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
空气动力学前六章知识要点
空气动力学基础前六章总结第一章 空气动力学一些引述1、 空气动力学涉及到的物理量的定义及相应的单位①压强: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正压力,该力是由于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面发生冲击(或穿过该面)而发生的动量变化,具有点属性。
0,lim →⎪⎭⎫ ⎝⎛=dA dA dF p 单位:Pa, kPa, MPa 一个标准大气压:101kPa②密度:定义为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具有点属性。
0,lim →=dv dvdm ρ 单位:kg/㎡ 空气密度:1.225Kg/㎡③温度:反应平均分子动能,在高速空气动力学中有重要作用。
单位:℃ ④流速:当一个非常小的流体微元通过空间某任意一点的速度。
单位:m/s ⑤剪切应力:dy dv μτ= μ:黏性系数 ⑥动压:212q v ρ∞∞∞= 2、 空气动力及力矩的定义、来源及计算方法空气动力及力矩的来源只有两个:①物体表面的压力分布 ②物体表面的剪应力分布。
气动力的描述有两种坐标系:风轴系(L,D )和体轴系(A,N)。
力矩与所选的点有关系,抬头为正,低头为负。
cos sin L N A αα=- , s i n c o s D N A αα=+3、 气动力系数的定义及其作用气动力系数是比空气动力及力矩更基本且反映本质的无量纲系数,在三维中的力系数与二维中有差别,如:升力系数S q L C L ∞=(3D ),cq L c l ∞='(2D )L L C q S ∞≡,D D C q S ∞≡,N N C q S ∞≡,A A C q S ∞≡,M M C q Sl ∞≡,p p p C q ∞∞-≡,f C q τ∞≡ 二维:S=C(1)=C4、 压力中心的定义压力中心,作用翼剖面上的空气动力,可简化为作用于弦上某参考点的升力L,阻力D 或法向力N ,轴向力A 及绕该点的力矩M 。
如果绕参考点的力矩为零,则该点称为压力中心,显然压力中心就是总空气动力的作用点,气动力矩为0。
空气动力学复习(1)
空气动力学复习一.大气物理构成成分:主要是氮气和氧气;按体积计算:氮气约78%;氧气约21%;其它约1%。
物理参数:温度、压力、密度;与飞行有关的其它参数:粘性、压缩性、湿度、音速;1.密度单位:公斤/平方米;大气密度随高度的变化规律:高度升高,密度下降;近似指数变化;2.温度单位:摄氏温度C、华氏温度F、绝对温度K;不同温度单位的对应公式:C=(F-32)*5/9; K=C+273.15大气温度与高度的关系,对流层每上升1000M,温度下降6.5摄氏度。
3.大气压力单位:毫米汞柱,帕,平方英寸磅,平方厘米千克,国际计量单位:帕.海平面15摄氏度时的大气压力:几种表示单位,数值;29.92inHg,760mmHg,1013.25hPa,14.6959psi,1.03323kg/cm2.4.粘性:特性;流体内两个流层接触面上或流体与物体接触面上产生相互粘滞和牵扯的力。
大气粘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各种气体分子不规则运动造成的.气体的粘度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没有粘性的流体称为理想流体。
5.可压缩性:一定量的空气在压力或温度变化时,其体积和密度发生变化的特性;6.湿度:相对湿度:大气中所含水蒸汽的量与同温度下大气能含有的水蒸气最大量之比。
温度越高,能含有的最大量越大,露点温度:大气中相对湿度为100%时的温度;7.音速:在同一介质中,音速的速度只与介质的温度有关;大气中的音速:V=20.1(T)1/2 M/S从地球表面到外层空间。
气层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散逸层;对流层的高度:极地8KM,中纬度11KM,赤道12KM.二、空气动力学1基本概念1.1相对运动原理:1.2.连续性假设:1.3.流场、定流场、非定流场:流场:流体流动所占据的空间;定常流:流动微团流过时的流动参数(速度、压力、温度、密度等)不随时间变化的流动;非定常流:流动微团流过时的流动参数(速度、压力、温度、密度等)随时间变化的流动;与之对应的流场称为定流场和非定流场。
空气动力学01第1章绪论及基础知识-航院
教材:1.2.3.4.参考书:空气与气体动力学的任务、研究方法及发展流体静力学水力学理论流体动力学润滑理论基本任务:航空、航天、天气预报、船舶、体育运动、22v p constρ+=理想不可压流体伯努利方程空气流过飞行器外部时运动规律y L V ρ∞∞=Γ库塔儒可夫-儒科夫斯基定理假设实际黏性附面层旋涡/涡量Stokes 定理ndA Ω⋅=Γ∫y 翼梢小翼下洗速度诱导阻力有效迎角↓下洗角翼尖尾涡升力↓当地升力等效来流来流实际升力尾涡后掠机翼平直机翼n V 是产生升力/激波的有效速度后掠翼可提高产生激波的Ma cr边条涡边条翼:下表面压力>上表面压力气流旋转涡旋转涡心p 低而V 高流经部位压力低注入机翼表面气流能量推迟分离激波1V a >21V V <()120sh D mV V =−> 激波阻力7发动机气体动力学y 压气机/风扇:气体增压涡轮:气体膨胀8y 音障/音爆/音爆云正激波及阻力弱压缩波斜激波y 音障楔型体超音速运动激波及激波阻力阻力系数↑消耗3/4功率y 活塞发动机高速时螺旋桨效率低、桨尖易产生激波⇒喷气发动机y 降低波阻的超音速气动布局如后掠翼、面积率→蜂腰机身等y 音爆激波面上声学能量高度集中,这些能量让人感受到短暂而极其强烈的爆炸声。
超音速低压气流局部正激波斜激波局部亚音气流超音/亚音气流超音速气流膨胀加速压缩减速尾激波压缩减速y 音爆云激波后气体急剧膨胀降压降温潮湿天气气温低于露点水汽凝结水珠云雾y 亚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及扩压段斜激波及正激波拉伐尔喷管气流增压至亚音速燃烧室燃烧气流超音速喷出推力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斜激波气流增压且超音速气流超音速喷出航天空气动力学y 可压缩性黏性摩擦生热气流带走加热飞行器表面Ma=2⇒温度≈120侦察机Ma=3⇒温度y 热障结构强度↓刚度↓热能热辐射热传导气动热力学常温常压2000K<T<4000K 9000K<T 分子密度低11空气y 扑动速度均匀来流合速度合力升力推力机动性强举升/推进/悬停/快速变向等动作集于一个扑翼系统大升力利用非定常机制,其升力远高于常规飞行器,能够在低雷诺数条件下飞行。
空气动力学简介
第一章空气动力学简介第1节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1.1 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1.1.1 相对运动原理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取决于飞机和空气之间的相对运动情况,而与观察、研究时所选用的参考坐标无关。
也就是说,飞机以速度V在平静的空气中飞行时,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与远方空气以速度V流过静止不动的飞机时所产生的空气动力完全相同。
这就是相对运动原理在空气动力学中的应用。
空气相对飞机的运动称为相对气流,相对气流的方向与飞机运动的方向相反,见图1-1。
只要相对气流速度相同,产生的空气动力也就相等。
将飞机的飞行转换为空气的流动,使空气动力问题的研究大大简化。
风洞实验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建立起来的。
图1-1 飞机的运动方向与相对气流的方向1.1.2 连续性假设连续性假设是在进行空气动力学研究时,将大量的、单个分子组成的大气看成是连续的介质。
所谓连续介质就是组成介质的物质连成一片,内部没有任何空隙。
在其中任意取一个微团都可以看成是由无数分子组成,微团表现出来的特性体现了众多分子的共同特性。
对大气采用连续性假设的理由是与所研究的对象—飞机相比,空气分子的平均自由行程要比飞机的尺寸小得多。
空气流过飞机表面时,与飞机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不是单个分子所为,而是无数分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1.1.3 流场、定常流和非定常流流体流动所占据的空间称为流场。
在流场中的任何一点处,如果流体微团流过时的流动参数,速度、压力、温度、密度等随时间变化,这种流动就称为非定常流,这种流场被称为非定常流场。
反之,如果流体微团流过时的流动参数,速度、压力、温度、密度等不随时间变化,这种流动就称为定常流,这种流场被称为定常流场。
1.1.4 流线、流线谱、流管和流量流线是在流场中用来描绘流体微团流动状态的曲线。
在流线每一点上,曲线的切线方向正是流体微团流过该点时流动速度的方向。
在流场中,用流线组成的描绘流体微团流动情况的图画称为流线谱。
图1-2就是描绘气流流过翼型的流线谱。
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什么是空气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什么是空气动力学空气动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研究飞行器或其他物体在同空气或其他气体作相对运动情况下的受力特性、气体的流动规律和伴随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空气动力学的分类通常所说的空气动力学研究内容是飞机,导弹等飞行器在各种飞行条件下流场中气体的速度、温度、压力和密度等参量的变化规律,飞行器所受的升力和阻力等空气动力及其变化规律,气体介质或气体与飞行器之间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以及传热传质规律等。
从这个意义上讲,空气动力学可有两种分类法:1)根据流体运动的速度范围或飞行器的飞行速度,空气动力学可分为低速空气动力学和高速空气动力学。
通常大致以400千米/小时(这一数值接近于地面1atm,288.15K下0.3Ma的值)这一速度作为划分的界线。
在低速空气动力学中,气体介质可视为不可压缩的,对应的流动称为不可压缩流动。
大于这个速度的流动,须考虑气体的压缩性影响和气体热力学特性的变化。
这种对应于高速空气动力学的流动称为可压缩流动。
2)根据流动中是否必须考虑气体介质的粘性,空气动力学又可分为理想空气动力学(或理想气体动力学)和粘性空气动力学。
除了上述分类以外,空气动力学中还有一些边缘性的分支学科。
例如稀薄气体动力学、高温气体动力学等。
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在低速空气动力学中,介质密度变化很小,可视为常数,使用的基本理论是无粘二维和三维的位势流、翼型理论、升力线理论、升力面理论和低速边界层理论等;对于亚声速流动,无粘位势流动服从非线性椭圆型偏微分方程,研究这类流动的主要理论和近似方法有小扰动线化方法,普朗特-格劳厄脱法则、卡门-钱学森公式和速度图法,在粘性流动方面有可压缩边界层理论;对于超声速流动,无粘流动所服从的方程是非线性双曲型偏微分方程。
在超声速流动中,基本的研究内容是压缩波、膨胀波、激波、普朗特-迈耶尔流动(压缩波与膨胀波的基本关系模型及其函数模型)、锥型流,等等。
空气动力学知识点总结
空气动力学知识点总结一、概述空气动力学是涉及空气对物体运动产生的力学现象的学科,是研究空气的流动和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所产生的力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
空气动力学在现代工程设计、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建筑设计、气象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二、基本概念1.空气动力学基础学科:空气动力学是理论力学、气体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多个领域交叉的学科。
2.气动力学:指空气运动对物体所产生的力学效应和物体所受的力学反作用。
3.机翼:是创造升力的部分,承受飞行器全部重量的部分。
4.升力:是指在流体中飞行的物体所受的上升力。
5.阻力:是指在流体中移动的物体所受的阻碍力。
三、空气动力学的应用1.飞行器在飞行器方面的应用,空气动力学的重要性相当突出。
要使飞机的设计、制造、试验及飞行达到令人安全放心的水平,必须依靠空气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
2.轮船船的航行速度直接受到水流的阻力,而气体在飞行器上产生的阻力同样发生在船身上,空气动力学理论可用于轮船的设计和制造。
3.高速列车在铁路运输领域,高速列车的瞬息万变的空气动力学作用是影响其行驶稳定性和运输安全的重要因素。
4.建筑设计在建筑领域中,从设计建筑物的表面阻力与表面空气动力学特征,到楼宇的空气流体力学设计以及可持续建筑的改进,空气动力学在建筑设计上的作用愈发重要。
5.运动器材设计在运动器材设计方面,空气动力学可用于设计高尔夫球头、拉力器、船桨、滑翔机等不同型号和用途的器材。
四、空气动力学知识点总结1.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流体的流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流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气体的运动状态与流速、压力、温度和密度等相关。
3.常用的空气动力学运动模型,包括旋转圆盘模型、圆柱模型、球模型、机翼模型等。
4.空气动力学方程主要有牛顿运动定律、伯努利定理、连续性方程、动量守恒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等。
5.空气动力学实验包含风洞实验,飞行器模型的地面试验,飞行器在空中的试飞试验等。
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
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目录一、空气动力学概述 (2)1. 空气动力学简介 (3)2. 发展历史及现状 (4)3. 应用领域与重要性 (5)二、空气动力学基本原理 (6)1. 空气的力学性质 (7)1.1 气体状态方程 (8)1.2 空气密度与温度压力关系 (8)1.3 空气粘性 (9)2. 牛顿运动定律在空气动力学中的应用 (10)2.1 力的作用与动量变化 (11)2.2 牛顿第二定律在空气动力学中的体现 (13)3. 空气动力学基本定理 (14)3.1 伯努利定理 (15)3.2 柯西牛顿定理 (16)3.3 连续介质假设与流动连续性定理 (17)三、空气动力学基础概念 (18)1. 流体力学基础概念 (19)1.1 流速与流向 (20)1.2 压力与压强 (21)1.3 流管与流量 (22)2. 空气动力学特有概念 (23)2.1 空气动力系数 (25)2.2 升力与阻力 (26)2.3 空气动力效应与稳定性问题 (27)四、空气动力学分类及研究内容 (28)1. 空气动力学分类概述 (30)2. 理论空气动力学研究内容 (31)一、空气动力学概述空气动力学是研究流体(特别是气体)与物体相互作用的力学分支,主要探讨流体流动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压力分布和流动特性。
空气动力学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航空航天、汽车、建筑、运动器材等。
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不可压缩流体,即流体的密度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根据流体运动的特点和流场特性,空气动力学可分为理想流体(无粘、无旋、不可压缩)和实际流体(有粘性、有旋性、可压缩)两类。
在实际应用中,理想流体问题较为简单,但现实生活中的流体大多具有粘性和旋转性,因此实际流体问题更为复杂。
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牛顿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
这些原理构成了空气动力学分析的基础框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求解方程,可以预测和解释流体流动的现象和特性。
1空气动力学基础重点梳理
《空气动力学基础》重点梳理(2013年6月 陈辰编)第一章 引述一、空气动力学基本变量1.压强——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正压力dAdFp dA 0lim→=(0dA dA →)其中:L dA l <<<0,l 为分子间距,L 为特征长度(如弦长、展长、直径等)压强具有点的属性:无粘流体,流体内部任意一点的压强均是各向同性的,即压强值与受压面的方位无关。
2.密度——单位体积内的质量dvdmdv 0lim→=ρ(dv 不能趋向于0)密度具有点的属性。
3.温度kT KE 23=温度具有点的属性。
4.流动速度 5.切应力6.完全气体状态方程 (1)所用假设①它的分子是一种完全弹性的微小球粒; ②分子除彼此碰撞瞬间外没有作用力;③分子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微粒的实有总体积和气体所占空间相比可忽略不计)。
(2)完全气体状态方程R 为通用气体常数,其数值为)/(831522K s m ⋅;m 为所研究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T 为绝对温度(K)。
如将m R /改为R R 为气体常数。
7.单位二、空气动力及力矩 1.空气动力的来源(1)物体表面的压力分布;(2)物体表面的剪应力(摩擦应力)分布。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剪应力相切作用在物体表面且与运动方向相反。
2.R 的分解(1)投影到风轴系L :升力(垂直于∞V );D :阻力(平行于∞V ) (2)投影到体轴系N :轴向力(垂直于弦长c );A :法向力(平行于弦长c ) (3)风轴系与体轴系之间关系⎩⎨⎧+=-=ααααcos sin sin cos A N D A N L (迎角α——弦长c 与来流速度∞V 之间的夹角) 3.空气动力与力矩表达式 (1)单位展长的法向力与轴向力:()()⎰⎰-++-='TELE l l l TE LEu u u ds p ds p N θτθθτθsin cos sin cos()()⎰⎰+++-='TELE l l l TELEu u u ds p ds p A θτθθτθcos sin cos sin (2)单位展长的前缘力矩:()()[]⎰--+='TELEu u u u u LEds y p x p M θτθθτθsin cos sin cos ()()[]⎰+-+-+TELEl l l l l ds y p x p θτθθτθcos sin sin cos4.力与力矩的无量纲系数 (1)动压的定义221∞∞∞=V q ρ,∞∞V ,ρ为物体远前方的密度和速度。
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
3、中间层
中间层是在平流层之上,其顶端离地面的高度 大约为80~100公里。 中间层的特点: 1)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的温度先升后降 中间层的气温,当高度增加到45公里时,由35 公里时的-56.5℃增加到40℃左右,再随着高度的 增加,到80公里时,温度降低到-65.5℃以下。 2)有大量臭氧存在。 3)有水平方向的风,且风速相当大。 4)空气质量很少,只占整个大气的三千分之一。 这层空气不利于飞机飞行,只有探空气球飞行。
四、国际标准大气(表)
飞机的飞行性能与大气状态(温度、气压、 密度等)密切相关,而大气状态是瞬息多变的, 为了便于比较飞机的飞行性能,就必须以一定 的大气状态作为衡量标准。国际航空协会组织 参照中纬度地区(北纬35º ~60º 之间)大气状态的 平均值,订出了大气的状态数值,作为计算和 试验飞行器的统一标准,以便于对飞机、发动 机和其他飞行器的试飞结果和计算结果加以比 较。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大气,我们叫国际标准 大气。
2、空气的压缩性
一定质量的空气,当压力或温度改变时, 引起空气密度变化的性质,叫做空气的压缩性。 影响空气压缩性的主要因素: 1)气流的流动速度(v)。气流的流动速 度越大,空气密度的变化显著增大(或密度减 小的越多),空气易压缩(或空气的压缩性增 大)。 2) 空气的温度(t)。空气的温度越高, 空气的密度变化越小(或密度减小的越少) , 空气不易压缩(或空气的压缩性减小)。
4)有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 地球表面的海洋、江河中的水由于太阳照射而不断蒸 发,使大气中常常聚集着各种形态的水蒸气,在空中形成 了“积雨云”,随着季节的变化,就会形成云、雨、雾、 雪、雹和打雷、闪电等天气现象。 5)空气的组成成分一定 对流层中几乎包含了全部大气质量的3/4,主要是由于 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 由于对流层具有以上特点,会给飞机的飞行带来很大 影响。在高空飞行时,气温低,容易引起飞机结冰,温度 变化还会引起飞机各金属部件收缩,改变机件间隙,甚至 影响飞机正常工作。上下对流空气会使飞机颠簸,既不便 于操纵,又使飞机受力增大。
空气动力学知识点
空气动力学知识点空气动力学是研究空气在机体表面运动时产生的力学效应的学科。
空气动力学知识点涵盖了各种与空气流动有关的原理和现象,对于飞机、汽车、火箭等交通工具的设计和性能优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键的空气动力学知识点。
1. 升力和阻力在空气动力学中,升力和阻力是两个最基本的概念。
升力是指机翼等物体在飞行或运动时受到的垂直向上的力,使得物体能够获得提升力以保持飞行。
阻力则是运动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阻碍力,是飞机、汽车等移动物体必须克服的力量。
升力和阻力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空气流动的速度、密度、物体的形状等因素。
2. 卡门涡街卡门涡街是指当流体经过物体时,流体两侧产生的交错的涡流。
这些涡流会在物体后部形成一串被称为卡门涡街的旋涡,对物体的性能和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
减小或控制卡门涡街可以提高交通工具的效率和性能。
3. 翼型翼型是用于生产升力的构件,通常指飞机机翼的截面。
不同的翼型设计会影响飞机的飞行稳定性、速度、升力和阻力等性能。
常见的翼型包括对称翼型、半对称翼型和非对称翼型,每种翼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4. 涡流涡流是液体或气体在流动中形成的旋涡状结构。
在空气动力学中,涡流是产生升力和阻力的重要因素,也是风洞模拟实验和流场仿真计算的关键对象。
通过研究和控制涡流的生成和演变,可以改善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性能。
5. 马赫数马赫数是描述物体相对于音速运动速度的无量纲指标。
当飞机等物体的速度达到音速时,其马赫数为1,称为音速。
超音速则指马赫数大于1的速度范围,而亚音速则指马赫数小于1的速度范围。
马赫数的变化会对空气动力学效应和物体性能产生显著影响。
以上是关于空气动力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涵盖了空气流动、升力产生、阻力控制等领域的重要内容。
深入理解和掌握空气动力学知识,对于设计和优化交通工具的性能至关重要。
希望以上内容能为您对空气动力学有更深入的了解提供帮助。
空气动力学第一章
1.1.4 流体的粘性
流层间阻碍流体相对错动(变形)趋势的能力称为流体的粘性,相对错动流层间的一对摩擦力即粘 性剪切力。 牛顿(1686)发现,流体作用在平板上的摩擦力正比于速度U和平板面积A, 反比于高度h,而 是与 流体介质属性有关的比例常数:
m F = mAU / h
θ2
t1 t2
U
θ1
A
F
液体-可保持一定体积但不能保持形状 ➢ 流体与固体在力学特性上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二者承受剪应力和产生剪切变形能力上的不同。
如图所示,固体能够产生一定的剪切角变形量 (弧度)来抵抗剪切 应力:
q
q=t
G
θ
t
固体
1.1.2 流体的易流性
θ2
t1 t2
θ1
t
流体
静止流体在剪切力作用下(不论所加剪切应力 多么小,只要不等于零),将产生持续不断的变 形运动(流动),换句话说,静止流体不能承受剪切应力,将这种特性称为流体的易流性。
空气动力学第一章
1.1 流体属性
1.1.1 连续介质的概念
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是从宏观上研究流体(空气)的运动规律和作用力规律的学科, 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常用“介质”一词表示它所处理的流体。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
从微观角度而言不论液体还是气体,其分子之间都存在间隙,但这个距离与我们宏观上 关心的物体(如飞行器)的任何一个尺寸L相比较都是微乎其微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
1.1.3 流体的压缩性与弹性 流体受压时其体积发生改变的性质称为流体的压缩性,而抵抗压缩变形的能力和特性称为弹性。 # 体积弹性模量定义为产生单位相对体积变化所需的压强增高:
压缩性系数定义为单位压强差所产E生的= 体-积d增p量,: (N / m2 ) dv v
哈工大-空气动力学-第1章绪论及基础知识
纳维-斯托克斯 黏性流体运动方程:N-S方程 雷诺
雷诺实验 层流/湍流 雷诺平均N-S方程 附加雷诺/湍流应力
DV p R Dt
空气-气体动力学
兰金和雨贡纽:激波前后气动参数关系式 瑞利和泰勒:激波关系单向性 马赫:马赫角关系 阿克莱:Ma=V/a 普朗特和迈耶:斜激波和膨胀波理论 布兹曼:圆锥激波解的图解法 泰勒和马可尔:圆锥激波解的数值解 拉伐尔:发明拉伐尔/缩放喷管 斯多道拉、普朗特和迈耶:拉伐尔喷管流动特性
12
森林空气动力学
树木风阻∝风速:种植方式避免风害 风阻树冠/树叶: 树叶在高速风中结构变形 种子传播:繁衍规律、仿生力学
建筑物空气动力学
高/矮建筑物间涡流:风速大于普通布局的3-4倍 建筑物迎背风面: 背风面低压吸力效应 斜屋顶:倾斜角较小吸力效应屋顶掀翻
车辆空气动力学
2
空气与气体动力学的任务、研究方法及发展
流体力学
流体静力学 液体
水力学 理论流体动力学 润滑理论
流体动力学 气体 无黏流动 黏性流动
变化小
不可压缩低速 空气动力学 高度或低压影响
动力气象学 稀薄气体动力学
变化大 高速影响
气体动力学 亚/跨/超声速空气动力学 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 3 电磁流体动力学
10
空气/气体动力学的其他应用
鸟类/昆虫飞行及扑翼机
合力 升力 推力 均匀来流 合速度 扑动速度
机动性强 举升/推进/悬停/快速变向等动作集于一个扑翼系统 大升力 利用非定常机制,其升力远高于常规飞行器,能够在低雷诺数条件下飞行。
11
绕障碍物流动的卡门涡街
低Re数 绕流运动 周期性脱落 旋向相反 排列规则 双列线涡 即卡门涡街
北航空气动力学课件各章总结及基本要求.ppt
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在括号中打√,可多选):
(1)甘油与酒精的粘性差别很大,因此二者的粘性剪应力 差别也很大 ( )
(2)甘油的粘性系数确定,因此甘油中的粘性剪应力也确 定; ( ) (3)在同样的速度梯度(变形速度)下,甘油中的粘性剪 应力大于酒精的粘性剪应力; ( ) (4)在同样的速度梯度(变形速度)下,甘油中的粘性剪 应力大小不受温度影响; ( )
• 要注意上述都是流体的物性参数,当气体运动时,其相 对压缩性必须用运动气体马赫数大小来代表。
• 作用力的分类:彻体力和表面力。 • 作用力的表达: 彻体力
F f lim f i f j f k , x y z v 0
表面力
F P T c p lim lim lim p n A A A A 0
DV V V a V 一维形式: s Dt t s
• 流体微团的变形和运动包括线变形、角变形、转动和平动: 线变形:
u v w , x y , z x y z
1 1 w v u w v u 1 , , 2 y z 2 z x 2 x y
• 理想流和静止流体中的压强:法向应力 p 特性:各向同性
• 流体平衡微分方程
p f x x p f y y p f z z
dp d ( f dx f dy f dz ) x y z
• 意义:静止或平衡流体中,某方向的压强变化(梯度) 由该方向的彻体力造成。 • 等压面方程:
4. 空气动力学基本方程是本章重点,微分形式方程要重点掌握连 续方程、欧拉方程和能量方程的表达和意义;掌握微元控制体 分析方法;掌握伯努利方程的表达、意义、条件和应用;积分 形式方程要掌握质量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的表达和意义 ,并会用它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
分类:
低速 亚声速 跨声速 超声速(高超)
稀薄气体空气动力学、气体热化学动力学、电磁流体力 学等
工业空气动力学
研究方法:
(1)流体微团: 空气的小分子群,空气分子间的自由行程与飞行器相 比较 太小,可忽略分子的运动
(2)流线:
一、流场(续)
(3)流管:
多个流线形成流管
管内气体不会流出
管外气体也不会流入,不同的截面上,流量相同
(4)定常流:
流场中各点的速度、加速度以及状态参数等只是几
何位置的函数,与时间无关
(5)流动的相对性
质量守恒原理在流体力学中的应用
或写成:
d dV dA0 V A
VAm(常数)
在连续V小方、程小:范围内常 数 , d0 A大,V小
VA常数 A小,V大
三、伯努里方程(能量守恒定律)
在低速不可压缩的假设下,密度为常数
伯努里方程: 其中:p-静压,
p1V2 C(常数)
2
1/2V2 — 动压,单位体积的动能,与高
四、飞机的操纵机构
飞机:升降舵、方向舵、副翼及油门杆 导弹:摆动发动机喷管,小舵面 1.升降舵偏转角e
后缘下偏为正,产生正升力,正e产生负俯仰力矩M 2.方向舵偏转角r 方向舵后缘左偏为正,
正r产生负偏航力矩N 3.副翼偏转角a
右副翼后缘下偏 (左副翼随同上偏)为正 正a产生负滚转力矩L
五 、弹飞行运动的特点
刚体飞机,空间运动,有6个自由度:
三质、心飞x、行y、器z线运运动动的(自速度由增度减,升降,左右移动)
空气动力学的基础知识
空气动力学的基础知识空气动力学是研究流体力学中与气体运动有关的力和运动的学科。
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对象是运动的气体,其中包括飞行器、汽车、建筑物、船舶、火箭等物体在气体中的运动、流动和受力等问题。
本文将从空气动力学的基础知识入手,为读者介绍空气动力学的相关内容。
流场和速度场空气动力学研究的第一个问题是流体的流动。
流体的流动可以用流场和速度场来描述。
流场是指各点流体运动状态(流速、流速方向、密度、温度等)的分布情况。
速度场是指各点流体的流动速度。
流体的运动状态决定了它受力的状态,因此分析流场和速度场是空气动力学研究的第一步。
流场和速度场的计算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空气动力学中的基础问题。
流体的连续性方程和动量守恒方程空气动力学中研究流体的运动过程需要遵循连续性方程和动量守恒定律。
连续性方程是描述流体运动过程的基本方程之一,它表述了流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任何一定横截面积内的物质流量相等。
动量守恒方程则描述了流体受力过程中的运动状态,这个方程能够反映物体在流体中穿过一个受力区域时所受的阻力、压力、力矩等信息。
空气动力学中的雷诺数在空气动力学中,雷诺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是空气动力学中的无量纲参数,决定了流体的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可以用于描述边界层和湍流状态。
简而言之,当雷诺数越大时,流体会越容易变得湍流,这会对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和设计带来许多影响。
翼型和飞行器翼型是空气动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描述飞行器机翼截面形状的函数。
翼形的设计对飞行器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它能够影响到飞机的升力、阻力、抗扭稳定性、滚转和俯仰稳定性等方面。
因此,研究翼型的设计和性能是空气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结语空气动力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涉及众多的物理和数学知识。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空气动力学中的一些基础知识,例如流场和速度场、连续性方程和动量守恒方程、雷诺数、翼型和飞行器等。
对于空气动力学的学习者来说,深入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对于学习和掌握这门学科是非常有帮助的。
空气动力学基础
空气动力学基础空气动力学是研究空气对物体的作用力和物体在空气中运动规律的学科。
它在航空航天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原理和应用。
一、空气动力学概述空气动力学是围绕着气体流动学和力学展开的学科,主要研究气体与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力以及物体在气体中的运动。
空气动力学基础理论包括气体流动方程、边界条件和流场特性等。
它是航空航天工程设计和性能分析的重要依据。
二、空气动力学原理1. 气体流动方程空气动力学中的主要流动方程是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
连续性方程描述了流体的质量守恒,动量方程描述了流体的动量守恒,能量方程描述了流体的能量守恒。
2. 升力和阻力在运动中的物体受到空气的作用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升力和阻力。
升力使得物体能够克服重力向上运动,而阻力则阻碍物体的运动。
这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形状、速度和气体性质等有关。
3. 测试和模拟为了研究物体在空气中的行为,人们通常会进行实验和数值模拟。
实验方法包括风洞试验和模型试飞等,而数值模拟则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气体流动进行数值计算和模拟。
三、空气动力学应用1. 飞行器设计空气动力学是飞行器设计的重要基础。
通过研究飞行器在不同速度和高度下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可以优化飞行器的外形设计,提高其升阻比,提高飞行效率和安全性。
2. 空气动力学仿真使用计算机模拟和仿真技术,可以在设计阶段对飞行器进行空气动力学分析。
这样可以预测飞行器在各种工况下的性能和稳定性,指导设计改进。
3. 空气动力学研究空气动力学研究不仅应用于飞行器设计,还广泛用于其他领域,如汽车、建筑物和体育器材等的设计和优化。
通过研究空气动力学原理,可以改进产品性能,提高安全性和舒适度。
四、结论空气动力学作为研究物体在空气中运动的学科,对于航空航天工程和其他领域的设计和性能分析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运用到实际应用中,可以推动科技的进步,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西工大空气动力学PPT课件第一章
3 气体的压缩性、粘性和热传导
压缩性(弹性)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一定质量气体的 体积或密度随压强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度量气体压缩性大小用体积弹性模数E 各种物质的弹性模量是不同的,所以它们的压缩性也不同。
如水的弹性模量为 2.1×109 N / m2
−4 当压强增大一个大气压时密度变化 0.5 × 10
px = p y = pz = p
P
Px
dy
n
X o dx A
dz
结论 理想流体内一点处的压强与受压面 方位无关,方向垂直指向作用面。 压强仅是空间坐标的连续函数。
△ABC的面积ds
z C
Py
流体微团四面体和压强
2 流体的密度、压强和温度
完全气体的状态方程 分子是完全弹性的 忽略内聚力 忽略分子微粒的实有总体积
流动性弱
将固体、液体 和气体放在一 密闭的容器当 中,会有什么 现象?
1
连续介质假设
微观上:流体分子距离的存在以及分子运动的随机性使得 微观上:流体分子距离的存在以及分子运动的随机性使得 流体的各物理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都是不连续的。 流体的各物理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都是不连续的。
空气动力学研究对象(飞行器)的特 征尺寸远大于流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低层大气层
高温层:85~500Km
高层大气层
电离层
外层大气:>500Km
5 标准大气
大气的分层
•普通飞机主要在对流层和平流层飞行,约39Km左右。 •探测气球:44Km左右 •定点通讯卫星约35000Km •航天飞行器几百Km
5 标准大气
海平面上的标准值
Ta = 288.15 K pa = 101325 N / m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飞机与飞机系统第一章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大气层和标准大气地球大气层地球表面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
飞机在大气层内运动时要和周围的介质——空气——发生关系,为了弄清楚飞行时介质对飞机的作用,首先必须了解大气层的组成和空气的一些物理性质。
根据大气的某些物理性质,可以把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变温层)、平流层(同温层)、中间层、电离层(热层)和散逸层。
对流层的平均高度在地球中纬度地区约11公里,在赤道约17公里,在两极约8公里。
对流层内的空气温度、密度和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下降,并且由于地球对大气的引力作用,在对流层内几乎包含了全部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因此该层的大气密度最大、大气压力也最高。
大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及其它微粒,所以云、雨、雪、雹及暴风等气象变化也仅仅产生在对流层中。
另外,由于地形和地面温度的影响,对流层内不仅有空气的水平流动,还有垂直流动,形成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突风。
对流层内空气的组成成分保持不变。
从对流层顶部到离地面约30公里之间称为平流层。
在平流层中,空气只有水平方向的流动,没有雷雨等现象,故得名为平流层。
同时该层的空气温度几乎不变,在同一纬度处可以近似看作常数,常年平均值为摄氏零下度,所以又称为同温层。
同温层内集中了全部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一不到一些,所以大气的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对流层和平流层这两层大气内,而且目前大部分的飞机也只在这两层内活动。
中间层从离地面30公里到80至100公里为止。
中间层内含有大量的臭氧,大气质量只占全部大气总量的三千分之一。
在这一层中,温度先随高度增加而上升,后来又下降。
中间层以上到离地面500公里左右就是电离层。
这一层内含有大量的离子(主要是带负电的离子),它能发射无线电波。
在这一层内空气温度从-90℃升高到 1 000℃,所以又称为热层。
高度在150公里以上时,由于空气非常稀薄,已听不到声音。
散逸层位于距地面500公里到1 600公里之间,这里的空气质量只占全部大气质量的1011 ,是大气的最外一层,因此也称之为“外层大气”。
大气的物理性质大气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温度、压强、密度、粘性和可压缩性等。
气体的压强p是指气体作用于容器内壁的单位面积上的正压力。
大气的压强是指大气垂直地作用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力。
随着高度的增加,由于大气越来越稀薄,大气的压强逐渐降低。
气体的温度T表征气体的冷热程度,是与气体分子运动密切相关的。
温度的度量单位常用摄氏温标t[℃]和绝对温标T[K]来表示。
从微观来看,气体分子作不规则的热运动时,它的运动平均动能越大,则宏观表现为温度越高。
气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与绝对温度成正比。
在绝对温标零点,理想气体的分子热运动就终止了。
单位体积物体所含有的质量称为密度。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
空气的密度与压力的变化成正比,与温度的变化成反比。
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逐渐降低。
当气体层间发生相对运动或气体与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气体内部两个流体层接触面上或者在气体与物体的两个接触面上,便产生相互牵扯和相互粘连的内摩擦力,流体的这种性质称为粘性。
粘性是流体的固有属性之一。
流体粘性力的大小可以用流体的粘性系数 来表示。
不同流体的粘性系数各不相同,同一流体的粘性系数也与温度有关。
液体的粘性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气体的粘性系数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流体在压强或温度改变时,能改变其原来体积及密度的特性,称为流体的可压缩性。
标准大气飞行中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和发动机推力,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取决于介质(大气)的压强、温度及其它物理性质。
大气的压强、密度和温度等参数在地球表面不同的几何高度上,在不同的纬度上,不同的季节,以及一天内不同的时间上是各不相同的。
这样一来,同一飞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地点所进行的同一种纲目飞行的结果也就各不相同了。
为了便于作性能计算,便于整理飞行试验数据,便于同一类飞机进行性能比较,国际航空界根据多年观测北半球中等纬度区域内,各高度上的大气压强、温度、密度等的年平均值的结果。
将大气参数加以模型化,制定了国际标准大气表。
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连续性假设流体和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显然分子之间是有空间的。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流体的物理量在空间是不连续分布的,同时由于分子的随机运动,又导致任一空间点上的流体物理量对于时间的不连续性。
由此可见,流体物理量的分布,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在空间和时间都是不连续的。
但是我们在流体力学中讨论的问题的特征尺寸(如飞机)往往远大于流体的分子距离。
这样,我们有理由引进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即将真正的流体看成是由稠密而无间隙的连续介质所组成的。
流体既被看成是连续介质,则反映宏观流体的各种物理量都是空间和时间的连续函数。
因此,在以后的讨论中都可以引用连续函数的数学分析工具,来研究流体各种运动状态下的有关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当然,流体连续介质模型是一个具有相对意义的概念。
根据上述连续介质模型,把介质看成是连绵一片的流体,介质所占据的空间里到处都弥散着这种介质,而不再有空隙。
低速空气动力学、高速空气动力学,甚至高超音速空气动力学都是在连续介质这样一个模型下进行研究的。
只有到了外层大气,如在120—150公里的高度上,空气分子平均自由行程(一个分子在与另一个分子发生碰撞前所行经的平均路程)大约与飞机的尺寸处于同一数量级,在200公里的高度上,分子的平均自由行程有好几公里。
这时空气再也不能认为是连续介质了。
运动转换原理当飞机在原来静止的空气中作等速直线飞行时,将引起物体周围空气的运动,同时空气将给飞机以作用力。
因此研究静止气流中飞机作等速直线运动所受的力问题可以转变为让飞机静止,以一股直匀的气流迎面吹来,两者所受的力是相等的。
这就是所谓的运动转换原理。
无论是实验还是理论计算,这个原理都是常用的。
低速流动特性流体的连续性定理在一个容器中充满液体,把进口和出口的开关同时打开,让液体从容器中经过剖面面积不等的管道流出,同时保持容器内液体表面的位置不变(如图1-1所示)。
这时,流体的流动是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因而是稳定的流动。
如果流体流动的速度不太高,把流体看作是不可压缩的,即在流动过程中流体的密度不发生变化。
同时流体既没有流入也没有流出。
那么,管道剖面面积小的地方流速大,而管道剖面面积大的地方流速小。
常量==222111ρρv s v s (1-1)流体的伯努利定理在上述流体的连续性实验装置中,如果在不同的剖面管道上装有液体压强计,则可以从压强计内液面的高低得出不同剖面的管道内流体静压的大小。
实验表明:在管道剖面面积大的地方,流体的静压也大,在管道剖面面积小的地方,流体的静压也小。
1738年瑞士物理学家伯努利首先推导出不同剖面的管道内流体的流速和静压之间的关系为v p v p v p 233322222111212121ρρρ+=+=+= 常量 (1-2) 或 p v p 0221=+ρ (1-3) 上式称为流体的伯努利方程。
式中p 称为静压,v 221ρ称为动压,而p 0称为总压。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推导流体的伯努利方程时,要求在管道中流动的流体能量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因此它只能用于理想流动,即不考虑流体在流动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图1-1 管道中流体的流动1—容器;2—管道;3—进口开关;4—出口开关;5—玻璃管流动状态流体的流动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流体微团分层地流动,各层之间不互相混淆,称为层流;另一种是流体微团作杂乱无章的运动,分不清层与层的界限,称为紊流。
流体微团运动时,每一微团都要受到粘性力(与分子的热运动有关)与惯性力(与微团加速度运动有关)的作用。
粘性力起的作用占主导地位,流动将呈层流状态;惯性力起的作用占主导地位,流动则由层流状态转变为紊流状态。
附面层当气流流经物体(如机翼)时,由于实际气体存在粘性,就在绕流物体的周围存在两个不同的流动区域,一是紧贴在物体表面的一个薄层(图1-2之a)及尾迹(图1-2之b),另一是外部流动区(图1-2之c)。
紧贴在物体表面的这个薄层称为附面层,其厚度顺着气流是逐渐加厚的。
在附面层内,必须考虑流体粘性的作用,而在外部流动区,粘性的影响可以忽略,即可将流体视为理想气体。
图1-3 附面层内的流速分布图1-2 绕过机翼的粘性气流a-附面层;b—尾迹;c—自由流若沿物体表面某点处的法线把附面层放大来看,可得到附面层内流速分布的图象(如图1-3所示)。
在物体的表面处,流速为零,沿法线向外,流速逐渐增大,直到等于外部流动的流速。
通常把流速达到外部流速的99%这一点离表面的距离,称为该处附面层的厚度δ。
在绕流物体的前缘,δ值为零,至后缘附近,δ达到最大值。
一般情况下,δ值约为绕流物体长度的1%左右。
按流体的流动状态,可以把附面层分成层流附面层和紊流附面层。
经常遇到的是一种混合附面层状态:在物体前部是层流附面层,而在后部则是紊流附面层(如图1-4所示)。
由层流附面层转为紊流附面层的那一点称为“转捩点”,如图1-4(c)中的T点所示。
机身和机翼表面上的转捩点位置将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前移。
另外,物体表面越粗糙,转捩点越靠前。
上面说的是附面层没有从物体表面分离的情况。
当气流流过流线型较差的物体时,由于流速下降,压强增大,逐渐使得后部的附面层加厚,以致使附面层中的气流发生倒流,如图1-5所示。
图中A点即为气流分离点。
附面层发生分离后,将在物体后部形成涡流区(如图1-6所示)。
附面层分离区和物体后部涡流区内的压强要比物体前部的小,因此,物体前部受到的压力要比后部受到的压力大,于是就形成了所谓的“压差阻力”,也称为形状阻力。
有关压差阻力的概念,我们将在下一章中作详细的介绍。
图1-4 附面层流动状态图a-层流;b—紊流;c—混合附面层图1-5 附面层的分离图1-6 涡流区附面层发生气流分离后,压差阻力急剧上升,导致总阻力的迅猛增大。
压差阻力除与物体的外形有关外,还与它的表面光洁度、来流速度的大小和来流初始紊流度有关。
由此可见,飞机的流线型外形和光洁的表面对降低阻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翼型所谓翼型就是沿着飞机机身纵轴平行的方向剖一刀,所剖开来的剖面形状(通常也称为“翼剖面”),如图1-7所示。
所谓机身纵轴就是从机头到机尾贯穿机身的那条轴线。
一般翼剖面的前端圆钝、后端尖锐,上边较弯、下边较平,上下不对称,很象一条去掉尾巴的鱼的形状。
翼剖面最前端的一点称为“前缘”,最后端的一点称为“后缘”。
前缘与后缘之间的连线称为“翼弦”,也称为“弦线”。
翼弦或弦线的长度称为弦长,通常用b 来表示。
图1-7 翼型(翼剖面)1—翼剖面;2—前缘;3—后缘;4—翼弦影响翼型性能的最主要的参数是翼型的厚度和弯度。
以翼弦为基础,作若干条垂直线,每一条垂线在翼型内的长度即代表该处的翼型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