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以东亚地区为例 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设计公开课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设计公开课

学案【课题】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结合图文,知道产业转移的概念,区分产业转移的类型,简述产业转移的规律,了解产业转移的目的;2.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3.以东亚产业转移为例,说明产业在国内和国际间转移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地理环境带来的巨大影响。

【重、难点】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2.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归纳法【自主学习】读教材87-90页“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这一部分,思考并回答:1.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类、目的、方式: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哪些?各因素是如何影响产业转移的?读教材91-92页“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这一部分,思考并回答: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有哪些?【合作探究】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有什么影响?【巩固练习】1.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主要是为了()①充分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②充分利用当地便宜的土地、住房③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④传播新技术、新工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在青岛经济开发区建有许多跨国公司的出口加工区,这些出口加工企业的兴建主要是什么因素的影响()A.劳动力因素B.内部交易成本因素C.市场因素D.国际经济形势变化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超1800万辆,稳居世界第一。

2021年达2000万辆,2021年达到2500万辆,将占全球汽车产量的30%。

根据材料,回答3—4题。

3.2010年4月23日至5月2日,以“畅想绿色未来”为主题的2010北京车展(第十一届北京国际展览会),已成为“全球第一车展”。

其主要原因是()①中国经济发展迅速②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③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迅速④展览会组委会的服务周到、热情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不少汽车跨国公司将研发中心迁往中国,最主要是为了()①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②设计的产品更符合中国的汽车消费文化③即时了解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以便迅速作出反应④加强对中国劳动力的培训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分析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情况,让学生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原因和影响,并通过案例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和背景知识;2. 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3. 掌握以东亚为例的产业转移案例,并进行讨论和分析;4. 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产业转移的概念、原因和影响;2. 难点:分析以东亚地区为例的产业转移案例,并进行深入讨论。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引入产业转移的概念,以图表或实例让学生了解产业转移的基本定义和背景知识;2. 提问学生:你觉得产业转移有哪些原因和影响?Step 2:介绍产业转移的原因(15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提出的产业转移原因,并归纳总结;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产业转移原因的不同层次:经济、政治、环境等;3. 教师提供一些典型的产业转移原因,如成本压力、市场需求变化、政策环境等。

Step 3:介绍产业转移的影响(15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提出的产业转移影响,并归纳总结;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包括经济效益、就业机会、环境影响等;3. 教师提供一些典型的产业转移案例,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

Step 4:以东亚地区为例的产业转移案例(30分钟)1. 学生分组阅读并分析一篇以东亚为例的产业转移案例,并回答相关问题;2. 各小组进行展示和讨论,分享分析结果;3.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产业转移对东亚地区的影响,并和全球产业转移趋势进行对比。

Step 5: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2. 引导学生思考产业转移对全球经济和国际关系的影响;3. 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五、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参与度和质量;2. 学生对产业转移概念、原因和影响的理解程度;3. 学生在分析产业转移案例时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优秀教学案例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完成产业转移案例的分析和总结。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5.反思与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自我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教学案例中的反思与评价环节,既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自我反思、相互评价以及教师评价,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关注国家发展战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地理现象的欲望。
2.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使他们认识到全球化背景下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3.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战略,理解我国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政策导向,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4.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认识到产业转移对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接着,提出引导性问题:“为什么产业会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产业转移对转入地和转出地有哪些影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明确产业转移的概念、类型和特点,使学生了解产业转移的基本内涵。
2.分析产业转移的动因,如劳动力成本、市场、政策等因素,并举例说明这些因素在东亚地区的具体表现。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方面,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产业会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产业转移对我国和东亚其他国家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针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疑惑,给予解答和指导,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区域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讲义

《区域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讲义

《区域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讲义区域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讲义一、引言区域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它反映了不同地区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和变化。

东亚地区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其产业转移的历程和特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

二、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背景和历程(一)背景东亚地区在二战后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发展,各国和地区在不同的时期面临着不同的经济环境和发展需求。

资源分布不均、劳动力成本差异、技术进步以及市场竞争等因素都推动了产业在区域内的转移。

(二)历程20 世纪 50 年代至 60 年代,日本率先实现工业化,成为东亚地区的经济强国。

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其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资源短缺问题凸显,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外转移。

20 世纪 70 年代至 80 年代,亚洲“四小龙”(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承接了日本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通过技术引进和创新,实现了产业升级。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等新兴经济体逐渐成为东亚产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承接了大量的制造业和加工业。

三、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特点(一)梯度转移产业转移呈现出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依次转移的特点。

日本作为高梯度地区,首先向外转移产业,随后是亚洲“四小龙”,再到中国等新兴经济体。

(二)产业升级伴随转移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承接地往往会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改进,实现产业的升级和优化。

(三)多元化的转移模式包括直接投资建厂、并购、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以适应不同的市场环境和企业需求。

四、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驱动因素(一)成本因素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原材料成本等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低梯度地区往往具有更低的成本优势,吸引企业将产业转移至此。

(二)市场因素随着东亚地区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和变化。

企业为了更好地接近市场,降低运输成本和市场风险,会选择将产业转移到市场潜力较大的地区。

《区域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讲义

《区域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讲义

《区域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讲义一、区域产业转移的概念和背景区域产业转移是指特定区域内的产业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导致产业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经济现象。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产业转移成为了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以东亚地区为例,其产业转移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发展不平衡东亚地区各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初期,凭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较低的生产成本,吸引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2、资源禀赋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等方面的禀赋各不相同。

例如,某些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另一些地区则在劳动力素质和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优势,这促使产业根据资源的分布进行转移。

3、市场需求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市场对产品的种类、质量和价格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企业需要调整生产布局,从而引发产业转移。

二、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历程1、 20 世纪 50 60 年代这一时期,日本作为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先行者,率先实现了工业化。

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外转移。

日本的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转移到了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地区,这些地区凭借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和优惠的政策,承接了来自日本的产业转移,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2、 20 世纪 70 80 年代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地区在承接了日本的产业转移后,经济迅速崛起,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这些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也逐渐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中国大陆、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区转移。

同时,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开始重点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如汽车、电子、机械等。

3、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环境日益优化,成为了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区。

公开课——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公开课——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一、教材分析本章第一节以我国的西气东输为例,介绍资源跨区域调配;第二节以东亚的产业转移为例,介绍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和地理环境的巨大影响。

前面四章主要探讨区域内地理环境联系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本章提升到区际间地理环境对区际经济的影响。

教材将产业转移单列一章安排在最后,从加强区际联系和区域协调角度,使学生的视角从区域内扩大到区际之间。

二、教材分析(一)知识与技能1.简述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念、分类。

2.学生分析归纳出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渗透区域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比法、归纳法等方法的学习指导。

通过对实例材料的思考、探究、讨论与合作分析,使学生实现感悟和构建知识规律。

三、教学方法(一)生成教学法提供分层次的问题与材料,并进行方法指导,学生通过自行分析发现知识、构建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发展。

(二)启发式教学提供材料,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引发思考和讨论,并提出方案与设想。

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图片展示――阿迪迪达斯和可口可乐商标产业转移[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被称为产业转移。

][自主探究]思考1、回顾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有那些?举例五种常见的导向型工业?思考2、假设你是一名企业家,你会在那里建厂?请说明理由?你的企业生产的目的是什么?思考3、自主阅读p87—89找出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板书]三、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板书] 1.劳动力因素[板书]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设问]内部交易成本包括包括哪些方面?[生产联系、基础设施、政府政策及办事效率、职工培训]读图探究]读图5.9“出口加工企业生产组织示意图”(右图),分析下列问题:1.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为什么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汽车的生产虽然已经实行了全球化,但是由于整车运输不便,并且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民族汽车工业,对进口汽车设置关税壁垒。

所以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优秀教学案例
2.鼓励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产业转移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小组合作
1.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探讨产业转移的原因、过程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实际案例为导入,引导学生关注产业转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分析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特点和规律,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问题驱动法和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我还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以“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为主题,旨在通过分析东亚地区的产业转移现象,让学生深入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过程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念,了解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现状,提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认识。
3.通过作业小结,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案例亮点
1.实际案例导入:以实际案例为导入,引发学生对产业转移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产业转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产业转移【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类;运用实例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区和转入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会与他人合作;认识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区和转入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产业转移案例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分析问题的意识,认识区域协调,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1.能运用实例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2.学会运用实例分析产业转移对产业迁入区和产业迁出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工业区位、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知识,有了区域联系、产业结构升级的知识储备,又对区域分析、区域发展规划的一般方法有所了解,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学生对产业转移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让学生想思考,敢探究,进而使学生学会用地理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和表达。

【教学方法】为了更好的体现“学习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根据案例教学的特点,主要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参与式探究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会学”达到“学会”的目的。

教学过程中力求把引导学生如何学贯穿始终,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图文材料,怎样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从哪些方面归纳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这样设计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能培养学生运用图文材料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投影本课学习的课题和主讲人信息幻灯片,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并播放背景音乐(恩施利川民歌《龙船调》),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播放《富士康大举内迁》视频)问:富士康公司经历员工的13连跳后大举内迁,是那些因素促使其内迁,企业的内迁又会给区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产业转移(板书)。

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公开课)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公开课)

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公开课)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公开课)

一中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课题: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目标】:1.了解产业转移的因素2.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重点】: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难点】: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产业转移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

其中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1.劳动力因素在当今世界的产业转移中,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尤其在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初期。

因此,劳动密集型工业在全世界的产业转移比较典型。

1.图5.8所示的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试解释其原因。

2.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图5.8所示的产业转移规律。

3.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象国或地区转变成转移国或地区?4.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完全基于劳动力价格因素吗?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⑴概念:企业生产需要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打交道,还需要与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以及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都要投入一定的资金。

企业的这些投入,统称为内部交易成本。

⑵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及措施①总原则:企业家总希望在内部交易成本最低的区位投资建厂。

②发达国家社会内部交易成本很高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⑶吸引产业转移的典型地区——东亚的出口加工区3.市场因素企业发展的初期一般都在当地生产,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和实力,当地市场满足不了企业再发展的需求,于是就以投资、建厂等形式向具有市场优势的地区或国家进行产业转移。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5.2《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5.2《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
2.利用地理图表、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技能。
3.组织课堂实践活动,如模拟谈判、角色扮演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产业转移的过程,加深对产业转移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产业转移现象的关注和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1.选择题:针对产业转移的概念、类型、背景等方面,设计一些选择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2.分析题:给出一个具体的产业转移案例,要求学生分析其特点、影响等,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3.论述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特点:阐述产业层次、转移方向、转移速度等方面的特点。
5.产业转移对东亚地区的影响: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就业等方面,分析产业转移对东亚地区的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分组: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产业转移的概念:介绍产业转移的定义,让学生了解产业转移的基本含义。
2.产业转移的类型:列举产业转移的主要类型,如垂直产业转移、水平产业转移等,并举例说明。
3.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背景:分析经济全球化、地区经济一体化等背景下,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动因。
3.背景分析:介绍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背景,如经济全球化、地区经济一体化等,让学生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
4.特点讲解:分析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特点,如产业层次、转移方向、转移速度等。

人教版必修3地理: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必修3地理: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优秀教学案例
3.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能力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产业转移的原因、过程和影响。通过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4.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案例中设置了小组合作环节,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互补优势的机会。
3.鼓励小组成员相互提问、补充,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四)反思与评价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培养自我认知和自我提高的能力。
3.设计课后反思任务,如撰写学习心得、总结报告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地理素养。
人教版必修3地理: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东亚地区作为全球产业转移的重要阵地,其产业转移的现象和影响成为地理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案例以人教版必修3地理教材中的“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为依据,通过分析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背景、过程及影响,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这一地理现象,培养其地理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讨论,促使学生在思考、交流中掌握地理知识,发展地理思维。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某一问题或案例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设计小组讨论话题,如“东亚地区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合理利用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

地理③《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案

地理③《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案

地理③5教学资源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叫做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有时会扩展到某类产品甚至某类产业。

国内的产业转移叫做区域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国际产业转移。

阻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专门多(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

其中最重要的是:1. 劳动力因素;2.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3. 市场因素。

阻碍企业跨国转移产业的因素还有专门多: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的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

产业转移的阻碍:1.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2.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3. 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4. 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列表对比:我国的产业转移要紧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制造业和资源型加工业开始,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渐次推进。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类、转移的差不多规律。

2. 运用案例,分析明白得阻碍产业转移的因素和产业转移对区域进展的阻碍。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读图,学会利用图表分析问题的差不多方法。

2.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

3. 通过模拟活动,表达、交流、反思对“产业转移对区域进展的阻碍”这一问题的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精神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难点:产业转移的阻碍因素、产业转移对区域进展的阻碍。

突破方法:利用案例、摸索题或活动内容加以补充,从而突破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学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

教学预备教师预备:相关资料和多媒体等。

学生预备:预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差不多上在一定的地区进行的,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的进展不平稳,使当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和互相依靠程度空前紧密,产业的空间移动日益突出。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产业转移将会日益广泛和活跃。

人教版必修3地理: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3地理: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设计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在东亚地区产业转移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
2.通过引导学Biblioteka 对产业转移案例的剖析,培养学生的问题发现、分析、解决能力。
3.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1)阐述产业转移的概念、类型及原因。
(2)分析我国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产业转移的特点及经济效应。
(3)探讨产业转移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4)字数要求:800-1000字。
2.请学生针对日本企业向东南亚国家产业转移的现象,绘制一张思维导图,内容包括:
(1)产业转移的类型及原因。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1)产业转移的深层原因及其在东亚地区的具体表现。
(2)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对经济发展不平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影响。
(3)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产业转移的规律和趋势。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案例,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开展社会调查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图片和数据,如我国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产业转移、日本企业在中国投资建厂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
(1)这些图片和数据反映了什么现象?
(1)产业转移的概念和类型:如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等。

示范教案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第2课时5则范文

示范教案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第2课时5则范文

示范教案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第2课时5则范文第一篇:示范教案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第2课时第二课时导入新课师通过上课时的讨论学习,同学们已经看到,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产业大规模向国外转移,并引起世界经济地理界的关注。

它受到了国家政策、市场、劳动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现实证明,吸引产业转移是一些较落后国家迅速推进工业化,进而促进社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今天我们从日本的经济情况分析,来了解产业转移给区域经济带来的影响。

师(展示资料,创设问题情景)读课本图5.1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

思考: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工业结构经过了哪些调整?带来什么影响?生展示了日本工业结构调整阶段及其主导产业和重点部门。

工业化的基本过程:轻工业→重化工业→高科技工业。

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经历了两次工业结构调整,现在正进行第三次工业结构调整。

每一次工业结构调整,导致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的转换,同时伴随着原来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向国外转移。

(教师补充)师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而原主导产业顺利实现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

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例如,韩国从1973年开始重点发展重化工业,至80年代初,已基本形成了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比发达国家同样工业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大大缩短。

板书: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使产业结构的调整师(展示资料):读下面材料思考问题。

课件展示:无锡新区是无锡市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区,“九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0%以上,2001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0.15亿元,同比增长42.0%。

无锡新区积极主动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全方位实施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不断取得历史性的突破。

《区域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教学设计

《区域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教学设计

《区域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区域产业转移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学生能够掌握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影响因素。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案例,并能够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绘制图表、撰写报告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区域合作意识,认识到区域产业转移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增强学生对经济地理现象的关注和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影响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的产业转移案例。

(2)培养学生对区域产业转移现象的综合分析和评价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相关理论,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具体案例,如日本向“四小龙”、“四小虎”以及中国的产业转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产业转移的过程和影响。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特定的产业转移案例,探讨其原因、影响和对策,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相关信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图片或数据,如日本、韩国、中国等国家的 GDP 增长、产业结构变化等,引发学生对东亚经济发展的关注。

(2)提出问题:“为什么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产业在东亚地区是如何转移和发展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区域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2、知识讲解(1)区域产业转移的概念通过举例,如某个企业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或者某个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兴衰变化,让学生理解区域产业转移的含义,即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设计
2.对实际案例感兴趣,希望通过具体事例了解产业转移的过程和影响,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设计相关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部分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予以关注,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技能。
4.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表现出较强的沟通能力,但个别学生在归纳总结、逻辑推理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2)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结合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GIS、多媒体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教学内容组织:
(1)导入:通过介绍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正文:详细讲解产业转移的概念、特点、影响因素,结合东亚地区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实践:设计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访谈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产业转移的影响。
(4)总结: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引导学生关注产业转移对劳动者权益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平正义感。
5.培养学生具备全球化视野,认识到产业转移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
本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探讨产业转移的内涵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辅导,确保教学效果的提高。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课时安排]本小节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事例能够说出三大产业的主要特点。

2、以北京不同时期产业结构变化为例,说明产业转移现象的存在。

简要说明影响北京地区产业转移的因素。

3、依据日本和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资料,学生试分析说出产业转移对产业移入区和移出区地理环境产生的正负两方面影响。

4、尝试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在产业转移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教学重点] 产业转移对移出区和移入区地理环境所产生的正负两方面影响[教学难点] 产业转移对移出区和移入区地理环境所产生的正负两方面影响[教学器材] 多媒体课件[教法学法]先学后教,自学检测,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教学过程] 备注【导学案】 一、概述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①________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区域产业转移:② 的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形式2.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1)三个重要因素影响 因素原因 影响 劳动力 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③________很小且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数量、质量、价格差异较大具有④__________________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内部交 易成本 发达国家⑤________________很高,内部交易成本很高迫使发展中国家改善⑥________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市场 产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国内市场无法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就会开辟⑦________ 企业到⑨____________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 企业的产业转移方向随⑩______的变化一国产品销往另一国往往受到多方面的⑧______而变化(2)其他影响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⑪______________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1)发达国家或地区: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而顺利实现⑫__________________。

(公开课)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公开课)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再过度依赖单一的贸易伙伴。
优化贸易条件
产业转移还促进了东亚地区贸易 条件的优化,如降低关税、减少 非关税壁垒等,为当地企业创造
了更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产业转移加速了东亚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各国之间的经济 联系更加紧密。
加强区域合作
为了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和优化贸易结构,东亚各国加强了区域合 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经济挑战。
04 产业转移对东亚经济影响 评估
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产业转移带动经济增长
01
随着产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东亚地区承接了大
量产业转移,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产业结构升级
02
产业转移不仅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促进了东亚地区产业
结构的升级,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提高生产效率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 企业开始走出国门,通过对外投资实现 全球布局,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全球产业链整合
中国通过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逐渐 形成了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并在一些 领域实现了从低端到高端的跃升。
日本技术输出与高端制造业保留
日本技术输出的特点
日本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注重技术的输出和保留,通过向 海外转移成熟技术和设备,保持了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的领 先地位。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深入理解产业转移
通过本次公开课,学员 们对产业转移的概念、 动因和影响有了更深入 的理解。
拓展国际视野
通过学习东亚产业转移 案例,学员们对全球经 济格局和产业发展趋势 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启发思考与实践
公开课内容激发了学员 们对如何参与和推动产 业转移的思考,部分学 员已开始尝试将所学知 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地区为例
教案(第2课时)
一、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产业转移的重大意义,看到产业转移给东亚地区经济带来的巨大影响。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学会从资料、图像、数据中提取信息,培养综合分析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看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了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

使学生明白产业转移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的结构调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结合乡土地理分析产业转移对河源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案例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导入(回顾第一课时知识)
通过上节课的讨论学习,同学们已经看到,20世纪下半叶开始,日本产业大规模向东亚其他国家转移。

产业转移受到了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现实证明,吸引产业转移是一些较落后国家迅速推进工业化,进而促进社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今天我们仍然是以东亚地区为例,来探讨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创设情境,激发探究)课件展示:课本图5.1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台湾产业发展历程;阅读材料2 产业转移对台湾经济发展影响。

合作探究一: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分组分角色讨论
角色1日本政府代表团(转出区域):
日本产业大量向海外转移对你们带来哪些影响?
产业转移使日本在产业结构、国际分工、劳动力就业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角色2台湾政府代表团(转入区域):
产业转移给台湾地区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什么?
产业转移使台湾的产业结构、地理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备注:学生根据学案提供的日本产业转移和台湾产业转移的信息,进行合作探究,把课前思考的结果小组讨论)
角色1代表发言:
图5.12展示了日本工业结构调整阶段及其主导产业和重点部门。

工业化的基本过程:轻工业→重化工业→高科技工业。

日本自1945年后,已经历了两次工业结构调整,现在正进行第三次工业结构调整。

每一次工业结构调整,导致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的转换,同时伴随着原来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向国外转移。

所以,产业转移对输出地的影响主要是使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比如高科技工业。

角色2代表发言:
通过表1台湾产业发展历程,我们知道,台湾经历了从农业向重化工业再向科技工业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并且这些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一时期日本产业向台湾转移,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台湾产业升级的时间比日本要短。

所以,产业转移对输入地的影响缩短了其产业升级的时间,加快了工业化进程。

教师(归纳总结)
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而原主导产业顺利实现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

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其他影响
角色1代表发言:
在国际分工方面,产业转移使日本重点发展产品的设计、研发和营销,也就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阶段的产品。

角色2代表发言:
产业转移输入地由于经济比较落后,缺乏资金、技术、管理经验,适宜发展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主要是进行的产品的加工。

师:同学们,企业从事产品的设计、研发的利润与从事加工的利润来比较,哪个更高?(展示图5.14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
生:产品的设计、研发,台湾的成功之处很重要的一点也在于它非常重视研发和创新。

师: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附加值和利润都比较低的加工环节,那么我们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在接受产业转移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注意将设计和研发一起引进。

(过渡)师:由此可见,产业转移无论对于输出地还是输入地都是机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产业转移也是挑战。

PPT展示产业转移前、后深圳、河源的景观,说明产业转移给地理环境带来了哪些影响?
角色2代表发言:
产业转移输入地,比如深圳、河源从乡村变成了工业区、城市,从景观上改变了其地理环境;另外,我们也知道引进产业的同时,输入地的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角色1代表发言:
对于输出地日本来说,对一些具有污染的产业转移,它会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甚至是为了转移污染而转移产业,日本的环境污染会得到改善。

师(总结归纳):日本将重化工业向国外转移,也就是把环境污染向外国转移,在日本国内,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为信息产业和高科技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比较理想的环境条件。

(过渡)产业转移同时也包含着就业机会的转移,因此对调整就业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作用。

日本伴随产业转移的同时,就业的机会也转移了,国内的失业率上升,甚至对整个社会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结合图5.15日本失业率的提高)角色2代表发言:
从阅读材料2可以看到,产业转移为台湾创造了68000多个就业机会,所以,我们认为产业转移对输入地来说增加了就业机会,是有利的。

小结:综合四方面的影响来看,产业转移对输出地区和输入地区的影响都存在利弊两面。

产业转移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抓住机遇,经济才能蓬勃发展。

我们的家乡河源也有产业转移园,我们上节课提到了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园,河源市产业转移的输入地。

导学探究二:
产业转移对河源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请你利用所学知识为河源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分3个小组讨论,用所学的原理,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说明产业转移对河源经济发展的影响。

小组代表发言。

第一小组代表:
河源的GDP总量大,而且增长非常迅速,其中工业产值的增值更加突出,其中产业转移园的贡献率很大,成为全市的增长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产业转移对河源的影响首先是促进了河源经济的发展,GDP的增长。

第二方面,我们来看,2000年河源的三大产业比重,农业占主要,工业比重较低,工业增加值16.47亿元,仅占GDP的18%。

2005年,接受了产业转移后,工业比重迅速增加,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7%。

2011年,工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发展也较快。

通过2000年—2011年的三大产业比重对比,我们明显看到,产业转移促进河源产业结构调整,使其趋于合理。

建议:政府部门应该鼓励产业转移到河源地区,大力引进产业,招商引资,同时政府应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软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产业转移到河源地区,对河源的环境造成了破坏,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去年五月份的紫金临江镇的血铅中毒事件。

下面我给大家播放这个视频。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政府为了要发展经济不惜牺牲优质的生态环境,甚至牺牲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建议:发展低碳经济,绿色崛起;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着力引进“高技术、高成长、高效益、污染少、能耗少、占地少”的项目;源头控制污染,强化监督管理,保护河源的生态环境。

第三小组代表发言:
产业转移为河源人们提供了就业机会,提高了河源的就业率。

教师归纳总结:
我们同学基本上都能够学以致用,解释产业转移对河源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调整产业结构,提供就业,改变区域地理环境这几方面。

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