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 rt ,1776—1841),近代德国著名的教

育家、心理学家。在近代教育史上,没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与之比肩,他的教育思想对当时

乃至之后百年来的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巨大、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

学》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赫尔巴特提出了作为独

立的一门科学的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一、赫尔巴特生平简介

生于德国奥登堡。他的幼年教育受益于母亲和家庭教师,以后入拉丁学校,于1794 年

进耶拿大学。在学校内他研究康德、费希特等人的哲学著作;当时刚发表的古希腊哲学家巴

门尼德(Parmenides,约公元前六世纪)关于一切存在都是统一的和不变的学说,给他很大的

影响。1797 年初,他在修完大学课程之前,即去瑞士担任一贵族的家庭教师;他对教育的

兴趣就是由这个职务引起的。他在1799 年曾访问过柏格多夫,与裴斯泰洛齐相识,这一认

识给他的印象很深,但是他并未接受裴氏观点中的民主主义倾向。1799 年以后,他停居在

友人家专攻哲学;1802 年在哥丁根大学取得博士学位,随后即在该校任教。1809 年他应哥

尼斯堡大学的聘请,继康德之后,讲授哲学与教育学,并创立教育研究所,目的在于训练教师,应用他的教育原理。1833 年,他重回哥丁根大学任教,于1841 年逝世。

二、赫尔巴特教育学体系的理论基础

赫尔巴特坚信,他建立了“科学的教育学”。因为他的教育学具有坚强的双翼,即把教育学建立在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他说:“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

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来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

当然,在分析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时,也不能忽视他的政治思想。离开了他的政治的观点,也难以对他的教育思想做出客观的评价。

(一)政治背景

赫尔巴特生活的时代背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到欧洲革命时期。(德国封建地主阶级VS 资本产阶级)

赫尔巴特正是当时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妥协、力图维持君主制的统治的思想的代表。显然,他的政治立场是保守的。其教育理论是为维持容克地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他的教育思想在许多方面都反映了他的社会政治观,即他希望在不破坏和不根本改变德国当时社会秩

序中求得某些改革。

(二)实践哲学

赫尔巴特的伦理观:五种道德观念“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

其中,“内心自由”和“完善”的观念是针对个人的道德修养而言,而“仁慈”、“正义”和“公平”的观念则是指个人与他人或社会发生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这五种观念包含着意志道

德的一切类型,并是巩固世界秩序的永恒真理。

赫尔巴特伦理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强调知识或认识在德性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他指

出“巨大的道德力量是获得广阔视野的结果,而且又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思想群活动的结

果。”

(三)心理学

赫尔巴特认为,观念是心理的最基本的要素。他把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看成是观念的集聚

和分散。他断定心理学是研究观念集聚、分散、结合和消失的科学。教育过程就是不断向学

生呈现“观念”的过程。

从观念竞争有强弱变化的认识出发,赫尔巴特还提出了“意识阈”的观点,并用观念在“意识阈”内外的活动变化来解释人的心理。赫尔巴特把全部心理活动归结为观念的活动,实际

上也就是把人的全部精神生活都看成是观念的活动。

在心理学上,赫尔巴特还提出了“统觉”的思想,统觉是赫尔巴特教学理论的重要依据

之一。

赫尔巴特的哲学和心理学反映了德国哲学和心理学注重思辩和经验的特点

三、《普通教育学》简介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一书全称为《从教育目的引出的普通教育学》。是1806年发

表的。该书所阐述的学校管理制度、道德教育的理论以及教育目的等,从其政治方向来说,

是为“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服务的,但是,该书所论述的教学理论,说明了心理学对于教育

学的意义,提出了教学的形式阶段的原理,论证了教育性的教学这一概念,特别是指出了培

养多方面的兴趣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意义。所有这些,在教育史上都有一定的价值,这就是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在世界各国得到传播的原因之一。也就是我们今天重新研究与评价该书

的意义之所在。

全书共分三编,三编之前加有一个“绪论”。

绪论里,赫尔巴特着重说明教师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与作用。还论述了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以及教育目的与作用等问题

第一编的标题是“教育的一般目的”,共分两章,第一章为“儿童的管理”,第二章为“真正的教育”。本编主要论述了管理和教育的一般目的问题。

第二编的标题是“兴趣的多方面性”,共分六章,各章依次为:“多方面性的概念”、“兴趣的概念”、“多方面兴趣的对象”、“教学”、“教学的过程”、“教学的效果”。本编主要论述了兴趣的多方面性问题,并以此为基本原理来解释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学科设置,阐述了教学的过程,环节等一系列教学论问题。这一部份是《普通教育学》一书的核心,也是比较有价值

的部份。

第三编的标题是“性格的道德力量”,共分六章,各章依次为;“究竟什么叫做性格”、“论道德的概念”、“道德性格的表现形式”、“性格形成的自然过程”、“训育”、“训育特殊性的考察”。本编主要论述了训育和道德性格的形成问题。

管理、教学和训育,构成了赫尔巴特教育体系的骨干

四、《普通教育学》中的主要教育思想

(一)五道念与教育目的论

五道念构成了赫尔巴特教育目的论的理论基础。五道念即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等五种道德观念。在赫尔巴特看来,五道念为人人所共有。作为一套普遍的道德范畴,五

道念是人类的永恒的美德,它将人类的一切美德都网罗入内。五道念是一个层层剥笋,步步递进的关系,愈到最后,其道德自律的成份愈少,而道律他律的色彩愈浓。赫尔巴特断言,

五道念囊括了意志道德的一切类型,因而是巩固世界秩序亦即维护普鲁士君主政体下占统治

地位的社会关系和道德规范的“永恒真理”,如果人人都能牢固地将五道念建立起米,天下自无任何骚乱,社会自然安定太平,人民自然各司其职,安守本分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的唯一的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

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还把儿童未来的目的分为两部分,即希望达到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所谓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一个人有时可以根据自由选择而给自己提出的目的,或者说与职业选择有关的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教育就必须发展人的多样的、各方面的感受性,培养人的多方面的兴趣。所谓必要的目的就是道德的目的,这是一个人在任何活动中都必须达到

的目的。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以各种观念来丰富儿童的心灵,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完

美的道德品格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