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放射生物效应与防护剖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辐射剂量与剂量率
(1). 不论内、外照射剂量大,效应大; (2). 总剂量相同,剂量率大、效应大;
2.辐射的种类
(1). 相同能量,射线不同,效应不同; (2). 同种射线,能量不同,效应不同,能量大效应大。
3.照射条件
(1). 外照射:γ>β>α; (2). 内照射:γ<β<α; (3). 剂量相同:全身>局部,均匀>不均匀; (4). 受照部位不同效应不同,如头、胸、腹>四肢效应。
单 位 质 量 (dm) 所 吸 收的任何电离辐射 的 平 均 能 量 dE , 用
危害程度的物理量。定义 :吸收剂量与辐射权重因 数的乘积,用H表示
,释放出来的全部正负 D表示。
H=W·D
电子完全被阻止时,所
D=dE/dm
D:辐射在组织T中所致的
产生的同一种符号的离
平均吸收剂量;
子总电荷的绝对值dQ与 dm之比。
吸 收 剂 量 的 SI 单 位 为戈瑞,符号Gy。
W:辐射权重因子。 如定光子的W =1,则
X=dQ/dm
1Gy=1J·kg-1
α粒子的W=20
旧 单 位 是 拉 得 , 符 SI单位是焦耳·千克-1 。专
SI单位:库仑·千克-1 号rad。
名为希沃特,符号是Sv,剂
旧专用单位伦琴,R。
1Gy=100 rad 量当量只限用于放射防护.
1R = 2.58×10-4 C·Kg-1
1 Gy = 100 rad 1 rad = 0.01 Gy
1 Sv = 100 rem 1 rem = 0.01 Sv
§2.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目的与意义
针对其危害,进行正确的辐射防护; 根据其规律,指导正确的诊断治疗。
一、辐射效应发生机制
二、辐射效应后果及分类
3.密封源:指在工作中使用的放射性核素被包在外壳中,在正常情况 下不向周围环境扩散,也不污染环境的辐射源。密封源在 一般情况下,只产生外照射。
4.开放源:指工作中使用直接暴露在工作环境中的液态、气态、粉态 或气溶胶等物理状态的放射性核素,能向周环境扩散,并 可能侵入机体。开放源既可产生外照射,又可产生内照射.
小剂量兴奋作用
躯体效应
按效应出现的对象分类
遗传效应
造血组织、 消化系统及 中枢神经系 统等的效应.
近期效应
按效应出现的时间
远期效应
辐射致癌白 内障、不孕 、胚胎效应 、遗传效应 及寿命缩短
随机效应(stochastic effects):是指辐射效应的发生几率(而非 重严程度)与剂量相关的效应,发生几率随受照剂量的增加而 增大,它不存在剂量阈值,如致癌效应和遗传效应。由于遗 传与生理的差异,个体对辐射诱发癌症的敏感性是不同的, 但总的来说,辐射诱发癌症的概率是很低的。
三、放射防护的目的与基本原则
目的
防止一切有害的确定性效 应,把随机效应的发生率 降低到可以接受水平。
基本原则
1.实践正当性 2.防护最优化 3.个人年剂量限值
按效应发生的机制
确定性效应(deterministic effects):指效应发生的严重程度 (非几率)与剂量相关,有剂量阈值,阈值以下不会发生这 种效应,阈值以上才可发生这种效应。如不育、白内障、造 血机能低下、寿命缩短,放射性皮肤损伤和一些急性放射病 等。
常见确定性效应剂量阈值
(一次照射中组织受到的总当量剂量)
4.照射次数与照射面积
(二)与机体有关的因素
1.生物种系
(1). 种系不同,效应不同:一般种系演化越高,效应敏感性越大, 如多C>单C,哺乳>两栖类 .
2.生物个体
(1). 同种系不同个体有差异 (2). 同一个体不同阶段有差异:如胚胎>幼>成>老.
3. 组织与细胞
(1). 相同个体,不同组织,效应不同:如淋巴组织>脂肪组织 ; (2). 不同细胞效应不同:如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 >网状C ; (3). 细胞状态:细胞分裂旺盛效应高,如幼稚C>成熟细胞; (4). 亚细胞及分子水平的辐射敏感性:DNA>mRNA>rRNA
常用辐射量及单位换算
名 称 国际制单位SI 旧专用单位
单位换算
放射性活度 (A)
照射量 (X)
吸收剂量 (D)
当量剂量 (H)
贝可 (Bq)
库仑/千克 (C·Kg-1)
戈瑞 (Gy)
希沃特 (Sv)
居里 (Ci)
伦琴 (R)
拉得 (rad)
雷姆 (rem)
1Bq = 2.703×10-11 Ci
1Ci = 3.7×1010 Bq 1C·Kg-1 = 3.877×103 R
(二)人工辐射源 1. 核试验(1799次,美:921,苏:624,中:34); 2. 核工业与核动力; 3. 医疗照射及职业照射 ; 4. 生活照射。
二、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
1.外照射:指放射源处于机体外,仅其射线作用于人体,这种照射只 有当机体处于辐Leabharlann Baidu场中才受到照射,离开辐射场就停照。
2.内照射:指放射性核素进入机体后,分布于组织器官中产生经常、 持续照射,直到排完或衰变完为止。
第三章 放射生物效应与防护
§1.常用辐射量及其单位
照射量(exposure)
吸收剂量
当量剂量
是直接度量x、γ射线对 (absorbed dose)
(dose equivalemt,H)
空气电离能力的量,以 任何被照射物质每 衡量各种辐射对生物机体
X表示。定义:x或γ射 线在单位质量为dm的空 气中与原子核相互作用
>tRNA>蛋白质。
(三)与环境有关的因素
1.温度:温度增高,效应增大,相反则降低; 2.氧:氧气浓度增大,效应增大; 3.化学物质:某些激素(如雌激素)和化学制剂
对辐射有抗放作用; 还有一些能起增强作用。
§3 放射卫生防护
一、作用于人体的电离辐射源
(一)天然辐射源 1. 初级宇宙射线、次级宇宙射线:质子、α粒子、光子等。 2. 天然放射性核素:土壤、水中:40K、3H、14C、226Ra等。 3. 人体内存在的放射性核素:食入、吸入等方式侵入体内: 40K、14C、210Po等。
组织和 器官
确定性效应
总当量剂量 (Sv)
睾丸
暂时不育 永久不育
卵巢 永久不育
眼睛体
可查出的浑浊 白内障
骨髓
造血机能低下 致死性再生不良
0.15 3.5—6.0 2.5—6.0 0.5—2.0
5.0 0.5
1.5
三、影响辐射效应的因素 与辐射有关的因素 与机体有关的因素
与环境有关的因素
(一)与辐射有关的因素
(1). 不论内、外照射剂量大,效应大; (2). 总剂量相同,剂量率大、效应大;
2.辐射的种类
(1). 相同能量,射线不同,效应不同; (2). 同种射线,能量不同,效应不同,能量大效应大。
3.照射条件
(1). 外照射:γ>β>α; (2). 内照射:γ<β<α; (3). 剂量相同:全身>局部,均匀>不均匀; (4). 受照部位不同效应不同,如头、胸、腹>四肢效应。
单 位 质 量 (dm) 所 吸 收的任何电离辐射 的 平 均 能 量 dE , 用
危害程度的物理量。定义 :吸收剂量与辐射权重因 数的乘积,用H表示
,释放出来的全部正负 D表示。
H=W·D
电子完全被阻止时,所
D=dE/dm
D:辐射在组织T中所致的
产生的同一种符号的离
平均吸收剂量;
子总电荷的绝对值dQ与 dm之比。
吸 收 剂 量 的 SI 单 位 为戈瑞,符号Gy。
W:辐射权重因子。 如定光子的W =1,则
X=dQ/dm
1Gy=1J·kg-1
α粒子的W=20
旧 单 位 是 拉 得 , 符 SI单位是焦耳·千克-1 。专
SI单位:库仑·千克-1 号rad。
名为希沃特,符号是Sv,剂
旧专用单位伦琴,R。
1Gy=100 rad 量当量只限用于放射防护.
1R = 2.58×10-4 C·Kg-1
1 Gy = 100 rad 1 rad = 0.01 Gy
1 Sv = 100 rem 1 rem = 0.01 Sv
§2.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目的与意义
针对其危害,进行正确的辐射防护; 根据其规律,指导正确的诊断治疗。
一、辐射效应发生机制
二、辐射效应后果及分类
3.密封源:指在工作中使用的放射性核素被包在外壳中,在正常情况 下不向周围环境扩散,也不污染环境的辐射源。密封源在 一般情况下,只产生外照射。
4.开放源:指工作中使用直接暴露在工作环境中的液态、气态、粉态 或气溶胶等物理状态的放射性核素,能向周环境扩散,并 可能侵入机体。开放源既可产生外照射,又可产生内照射.
小剂量兴奋作用
躯体效应
按效应出现的对象分类
遗传效应
造血组织、 消化系统及 中枢神经系 统等的效应.
近期效应
按效应出现的时间
远期效应
辐射致癌白 内障、不孕 、胚胎效应 、遗传效应 及寿命缩短
随机效应(stochastic effects):是指辐射效应的发生几率(而非 重严程度)与剂量相关的效应,发生几率随受照剂量的增加而 增大,它不存在剂量阈值,如致癌效应和遗传效应。由于遗 传与生理的差异,个体对辐射诱发癌症的敏感性是不同的, 但总的来说,辐射诱发癌症的概率是很低的。
三、放射防护的目的与基本原则
目的
防止一切有害的确定性效 应,把随机效应的发生率 降低到可以接受水平。
基本原则
1.实践正当性 2.防护最优化 3.个人年剂量限值
按效应发生的机制
确定性效应(deterministic effects):指效应发生的严重程度 (非几率)与剂量相关,有剂量阈值,阈值以下不会发生这 种效应,阈值以上才可发生这种效应。如不育、白内障、造 血机能低下、寿命缩短,放射性皮肤损伤和一些急性放射病 等。
常见确定性效应剂量阈值
(一次照射中组织受到的总当量剂量)
4.照射次数与照射面积
(二)与机体有关的因素
1.生物种系
(1). 种系不同,效应不同:一般种系演化越高,效应敏感性越大, 如多C>单C,哺乳>两栖类 .
2.生物个体
(1). 同种系不同个体有差异 (2). 同一个体不同阶段有差异:如胚胎>幼>成>老.
3. 组织与细胞
(1). 相同个体,不同组织,效应不同:如淋巴组织>脂肪组织 ; (2). 不同细胞效应不同:如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 >网状C ; (3). 细胞状态:细胞分裂旺盛效应高,如幼稚C>成熟细胞; (4). 亚细胞及分子水平的辐射敏感性:DNA>mRNA>rRNA
常用辐射量及单位换算
名 称 国际制单位SI 旧专用单位
单位换算
放射性活度 (A)
照射量 (X)
吸收剂量 (D)
当量剂量 (H)
贝可 (Bq)
库仑/千克 (C·Kg-1)
戈瑞 (Gy)
希沃特 (Sv)
居里 (Ci)
伦琴 (R)
拉得 (rad)
雷姆 (rem)
1Bq = 2.703×10-11 Ci
1Ci = 3.7×1010 Bq 1C·Kg-1 = 3.877×103 R
(二)人工辐射源 1. 核试验(1799次,美:921,苏:624,中:34); 2. 核工业与核动力; 3. 医疗照射及职业照射 ; 4. 生活照射。
二、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
1.外照射:指放射源处于机体外,仅其射线作用于人体,这种照射只 有当机体处于辐Leabharlann Baidu场中才受到照射,离开辐射场就停照。
2.内照射:指放射性核素进入机体后,分布于组织器官中产生经常、 持续照射,直到排完或衰变完为止。
第三章 放射生物效应与防护
§1.常用辐射量及其单位
照射量(exposure)
吸收剂量
当量剂量
是直接度量x、γ射线对 (absorbed dose)
(dose equivalemt,H)
空气电离能力的量,以 任何被照射物质每 衡量各种辐射对生物机体
X表示。定义:x或γ射 线在单位质量为dm的空 气中与原子核相互作用
>tRNA>蛋白质。
(三)与环境有关的因素
1.温度:温度增高,效应增大,相反则降低; 2.氧:氧气浓度增大,效应增大; 3.化学物质:某些激素(如雌激素)和化学制剂
对辐射有抗放作用; 还有一些能起增强作用。
§3 放射卫生防护
一、作用于人体的电离辐射源
(一)天然辐射源 1. 初级宇宙射线、次级宇宙射线:质子、α粒子、光子等。 2. 天然放射性核素:土壤、水中:40K、3H、14C、226Ra等。 3. 人体内存在的放射性核素:食入、吸入等方式侵入体内: 40K、14C、210Po等。
组织和 器官
确定性效应
总当量剂量 (Sv)
睾丸
暂时不育 永久不育
卵巢 永久不育
眼睛体
可查出的浑浊 白内障
骨髓
造血机能低下 致死性再生不良
0.15 3.5—6.0 2.5—6.0 0.5—2.0
5.0 0.5
1.5
三、影响辐射效应的因素 与辐射有关的因素 与机体有关的因素
与环境有关的因素
(一)与辐射有关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