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荡起双桨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让我们荡起双桨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我能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我会朗读朗读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什么,并且能在文中给诗
歌划出小节
二、学习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三、学习难点:
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四、教法指导:
目标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教学法、。
五、学法指导:
阅读自悟法、合作交流法。
六、课前预习:
读通课文,会认本课生字,能理解本课生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七、目标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诗,写的是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它是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不但有优美的旋律,更有着诗一般的歌词。它的词作者,就是人称“词坛泰斗”的著名词作家乔羽。1955年,乔羽为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作了不足200字的歌词,从此,这首歌广为流传,打动了几代儿童的心。(媒体播放歌曲)
2、介绍北海:(出示北海公园图片)
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
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海不是真正的海,只是一个较大的湖。
3、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
荡起双桨:划船时同时划动两条桨拍击水面。
八、自主学习:学习引导(1):
1、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
2、把你认为最容易读错的生字用笔圈出来,自已多读几遍。
九、合作探究:学习引导(2):
1、同桌互读互查(一人读,一人听,帮助正音)。
2、、组内交流(一人读,其他人听,帮助正音)
1、自由认读下列生字词:
双桨推开波浪白塔四周环绕
轻轻飘荡凉爽愉快洒倒映
伙伴悄悄安排
2、组长带读,再个别正音。
(二)展示交流
1、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读错?提醒大家注意。
2、小组比赛读生词。
3、自由读课文,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4、同桌互读互查,注意正音。
5、小组交流,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十、拓展延伸: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十一、目标检测:
1、给生字描红。
2、比一比,再组词。
荡( ) 浆( ) 推( ) 浪( )
汤( ) 桨( ) 堆( ) 狼( )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通过朗读我会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重难点
1、理解诗歌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通过朗读我会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法指导:
目标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四、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五、课前预习:
再读课文,理解诗歌中每节的内容。
教学过程
1、、目标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一课,《让我们荡起双桨》
2、自主学习:
学习板块(一)
1、自读第一小节,说说这节诗歌中写了哪些事物?
2、合作探究——品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引导:
(1)自由读第二小节。
(2)这一小节又描写了哪些景物?
(3)理解诗句意思。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这两行中的“红领巾”指什么?
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
“阳光洒在海面上”仅仅是洒在海面上吗?
阳光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
诗中“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体会一下这一句又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呢?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的听我们愉快唱歌。”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
(4)指导朗读。
3、展示交流
(1)、“红领巾”指谁?“阳光”指什么?
(2)、课文三、四两行运用了什么手法?
(3)指名朗读第二节。
学习板块(二)
合作探究——品读第三自然段
学习引导:
1、同桌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2、从文中哪一句看出划船的时间?
3、理解诗句意思。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联系课文理解“尽情”是什么意思?“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
4、指导朗读。
读第一、二行时要用什么语气?要读出什么样的情感?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怎样?“谁”该怎样读,“幸福生活”语调要怎样?
(二)展示交流
1、“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
一)合作探究——总结全文
(二)展示交流。
1、指名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表达了小朋友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目标检测
1、填上合适的词语:
美丽的()愉快的()
凉爽的()尽情的()
2、按课文内容填空。
红领巾(),()。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
八、拓展延伸
1、课文抒发了少年儿童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