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地球演化历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记年方法
百万年(Ma)
四、岩性地层单位
1. 概念
---范围:区域或地方性的 ---标志:以岩性变化为主的地层划分,岩石地层单位 ---依据:岩性变化、岩石组合差异、沉积韵律、沉积间断
2. 单位
---群: ---组:最基本的地方性地层单位 ---段:
五、地质年代
1. 单位
地质年代单位
宇 界 系 统 阶
(6)脊椎生物出现
----- 5.2 亿年
(7)生物登陆
-----植物 4.5 亿年 -----动物 4 亿年
(8)人类出现
----- 3—4 百万年
3.生物演化历史
(1) 原始生命萌芽(Ar)
----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生物史上的一次大飞跃。 ----南非32亿年前的超微化石古杆菌和巴贝通藻(电子显微镜)
十地球演化历史
第一节:地层系统 第二节:地壳历史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地球的主要演化阶段 第四节:地球各时期历史特征
第一节:地层系统 一、概念 二、相对地质年龄确定 三、绝对地质年龄确定 四、岩性地层单位 五、地质年代
一、概念
1. 相对年代:
----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2. 绝对年代: ----地质事件发生距今多少年
3. 岩层:
----层状岩石
4. 地层:
----一定时期形成的岩层
5. 年代地层单位: ----根据生物地层学确定的地层单位
宇、界、系、统、阶
6. 绝对地质年龄 ----利用同位素测得的年龄
宙、代、纪、世、期
二、相对地质年龄确定
1. 方法 ----地层层序律 ----生物层序律 ----相互穿插关系
过渡相 陆相。
(二)岩相分析的主要根据
1.生物化石
珊瑚化石指示清澈温暖的浅海环境; 破碎的贝壳指示滨海 环境;植物化石往往指示陆相环境,而不同的植物又反映不 同的气候,如苏铁表明气候湿热,而银杏表明气候温和等。
2.岩性特征和结构
红色岩层指示氧化环境;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还原环 境;交错层、不对称波痕等反映流动浅水地区;干裂反映滨 海、滨湖等环境;鲕状赤铁矿和石灰岩代表温暖气候条件下 的动荡浅海环境; 竹叶状灰岩代表波浪作用所及的潮上和潮 间带、浅海环境,有的还可表示风暴环境;盐假象表示气候 干燥环境等等。
侏罗纪的生物世界
白垩纪的生物世界
中生代植物化石
恐龙化石
白垩纪末期恐龙灭绝
(7)被子植物时代(Kz) 哺育动物时代
----被子植物时代。 ----哺育动物类时代。 ----人的出现。
人的演化
北京山顶洞人的生活
(8) 生物演化规律
----从无到有。 ----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从无脊椎动物到有脊椎。 ----从水生到陆生。
过渡相 陆相。
(二)岩相分析的主要根据
1.生物化石
珊瑚化石指示清澈温暖的浅海环境; 破碎的贝壳指示滨海 环境;植物化石往往指示陆相环境,而不同的植物又反映不 同的气候,如苏铁表明气候湿热,而银杏表明气候温和等。
2.岩性特征和结构
红色岩层指示氧化环境;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还原环 境;交错层、不对称波痕等反映流动浅水地区;干裂反映滨 海、滨湖等环境;鲕状赤铁矿和石灰岩代表温暖气候条件下 的动荡浅海环境; 竹叶状灰岩代表波浪作用所及的潮上和潮 间带、浅海环境,有的还可表示风暴环境;盐假象表示气候 干燥环境等等。
2. 地层层序律 ----原始产出的地层具有下老上新的关系
3. 生物层序律 ----化石:地层中保存的地史时期的生物的遗体和遗迹 ----化石层序律: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到高级,不可逆性和阶段性 ----生物层序律:最古老地层无化石,较老地层中有较 低级化石,较新地层中发现较高级化 石的关系 ----标准化石:演化快,延续时间短,特征显著,数 量多,分布广的化石
(一)沉积相的分类
对各时代的地层进行岩相分析,就可以基本恢复古地理环境。
根据沉积环境可以把沉积地层分为
海相
(1)滨海相 发育于低潮线和高潮线之间 (2)浅海相 存在于海面到海面下200m左右的浅海地区,约相当于大陆架 上的海洋部分。 (3)半深海相和深海相 存在于半深海(海面下约200—2500m)和深海(约2500m 以下)地区,即相当于大陆坡及海盆底地带。
----植物界的第一次大发展。 D,裸蕨时代;C-P 蕨类时代。
----动物界的两次飞跃。 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D,鱼类时代; 从水生动物到陆生动物。C-P,两栖类时代;
----晚古生代生物灭绝。
晚古生代的生物世界
(6)裸子植物时代(Mz) 爬行类时代
----裸子植物时代。 ----爬行类时代。 ----海生无脊椎动物进一步发展,以菊石为代表。 ----恐龙灭绝。
叠层石
中生代植物化石
早古生代:三叶虫
鱼化石
中华龙鸟化石(ຫໍສະໝຸດ Baidu1)
中华龙鸟化石(K2)
恐龙化石
4. 相互穿插关系
----侵入者年代新,被侵入者年代老 ----切割者年代新,被切割者年代老
穿 插 关 系
穿插切割关系
1,2——6,由老到新
三、绝对地质年龄确定
1. 方法
----同位素测年,放射性元素有古代的衰变常数
3.特殊矿物
海绿石代表较深浅海环境;石膏、石盐等代 表干燥环境; 白云岩(指形成于古生代以后者) 并少含化石往往代表咸化海或潟湖环境,等等。
(三)岩相分析的原则——现实类比方法
1.自然界演化的不可逆性 2.时间因素 3.沉积物的后生变化
(四)古地理图
于一定地区一定时代的地层进行岩相分析之后,把当时的 海陆分布、地形、气候等情况综合起来绘成图件,就是古地理 图。
2. 公式
T = 1/λ× Ln(1+D/N) T:同位素形成年龄,地层岩石的年龄 λ:衰变常数 D:子体同位素含量 N:母体同位素含量
3. 同位素元素特点
----长半衰期 ----岩石中含量大,易分离 ----易保存
4. 常见测年方法
锆石 U—Pb 法
K—Ar 法
Sm—Nd 法
Rb—Sr 法
C14
四、几次全球性的冰期
1、震旦系 2、晚奥陶系末 3、石炭——二叠系 4、第四纪
鄱阳、大姑、庐山、大理
第三节:地壳历史的研究方法 一、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二、岩相古地理分析 三、构造历史分析
一、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一)地层的划分的依据
1.沉积旋回和岩性变化 2.岩层接触关系 3.古生物(化石)
(二)地层的对比
地层的对比是指不同地区的地层进行时代的比较。在地层对 比的基础上才能了解广大地区的地史发展过程的共性和异性,才能 具体认识地层区域性特征,了解地层空间分异的情况。
地层对比客观标准--地质年代。
二、岩相古地理分析
(一)沉积相的分类 (二)岩相分析的主要根据 (三)岩相分析的原则
——现实类比方法 (四)古地理图
年代地层单位
宙 代 纪 世 期
2. 地质年代表



第四纪Q 新

新第三纪

N

Kz
第三纪R 老第三纪
E 生




白垩纪K 侏罗纪J
Mz 三叠纪T

全新世Q2 更新世Q1 上新世 N2 中新世 N1 渐新世 E3 始新世 E2 古新世 E1 晚白垩纪K2 早白垩纪K1 晚侏罗世J3 中侏罗世J2 早侏罗世J1 晚三叠世T3 中三叠世T2 早三叠世T1
-----澳大利亚Warrawoona群、Fig Tree群发现 35亿年和32亿年的化石。
(2)真核生物出现
----- 19亿到20亿年
(3)多细胞后生生物出现
----- 后生植物 10 亿到 9 亿年出现 ----- 后生动物 8 亿年出现
(4)生物大发展
----- 7 亿到 5.3 亿年 ----- 澳大利亚伊迪卡拉动物群 ----- 中国澄江动物群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
二、几次重大的海陆变化
1、陆核形成 2、原地台和古原地台形成 3、冈瓦纳古陆和劳拉大陆 4、联合古陆形成 5、联合古陆解体
三、几次重大的构造运动
1、阜平运动 2、五台运动、吕梁运动、晋宁运动 3、加里东运动 4、海西(华力西)运动 5、阿尔卑斯运动
老阿尔卑斯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 新阿尔卑斯运动(喜马拉雅运动)
一、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一)地层的划分的依据
1.沉积旋回和岩性变化 2.岩层接触关系 3.古生物(化石)
(二)地层的对比
地层的对比是指不同地区的地层进行时代的比较。在地层对 比的基础上才能了解广大地区的地史发展过程的共性和异性,才能 具体认识地层区域性特征,了解地层空间分异的情况。
地层对比客观标准--地质年代。
3.特殊矿物
海绿石代表较深浅海环境;石膏、石盐等代 表干燥环境; 白云岩(指形成于古生代以后者) 并少含化石往往代表咸化海或潟湖环境,等等。
(三)岩相分析的原则——现实类比方法
1.自然界演化的不可逆性 2.时间因素 3.沉积物的后生变化
(四)古地理图
于一定地区一定时代的地层进行岩相分析之后,把当时的 海陆分布、地形、气候等情况综合起来绘成图件,就是古地理 图。
表10-1 前寒武纪年代划分和主要地质特征
(一) 太古宙
1、太古宙的一般地史特征
太古宙大约经历了十多亿年(38—25亿年)的时间,已经形成了薄而 活动的原始地壳,出现了水圈和气圈,蕴育和诞生了低级的生命。
(1)缺氧的气圈及水体
从太古宙,在地球表面虽然已经形成了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但它 们的性质和规模跟后来的有明显不同。海水中所含的盐类比现在要低,富 含氯化物。
第四节:地球各时期历史特征
一、前寒武纪——太古宙和元古宙 二、岩相古地理分析 三、构造历史分析
一、 前寒武纪——太古宙和元古宙
指寒武纪或古生代以前即距今5.7亿年以 前的地质时代,是地球历史最早的地质 阶段。
地球的年龄为46亿年,大约从40亿年前 开始进入地质阶段,故前寒武纪时距约 为34亿年,约占地质历史85%的时间。
二、岩相古地理分析
(一)沉积相的分类 (二)岩相分析的主要根据 (三)岩相分析的原则
——现实类比方法 (四)古地理图
(一)沉积相的分类
对各时代的地层进行岩相分析,就可以基本恢复古地理环境。
根据沉积环境可以把沉积地层分为
海相
(1)滨海相 发育于低潮线和高潮线之间 (2)浅海相 存在于海面到海面下200m左右的浅海地区,约相当于大陆架 上的海洋部分。 (3)半深海相和深海相 存在于半深海(海面下约200—2500m)和深海(约2500m 以下)地区,即相当于大陆坡及海盆底地带。
第三节:地球的主要演化阶段 一、生命演化阶段 二、几次重大的海陆变化 三、几次重大的构造运动 四、几次全球性的冰期
一、生命演化阶段
1.生命起源
(1)有机物形成
甲烷 氨 水 氢
氨基酸
(2)从非生命到生命
2.几个重要阶段
(1)最早生命出现
-----格陵兰Ishua变质岩中发现生物有机碳, 时间为38亿年。
属于原核生物。 ----南非 Bulawayan 群灰岩中 31 亿年前蓝绿藻(叠层石)
属于原核生物。
(2) 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Pt)
----蓝绿藻类进一步发展。 ----大量叠层石出现。 ----真核生物出现,中元古代串岭沟组丘阿尔藻(16-17 亿年)
中元古代雾迷山组震旦塔乌藻(12-14 亿年)
时间(Ma) 1.64
65 135 208 250


晚 古 生 代


Pz2

生代
宙 Pz 早 古 生 代
Pz1
纪 二叠纪P 石炭纪C 泥盆纪D 志留纪S 奥陶纪O 寒武纪Є

晚二叠纪P2 早二叠纪P1 晚石炭世C3 中石炭世C2 早石炭世C1 晚泥盆世D3 中泥盆世D2 早泥盆世D1 晚志留世S3 中志留世S2 早志留世S1 晚奥陶世O3 中奥陶世O2 早奥陶世O1 晚寒武世Є3 中寒武世Є2 早寒武世Є1
时间(Ma) 290 362 409 439 510 570


元 新元古代 Pt3 古

隐 PT

中元古代 Pt2

古元古代 Pt1
太 古
新太古代 Ar2
宙 AR
古太古代 Ar1



HD
纪 震旦纪Z
世 时间(Ma) 800
1000 1800 2500 3000 3800
4600
第二节:地壳历史的研究方法 一、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二、岩相古地理分析 三、构造历史分析
蓝绿藻
(3) 后生动物大量出现( Z )
----后生动物大量出现,生物史上的一次飞跃。
(4) 动物界的第一次大发展(Pz1)
----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小壳动物群。 ----寒武纪生命“大爆炸”————澄江动物群
早古生代的海洋生物世界
早古生代的海洋生物世界
(5)蕨类时代(Pz2) 鱼类时代和两栖类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