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散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诵读文本,理解内容;体味情感,感悟人生。
课时: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语
2010年12月31日凌晨,中国当代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史铁生因病去世。
有人这样评价他:
生(齐读课件)他从不曾屈服于命运,双腿无法在现实中行走,就让思想在笔尖上行走。
面对着只剩下残垣断壁的地坛,他探求、叩问,一次次向灵魂深处进发,他的人生从不曾务虚,而是充实的,充满战斗精神的一生。
他的离开,是文学和思想的共同伤痛。
提到地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散文《我与地坛》(教师板书)。
看作者是怎样探求人生,叩问灵魂的。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诵读文本,理解内容;体味情感,感悟人生。
(课件)
二、分析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课文自然分两部分,通过预习,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我与地坛,我与母亲。
(板书)我、地坛、母亲
2.诵读探究,我与地坛
地坛是明清帝王用来祭祀大地的场所,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崇拜和“敬天法祖”的思想。
在史铁生眼中,地坛是一个怎样的地坛?(请同学们用文中的句子回答)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为何说它荒芜?请同学们读一读前3节,找一找关键词句。
废弃、荒芜冷落、一片野地、历尽沧桑、剥蚀、淡褪、坍圮、野草荒藤、远离闹市、宁静的去处
并不衰败又体现在哪里?请同学读一下第5节。
诵读赏析描写小昆虫的文段,朗读要声情并茂。
(小组合作、诵读探究)请同学们四个一组交流、讨论,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小动物,假设你就是那只小动物,想象一下它在向史铁生诉说着什么?(投影图片)
每组代表(学习组长)想象诉说。
蜂儿:我的生命虽然如此弱小,但是我多么美丽。
我就是天使,我就是一只可爱的小精灵。
蚂蚁:我在摇头晃脑,捋着触须,我是多么快乐、悠闲、自在。
悠闲之余,我还要为了生活的美好继续“疾行”,继续奋斗。
奋斗为老婆,为孩子,为了一切爱我的人。
瓢虫:我是一只小瓢虫,我爬得很累,但是累并快乐着。
活着就是快乐。
蝉蜕:史铁生先生,你别觉得我是一个虚无的壳,但是我刚刚孕育了一个新的生命。
虽然历尽煎熬,但我好幸福。
露水:我即使短暂平凡也能创造出生命的辉煌。
你又该如何呢?
特别是这些小昆虫,多么卑微的生命,但是它们呈现出的生命状态,都是诗意般的美丽。
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同学们为这些同学的精彩发言鼓掌!也许这些都是史铁生内心听到的,那他又想到了什么呢?
请同学读一读第6节,关于死的事,为什么要出生,怎样活的问题:要坦然面对生死。
带着这种人生态度,地坛呈现给史铁生的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请全体学生齐声朗读第7节六个“譬如”。
生命如此美好,活着真好!所以我们要?——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板书)
史铁生通过地坛,写出了他对人生的感悟:珍惜生命、珍爱生活。
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顽强的活着,你就能坦然地体会到人生的味道。
从而获得新生。
就像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的,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园。
(课件)地坛就是史铁生的精神支柱、精神家园。
(箭头)
那么,除了地坛,还有谁给予了他精神的营养呢?那就是他的母亲!
3.品读赏析,我与母亲
在史铁生印象中,母亲又是一个怎样的母亲?(请同学们快速找出概括母亲形象的句子)
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10节最后)
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16节最后)
为什么说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请同学们找出特别打动你的地方读一读。
思考:为什么打动你?
①“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这句话通过细节描写,以小见大地写出了母亲内心深深的痛苦和默默无闻的爱。
②“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
”这里用多个词语充分地写出了母亲对我的担心。
只求我好好地活着
③“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儿子再不幸,母亲的不幸都是加倍的,对比中更能写出母亲的不幸。
所以我们幸福快乐了,母亲才幸福快乐。
儿女的世界安好,母亲的天空便是晴天。
④“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了的儿子……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情愿自己截瘫,可无法替代;为了儿子能活下去,自己宁愿去死,可是却无法保证为儿子找到一条幸福的活路,岂不是活的最苦?
⑤“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她匆匆离我去时才只有四十九呀!”母亲的痛苦不言自明。
还有作者对早逝的母亲痛彻心脾的思念,如P18第2节开头和第四节。
(背景音乐)
史铁生通过母亲,同样写出了他对人生的感悟:珍惜生命、珍爱生活。
为所爱的人承受一切苦难,为所爱的人献出一切爱,坚定的生活下去。
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母亲对待儿子的爱,让作者明白了面对苦难,应该怎样活下去。
所以,母亲也是史铁生精神支柱、生命航标。
(画箭头)(课件)正如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中所说:“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因此,水到渠成得出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地坛和母亲都是他精神的支柱、生命的航标,地坛是他重生的母亲,母亲
也融入了他心中的地坛。
(=)史铁生说:“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
板书:我
↗悟↖
地坛=母亲
三、结语
史铁生在生命最灿烂的季节,双腿残疾;在辉煌的成功降临前,至爱的母亲却永远地合上了疲惫的双眼。
苦难使强者获得新生。
正如史铁生所说: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课件)一个历经坎坷而仍然热爱生活的人,他胸中一定暗藏着许多从痛苦中提炼的珍宝。
请同学们多多阅读史铁生的作品,去汲取更丰富的精神营养!
下课!同学们再见!
《我与地坛》学情分析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古今中外的优秀散文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阅读散文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散文的兴趣。
散文能够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再则,考纲当中也明确考查散文阅读和理解。
本篇文章是高中语文教材鲁人版第三册册第一单元的自读散文作品。
本单元的话题为“至爱亲情”。
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体味散文传达的真情实感。
本课主要讲述“人应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个问题。
本文是一篇自读文章,这对于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契机。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到有关生命话题的文章,如张晓风的《敬畏生命》、蒙田的《热爱生命》。
现实生活中也了解一些像张海迪、海伦•凯特等勇敢挑战生命的人物,所以对于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叙述
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结合高中学生对生命的意义与生存的价值开始进行深入思考这一现实,及其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的态度与表现,我想通过史铁生的人生经历让学生明白:苦难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赋予生命凝重悲壮的色彩,人,就应当在这冰冷而又燃烧着的有限世界中带有伤痛地生活。
痛苦,有时是证明我们活着的惟一方式。
痛,并快乐地活着……总之,给学生一点关于痛苦的哲学观点,给他们自以为痛苦的高中生活铺垫一点理论基础。
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及教材是学生感知和观察的对象,学生正是通过教师所讲和教材所展示的内容经过思考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
这种观察与思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它不是消极的注视,而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思维知觉”。
从这点出发,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教法的指导思想是,以生为本,主要采用“诵读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预习任务去诵读。
课前布置同学们多读、反复读,诵读要投入,喜欢的感人的富有哲理的句子划出来品味一下。
让同学们真情投入,假设自己就是史铁生,来体悟文中的感情,理解作者为什么能从地坛中感受到生命的律动,设身处地地深切地体会到失去母亲之后的作者的痛彻心扉的思念和愧疚之情。
根据“新大纲”规定,语文学科的性质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不仅要表现出其知识性、工具性的特点,还要表现出人文性、思想性。
所以,同学们学习的重点是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品味作者沉静、细密、抒情的语言;理解本文独到的人生感情及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对生与死的感悟和对
母爱的感悟。
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讨论是必须问题为中心,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师生和生生的对话,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
通过提问—启发—讨论—总结的步骤学习课文。
课文篇幅较长,大部分的课堂活动还是要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鉴于本篇课文所涉及的特殊的“情感”意义,如果能让学生自己领悟,自己体会到,完成感情的自我升华会更好。
《我与地坛》效果分析
通过出示《我与地坛》这堂课,总体感觉效果不错,达到了自己的预期效果。
本课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立人为主旨,以实践为主线”的宗旨,让学生的阅读活动贯穿教学始终,给予主体极充分的阅读权、思考权、发言权,遵循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整节课主人,教师只是策划者、参与者、合作者、倾听者和分享者。
本课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以后还会积极探索结合学科教学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
可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方面的目标达成效果很好。
这堂课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设置学习目标。
并且整堂课贯彻了这一目标,自认为达成得还比较
好。
课堂的精彩来源于教学设计的精彩。
若谈这节课有亮点的话,我窃以为:一是主问题的设计和整节课的板书设计,“地坛”和“母亲”作为两大支柱支撑起了“我”,形成了一个大大的“人”字;地坛就是大地母亲。
母亲就是至爱亲情。
本单元的主题就是“至爱亲情”,所以,我把课重点放在了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用了16分钟,第二部分用26分钟,导入和结语大约用了3分钟。
二是“地坛”对我来说像什么?其实就像朋友、长者、老师、母亲,地坛是作者守望的麦田、精神家园。
这节课基本上按照自主学习的要求,少教多学,让同学们去诵读和体验,基本上做到了,学生分享生活片段还不错,但是学生诵读得效果不好,没有真正投入感情去诵读。
这也许是预习的不够深入或者老师指导得不够到位造成的。
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积极热情,但是有些同学主动性还是比较欠缺。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学生的生命体验、学习方式方法,因人而异,每个学生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分析和理解都可能不尽相同。
所以我觉得在赏析第5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和第7自然段“六个譬如”的时候,应该充分让学生开展讨论,各抒己见,思维碰撞,求同存异。
这样每个人都可以从别人的发言中吸取智慧。
另外在分析地坛像什么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造个句子,比如“地坛像……,她给了我……”。
当时处理的时候,担心时间紧张,所以处理得特别仓促,本应该成为本堂课的一大亮点的。
还有在第10自然段“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分析的也不够全面和深入。
我讲得少,学生讲得多;我教得轻松,学生们也学得轻松。
同学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经典散文的蕴藉之美,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领略到了语文学习之乐。
授课时我力争凸显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重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老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效果不错。
学生反复诵读,体悟理解关键段落和关键语句,让学生走进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最后水到渠成地总结出“我、母亲、地坛”三者之间的关系,升华了散文的主题。
总之,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堂,是一个抒写缺憾美的地方。
课文学生读得还不够,有些句子理解得还不够深刻,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努力。
《我与地坛》教材分析
《我与地坛》是山东人民版(鲁人版)《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至爱亲情”中的经典散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诗歌与散文”的要求:1.对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有浓厚的兴趣,乐于拓宽文学欣赏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内心感情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用现代的观念和历史发展的观点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有关知识和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的不同艺术特性,注意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