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浜文化简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大百科全书》
发现和命名:1957年发掘的浙江吴兴邱城遗址, 下层是以红陶为主的遗存。1959年,浙江省文物 管理委员会等单位在嘉兴马家浜遗址发掘,发现有 与邱城下层同类的遗物并有房基、墓葬等遗迹。同 年,江苏省文物工作队发掘的吴江梅堰遗址中,也 含有这一类遗存。60年代,有人把它归属于青莲 岗文化。后来,有人进一步定为青莲岗文化江南类 型的马家浜期。70年代起,有人把它与青莲岗文 化相区分,提出了马家浜文化的命名,现已普遍得 到承认。经发掘的主要遗址,除马家浜、邱城外还 有浙江桐乡罗家角,江苏吴县草鞋山、常州圩墩等。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东南文化区:
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菘泽文化——良渚文化
(前5000—3000年)(前5000年) (前4000年) (前3300—2200) (前5300—4200)
水稻栽培从长江流域逐渐传播到黄河流域,大运 河浙米北运,解决了人类文明生存延续的首要问 题——吃。以稻米为基础的文化逐步融入中原文 化,加上后来的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共同孕育了 博大的中华文化。中国人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 子孙”,这个“炎”指的就是炎帝,也即发明种 稻工具耒耜的“神农氏” ;“社稷”的“稷”本意为 “谷神”,“精”和“粹”的实意就是精选的米, 从这些都可见稻谷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影响。
三:文化特点和分期:主要文化特点有三:
碳化水稻 特点一:
栏杆式房屋
陶盉
品稻:禾城之“禾”,上承马家浜
马家浜文化有相当多的遗址出土稻谷遗存。 1979年,桐乡罗家角遗址发现炭化谷粒, 有籼稻、粳稻,距今 7000多年,较河姆渡遗址发现稻谷的年代还略早一些。江苏吴县 草鞋山等遗址中,发现了水稻田,还有以水井、水塘为水源的灌溉系统。在当时的陶 釜内底,多次发现米饭烧结的锅巴。这些说明马家浜文化已发展出稻作农业,嘉兴乃 至浙江,是稻作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数千年来稻文化传承、积淀最丰厚的地方。
陶器的出现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陶 器以前,人类制造石器、骨器、木器等等,都只是改变了 自然物的形态,而没有改变它们的本质。而制陶技术是古 代设计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性的突破,是人类生产发展 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文化特点和分期:主要文化特点有三:
陶釜 特点二:
陶豆
陶盉
说陶: 泥与火的熔炼中升起文明霞光
陶器主要是红陶, 以外红里黑或表红胎黑(炊具是 砂红陶)的泥质陶(盛具为灰泥质陶器)为特色, 多素面,外器耳的罐、圆锥足鼎等具有代表性。
陶器是用泥巴(粘土)成型晾干后,经 600℃以上的高 温烧制而成的器物。
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为 浙江省嘉兴县马家浜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 在太湖地区,南达浙江的钱塘江北岸,西北 到江苏常州一带。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 正,年代约始于公元前5000年,到前4000年 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马家浜文化及其后续 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发现与确立,表明 太湖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源远流长、自成系统, 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一:马家浜文化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元论——多元论。 中原中心说——满天星斗、向心的花瓣 形状、多元一体。 顾颉刚、王国维、傅斯年、蒙文通、徐 旭生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系(苏秉琦观点)
? 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 北方 ? 以山东为中心的 东方 ? 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 中原 ? 以环太湖为中心的 东南部 ? 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 西南部 ? 以鄱阳湖至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 南方
马家浜文化概述
文茅化草展木屋示,区做、旧无的木公拦害栅水,原稻始种的植夯土区围、墙优,木质 头扬水上的果刻原蔬画始的凤菜原 鸟示始 纹范图 图腾 腾区、 大、符 旗水号…,产…高这养悬就殖的是玉及嘉璜兴垂装马钓饰家,区浜飘农、 业农休家闲乐园的休大闲门餐。 饮区等若干功能区域。
正中间的图腾柱,是石锛的造型,石锛 ——新石器时代的 代表性工具之一。其他八根柱子上的造型,据说也是根据 马家浜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些文物造型雕刻的。
六大区各有自己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道路。
东南文化区:
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菘泽文化——良渚文化
(前5000—3000年)(前5000年) (前4000年) (前3300—2200) (前5300—4200)
河 姆 渡 文 化 骨 耜
二:马家浜文பைடு நூலகம்遗址的发现和命名
从1959年嘉兴马家浜遗址发现至今 已有45年。45年来,随着田野考古的 不断进展,在环太湖地区陆续发现、 发掘了一大批马家浜文化遗址,积累 了大量实物材料,从而极大地开阔了 视野,丰富了人们对马家浜文化的既 有认识。马家浜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 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代表, 是中华民族文化起源的摇篮之一。
遗址命名之争:邱城( 1957,30000 平方,上中下三层) 马家浜(1959年,15000方、上下两层)争论持续 16年, 1975年科院考古所研究员 吴汝祚(浙江省嘉兴市人) [1] , 在1975年第5期的《考古》上发文,率先提出了“马家浜 文化”的命名。在 1977年11月南京召开的长江下游新石 器时代学术讨论会上,由于 夏鼐(吴汝祚的浙江大学导师) [2] 等考古学家的坚持,并确认嘉兴马家浜遗址为代表的 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中下游、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 文化的代表。至此,马家浜文化才得以正式定名。 1984 年11月在嘉兴召开的太湖流域古文化讨论会上,考古学家 苏秉琦 教授对马家浜文化的发生和发展,给予很高的评价。 马家浜文化已载入《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和1990年出版 的《中国大百科全书 ?考古卷》,确定了它在史前文化考 古中的地位。 一系列遗址的先后出土,说明 这样的命名 是科学的,有说服力的。
当马家浜先民煮出第一釜香喷喷的 白米饭,那一刻人类朝文明又迈进了 一大步。古籍载,“太古之初,人食 草木之实穴居野处。山居则食鸟兽羽 (衣)皮,饮血茹毛,近水则食鱼鳖螺 蛤”,人生活的全部目的只是为了不 饿死。这些饭粒使马家浜人逐渐有了 比较稳定、可靠的食物来源,进而有 了定居生活的条件,还可以用多余的 粮食饲养家畜,发展起畜牧业。
发现和命名:1957年发掘的浙江吴兴邱城遗址, 下层是以红陶为主的遗存。1959年,浙江省文物 管理委员会等单位在嘉兴马家浜遗址发掘,发现有 与邱城下层同类的遗物并有房基、墓葬等遗迹。同 年,江苏省文物工作队发掘的吴江梅堰遗址中,也 含有这一类遗存。60年代,有人把它归属于青莲 岗文化。后来,有人进一步定为青莲岗文化江南类 型的马家浜期。70年代起,有人把它与青莲岗文 化相区分,提出了马家浜文化的命名,现已普遍得 到承认。经发掘的主要遗址,除马家浜、邱城外还 有浙江桐乡罗家角,江苏吴县草鞋山、常州圩墩等。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东南文化区:
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菘泽文化——良渚文化
(前5000—3000年)(前5000年) (前4000年) (前3300—2200) (前5300—4200)
水稻栽培从长江流域逐渐传播到黄河流域,大运 河浙米北运,解决了人类文明生存延续的首要问 题——吃。以稻米为基础的文化逐步融入中原文 化,加上后来的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共同孕育了 博大的中华文化。中国人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 子孙”,这个“炎”指的就是炎帝,也即发明种 稻工具耒耜的“神农氏” ;“社稷”的“稷”本意为 “谷神”,“精”和“粹”的实意就是精选的米, 从这些都可见稻谷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影响。
三:文化特点和分期:主要文化特点有三:
碳化水稻 特点一:
栏杆式房屋
陶盉
品稻:禾城之“禾”,上承马家浜
马家浜文化有相当多的遗址出土稻谷遗存。 1979年,桐乡罗家角遗址发现炭化谷粒, 有籼稻、粳稻,距今 7000多年,较河姆渡遗址发现稻谷的年代还略早一些。江苏吴县 草鞋山等遗址中,发现了水稻田,还有以水井、水塘为水源的灌溉系统。在当时的陶 釜内底,多次发现米饭烧结的锅巴。这些说明马家浜文化已发展出稻作农业,嘉兴乃 至浙江,是稻作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数千年来稻文化传承、积淀最丰厚的地方。
陶器的出现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陶 器以前,人类制造石器、骨器、木器等等,都只是改变了 自然物的形态,而没有改变它们的本质。而制陶技术是古 代设计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性的突破,是人类生产发展 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文化特点和分期:主要文化特点有三:
陶釜 特点二:
陶豆
陶盉
说陶: 泥与火的熔炼中升起文明霞光
陶器主要是红陶, 以外红里黑或表红胎黑(炊具是 砂红陶)的泥质陶(盛具为灰泥质陶器)为特色, 多素面,外器耳的罐、圆锥足鼎等具有代表性。
陶器是用泥巴(粘土)成型晾干后,经 600℃以上的高 温烧制而成的器物。
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为 浙江省嘉兴县马家浜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 在太湖地区,南达浙江的钱塘江北岸,西北 到江苏常州一带。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 正,年代约始于公元前5000年,到前4000年 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马家浜文化及其后续 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发现与确立,表明 太湖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源远流长、自成系统, 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一:马家浜文化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元论——多元论。 中原中心说——满天星斗、向心的花瓣 形状、多元一体。 顾颉刚、王国维、傅斯年、蒙文通、徐 旭生
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系(苏秉琦观点)
? 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 北方 ? 以山东为中心的 东方 ? 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 中原 ? 以环太湖为中心的 东南部 ? 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 西南部 ? 以鄱阳湖至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 南方
马家浜文化概述
文茅化草展木屋示,区做、旧无的木公拦害栅水,原稻始种的植夯土区围、墙优,木质 头扬水上的果刻原蔬画始的凤菜原 鸟示始 纹范图 图腾 腾区、 大、符 旗水号…,产…高这养悬就殖的是玉及嘉璜兴垂装马钓饰家,区浜飘农、 业农休家闲乐园的休大闲门餐。 饮区等若干功能区域。
正中间的图腾柱,是石锛的造型,石锛 ——新石器时代的 代表性工具之一。其他八根柱子上的造型,据说也是根据 马家浜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些文物造型雕刻的。
六大区各有自己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道路。
东南文化区:
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菘泽文化——良渚文化
(前5000—3000年)(前5000年) (前4000年) (前3300—2200) (前5300—4200)
河 姆 渡 文 化 骨 耜
二:马家浜文பைடு நூலகம்遗址的发现和命名
从1959年嘉兴马家浜遗址发现至今 已有45年。45年来,随着田野考古的 不断进展,在环太湖地区陆续发现、 发掘了一大批马家浜文化遗址,积累 了大量实物材料,从而极大地开阔了 视野,丰富了人们对马家浜文化的既 有认识。马家浜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 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代表, 是中华民族文化起源的摇篮之一。
遗址命名之争:邱城( 1957,30000 平方,上中下三层) 马家浜(1959年,15000方、上下两层)争论持续 16年, 1975年科院考古所研究员 吴汝祚(浙江省嘉兴市人) [1] , 在1975年第5期的《考古》上发文,率先提出了“马家浜 文化”的命名。在 1977年11月南京召开的长江下游新石 器时代学术讨论会上,由于 夏鼐(吴汝祚的浙江大学导师) [2] 等考古学家的坚持,并确认嘉兴马家浜遗址为代表的 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中下游、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 文化的代表。至此,马家浜文化才得以正式定名。 1984 年11月在嘉兴召开的太湖流域古文化讨论会上,考古学家 苏秉琦 教授对马家浜文化的发生和发展,给予很高的评价。 马家浜文化已载入《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和1990年出版 的《中国大百科全书 ?考古卷》,确定了它在史前文化考 古中的地位。 一系列遗址的先后出土,说明 这样的命名 是科学的,有说服力的。
当马家浜先民煮出第一釜香喷喷的 白米饭,那一刻人类朝文明又迈进了 一大步。古籍载,“太古之初,人食 草木之实穴居野处。山居则食鸟兽羽 (衣)皮,饮血茹毛,近水则食鱼鳖螺 蛤”,人生活的全部目的只是为了不 饿死。这些饭粒使马家浜人逐渐有了 比较稳定、可靠的食物来源,进而有 了定居生活的条件,还可以用多余的 粮食饲养家畜,发展起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