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诊疗分析

合集下载

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临床治疗分析

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临床治疗分析

植骨融合 ,前路钢板 内固定 术 7例 , 颈 行 后路 单开 门 C ~C 椎管扩大成形术加 颈 ,
前路 间盘切除减压椎 间植骨 内固定 5例 ,
低脊髓 内部压力 , 而改善脊髓的血液循 从
环, 防止脊髓 可能 出现 的进一 步损 害 , 因 此 提倡 在患者全 身情 况允许 时尽 早行 手 术 治疗 。文献 报 道 当脊 髓 恢 复 到达 “ 平 台期 ” 且影 像 学显 示 有脊 髓 受 压 时应 而 手术治疗 , 而平 台期 的时 间平均 1 8个月 . 左右, 因此 手 术 时机 宜 在 伤 后 2个 月 之 内, 若合并有 颈椎病 手术 时机 宜 3— 4周 内 , 由于各种原 因不能早期手术最 迟也 若

于伤后 1天 一2周 , 均 6天 , 据影 像 平 根 学表现及病理 解剖 基础 采用 不 同手术方
摘 要 目的 : 讨 治 疗 无 骨 折 脱 位 型 颈 探
法。本组采用 颈前 路间盘 切 除减压 椎 问
脊 髓 损 伤 的 手 术 治 疗 和 保 守 治 疗 的 临床
治 疗 效 果 。方 法 : 顾 性 分 析 2 回 4例 无 骨
术 治 疗 d i 1 . 9 9 j i n 1 0 —6 4 . 0 2 o: 0 3 6 / . s . 0 7 s 1x 2 1 .
1 4.1 8 6
统计 学处理 : 统计 学处理采用软件进
行相 关性分析 , 量资料用 ( 计 X±S 表示 , )
非手 术 治 疗 组 和 手 术 治 疗 组 治 疗 前 后 J A评分并 进行 t O 检验 , P<00 . 5为差异
行 颈后路单开 门 C ~C 椎管扩大成形术
2例 , 采用 单开 门 m n 钢 板 固定 开 门侧 2 ii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26例疗效分析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26例疗效分析
维普资讯

2 ・ 6
中 国实 用 神 经疾 病 杂 志 20 年 3月 第 1 08 1卷第 3期 C iee o ra o rci 1 ro s sae r2 0 Vo_1N . hn s un l f at a Nev u eSs J P c Di Ma. 08, l1 o 3
方 式 。这两 种受体 复合 物 形 式 中 , 者结 合 谷 氨酸 及 后 甘 氨酸的能 力 比前 者 高 , 中与 谷氨 酸结 合 的 能力 比 其 前 者高倍左 右【 , 6 同时 NR B的 酪氨 酸磷 酸 化水 平 要 ] 2
远远超 过 NR A, 大 鼠前 脑 突触 结 构突 触 后致 密so o ia n lr sr c u a c l nt A n B h w i t l g c l d u t a tu t r l o a — a l
i t npten i lrt h s fNR E ] JNe rsi19 ,4 z i atrss a Otoeo IJ . uoc, 9 4 1 ao mi
( 0 : 126 2. 1 ) 6 0 — 1 0
[ ] T a nl F,tp h nF, ceeF,t 1C nrl f otg- — 3 ry ei S Sep e Mi l e . o to o l ei s h a v a n
de e d n i nh b t n o p n e tznci i i o fNM DA e e t r y t e NRls b n t i rc p o sb h u u i
果 提示 , 暂性前 脑缺 血后 NR B mR 短 2 NA 在海 马各区 的表达变 化模式 不 同 , 种不 同必将 使其 蛋 白质在 缺 这
血后 表现 出相应或 相似 的变化 , 最终 使 NMD AR复 合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探讨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探讨
dsoain.M eh d 9 csso evcl pn l od ijr to tfatr n io ainweertop cieya ay e n ilct o to s5 a e fcr i ia cr nuywi u rcuea dds c t r ers et l n lz da d as h l o v
后 1 内手 术 组 和 1 后 手 术组 以及 术前 早 期 大剂 量 应 用 MP组 与 术 前 未早 时 间段 J A评 分 改 善 值 也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均 <0 0 ) 0 P .5 。结 论
无 骨 折 脱 位 型 颈 脊
髓 损 伤 早 期 大剂 量 应 用 MP治 疗 、 并在 早 期 行 手 术 治 疗 可获 得 良好 效 果 。
I r v au ft eJ mp o e v l eo h OA c r eo e a d l mo t so eb fr n n h,3 mo t s 2 mo t sa t rte t n n e c r u r o a e n h ,1 n h fe r a me ti a h g o p we e c mp rd.
[ 关键 词 ] 无 骨 折 脱 位 型颈 脊 髓 损 伤 ; 守 治 疗 ; 术 治 疗 ; 保 手 甲基 泼尼 松 龙 [ 图 分 类 号 ] R 8 . 中 6 32 [ 献标识码] A 文 [ 章编号] 10 文 0 8—8 4 (00 0 —0 8 8 9 2 1 )7 7 3~0 3
sraie ru P<0 0 ) na dt n teew r l g ic n i ee csi i rv me t f O oei e eyt a— ev t o p( vg . 5 .I d i o , h r eea os n i t f rn e i s i fa df n mpo e n A s r n v r e t oJ c r

脊髓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脊髓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脊髓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力作用、感染、肿瘤等原因引起的脊髓损伤,其严重程度和治疗方式与损伤的部位有关。

脊髓是人体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受损,将会导致各种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甚至影响到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命安全。

一、脊髓损伤的症状脊髓损伤的症状很多,包括感觉障碍、肌肉无力、麻痹、不能自主控制排便和排尿等,甚至会导致瘫痪。

因此,对于疑似脊髓损伤的患者,应该尽早进行综合诊断。

二、脊髓损伤的诊断方法1、体格检查:诊断脊髓损伤的体格检查主要包括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的评估。

医生可以通过问诊、体检、神经元图和肌肉功能测试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判断,进而确定损伤的部位、严重程度和治疗方式。

2、影像学检查:这是一种比较客观的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患者的脊髓损伤情况。

目前主要包括:X射线、CT、MRI、超声波等多种检查方式。

3、其他检查:如血液检查、电生理检查等可评估神经元功能及全身状况。

三、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取决于损伤的严重程度、部位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以下是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轻度脊髓损伤的常用方法。

例如: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抗生素、利尿剂和抗痉挛剂等。

2、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可通过各种疗法来恢复运动和感觉功能,如理疗、针灸、按摩等。

3、手术治疗:重度脊髓损伤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以尽可能地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4、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为了恢复患者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包括元素康复和各种日常技能训练。

在治疗过程中,各项治疗措施需要相互配合,由于脊髓损伤治疗的复杂性,患者的家属和医护人员应该积极协作,共同推进治疗进程。

四、预防措施脊髓损伤是不可忽视的健康问题,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加强户外活动安全:避免高空坠落、潜水的风险等。

2、防止车祸:驾驶员应遵守交通规则,骑车时佩戴安全头盔。

3、保暖:冬季应保暖,并避免出现过度疲劳的情况。

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分析
1 5 6 ・临床研究 ・
J u n e 2 0 1 5 , V o 1 . 1 3 , N o . 1 7
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 损伤 的临床分析
王 松 周
( 河南省禹州市 中心医院 ,河南 禹州 4 6 1 6 7 0 )
【 摘 要 l 目的 分析 探讨 无骨 折 脱位 型颈 脊髓损 伤 手 术治疗 的 临床 疗效 。方法 选 取 2 0 0 3年 4月至 2 0 1 3 年 4月收 治的 5 8例 无骨折 脱位 型 颈
间肌瘫痪 ,可发生呼 吸困难 ,常致 患者 迅速死 亡。一般在 颈部脊髓损
伤中骨 折脱位 最为常见 , 但 也有一 部分患者在发生颈脊髓 损伤后x 线及
C T 等放射学检查 没有可见 的脊柱 骨折 、脱位等异常 发现 ,患者伤 后早 期可能存在短 暂的脊髓休 克期 ,多数病例在数 月至数年 内 ,其病情 轻 重反复 ,以致脊髓功 能障碍不断加重 。本文选取2 0 0 3 年4 月至2 0 1 3 年4 月
具有显著性 ( P< O . 0 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 2两 组手术 前后J O A评分 比较 :观察组 的短 期J O A评分稍 低于对 照 组 ,而在 术后 4 2 . 5 个 月后 的远 期J O A评分 ,观察 组则 显 著高 于对 照
法)评价脊髓神 经功 能、对术后4 2 . 5 个月后并发症 发生率进 行分析 。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一 般资料 :选取2 0 0 3 年4 月 至2 0 1 3 年4 月我 院收治 的无骨折型 颈脊
髓 损 伤 患者5 8 例 ,所 有患者 伤 前均 无明确 的神 经 系统症 状 ,外伤 后

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21例分析

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21例分析
论 著 ・临 床 论 坛
CH { E C o M M UNI Y D0 C TOk S N SE T
手 术治 疗 无骨 折脱 位型 颈脊 髓 损伤 2 1例 分 析
牵 引。在颈椎手 术前 , 可进 行牵 引治 疗 ,
刘胜 利
讨 论
可以达到制 动颈椎 , 对脱位 进行 复位 , 减 轻脊髓 压 迫 。常用 的方法 有 : 颌 带 枕
脊 髓 损 伤 颈椎 椎 间 盘切 除 术
的加压作用 , 从而有 助于骨折愈合 。前路 减压术适用 于脊髓 损伤伴 有椎 间盘突 出
di1 . 9 9 j i n 10 —6 4 . 0 9 o:0 3 6/. s . 07 s 1 x 20 .
或碎骨块突入椎管 压迫脊 髓前方 导致运
动 、 觉功 能 障碍 者。前 路 减压 越早 越 感
伤至就诊时间 : 小 时 ~1 。就诊 时脊 1 4天 髓损 伤 程 度 : 全 瘫 痪 5例 , 完 不全 瘫 痪
1 。 6例
本组治疗 8例 。
③伤后 即带颈围保护 , 首先稳定生命 体征 , 3天 ~ 2周 内行 手术治疗 。2 1例病 人行颈前路 椎 间盘切除植 骨融合 术 。术
的颈脊髓 损 伤 , x线 片检 查并 无 颈椎 但
佳 。前路减压后 均应行颈椎 内固定 , 采 可 取钢板 固定 、ae 自体骨植 骨融合等方 cg 或 式 。本组治疗 1 。后路椎板切除减 3例 压术主要适 用 于椎 管 内有来 自后 方 的骨 折片和软组织 压迫 , 发现椎 板 、 突损 伤 棘 严重 , 碎骨 片进入椎管或有进入椎管的危 险性时 。减 压范围应 以损伤节段为 中心 , 上下不超过一个节段 , 减少不必要的结构 丧失 , 以免加重脊 柱不稳甚 至导 致畸形 。

儿童与成人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因果关系法医鉴定分析

儿童与成人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因果关系法医鉴定分析

儿童与成人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因果关系法医鉴定分析发布时间:2021-09-02T15:57:10.21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7期作者:刘凤[导读] 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主要指在相关外力的作用下,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但是经过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并没有明显的脊柱骨折脱位的情况。

刘凤唐山证源司法鉴定所 ?063000摘要: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主要指在相关外力的作用下,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但是经过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并没有明显的脊柱骨折脱位的情况。

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由于其与其他类型的损伤进行比较,无明显的影像学异常情况,一般又被称为无放射学影像异常的脊髓损伤。

但是成人与儿童的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大部分成人常见的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主要发生的部位在脊柱颈段,但是儿童常见的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主要发生部位在脊柱胸段。

本次研究选取不同年龄段且经过临床病理鉴定为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患者8例(2例儿童,6例成人),比较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因果关系法医学鉴定的差异,报告如下。

关键词:儿童;成人;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因果关系;法医鉴定一、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临床类案件135例,其中涉及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患者共8例,根据年龄的不同进行分组,即儿童组2例,成人组6例。

其中儿童组年龄6-7岁,致伤原因:下腰训练2例。

成人组年龄19-70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

(二)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表现1.儿童组临床表现:双下肢出现无力症状、皮肤的感觉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大便以及小便均出现失禁、双下肢肌张力均出现下降、肌腱反射能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双上肢活动无明显的影响。

影像学表现:均无明显的脊柱以及骨盆相关组织障碍,MRI结果显示2例在第7-10胸椎椎体水平脊髓出现T2信号影,伴有混合信号影并缺血的迹象,另外其脊柱的软组织尚未见明显的损伤。

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法医临床学鉴定研究

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法医临床学鉴定研究

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法医临床学鉴定研究摘要:颈脊髓损伤以颈椎骨折脱位较为常见,部分患者伴随不明显颈部损伤,使用影像学诊断无明显异常,往往是因颈椎过度伸展性暴力引起颈脊髓损伤。

本文将重点分析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法医临床学鉴定,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法医临床学;鉴定;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为特殊类型的脊髓损伤,又称无放射学影像异常脊髓损伤,因损伤暴力引起脊髓损伤,使用影像学诊断无脊髓脱位、骨折等异常。

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发生于成人、儿童,以颈段脊髓损伤较为常见[1]。

当前,我国医疗技术发展迅猛,影像学技术逐渐应用成熟,人们深入研究分析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发病机制与发病原因。

本文将探究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法医临床学鉴定,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详细如下:1、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病因分析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病因包括体育运动损伤、坠落伤、交通事故伤等,高发于城市居民,与日常交通工具、工作环境等有关。

以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致病机制进行分析,当发生急刹车时因惯性力作用,患者的颌面部受到正前方撞击,或者在摔倒时面部着力头颈部过度后伸引起。

部分患者在受伤以后伴随不同程度肢体瘫痪,主要表现为上肢运动感觉功能障碍,下肢不受累或者受累轻,损伤平面下伴随不同程度感觉损伤,以及直肠膀胱功能障碍。

部分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颈部软组织轻,疼痛不明显,颌面部存在明显碰撞创伤痕迹,因此患者的瘫痪往往是因头部外伤引起疾病。

2、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发病机制分析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发病机制为因多种因素引起颈椎管储备间隙少,伴随退行性或发育性颈椎管狭窄。

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类型主要是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中央型颈脊髓损伤发病率较高,约为70.00%,此外还包括前脊髓损伤、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

根据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机制进行区分,包括以下几种[2]:(1)颈椎过伸型损伤:牵拉过伸为损伤机制,患者在跌倒时,应力由下向后,对颌面部、下颌部产生作用,颈椎向后上牵引过伸,椎管延长变窄,延伸超过生理范围后脊髓前部受牵拉,引起脊髓损伤。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伤病关系分析(附2例报告)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伤病关系分析(附2例报告)

165现代养生 2021年9月第21卷第18期医事司法与法医学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伤病关系分析(附2例报告)白璐 程光* 陈晖 白俊清 刘英杰 刘勇 曹凤宏 王林洪 程爱国【关键词】 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分级鉴定中图分类号 D91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1)18-165-03作者单位: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白璐);华北理工大学临床医学院(程光);唐山华北法医鉴定所(陈晖、白俊清、刘英杰、刘勇、曹凤宏、王林洪、程爱国)*通讯作者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与年龄及颈部基础疾病相关联,所以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大多涉及到伤病关系的处理问题。

现通过2例实际案例,就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伤病关系分析意见介绍如下。

1 典型案例1.1 案例一被鉴定人,男,1965 年12 月14 日,鉴定意见书:唐华【2021】临鉴字第 0598。

缘于2019年12月27日主因头颈部外伤后1.5小时入院,体检:神志清楚,检查合作,生命体征平稳。

四肢肌力0级,感觉减退,深浅反射均未引出。

急诊MRI 检查(3173135)显示:颈3/4椎体水平脊髓内可见片状PS 高信号,颈3/4、颈4/5、颈5/6、颈6/7椎间盘突出,颈2-5椎体水平椎前间隙异常信号,考虑为渗出性改变。

入院后急诊施行了颈3/4、颈4/5、颈5/6、颈6/7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经后路半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固定术(颈3-6椎体16枚钛钉)。

术后经综合治疗18天出院。

2020年1月14日(术后17天),再次入院行康复治疗。

专科检查:双上肢肌力0级,髂腰肌肌力3级,双下肢肌力4级。

经康复治疗160天出院。

出院时情况:右上肢耸肩肌肌力4级,三角肌肌力3+,双侧肱三头肌肌力3+,其余肌力为2+。

髂腰肌肌力3级,双下肢肌力4级。

2021年4月6日法医临床学检查:自诉四肢麻木、感觉减退,小便尚可控制,大便时有失控。

神经系统检查:双侧上、下肢肌力4级,可以抵抗部分阻力,较正常肌力弱,肌张力高,髌、踝震挛(+),Hoffman 氏征双侧(+),Babinsiki 氏征双侧(±)。

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分型的探讨

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分型的探讨

椎体 、 椎管宽度 , 计算椎管指数。钳夹样压迫 9例
中 , 任 间 隙椎 体 宽 度 为 (5 7 责 1.2±0 3 ) . 1 mm, 管 椎
宽度 为 ( 1 3±0 1 mm, 管 指 数 为 0 7 0± 1. . 5) 椎 .2
必要 对其进 一步 分类 , 提 出统 一 的分 型 。2 0 并 05年 1月 ~ 0 1年 1月 , 21 我们 对 3 3例 C CWF S I D患 者 的 临床 资料进 行 回顾 性分 析 , 该 类 颈脊 髓 损 伤 的定 对 义进 一步 明确 , 并提 出新 的分型 , 以指导 诊治 。
效 , 据 比较 采 用 t 验 。两 组 患 者 治疗 后 14周 数 检 、
运 动 、 觉评 分 比较 见表 1 感 。
表 1 两 组 患 者 治 疗 后 14周 运 动 、 觉 评 分 比 较 ( 。 s 、 感 分 i± )
合征 , 例为脊髓半切综合征。 1 3 3例 均 行颈 椎 x线 、 T、 I 查 。MR 显 示 C MR 检 I
摘要 :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 颈脊髓损伤 ( S I D) C CWF 的分型 , 指导 临床诊断 和治疗 。方法
对3 3例 C CW— SI
F 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结果 3 3例 C CWF S I D患者 MR 检查示共有 3 I 9个部位信 号异常 , 其中椎 间
盘突出 1 、 4例 钳夹样压迫 9例 、 椎管狭窄 6例、 狭窄并突出 4例。行手术治疗 2 4例 ( 手术 组) 保 守治疗 9例 ( , 保守
3 3例 中共 有 3 9个椎 体信 号 异常 。以责任 阶段 或责
任间隙为准 , 椎问盘突出 1 例 , 中 9例为单个椎 4 其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46例治疗分析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46例治疗分析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46例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无骨折移位型颈髓损伤的诊断、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

方法:对自2001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46例无骨折移位型颈髓损伤患者分别应用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

结果:本组患者保守治疗14例,手术治疗32例,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按颈脊髓损伤joa评分标准评估术后改善程度,保守治疗组疗效优或良9例,有效率64.3%;手术组疗效为优或良28例,有效率87.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应根据mri显示脊髓受压情况及临床症状来选择治疗方式,如症状较轻微,且mri示颈髓无明显受压可选择保守治疗,对于症状较严重或颈髓明显受压,椎管明显狭窄者,手术治疗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

【关键词】颈髓损伤;无骨折脱位;治疗;手术【中图分类号】r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314-01无骨折移位型颈髓损伤,是指外伤后有颈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而各种影像学检查未发现颈椎骨折或脱位的证据[1],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脊髓损伤。

mri能早期诊断无骨折移位型颈髓损伤。

临床上易被误诊为脑外伤等其它原因而延误治疗。

确诊后,行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临床上一直存在争论。

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11年11月对收治的4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分别应用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

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6例,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19-59岁,平均39.5岁。

受伤原因:高空坠落伤23例,交通事故伤18例,跌倒摔伤3例,重物砸伤2例。

按受力机制划分,颈部过伸性损伤27例,屈曲性损伤19例。

单节段损伤36例,双节段损伤8例,三节段损伤2例。

46例患者均出现完全性或不全性四肢瘫;脊髓损伤情况:伤前均无临床症状,伤后出现脊髓损伤表现,依据frankel标准对神经损害程度分级,结果为:a级16例,b级14例,c级10例,d级8例,e级0例。

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

2个节段) 问盘 突出 6例行前路手术 。多节段 ( 椎 ≥3个 节段 ) 颈椎管狭窄 1 8例行后路手术 , 中 I 其 例合并 ~ 髓核 游离于椎
管 , 期再行前路手术 。 果 二 结 J 评 分术前 平均 57 OA . 0分 , 后 6周 评 分 平 均 8 4 术 . 7分 , 后 1 术 2周 1. 6分 , 后 2 O2 术 4周 为
wi o tfa t r r d so a i n wh e ev d s r ia r a me twe er to p c ie y a ay e .S x p t n swih s o ts g e t l t u r c u e o ilc t o r c ie u g c l e t n r e r s e t l n l z d h o t v i a i t t h r- e m n a e
量 Q 生箜 鲞笠 治 疗 无 骨 折 脱 位 型 颈 脊 髓 损 伤
(40 1 襄樊) 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人民医院骨科 黄 绪龙 郭 克斌 熊元波 张华兵 410
【 摘要1 目的 探讨不 同类 型无 骨折脱 位型 颈脊髓 损伤 手术方 式选 择 , 观察 治疗效 果 。方 法 本组 2 4例 , 节段 ( 短 ≤
( 2 sg e t)cr i l i emit e es be tdt ne i e o rs in E g te a i t t l—e me tl ≥ 3 4 e n s ev a ds h r ai w r u jce a tr rd c mp es . ihe n p t nswi mut s g n a ( m c c n o o o e h i
84 . 7,1 . 6 a d 1 . 2 p i t n a e a e 6 we k ,1 e s n 4 we k e p c ie y a t r s r e y 0 2 n 2 0 o n s o v r g e s 2 we k ,a d 2 e s r s e t l fe u g r .Al t e c s so t ie v l h a e ban d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治疗的临床观察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治疗的临床观察
探 明治 疗 方 法 的选 择 及 其 对 预后 的 影 响 。
资 料 与 方 法
结 果
越重 , 术后恢 复越 差 ; 但 中晚期手 术对 脊 髓神经功能 的恢 复亦有 促进作 用。1 2例 患者行保守治疗 , 其 中 9例伤后行 影像学
检查未发现有颈椎退变 、 不稳 、 退变 性 , 发
脱水 、 抑制神经 水肿 、 营养神 经 、 牵引、 颈 椎 外 同定 、 功 能 锻 炼 等 对症 治 疗 , 该 组 患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 , 随访 方式为电 话随访 、 来 院复诊 , 随访时问 4— 4 6个 月 ,
平均 1 5 . 8个 月 。患 者 治 疗 前 后 J O A评 分, 见表 1 。
讨 论
本组 患者 4 9例 , 男 3 7例 , 女 l 2例 ; 年龄 2 3~6 7岁 , 平均 3 6 . 4岁 。致 伤 原 因: 走路跌倒 3 例, 骑车摔伤 9例 , 车祸 2 6 例, 高处坠落伤 7例 , 头部撞击伤 4例 。 影像学资料 : 根据伤后 X线 、 C T 、 MR I 等检查 , 均木 见颈椎骨折或脱位 。颈椎 问
穗突 } { { 或脱垂 2 6例 , 后纵 韧 带 钙 化 6例 , 退变性颈柞管狭窄 1 1 例, 颈椎 不 稳 6例 , 颈 椎 问 盘 突 出并 颈 椎 不 稳 5例 。
者治疗后恢 复效果不如手术治疗患者 。
综 l 所述 , 无 骨 折 脱 位 性 颈 脊 髓 损 伤
的病理 基础 是颈椎管狭窄 、 椎 管储 备间隙 减少, 外伤 为诱 发 素 , 尽早 采取 手术 治
无骨折脱位性 颈脊 髓损 伤 的致伤 机
制及特点 : 本 病 影 像 学 表 现 上 无 颈 椎 骨

前路手术治疗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疗效观察

前路手术治疗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疗效观察

或 M I 影 像 学 方 面检 查 , 骨 折 和脱 位 , 却 有 明显 颈 脊 髓 R等 无 但
损伤 的临床症状 。近年来 颈脊髓 损伤 的发病率逐 年增加 , 而 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是一种常 见的损伤类型。前方
入 路 颈 椎 椎 体 间减 压 加 支 持 性 植 骨 融合 术 可 靠 、 效 , 临 有 是 床上 常 用 的治 疗 脊髓 型 颈 椎 病 的 方 法 。我 院 20 0 6年 1月 ~
2 讨 论
施 行 该 项 手 术 治 疗 , 取 得 良好 效 果 观 报 告 如 下 均
1 临 床 资 料 1 1 研 究 对 象 : 20 . 以 0 6年 1月 ~20 0 7年 1 2月 , 院 施 行 前 我 路手术 的 4 6例 急 性 无 骨 折 脱 位 型 颈髓 损 伤 患 者 为研 究 对 象 。
急性无骨折脱 位型颈 脊髓 损伤在 临床上 并不少 见 , 患者
通 常 在 轻 微外 力 下 出现 急 性 颈 脊 髓 损 伤 , 为 不 完 全 性 损 伤 。 常 尤 其 是 随 着 交 通 的 迅 速 发 展 , 类 损 伤 有 日益 增 加 的 趋 势 。 该 但是 , 由于 该 病 的 临 床 放 射 学 检 查 未 见 颈 椎 骨 折 、 位 , 患 脱 而 者 却 有 脊 髓 损 伤 , 临 床 上 常 常将 其 误 认 为 是 脊 髓 震 荡 、 髓 在 脊 休 克 , 者 也 自认 为 症状 较 轻 而不 愿 采 取 手 术 治 疗 , 终 导 致 患 最 延误治疗。
用经 颈前 路 手 术 减 压 。 对 于 颈后 路 压 迫 的 患 者 及 多 节 段 受 累
椎 体 终 板 软 骨 , 清 除 脊 髓 前 方 的 压 迫 物 。 以咬 骨 钳 咬 除 部 并

无骨折脱位型颈段脊髓损伤的MRI分析

无骨折脱位型颈段脊髓损伤的MRI分析

造 成 的脑 积 水 : 四是 继 发 脑 梗 塞 田 。本 组 要 排 除 颅 内 动 脉 瘤 和 动 静 脉 畸 形 .不 能
技 术 出 版 社,9 86 6 6 9 19 ,8 - 8 .
病 例 放 置 2 3根 引 流 管 较 普 通 血 肿 腔 置 确 定 者 需 行 C A 检 查 , 步 排 除 脑 血 管 ~ T 初
邱鹏 根 马周 鹏 滕华 英
颈段 脊 柱 活 动 度 较 大 ,是 外 伤 好 发 例 。临 床 表 现 : 部 疼 痛 、 颈 颈椎 活 动 受 限 中 6例 为 单 个 椎 间 盘 突 出 。8例 为 2个 1 部 位 。颈 部 外 伤 后 . 仅 有 脊 髓 损 伤 , 可 而 2 1例 , 四肢 麻 木 1 6例 , 肢 肌 力 下 降 1 以 上 椎 间 盘 突 出 ) 上 4 ,后 纵 韧 带 骨 化 8例 , 四 肌 无 颈 椎 骨 折 和脱 位 征象 。 文 收集 3 本 O例 例 , 肢 运 动 障碍 2例 , 瘫 1例 。
[] Sd iu , e n e 2 idq eMS F ma dsHM, odig Wolr e d
维普资讯
浙 江 创 伤 外 科 20 0 7年 4月第 1 第 2期 Z Tamai,p l 0 7 V 1 2 N . 2卷 H J J ru t A r 0 . o. . o2 c i2 1

1 43 ・

诊 治分 析 ・
无骨折脱位 型颈段脊髓损伤 的 MR 分析 1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一 般 资 料 : 收集 近 1年 来 3 . 1 O例 无 骨 折 、 位 颈 段 脊 髓 损 伤 的病 例 。 男 2 2 影 像 学 检 查 结 果 脱 6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法医学鉴定25例分析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法医学鉴定25例分析
法 医 学 杂 志 2 1 0 1年

8月 第 2 7卷 第 4期

2 9・ 7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法医学鉴定 2 例分析 5
顾 晓峰 ( 通 大 学 附 属 医院 司法 鉴 定 所 , 苏 南通 2 6 0 ) 南 江 2 0 1

要 . 目的 探 讨 无 骨 折 脱 位 型 颈 脊 髓 损 伤 案 例 中外 伤 与 损 害后 果 因果 关 系 法 医 学鉴 定 的 要 点 。 方 法
F r n i I e t c t n o r ia pn lC r n u y w t o tF a t r r Di o a o e s d n i ai fCevclS ia o d Ij r i u r cu e o s c ・ c i f o h l
to i 2 Ca e in n 5 ss
A s at b t c :Obet eT xlr f e s dnict n o a sl e en i uy a d tecneu ne i r jci o epoe o ni iet ai fcua t bt e n r n h osq e c n v r c i f o i y w j csso ev a sia cr nu i otf c r o i oao .Meh d w n - v ae fcri l ae fcr cl pnl o i r wt u r t e rds ct n i d jy h au l i to sT e t f e csso ev a yi c sia cr i uyw t u f cue o d l a o e oetd T e ae oe o n r,iaig rpr , pn l od n r i o t r t r io t n w r cl c . h g,m d fi uy m g eot j h a r sc i e l e j n s cr clvr ba dgnrt n l i lm n ettn,d goi ra n ad i uy cne une ee ev a e erl ee e i ,cnc a is i s i n s ,t t t n n r osq ecs w r i t ao i a f ao a s e me j smm r e . h asl e en i uy ad i o sq ec ee c sie sd etcue m i cue u ai d T ecua t b t e n r n t cne un ew r l s d a i c a s, an a s, z i y w j s a f i r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20例诊治分析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20例诊治分析
长且与胆总管平行走行时难 以判断清楚 , 未能完全取尽结石致 术后残石 ,因此在胆囊切 除前应仔细探查颈管结石的大小 、 数 量, 细心切开胆囊 管 , 取尽结石 。
重术 中极易出血影 响手 术视 野 , 增加手术难度风险。所以在暴 露胆囊 , 解剖胆囊三角 , 分离 胆囊 颈部 时应避开 血管 , 严密止血 并充 分做 好术前准备 , 常规术 中备 血 , 止血效果不好需立 即 如
态不稳 , 双手握力差 , 生活不能 自理 4例 ; 可离床活动 , 步态不 稳但生活可 自理 6例 ; 可独立 活动 , 手部功能稍差 , 可参加 劳动 7例 ; 根据对颈 脊髓 损害功能 评定标准 (0分 法 ) 4 评价…,0分 1 3例 ,1 2 1- 0分 5例 ,1 3 2 — 0分 8例 ,l 3 3 ~ 7分 4 。 例
不全或过松致可吸收夹脱落 ,另外急性炎症期胆囊管增 粗、 变
脆, 缝扎切割组织 , 缝线易脱落而致胆瘘。 ②术 中未仔细检查胆
囊管是否夹 闭, 只是大概估计 胆囊管管腔炎 症闭塞 , 未见 明显
瘘存在与否 , 决定所采取 的手术方式 。本病需及时进行手术治 疗, 治疗原则 是切 除病变胆囊 , 尽结石 , 取 解除梗 阻 , 修复胆管 缺损及通畅胆汁引流 , 因本病复杂的解剖 、 病理特点 , 手术风险 大, 曾经 被视 为腹 腔镜胆囊切除 的禁忌证 , Miz 综合征 I 而 rz ii 型不存在胆囊胆管瘘仅为胆管外缘 性受 压 , 一旦解除压迫可获 得满意疗效 ,这也正是腹 腔镜胆囊切 除术 应用于该类 型的依
■ 嘧国目密嚼
痛、 腹胀 、 腹膜刺激征 , 次开腹手术缝扎胆囊管后治愈。 再
2 讨论
开粘 连则可切开胆囊辨认胆囊壶腹与胆囊 管交汇处 , 可吸收夹

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及法医学鉴定原则分析

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及法医学鉴定原则分析

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及法医学鉴定原则分析摘要:目的对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及法医学鉴定原则进行研究。

方法本次研究共选择了2016年3月至2019年5月期间受理的20例这类案例,分析案例中伤者的法医临床医学鉴定情况。

结果对20例伤者实施伤残等级鉴定,最重等级为一级伤残,最轻的程度为十级伤残,平均为7.9级;损伤程度鉴定例数为2例,鉴定结果为轻伤。

伤病参与程度:伤病同等作用有8例,所占比例为40.00%,外伤为完全作用的伤者有2例,所占比例为10,00%,主要作用有6例,所占比例为30.00%,次要作用有5例,所占比例为5.00%,轻微作用和无作用患者有0例,3例伤者未实施伤病关系分析。

结论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是一种以颈椎退行性改变作为基础的疾病,大多数涉及存在伤病关系分析,必要情况下需要给出伤病参与度。

关键字: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临床特征法学鉴定原则前言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又被成为无放射性影像异常的脊髓损伤疾病,是脊髓损伤疾病的特殊类型之一,在儿童、成人当中均会发生。

本文正是基于此,选择了20例此类案例为对象,对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及法医学鉴定原则进行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选择了20例这类案例,其中男性有18例,女性有2例,年龄区间在19岁至74岁之间,平均(50.48±3.27)岁,从受伤到就诊的时间在1个小时至6天之间。

其中有13例伤者为交通事故伤,5例伤者为务工过程受伤,1例伤者为殴打伤,1例患者为被牛从背部撞击伤。

1.2临床表现患者在手术上之前均不存在临床症状,患者手术之后发生了颈脊髓病的临床和增长。

采取Franke l对颈脊髓损伤程度进行分级后发现,(A)级有11例,(B)级有5例,(C)级有3例,(D)级有1例,(E)级有0例。

有12例患者体表不存在显著外伤,4例患者伴随存在面部肿胀情况,3例患者出现头皮创伤情况,1例患者存在右侧颧部、颈部淤肿伴右侧颧骨骨折情况,2例患者出现头皮裂伤、多发面颅骨骨折伴随右侧额叶脑挫裂伤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诊疗分析
导读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颈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吞咽不适感明显减少,食管刺激少,患者满意度提高。

同时内固定物固定牢靠,未见松动、移位,脊髓功能获不同程度改善。

?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是指病人外伤后存在颈髓损伤表现,但放射学检查并无颈椎骨折、脱位,属于颈髓损伤的特殊类型。

1948年,Talor首次报道了部分病人颈椎过伸损伤后出现脊髓损伤表现。

后来学者发现本病与颈椎退变等导致的颈椎管有效容积减少有关,目前关于本病的发病机制、治疗策略仍有争议。

现在我们通过一例患者,来了解下整体的治疗思路。

病例回顾:
患者,60岁,明确的外伤史。

以“颈部肿痛、活动受限伴四肢麻木、无力7小时”为主诉入院。

自受伤以来神清,纳食正常,导尿管在位通畅,大便未解。

查体:颈围保护外观,颈椎生理曲度存在,颈椎屈、伸、旋转活动受限,颈部棘突及颈前区压痛;双侧耸肩正常,双侧三角肌肌力2级,双侧肱二头肌肌力:左侧3级,右侧3级;双侧肱三肌肌力:左侧1级,右侧1级。

肘关节平面以下肌力为0级。

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腱反射消失,双侧桡骨膜反射消失,双侧霍夫曼征阴性。

平乳头以下皮肤痛觉消失、浅触觉减退、位置觉存在;双下肢肌力0级。

双侧腹壁反射消失,提睾反射、海绵体反射及肛门括约肌反射消失。

双下肢膝腱反射活跃、双跟腱反射存在,巴氏征、戈登征、踝阵挛、髌阵挛等病理征均未引出。

主要的辅助检查(图1-3):颈椎正侧位+张口位:未见明显颈椎骨折及脱位。

颈椎MRI:1、颈脊髓损伤;2、C3/4急性椎间盘损伤伴前纵韧带损伤。

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

颈椎CT:未见明显颈椎骨折及脱位。

图1:颈椎的张口位及侧位片
图2:颈椎MRI检查。

图3:颈椎CT检查。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在全麻下行颈前路C3/4,C4/5椎间减压植骨融合术。

术中见C3/4节段前纵韧带断裂,周围组织水肿,C3/4椎体不稳,伴C3/4椎间盘突出,髓核游离。

术后予抗头孢唑林钠感染、奥美拉唑护胃、七叶皂苷钠消肿、凯纷止痛、葡萄糖水补液、营养支持等,术后配合中频脉冲电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下肢气压治疗,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复查见图4。

图4,术后复查片。

受伤机制:一般认为颈椎退行性变、发育异常是发病基础,外伤仅是诱因。

损伤机制可归纳为两大类:颈髓一过性受损和急性颈椎间盘破裂持续压迫颈髓。

如伤前颈椎有基础病变导致颈椎管局部有效容积减小,当遭受外力冲击时,即便不足以引起韧带撕裂、骨折、脱位,但由于应力集中,剪切力能迫使颈椎瞬间小幅度移位,造成颈髓急性损伤后弹性复位,故放射学检查无归责节段,但MRI中常有突出的椎间盘、骨赘、OPLL等与颈髓T2高信号损伤处齐平。

具体过程可以这样理解:当颈椎遭受过伸过曲、挥鞭样或直接外力时,颈椎间盘向后突出,增生肥厚的黄初带发生皱褶,使颈脊髓所处空间进一步减小而受到损伤,特别是发生颈椎过伸性外力时,颈椎间盘向椎管内突出的趋势和程度更大。

外力造成脊髓损伤后,营养脊髓的血管损伤,导致脊髓微血管循环障碍,出现血栓,而脊髓损伤后脊髓水肿进一步加重这种微循环障碍,使脊髓周围静脉回流受阻,脊髓内压力增高,供应脊髓营养的血管进一步损伤,出现一系列恶性循环。

本病例中病人伤前存在颈椎间盘突出基础病,因为过伸损伤机制,导致急性椎间盘损伤,向后压迫脊髓,从CT片子可以看到C2-3椎体之间前缘已经融合,所以应力集中在C3/4 ,造成前纵韧带断裂。

T2加权像为高信号,伤前所受暴力程度不等,这也印证了该观点。

影像学方面:常规X线检查可发现该类病人存在颈椎曲度变直甚至反弓、颈椎管狭窄、OPLL、椎体或钩椎关节边缘骨赘、畸形等,过伸位、过屈位X线可显示是否存在颈椎失稳。

该患者术前X线颈椎变直,增生退变明显。

CT检查可显示颈椎间盘突出、OPLL、黄韧带肥厚、骨赘形成、椎管容积欠缺等改变,CT影像三维重建可更加直观展现病变范围,有助于手术入路的设计。

MRI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最高,不仅能观察到颈髓压迫、椎管有效容积、椎间盘损伤、椎管内出血、韧带损伤断裂等,早期还可了解颈髓内病变,如水肿、血肿、挫伤等。

颈髓T2加权像上出现高信号要考虑颈髓损伤。

MRI T2加权像上脊髓信号的改变临床上常作为诊断脊髓
损伤的主要依据。

脊髓水肿、出血、炎症反应、脊髓坏死软化及胶质细胞增生等病理改变均可以通过脊髓信号变化加以反映。

脊髓水肿而无小出血点时,T2加权像为高信号,若髓内有较大局灶性出血时,T2 加权像呈低信号改变。

脊髓水肿时蛋白与水结合增多,故在T1加权像可呈正常强度信号或条状及灶性略低信号区,而T2加权像上则呈高强度信号;一旦脊髓出现软化或囊性变后T1加权像上会呈高信号,而T2加权像上则呈低信号改变。

该患者脂肪抑制像可以明显看到脊髓信号改变,可以明确责任节段。

治疗上保守和手术
保守治疗观点:倾向保守治疗者认为,本病损伤多为不完全性,静态稳定仍在,短时间内颈部制动,并配合脱水剂、大剂量激素冲击、神经节苷脂等可不同程度减少颈髓继发损伤,但易进入“平台期”,后期效果不佳。

而且目前指南上也没有明确推荐大剂量的激素冲击,神经节苷脂使用过程中也有其他风险。

保守治疗只是在脊髓损伤,早期通过脱水、激素等药物的应用,相对减轻了脊髓损伤的程度,而并未从根本上解除脊髓损伤的致病因素,因此,保守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后期存在恢复过程中“ 平台期”甚至倒退现象。

手术治疗目前是主流,手术是解除脊髓压迫,降低脊髓损伤的程度,最大限度地为脊髓功能的恢复提供机会和环境。

虽然手术策略不一,但疗效并无太大差异,可能是因为多数人选择手术入路和时机时遵循了一些共同原则。

文献表明:前路手术包括ACDF、ACCF等,可直接减压椎管前致压物,适合下列情况:①单节段椎间盘突出、椎体不稳;②多节段孤立OPLL;③致压物在椎间盘水平;④局灶、短节段或混合型OPLL(≤2节段);⑤椎间盘游离在椎体后后路手术包括单开门、双开门、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等,对椎管骚扰小,固定相对简单,适合黄韧带肥厚骨化、长节段OPLL 并颈椎K线阳性、发育性椎管狭窄、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等病人。

后路手术可有多种作用:①直接解除椎管后方压迫;②间接减轻椎管前方压迫;③前方受压颈髓向后移动,颈髓表面动静脉张力减少,颈髓内血供改善,阻断“缺血-损伤-缺血”恶性循环。

前后路联合手术一般用于:①颈椎失稳合并椎管狭窄;②颈椎反曲、K线阴性、椎间盘突出较大的病人。

结合前、后
路优势,完成减压、重建稳定利于颈脊髓康复。

该病例入院常规予激素抗炎、甘露醇消肿脱水,枕颌带牵引,完善术前检查,入院后2天左右行手术治疗。

我们采用颈前路手术,主要考虑压迫主要是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同时采用损伤较小的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

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是一种具有支撑、固定及融合功能的新型材料,同时具备椎间融合器和前路固定钢板的优点。

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手术具有切口小,只需要处理椎间隙处前纵韧带,减少邻近节段韧带及椎间盘损伤继发退变的风险。

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具有良好组织相容性,生物性能稳定,可透X线检查,方便术后随访。

零切迹融合器植入后被包容在椎间隙内,不超过椎体前缘,做到与食管无接触,对食管无刺激,减少了颈前路最常见并发症术后吞咽不适的发生。

其安装较简单,上下各有两处固定锁定钉道,头端锁定钉在外,尾端锁定钉在内,可以实现上下多节段融合固定,螺钉拧入时,可保证螺钉在椎体骨质内,不进入椎间隙,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总之,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具有切口小,操作简单,生物力学稳定性良好,减少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等特点,因此具有颈椎前路钢板及椎间融合器联合应用的优势。

本病例中采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患者术后吞咽不适感明显减少,食管刺激少,患者满意度提高。

同时内固定物固定牢靠,未见松动、移位,脊髓功能获不同程度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