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磨成针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成语故事铁杵磨成针课件
![成语故事铁杵磨成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fcdf7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c.png)
杵磨成针的故事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
价值观。
在那个时代,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寓意着人们应该坚持不懈地努力 ,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个故事也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 的勤劳和智慧,以及他们对于恒
心和毅力的推崇。
02
铁杵磨成针的含义和 寓意
铁杵磨成针的含义
01
铁杵磨成针
铁杵磨成针的启示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 只要有恒心和毅力,任何困难 都能够克服。
成功需要付出努力和时间,没 有捷径可走,只有坚持不懈地 努力,才能够取得成功。
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只 要我们有足够的毅力和决心, 也能够像老妇人一样,将困难 变成现实。
04
铁杵磨成针的应用和 影响
铁杵磨成针的应用
取正能量和智慧。
03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和 启示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讲述的是一位老妇人坚持不懈地磨铁杵,最终将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老妇人一开始是为了给女儿缝补衣服,但由于家境贫寒,没有现成的针,于是她决 定自己将铁杵磨成针。
经过长时间的辛苦努力,老妇人最终将铁杵磨成了针,她的毅力和决心得到了回报 。
鼓励毅力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常常被用来鼓 励人们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不 断努力克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
。
强调耐心
这个故事也强调了耐心的重要性, 有时候成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 和磨练,只有耐心地坚持下去才能 获得成功。
激励自我提升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激励人们不断自 我提升,不断学习和进步,通过不 断地努力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
铁杵磨成针的寓意
恒心与毅力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成 功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只 有持之以恒地追求目标,才能够
价值观。
在那个时代,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寓意着人们应该坚持不懈地努力 ,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个故事也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 的勤劳和智慧,以及他们对于恒
心和毅力的推崇。
02
铁杵磨成针的含义和 寓意
铁杵磨成针的含义
01
铁杵磨成针
铁杵磨成针的启示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 只要有恒心和毅力,任何困难 都能够克服。
成功需要付出努力和时间,没 有捷径可走,只有坚持不懈地 努力,才能够取得成功。
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只 要我们有足够的毅力和决心, 也能够像老妇人一样,将困难 变成现实。
04
铁杵磨成针的应用和 影响
铁杵磨成针的应用
取正能量和智慧。
03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和 启示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讲述的是一位老妇人坚持不懈地磨铁杵,最终将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老妇人一开始是为了给女儿缝补衣服,但由于家境贫寒,没有现成的针,于是她决 定自己将铁杵磨成针。
经过长时间的辛苦努力,老妇人最终将铁杵磨成了针,她的毅力和决心得到了回报 。
鼓励毅力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常常被用来鼓 励人们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不 断努力克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
。
强调耐心
这个故事也强调了耐心的重要性, 有时候成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 和磨练,只有耐心地坚持下去才能 获得成功。
激励自我提升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激励人们不断自 我提升,不断学习和进步,通过不 断地努力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
铁杵磨成针的寓意
恒心与毅力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成 功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只 有持之以恒地追求目标,才能够
《铁杵磨成针》课件
![《铁杵磨成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010c9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1.png)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挫折
05
CHAPTER
铁杵磨成针故事的启示
毅力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才能克服困难,最终获得成功。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心,再大的困难也能够被克服。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最终实现目标。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这个故事也强调了毅力和恒心的重要性,只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才能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02
CHAPTER
铁杵磨成针的寓意解析
Hale Waihona Puke 毅力是实现目标的关键01
通过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我们了解到毅力是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重要品质。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最终成功。
毅力是成功的基石
02
成功往往需要长时间的付出和努力,而毅力则是支撑我们走过艰难历程的动力。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只有具备坚定的毅力,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
民间流传的故事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事
故事以文字形式记载,流传于各种典籍和文献中,包括《唐诗三百首》、《全唐诗》等。
文字版
故事也经常被画家们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传统国画的重要题材之一。
绘画版
持之以恒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寓意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只有经过长期的努力和积累,才能取得成功。
毅力与恒心
详细描述
04
CHAPTER
从铁杵磨成针看人生的智慧
铁杵磨成针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耐心,同样,人生中很多目标的实现也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耐心
选择用铁杵磨针而不是直接购买已经存在的针,显示了古代人的智慧。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智慧去寻找最有效的方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8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课件共14张ppt.pptx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8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课件共14张ppt.pptx](https://img.taocdn.com/s3/m/8aa3038c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1.png)
传——相传、传说 弃——放弃
《铁杵成针》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是——这 方——正在 逢——相逢、遇见 媪——老妇人
问之,曰:“欲作针。”
理解“问之”。 谁问?问谁?问什么?
《铁杵成针》
一个“之”字就是一句话!
问之,曰:“欲作针。”
曰——说
六个字写出了一段对话!
《铁杵成针》
《铁杵成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依照提示,试着填一填红色字的意思。
家贫不常得油。(贫穷 )(组个现代常用词)
——《囊萤夜读》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放弃)(组个现代常用
词)
——《铁杵成针》
其剑自舟中坠入水。 (坠落 ) (组个现代常用词)
——《刻舟求剑》
子无敢食我也!( 不 ) (结合现代意思理解)
——《狐假虎威》
目录
CONTENTS
《铁杵成针》
导入
知识讲解
课堂练习
小结
1
《文言文二则》之
《铁杵成针》
《铁杵成针》
导入
《铁杵成针》
3
活动与探究 知识讲解
(温馨提示: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难点突破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铁杵成针》
句意:在象耳山下,有一条磨针溪。
《铁杵成针》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世——世间 成——成功 去——离去
买椟还珠 ( 木盒 ) (结合部首推测)
——《买椟还珠》
他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说 )(结合标点符号理解)
——《郑人买履》
11
小结 【课堂小结】
这个故事,可以浓缩成哪句谚语?
《铁杵成针》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铁杵成针》PPT教学电子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铁杵成针》PPT教学电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09d13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b.png)
课 文
课文Βιβλιοθήκη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译
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未成: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
弃去:放弃学习离开
课
译文: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
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
离开了。
文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译
过:路过
是:这
逢:遇到
课
老媪:老妇人
方:正在
译文:(他)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
文
位老妇人在磨铁棒。
老媪 [ lǎo ǎo ] 年老的妇女。
李白为什么“还卒业”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
铁棒磨成针有多难? 老婆婆可以持之以恒做到铁杵成针,李白为什么不可以做到好好完成学业?
你觉得这个故事是真的吗?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 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 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 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北 京大学教授李志敏评价:“李白之诗呼吸宇宙,出乎道;杜 甫之诗德参天地,源于儒,皆至天人合一境界,故能出神入 化。” 《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 ;《新唐书》记载, 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 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做 (针 ) 。
习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 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 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 其意,还卒业。
2024《铁杵成针》PPT优秀课件
![2024《铁杵成针》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77eb8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6.png)
故事结局与影响
阐述故事最终结局,以及这一事件对 老铁匠和周围人的影响。
主要事件与情节发展
详细叙述老铁匠如何将铁杵磨成细针 的过程,包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关键人物形象分析
老铁匠形象特点
分析老铁匠的性格、品质、技艺等方面特点,探讨其在故事 中的作用。
其他人物形象
简要介绍故事中出现的其他人物,分析其与老铁匠的关系以 及对故事情节的推动作用。
时代背景与文化内涵
时代背景
故事产生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需要通过勤劳 和智慧来谋求生存和发展。
文化内涵
故事所蕴含的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体现。
故事传播及影响
传播方式
通过文献典籍、口耳相传、民间艺术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使故事得以广泛流传 。
经典语句欣赏与解读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 针”
这句话成为了广为流传的谚语,它告诉人们 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目标 。这句话简洁明了地表达了本文的中心思想 ,也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最容易记住的一句 话。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这句话通过重复和排比的手法,强调了时间 的流逝和努力的积累,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 地理解到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同时,这句话 也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增强了文章
2024《铁杵成针》PPT优秀课件
• 故事背景与作者简介 • 故事情节梳理与解读 • 文学艺术特色赏析 • 文化内涵与价值观探讨 • 知识拓展与实际应用 • 课堂互动与思考题
01
故事背景与作者简介
《铁杵成针》故事来源
源于中国古代传说
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历代 口耳相传,成为一则脍炙人口的 寓言故事。
铁杵磨成针儿童故事PPT课件
![铁杵磨成针儿童故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4cf5d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2.png)
—儿童成语故事教育—
感谢聆听
பைடு நூலகம்
—儿童成语故事教育—
铁杵磨成针
• 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 到街上去闲逛。
•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 知不觉又到了城外。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 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啊!
➢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 正在磨一根铁棒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问道:“老婆 婆,你在做什么啊?” 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的绣花针 吗?”“当然”老婆婆回答。
➢ 李白说:“可是铁杵那么粗,什么时候才能磨成细 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 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 呢?”
✓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 回去以后李白再也没有逃过学,终 于成为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思考: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只要有决 心,肯下工夫,多么难的事情 也能做成功。
18文言文二则 铁杵成针 课件(共21张PPT).ppt
![18文言文二则 铁杵成针 课件(共21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0c55fcb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5.png)
朗读指导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 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 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 其意,还卒业。
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看注释 看插图 扩词法 联系上下文 ......
字词解释
用来舂米或捣衣 的铁棒
铁杵成针
完成 离开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翻译指导
3.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路过了这条小溪,看见河边有一位老婆婆,在石头
上磨一根很粗的铁棍。 4.问之,曰:“欲作针。”
李白好奇地问老婆婆在做什么,老婆婆说:“我要 把它磨成绣花的针。” 5.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整体感知
唐朝诗人李白能够完成 学业,是因为被一位老奶奶 想要_磨_杵_成_针_的意志所感动。
铁杵成针
新课导入
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位诗人。
1、他是唐代诗人。 2、他的诗歌豪迈奔放、想象奇特。 3、他是浪漫主义诗人。 4、他被人们称为“诗仙”。
答案是:李白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他的诗歌具 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 艺术魅力。
课题理解
齐读题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铁杵
用来舂米 或捣衣的 铁棒
课堂小结
铁杵成针讲的是__李___白___(人名)的故事, 告诉我_____做__事__要__有___毅__力__,__要___持__之__以__恒___。____
字词练习 一、注音或写字。
杵 ( chǔ ) zú( 卒 )业
字词练习
二、解释句中画线词语的意思。
1.未成,弃去( 离开 ) 2.逢老媪方磨铁杵( 正在 ) 3.还卒业( 完成 )
18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 课件(共29张PPT)
![18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 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0d2522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d.png)
落九天。
学习提示
1.运用看注释、扩词、 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同桌 合作理解文意。
2.同桌合作,一人读 句子,一人说意思。
3.自己试着把每句话 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运用看注释、扩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同桌合作理解文意
铁杵成针
完成
宋 • 祝穆
相传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
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
译文:(李白)问她这是在干什么,
(老婆婆)说:“我想把这根铁棒磨 成针。”
你读古文 我说意思
被她的意志感动。 回去完成了学业。
原文: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 李白被老婆婆的意志感动,返回
去完成了学业。
古诗新译栈
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故事。
古诗新译栈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世 间相传,李白曾在这座山中读书,没 有完成学业就放弃了。过这条小溪的 时候,遇到一位老婆婆正在磨一根铁 棒。李白问她这是在干什么,老婆婆 说 :“ 我 想 把 这 根 铁 棒 磨 成 针 。 ” 李 白被老婆婆的意志感动,返回去完成 了学业。
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 :“欲作
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放弃
[注释] 选自《方舆胜览·眉州》。 铁杵 (chǔ):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媪(ǎo): 年老的妇女。 还(huán)卒(zú) 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是:这。 方:正在。 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 。
你读古文 我说意思
山名
原文: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铁杵成针》中,李白最初对 待读书的态度是“未成、弃去。” 遇到老媪后,他对待学业的态度是 “还卒业”。
《铁杵成针》中,李白从老媪 “磨铁杵”“欲作针”中感受到了 “持之以恒”的品质。在老媪的意 志感染下,他回去勤奋苦学,坚持 不懈地完成了学业。
学习提示
1.运用看注释、扩词、 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同桌 合作理解文意。
2.同桌合作,一人读 句子,一人说意思。
3.自己试着把每句话 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运用看注释、扩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同桌合作理解文意
铁杵成针
完成
宋 • 祝穆
相传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
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
译文:(李白)问她这是在干什么,
(老婆婆)说:“我想把这根铁棒磨 成针。”
你读古文 我说意思
被她的意志感动。 回去完成了学业。
原文: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 李白被老婆婆的意志感动,返回
去完成了学业。
古诗新译栈
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故事。
古诗新译栈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世 间相传,李白曾在这座山中读书,没 有完成学业就放弃了。过这条小溪的 时候,遇到一位老婆婆正在磨一根铁 棒。李白问她这是在干什么,老婆婆 说 :“ 我 想 把 这 根 铁 棒 磨 成 针 。 ” 李 白被老婆婆的意志感动,返回去完成 了学业。
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 :“欲作
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放弃
[注释] 选自《方舆胜览·眉州》。 铁杵 (chǔ):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媪(ǎo): 年老的妇女。 还(huán)卒(zú) 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是:这。 方:正在。 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 。
你读古文 我说意思
山名
原文: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铁杵成针》中,李白最初对 待读书的态度是“未成、弃去。” 遇到老媪后,他对待学业的态度是 “还卒业”。
《铁杵成针》中,李白从老媪 “磨铁杵”“欲作针”中感受到了 “持之以恒”的品质。在老媪的意 志感染下,他回去勤奋苦学,坚持 不懈地完成了学业。
《铁杵成针》PPT教学课件
![《铁杵成针》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cf4f6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4.png)
16
关键事件回顾与讨论
关键事件列举
列出故事中的关键事件,如主人 公的遭遇、重要转折等。
事件影响分析
分析这些关键事件对故事情节和 人物性格的影响,以及它们在故
事中的作用。
讨论与思考
引导学生对这些关键事件进行深 入讨论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和看法。
2024/1/24
17
情节发展逻辑及内在联系
情节发展逻辑分析
故事中运用的夸张、对比等艺术手法,为文学创作提供了 更多的表现手法和技巧,丰富了文学创作的内涵和外延。
22
06
跨文化对比与拓展思考
2024/1/24
23
不同文化背景下类似故事比较
西方寓言故事《愚公移山》
讲述了一个老人坚定不移地挖山,最终感动上帝搬走山峰的故事,体现了毅力和决心的力 量。
古代印度故事《摩诃婆罗多》中的“继续挖井”故事
2024/1/24
14
04
故事情节梳理与探讨
2024/1/24
15
故事情节概述及结构分析
故事背景介绍
简要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 主要人物。
2024/1/24
情节发展脉络
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故事情节的发 展过程,包括起因、经过和结果。
结构特点分析
分析故事的结构特点,如线索、悬 念、转折等,以及它们对情节发展 的作用。
2024/1/24
19
独特艺术手法举例分析
夸张手法
通过极度夸张的描述,将铁杵磨成针的过程赋予超现实的色彩,突 出主题。
寓言形式
以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为载体,传达出坚持不懈、毅力可嘉的道理, 具有深刻的寓言性质。
对比手法
在故事中运用对比,如将铁杵与细针相对比,强调变化的巨大和困难 程度,进一步凸显主题。
关键事件回顾与讨论
关键事件列举
列出故事中的关键事件,如主人 公的遭遇、重要转折等。
事件影响分析
分析这些关键事件对故事情节和 人物性格的影响,以及它们在故
事中的作用。
讨论与思考
引导学生对这些关键事件进行深 入讨论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和看法。
2024/1/24
17
情节发展逻辑及内在联系
情节发展逻辑分析
故事中运用的夸张、对比等艺术手法,为文学创作提供了 更多的表现手法和技巧,丰富了文学创作的内涵和外延。
22
06
跨文化对比与拓展思考
2024/1/24
23
不同文化背景下类似故事比较
西方寓言故事《愚公移山》
讲述了一个老人坚定不移地挖山,最终感动上帝搬走山峰的故事,体现了毅力和决心的力 量。
古代印度故事《摩诃婆罗多》中的“继续挖井”故事
2024/1/24
14
04
故事情节梳理与探讨
2024/1/24
15
故事情节概述及结构分析
故事背景介绍
简要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 主要人物。
2024/1/24
情节发展脉络
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故事情节的发 展过程,包括起因、经过和结果。
结构特点分析
分析故事的结构特点,如线索、悬 念、转折等,以及它们对情节发展 的作用。
2024/1/24
19
独特艺术手法举例分析
夸张手法
通过极度夸张的描述,将铁杵磨成针的过程赋予超现实的色彩,突 出主题。
寓言形式
以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为载体,传达出坚持不懈、毅力可嘉的道理, 具有深刻的寓言性质。
对比手法
在故事中运用对比,如将铁杵与细针相对比,强调变化的巨大和困难 程度,进一步凸显主题。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8《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课件(共26张PPT)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8《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283697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8.png)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未成,弃去。过是溪, 逢老媪 方磨铁杵。问之:
““你汝想意要欲做何什为么??”” 曰:“欲作针。” ““李白白大非惊常,惊乃讶笑,其于拙是。笑”话老老媪婆曰婆:笨“拙。” 老功婆到婆,说自:然“成工,夫”到了,就会取得成功,”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当玩伴呼之,白坐于案前,专心致志。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18 文言文二则
chǔ
铁杵成针
①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猜猜他是谁?
线索一
他的职业:唐 代的一位诗人。
线索二
他的工作风格: 主打“浪漫主 义”
线索三
他的朋友圈:与 杜甫合称为“李 杜”,被后世称 为’诗仙”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为人爽朗大方,
爱喝酒,更爱作诗,喜欢交朋友。杜甫曾这样称赞他: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学习任务一: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认读词语
磨针溪 过是溪
弃去
ǎo 老媪
铁杵 欲作针
还卒业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 “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学习任务二:小组合作
1、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和句子。 2、按照“三步法”的步骤进行学习。 3、时间5分钟。
当夜深困乏时,白手捧书卷坐于星灯之下,孜孜以读。
当暑热难耐时,白思及磨针溪老媪磨针一事,感其意, 邃用心读之。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Fra bibliotek(囊萤夜读) 刻苦学习 取得成绩
车胤
家境清贫、克服困难读书,勤奋好学
(铁杵成针) 刻苦学习 取得成绩
李白
及时悔改、发奋读书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8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学课件(共17张PPT)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8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学课件(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bdfea8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65.png)
课堂集中营 学习思考
为什么要写李白“未成,弃去”?
此处“未成,弃去”与故事结尾处 “还卒业”形成鲜明的对照,可见老婆婆 铁杵成针的意志对李白的影响极大。
课堂集中营
年老的妇人 正在
译文:(他)路过这条小溪,遇 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棒。
课堂集中营
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被她的意志感动 回去完成了学业
持之以恒 终有大成
课堂小结
课堂集中营
《铁杵成针》讲述了李白小时候贪玩不爱学 习,受到老婆婆铁杵磨成针的精神鼓励,继续学 习,最终完成学业的故事。这则小故事告知我们 一个道理:凡事只要有恒心,工夫下得深,没有 不成功的。
实战练习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过是溪
· · 2.方磨铁杵
是:__这____________________ 方:__正___在_________________
译文: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 “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 神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
课堂集中营 学习思考
这则小故事告知了我们什么道理?
《铁杵成针》的故事告知我们,做什么 事情,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成功。
全文梳理
课堂集中营
铁 起因—读书未成,弃去
杵 成
经过—逢老媪磨铁杵
针 结果—感其意,还卒业
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
课前导入
李白是唐朝非常著名的大诗人,可他小时候 却非常顽劣,成绩并不好,是什么事情让李白改 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变得勤奋好学起来了呢?
背景介绍
本文选自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 • 眉州》。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 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 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为“大李杜”。
语文四年级下册18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课件(共32张PPT)
![语文四年级下册18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课件(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5b7cf9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64.png)
怀素居住在零陵的时候,因为贫穷没有纸来写书法,于是种了一万多株芭蕉,用芭蕉叶来练习书法,把他的住处叫做“绿天”。还不够练字,于是找来一个木盘和一块木板,涂上漆,反复在上面练字。到后来,木盘和木板都被他写穿了。
译文
推举阅读:《孟母戒子》
磨铁杵
路过
这
遇见
正在
[是]这。[方]正在。
借助注释
问之,曰:“ 。”欲作针来自老婆婆联系上下文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借助注释
磨针溪在象耳山脚下。众人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意志所感动,就回去完成了学业。
我读出了( )的老婆婆。 我读出了( )的李白。
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通过这个故事,它反应出的一种精神,是一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这种精神已蕴藏在这篇文章的题目——铁杵成针,请大家带着这样的理解再读一读课题。
1.读准字音,读好停顿。2.借助注释,理解文章的意思。3.你觉得怀素是个怎样的人?
自学要求
怀素写字
注释1、零陵:在今湖南。2、书:书写。3、乃:于是。4、以:用。5、名:命名。6、不足:不够。7、漆:把涂料涂在器物上。8、再三:一次又一次。9、皆:都。10、穿:通过,透过。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曰“绿天”。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同桌情景表演
怀素写字
注释1、零陵:在今湖南。2、书:书写。3、乃:于是。4、以:用。5、名:命名。6、不足:不够。7、漆:把涂料涂在器物上。8、再三:一次又一次。9、皆:都。10、穿:通过,透过。
译文
推举阅读:《孟母戒子》
磨铁杵
路过
这
遇见
正在
[是]这。[方]正在。
借助注释
问之,曰:“ 。”欲作针来自老婆婆联系上下文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借助注释
磨针溪在象耳山脚下。众人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意志所感动,就回去完成了学业。
我读出了( )的老婆婆。 我读出了( )的李白。
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通过这个故事,它反应出的一种精神,是一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这种精神已蕴藏在这篇文章的题目——铁杵成针,请大家带着这样的理解再读一读课题。
1.读准字音,读好停顿。2.借助注释,理解文章的意思。3.你觉得怀素是个怎样的人?
自学要求
怀素写字
注释1、零陵:在今湖南。2、书:书写。3、乃:于是。4、以:用。5、名:命名。6、不足:不够。7、漆:把涂料涂在器物上。8、再三:一次又一次。9、皆:都。10、穿:通过,透过。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曰“绿天”。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同桌情景表演
怀素写字
注释1、零陵:在今湖南。2、书:书写。3、乃:于是。4、以:用。5、名:命名。6、不足:不够。7、漆:把涂料涂在器物上。8、再三:一次又一次。9、皆:都。10、穿:通过,透过。
铁杵成针课件小学语文PPT课件
![铁杵成针课件小学语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0284b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0.png)
夸张
通过夸大铁杵的粗细和长度,强调磨杵成针的不易和艰辛,从 而突出主题。
描绘细节,增强表达效果
描绘铁杵的原始状态
粗大、笨重、难以握持,使读者对铁 杵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描绘磨杵的过程
描绘成针后的状态
细长、尖锐、光滑,与原始状态形成 鲜明对比,突出坚持不懈带来的巨大 变化。
通过动作描写、声音描绘等方式,生 动地展现磨杵的艰辛和不易。
选择题
01
针对课文内容,设计选择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填空题
02
提取课文中的关键信息,设计成填空题,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
所学内容。
问答题
0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
进行思考和回答。
阅读其他励志故事,写下读后感
选择合适的励志故事
推荐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励志故事,如《愚公移山》、《卧薪尝 胆》等。
《悬梁刺股》
讲述了孙敬和苏秦两人为了发奋读书而采取的不同方式——孙敬悬梁、苏秦刺股,以此来激 励自己不断努力学习,最终都成为杰出人才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强调了毅力、坚持和成功之 间的关系,告诉人们只有持之以恒、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04
语言表达与写作技巧
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比喻
通过将铁杵比喻为细长的针,形象地表达出坚持不懈、持之以 恒的精神。
唐代诗歌发展达到了巅峰,出现了李白、杜甫等伟大的诗人,唐诗成为中国古代文 学的代表之一。
《铁杵成针》所表达的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勤劳、智 慧的品质,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引言
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通过夸大铁杵的粗细和长度,强调磨杵成针的不易和艰辛,从 而突出主题。
描绘细节,增强表达效果
描绘铁杵的原始状态
粗大、笨重、难以握持,使读者对铁 杵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描绘磨杵的过程
描绘成针后的状态
细长、尖锐、光滑,与原始状态形成 鲜明对比,突出坚持不懈带来的巨大 变化。
通过动作描写、声音描绘等方式,生 动地展现磨杵的艰辛和不易。
选择题
01
针对课文内容,设计选择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填空题
02
提取课文中的关键信息,设计成填空题,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
所学内容。
问答题
0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
进行思考和回答。
阅读其他励志故事,写下读后感
选择合适的励志故事
推荐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励志故事,如《愚公移山》、《卧薪尝 胆》等。
《悬梁刺股》
讲述了孙敬和苏秦两人为了发奋读书而采取的不同方式——孙敬悬梁、苏秦刺股,以此来激 励自己不断努力学习,最终都成为杰出人才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强调了毅力、坚持和成功之 间的关系,告诉人们只有持之以恒、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04
语言表达与写作技巧
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比喻
通过将铁杵比喻为细长的针,形象地表达出坚持不懈、持之以 恒的精神。
唐代诗歌发展达到了巅峰,出现了李白、杜甫等伟大的诗人,唐诗成为中国古代文 学的代表之一。
《铁杵成针》所表达的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勤劳、智 慧的品质,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引言
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铁杵成针》PPT课件
![《铁杵成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ea53b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6.png)
面对困难要有毅力和决心
总结词
面对困难时,我们需要保持坚定的毅力和决心,不轻易放弃 。
详细描述
铁杵成针的故事中,李白面对困难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坚 持下去,最终取得了成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 时,我们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地迎接挑战,不轻易放 弃,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故事对现代人的启示和影响
坚持与放弃的对比
80%
坚持带来收获
通过坚持,我们可以收获更多的 成果和经验,不断成长和进步。
100%
放弃意味着失败
放弃意味着我们没有坚持到底, 很可能会错失机会,无法实现目 标。
80%
坚持与放弃的选择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需要 权衡利弊,选择坚持还是放弃, 这需要智慧和勇气。
成功需要付出努力
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03
铁杵成针在生活中的应用
面对困难的勇气
勇气是克服困难的第一步
培养勇气的方法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勇 气去面对和挑战。
通过不断尝试、学习和实践,我们可 以逐渐培养出面对困难的勇气。
勇气是成功的关键
只有拥有足够的勇气,我们才有可能 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培养毅力的重要性
毅力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没有付出努力,很难取得成功 。通过铁杵成针的故事,我们 知道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实现 目标。
努力需要持之以恒
成功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 不能轻易放弃。只有坚持不懈 地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
努力与收获的关系
付出努力不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但如果不努力,就一定无法 成功。我们需要珍惜自己的析
毅力的重要性
毅力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通过铁杵成针的故事,我们了解到只有坚持不懈, 克服困难,才能最终实现目标。
铁杵磨成针儿童成语故事ppt课件
![铁杵磨成针儿童成语故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fd4cb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1.png)
反思与总结
引导孩子们反思整个创作过程,总 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 的建议。
05
互动游戏与表演环节
设计有趣的互动游戏
猜谜语
准备与铁杵磨成针相关的谜语, 让孩子们猜答案,激发他们对故
事的兴趣。
配对游戏
准备相关的图片或文字卡片,让 孩子们进行配对,如铁杵与针、
努力与成功等。
角色扮演游戏
让孩子们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模拟故事情节,加深对故事的
制定评选标准
制定明确的评选标准,如表演技巧、创意程度、观众反应等。
观众投票
让孩子们和其他观众进行投票,选出自己心目中的最佳表演者和 最具创意的奖项。
颁发奖项
为获奖者颁发奖项,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努力和 发挥创意。
06
家庭作业布置及家长反 馈
布置相关成语故事的家庭作业
让孩子在家中阅读并 理解“铁杵磨成针” 的成语故事。
通过主人公的智慧和勇气,引导儿童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于尝试、敢于 创新。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通过讲述这个传统故事,激发儿童对 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促进传统文 化的传承与弘扬。
03
儿童视角下的理解与体 验
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孩子们能够听懂故事的基本情节 和角色行为。
孩子们可以理解故事中的隐喻和 象征意义,如铁杵代表困难,针
代表目标。
孩子们能够认识到故事所传达的 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孩子们在故事中获得的启示
孩子们从故事中学到,只要有 恒心和毅力,任何困难都可以 克服。
孩子们意识到,成功需要付出 努力和耐心,不能一蹴而就。
孩子们领悟到,在追求目标的 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信心和坚 定不移的信念。
引导孩子们反思整个创作过程,总 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 的建议。
05
互动游戏与表演环节
设计有趣的互动游戏
猜谜语
准备与铁杵磨成针相关的谜语, 让孩子们猜答案,激发他们对故
事的兴趣。
配对游戏
准备相关的图片或文字卡片,让 孩子们进行配对,如铁杵与针、
努力与成功等。
角色扮演游戏
让孩子们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模拟故事情节,加深对故事的
制定评选标准
制定明确的评选标准,如表演技巧、创意程度、观众反应等。
观众投票
让孩子们和其他观众进行投票,选出自己心目中的最佳表演者和 最具创意的奖项。
颁发奖项
为获奖者颁发奖项,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努力和 发挥创意。
06
家庭作业布置及家长反 馈
布置相关成语故事的家庭作业
让孩子在家中阅读并 理解“铁杵磨成针” 的成语故事。
通过主人公的智慧和勇气,引导儿童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于尝试、敢于 创新。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通过讲述这个传统故事,激发儿童对 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促进传统文 化的传承与弘扬。
03
儿童视角下的理解与体 验
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孩子们能够听懂故事的基本情节 和角色行为。
孩子们可以理解故事中的隐喻和 象征意义,如铁杵代表困难,针
代表目标。
孩子们能够认识到故事所传达的 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孩子们在故事中获得的启示
孩子们从故事中学到,只要有 恒心和毅力,任何困难都可以 克服。
孩子们意识到,成功需要付出 努力和耐心,不能一蹴而就。
孩子们领悟到,在追求目标的 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信心和坚 定不移的信念。
《铁杵成针》ppt课件
![《铁杵成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85e17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7.png)
车胤,恭勤不倦也。
chǔ
铁杵成针
用来舂米或 捣衣的铁棒。
题解:铁棒被磨成了缝衣针。
初读古文
1.读准字音
白发谁家翁媪。
媪:老妇
/
/
/
//
卒:完成
/
2.叠浪法读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 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 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 其意,还卒业。
2.变换形状拍手读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李太白,读书,未成,弃。 逢老媪,方磨铁杵欲作针。 感其意,还卒业山中。
2.读好停顿
伴读音乐
铁 杵 成 针
只要功夫深,句句读得真!
文言文学习方法
胤恭勤不倦。(疲倦) 家贫不常得油。(贫穷)
用扩词法,我 能更好地学习文言 文。
再读古文
1.运用文言文学习方法,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2.把不懂的地方做上批注,在小组内交流。
2.评书悟读
有道是:适 其会,迷途 知返,终有始有 。
只要功夫深,思考体悟真!
学写字
féng
逢
zú
卒
一看结构 二看位置 三看笔画
组词:相逢、重逢
半包围结构
组词:卒业、小卒
上下结构
连环画背诵
伴读音乐
研学拓展
(一)必做 1.用自己的话,把《铁杵成针》的故事讲给 家长听。 (二)选做(2选1) 1.阅读《少年成长必读的励志书—李白》, 深入了解李白的成长,制作思维导图。 2.阅读《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程门立 雪》文言文,积累文言文。
2.评书悟读
伴读音乐
铁杵成针
师:话说~ 生: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师:此山非同一般呐~ 生: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师:当日太白~ 生: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chǔ
铁杵成针
用来舂米或 捣衣的铁棒。
题解:铁棒被磨成了缝衣针。
初读古文
1.读准字音
白发谁家翁媪。
媪:老妇
/
/
/
//
卒:完成
/
2.叠浪法读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 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 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 其意,还卒业。
2.变换形状拍手读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李太白,读书,未成,弃。 逢老媪,方磨铁杵欲作针。 感其意,还卒业山中。
2.读好停顿
伴读音乐
铁 杵 成 针
只要功夫深,句句读得真!
文言文学习方法
胤恭勤不倦。(疲倦) 家贫不常得油。(贫穷)
用扩词法,我 能更好地学习文言 文。
再读古文
1.运用文言文学习方法,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2.把不懂的地方做上批注,在小组内交流。
2.评书悟读
有道是:适 其会,迷途 知返,终有始有 。
只要功夫深,思考体悟真!
学写字
féng
逢
zú
卒
一看结构 二看位置 三看笔画
组词:相逢、重逢
半包围结构
组词:卒业、小卒
上下结构
连环画背诵
伴读音乐
研学拓展
(一)必做 1.用自己的话,把《铁杵成针》的故事讲给 家长听。 (二)选做(2选1) 1.阅读《少年成长必读的励志书—李白》, 深入了解李白的成长,制作思维导图。 2.阅读《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程门立 雪》文言文,积累文言文。
2.评书悟读
伴读音乐
铁杵成针
师:话说~ 生: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师:此山非同一般呐~ 生: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师:当日太白~ 生: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铁杵成针ppt课件.ppt
![铁杵成针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6ef90e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5.png)
举例: 如《铁杵成针》中,通过李白不爱学习,半途
而废与老婆婆铁杵磨成针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 了老婆婆的坚持不懈的意志,因为感动李白,完 成学业,成就一生。
练一练: 你身边发生过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分享给
大家吧。试着用对比的手法讲述故事。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文言文。我们可以以初 步理解成语的含义,结合画面,感受、理解这个成语故事 的意义。全文通过“铁杵磨成针”这一故事讲述一个道理: 凡事只要有恒心,功夫下得深,没有不成功的。
三、精彩赏析。 读《铁杵成针》,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刻苦学习,坚持不懈, 才能取得成功。
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
GAN SHOU MEI HAO ZI RAN PEI YANG YU WEN SU YANG
《铁杵成针》讲述了李白小时候贪玩不爱学 习,受到老婆婆铁杵磨成针的精神鼓舞,继续学 习,最终成就自己的故事。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磨针溪 ,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
过 是 溪,逢 老 媪 方 磨 铁 杵。问 之 ,曰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 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译文:杨时到洛阳求见程颐。杨时当时大概四十岁了。一天 拜见程颐的时候,程颐偶尔坐着打瞌睡。杨时与游酢站在门外等 着没有离开。等到程颐醒后,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多厚了。
思考: 读了程门立雪的故事,你觉得杨时是怎样的人?
故事中有一个成语,每个成语的意思是什么? 铁杵成针的故事产生的成语叫铁杵磨成针; 比喻有恒心肯努力,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铁杵成针ppt课件四年级
![铁杵成针ppt课件四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472ea36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05.png)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有坚持不懈,才能不断进步。
持之以恒
耐心与毅力
长期目标与规划
面对复杂或枯燥的学习任务时,我们需要保持耐心和毅力,克服困难,直至完成任务。
制定长期的学习目标,并为之制定详细的计划,然后按计划执行,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03
02
01
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不能只是说说而已,需要付出实际行动,去努力追求。
行动胜于空谈
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有坚定的决心和毅力,才能坚持到最后。
决心与毅力
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自我调整和反思,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提高效率,更快地实现梦想。
自我调整与反思
04
铁杵成针的启示
不放弃的精神是铁杵成针故事的核心启示之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足够的毅力和决心,再困难的目标也能够实现。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我们应该坚持不懈,勇往直前,不轻易放弃。
倡导创新和变革
铁杵成针的故事也可以用来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和变革,不怕困难和挑战,勇于开拓新领域。
通过铁杵成针的故事,教育个人要有自我控制力,学会抵制诱惑和克服自己的惰性。
培养自我控制力
铁杵成针的故事可以激发个人的自我激励,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和进步。
激发自我激励
铁杵成针的故事还可以帮助个人培养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培养乐观心态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总结词
铁杵成针的故事还揭示了智慧和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总结词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智慧和策略来找到最有效的方法。有时候,仅仅依靠毅力和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明智的决策和有效的行动计划。
18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 课件(共31张PPT)
![18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 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e4ea3a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a.png)
《铁杵成针
2
铁 杵 成 针
“铁杵”,是“用来舂米 或捣衣的铁棒”的意思。
初读文言文
要求:自由读课文,有生字的地方,难 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读一读
磨针 铁杵
世传 逢 老媪 曰还卒
提示:“逢”是后鼻音,读“fénɡ”;“卒”是平舌音, 读“zú”;“曰”读“yuē”,注意与“日”的区别;“还” 是多音字,在文中读“huán”。
太铁过 读耳
白杵是 书山
感问溪 山下
梳理故事内容
课文一共( )句话, 故事讲述了( ) 在山中读书时,未成,( )。经过一条小 溪,遇到一位( )在( ),用来做 ( )。李白( ),回到山中( )。
1 借助注释理解文意
2 用扩词法来理解字义
3 联系我们已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理解。
4
重点字词我们还可以借助它偏旁猜测他在文中的 意思。
宋 祝穆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 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 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传说、流传
放弃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译文:世代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没有读完,就放 弃离开。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
当李白听说要把铁杵磨成针,他( )问道: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 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 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再读课文,把握节奏
宋 祝穆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 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 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其 之逢中 世磨
意 曰 老 未 传 针铁 还 欲 媪 成 李 溪杵 卒 作 方 弃 太 在成 业 针 磨 去 白 象针
2
铁 杵 成 针
“铁杵”,是“用来舂米 或捣衣的铁棒”的意思。
初读文言文
要求:自由读课文,有生字的地方,难 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读一读
磨针 铁杵
世传 逢 老媪 曰还卒
提示:“逢”是后鼻音,读“fénɡ”;“卒”是平舌音, 读“zú”;“曰”读“yuē”,注意与“日”的区别;“还” 是多音字,在文中读“huán”。
太铁过 读耳
白杵是 书山
感问溪 山下
梳理故事内容
课文一共( )句话, 故事讲述了( ) 在山中读书时,未成,( )。经过一条小 溪,遇到一位( )在( ),用来做 ( )。李白( ),回到山中( )。
1 借助注释理解文意
2 用扩词法来理解字义
3 联系我们已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理解。
4
重点字词我们还可以借助它偏旁猜测他在文中的 意思。
宋 祝穆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 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 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传说、流传
放弃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译文:世代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没有读完,就放 弃离开。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
当李白听说要把铁杵磨成针,他( )问道: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 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 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再读课文,把握节奏
宋 祝穆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 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 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其 之逢中 世磨
意 曰 老 未 传 针铁 还 欲 媪 成 李 溪杵 卒 作 方 弃 太 在成 业 针 磨 去 白 象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一个道理:
做任何艰难的 工作,只要有毅力, 下苦功,就能够克 服困难。
铁杵磨成针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同学们你们知 书,到十岁 的时候已经 能看很多书 了。
有一次,李 白的父亲要出门 前说:“孩子你 很聪明,但要更 努力才行啊”。 父亲走后,李白 便跑到外面去玩 了。
他来到小河边, 看见一位老婆婆, 在石头上磨一根铁 棒。李白好奇地问: “老婆婆,您磨铁 棒做什么?”
老婆婆说: “我在磨针”。 李白惊讶地问: “铁棒这么粗, 怎么能磨成针 呢?”老婆婆说: “只要我天天磨, 月月磨,还怕磨 不成针吗?”
听了老婆婆的 话,李白一下子明 白了许多,心想: 做事情只要有恒心, 都能做成的。
读书也是这样: 虽然有不懂的地方, 但只要坚持多读, 总会读懂的。
想到这里, 李白转身跑回了 家。从此,他牢 记“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的 道理,发奋读书, 长大后终于成了 一位伟大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