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
初中物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整合[论文]
![初中物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整合[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ec5c1dfb14e852458fb5726.png)
初中物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整合新课改逐步推进,对初中各科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课程改革的发展,社会上要求传统教学法与新教学法相结合的声音越来越多。
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多媒体教学作为新的教学方法已经受到教师的广泛使用,那如何使传统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进行整合,就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课题。
以此为课题进行探究。
初中物理传统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物理是初中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它十分强调客观性和真实性,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当前,大多数初中物理教学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法。
一般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偶尔教师会在课堂上进行试验,让学生进行观摩,学生主要以听为主。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出现了众多弊病,影响着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质量。
一、初中物理传统教学法的弊病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上都是坚持以教师为主体,认为学生只是学习者,忽视了学生是学习对象的概念。
在课堂上,教师只是以讲授的方式来教给学生抽象的物理概念,学生难听懂,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够深刻。
而且往往上课形式单一,教师只是枯燥的在课上讲解知识,课堂的互动性差,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而且教师在描述物理变化过程时只通过口述或板书,这样很难在学生的脑中形成具体的图式,对物理的变化过程的描述也不是很详细,使学生不能有效的理解知识,其主导作用也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另一方面,实验在物理中占的比重较大,它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基本手段。
但实验的演示也是有缺点的:有些实验现象发生过程太快,学生根本看不清;有些实验需要的仪器比较多,教师光讲解就费很大的功夫,学生分散了注意力,反而把实验的主题给忘了;有些实验根本无法在课堂上进行,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有些实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无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
如此实验课,教学效果比预计的要相差甚远,严重影响着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催生了新的教学方法的产生,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多媒体教学应运而生。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中学物理实验的整合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中学物理实验的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8f605b292f60ddccda38a03e.png)
栩栩 如 生
,
一
,
目了 然
。
传感 器技 术 和 计
波 的独 立 传 播
、
布 郎运 动 等 ; 用 宏观 缩 小 的 办 法 模
、
算 所 发 挥 了 其 独特 的 作 用
可 重 复性
,
极 大 地扩 展 了 实验 的 可 视 性 和
拟 日食
月食 的 形 成 以及 人 造 卫 星 的 运 行
,
同步 卫 星 的 定
,
便 于 及 早 发 现 实验 方
法和 实验 设 计 的问题
2
.
,
避 免 走弯路
。
计 算机 实 时 采 集 数 据 及 根 据 数 据 绘 图
,
随 着 科 学技 术 的 飞 速 发 展 物 理 实 验 中有 难 实现 或 直 观 展 现 的解 决这
一
一
在教 学 中 不 但 可 以应 用 多
,
部分实 验 要求 的 条 件 很 严 格
,
使 用 慢放 让 学 生 清 楚 地 观 察整 个 碰
,
对 中学 实 验 室 难 以实 现 的 实 验
,
我们 可 以用 计算
一
的作 用
计算机 多媒 体 技 术 为 现 代 教 育改 革 和 发 展 发 挥 着 强 大 已 成 为 教育 发 展 的 必 然 趋 势 为 更好 地 开 发 和 应
, , ,
,
上 述 的 几 种 实验 仅 仅用 语 言 或
。
这也是 实验 教学今 后 发 展 的 方 向
者板 画 来描 述
恐 怕难 以 收 到 良好 的 效果
。
但 此 类实验 我
,
们 完全 可 以借 助 多媒体技 术 来实现
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
![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202745355727a5e9856a6170.png)
2012.No1612素养为基本出发点。
(2)听“乐”,饱人耳福。
曲折、惊险、离奇的美女蛇故事,增添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3)找“乐”,用心体验。
雪后捕鸟,乐在其中。
(4)百草园的神秘:相传有赤练蛇,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也给了“我”一些教益“觉得做人之险”,产生了“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去惩恶的念头2.2 感悟先生三味书屋的先生,“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学生向他行礼,“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不常用私塾的清规戒律,而经常使用私塾的诵诗百遍其义自现的教学方法。
但他对“怪哉”这虫的问题是怎么回事,却不作回答,而且是脸上还带着怒色,先生有一条戒尺,但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也不常用,如何评价这位先生呢? 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的规则但不用”,描写出了先生严格而不厉害的形象,表现先生对他的学生管理中的开明思想,在鲁迅眼里,先生实际上是可亲可敬的,在当时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三味书屋的塾师寿镜吾先生确实是封建社会中的佼佼者,他与鲁迅有着和谐深厚的师生之谊。
三味书屋生活年代作为童年纯洁人性存在的年代,一去不复返。
它在鲁迅的心里,早已充满理想化色彩,早已超越了它的有限性和无意义,敏感而温厚地领悟读书生活的价值。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达到了返朴归真的艺术境界.这篇散文的内容与形式纯真自然,鲁迅先生以自己的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的亲身经历,叙稚趣,述真情,沉静而机智地回忆了自己乐在其中的嬉戏和读书生活,它是发自心灵深处的一汪清泉,看似信手写来,漫不经心,实际上是精诚所至的心灵升华,鲁迅先生对长妈妈、闰土的父亲和寿镜吾老先生的深厚情感,根本用不着刻意经营,在心则梦绕魂牵,为文则浑然天成,这也许就是一切精神文化所追求的极致了罢。
教材是个例子,好的老师一定会从教材这个例子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运用神来之笔描绘学生阅读的心灵地图,走进经典之门,做到“长文短教”“深文浅教”,做到“胸中有丘壑”,就能在教学时驾轻就熟,深入浅出的。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80f216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d.png)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利用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的方法,已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从多媒体教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意义入手,探讨了多媒体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教学资源、优点、挑战以及改进措施。
结论部分强调了多媒体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前景,促进中学物理教学的发展,以及其重要性。
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也需要克服多媒体教学中可能面临的挑战,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资源,以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应用方式、教学资源、优点、挑战、改进措施、前景、发展、重要性1. 引言1.1 多媒体教学的定义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进行教学的方式。
它通过各种形式的视听效果来辅助教师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多媒体教学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选择合适的媒体形式进行呈现,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兴趣。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PPT、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示知识点,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所学知识,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以多种媒体手段为载体的教学方式,它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现代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正在逐渐得到重视并广泛应用,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2 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历程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
最早的多媒体教学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主要是使用幻灯片等简单的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1980年代开始出现了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尝试。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物理课堂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fcb015e64afe04a1b171de02.png)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物理课堂教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多地走进课堂,它对于教学方法的整合、教学手段的运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面笔者结合中学物理教学,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多媒体技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载体物理学科属于一门深奥而又充满逻辑推理的自然学科,课本上的知识多是人们在以往的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对学生来说,有不少知识很抽象,难以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现代多媒体技术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和音频等多种技术集于一体,能够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生动的物理画面,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的难度。
例如: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学生不明白电荷怎样移动,如果做成动画如同水流,学生一看就明白。
还如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作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及磁场方向之间的关系,通过多媒体动态展示出来,很容易建立三个物理量空间的主体关系。
在教学中各种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引起学生良好的情绪体验,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所谓提高教学效率,对教师来讲,就是在同样多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对学生来讲,就是在同样多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
运用好的教学软件和自制的课件,有利于教师精讲,优化教学过程。
特别是复习课,效果更明显,应用这一方法进行教学,能把有限的课堂时间合理运用于学生思考、练习、拓宽知识面上。
物理课堂教学是一个信息传导的过程,物理教学要提高质量,就必须大面积、大容量、高效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
例如:在讲“重力”内容时,我制作了一组幻灯片,通过演示苹果从树上落下,河水从高处往低处流,人从地面上跳起来又落回地面等现象,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
抓准时机,根据幻灯片现象提出问题:苹果为什么向下落,而不往天上飞?人为什么会落回地面?接下来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与重力有关的现象,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知。
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cfc91e9524de518964b7d37.png)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手段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物理教学,不但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而且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识,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也使物理课堂教学目的的完成,教学难点的突破更省时,省力,有效。
多媒体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从而促进阅读教学质量地提高。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发挥演示实验作用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物理课堂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实验材料、危害程度等条件的限制,实验效果不如人意。
而采用模拟型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在目前条件下难以完成的实验,弥补常规实验的不足,提高实验的演示效果。
如,做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若用常规仪器按传统实验方法进行演示,由于常现实验仪器和环境的限制,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影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现象不是很明显,误差较大,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甚理解,并产生迷惑。
此时如改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利于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概念的形成。
二、运用多媒体设备,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所谓提高教学效率,对教师来讲,就是在同样多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对学生来讲,就是在同样多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
实践证明,用多媒体代替板书、板图,可以有效节省教学时间,利于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优化教学过程。
例如,在物理中《浮力》的教学时,须向学生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
先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中,它的六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它的左右两侧面、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只有上下两面由于深度不同,受到的压强大小不同,压力也因而不相等。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a449b786af45b307e87197cc.png)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随着计算机技术逐渐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其灵活、生动、形象的文字、声音、图片和动画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使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有助于学生掌握重点、突出难点,启迪思维,引发兴趣,进而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
1 利用多媒体技术巧妙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和研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形象,是人们的主观勇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可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并渗透学习目的性教育,这样引出课题,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情绪下,愉快地进入新课的学习,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圆周运动”和“人造卫星、宇宙速度”章节时,教师可先由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飞船的场景提出问题来引入,如何发射上去,如何环绕地球运转的动画来开场,还可以插入真实的镜头、图片,这样就会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同时也达到了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目的。
:实验室,“补偿”无法演示的实验。
同时能让学生对没办法体验到的实验,补充感官认识,抓住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变化过程,明确其产生、变化的特点及其条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把思维具体化,变抽象为直观。
例如:在介绍“原子的组成,核的裂变、链式反应”等,学生能通过动画模拟演示,清楚地理解具体现象的物理情景、过程和实质。
5 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物体运动过程的展现将静态的图、物变成动态的过程,使学生获得连续动态形象的感性材料,再将声像效果综合起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感知;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建立概念。
例如:分析斜面上物体对斜面的弹力、弹簧枪的弹簧对子弹的弹力等,我们利用自制课件将难于观察的微观物体形变设计成多个画面,然后多个画面连续播放,使学生看清了形变过程,提高了对事物形成过程的认识。
中学物理实验和多媒体技术有效整合
![中学物理实验和多媒体技术有效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f9779d3831126edb6f1a108f.png)
浅析中学物理实验和多媒体技术的有效整合【摘要】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实践证明多媒体介入教学以后,使得教学中原本存在的一些问题迎刃而解,物理实验教学方面也是如此。
物理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已经成为了目前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趋势。
本文将在分析多媒体教学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的情况下,谈一谈物理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做到有效的整合。
【关键词】中学物理;实验;多媒体;电力;教学;整合多媒体技术随着时代的脚步一起走进人们的生活,同时也走进了课堂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了多媒体技术的参与,令实验教学部分中原本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攻自破,是物理实验教学的好帮手。
多媒体技术日益成熟,其作用同样是不可替代的,如何让多媒体技术与物理实验有效的整合一直以来都是物理教学工作者探究的问题之一,下面笔者就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自身对对媒体的使用心得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势不可挡——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是利用多媒体的诸多优势,例如人机互动、获取文字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形象直观传递信息特点在教学中助教学一臂之力。
我们常说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设备就是多媒体计算机、音响和中央控制器三部分。
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教学环境不再是枯燥的,它可以轻松的让文字、声音、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在大屏幕上呈现,为课堂营造气氛,带学生进入逼真的情景中来,这样就会充分的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建立三维思维空间,进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教学以其大容量、多信息、高效率、强趣味的特点向人们证实了其强大的功能,在教学中运动得当,定会为课堂增添生气,让课堂生机勃勃。
二、势在必行——初中物理实验与多媒体技术整合的必要性物理实验是学生将理论转化成实际的一种学习过程,在试验中,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充分的理解书本上的理论,并在过程中总结物理规律,是教学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部分,同时更是初中物理教学必不可少、不可忽略的环节。
多媒体技术中学物理教学整合论文
![多媒体技术中学物理教学整合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1bb8cfdba0d4a7302763a5a.png)
浅谈多媒体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的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把文字、图像、动画传播媒体集于一体,并赋予教与学信息传播的交互功能,而且应用计算机网络传播还能跨时空来共享教学资源,使教师和学生能随时随地获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因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主要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物质的运动、物质结构及变化、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而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之一是“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有时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还起作用”。
学生想象力还不够强,故学生对某些知识的理解往往出现困难。
例如:微观世界物理模型常常在学生头脑中不易建立,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无法身临其境又加上想象力又不佳,这给他们的理解带来困难。
本文通过实践,尝试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化不见为可见,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完成传统教育所不易或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
一、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化不见为可见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对不同的物理知识进行模拟仿真、创设情境,使一些难以做到的知识实现模拟。
实录一:在学习《核能》一节时,我首先通过播放录像,让学生对核能有一个初步感知。
进而通过录像,对核裂变和聚变模拟仿真,化不见为可见,取得很好的效果。
引入新课[师]为了打破核垄断,抵制核讹诈,我国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发奋图强,从1961年起自己进行核武器的研制,于1964年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录像: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实况。
[师]这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的实况,其威力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的原子弹。
紧接着于1967年又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完成了其他国家要十几年或几十年才能做完的工作。
录像:我国第一颗氢弹试爆实况。
[师]这是我国试爆第一颗氢弹的情况,与原子弹相比,氢弹所用的燃料更少,而威力则比原子弹大很多。
原子弹和氢弹为什么会具有这么大的威力呢?因为它们都利用了核能。
多媒体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论文
![多媒体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25e71e6102de2bd96058870.png)
多媒体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摘要】多媒体教学软件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又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强大的交互性,确实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
多媒体应用在物理教学中,不仅可以强化信息传递的结果,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能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现象、过程变得形象生动。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节省了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物理教学;多媒体技术中图分类号:g633.7随着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学校教室都配备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教学也逐步成为课程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并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改革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软件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又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强大的交互性,确实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
多媒体应用在物理教学中,不仅可以强化信息传递的结果,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能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现象、过程变得形象生动。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节省了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利用软件技术精心备课在备课过程中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着重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利用几何画板、flash等软件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能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声音、视频、三维动画等信息,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将一些枯燥、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态各异的运动形式,宏观或微观世界等直接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所呈现的内容真实、生动、极富表现力,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从而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与理解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物理学科的教师一定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转变观念,努力学习powerpoint、flash、几何画板这样的软件的使用方法。
用flash和几何画板制作的有关光学、力学、电磁学等方面的课件,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颇具直观性和代表性。
可见在课件制作中,改变过去由专业技术人员替学科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局面,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这些软件真正作为一种工具辅助自己的教学工作,教师自身要不断地努力学习这些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
多媒体教学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5a91e5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9.png)
多媒体教学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的应用1. 引言1.1 概述多媒体教学在当今数字化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中学物理教育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方法。
它通过运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以视觉和听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激发他们对物理知识的兴趣。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探讨多媒体教学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的重要性,包括现代教学模式对其需求、多媒体教学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它所带来的优势和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多媒体教学在中学物理知识传授和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如何通过动画演示概念解释、借助实验视频进行实验模拟与观察,以及利用图像和图表辅助讲解理论知识等方法。
随后,文章还将聚焦于多媒体教学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并提供虚拟实验室设计与开发、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以及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实验演示和引导等相关信息。
最后,我们将总结多媒体教学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的应用,并展望它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影响,同时提出关于多媒体教学发展的建议和探索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分析和阐述多媒体教学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的应用,探讨其在知识传授和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并评估其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所起到的积极影响。
通过论证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和优势,我们希望能为教育界提供一种有效且可行的教学方法,以促进中学物理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此外,我们还希望能对未来多媒体教学在其他学科以及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做出启示,进一步推动数字化教育时代的到来。
2. 多媒体教学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的重要性2.1 现代教学模式的需求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科技进步使得教育领域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变革。
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在物理教育中,以往仅仅依靠纸质教材和黑板书写进行知识传授已经无法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注意力。
为了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我们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f4b22929482fb4daa58d4bf7.png)
以利用 多媒 体信息技术 把微观世 界加 以放大 ,把宏 观世界加 以缩小 ,展示在学生 眼前 ,许 多情景不 言 自明 ,复 杂情景 图 文并茂 ,有利于学生获 取和理解。 3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 以将抽 象问题形象化
如: 有关 力和运动 的合成与分 解 、电场、磁场 等这些现 象对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抽象的 ,如果 以摸拟动画的形式展现 出 来 ,就会使这些 物理现象的存在 、发生 、发展和变化 的过程更 加具体形象化 ,便于学生理 解和掌 握。 “ 速度 的概 念” 、 加 Dr co 、几何 画板 等 。作为 一个 教师 ,没有 时 间、也没有 etr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位移” 、 “ 动量定理”等抽象 的物 必要 把任何一个 软件 学得特别 精通 ,但 与物理课件制作 相关
多媒 体信息技术正 日益成 为 中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课 堂 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 分。把 多媒 体信息技 术应 用于物理课 堂 ,是 正在不断探 索的
一
种 新课 型 。
一
本 文主要从 多媒 体信息技 术与物理整合 的优势及对教 师的要 求 ,并对信 息技术 与物理整合过程 中应该注意 的问题等谈 了 下个人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希望 与各位 同行 共 同探 讨。 关键词 :多媒体信息技术 ;物理教 学;整合
教字研究
浅谈 多媒体信 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 合
涂银 才 安徽省 潜山县 第二 中学 2 60 430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 的推 进 ,在课 时 少、任务 重的现状 下 ,传统 的物理教 学方式面 临着 巨大的挑战。 改进 中学物理 学 科的教学手段 已经成 为摆 在我们 面前 的一项非 常紧迫的任务。 而利 用计算机技术和其 它现代 科 学技术 结合的优势发展起来的
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物理新课程整合论文
![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物理新课程整合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35fe044852458fb770b5690.png)
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物理新课程的整合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从三个方面来具体谈谈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物理进行整合.以便让现代教育技术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其作用.真正让新课改理念落实到我们平时教学实践中.关键词: 教学学习创新整合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物理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物理活动中。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多媒体计算机和通讯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必将成为教学活动的首选。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为物理教学编制的系列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使用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物理新课程学习方式的整合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标志,就是要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极力倡导基于合作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实践的学习、基于探究的学习、基于个性的学习等等,在推广应用这些新的学习方式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学校传授的知识极其有限,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物理知识能在将来工作中直接应用的微乎其微,起作用的只是教师传授的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
因此,学校的物理教学应该教会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现代教学技术进课堂,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物理教学。
许多教师在努力尝试,多种软件被应用于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发挥了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可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尽管这些现代化技术的作用很大,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但它们还仍然只是老师手中的工具,而不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武器。
多媒体初中物理整合教学
![多媒体初中物理整合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220ce7e60975f46527d3e1a1.png)
多媒体与初中物理整合的教学研究新课改明确提出,要在教学中加大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及各种辅助软件开展辅助教学。
多媒体与学科之间的整合,不但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创新革命。
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下面,我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简述。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将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本身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极大的诱惑,再加上多媒体课件所展现出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更是让学生的学习热情一触即发。
例如,在讲解“声音”时,可以通过flash课件模拟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不仅能让学生听到真实的鸟鸣、歌声、流水声,而且课件所具备的鲜明的色彩,更是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原本枯燥的声波传递过程瞬间变得形象鲜活了,充分激发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欲望,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
二、将抽象内容变得形象、具体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物理教学,有助于将抽象事物变得形象具体,拉近学生与事物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初中物理教材中所涉及的“光学现象”主要包括:直线传播、折射、反射等,由于初中生刚刚接触物理知识,再加上其形象思维能力较差,所以对于这部分内容显得力不从心。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模拟“光现象”,实现实验的拓展和延伸,将抽象知识变得形象具体,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具体做法如下:设计一组多媒体课件,让光线动起来,并用动画方式模拟光的传播途径;当光线由空气或真空斜射入水面时,其传播方向就会发生改变,可以通过动画模拟的方式呈现出光的折射过程,帮助学生形象感知光线折射的路线图;然后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
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变宏观现象为微观现象眼睛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物理学作为一门实验学科,视觉在其中产生了重要作用。
谈多媒体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的整合
![谈多媒体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的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4bf42f6e783e0912a2162ae2.png)
象的概念具体化 、形象化 ,以便学生切实掌握 。
2模 拟物 理 现 象 的动 态 过 程 .
标拖 动小板转动 ,此时N 、N同时变化 。能够看出随着B 的增 大 ,N先 减小 ,后 增 大 ,直 到 N- 当N与 N垂 直时 ,N有 最 。 。 O; I
多媒体技术给传统实 验教学带来 了新 的活力 。对 中学 物
其 动态的变化规 律。若将 以上不 同的物 理过程用多媒体动 画 理教 学 中某些根本就不能做或难 实现的实验 。通过电脑模 拟 形式模拟 ,则可 以非常清楚地把耍说 明的问题反映 出来 ,收 实验 便t 玎以突破空 间 、时间 ,化抽象为具体 、动静结合完 成 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
会。
一
、
教 学 中应 用 多 媒体 技 术 的优 势
知 识 有 很好 的促 进 作用 。 2 堂 习 题 动 态 罔景 教 学 . 课
物 理学所研 究的物体之 间存在 着相互联系 ,循着 这些联 利 用 多 媒 体 技 术 对 文 字 、声 音 、 图形 、图像 、动 画 、视 频等综合处理 .可在教学 过程 巾将学生 的各种感官 调动起来 系 ,可 以山一个 或几个判断推理 出另一些判 断。因此 ,教师 接受信息 ,能够极 大地提高学生接受新知识 的效率 ,这在 巾 在物理 课教 学中 .先 要培养 和发展学 生的推理 、探 索能力 。
拟 ,即在短时 间内就 可以完成 的实验精度高 、效 果逼真的虚 获得第一 手感性认 识材料 ,进而达 N7i 实验 现象 、结论 5深对 i :
拟 实验 。
谈多媒体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
![谈多媒体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aad74facb0717fd5360cdc32.png)
中永 远 流行 。但在 实 际教 学 中 ,教 师 在传 授 知识 的 同时 ,往 往 忽视 了兴趣 的 培养 ,运 用 多媒 体技 术 ,通 过生 动 、直 观 、有启
迪性 的演示 ,创设 生 动 、直观 、有 启 迪性 的 演示 ,创 设 生动 活 泼的 学 习情 境 。学 生通 过 感悟 、 体 验 ,内化 为 内心深 处 的需 要 倾 向 ,会 逐 渐 激发 出学 习兴趣 。在 物 理教 学 中 ,主要 从科 学史
谈 多媒体 技 术 与物 理教 学 的 整合
郭葆 青
摘要 :在 物理 教学 中合理 地 运用 现代化 教 育技术 ,对 于优 化 教学 情 境 ,激发学 生 的学 习兴趣 、调 动学 生学 习的积 极性 ,突 出教 学 重 点、突破 教 学难 点有事 半功 倍之 效。现 就计 算机 多媒体 技 术在初 中物理 教 学中的 应 用 ,谈谈 我 的一些 看法和 实践 。 关键词 :多 媒体 技术 初 中物 理 应用
五 、 多媒 体教 学 中应 注意 的问题
例如 :在讲 授初 中 物理 《 滑轮 》时 ,把本 课 内容利用 计算
机作 成 了多 媒体 ,使本 来 枯燥 无味 的 知识 ,以一个 生动 有 趣 的 故事 的形 式 呈现 在 同学 们 面前 。课 件 中首 先 出场 的是 本节 课 的
两个 主角 :胖子 和瘦 子 ,接 着 胖子 想 用一 个 定滑 轮提 起一 袋 大
1 . 课 件制作 宜精 忌 繁 优 秀 的课 件 是 “ 短 小精 悍 ”的 ,在 适 当时 候起 到 画龙点 睛 的作 用 ,给学 生 以启迪 和 引导 ,而 非纷 繁 复杂 。这 就 要求教 师 在制 作 和使用 多媒体 时要 目的明确 ,精 心 构思 , “ 忍 痛 割爱 ” 去掉 那些 华而不 实的 步骤 与 内容 。 2 . 多媒 体运 用宜 活用忌 滥用 多媒 体教 学 只是 教学 的一 种 手段 ,是 以优 化教 学结 构 、提
多媒体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论文
![多媒体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177b32f4b35eefdc8d333b5.png)
谈多媒体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多媒体技术能够对文字、声音、视频、动画等综合处理,可在信息传播中把人的各种感官有机地组合起来接受信息,可以大大的提高人们接受信息的效率,这已在各学科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
多媒体教学,即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也应当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是近几年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逐步普及应用的教学手段,下面,我就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体会。
一、多媒体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优势1、可创建情景、渲染气氛,增强学生就知的兴趣。
倘若课堂教学中合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学习兴趣倍增,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
例如在讲授“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节教师不单刀直入,急于把“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亮出,而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日全食”视频来引入新课,学生会被日全食美丽、壮观、奇妙的情景深深吸引。
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其中包含了什么物理道理?这样可启发学生的思维,再由教师结合其它生活中例子指导学生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这会给学生产生难以忘怀的印象。
又如在讲“重力”这节中,教材除安排演示实验外,还在本章后配课外阅读材料。
教师不妨在课堂中恰当安排几分钟让学生自己阅读材料,并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太空第一旅游者“蒂托”在太空中生活情景片段;这可拓宽学生视野,增长见识。
2、可创建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模拟,有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
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强大开发功能可弥补其中不足,现在我们可运用不同的软件在计算机上模拟实验过程可获得很好的效果。
例如,在《阿基米德原理》一课中,内容多、时间紧,教学大纲只提出演示实验的要求。
存在教师操作时,学生听、看(且看不清)、不能参与的缺点。
要解决学生既积极参与,又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我们采用了制作课件,用动态画面提供示范,导控实验步骤,让学生积极参与。
再如,电流的方向判断及大小的计算在电学中是重点,但电流在导体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初中学生来说是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导致在电路分析和计算时经常出错,课本中虽然有许多幅相关插图,但却是静止的,不能让学生有电荷流动感觉。
中学物理教学与多媒体的整合
![中学物理教学与多媒体的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079c8bd150e2524de5187e88.png)
中学物理教学与多媒体的整合[摘要]在现代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初步构建了中学物理计算机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设疑→讨论猜想→探索发现→意义构建→应用创新→反馈评价。
[关键词]物理教学多媒体整合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物理教育手段,能有效地克服传统教学的固有弊端,并为教学模式的更新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充分、科学、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集成性、可控性、开放性、智能性等多元化处理优势。
同时,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媒体辅助的作用。
初步构建了中学物理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模式。
一、基本教学模式:(一)设疑激趣充分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手段,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选择既贴近生活又具有时代气息的事例,以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且有利于学生内心体验的表现手法,向学生展示具有设疑激趣特征的问题情景,从而使学生在认知结构上产生知与不知的矛盾,形成较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这一环节,所选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比喻形式和教学方法应有利于有效地实现本学习环节的目标任务。
所创设的问题情景,既要符合认知客体的主要特征,也要符合认知主体的认知水平。
此外还要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将此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二)讨论猜想通过进一步挖掘多媒体手段所具有的深化问题情景的表现手法,多视角地为学生自主探索问题人,创设可供引发思维的探索问题的情景。
在此基础上,通过选用教师指导、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等方式,来进行建立在理性思维基础上的科学猜想,从而提出初步的探索问题的方案。
在这一环节,所创设的多视角问题情景,要能为学生进行具有发展特征的思维过程提供保障。
在探索思路的讨论中,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应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
(三)探究发现在前面讨论探索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创设的有利于按照不同的方案自行探索研究的学习情景,通过在协作基础上的观察、操作、感知现象、建立想象,并通过分析、判断等思维过程,适时调整研究方案,从而形成对物理现象和规律的初步认识。
整合多媒体技术,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整合多媒体技术,优化物理课堂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84bcc59451e79b89680226d2.png)
匦
_ l 回 t 即
{ I
-
—
7
匡卜 匡 薹
L— — & —— —_J
一 匮 巨 团
三、 多媒 体 技 术应 用于 物 理 教 学 的
原 则
1 . 必 要 性 原 则
I .以教 师使 用课 件 为 主 的 “ 探 究 性” 教 学模 式
多媒体 技术 可以动态 呈现 物理 现 象的变化 发展过程 , 将缓慢的变化和高 逑的运动清晰表现 出来 , 将实物放大或 缩小 ,为伞体学生 的充分感知创 造条 什; 还可 以重新组织情景 , 突 出 事 物 的 本质特征, 促 进 学生 形 成 稳 定 清 晰 的 表 象, 为学生学 概念规律创造条件 。以 教9 r l i 使 用课 什 为丰的“ 探 究性” 教学模 式 辛要应用于概念 课 、 规律课 、 习题课 、 复习课和讲 课 。 ( 1 ) 概 念 课 的模 式 概念课 的教学模 式就是在 用多媒 体创设物珊问题情 景 ( 或者演示实验 ) 的蔡础 , 用计算机模拟实验 现象 的物 理过程 , 从而强化学生 的表象 , 促进学 生 识 别 实 验 现 象 发生 及 变 化 的条 件 , 然 后再进 行抽象 、 概括 , 形 成概念规律 或 找 出物卵现象的共同特 。 在进行演示 实验时 , 学生 的观察具有滞后 性和被动 性, 并且实验现象往往很快消失或者不 清晰, 容易造成学生 的观察 困难 , 难以 形成鲜 明丰富的表象。 利用计算机模拟 实验可 以有效地解决这一 问题 , 从而优 化 学 生 的学 习 过 程 。 该 模 式 的基 本 教 学
整合 多媒体 技术 , 优化物理课 堂教学
福建 省福 州 市华侨 中学
物理教 师通过整合 多媒体技 术来 探索 新型物理教学模式 、 改善物理教学 结构 、 提高物理课 堂教 学效率是实施新 课程 的重 要途 径 和 突破 口。 多媒体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把文本 、图表 、 图像 、 动画、 声 音等运载信 息的媒体有 机整合 , 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琊 和 控制, 完成一系列 即时 、 交互操作 的信 息技术 。 它具有集成性 、 交互性 、 控制性 的特点 。 人们可以通过 多种感官来获取 信息 , 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 同时 , 由于采 用了图形交互界面 、窗 [ J 交互操作 、 触 摸屏幕技术 ,使人机交互 能力大大 提 高, 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交流 。多媒体技 术应用 于教学过程 中有利于知识 的获 取, 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以及课堂教学 内 容的再现。 二、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模 式 的 探 讨 教学是 教师 的“ 教” 和学生 的“ 学” 所构成的教学信息传播过程 , 因此教 师 在进行物理教学设计时 , 应该 系统科学 地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 的整合 , 做 出整体安排 。在 众多 的物理教 学模 式 中, 既符合 “ 学教 并重 ” 的教学理念 , 又 较好 实现多媒体 技术与物 理课 堂教 学 整合 的教学模式有两种 : 以教师使用课 什 为 主 的“ 探究性 ” 教 学 模 式 和 以学 生 使用课件 为主的“ 协作式” 教学模式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初探
摘要:通过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它使教学内容由静变动,由无声变有声,由黑白变彩色;使教学手段丰富多样;使实验展示由水平变竖直,由隐性变显性,由定性变定量,由现实变理想;使教学信息容量由小变大;使学生接收信息由少变多。
关键词:初中物理多媒体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以其图文并茂、声形兼顾、动静结合等多样的表现形式,以及容量大、直观性强和易接受的特点,深受师生的青睐,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如何才能正确利用好多媒体,实现真正的教学双赢呢?本人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对电脑知识的学习和提高
要使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并取得实效,教师是很关键的一环,由于各种条件和经济的影响,仍然有大部分的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室。
特别是一些乡村中学。
多数教师都不会用,首当其冲是电脑不熟悉,而学习电脑就要有相应的条件和设备,这是一个很硬的制约因素。
但是只要我们教师的观念更新了,想办法就能克服。
不能等到学校把什么都配好以后,才被迫去学习,而是要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做好准备。
因为有利于教学的方法和措施是挡不住的,只有教师这个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观念改变了,找到了新教法、新路子,只有专业素质提高了,我们才能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
二、加强课前的研究准备,建立自己的资料素材库
(一)要有“积件”思想
在平常的备课中,甚至是在看vcd、dvd时,就要灵活地想到,这个声音、这个图像、这个动画在以后的哪方面教学时利用多媒体会用得着,会为哪堂课提供帮助或准备素材,从而及时地想办法把它“收录”、“积存”。
(二)要有“理顺”的思想
资料、素材积累多了,难免会混乱,同一个知识点的问题,有着不同的课件和素材。
在课前一定要清理、理顺自己要怎么上,怎么用,用哪一个素材,先用哪部分素材,后用哪部分素材,最好是按顺序设计成一个一个的课件,这样在上课时才不会“迷航”,也才能有的放矢地使用。
三、有条件的教师,应自己制作课件
上课所用的课件和素材,不能总是照抄照搬,也可以自己通过组合、剪辑和编制等手段制作动画,幻灯片等自制课件,结合实际进行教学。
例如在讲授高一物理“重力势能”这一节时,网上基本查不到相关素材,而这一节按传统方式教学又很难上,本人讲授这一课题时是以动画形式表现一个人在楼下行走时,被一块从高楼上掉下的重物击中而倒地,这样的引入,学生很感兴趣,接下来对重力势能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也就不困难。
最后再回到开头的情境,顺便强调安全意识,整堂课的反馈效果很好。
四、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物理教学应避免的几个误区
(一)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目的不明确
有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就先进、手段就现代化,自己就教得好,学生就学得好,而忽视了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这一根本特征。
把课件设计得眼花缭乱,哗众取宠,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这样很难达到多媒体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用多媒体是否能完全代替实物演示
通常说“物理、物理,就是以物论理”,因为“物”是“理”的载体,“理”是“物”的抽象,脱离了“物”谈“理”,“理”就成了无源之水,其真实性、可信度也就大打折扣。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学科,教学中的实物演示,不但真实、直观、形象、生动,而且在实验中能够发现新现象、提出新问题,拓展新思路,它不但使学生对物理原理的认识和理解能起到帮助作用,而且还还原了物理学的本来面目。
虽然多媒体展示操作方便、可见度高,但它毕竟是人工化、科技化和理想化的产物,它有别于现实中的客观事物,它只能起到使学生认识客观现象和理解物理知识的媒介桥梁作用。
因此,多媒体是不能完全代替实物演示的。
在利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时,凡是能用实物仪器演示的物理现象,不论是用成品器材,还是用自制教具,都要首先考虑用实物演示物理现象,如果真正无法用实物演示的物理现象,可用多媒体辅助。
当然,理想的方案是实物演示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三)用多媒体是否不需要黑板板书
虽然多媒体投影,在文字图形上具有书写作图方便、文字图形清楚,设计美观大方,图示形象逼真等优点,但缺点是多页不能同时显示且保留时间不连续。
而传统教学的板书优点是可以控制教学时间,黑板上的文字图形可以整板显示并且可以长时间保留。
当然,黑板板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显然,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而且还要把多媒体与传统黑板有机结合,使二者优势互补,彼此弥补其不足,从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因此,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是不需要黑板板书,教师在备课时也要进行板书设计,那种认为多媒体课件上课时,不需要黑板板书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四)用多媒体是否不需教师走近学生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学生是认识的主体,知识是学生认识的客体,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课堂教学设备,手段都是学生认识的媒体;从情感论的角度来说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积
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课堂上教师适时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去讲述和提问学生,与学生零距离接触,比教师始终站在讲台上提问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好。
课堂上教师适时地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去,不但能够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从而有话敢说、有疑敢问、主动参与,使师生之间的言语和情感交流顺畅,动作寓意体会深刻,教学互动性强。
参考文献:
[1]邵宗杰,裴文敏.教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云南教育委员会.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
[3]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