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课件
合集下载
《八声甘州》精品课件全
![《八声甘州》精品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4183a43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5.png)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 停留在异乡?
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想起美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 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 深重。
合作探究
❖ 1、词人“不忍登高”中“不忍”的原因是什 么?
鹤冲天(1022年)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 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 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 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 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 低唱。
❖创作背景:
❖ 柳永出身士族家庭,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有 求仕用世之志。因天性浪漫和有音乐才能, 适逢北宋安定统一,城市繁华,首都歌楼妓 馆林林总总被流行歌曲吸引,乐与伶工、歌 妓为伍,初入世竟因谱写俗曲歌词,遭致当 权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他于是浪迹天涯, 用词抒写羁旅之志和怀才不遇的痛苦愤懑。 《八声甘州》即此类词的代表作。
艺术特色
❖ 一、赋体铺叙与白描手法。所谓赋体铺叙就 是将同一层意向层层铺开,尽力渲染。如上 片写景的三层画面。下片抒情的两种视角; 所谓白描,即直接进行描写,不作比拟,不 作婉饰。
艺术特色
❖ 二、情景相生,情景交融。上片写景,景中 有情;下片抒情,情中有景。将情与景融为 一体。
艺术特色
❖ 三、领字特色。领字,领起一句或数句或全 篇的句首字。领字在词曲中常用,但像柳永 这样,在一首词中连续频繁使用的并不多见 。如词中领起数句的“对”、“渐”、“望 ”、“叹”、“想”,领起一句的“不忍” 等。
者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
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想起美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 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 深重。
合作探究
❖ 1、词人“不忍登高”中“不忍”的原因是什 么?
鹤冲天(1022年)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 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 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 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 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 低唱。
❖创作背景:
❖ 柳永出身士族家庭,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有 求仕用世之志。因天性浪漫和有音乐才能, 适逢北宋安定统一,城市繁华,首都歌楼妓 馆林林总总被流行歌曲吸引,乐与伶工、歌 妓为伍,初入世竟因谱写俗曲歌词,遭致当 权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他于是浪迹天涯, 用词抒写羁旅之志和怀才不遇的痛苦愤懑。 《八声甘州》即此类词的代表作。
艺术特色
❖ 一、赋体铺叙与白描手法。所谓赋体铺叙就 是将同一层意向层层铺开,尽力渲染。如上 片写景的三层画面。下片抒情的两种视角; 所谓白描,即直接进行描写,不作比拟,不 作婉饰。
艺术特色
❖ 二、情景相生,情景交融。上片写景,景中 有情;下片抒情,情中有景。将情与景融为 一体。
艺术特色
❖ 三、领字特色。领字,领起一句或数句或全 篇的句首字。领字在词曲中常用,但像柳永 这样,在一首词中连续频繁使用的并不多见 。如词中领起数句的“对”、“渐”、“望 ”、“叹”、“想”,领起一句的“不忍” 等。
者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
《八声甘州》公开课课件
![《八声甘州》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32b27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2.png)
离别之情
通过对离别之情的描绘, 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 和无奈。
思念之情
通过对思念之情的描绘, 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 思念和牵挂。
孤独之情
通过对孤独之情的描绘, 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 无助。
词与音乐的结合
节奏感
通过与音乐的结合,使词句具有 强烈的节奏感,更加易于传唱和
记忆。
和声
通过与音乐的结合,使词句具有丰 富的和声效果,增强了词句的表现 力和感染力。
03 《八声甘州》的艺术特色
词句的修辞手法
01
02
03
比喻
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抽象 的情感或事物具象化,使 词句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 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情 感和动作,使词句更具有 感染力。
借代
通过借代的手法,用具体 的事物代替抽象的概念, 使词句更具有象征意义。
词中的情感表达
宋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 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 大的成就。
宋朝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稳定 ,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 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词人陈允平简介
01
陈允平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 与辛弃疾、李清照等并称南宋词 坛的杰出代表。
02
陈允平的词作以抒情为主,表达 了深沉的人生感慨和浓郁的故国 情怀,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 美价值。
词的韵律与结构
总结词
遵循严格的韵律规则和结构格式
详细描述
在“八声甘州”这个词牌中,词的韵律和结构都有严格的规定。韵脚必须符合特 定的声韵,平仄交错,形成和谐的音乐美感。同时,词的结构也有一定的格式要 求,包括上下阕、段落等。
《八声甘州》的意境与意象总结词Leabharlann 表达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
八声甘州ppt18-语文版全
![八声甘州ppt18-语文版全](https://img.taocdn.com/s3/m/7ca9fe9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b.png)
•
21、“学习”二字出自我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学而时习之”这句话。“学”就是效仿,即从别人或书本、环境、媒体等处获得知识、增长智慧等;“习”的原义是小鸟频频起飞,
这里指从自身实践经验中获得知识技能等,如幼儿在挨烫后才知道热火炉不能摸,这是他习得的知识,而如果他从大人口中得知热火炉不能摸,这是学得的知识。上面是孔子所认为的学习,
为时间所珍惜,抛弃时间的人必将被时间所抛弃。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就是要每一天每一刻都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争分夺秒地学习,勤学好
问,虚心学习,永不满足。29、学习是把知识、能力、思维方法等转化为你的私有产权的重要手段,是“公有转私”的重要途径。你的一生,无法离开学习,学习是你最忠实的朋友,它会
玩蹴鞠?而我要告诉你,我的快乐就是:学习。32、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用磨,也会生锈,成为废物。日光倾城而下,时光摆上的印记在身后层层腐朽。
也许会说为了不被父母责骂,也有可能会说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当你问起一个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他有可能会说考得好可以得到父母的奖励……9、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顺
心的事,但古人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多了一次失败,就多了一次教训;多了一次挫折,就多了一次经验。没有失败和挫折的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10、今天不想走,明天就要跑
(1)“潇潇”——状写雨声。 “洗”——方显清寒。 “凄紧”、“冷落”、“残
照”——皆有苍凉的情味。 (2)如“惟有长江水,无语东 流”,语言朴实,却能在平淡中见 功力,在质实中现风神,在浑朴中 出韶秀。
描绘登高所见的秋景,用层层铺叙的手法
写出了秋天的旷远﹑阴冷﹑凄寒和寂寥。
上片:残秋雨景图 凄清
《八声甘州》课件
![《八声甘州》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15264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19.png)
课件布局
封面:标题、 目录:列出
作者、日期 所有章节和
等信息
子章节
正文:详细 讲解八声甘 州的内容
总结:总结 八声甘州的 特点和意义
参考资料: 列出参考资 料和引用来 源
结束语:感 谢观看和指 导
课件交互
课件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互动环节:设置问答、讨论、投票等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度 反馈机制:设置作业、测试等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课件更新:定期更新课件内容,保持课件的新鲜度和实用性
课件互动性强, 能够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课件更新及时, 能够紧跟学科发 展前沿
改进方向
课件内容:增加 互动环节,提高 学生参与度
课件设计:优化 界面布局,提高 视觉效果
课件功能:增加 辅助工具,如笔 记、书签等
课件反馈:设置 反馈渠道,收集 学生意见和建议
感谢观看
THEME TEMPLATE
教育机构:用于 培训课程,提高 培训效果
使用场景
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课件进行讲解和演示 自学辅导:学生通过课件进行自学和复习 远程教育: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远程教学,使用课件进行讲解和演示 企业培训:企业内部进行员工培训,使用课件进行讲解和演示
使用方法
打开课件,点击“开始”按钮 浏览课件内容,了解八声甘州的相关知识 观看视频讲解,加深对八声甘州的理解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保存课件,方便日后复习
制作技巧
课件内容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课件设计要美观大方,色彩搭配和谐 课件制作要注重互动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件制作要注重实用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06
课件使用
THEME TEMPLATE
使用对象
柳永《八声甘州》课件
![柳永《八声甘州》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09126b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9.png)
表达羁旅行役之苦
抒发人生迟暮之悲
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
同类作品比较与鉴赏
章节副标题
06
柳永其他作品比较
《雨霖铃》:描写离别之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蝶恋花》:以蝴蝶为引子,表达对爱情的执着与追求
《望海潮》:描写杭州美景,展现出浓郁的江南风情
《八声甘州》:以秋景为背景,抒发离愁别绪与思乡之情
对比分析:从主题、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比较,深入了解柳永的创作风格与特点
教学设计与课堂互动环节
章节副标题
07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
教学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掌握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情感,提高鉴赏能力
课堂互动环节: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内容,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
思想感情与主题解读
章节副标题
05
柳永的情感世界
孤独与失意:柳永的词中常常流露出孤独和失意的情感,如《八声甘州》中的“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对爱情的执着:柳永的词中常常表达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如《八声甘州》中的“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八声甘州》的主题思想
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八声甘州》的格律结构
添加标题
词牌名:《八声甘州》
添加标题
格律:双调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添加标题
句式:四四、四四、七四、四四、五四。
添加标题
定格:上片首两句为平起平韵之七言句,第二句为四字句;中三句为平起仄韵之七言句;下片为平起平韵之七言句,第二句为四字句;中三句为平起仄韵之七言句。
5八声甘州PPT课件
![5八声甘州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5e1581844769eae109ed1e.png)
2020/5/6
大学语文 八声甘州
5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参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燕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种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词是一首离别之作。写作者从昼到夜,从户外 到室内,一天的所思所想。用晓畅、精炼的语言,把
心中难以名状的“闲愁”细腻地表现出来。
而正是这些作品,反映了歌者和听者复杂的情感,
不但受到妓女的欢迎,也受到全社会的欢迎。
柳词也有真情流露的一面,即失意的文人与沉
沦下潦的歌妓舞女间的“心有灵犀”,从中表现出 平
2020/5等/6 、同情的观念。 大学语文 八声甘州
29
这类词中,既有落魄江湖无可奈何而沉迷于风月 场中纵情声色的一面,如《鹤冲天》“未遂风云便, 争不恣狂荡”,“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晌”;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 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 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2020/5/6
大学语文 八声甘州
19
❖ 没几天,柳永的《鹤冲天》就到了宋仁宗手中。 仁宗反复吟着,越读越不是滋味,越读越恼火。特别
是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真是刺到了宋 仁
宗的痛点上。 ❖ 三年后,柳永又一次参加考试,好不容易过了几 关,只等皇帝朱笔圈点放榜。谁知,当仁宗皇帝在名
2020/5/6
大学语文 八声甘州
10
词的分类
❖ 依词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 ❖ 小令:五十八字以内;
❖ 中调:五十九字至九十字; ❖ 长调:九十一字以外。 (清毛先舒《填词名解》)
小令、中调、长调跟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
八声甘州柳永 ppt课件
![八声甘州柳永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0a7b6877232f60ddcca198.png)
开阔博大。 阔江天景色,境界雄浑高远,好似全宇宙
悲秋之气一起袭来。
“渐霜风凄惨” ,有的版本作“渐霜
风凄紧”,你认为哪一个更好?
PPT课件
12
“紧”比“惨”字好。因为柳永在这里是 把悲慨结合在景象之中,并没正面写感情。 不同李易安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 凄惨惨戚戚”,全是正面写感情。柳永是 把深剧的感情,融在所写的景物里。“惨” 字是写感情的字词,而且太重,用在这里 情调不调合。“紧”是写风,指强劲的风, 与前面的“潇潇暮雨”相呼应,写秋天的 雨雨风风的交相侵袭。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PPT课件
11
苏轼一向看不起柳永,然而对“渐霜 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却大加赞 赏,认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这唐三人句高词处不”仅:点把出山了水季自节然、和环自境、时 间和己地的点感,情而结且合展在现一了起骤且雨表冲现洗得后苍茫浩
•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 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 春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宋仁宗:“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 “任作白衣PPT课卿件 相,风前月下填词。4 ”
八声甘州
柳永
《甘州》曲本身也是一个大曲,
《八声甘州》是从大曲《甘州》截取一
段改制的。因这个词调上下阕用了八个
“不忍”一句承上启下拓开词意,
“望”字兴起思乡怀人之情,
“叹”字转回到自身萍踪浪迹的处境。
“想”字引出对方倚楼怅望的形象,既写自身,
又用来对照双方相思之情,显得情深意长。
PPT课件
15
用散文化的笔法改写词的 上片或下片。
悲秋之气一起袭来。
“渐霜风凄惨” ,有的版本作“渐霜
风凄紧”,你认为哪一个更好?
PPT课件
12
“紧”比“惨”字好。因为柳永在这里是 把悲慨结合在景象之中,并没正面写感情。 不同李易安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 凄惨惨戚戚”,全是正面写感情。柳永是 把深剧的感情,融在所写的景物里。“惨” 字是写感情的字词,而且太重,用在这里 情调不调合。“紧”是写风,指强劲的风, 与前面的“潇潇暮雨”相呼应,写秋天的 雨雨风风的交相侵袭。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PPT课件
11
苏轼一向看不起柳永,然而对“渐霜 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却大加赞 赏,认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这唐三人句高词处不”仅:点把出山了水季自节然、和环自境、时 间和己地的点感,情而结且合展在现一了起骤且雨表冲现洗得后苍茫浩
•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 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 春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宋仁宗:“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 “任作白衣PPT课卿件 相,风前月下填词。4 ”
八声甘州
柳永
《甘州》曲本身也是一个大曲,
《八声甘州》是从大曲《甘州》截取一
段改制的。因这个词调上下阕用了八个
“不忍”一句承上启下拓开词意,
“望”字兴起思乡怀人之情,
“叹”字转回到自身萍踪浪迹的处境。
“想”字引出对方倚楼怅望的形象,既写自身,
又用来对照双方相思之情,显得情深意长。
PPT课件
15
用散文化的笔法改写词的 上片或下片。
《八声甘州》课件
![《八声甘州》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b031d00b4c2e3f56276390.png)
精选版课件ppt
10
词白 人衣
卿 相 , 才 子
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人。 柳生活在北宋仁宗时期,早年曾热中功名,但仕途 坎坷,屡试不第,于是失意无聊,常浪游于汴京、 苏杭等地,出入歌楼妓馆,与歌妓交往颇多,曾四 处飘流泊,饱尝羁旅滋味。世称柳七或柳屯田。
柳永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 也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他的词多反映都市繁荣景 象和中下层市民的生活及青楼歌妓生活,特别善于 表达羁旅行役之苦,扩大了词的题材,他还大量制 作慢词,以慢词声传一时,以至于“凡有井水饮处, 皆能歌柳词”,他以铺叙见长,善于用
32
所谓词的领字,就是指在词句的开头有一个或 两个、三个在语气上起停顿作用,但又不点断 句子的字。这样的字就是领字,在句中起着领 起下文主句的作用,极为重要。如本词中的 “对”“渐”“是处”“惟有”等。
精选版课件ppt
33
1.开头两句,以“对”字领起,总写暮秋傍晚雨 景。
“对”字,写出登临纵目、望尽天涯的境界 “洗”字,描摹出秋天雨后天空清朗的状态
但是,随着词在宋代的文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词的内 涵也在不断地充实和提高。到苏轼词首开豪放词风,宋词已经 不仅限于文人士大夫寄情娱乐和表达儿女之情的玩物,更寄托 了当时的士大夫对时代、对人生乃至对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感 悟和思考。宋词彻底跳出了歌舞艳情的巢窠,升华为一种代表 了时代精神的文化形式。
精选版课件ppt
24
题解
《八声甘州》又名《甘州》唐坊大曲名, 后用为词调。全词共有八小段音乐组 成,所以叫八声,属慢词。
精选版课件ppt
25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我面对着从天空洒落到江上的潇潇暮雨,一番
柳永《八声甘州》分析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柳永《八声甘州》分析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6870cc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9.png)
在该词中领字多用仄声字,读来 重、短、有力。领字作用或作提醒,或 作强调,包括内容往往有动作、表情、 效果等等。该词中频繁使用仄声领字, 起到了沉郁顿挫、气韵贯注、声情并茂 作用。
37/40
讨论一: “不减唐人高处”了解 该词中“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 对于孤寂凄迷意境构建,“霜风”、“ 残照”、“关河”三者缺一不可。这三句比之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意境 更雄浑、更沧茫、更壮阔,表达为沉雄格调, 与[雨]凄婉格调迥乎不一样。此意境只在盛 唐诗人那里频见,故“不减唐人高处。”
9/40
10/40
柳永 (987?-1053?)
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更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故 称柳七,崇安(今属福建)人。
11/40
柳永热衷功名,却直到更名为永, 四十八岁才中进士,又只做过屯田员外郎 小官,所以世称柳屯田。晚景很惨,客死 于旅店,葬于镇江。死后有“吊柳会”等 纪念习俗。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 舟1.。这”本是谁在思念谁? 词人在思念佳人
2.而本句词却是从谁角度来写思念? 佳人。 3.哪些词能准确描述佳人情感改变? 怎样改 变? “望、误、识”。
由全神贯注期望焦虑,到误认归舟惊喜,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清醒不是后懊丧。
33/40
主旨
词人借登楼所见沧茫凄清秋景,倾吐了萍踪 飘泊坎坷经历,抒发了对故乡、对佳人思念之情, 表现了因事业无成而产生内心矛盾与苦闷,从一个 侧面反应了封建时代中下层士子经典生活遭际和思 想情绪。
14/40
柳永词在表现手法上,一是长于白 描,善用赋体。吸收辞赋和骈文优点, 极善铺叙,并在铺叙中渲染情感;二是 写景、叙事、抒情打成一片;三是语言 浅近俚俗。俗者以口语、俚语入词,雅 者则能够熔铸前人诗句,气象宏大。
《八声甘州(柳永)》课件
![《八声甘州(柳永)》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cd45c4168884868662d697.png)
4、柳永还善于运用铺叙手法
清代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说:“耆卿词,细密而妥溜, 明白而家常,善于叙事,有过前人”。
宋人李之仪也指出:柳词“铺叙展衍,备足无余”(《跋 吴思道小词》)。
清人周济也评论柳词“铺叙委婉”(《介存斋论词杂著》)。 陈廷掉也说:“奢卿词善于铺叙”(《白雨斋词话》)。 柳永创造性地以赋为词,运用铺叙手法,具体细致地叙事、
整体感知
• 上阕写 登楼所见凄清秋景 • 下阕写 羁旅思乡之情鉴赏上片• 1.描写了哪些意象?
• 雨—潇潇
秋—清
• 霜风—凄惨
关河—冷落
• (日)照—残
红翠—衰减
• 物华—休
长江水—无语
2.自由朗读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说说这些意象组合成怎样意境?
一阵骤雨过后,秋色更加凄冷,傍晚的 江边,寒风渐起,远处山河苍茫辽阔,一 抹夕阳依傍在天际,近处霜叶飘零,落英 遍地,满眼残破景象。江风习习,吹起词 人衣襟,偶有江鸟传来两声鸣叫,越发让 人感到几分沉寂,只有秋江秋水逝者无声, 空添几许伤感。 (残秋雨景图)营造了一 种萧瑟、清冷的意境。
艺术特色
1、善于用“领字”生发句意; •“对”字领起, •“渐”字承上启下。 •“望”字兴起思乡之情, •又以“叹”字转到自身处境, •最后从“想”字生发出对方,并对照自己。
2、语言浅显,状物传情,纯用白描; “潇潇”——状写雨声。 “洗”——方显清寒。 “凄紧”、“冷落”、“残照”——皆有苍凉的情味
• 3、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景 中寄寓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 羁旅愁思(思乡、思归)、时光易逝、岁 月蹉跎的感慨、漂泊流离的困苦与孤独。
• 4、“一番洗清秋” 赏析“洗”字妙在何 处。
柳永《八声甘州》课件
![柳永《八声甘州》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8b5fd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e.png)
详细描述
苏轼的《八声甘州·事茫茫赤壁半帆风》通过对赤壁之 战的回顾,表达了历史的苍茫和人生的无常。他通过 描绘战争的惨烈和英雄的消逝,表达出对历史和人性 的深刻思考。相比之下,柳永的《八声甘州》则更加 关注个人情感的表达。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 感的抒发,表达了对离别和相思的深深感慨。两篇作 品虽然主题相似,但在情感表达和思考深度上有所不 同。
柳永在词坛上独树一帜,其词作 多描写城市生活和离别之情,语 言通俗易懂,深受当时市民喜爱
。
《八声甘州》创作背景
01
《八声甘州》是柳永在离开汴京 前往苏州时所写,表达了作者对 离别的哀伤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02
柳永在创作《八声甘州》时,正 值北宋社会动荡不安之际,他通 过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 的担忧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
总结词
辛弃疾的《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与柳永的《八声甘 州》在主题和情感上有着明显的不同。辛弃疾的作品主 要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和赞扬,而柳永的作品则更多 地关注个人情感的表达。
详细描述
辛弃疾的《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通过对诸葛亮的怀 念,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扬。他通过描绘诸葛亮的智 慧和忠诚,展现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深敬意。相比之 下,柳永的《八声甘州》则更加关注个人情感的表达。 他通过对离别的描绘,表达了对情人或友人的深深感慨 。两篇作品虽然主题相似,但在情感表达和思考深度上 有所不同。
深深感慨。两篇作品虽然主题相似,但在风格和情感上有着较大的差异。
05
《八声甘州》的影响与评价
后世评价
文学价值
柳永的《八声甘州》被认为是中 国词史上的巅峰之作,具有极高 的文学价值,被后人广泛传颂。
情感表达
八声甘州(柳永)课件
![八声甘州(柳永)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a12a7f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7.png)
1
艺术价值
八声甘州以其深情的歌词和优美的曲调,
对后世影响
2
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重 要的艺术价值。
八声甘州影响了后来文人的创作,使其
成为柳永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之一。
3
文化传承
八声甘州被广泛演唱,并被后人改编为 戏曲、舞蹈、电影等艺术形式,传承了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八声甘州的演唱技巧
1 情感表达
八声甘州和其他柳永词的关系
1 相同主题
八声甘州和其他柳永词都展现了作者对家园的思念和生活的苦涩,都表达了对现实的不 满。
2 不同风格
柳永的其他词作中有抒情的、婉约的,也有讽刺的、幽默的,呈现了多样的艺术风格。
3 相互影响
八声甘州在创作时期对其他柳永作品产生了影响,也受到其他作品的启发和影响。
八声甘州的艺术价值和影响
八声甘州(柳永)课件
介绍八声甘州,探索柳永的作品。了解背景、故事、歌词分析、音乐特点, 以及其与其他柳永词的关系。
八声甘州的背景和故事
背景
八声甘州是柳永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创作于宋代。它描绘了战乱时期的黄河流域,流露出作 者对故土的思念。
故事
八声甘州的故事源于至今未解之谜的兵败甘州,首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意味着人生坎坷, 生活无常。
价值
通过故事,八声甘州传递了对家园的深情和悲凉,感染了无数人的心灵,成为经典之作。
八声甘州的歌词分析
自然描写
八声甘州中巧妙融入了大量自然 元素的描写,如"洒江天"、"破瓦 沫",增加了词的艺术美感。
情感表达
社会写照
歌词以浓郁的哀思、离别、思念 为主题,通过意象和音韵的运用, 让人们深感作者对家园的眷恋。
八声甘州优秀PPT
![八声甘州优秀PPT](https://img.taocdn.com/s3/m/a798e54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7.png)
赏析诗歌
上片——状写登高所见之景(层层铺叙) 开头两句,以“对”字领起,总写暮秋傍晚雨景。赏析 “对”和“洗”好处所在。
“对”字,写出登临纵目、望尽天涯的境界。 “洗”字,描摹出秋天雨后天空清朗的状态 。
赏析诗歌
接三句以“渐”字领起,具体写雨后暮景。
霜风凄冷:使游子觉得寒风渐冷渐急 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所见之景一片凄凉
词人倾吐了萍踪飘泊的坎坷经历,表现了因事 业无成而生的内心矛盾与苦闷。从一个侧面反映 了封建时代中下层士子典型的生活遭遇和思想情 绪。
语言特色
一、借景抒情,情景相生。 首句总写秋景,“江天”二字,为下面铺叙景物,提供
了空阔无垠的总背景,“潇潇”写秋雨之声,“洒”写秋 雨之态,无不间接传达出一种笼罩全篇的凄凉潇瑟的气氛。
初读感知
找出贯串全词的句子。
“登高临远”这是全篇的背景。 上片写的是登高临远之景,下片写的是登高临 远之想
初读感知 自由诵读,思考全词主要写什么内容?
思乡——“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怀人——“想佳人”
赏析诗歌
诗歌描写了哪些意象?
雨—潇潇 霜风—凄惨 (日)照—残 物华—休
秋—清 关河—冷落 红翠—衰减 长江水—无语
“登高临远”既是对上片写景的总结,以“不忍” 二字罩住,点出远望秋景勾起的感情——不可遏 制的思乡之情,因此这四个字是打通上片写景、 下片抒情的贯穿线索。
感悟情感
2.“叹年来踪迹,……”补写思乡之意出自羁 旅之苦。表现了仕途失意的寂寞和感伤。
用问句自问这些年的漂泊为了什么,从而展现 了词人茫然四顾的神态。
文学常识
按字数分可分为: 小令 ( 58字以内) 中调 (59字至90字) 长调 (91字以上)
《八声甘州》PPT课件(共16张PPT)
![《八声甘州》PPT课件(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d500268bb68a98270fefa0a.png)
(这时让我们感到整个江天、关河、冷雨、霜风都集 于“当楼”,从而感受到诗人难以形容的羁旅愁思)
2.自由朗读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说说这些意象组合成怎样意境?
一阵骤雨过后,秋色更加凄冷,傍晚的 江边,寒风渐起,远处山河苍茫辽阔,一 抹夕阳依傍在天际,近处霜叶飘零,落英 遍地,满眼残破景象。江风习习,吹起词 人衣襟,偶有江鸟传来两声鸣叫,越发让 人感到几分沉寂,只有秋江秋水逝者无声, 空添几许伤感。 (残秋雨景图)营造了一 种萧瑟、清冷的意境。
布置作业: • 1. 将这首词改为二三百字的散
文,要求意境、情感与原词相 符。 • 2.背诵全诗
• 艺术手法:情景交融,层层铺垫,衬托。
上片:——状写登高所见之景(层层铺叙)
1.开头两句,以“对”字领起,总写暮秋傍晚雨景。 “对”字,写出登临纵目、望尽天涯的境界 “洗”字,描摹出秋天雨后天空清朗的状态
2.接三句以“渐”字领起,具体写雨后暮景。 霜风凄冷:使游子觉得寒风渐冷渐急 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所见之景一片凄凉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佳人行为的画面。
常待闺阁的佳人急切盼望丈夫返回家园,梳洗 打扮,登楼望望,总以为那出现在地平线上的 就是丈夫的归船,等到近头,方才知道误认了。 如此再三再四,仍站楼头凝神观望,这是何等 的深情啊!对一个在外漂泊之人来说又是多么 值得珍惜啊! (佳人望归图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主旨
• 词人倾吐了萍踪飘泊的坎坷经历, 表现了因事业无成而生的内心矛盾 与苦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 代中下层士子典型的生活遭遇和思 想情绪。
1.体会词中意象的抒情作用及“从对 方着笔”的抒情方法;
2.感受词人登楼临远所抒发的羁旅思 归之情;
3.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掌握鉴 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2.自由朗读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说说这些意象组合成怎样意境?
一阵骤雨过后,秋色更加凄冷,傍晚的 江边,寒风渐起,远处山河苍茫辽阔,一 抹夕阳依傍在天际,近处霜叶飘零,落英 遍地,满眼残破景象。江风习习,吹起词 人衣襟,偶有江鸟传来两声鸣叫,越发让 人感到几分沉寂,只有秋江秋水逝者无声, 空添几许伤感。 (残秋雨景图)营造了一 种萧瑟、清冷的意境。
布置作业: • 1. 将这首词改为二三百字的散
文,要求意境、情感与原词相 符。 • 2.背诵全诗
• 艺术手法:情景交融,层层铺垫,衬托。
上片:——状写登高所见之景(层层铺叙)
1.开头两句,以“对”字领起,总写暮秋傍晚雨景。 “对”字,写出登临纵目、望尽天涯的境界 “洗”字,描摹出秋天雨后天空清朗的状态
2.接三句以“渐”字领起,具体写雨后暮景。 霜风凄冷:使游子觉得寒风渐冷渐急 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所见之景一片凄凉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佳人行为的画面。
常待闺阁的佳人急切盼望丈夫返回家园,梳洗 打扮,登楼望望,总以为那出现在地平线上的 就是丈夫的归船,等到近头,方才知道误认了。 如此再三再四,仍站楼头凝神观望,这是何等 的深情啊!对一个在外漂泊之人来说又是多么 值得珍惜啊! (佳人望归图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主旨
• 词人倾吐了萍踪飘泊的坎坷经历, 表现了因事业无成而生的内心矛盾 与苦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 代中下层士子典型的生活遭遇和思 想情绪。
1.体会词中意象的抒情作用及“从对 方着笔”的抒情方法;
2.感受词人登楼临远所抒发的羁旅思 归之情;
3.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掌握鉴 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俗的语言传情状物,雅俗共赏。对我国词体发展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柳词以铺叙见长,雅俗共赏。
有《乐章集》。
柳永大约在公元1 0 1 7 年,宋 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 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 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 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 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 酬。”等了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 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 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
具体分析上片描写秋景所用的铺叙手法,理 出抒情层次。
词的上片,以层层铺叙的手法,描绘登高所见之景。 词以一“对”字领起,先描写清秋江天之寂寥;继
以霜风、关河、残照之景,再作气氛渲染; “红衰翠减”,更见一片萧飒; 江水无语,又可谓言外有意,寄托了词人青春不再、
人生如寄的感伤。 写景中无不浸染了词人浓重的离情。
但是,随着词在宋代的文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词的内 涵也在不断地充实和提高。到苏轼词首开豪放词风,宋词已经 不仅限于文人士大夫寄情娱乐和表达儿女之情的玩物,更寄托 了当时的士大夫对时代、对人生乃至对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感 悟和思考。宋词彻底跳出了歌舞艳情的巢窠,升华为一种代表 了时代精神的文化形式。
清末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的
著作《宋元戏曲史序》中有这么一 句评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楚之 骚 ,汉之 赋 ,六代之 骈语 , 唐之 诗 ,宋之 词 ,元之 曲 ,皆
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 者也。”
宋词
我国诗歌源远流长,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词有许多别称,如“长 短句”“诗余”“曲子词”“乐府”等。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 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 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 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 正恁闲愁。
八声甘州
题解
《八声甘州》又名《甘州》唐坊大曲名, 后用为词调。全词共有八小段音乐组 成,所以叫八声,属慢词。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不忍心登上高楼面对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
,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 异乡?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想起心上人,正在华丽的楼上举头凝望,多少次
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丈夫回家的船。
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 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 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 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 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 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 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 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 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 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 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 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 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 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 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 旨填词。”
上片:——状写登高所见之景(层层铺叙)
自由朗读上片,并思考:上片描绘了哪些景 物?各有何特点?
意象: 暮雨、江天、清秋、霜风、关河、残照、 红衰翠减、江水东流
修饰语: 潇潇、凄紧、冷落、休、无语、衰、减
概括上片绘景特点: 寒凉、肃杀、空寂
景由心生,体现观景人的心情: 凄苦、悲凉、哀伤
所谓词的领字,就是指在词句的开头有一个或 两个、三个在语气上起停顿作用,但又不点断 句子的字。这样的字就是领字,在句中起着领 起下文主句的作用,极为重要。如本词中的 “对”“渐”“是处”“惟有”等。
“这一世英名 我不要, 只求换来 红颜一笑 ”的风流 才子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 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 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 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 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 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 金葬之南门外。
3.“是处……”跌到眼前物华哀落的近景。 (仰视到俯视)
仍是一片凋落之景,这时作者由苍莽悲壮 转入细致沉思。叹息美好的景物随时间流逝都 消歇了
4.“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宕开一笔,推出 所见长远江景。
以流水东逝比喻时间的流逝,寄托了词人年华虚 度,功名不就之痛。此外还用流水的“无语”— —无情。不管落花的飘零,也不解游子的愁思, 反衬词人的深沉痛苦。也暗示江水东流,山高路 远,引发出邈远的思乡念人之情。
青玉案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 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 夜鱼龙舞。
蛾儿。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 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白 衣 卿 相 , 才 子 词 人
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人。 柳生活在北宋仁宗时期,早年曾热中功名,但仕途 坎坷,屡试不第,于是失意无聊,常浪游于汴京、 苏杭等地,出入歌楼妓馆,与歌妓交往颇多,曾四 处飘流泊,饱尝羁旅滋味。世称柳七或柳屯田。
柳永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 也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他的词多反映都市繁荣景 象和中下层市民的生活及青楼歌妓生活,特别善于 表达羁旅行役之苦,扩大了词的题材,他还大量制 作慢词,以慢词声传一时,以至于“凡有井水饮处, 皆能歌柳词”,他以铺叙见长,善于用
词产生于隋唐而盛于宋代,它以特有抑扬顿挫的 音乐美,错综变化的韵律,长短参差的句法以及所抒 发的浓烈深挚的感情,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学 体裁。
一、词的分类
按字数分可分为: 小令 ( 58字以内) 中调 (59字至90字) 长调 (91字以上)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 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在对景物加倍渲染中,一种游子的飘零之感,已隐然可见, 以下写花叶摇落,以江水东流,暗寓时间悠悠,隐蓄着凄 清落寞,惆怅的人生感伤。
(1)歌伎生活;(2)羁旅愁思;(3)都市美景
3、表现手法:白描、铺叙;语言浅近,不避俗词俚语。 深婉含蓄。
八声甘州 柳永
柳永创作《八声甘州》的心路历程
柳永,与整个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其他文人一样
,内心世界都有着许多的缠绵不展的愁情与羁旅的沉
重足迹、曲折婉延的心灵之旅……当他还没有入世扬
名之时,词人不得不告别自己的亲人,踏上漫漫的求
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 怎么知道我,倚着栏杆的时候,正这样愁思深重
。
自由朗诵这首词,并思考以下问题
(1)词的上片,下片各写了什么,分别用一个 字来概括。
(2)词中打通上片、下片的句子是哪一句? (3)词中能揭示主旨的句子是哪句? (4)词中能揭示全旨感情的一个字是哪个字?
“登高临远”这是全篇的背景。上片写的是 登高临远之景,下片写的是登高临远之想。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 亮、陆游、欧阳修等。
花间派的代表人物:温庭筠等。
三、词的发展流程
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是一种通俗的艺 术形式,但是这期间的词题材还仅限于描写闺情花柳、笙歌饮 宴等方面,可以说还显得很“小气”。宋朝的艳妓之多,水平 之高为其它朝代所罕有,她们和宋朝的才子们一起共同推动了 词这一新兴艺术形式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当时的词被认为是一 种粗俗的民间艺术,不登大雅之堂。
1.开头两句,以“对”字领起,总写暮秋傍晚雨 景。
“对”字,写出登临纵目、望尽天涯的境界 “洗”字,描摹出秋天雨后天空清朗的状态
赏析“洗”字
A 秋色不是实物,本不可洗,但作者却 认为秋色之清冽是暮雨洗出来的,用一 洗字,化虚为实,顿觉生动、真切,雨 后秋空清朗之状如在眼前。
B 将秋放在暮雨里洗,也突出了暮雨之 大、之透、之充沛、之无边无际。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我面对着从天空洒落到江上的潇潇暮雨,一番
雨洗后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
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凄凉的霜风逐渐迫近,关隘、山河冷清萧条,
落日余晖照耀在楼上。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到处是凋零的红花,枯败的翠叶,美好的风物
渐渐衰残。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只有长江水,一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 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 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
人生一世谁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
热? 有职才能有权,才能施展抱负,改造世界,名垂
后世。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成就多元化,要成名只有
一条路——去当官。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在从政大
路上跋涉着的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
上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
一个特殊的代表。
——梁衡《读柳永》
他是北宋婉约派最杰出的代表。他是第一个专业 写词的作家。
他对词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1、形式上,他把过去只有几十个字的短令发展到 了百多字的长调(慢词),打破了小令一统天下的格 局。
2、内容上,把词从小庭深院引向市井都会。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 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 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二、词的派别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 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还有一种为花间派。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秦观、晏 殊、晏几道、周邦彦、姜夔等。
艺术特色一
一、借景抒情,情景相生。
有《乐章集》。
柳永大约在公元1 0 1 7 年,宋 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 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 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 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 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 酬。”等了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 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 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
具体分析上片描写秋景所用的铺叙手法,理 出抒情层次。
词的上片,以层层铺叙的手法,描绘登高所见之景。 词以一“对”字领起,先描写清秋江天之寂寥;继
以霜风、关河、残照之景,再作气氛渲染; “红衰翠减”,更见一片萧飒; 江水无语,又可谓言外有意,寄托了词人青春不再、
人生如寄的感伤。 写景中无不浸染了词人浓重的离情。
但是,随着词在宋代的文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词的内 涵也在不断地充实和提高。到苏轼词首开豪放词风,宋词已经 不仅限于文人士大夫寄情娱乐和表达儿女之情的玩物,更寄托 了当时的士大夫对时代、对人生乃至对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感 悟和思考。宋词彻底跳出了歌舞艳情的巢窠,升华为一种代表 了时代精神的文化形式。
清末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的
著作《宋元戏曲史序》中有这么一 句评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楚之 骚 ,汉之 赋 ,六代之 骈语 , 唐之 诗 ,宋之 词 ,元之 曲 ,皆
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 者也。”
宋词
我国诗歌源远流长,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词有许多别称,如“长 短句”“诗余”“曲子词”“乐府”等。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 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 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 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 正恁闲愁。
八声甘州
题解
《八声甘州》又名《甘州》唐坊大曲名, 后用为词调。全词共有八小段音乐组 成,所以叫八声,属慢词。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不忍心登上高楼面对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
,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 异乡?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想起心上人,正在华丽的楼上举头凝望,多少次
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丈夫回家的船。
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 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 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 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 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 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 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 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 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 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 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 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 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 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 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 旨填词。”
上片:——状写登高所见之景(层层铺叙)
自由朗读上片,并思考:上片描绘了哪些景 物?各有何特点?
意象: 暮雨、江天、清秋、霜风、关河、残照、 红衰翠减、江水东流
修饰语: 潇潇、凄紧、冷落、休、无语、衰、减
概括上片绘景特点: 寒凉、肃杀、空寂
景由心生,体现观景人的心情: 凄苦、悲凉、哀伤
所谓词的领字,就是指在词句的开头有一个或 两个、三个在语气上起停顿作用,但又不点断 句子的字。这样的字就是领字,在句中起着领 起下文主句的作用,极为重要。如本词中的 “对”“渐”“是处”“惟有”等。
“这一世英名 我不要, 只求换来 红颜一笑 ”的风流 才子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 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 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 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 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 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 金葬之南门外。
3.“是处……”跌到眼前物华哀落的近景。 (仰视到俯视)
仍是一片凋落之景,这时作者由苍莽悲壮 转入细致沉思。叹息美好的景物随时间流逝都 消歇了
4.“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宕开一笔,推出 所见长远江景。
以流水东逝比喻时间的流逝,寄托了词人年华虚 度,功名不就之痛。此外还用流水的“无语”— —无情。不管落花的飘零,也不解游子的愁思, 反衬词人的深沉痛苦。也暗示江水东流,山高路 远,引发出邈远的思乡念人之情。
青玉案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 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 夜鱼龙舞。
蛾儿。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 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白 衣 卿 相 , 才 子 词 人
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人。 柳生活在北宋仁宗时期,早年曾热中功名,但仕途 坎坷,屡试不第,于是失意无聊,常浪游于汴京、 苏杭等地,出入歌楼妓馆,与歌妓交往颇多,曾四 处飘流泊,饱尝羁旅滋味。世称柳七或柳屯田。
柳永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 也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他的词多反映都市繁荣景 象和中下层市民的生活及青楼歌妓生活,特别善于 表达羁旅行役之苦,扩大了词的题材,他还大量制 作慢词,以慢词声传一时,以至于“凡有井水饮处, 皆能歌柳词”,他以铺叙见长,善于用
词产生于隋唐而盛于宋代,它以特有抑扬顿挫的 音乐美,错综变化的韵律,长短参差的句法以及所抒 发的浓烈深挚的感情,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学 体裁。
一、词的分类
按字数分可分为: 小令 ( 58字以内) 中调 (59字至90字) 长调 (91字以上)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 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在对景物加倍渲染中,一种游子的飘零之感,已隐然可见, 以下写花叶摇落,以江水东流,暗寓时间悠悠,隐蓄着凄 清落寞,惆怅的人生感伤。
(1)歌伎生活;(2)羁旅愁思;(3)都市美景
3、表现手法:白描、铺叙;语言浅近,不避俗词俚语。 深婉含蓄。
八声甘州 柳永
柳永创作《八声甘州》的心路历程
柳永,与整个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其他文人一样
,内心世界都有着许多的缠绵不展的愁情与羁旅的沉
重足迹、曲折婉延的心灵之旅……当他还没有入世扬
名之时,词人不得不告别自己的亲人,踏上漫漫的求
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 怎么知道我,倚着栏杆的时候,正这样愁思深重
。
自由朗诵这首词,并思考以下问题
(1)词的上片,下片各写了什么,分别用一个 字来概括。
(2)词中打通上片、下片的句子是哪一句? (3)词中能揭示主旨的句子是哪句? (4)词中能揭示全旨感情的一个字是哪个字?
“登高临远”这是全篇的背景。上片写的是 登高临远之景,下片写的是登高临远之想。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 亮、陆游、欧阳修等。
花间派的代表人物:温庭筠等。
三、词的发展流程
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是一种通俗的艺 术形式,但是这期间的词题材还仅限于描写闺情花柳、笙歌饮 宴等方面,可以说还显得很“小气”。宋朝的艳妓之多,水平 之高为其它朝代所罕有,她们和宋朝的才子们一起共同推动了 词这一新兴艺术形式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当时的词被认为是一 种粗俗的民间艺术,不登大雅之堂。
1.开头两句,以“对”字领起,总写暮秋傍晚雨 景。
“对”字,写出登临纵目、望尽天涯的境界 “洗”字,描摹出秋天雨后天空清朗的状态
赏析“洗”字
A 秋色不是实物,本不可洗,但作者却 认为秋色之清冽是暮雨洗出来的,用一 洗字,化虚为实,顿觉生动、真切,雨 后秋空清朗之状如在眼前。
B 将秋放在暮雨里洗,也突出了暮雨之 大、之透、之充沛、之无边无际。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我面对着从天空洒落到江上的潇潇暮雨,一番
雨洗后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
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凄凉的霜风逐渐迫近,关隘、山河冷清萧条,
落日余晖照耀在楼上。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到处是凋零的红花,枯败的翠叶,美好的风物
渐渐衰残。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只有长江水,一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 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 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
人生一世谁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
热? 有职才能有权,才能施展抱负,改造世界,名垂
后世。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成就多元化,要成名只有
一条路——去当官。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在从政大
路上跋涉着的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
上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
一个特殊的代表。
——梁衡《读柳永》
他是北宋婉约派最杰出的代表。他是第一个专业 写词的作家。
他对词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1、形式上,他把过去只有几十个字的短令发展到 了百多字的长调(慢词),打破了小令一统天下的格 局。
2、内容上,把词从小庭深院引向市井都会。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 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 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二、词的派别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 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还有一种为花间派。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秦观、晏 殊、晏几道、周邦彦、姜夔等。
艺术特色一
一、借景抒情,情景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