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社会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社会学:是一门研究女性本质及其生存发展现象与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女性学的产生:它是女性解放运动和女性主义思潮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女性学产生于人们尤其是女性对性别压迫与性别歧视现象的感知。女性主义思潮启发了人们对性别压迫与性别歧视觉悟;也为女性学解释性别压迫与性别歧视提供了思想武器。
女性:是人类社会整体中与男性相互区别有密不可分的独立完整的人。女性学的研究对象:一说是将女性学定为人学,即女性学是关于女性的学问,一说是将女性学的研究对象定为女性问题,最后一说则认为女性学研究对象是跨学科研究女性及女性问题。
如何保证让性别意识纳入所有立法、公共政策、方案和项目之中呢?1.提高决策者的性别意识观念2.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性别意识,将性别意识打入媒体主流,传播性别意识。
女性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批判吸收空想社会主义妇女学说资产阶级人类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妇女地位演变进行讨论,阐述妇女解放的道路和途径。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妇女运动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女权主义理论:产生于人们对性别压迫和性别歧视的感知,试图在理论上解释这些现象的产生原因,并寻求消除这些现象的方法。
主要观点:反对强调性别差异;主张给予女性平等的受教育权;倡导男女机会平等和权利平等;要求改革法律以实现平等。
激进女权主义观点:提出父权制理论;提出个人的就是政治的;主张通过生育技术改革实现女性解放;
女权主义与多元文化:身份政治的冲突;女性主义似乎与所有传统文化为敌,现代的而非西方的价值;尊重他人文化的前提;文化的重组。
社会性别:一般来说是指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或社会期望上的特征和差异。
女性学的研究方法:社会性别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性别统计方法;访谈法;口述、实地观察、个案分析;
妇女运动:是女性为推动社会进步和自身解放而掀起的有组织有纲领有目标的妇女群众运动。
女性增权:基本权利处于从属地位的女性群体或个体,向现有的权力关系发起挑战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女性学的特点:多学科与跨学科;鲜明的批判方法;三位一体的方式。(三位一体首先是观
察、分析方式,即运用社会性别视角观察历史和现实的社会生活,发现社会性别对女性生存与发展的影响;其次是存在方式,即它所注重的是启发人们体察女性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思考如何为女性增权;最后是行动的方式,即女性学注重在法律、政策和文化等多层面的社会行动。
男性气质:指男性应当具有成就取向以及对完成任务的关注和行动取向的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点。
女性特质:指女性应当具有同情心,令人感到亲切以及对他人关心等亲和取向的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点。
社会化:一个人学习社会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包括学习基本生活技巧’学习谋生的基本手段;学习社会行为规范;明确生活目标;培养社会角色。
性别社会化:人们接受并内化社会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要求,以此支配自己的行为、发展性别角色意识及能力的过程。
性别角色:是社会角色中的一种,即与作为男性或女性相关联的社会角色。
性别认同:随着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人们会逐渐了解性别,体会与性别相关的行为,并扮演社会价值体系的性别角色,以符合社会理想的性别期待。表现出符合性别的动机、价值行为的一致性。
性别角色:是社会角色中的一种,即与男性或女性相关联的社会角色。
性别刻板印象:人们对于不同性别的个体或群体在行为方式、人格特质等方面的固定的要求期望和评价。
从社会学视角观察社会性别化的理论:机构功能论:把社会看成是一个由各种相互关联的地位和角色构成的系统,认为传统的性别角色有利于社会的有效运行。冲突论:文化是由经济力量和技术力量形成的,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导致性别角色的改变,男性作为把持社会经济政治权利的优势性别,不愿看到女性进入这些领域与他们分享既得利益,这种阻力只有社会结构改变才会改变。符号互动论:强调人际互动对性别社会化的作用。
男性解放:即对男性气质的反思,传统要求男性要坚强勇猛,不能流露内心的脆弱、恐惧和不安,在事业上强于女性,男人的价值被简单化为其挣钱能力。
婚姻概念:是指在某种社会制度文化中被法律所承认的两性(或两个人)关系的结合。
家庭观念(转变):以往认为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共同生活的基本社会组织,如今家庭形态与模式多元化,家庭可认为是两个以上的人居住在一起,有共同的责任、承诺、功能等,两性婚姻和血缘关系不在是必要条件。具性别敏感的婚姻家庭工作:课本78页
健康的概念:健康是身体的、心理的以及社会的达到完全适应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而已。
健康促进:增强人们控制和改善其健康因素的能力的过程。女性健康:指女性的身体免受疾病的侵扰,同时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完好状态。女性主义健康观:每一位妇女都应享有能够达到的最高身心健康标准的权利。妇女的健康涉及其身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即妇女的健康不仅受气生理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妇女生活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制约。
性别暴力:是指公共生活或私人生活中发生的基于性别原因的任何暴力行为,特别是针对妇女的暴力,会使妇女受到身心或性方面的伤害。性别暴力包括家庭暴力、性骚扰、性侵害如何促进妇女健康:书本102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1.市场看重劳动者的综合劳动能力2.用人单位注重劳动成本,女性由于有产假、各种女工劳动保障、比男性早5年退休,其成本高于男性。3.女大学生未来潜在能力地狱男大学生,这主要是因为受到传统社会性别分工和社会性别价值观影响,使女性不自觉的备受压力。
如何认识女性参政:参政是女性的人权,是女性基本的权利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利;女性参政不仅是女性群体的需要,而且是社会发展,民族兴旺和人类进步的需要;正确认识女性参政的作用,充分发挥女性在参政、议政中的优势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主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女性有参政的素质和能力,介意胜任而且必须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通过男女两性的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平等尊重理解与和谐的社会。
影响女性参政原因:公私领域的分野把女性限制在外,即认为在公共领域要有男性主导,女性只适合在私人领域工作;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现有的法律制度中的性别歧视规定影响着女性担任国家机关要职;促进女性参政的政策和措施本身缺乏社会性别意识,造成对女性参政的负面影响;政治体制和权利结构中的一些因素对女性参政的阻碍。
第一次女权运动思潮:在近代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和18世纪启蒙思想的影响下,西方女性开始争取与男性平等的经济与政治权利。它主要围绕争取两性平等的公民权和政治权利展开,经过不懈努力女性取得很多方面的权利,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第二次女性运动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范围内社会运动如火如荼,女权运动以美国为中心再次兴起,这次的运动以扩大女性参政为中心,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呈现特点如下:致力于事实上的平等,组织更加完善,女性主义理论也在运动中完善。
第三次女性主义运动:20世纪80年代,再次兴起,这时期女性主义运动既追求平等也承认差异的存在。实践形式也有所改变,注重文化批判与政治批判,同时注重向学术和文化教育融化借此改变人们的性别观念。
计划生育政策对女性婚姻家庭生活的影响:提高女性的地位,妇女减少了生育率;使妇女的身体和生育行为受到家庭和政府的双重控制;溺杀、弃养女婴;女性怀孕负担,强制流产和绝育对女性健康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