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各区2019年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各区2019年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
古诗阅读
【白下】
四时田园杂兴·春日
【宋】范成大
土膏①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②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③过墙来。
【注释】①土膏:指肥沃的土地。
②一饷,片刻。
饷,通“晌”。
③鞭笋:细长的竹笋。
8、这首诗共四句,第一句中,“”二字形象地表现出春天乍到,大地复苏的情形。
〔1
分〕
9、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一饷开”三字,形象地描绘出花草在春天生长迅速,片刻间使人眼花缭乱的景象。
B.诗人精心选择农村特有的景色与农民的劳动生活来表现春天,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C.诗歌最后一句巧借鞭笋来透露春天的气息,与“一枝红杏出墙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D.诗歌先概括描写春天,然后具体描绘景物。
“催”“开”“过”等词充满着动态之美。
【答案】8.〔1分〕欲动9、〔2分〕B
【高淳】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①,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①幢幢:晃动的样子。
9、〔1〕“▲”三个字惟妙惟肖地摹写出作者听闻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刹那间的反应。
〔1分〕
〔2〕末句的景物描写是怎样来抒发作者的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2分〕
▲
【答案】9.〔1〕〔1分〕惊坐起〔2〕〔2分〕作者用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的手法,把听说白居易遭贬后的悲凉、凄苦的情感寄寓在凄凉冷清的景物之中,抒情更含蓄;〔或“用凄凉冷清的景物含蓄地表达了(渲染烘托了)得知白居易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凄苦”〕〔手法1分;景物特点、情感分析1分〕
【鼓楼】阅读古诗,回答以下问题。
〔3分〕 望江南
王琪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
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
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①,风露入新秋。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②应信别离愁。
天上共悠悠。
【注释】①迥:遥远。
②素娥:嫦娥
8.上阕中的“圆缺几时休”中的“圆”与“缺”分别指词中的“冰吐鉴”与“”。
〔1分〕
▲ ▲
9.对全词赏析有误
..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1.这首咏月词的上阕以写景为主,下阕借景抒怀,全词意境悠远。
2.整首词营造了温馨浪漫的秋季夜色的氛围。
3.“天上共悠悠”中“悠悠”一词表现了词人绵长的忧思
4.这首词借月的圆缺不休表达了对人世聚散、悲欢离合的感慨。
【答案】8.〔1分〕玉沉钩9.〔2分〕B。
【建邺】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四)
【宋】杨万里
一晴一雨路干湿,半淡半浓山叠重。
远草平中见牛背,新秧疏处有人踪。
7.品析“远草平中见牛背”中“见”的妙处。
〔2分〕
▲
8.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
..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前两句诗的意思是,一会天晴一会下雨,路上干了又湿,湿了又干。
天边的山峰重重叠叠,半淡半浓。
B、全诗看似写全景,实那么以道路和远山为背景,着重描绘的是草间的牛背和秧间的人踪。
全诗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
C、诗人写景不断变换角度,近景、远景、中景交替,点、线、面组合,汇织成一幅色彩绚烂、热情奔放的画面。
D、这首诗平易自然,构思新巧,语言明了,清新流畅,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答案】7.〔2分〕“见”通“现”,写出在远处齐刷刷的草丛中,牛背时隐时现的情景〔1分〕;“见”字化静为动,似乎在不经意之间,宁静优美的农村景象、清新淳朴的田园风光跃入眼帘。
〔1分〕〔或:让人体会到悠闲自在,惬意喜悦的情绪。
或:抒发了诗人喜爱农村生活、田园风光之情,平淡中见韵味,给人留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共2分。
写出“见”在句中的含义1分;分析化静为动的写法或者体会悠闲自在、热爱农村风光的情绪等效果的1分〕
8.〔2分〕C
【江宁】5.下面是第二小组搜集的材料,请完成下面题目。
〔7分〕
古诗描绘出“春”的画卷: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1〕诗中“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十分传神,试作简要赏析。
〔2分〕▲
〔2〕以下对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诗的题目“春游湖”三个字,既点明了时间、地点,又交代了主要事件——“游
湖”。
B、第【一】二两句描绘春天湖边明媚可人的景色:成双成对的燕子在天空中飞来飞
去,两岸的桃花像蘸着水在盛开。
C、第一句中的“几时回”,用疑问语气表达出作者因春回大地,可是燕子却没有飞回
来的深深惆怅之情。
D、第【三】四句写春雨使湖水上涨,将桥淹没,游人不能过去,这时摆渡的小船正从那柳阴深处向游人撑来,表现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溧水】【古诗阅读】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7、请写出该诗中表达诗人报国无门心情苦闷的句子。
〔2分〕
▲
8、请选出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
A、首联连用了三个“凤”字使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又一个“空”字为全篇定下了悲
怆苍凉的感情基调。
B.颔联借吴宫的富丽如今被荒径埋没,东晋的名门留下的只是荒冢,来感慨时间的无情,叹
息人世的无常。
C.颈联“三山”对“二水”,“半落”对“中分”,“青天外”对“白鹭洲”,气势磅礴、
对仗精工,佳句天成。
D、全诗格调高雅,语言华丽。
把历史的典故,想像中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寄托了忧国之思。
【答案】7、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8、D
【联合】8.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5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释】①开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
(1)这首诗运用烘托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岳阳楼的特点:▲〔请用一个词语概括〕。
〔2分〕2.这首诗的颔联千古流传,最妙的当属“引”和“衔”二字,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3分〕
▲
【答案】8.〔5分〕
〔1〕〔2分〕高〔高耸、高大、高耸入云等。
意近即可〕
〔2〕〔3分〕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大雁和山懂得人的心意,把愁心带走,把好月送来的情境〔1分〕,表现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1分〕。
【六合】【古诗阅读】
7、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3分〕
闽①中秋思
杜荀鹤②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释]①闽:今福建省。
②杜荀鹤〔846-907〕,字彦之,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
唐末诗人。
〔1〕下面对诗歌理解有误
..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第一句中的“匀”字,极准确地勾画出雨的细密,雨的轻柔。
菊花经雨,滋润而艳丽。
B、第二句中的“弄”字,以拟人的手法将“风”人格化。
风吹红蕉,蕉叶声声有韵,别有一番情致。
C、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植物的描写,抓住了闽中秋天萧瑟多雨的特点。
D、第三句诗人拓开一笔,将笔触由近处延伸到远处,高度地概括出闽中的地势特点。
〔2〕诗的最后一句是主旨所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之情。
〔1分〕
【答案】7、〔1〕C(2分)〔2〕思乡〔或忧郁、忧伤〕(1分)
【栖霞】(一)阅读下面古诗文。
〔15分〕
【古诗阅读】
7、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3分〕
夜泉
〔明〕袁中道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1)诗中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来表现山泉夜景幽静的诗句是▲。
〔1分〕
(2)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所表现的画面。
〔不超过40字〕〔2分〕
▲
【答案】7、〔3分〕(1)山白鸟忽鸣〔1分〕(2)皎洁的月光照在清泉上,那泉水浸染上明月的白色,仿佛成了一溪洁白的雪。
〔2分〕
【玄武】〔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
〔3分〕
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释】本诗写于1278年,诗人战败被俘,押往大都,途经金陵。
此时南宋已亡,金陵被攻破四年了。
7.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
..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首联用夕阳渐渐西斜、渐渐下落之“动”反衬出诗人久久凝望、久久沉思之“静”,
突出诗人的无限悲恨和无尽怅惘。
B、颔联“元无异”和“半已非”形成巨大反差,揭露战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表现诗
人心系天下兴亡,情关百姓疾苦。
C、颈联运用比喻手法,给人悲凉凄惨的感觉:诗人在哭,金陵在哭,满地芦
花和“我”一样飘零,旧时燕子也是无处栖身。
D、尾联与《过零丁洋》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异曲同工,表达出诗人
视死如归、以死报国的英雄气概。
8.本诗中的“▲”一句诗,化用了刘禹锡《乌衣巷》中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
百姓家”。
〔1分〕
【答案】7.〔2分〕C〔应是拟人手法〕
8.〔1分〕旧家燕子傍谁飞〔多写“满地芦花和我老”不给分〕
【雨花】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2题。
〔15分〕
【古诗】
鹧鸪天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①。
平岗细草鸣黄犊②,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③。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释:①些:语气词。
②犊:牛。
③青旗沽酒有人家:指山村酒家。
青旗,酒家招牌。
沽,卖。
]
7、请展开想像,描写“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所表现的田园春光。
〔2分〕
▲
8、词中加点的一个“破”字,用得非常传神,请简要分析它的表现力。
〔2分〕
▲
【答案】7.〔2分〕例如:乡村小路边柔嫩的桑枝上有了点点绿色,吃草的小黄牛在山坡上时不时哞哞的叫着,太阳偏西,回巢的乌鸦点缀着有几分春寒的树林。
8.〔2分〕一个“破”字,用拟人手法,传神地写出了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逐渐萌发、膨胀,终于撑破了原来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
“破”字不仅有动态,而且似乎能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