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病虫害图谱及防治方法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
图片简介: 茄细菌性斑疹病又称细菌性微斑病。

该病为细菌性病害,植株地上部分均可发病,尤以叶缘和未成熟果实病症最为明显。

叶片发病出现深
褐色至黑色斑点,四周有黄色晕圈;叶柄和茎发病出现黑色斑点;幼
嫩绿果发病,先出现稍隆起的小斑点,果实近成熟时围绕斑点的组织
仍保持较长时间绿色。

番茄灰霉病
图片简介: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

主要发生在花期和结果期。

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出现水浸状浅褐色病斑,呈V字形,潮湿时病部长出灰霉,干燥
时病斑呈灰白色。

果实发病主要在青果期,先侵染残留的柱头或花瓣,
后向果面和果梗发展。

花萼发病变为暗褐色,随后干枯。

茎发病后初
期产生水浸小点,后扩展成长条形病斑。

真菌;茄子;气流传播;雨水传
播;农事传播;伤口侵入
番茄顶裂果
图片简介: 番茄顶裂果主要是由于畸形花花柱开裂的结果。

直接原因是番茄开花时,对花器供给的养分不足造成的。

生产中在低温季节或在大棚中定
植过早尤其严重。

生理性病害;花期养分不足;定植过早;番茄
番茄病毒病(苜蓿型)
图片简介: 由病毒引起的病害。

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病和传播。

田间管理差,分苗、定苗、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互相摩擦碰撞,都会导致发病。

病毒性病害;高温干旱;田间管理差;苜蓿型;
番茄病毒病(花叶型)
图片简介: 由病毒引起的病害。

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病和传播。

田间管理差,分苗、定苗、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互相摩擦碰撞,都会导致发病。

花叶型表现为叶色浓淡不均,黄绿相间,叶片皱缩,明脉,花少果小
而劣,严重减产。

病毒性病害;高温干旱;田间管理差;花叶型;
番茄病毒病(蕨叶型)
图片简介: 由病毒引起的病害。

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病和传播。

田间管理差,分
苗、定苗、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互相摩擦碰撞,都会导致发病。

蕨叶型表现为植株矮化,上部叶片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上卷,结果少而小。

番茄病毒病(卷叶型)
图片简介: 由病毒引起的病害。

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病和传播。

田间管理差,分苗、定苗、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互相摩擦碰撞,都会导致发病。

卷叶型表现为叶脉间黄化,叶片边缘上卷。

番茄病毒病(巨芽型)
图片简介: 由病毒引起的病害。

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病和传播。

田间管理差,分苗、定苗、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互相摩擦碰撞,都会导致发病。

巨芽型表现为顶部及叶腋长出的芽变大且畸形,病株不能结果。

番茄煤污病
图片简介: 严重时霉污覆满叶面。

病原菌为多主枝孢和大孢枝孢,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病菌在病叶、土壤及植物残体上越冬。

条件适宜时借风雨或
蚜虫、介壳虫、粉虱等传播。

荫蔽、湿度大的棚室,以及梅雨季节,
发病重。

真菌;叶片发病;灰黑色霉污;番茄
番茄冻害
图片简介: 由低温造成。

受害部位似水烫过。

低温造成;生理性病害
番茄高温障碍
图片简介: 塑料大棚或温室栽培番茄,常发生高温为害。

叶片受害,初时叶片褪色或叶缘呈漂白状,后变黄色。

轻的仅叶缘呈烧伤状,重的波及半叶
或整个叶片,终致永久萎蔫或干枯。

叶色褪绿;叶缘呈烧伤状;引起茎
叶损伤;果实异常;
番茄褐色根腐病
图片简介: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

危害茎基部或根部。

发病初期侧根和细根变为褐色,大量脱落或腐烂。

发病后期主根也变褐,表面产生黑色小粒点
或裂缝。

表皮木栓化,严重的病根肿胀或变粗,随根部病情扩展,茎
基部变成黑褐色或腐烂,致使植株地上部生长不良,下部叶片变黄干
枯,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病株中午萎蔫,早、晚能复原,当病情发展到
一定程度时不再复原,引起全株枯死。

真菌;危害茎基;危害根部;重茬
地发病重;
番茄茎基腐病
图片简介: 仅危害茎基部。

发病初期茎基部皮层逐渐变为淡褐色至黑褐色,绕茎基部一圈后病部失水干缩,叶片变黄,萎蔫。

后期叶片变为黄褐色,
枯死。

根部和根系不腐烂。

纵剖病茎基部,可见木质部变为暗褐色。

真菌性病害;危害茎基部;阴雨天气易发病;番茄
番茄低温障碍
图片简介: 幼苗遇低温,子叶上举,叶背向上反卷,叶缘受冻部位逐渐枯干或个别叶片萎蔫干枯;低温持续时间长,叶片暗绿无光,顶芽生长点受冻,
根系生长受阻或形成畸形花,造成低温落花或畸形果;果实不易着色
成熟,严重的茎叶干枯而死。

叶背向上卷;叶片暗绿;生长点受冻;生
理性病害;番茄.
番茄变形果
图片简介: 变形果是指与正常果实不一样的果实,统称其为变形果。

有尖顶果、畸形果、空洞果外,还有穿孔果、裂开果、指突果、多蕊果、双子果、
菊型果、椭圆形果和偏心果等多种类型。

果形畸变;低温;日照不足;
生理性
番茄木栓化硬皮果
图片简介: 病果表面产生块状木栓化褐色斑,严重时斑块边接成大片,产生深浅不等的龟裂,病部果皮变硬。

果面木栓化;果皮变硬;土壤缺硼;
番茄穿孔果
图片简介: 茎叶生长正常,果实上面有洞,从外面能看到果肉内胶状物质。

穿孔果;裂开果;低温寡照;
番茄根霉果腐病
图片简介: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

主要危害果实。

近成熟或成熟后没有及时采收的近地面果实易染病。

果实染病后迅速出现大面积软化,湿度大时病
部长出较密的白色霉层,经过一段时间后在白色霉层上生出黑蓝色球
状的菌丝体,病果迅速腐烂。

真菌;危害果实;浇水过量易发病
番茄炭疽病
图片简介: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

只危害果实,尤其是成熟果实。

病部初生水浸状透明小斑点,扩大后呈黑色,略凹陷,有同心轮纹;其上密生黑色
小点,并分泌淡红色粘质物,后引起果实腐烂或脱落。

真菌;危害果
实;借风雨传播
番茄氨气危害
图片简介: 该病为生理性病害。

化肥分解时产生氨气和亚硝酸气,浓度达到一定量时就会产生危害。

未腐熟的有机肥施入棚室后也能产生危害。

棚室
或反季节栽培番茄经常出现有害气体。

叶片受氨气危害时初呈水烫
状,后变褐干枯;花受害时花萼和花瓣呈水浸状,后变成黑褐色干枯,
花不再开放。

严重时叶片全部枯死。

叶片水浸状;花黑褐色干枯;全部
叶片枯死;生理性病害;
番茄黑斑病
图片简介: 番茄黑斑病又称钉头斑病、指斑病,为真菌性病害。

危害果实、叶片和茎。

果实上的病斑为灰褐色至褐色,近圆形,病斑稍凹陷,有明显
的边缘,果实上有一个或几个病斑,大上不等。

斑面上有黑色霉状物。

真菌性病害;危害果;温暖多湿;黑斑病;钉头斑病
番茄灰斑病
图片简介: 番茄灰斑病又称番茄褐斑病。

发病多始于中上部的枝杈处,初为暗绿色水浸状,后变黄褐或灰褐色不规则形斑。

发病果实蒂部附近呈水浸
状黄褐色凹陷斑,后果实腐烂。

危害叶片;危害茎;危害果实;病斑近
圆形;轮纹不明显;
番茄白绢病
图片简介: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都有分布,危害严重。

发病部位主要在近地面的茎基部。

病部初呈褐色病斑,逐渐扩大,稍凹
陷,生有辐射状白色绢丝状的菌丝体,病株下部叶片变黄或萎蔫。


期病部生出许多茶褐色油菜籽状的菌核。

真菌;番茄;酸性土壤易发病
番茄茶色果
图片简介: 茶色果果实成熟后变红,但在红色果面上显露出褐色或污茶褐色,致果实发污,光泽度差,影响果实外观。

茶色果多在偏施氮肥,气温低
的条件下发生。

因番茄果实着色变红阶段,施用氮肥过多,叶绿素就
要增高,致叶绿素分解推迟或减缓,影响茄红素、胡萝卜素在果实上
形成,气温低于16℃胡萝卜素形成慢,低于24℃茄红素形成受抑,
造成番茄着色不良,易出现茶色果。

番茄溃疡病(2)
图片简介: 该病为细菌性病害,苗期至结果期均可发病。

苗期发病始于叶缘,幼苗从下向上逐渐萎蔫,有的在胚轴或叶柄处产生溃疡状凹陷条斑,引
起病株矮化或枯死。

成株发病初期下部叶片凋萎或卷缩,茎内部变褐,
病斑长度可由一节扩展到几节,后期产生长短不一的空腔,最后下陷
或开裂,茎略变粗,生出许多不定根。

多雨或湿度大时菌脓从病茎或
叶柄中溢出,后期茎内变褐以至中空,最后全株枯死,上部顶叶呈青
枯状。

果柄受害多由茎扩展进去,其韧皮部及髓部出现褐色腐烂,一
直可伸延到果内,幼果皱缩、滞育、畸形。

细菌性病害;番茄;伤口侵入;表皮侵入;雨水传播;灌溉水传播
番茄黑点根腐病
图片简介: 无土或有土栽培均见发病,主要为害主根和支根,根变褐腐烂,皮层被破坏,病根上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小菌核。

此病常与褐色根腐病
混合发生,混合为害。

根呈黑褐色,致地上部下位叶先变黄早落,严
重时枯死。

真菌性病害;危害主根;危害分根;多种病害混合发生;
茄芝麻斑病
图片简介: 番茄芝麻斑病又称褐斑病。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直径1-10毫米圆形的灰褐色病斑,大病斑有时出现轮纹。

叶柄、果梗染病,病斑呈灰褐
色凹陷。

真菌;危害叶片;危害叶柄;危害果柄;危害果实;番茄
番茄早疫病(2)
图片简介: 病原菌为茄链格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番茄早疫病又称轮纹病、夏疫病。

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该病为真菌性病害,常引起落叶、落果,
尤其大棚、温室中发病严重。

危害叶茎果;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同心轮
纹;气孔侵入;伤口侵入;
番茄病虫害防治技术
番茄又叫西红柿,营养丰富,具有减肥瘦身、消除疲劳、增进食欲、提高对蛋白质的消化、减少胃胀等功效,成为人们最喜爱的蔬菜之一,又因番茄喜温,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被广泛种植。

那么番茄种植过程中应注意什么,有哪些病虫害又如何防治呢?
一、番茄白粉虱
白粉虱属于刺吸性害虫,温棚或室外均易发生此害虫,主要吸食番茄叶茎汁液,被白粉虱吸食过的叶片褪绿、变黄、萎缩,严重地块出现全株枯死;此虫繁殖能力极强,繁殖速度极快,数量大,群聚为害,温室与露天一季可发生10代左右,18℃-27℃,8天发育一期,7天产卵一次,5天一代,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此害虫,雌虫的产卵一次
大约3000-4000粒,繁殖速度特快,严重污染叶片和番茄果实,失去商品价值,危害番茄生长结果。

本着绿色无公害的原则,对白粉虱的防治应该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进行科学的栽培管理,同时应合理使用高效、安全药剂,适时进行化学防治,兼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会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无论是室内或露天栽培番茄,防治番茄白粉虱用药一定要谨慎,因番茄对药物较敏感:敌敌畏、丁硫、氧乐果、异丙威禁用,易产生药害,防治方法:25%噻虫嗪800-1000倍液防效在60%左右,阿维啶虫脒900-1200倍液防效在60-65%,烯啶虫胺+丁醚脲1000-1200倍液防效在70-80%左右,啶虫咪+螺虫乙酯+吡丙醚+烯啶虫胺防效在85-90%左右,由于长期使用易产生抗性,应交换使用,防效长、效果好。

二、番茄灰霉病
灰霉病是栽培西红柿常见的,危害严重的,比较难以防治的一种病,对于产量的损失可以达到20%—30%之间,严重的能够造成绝产绝收。

发病规律:灰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属低温高湿型病害,病原菌生长温度为20~30℃。

温度20~25℃、湿度持续90%以上时为病害高发期。

该病害是一种典型的气传病害,可随空气、水流以及农事作业传播。

一个病果其病菌传播范围可达到五平米。

主要发生在花期和结果期,可为害花、果实、叶片和茎。

症状:(1)叶部: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出现水浸状浅褐色病斑,病斑呈V字形,向内发展,潮湿时病部长出灰霉,边缘不规则,干燥时病斑呈灰白色。

(2)茎部:茎发病后初期产生水浸小点,后扩展成长条形病斑,高湿时长出灰色霉层,上部植株枯死。

(3)果实:果实发
果皮变成灰白色、水浸状、软腐,病部长出灰绿色绒毛状霉层,后期病部产生黑褐色鼠粪状菌核。

(4)花萼:花萼发病变为暗褐色,随后干枯。

(5)幼苗:幼苗发病时叶片和叶柄上产生水浸状腐烂,之后干枯,表面产生灰霉,严重时可扩展到幼茎,使幼茎产生灰黑色病斑,腐烂折断。

防治办法:1.与非寄主植物轮作,采用与豆类作物轮作,提倡高畦栽
培,苗期不可与生菜等寄主蔬菜间套。

2.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忌偏施氮肥,培施磷、钾肥提高抗病能力。

3.通风换气,控制棚室内的温、湿度。

化学防治:根据多年种植经验总结,使用乙霉威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防治灰霉病效果只有4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效果有60%,嘧霉胺悬浮剂1000倍液,防治效果有70%,使用灰克(三合一)定苗前2000倍液喷雾一遍,发病以后1000~1200倍液再喷雾,防治效果能达到90%。

防治要点:1.定植前用药,保证无病苗进棚,发病前期用药防治效果最佳,发病严重时要连续用药。

2. 要在湿度小于60%的时候使用,温度在二十度以上是喷施效果显著,3. 喷施药剂的时候要注意地面也要喷到,喷雾器要选择雾化好。

喷施面积大用。

发病植株的中心区域要重点喷施,整个棚要做到喷严喷细。

三、番茄病毒病
番茄病毒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病害,主要传染方式以汁夜接触性传染,难防治,发病率高。

花叶型:叶片显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的斑驳、或略有皱。

蕨叶型:植株矮化、上部叶片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微卷,花冠增大成巨花。

条斑型:叶片发生褐色斑或云斑、或茎蔓上发生褐色斑块,变色部分仅处在表皮组织,不深入内部。

卷叶型:叶脉间黄化,叶片边缘向上方弯卷,小叶扭曲、畸形,植株萎缩或丛生。

黄顶型:顶部叶片褪绿或黄化,叶片变小,叶面皱缩,边缘卷起,植株矮化,不定枝丛生。

坏死型:部分叶片或整株叶片黄化,发生黄褐色坏死斑,病斑呈不规则状,多从边缘坏死、干枯,病株果实呈淡灰绿色,有半透明状浅白色斑点透出。

番茄病毒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一般高温干旱天气利于病害发生,刺吸式害虫带病传播。

此外,施用过量的氮肥,植株组织生长柔嫩或土壤瘠薄、板结、黏重以及排水不良发病重。

本人有多年种植经验,仅供参考:
(1)种子消毒。

播种前用清水浸种3-4小时,再放入10%磷酸三
钠溶液中浸30-5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净再催芽播种。

(2)轮作倒茬净化土地。

定植田要进行两年以上轮作,有条件的结合深翻,施用石灰,促使土壤中病毒钝化。

发病期:一:20%盐酸吗啉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二:嘧肽霉素600-800倍均匀喷雾,防效在70%左右
三:《败毒》+121稀释600-700倍进行喷雾,防效在90%以上,根据病情增减药量。

四、番茄软腐病
软腐病是细菌性病害,以感染茎秆和果实为主。

茎部多从整枝伤口处开始,继而向内部延伸,最后髓部腐烂,有恶臭,失水后,病茎中空。

病茎维管束完整,不受侵染。

果实发病时,果皮完整光亮,果肉腐烂变软,破裂后散发出恶臭味,易脱落,干燥后变成白色僵果。

防治方法:
1,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500-2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效一般60%左右;
2,用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800-1000倍均匀喷雾,防效在70%左右;
3,多粘杆芽孢杆菌+巨力星481兑水,1000-1200倍液均匀喷雾,防效在90%以上,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注:以上方法供大家参考,具体情况请咨询龙灯植保专家。

五、番茄白粉病
西红柿白粉病属半知菌门真菌性病害,在西红柿作物当中非常常见。

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叶面,初期为零散不明显白色的霉点,发病后慢慢向上延伸。

随着作物逐渐生长为大小不等白色粉霉斑状;严重时整个叶面像是被撒上一层薄面粉覆盖在叶面,此病主要危害茎、叶、果等部位受感染通称为白粉病。

发病规律:
病菌在冬作西红柿或地面上越冬,温度在湿润环境下病情可以得到抑
制;显然在干燥和25~28℃的条件情况下病害容易循环传播。

随着气流传播蔓延此病又在病部产出分生孢子,成熟的分生孢子脱落后通过气流再度受到感染。

南方番茄常年种植区,病菌无明显越冬现象,分生孢子不断产生,辗转为害。

番茄粉孢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0—25℃;鞑靼内丝白粉菌为15—30℃。

露地多发生于6—7月或9—10月,温室或塑料大棚则多见于3—6月,或10—11月。

防治方法:
1、多菌灵+苯醚甲环唑 800-1000倍均匀喷雾,防效在70%左右;
2、嘧菌酯+苯醚甲环唑1000-1200倍均匀喷雾,防效在80%左右;
3、白粉(1+1)1000-1500倍均匀喷雾,防效在95%以上,严重的
西红柿白粉病使病情增减稀释倍数,安全高效。

六、番茄根腐病
番茄根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危害茎基部或根部。

发病初期侧根和细根变为褐色,大量脱落或腐烂。

发病后期主根也变褐,表面产生黑色小粒点或裂缝。

表皮木栓化,严重的病根肿胀或变粗,随根部病情扩展,茎基部变成黑褐色或腐烂,致使植株地上部生长不良,下部叶片变黄干枯,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病株中午萎蔫,早、晚能复原,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不再复原,引起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1. 甲霜恶霉灵600-700倍液均匀喷雾防效在65%左右
2. 乙蒜素多菌灵可容粉700-800倍,防效在70%左右
3. 根腐1号三合一800-900倍防效在90%以上均匀喷雾。

最后给大家介绍下不只防治还要根治改善根腐病的办法,就是客户常常提起的根腐1号,根腐1号主要就是针对根腐,沤根,立枯病、死根烂苗病,土传病害杀菌修复,专业解决根部的问题。

根腐1号《三合一》一切解决根部问题。

七、番茄晚疫病
病因:一是有晚疫病菌的来源;二是气候条件:气温在25℃潜育期最短,仅3~4天,过高温度反而不利于病害的流行。

病菌相对湿度的要求较严,75%以上方可发生。

在阴天多雨,雨量大,湿度高,气温偏低的时候,发病早且病害重;三是栽培条件:植株繁茂,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间湿度过大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症状:本病发生于叶、茎、果实及叶部,病斑大多先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为水浸状褪绿斑,后扩及叶的大半以至全叶,并可沿叶脉侵入到叶柄及茎部,形成褐色条斑。

最后植株叶片边缘长出一圈白霉,茎部皮层形成长短不一的褐色条斑,病斑在潮湿的环境下也长出稀疏的白色霜状霉,果实多半是在果子还青的时候,出现黑黄色的病斑,
病斑开始比较硬,慢慢就会腐烂。

严重时整株西红柿秧都会变黑枯死。

防治方法:目前一般防治:①多菌代锰600-700倍液均匀喷雾,防效在70%左右;②杀毒矾+苯醚700-800倍液均匀喷雾,防效在80%左右;③甲霜锰锌800-900倍液防效在80%左右;④灰克+咪鲜胺均匀喷雾,防效在90%以上,根据病情增减药量,安全高效。

八、如何使番茄膨大上色
近年来,很多西红柿种植户反映,西红柿果实偏小,口感不好,空芯多,果而不实,畸形果多,采收期果实着色不均匀,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其经济价值和果农的收益,让果农很是头疼。

决定西红柿品质好坏,除了与自身的品种有关外,西红柿的田间栽培管理技术也极为重要。

多年来的种植经验积累,供大家分享:西红柿在花期和坐果期,尤其是果实膨大初期栽培管理不当极容易造成果实不膨大,影响果实品质,造成产量低,如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日照不足,花粉不能正常发育和授粉受精,花序上的每朵花营养分配不均,个别花不能得到充足营养,也不能正常膨大,直至红熟;氮肥供应过剩,磷钾肥缺乏,造成西红柿植株徒长,长成逗果或僵果等;缺乏硼、钾元素,同样会影响果实的着色和坐果率。

为使西红柿膨大上色,提高番茄的经济收益,环境有不可控性,可以在栽培和管理技术上实施措施。

现分享下我的防治方法:
幼苗花蕾期叶面喷施膨果之星,使西红柿增强花粉受精质量,提高坐果率;在番茄生殖生长盛期,要适量的补充磷钾肥及微量元素肥料,控制氮肥的施用,还可用膨果之星,来调节西红柿生长;果实膨大期喷施膨果之星+巨力星481,促使膨大上色,口感好,色亮果大,可增产20%-40%,并且补充钾、钙、硼等中微量元素,提高光合作用转化率,利于糖分的积累。

番茄病
番茄叶霉病
叶霉病又称“黑毛”,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我国绝大多数番茄种植区均有发生,是温室和塑料大棚内栽培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

该病危害番茄叶片,使其变黄枯萎,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发病严重时可造成绝收。

症状
叶、茎、花和果实均可受害,以叶片受害最为常见。

被害叶片正面出现边缘不清晰的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浅绿色或淡黄色褪绿斑,其相对的背面产生紫灰色致密绒状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有时叶面病斑上也长有同样霉层。

发病严重时,叶片上布满病斑,叶片干枯卷曲。

病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后逐渐向上蔓延。

嫩茎及果柄上也产生与上述相似的病斑,并延及花部,引起花器凋萎及幼果脱落。

果实受害,蒂部产生近圆形、硬化凹陷斑。

病原物
病原物为褐孢霉[Fulvia fulva (Cooke) Ciferri],半知菌亚门褐孢属。

病菌分生孢子梗成束从气孔伸出,有分枝,初无色,后呈褐色,有1~10个分隔;分生孢子为长椭圆形,初无色,单胞,后变褐色,中央产生一分隔。

分生孢子在4~35℃温度范围内均可萌发,最适温度为25℃。

孢子在水滴中萌发最好,相对湿度低于96%时,孢子萌发受到抑制,低于86%时,孢子不能萌发。

分生孢子在pH 值3.0~9.0范围内均可萌发,最适pH值为5.0,小于2.0或大于10.0时,孢子不能萌发。

光照对孢子萌发无明显影响。

病害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以菌丝体潜伏于种皮内越冬。

翌年,田间病残体上越冬的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引起初侵染。

播种带菌种子也可引起植株发病。

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发病部位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和气流传播引起再侵染。

发病因素
在高温高湿(95%)条件下,从开始发病到普遍发生病害只需半个月左右。

温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湿度大,常造成病害严重发生。

阴雨天或光照弱有利于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染,而光照充足,温室内短期增温至30~36℃,对病害有很大的抑制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