥介质。

湿空气性质及焓湿图详解

湿空气性质及焓湿图详解
h=1.005t+(2501+1.86t)d/1000 意义
比焓是空调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用来计算在定压条件下对 湿空气加热或冷却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影响因数
湿空气的比焓不是温度 t 的单值函数,而取决于温度和含 湿量两个因素。温度升高,焓值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取决 于含湿量的变化情况。
1.2 湿空气的焓湿图
d1
d2
1
h2
h1
1、2 湿空气的含湿图
二、露点温度及湿球温度
1、露点温度tl 是湿空气的一个重要状态参数。
➢ 定义
某状态下的未饱和空气,在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将其冷却到
饱和状态( Φ=100% )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该状态空气的露
点温度。
➢ 在h-d图上的确定方法
A
tl
Φ=100%
1、2 湿空气的含湿图
1、1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
4、含湿量d
基本定义:指1Kg干空气所含有的水蒸气质量,单位为 Kg/Kg·干空气或g/Kg·干空气。
即: d=mq/mg 式中 mq、mg — 分别为水蒸气和干空气的质量,Kg。
➢ 含湿量可以确切地表示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气量的多少。 ➢ 空调中常用含湿量的变化来表示空气被加湿或减湿的程度。
➢ 在空调中,通常采用摄氏温度t,有时也用绝对温度T,两者的
关系是T=273.15+t≈273+t
1、1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
3、密度ρs
湿空气的密度等于干空气的密度与水蒸气的密度之和,即:
ρs=ρg+ρq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则有: ρs=0.00384B/T-0.00134Pq/T
实际计算中,在标况下,可近似取ρ=1.2Kg/m3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

第三节
2、等湿球温度线
湿球温度与露点温度
在工程上,可以近似认为等焓线即为等湿球温度线。
第三节
例题
湿球温度与露点温度
1、已知大气压力B=0.1MPa,空气温度t1=18℃, 1 =50%,空 气吸收了热量Q=14000kJ/h和湿量W=2kg/h后,温度为 t2=25℃,利用h-d图,求出状态变化后空气的其他状态参 数 , 2 h2,d2各是多少? 2、已知大气压力为101325Pa,空气状态变化前的干球温度 t1=20℃,状态变化后的干球温度t2=30℃,相对湿度 2 =50%,状态变化过程的角系数 。试用h-d图求空气 5000kJ/kg 状态点的各参数 、h d1各是多少? 1、 1 3、已知空气干球温度为24℃,湿球温度16℃,如何利用焓湿 图确定空气状态点?
干空气的焓
水蒸汽的焓
i g C p. g t
+
iq 2500 + C p. q t
(1+d)千克湿空气的焓为 i C p. g t + (2500 + C p. q t )d 1.01t + d (2500 + 1.84t ) 或
i (1.01+ 1.84d )t + 2500 d
G A iC i B d C d B 由以上两式得: GB i A iC d A d C iC i B i A iC dC d B d A dC
因此,A,C,B在同一直线上,而且有:
CB
iC i B d C d B G A AC i A iC d A d C GB
t2=30℃,d2=20g/kg干空气, d2b= 27g/kg干空气

湿空气焓湿图

湿空气焓湿图

(六)、露点温度(Dew Point Temperature)
当空气含湿量保持不变,降低其温度,在呈饱和 状态而刚刚出现冷凝水时(相对湿度为100%) 的温度叫做露点温度。
换言之,露点温度就是当湿空气下降到一定温度, 有凝结水出现时的温度。
当未饱和空气(φ<100%)的温度下降时 水蒸汽分压力保持不变 而饱和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随温度下降而下降 则φ随温度下降而增大
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 φ增大到100%,此时温度为湿空气露点温度。 若温度继续下降,空气中水蒸气就凝结出来。 空调中的很多除湿过程,就利用结露规律。
(判断是否结露)
出现结露现象
无结露现象
tl:只取决于含湿量,与所处温度无关。 含湿量相同的湿空气,露点温度相同。
小结
主要参数 相互关系(独立与关联) t,d,h, φ, B 实际上已知其中两个参数,就可确定其它参
线条过于集中(靠近饱和线的部分)----读数 的精度受影响
图形展开,两坐标夹角由90o扩大到大于等于 135o
图面过长
以一个水平线 画在图的上方 代替实际的d轴
二、焓湿图组成
1.等焓线等含湿量线
与纵坐标轴相平行的垂 直线是等含湿量线,即 d=常数。
与横坐标轴相平行的 是等焓线,与h相交成 1350的平行线,即h= 常数。
数。
无论是空调设计,测试调整及运行管理,都 需要对空气状态参数和空调系统工作情况进 行分析。空气中的许多状态参数是有机地联 系在一起的。若用公式计算很费事,为了应 用方便,根据空气各种状态参数及相互关系 制成线算图。
焓湿图h-d:分别以焓值h和含湿量d为坐标 的图,这种图就称为焓湿图h-d,又称为温湿 图。
湿空气的相对湿度与含湿量之间的关系可导出

干球温度、露点温度和湿球温度

干球温度、露点温度和湿球温度

1. 干球温度、露点温度和湿球温度dry bulb temperature, dew temperature, and wet-bulb temperature摘要:未饱和湿空气中水蒸汽处于过热状态;而在饱和空气中的水蒸汽处于饱和蒸汽状态——平衡状态。

未饱和空气达到饱和可以经历不同的途径: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水分向空气中蒸发,增加蒸汽分压力,而蒸汽分压力达到该温度相应的饱和压力时,即可达到饱和空气状态;在保持湿空气中蒸汽分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湿空气温度,当温度降到与相应的水蒸汽的饱和温度时,空气也达到饱和状态。

此时湿空气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用符号表示。

1.1. 露点(或霜点)温度露点(或霜点)温度:dew temperature。

露点温度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

形象地说,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露珠时候的温度叫露点温度。

露点温度本是个温度值,可为什么用它来表示湿度呢?这是因为,当空气中水汽已达到饱和时,气温与露点温度相同;当水汽未达到饱和时,气温一定高于露点温度。

所以露点与气温的差值可以表示空气中的水汽距离饱和的程度。

1.1.1. 解释一在一定的空气压力下,逐渐降低空气的温度,当空气中所含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开始凝结形成水滴时的温度叫做该空气在空气压力下的露点温度。

即当温度降至露点温度以下,湿空气中便有水滴析出。

降温法清除湿空气中的水分,就是利用此原理。

1.1.2. 解释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到夜间空气温度降低时,空气中的水分会有一部分析出,形成露水或霜。

这说明在水蒸气含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温度的降低,能够使空气中原来未达饱和的水蒸气可变成饱和蒸气,多余的水分就会析出。

使水蒸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就叫作“露点”。

测得露点温度,就可以从水蒸气的饱和含量表中查得其水蒸气含量。

由于温度降低过程中水蒸气含量并没有改变,因此,测定露点实际上就是测定了空气中的绝对湿度。

湿空气的H-I图

湿空气的H-I图

物 料 表 面 温 度
物料湿含量—干燥时间(干燥曲线),
图中点A表示物料初始 含水量为X1
AB段为物料的预热段
A
B
BC段的斜率dX/dτ变大, 湿 含 X与τ基本呈直线关 量
系,此阶段内空气传 给物料的显热等于水 分从物料中气化所需 的气化热。
C
X
D
D
时间τ
干燥三阶段
1.预热阶段AB 刚开始时,物料的温度小于该空气条件下 的湿球温度,由于温度差,空气向物料传 热,物料升温。同时,物料表面的水汽压 力大于空气的水汽分压,物料表面水分汽 化,当水汽化所需的热量等于空气传入物 料的热量时,预热阶段结束。
预热器
G
H1,t1,I1
干燥器
废气 G
H2,t2,I2
LC
Qp 加热量
LC
X2,θ2,I´2
QD 补充热量
X1,θ1,I´1
产品
湿物料
干燥过程的热量衡算包括预热器和干燥器两部分。
一、预热器的热量衡算 对预热器进行热量衡算可以得到加热蒸汽的消耗量。
空气 G 、 H 0 、 t 0 、 I0 Qp 预热器 G 、 H 1 、 t 1 、 I1 热空气

2.恒速干燥BC:水分汽化速率保持恒定 在恒定的干燥条件下干燥时,物料表面的温 度θ=湿球温度tW (定),则湿含量一定。它 类似于测湿球温度。传热推动力(t-tw以及 水分汽化推动力(HW-H)恒定不变。 干燥速率与物料本身性质无关,取决于物料 表面的水分汽化速率。

3.降速干燥阶段CDE C点称为临界点,该点的物料含水量称为临界含水 量Xc,为恒速干燥和降速阶段的极限。内部水分向 表面的移动速率已来不及向表面补充足够的水分 以维持整个表面的润湿,开始出现不润湿点。 D点开始表面完全不润湿,汽化表面从物料表面向 内部转移。 E点的物料含水量称为平衡含水量X﹡,为物料干 燥的极限。此时物料温度等于空气温度。 此阶段内干燥速率随物料含水量的减小而降低。 降速阶段干燥速率的变化规律与物料性质及其内 部结构有关。

化工原理11.1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

化工原理11.1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
cH 1.01 1.88H
cH f H
6
4、湿空气的焓I
kJ/kg干气
湿空气中1 kg绝干空气的焓与相应Hkg水汽的焓之和
I I g HI v cg Hcv t Hr0
1.01 1.88 H t 2490 H
通常规定,0℃时绝干空气及液态水的焓为零
4
2、比体积(湿容积)vH
m3湿空气 ⁄ kg干空气
湿空气中,1kg绝干空气体积和相应Hkg水汽体积之和
H

1kg干空气的体积 Hkg水气体积 1kg干空气
1 H 22.4 273 t 1.0133105
29 18
273
p总
0.772 1.244H 273 t 1.0133105
14
对水蒸气-空气系统,t,tw,tas,td 之间的关系为:
不饱和空气:t >tas (或tw)>td 饱和空气:t =tas (或tw)=td
15
11.1.2 湿空气的H-I 图
等I线群(0~680)
等t线群(0~250)
等φ线群 (5%~100%)
蒸 汽 分 压 线 群
等H线群(0~0.2)
17
A
t tw
A td
t td
18
A %

19
S(t tw ) kH S(Hs,tw H )rtw
10
tw
t

kH rtw

( H s,tw
H)
tw f t, H ,
而与水的初始状态无关

kH、主要与空气流速有关,但 k H 却几乎与流速 无关。
对空气水系统,当被测气体温度不太高、流速

湿空气的性质与湿度图湿气体=绝干气体湿份蒸汽

湿空气的性质与湿度图湿气体=绝干气体湿份蒸汽
0.0147 0.622 12.340 101.33 12.340
解得: φ=0.1892=18.92%
结果显示:湿空气被加热后湿度不变,相对湿度下降了。所以在干燥操作中, 先将空气加热再送入干燥器,目的是降低相对湿度以提高吸湿能力。 ⑵比体积
H 0.772 1.244 0.0147
100% 88.8% 查得3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ps=4.242kPa,故 W 100% ps 4.242 露点td 因pW=pd=3.768kPa,查水的饱和蒸气压表,得饱和温度27.5℃,此温度即为露点
绝热饱和温度tas和湿球温度tW (对空气而言,两者近似相等)
因为Has与tas有关,故需试差。又td≤tas≤t,故设tas的初始值为
pw 100% ps
值越低,空气偏离饱和的程度越远,吸湿潜力越大; =100% 时,p=ps,空气被湿份蒸汽所饱和,不能再吸湿
对于空气-水系统:
H 0.622
ps P ps
湿份为水时,可按下式由系统温度 t 计算饱和蒸汽压
2 3991.11 ps exp 18.5916 15 t 233.84
⑷焓
I=(1.01+1.88×0.0147)×50+2490×0.0147=88.48 kJ/kg绝干气 湿空气被加热后湿度没变化,但温度增高,焓值加大。
空气的湿球温度
湿球温度的测定
当热、质传递达平衡时,空气对水的 供热速率恰等于水汽化的需热速率时
定义式 t tw
tw t
kH

rw ( H w H )
C H 1.01 1.88 H
湿焓iH 或干基湿焓 (kJ/kg绝干气体)

(整理)相对湿度和露点

(整理)相对湿度和露点

相对湿度和露点【湿度】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

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

空气的干湿程度叫做“湿度”。

在此意义下,常用绝对湿度、相对湿度、比较湿度、混合比、饱和差以及露点等物理量来表示;若表示在湿蒸汽中液态水分的重量占蒸汽总重量的百分比,则称之为蒸汽的湿度。

湿度的概念是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多少,它有三种表示方法:第一:是绝对湿度,它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的量,单位是千克/立方米;第二:是含湿量,它表示每千克干空气所含有的水蒸气量,单位是千克/千克?干空气;第三: 是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的饱和绝对湿度的比值,得数是一个百分比。

(也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处空气中所含水汽量与该气温下饱和水汽量的百分比。

)相对湿度用RH表示。

相对湿度的定义是单位体积空气内实际所含的水气密度(用d1 表示)和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密度(用d2 表示)的百分比,即RH(%)= d1/ d2 x 100%;另一种计算方法是:实际的空气水气压强(用p1 表示)和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压强(用p2表示)的百分比,即RH(%)= p1/ p2 x 100%。

【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叫做空气的“绝对湿度”。

它是大气干湿程度的物理量的一种表示方式。

通常以1立方米空气内所含有的水蒸汽的克数来表示。

水蒸汽的压强是随着水蒸汽的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的,所以,空气里的绝对湿度的大小也可以通过水汽的压强来表示。

由于水蒸汽密度的数值与以毫米高水银柱表示的同温度饱和水蒸汽压强的数值很接近,故也常以水蒸汽的毫米高水银柱的数值来计算空气的干湿程度。

【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汽密度和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汽密度的百分比值,叫做空气的“相对湿度”。

空气的干湿程度和空气中所含有的水汽量接近饱和的程度有关,而和空气中含有水汽的绝对量却无直接关系。

例如,空气中所含有的水汽的压强同样等于1606.24Pa(12.79毫米汞柱)时,在炎热的夏天中午,气温约35℃,人们并不感到潮湿,因此时离水汽饱和气压还很远,物体中的水分还能够继续蒸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相对湿度
0时,为干空气; 1时,为饱和空气; 0 1时, 为未饱和空气。
由pV mRT得到
(6)
(6)
(7 )
(8)湿空气的比体积
(饱和湿空气的比体积)
(9)湿空气的焓
(潜热+显热)
' ⑽绝热饱和温度 t w
是在绝热的条件下对湿空气加入水分,并尽其 蒸发而使湿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对应的温度。
理想混合气体
分压低
2、饱和湿空气与未饱和湿空气
未饱和湿空气=干空气+过热水蒸气
2、饱和湿空气与未饱和湿空气
当pv= ps(t),则空气中所含 水蒸气处于饱和蒸汽状态。 如图中b点。则湿空气称为 饱和湿空气。
饱和湿空气=干空气+饱和水蒸气
3、从未饱和到饱和的途径 (1 ) t不变,向湿空气中加入水蒸气 ,a b, b点饱和 (2) (3 )
应用:绝热混合过程也是工程上最常见的热力过程之 一,两种以上流体混合都要采用这种方式。
1
d
为了达到出口饱和条件,需要一个长 的水槽或一个喷雾机构。 不去测量绝热饱和温度,而是测量湿球温度 t 。 w
实验表明:在大气压力下:
' tw
=
tw
⑽ 干球温度、湿球温度
浸在水槽中,称为湿球温度计。 由于湿布包着湿球温度计,当空气是 未饱和空气时,湿布上的水分就要蒸 发,水蒸发需要吸收汽化热,从而使 湿布上的水温度下降。 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周围空气 传给湿纱布的热量正好等于水蒸发所 需要的热量,此时湿球温度计的温度 维持不变,即为湿球温度。
5、湿空气的混合
6、

7、
如火力发电厂冷凝 器的冷却水
本章作业
P158~159: 8-1(写出计算过程)、
8-2 (写出计算过程)、
8-5 、8-6、8-9、8-14
绝热加湿过程应用:
工程上广泛应用的湿式冷却塔就是采用绝热加湿过程对 水进行冷却的。
4、加热加湿过程
由于湿纱布上的水不断蒸发,紧贴湿球表面的空气达到饱和, 形成很薄的饱和湿空气层, 湿球温度既是湿纱布中水的温度,也是这一薄层饱和湿空气的温度。
h1 h2
在一般的通风空调 中忽略不计
利用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可以计算出相对 湿度的值。 也可以通过干、湿球温度与湿空气相对湿度的 关系曲线,得到空气的相对湿度。
pv不变,t , 水蒸气的状态按 pv定义线a c变化。
4、
pv , M .
pv , R .
5、
⑴绝对湿度
例如:某种空气的绝对湿度为0.0153kg/m3 ,判断 它是干燥还是潮湿,尚需看空气的温度。 如果空气温度为18℃,那么0.0153kg/m3 的水蒸 气含量就已经达到最大,即已是饱和空气。 但30 ℃时,其对应的饱和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为 0.0301kg/m3 ,此时,这种空气还有相当大的吸收 水分的能力,因此这种空气还是比较干燥的。
5、绝热混合过程
d1 ma1 d2 ma2
空调工程常用方法
d3 ma3
ma1 ma 2 ma3 ma1d1 ma 2d2 ma3d3
ma1d1 ma1 dm 2ma 2 3a 1d d 2 d3 ma 2 ma 2 d1 m da32
ma1h1 ma 2 h2 ma3h3
ma1 h3 h2 d3 d 2 ma 2 h1 h3 d1 d3
h3 h2 h1 h3 d3 d 2 d1 d3
d1 ma1 d2 ma2
h1 d3 ma3 h h3 h2 ma1 2 ma2 1
3
h3 h2 h1 h3 ma1 d3 d 2 d1 d3 ma 2
d1 h1 t1 q d2 h2 t2 h3 h2 h
绝热加湿过程
d2-d1 h水
h1 1
q h1 d2 d1 h水 h2
q h2 h1 d 2 d1 h水 h2 h1
设t不变 12
3 2
1
设 不变
13
d
加热加湿过程应用:
冬季,又冷又干燥的北方地区的空调常才采用这种 过程。
可方便地分析计算湿空气的处理过程。
1、焓湿图的结构: ⑴ ⑵
1、焓湿图的结构: ⑶定相对湿度线
是饱和空气线。
1、焓湿图的结构: ⑶定相对湿度线
是饱和空气线。
1、焓湿图的结构: ⑷水蒸气分压力线
(8-7)
1、焓湿图的结构:
⑸热湿比
①定义
②热湿比的作用:
(在焓湿图上演示。)

2、焓湿图的应用举例
露点是指在水蒸气 分压力保持不变的 情况下冷却到饱和 状态时的温度。 a→c
(5)湿空气的比体积及干空气的比体积


含有1kg干空气的湿空气 的质量
8.2 湿空气的焓湿图
1、焓湿图的结构
8.2
在工程计算中,除应用公式计算外,为方便分析计算,绘 制了焓湿图。在焓湿图上 可表示湿空气的状态,确定其状态参数 可方便地表示湿空气的状态变化过程
第八章 湿空气
本章重点内容
湿空气的性质:
理解湿空气、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含湿量、饱和度、 空气密度、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露点温度和角系数等 概念及物理意义等。
熟练使用湿空气的焓-湿图
湿空气的基本热力过程的计算和分析。
1、湿空气的定义
8.1 湿空气的性质
2、饱和空气和未饱和空气 3、湿空气从未饱和达到饱和的途径 4、湿空气的分子量和气体常数


8.3 湿空气的基本热力过程
1、加热过程 2、冷却过程 3、绝热加湿 4、定温加湿 5、湿空气的混合 6、湿空气的蒸发冷却 7、冷却塔中的热湿交换过程
等湿冷、
⑴等湿冷却 (如图中1→2过程)
2、
⑵去湿冷却(或析湿冷却) 如图1→2′过程
3、绝热加湿过程
4、
5、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
6、含湿量(比湿度) 7、饱和度 8、湿空气的比体积 9、湿空气的焓 10、绝热饱和温度 11、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
8.1
1、湿空气的定义
湿空气的性质
含有水蒸气的空气称为湿空气, 完全不含有水蒸气的空气称为干空气。 湿空气=干空气+水蒸气
p p a pv
p a — 干空气分压力 pv — 水蒸气分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