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第一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定义和范围
定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组潜伏时间长,一旦发病不能自愈的,且很难治愈的非传染性疾病。
特点:他是常见病,多发病;发病隐匿,潜伏期长;多种因素共同致病,一果多因,个人生活方式对发病有重要影响;一因多果,相互关联,一体多病;增长速度加快,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我国分类:
1.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血脂紊乱、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等
2.肿瘤疾病: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等
3.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肥胖
4.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神经症(焦虑、强迫、抑郁)、老年痴呆等
5.口腔疾病:龋齿、牙周炎
国际分类:
1.精神和行为障碍: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症、神经症、神经衰弱等
2.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
3.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4.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消化性胃溃疡、胰腺炎、胆石症等
5.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血脂紊乱、痛风、糖尿病、肥胖、营养缺乏等
6.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骨关节病、骨质疏松等
7.恶性肿瘤: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等
一.高血压
概念:高血压是由于心输出量和总外周阻力关系紊乱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引起的以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流行特点:
1.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2.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自东北向西南递减,但近年农村高血压患病率快速上升,“城乡差别”明显减弱
3.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并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集中于老年人口
危险因素:
1.高盐饮食
2.超重或肥胖
3.过量饮酒
4.缺乏体力活动
5.长期精神紧张
诊断标准:收缩压/舒张压
正常:<120/<80
高血压:大于或等于140/大于或等于90(mmHg)
防治措施:
1.一级预防:针对一般人群,戒烟、限盐、控制体重、适量饮酒、经常适量体力活动等
2.二级预防:针对高危人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三级预防:针对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和随访,同时加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
二.糖尿病
概念: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一种常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的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以及水和电解质的代谢紊乱,主要特点是高血糖及尿糖。
流行特点:
1.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2.城市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比农村地区高,但增长幅度农村大于城市
3.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升高
危险因素:
1.遗传
2.超重或肥胖
3.体力活动不足
4.膳食不平衡
诊断标准: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时2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7.8mmol/L(140mg/dl),但小于11.1mmol/L(2oomg/dl);IFG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5.6mmol/L(100mg/dl),但小于7.0mmol/L(126mg/dl)。
防治措施:
一级预防:健康教育;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提倡合理膳食;戒烟、限酒。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并发症和残疾。在高危人群中筛查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者。
三级预防:强调对患者的定期随访。
三.肥胖
概念:肥胖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一般特点是患者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增加和细胞数增加,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
流行特点: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中小城市高于农村,经济发达地区高于不发达地区。
危险因素:
1.进食过量
2.体力活动过少
肥胖程度评价:体重指数(BMI)和腰围(WC)
指标:
1.BMI:
WHO:25.0-~29.9为超重,大于等于30为肥胖
亚洲成年肥胖标准(WHO):23.0~24.9为超重,大于等于25为肥胖
我国:BMI<18.5为体重过低,18.5~23.9为体重正常,24~27.9为超重,大于等于28为肥胖。
2.腰围(WC):男性大于等于85cm,女性大于等于80cm
防治措施:
一级预防:积极做好健康教育;平衡膳食;减少能量的摄入,特别是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在食物中的比例;多进行中、低强度的体力活动;戒烟、限酒限盐题型有肥胖倾向的个体定期检查与肥胖有关疾病危险的指标;注意自身体重,预防体重增长过多、过快。二级预防:改变高危人群的知识、观念、态度和行为;通过对学校、社团、工作场所人群的筛查发现高危个体;强调对高危个体检测体重和对肥胖症患者进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级预防:引导重点对象做好膳食、体力活动及体重变化等自我检测记录和减重计划的综合干预方法,并定期随访;在医疗单位配合下,检测有关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
认识和患者减肥的信心;自我检测体重,制定减轻体重的目标,以及指导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法。
四.肿瘤
概念:癌症是以细胞异常增殖及转移特点的一大类疾病,其发病与有害环境、不良生活方式及遗传易患性密切相关。
排名:
1.城市:支气管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
2.农村:肝癌、胃癌、支气管肺癌食管癌、结肠癌
流行特点:
1.有些类型的肿瘤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征
2.肿瘤发病率一般随年龄增大二增高。
危险因素:
1.吸烟
2.不健康饮食和体力活动少
3.生物感染
4.遗传
5.职业危害
6.环境污染
7.精神因素
8.其他:年龄、性别、内分泌和免疫功能
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坚定环境中的致癌和促癌剂;建立疫苗接种和化学预防方法;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合理营养膳食
二级预防:早发现(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三级预防:尽量提高癌症患者的治愈率、生存率和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命质量,注重康复、姑息和止痛治疗。
五.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
概念: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即把存在气道慢性不可逆性阻塞和(或)合并阻塞性肺气肿统称为COPD。
流行特点:农村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城市;寒冷地区患病率高。
危险因素:
1.吸烟与被动吸烟
2.大气环境污染
3.经常接触刺激性粉尘和有害气体的职业性危害
4.雾霾
5.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等。
防治措施:
一级预防:健康宣教;控烟;环境综合整治;控制、减少职业性危害。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高危人群中定期普查、筛检,以尽早检出有早期病变者并给予早期治疗;对筛检出的高危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并针对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三级预防:继续做好健康宣教工作;规范化管理与治疗;戒烟;康复锻炼;家庭氧疗;避免呼吸道感染。
筛检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