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背简答题62个 记忆口诀。自己整理精品名师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目二简答题
1.近代教育的变化(公立十一)
①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③教育的世俗化
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20世纪后教育特征(全民多现身)
①教育的终身化
②教育的民主化
③教育的多元化
④教育的全民化
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调查研究步骤
①明确调查目的
②制定调查计划
③准备调查材料和工具
④实施调查
⑤整理调查材料和撰写调查报告。

4.行动研究步骤
①发现问题
②分析问题
③设计研究方案
④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
⑤总结与反思,确定下一步研究问题
⑥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5.生产力对教育影响(内人解手龟速)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变化③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6.政治制度对教育影响(领受的)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7.人口对教育作用
①人口数量与增长是制约教育事业的规模,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②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
③人口的结构影响教育的发展
④人口流动对教育的影响
8.学校教学的独特功能
①学校教育为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具有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价值
④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9.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其教育意义
①顺序性☞循序渐进
②阶段性☞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③不平衡性☞抓关键期
④互补性☞长善救失
⑤差异性☞因材施教
10.教育目的的功能(向鸡评选)
①导向功能
②激励功能
③选择功能
④评价功能
11.社会本位论观点
①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没有社会需要就谈不上个人的教育和发展
②教育除社会目的之外,没有其他目的
③教育成果只能以社会功能来衡量
12.教师劳动的特点(是广联隐藏创复)
①强烈的示范性
②独特的创造性
③劳动的复杂性
④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⑤劳动效果的隐含性
⑥长期性
13.教师知识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1)学科专业素养
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②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脉络
③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④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法和方法论(2)教育专业素养
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4.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阶段理论
①关注生存阶段: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过多的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从而花大量时间去搞好自己与别人的关系
②关注情境阶段: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更多的关注自己的教学效果
③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实施因材施教
15.新教师成长的途径①加强理论学习,优化知识结构(职前)
②借鉴他人经验,加快自身发展(职后)
③参与行动研究,提高自身素质(进修)
④反思教学经验(自我教育)
16.制约课程的因素
①社会需求
②学科知识水平
③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
④课程理论
17.学习者(活动、儿童)中心课程论观点
①学生是课程的核心
②课程以学生的兴趣为核心来编排
③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作为教材内容
④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
18.知识(学科)中心课程论观点
①有逻辑
②分科目
③掌握学科知识
19.课程实施结构
①安排课程表
②确定分析教学任务
③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④选择确定教学模式
⑤规划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
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
⑦评价教学活动与结果。

20.影像遗忘的因素
①学习材料的性质
②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③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
④识记的方法
⑤时间因素
⑥情绪和动机
21.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人理解加工三个方法)
①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②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③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⑤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⑥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22.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①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②丰富学生知识,扩大表象储备
③创设想象情景,引发想象
④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唤起学生的想象
23.如何科学掌握概念
①感性材料
②过去经验
③变式
④语言表达
⑤实践
24.影响问题解决因素
①问题的特征
②已有的知识经验
③定式
④功能固着
⑤原型启发
⑥情绪与动机
⑦个体智力水平
25.学习动机功能①激发功能
②指向功能
③维持功能
26.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一归两成三自)
①学生归因信念的训练
②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
③学生成就目标的引导
④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支持
⑤学生学习中自我价值的维护
⑥学生自我效能的增强
27.外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外表漂亮期待反复看)
①表达明确的期望
②提供明确,及时且经常性的反馈
③合理运用外部奖励
④有效运用表扬
28.促进学习迁移教学(三教一学)
①精选教材
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③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④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29.加涅学习结果分类
①言语信息
②动作技能
③智慧技能
④态度
⑤认知策略
30.建构主义学习论
①知识观: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②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③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④教学观:强调情境式学习、合作学习
31.怎样有效对知识进行概括(正反辩论赛科比来启发)
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②正确地使用变式
③科学地进行比较
④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32.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定摸证书)
①操作定向阶段
②操作模仿阶段
③操作整合阶段
④操作熟练阶段
33.操作技能培训要求(试讲练范文)
①准确讲解与示范
②合理安排练习、复习
③充分有效的反馈
④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34.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形成过程
①活动的定向阶段
②物质化活动阶段
③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④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⑤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35.影响态度与品德的条件(假设铜人太唠叨)
外部条件:
①家庭教养方式②社会风气
③同伴群体
内部条件:
④认识失调
⑤态度定式
⑥道德认知
36.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
①自我中心阶段
②权威阶段
③可逆性阶段
④公正阶段
37.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
前习俗阶段:
①惩罚与服从
②相对功利
习俗阶段:
①寻求认可
②遵守法规
后习俗阶段:
①社会契约
②普遍伦理
38.小学生品德发展特征
①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②言行逐步分化
③自觉纪律的形成
39.小学生品德的培养
①说服
②榜样
③群体约定
④价值辨析
⑤奖励与惩罚
40.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①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②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③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④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41.德育原则(正像制裁一尊书记长)
①方向性原则
②知行统一原则
③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④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⑤因材施教原则
⑥长善救失原则
⑦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⑧疏导性原则
⑨正面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42.长善救失原则要求
①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②发扬积极因素,客服消极因素
③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43.疏导原则要求
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44.说服教育法要求
①目的性明确
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③注意时机④以诚待人
45.情感陶冶法要求
①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
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情境创设
③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46.班主任了解学生哪些方面
①学生个体
②群体关系
③学习和生活情境
47.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
①书面材料分析法
②调查访问法
③问卷法,谈话法
④观察法(最常用)
48.良好班集体的特征
①明确的共同目标
②健全的组织结构
③共同的生活和活动准则
④班级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气氛
49.常见班级模式都有哪些?
①常规管理: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
②平行管理: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
③民主管理:调动学生,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每个人参与到班级事务
④目标管理:总体目标、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
50.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都有哪些?
①备课
②上课
③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④课外辅导
⑤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51.一堂好课标准
①目标明确
②重点突出
③内容正确
④方法得当
⑤组织严密
⑥表达清晰
⑦气氛热烈
52.认识论的特点
①间接性
②交往性
③教育性
④简捷性
5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①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②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
③传授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④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相结合
54.教学过程的结构*
①心理准备(引起学习动机)
②领会知识(中心环节)
③巩固知识
④运用知识
⑤检查效果
55.小学常用教学原则
①直观性原则
②启发性原则
③巩固性原则
④循序渐进原则
⑤因材施教原则⑥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⑦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⑧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
56.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要求有哪些?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57.启发性原则要求有哪些?
①教师应讲的少而精,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
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③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
④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
58.谈话法要求有哪些?
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②要善问
③要善于启发诱导
④要做好归纳,小结
59.班级管理的原则(材料题)
1)方向
2)全面管理
3)自主参与
4)教管结合
5)全员鼓励
6)平行管理
60.影响学制的因素
①生产力和科技发展
②社会制度
③人口
④年龄特征
⑤外国学制
61.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加强当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综合化
④高等教育大众化
⑤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62.训练原则(煮花生特见效)
①主体性原则
②内化性原则
③特定性原则
④生成性原则
⑤有效监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