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印度利用FDI比较分析
浅析FDI在中国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FDI在中国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2a2d622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d3.png)
浅析FDI在中国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引言概述: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在中国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六个大点来浅析FDI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首先,将介绍FDI 的定义和背景;接着,将探讨FDI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然后,将分析FDI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最后,将总结FDI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正文内容:1. FDI的定义和背景1.1 FDI的定义外商直接投资是指跨国公司或个人在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中,通过购买或建立企业、股份、项目等形式,直接参与该国的经济活动,并在该国获得经济利益的行为。
1.2 FDI的背景FDI的兴起源于全球化的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在其他国家投资的重要性。
FDI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拓展市场,还可以获取资源和技术,提高竞争力。
2. FDI在中国的发展现状2.1 FDI的规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FDI流入国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吸引了大量的FDI。
目前,中国的FDI规模持续增长,尤其是在制造业、服务业和高技术领域。
2.2 FDI的行业分布FDI在中国的行业分布较为广泛,包括制造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
制造业一直是中国吸引FDI的主要领域,但近年来,服务业和高技术领域的FDI也在不断增加。
2.3 FDI的地区分布中国各地区对FDI的吸引力存在差异。
沿海地区一直是FDI的主要流入地,但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的FDI也在逐渐增加。
这反映出中国政府在促进区域发展平衡方面的努力。
3. FDI在中国的发展趋势3.1 投资环境的改善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改善投资环境,通过减少行政审批、优化税收政策等措施,吸引更多的FDI。
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大改善投资环境的力度,进一步提高FDI的吸引力。
3.2 产业结构的升级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FDI的方向也将发生变化。
中国将加大对高技术、绿色环保、创新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高质量FDI。
中印两国对外直接投资比较分析
![中印两国对外直接投资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4242c8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d.png)
中印两国对外直接投资比较分析1. 简介在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中印两国作为亚洲重要的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 FDI)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本文将对中印两国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异同之处,并对其中的一些趋势和影响进行讨论。
2. 中印两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2.1 中方对外直接投资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快速增长的阶段。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截至2020年,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达到2.1万亿美元。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采矿业、金融业等领域。
在海外投资中,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2.2 印方对外直接投资印度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相对较慢。
根据印度工业和内部贸易部(Department for Promotion of Industry and Internal Trade)的数据,印度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在2019年底达到了2680亿美元。
印度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和矿产资源等领域。
然而,印度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相对较低,印度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存在感有限。
3. 中印两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分析3.1 投资方向的差异中方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基础设施领域。
中国企业通过对海外工厂的建设和并购,将制造业产能向海外转移,以拓展市场份额和获得资源。
而印度的对外直接投资则更多地集中在信息技术和服务行业。
印度企业通过向海外市场提供软件开发、咨询服务等高附加值服务,获得盈利和扩大业务。
3.2 投资方式的差异在投资方式上,中国企业更倾向于采取并购的方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尤其是在国有企业的参与下,中国企业通过收购外国企业来获取市场份额和技术优势。
相比之下,印度企业更多地采取绿地投资和合资的方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于与当地企业合作,共同发展。
3.3 投资规模和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差距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和存量远远超过印度。
中国和印度吸收FDI比较研究
![中国和印度吸收FDI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b20d43f67ec102de2bd8982.png)
进入 2 纪 以来 , 1世 以产 品和 资本跨 国流动 为 主要特 征的经 济全 球化对 世 界经济 产生 了巨大影响 。在
经济 全球化 的过 程 中 , 国公 司对外 直接 投资 (oeg i c iv sme t即 F I 给 资本 接 受 国带来 了 巨 跨 frin dr t n et n e D)
的发展 越 来越 受到世 人 的 关注 。本文从 中国和 印度 吸收 F I D 的现 状 比较 着手 , 析 两 国吸 引外 资的 比较 分
优势, 并提 出两 国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外资 的新思路 。 关键 词 : 中国; 印度 ; DI比较优 势 F ; 中图分类 号 : 8 1 6 F 3. 文献标识 码 : B 文章编 号 : 6 2 5 9 2 0 )3 0 6 -0 1 7 —3 8 ( 0 6 0 - 0 5 5
中国 和 印度 吸收 F I D 比较研 究
李 卫 , 葛秋颖。
(. 1 蚌埠 市 国家税 务 局 , 安徽 蚌埠 2 30 ;. 3 0 0 2 安徽财 经 大学 商学 院 , 安徽 蚌埠 234 ) 3 0 1
摘 要 : 国公 司对外 直接投 资给 资本接 受 国带 来 巨大活 力。 中国和 印度 被称 为“ 洲双子 星” 两国经 济 跨 亚 ,
维普资讯
安 徽 科 技学 院 学 报 ,0 6 2 ( )6 46 2 0 ,0 3 :5 9
J u n lo h i ce c n c n lg iest o r a fAn u in ea d Te h oo y Unv ri S y
收稿 日期 :0 6 2 2 2 0 —0 — 6
作者 简 介 : 卫 (9 o , , 徽 省 怀 远 县人 , 读 硕 士 , 要 从 事 涉 外税 务 管理 工 作 李 1 7 一) 男 安 在 主
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
![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83fc4a2284ac850ad0242f9.png)
本文摘抄赛迪IT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一文目录纲要,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更了解印度有所帮助。
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上篇国民经济比较篇中印两国在经济发展领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2001年11月26日,印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在全国军校联合会成立52周年纪念会上说,印度将在下个世纪成为世界领袖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是印度的最大竞争对手。
一、地理位置与资源环境(一)地理位置1.印度:盘踞在南亚次大陆的雄狮,扼印度洋咽喉2.中国:太平洋西岸最大的国家,有漫长的海岸线(二)资源与能源1.印度:印度自然资源潜力大,海洋资源丰富2.中国:中国能源蕴藏量大,但开发程度较低,人均量少二、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概况(一)中国比印度经济起点低,发展速度快,规模总量大1.1950年印度经济水平比中国高(印度国民收入为美国的2.3%,中国为美国的1%)2.1980年两国GDP总量几乎差不多,而且印度还稍领先3.2001年,印度GDP为4980亿美元,不到中国的一半(二)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共性1.人口负担重,经济结构层次低2.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三)中印同为农业大国,中国农业生产水平高于印度1.印度是农业大国,但生产率水平低,增长速度慢2.中国农业生产水平略高于印度,但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四)提高工业生产水平是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核心1. 中国和印度共性是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工业尤其是制造业,装备和技术水平落后,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2. 印度30多年来工业平均增长率5.8%3. 中国从1952年以来工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1.5%三、中印对外经贸情况比较(一)对外贸易规模中国占绝对优势1.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32位;2001年提升至第6位2.中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4%,而印度不到1%(二)对外经济活动能力中国远胜印度1.2001年中国直接利用外资(FDI)468亿美元2.印度利用外资不足,2000年利用外资23.2亿美元3.中国外汇储备多,抗国际风险能力强(2000年末中国外汇储备1656亿美元,2001年底突破2000亿美元4.印度外贸长期处于逆差,积累的外汇极为有限(2001年印度外汇储备约450亿美元四、中印经济结构对比(一)中印产业结构对比1.GDP的三次产业构成印度:产业排列顺序是"三、一、二中国:产业排列顺序是"二、三、一2.20世纪90年代中印两国产业结构发展变化情况印度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发展迟缓相对印度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进程更快3. 50年来中印两国产业结构发展有同也有异印度产业结构从"一、三、二"发展到"三、一、二"中国产业结构从"一、三、二"发展到"二、三、一4.中印第一、二产业内部结构比较印度: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处于低级层次(4.2:4.1:91.7中国: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处于较低水平,但仍优于印度(10.3:32.2:57.5)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中国比印度优势明显5.中印就业人口的产业分布对比中国从1980年到2000年20年的时间里,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从68.7%下降到49.0%,下降了19.7个百分点印度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在1971年至1991年的20年时间内仅下降了5.3个百分点(二)中印对外贸易结构对比从中国和印度的出口产品结构上看,两国贸易都在朝结构优化的方向发展,但中国的出口结构优化程度显然大于印度1.印度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不断上升,1997年为78.1%,到1999年增长到83%2.从1997到2000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从86.9%上升到89.8%(三)中印区域结构对比1.印度:各邦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2.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中篇社会发展比较篇中篇社会发展比较篇中国和印度的社会发展状况与两国采取不同的政策取向是有关的。
中印投资环境对比研究
![中印投资环境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ab5b8c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46.png)
中印两国投资环境比较分析外国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改善本国的投资环境来吸引外资,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快速腾飞。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其经济的发展与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能力密切相关,中国和印度在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FDI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从国际视角出发,通过对比中印两国的投资环境,发现两国各自的特点和优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期提高我国投资环境对吸引利用外资的国际竞争力。
投资环境,是指投资者进行投资与生产经营时所面临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
国际直接投资环境是指:一国的投资者进行国际直接投资活动时所面对的东道国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
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产业配套环境等。
本文主要从两国硬件基础设施,教育人才和创新能力,法律法规政策及产权保护,经济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为提高我国投资环境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做出理论基础铺垫。
一.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影响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东道国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一程度上影响了FDI的走向。
与此同时,经济增长依赖于软件基础设施和硬件基础设施的水平和数量。
硬件基础设施指公路,机场,港口等。
中国在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效显著,远远走在了印度与俄罗斯前面。
据摩根士丹利投资银行评估,中国的高速公路网的里程是印度的7倍。
印度在电力、公路铁路、电信、港口、机场、偏远地区交通等方面还远远达不到国外投资者的要求。
印度目前还没有一条国际标准的全封闭、全立交的高速公路;铁路设施陈旧,管理落后,效率低下。
电力不足是投资印度的一大障碍,即使在首都新德里,停电也是家常便饭,糟糕的电力状况也严重削弱了企业的赢利能力。
中国只有27%的制造公司需要自备发电机,印度则高达61%,中国的电力成本也比印度低39%,2002年的数据表明,印度制造业的电力成本是中国的2倍,其铁路运输成本是中国的三倍。
中国与印度分行业FDI比较
![中国与印度分行业FDI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447e68df7f1922791688e86e.png)
下 降
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业 和
业
及
产业
中国FDI的行业及产业
FDI产业变化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2002 2003 2004 2005 年份 2006 2007 2008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数值
印度FDI的行业
印度FDI的行业
印度FDI的行业
外商在印度的服务部门的投资 额占比达到了五分之一以上
谢谢!
中国与印度分行业FDI比较 中国与印度分行业FDI比较
目录
文献综述 FDI行业及产业比较 行业及产业比较 差异原因分析 意见与建议
文献综述
1.凯夫斯 FDI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行业 2.投资领域的差异造成了对吸收国影响的不同 3.各国根据自身需要而制定的产业政策会对 FDI的投资领域产生影响 4.FDI 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正相关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 教育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比例
中国FDI的行业及产业
制造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 建筑业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上 升
外商投资于印度制造业的 投资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金融服务行业的投资在金 融危机之后直线下降
差异原因分析
引资政策环境差异
投资法律环境差异
人力资源状况差异
建议及意见
1.充分利用优质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 提高我国的整体技术水平 2.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制造业 和服务业的良性互动 3.要引导外商直接投资合理流向一、二、 三产业
中印两国比较资料
![中印两国比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48c2508ba1aa8114431d958.png)
中印两国比较资料收集整理人:张子竹200925035 信管二班总述:本文收集了中国、印度两国一些基本的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主要就中印经济差异的一个典型事实——外资的流入做了深入的比对分析。
中国与印度利用外资存在差别的原因是基于总体引资环境、经济发展战略侧重点等差异,且中印利用外资对经济产生了不同重要的影响。
一、两国概况中国:(来自百度百科)中国是亚洲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辛的寻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之路,于1949年独立,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其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现耕地面积9497公顷。
中国现有人口13.70536875亿(2010年),人口密度138人/平方公里(2009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2010年GDP总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印度:(来自百度百科)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最悠久的文明国之一。
古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印度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发源地。
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
19世纪末期开始,印度人民开展了不屈不挠的独立运动,于1947年独立。
印度是一个资本主义联邦制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但实权由总理掌握。
印度政府宣称的领土面积为328万7800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七位,其中平原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二,山地只占四分之一,高原占三分之一,而且山地、高原的大部分海拔不超过100米。
低矮平缓的地形配以热带季风气候以及适宜农业生产的冲击土和热带黑土等肥沃的土壤,使得在印度农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长。
印度现有人口12.0310亿(新华网2011年数据),人口密度406人/平方公里(2009年),其中约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
中印FDI比较
![中印FDI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aa96aab0c77da26925c5b064.png)
印度对于我国的威胁不但体现在数量上,更主
要的是体现在质量上。 中国需要将发展的重心从现有的优势领域—— 制造业转移到利润更丰厚、附加值更高的高技 术产业和服务业领域 我国未来的FDI政策导向应该是在积极利用中 国的比较优势的同时,努力以政策推动提高 FDI的利用质量,大力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 的服务业,及时调整和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 利用FDI推动和实现国家整体产业结构升级。
中国利用FDI的形式以绿地(Green field) 为主,而印度则更多地利用了兼并和收购 M&A在流入印度FDI中的比例2000年-20国FDI中M&A模式较低,说明流入我 国的FDI总体上资本规模相对较低,技术水 平较弱。
中国在吸收FDI时,充分发挥了我国劳动力 资源丰富、人力成本低的优势,在制造业方 面吸引了大量的FDI,2008年制造业吸收 FDI的金额占我国吸收FDI总额的54%。 印度的FDI主要集中于服务业、软件业等技 术上具有复杂性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简单 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如纺织、食品加工等 方面的投资并不多。
1. 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外国直接投资奠定了坚
实基础 2. 印度政府利用外资政策规制进一步自由化、 规范化、简单化 3.印度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为吸引外国直 接投资奠定了人才基础 4.印度IT业一支独秀, 拉动了外国直接投资 在印度的发展
印度利用FDI的发展屡经波折, 独立之初限制
FDI进入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1974年, 印度政府要求可口可乐公司根据外汇管制法减 少持股比例,将其股份限制在40%以内,结果 迫使可口可乐公司离开印度市场; 80年代FDI政策开始松动阶段,以及90年代以 后大幅度放宽外资投资领域,提高外资股权阶 段这几个阶段。自1991年印度经济自由化以来 到2005年间,外国直接投资商对印度的协议投 资额为672.1亿美元,实际到位金额为322.9亿美 元,占协议额的50%以上。
中印两国GDP与国际竞争力对FDI影响的对比研究
![中印两国GDP与国际竞争力对FDI影响的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5af9523cfc789eb172dc8bd.png)
( 五)完善金融体系 、法律体系 、改善 国内投资环境
为便于更好地吸  ̄F I ]D ,我 国应尽快建立与 国际接轨的法 律 制度尤其是 知识产权保 护法 ,并严 格依法行事 ,坚 决打击 破 坏市场信用 的各种违 法违规行 为,争取尽快形成 良好的市 场 环境 。制定 内容详尽 、具体 、可操 作性强 的政策法 规,确
会信用风险提供有力 的保证 。
从 劳动成本 方面来 看 ,中国的优势 正在丧 失 。印度 同样
是个 劳动力 资源丰 富的发展 中大 国 ,经济 发展战 略中对第二
产业 的关注和 扶持还不 够 ,这样就 降低 了第 二产业尤 其是第
二产业对F I D 的吸 引力 。随着 印度 开放 步伐的加快,其低制造
S D e e d n a . .d p n e tv r
A a k i f r t r o k ie n o c i e i n
S h a z c i e i n c w r r tr o F S a i t e — tt s i
0507 . 6 82
1 7 6 8 . 2 82
0284 .4 3 4 M a e e d n v r endpn et a 3576 . 4 02
A j s e — qa e 0 1 3 6 d u t d R s u r d . 20 8
S E o e r s in 0 5 5 2 ..frgeso .226
S m su r d r s d 3 3 0 5 ’ u q a e e i . 13 3 L g i e i o d o l k l h o 一 . 5 6 2 9 9 1 1
中国利用FDI现状分析
![中国利用FDI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97870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f.png)
中国利用FDI现状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FDI目的地国家之一。
截至2020年底,中国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
本文将从FDI 的概念、FDI的优缺点、中国吸引FDI的优势以及当前中国利用FDI的现状等方面对中国利用FDI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FDI的概念FDI,即外商直接投资,指以跨国公司或个人投资者的名义直接投资国外企业、机构或个人,并取得一定程度的管理控制权。
FDI是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直接参与方式。
FDI既是跨国公司开展国际经济活动的手段之一,也是跨国公司实施国际战略的重要途径。
与国际收支有关的国际资本流动中,FDI是对经济发展潜力更高的国家最具吸引力的投资方式。
二、FDI的优缺点(1)促进技术进步和管理经验传播。
FDI投资者通常会将其自身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应用于被投资国家,推动被投资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
(2)促进劳动力就业。
FDI的到来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提高收入水平,促进社会稳定。
(3)推动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
FDI对当地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具有明显的贡献。
(4)促进经济升级。
FDI能够促进国内企业的技术、管理、市场拓展和品牌提升,推动国内经济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升级。
(1)FDI的国内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FDI向外资本输出国的过程中,会消耗自己的国内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同时还会带来环境污染的问题。
(2)FDI对国内企业的冲击。
FDI投资者的进入会影响到当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市场份额,可能会给当地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3)FDI的不稳定性。
FDI往往伴随着跨国资本流入和外债的增加,外部环境变化或国内经济不稳定都可能会导致FDI的流出。
三、中国吸引FDI的优势1. 巨大的消费市场。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拥有超过14亿人口和巨大的中产阶级,消费需求旺盛。
利用FDI:中国与印度的比较
![利用FDI:中国与印度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031e8a3df111f18583d05ab4.png)
37 8 6 5
4. 46 04 4 1 59 6 3 79 51 3 5 67 9 3 46 2 9 2 6 6 03 2 528 4 2 10 03 1 83 39
1 8 — 9 1 稳步 发 展 阶段 、 1 9 — 9 6 97 19 年 9 2 1 9 年持 续 快 速 发展 阶 段 、
一
、
中印F 的规模 比较 DI
值 已经 接近 中国的 。
表1 :中印F I D 规模指标对照表
年份
1 991 1 9927 1 998 1 999
1中印两 国利 用F I . D 的历程
印度利 用F I D 的发展 屡 经波 折 ,大体 经 历 了 :独 立之 初 限 ̄ F I JD
1 9 — 0 1 为调 整 阶段 和 2 0 年入 世 以来进 入 发 展 新 阶段 。 自 97 20年 02
1 7 — 0 9 间 。中 国吸 收 外 国直 接 投 资 以年 均 约 为3 % 以上 的 99 2 0 年 0 高速 度增 长 ,这在 战后 世 界各 国 利用 外 国直接 投 资的 情况 中是罕 见
国 际 经 贸
利用F :中国 与 印度 的比较 . DI
_ 杜 超 桂林理工大学 管理 学院
[ 要 ] 中国和 印度 是 世界 上 最具F I 引力的发 展 中 国家 ,本 文 通过 分析 中印两 国在 利 用外 资时 显著 的结 构性 差异 ,得 出两 国在 摘 D吸 总体 引资 环境 、经 济发展 战 略侧 重点 不 同的 原 因和在 利用 外 资时存在 的缺 陷 ,以便 更好 的借 鉴对 方 的经 验 ,促进 自身更好 的发 展 。 [ 关键 词 ] F DI制 造 业 引资 环境 产 业 结构
中国与印度利用FDI比较分析
![中国与印度利用FDI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cfa36825c52cc58bd6beb6.png)
· 48 ·
IEC, NO. 9, 2007
利用外资
表 1: 1979-2005 年间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概况 ( 单位: 亿美元)
欧美跨国公司和科技含量高的资 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尤其欢迎研
发机构在华建立, 并且随着市场
化程度提高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领
域。四是坚持稳步开放国内新生
的脆弱的资本市场。到 90 年代中
一、中印利用 FDI 概况
( 一) 中国利用 FDI 概述 自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以 前的近三十年时间里, 由于复杂 的历史原因,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 投资基本上是空白。改革开放以 来, 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发 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 段 : 1979-1986 年 起 步 阶 段 、 1987-1991 年 稳 步 发 展 阶 段 、 1992-1996 年 持 续 快 速 发 展 阶 段 、1997-2001 年 为 调 整 阶 段 和 2002 年 入 世 以 来 进 入 发 展 新 阶 段。 自 1979-2006 年间, 中国吸 收外国直接投资以年均约为 30%以上的高速度增长, 这在战 后世界各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 情况中是罕见的。资金来源遍布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吸收外
国直接投资的各种方式中, 以合 资经营方式的项目数与外资金额 最多, 此外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 重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利用外 国直接投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就。
( 二 ) 印 度 利 用 FDI 发 展 进 程概述
印 度 利 用 FDI 的 发 展 屡 经 波折, 大体经历了独立之初限制 FDI 进 入 阶 段 、80 年 代 印 度 FDI 政策开始松动阶段, 以及 90 年代 以后大幅度放宽外资投资领域, 提高外资股权阶段这几个阶段。 自 1991 年 印 度 经 济 自 由 化 以 来 到 2005 年间, 外国直接投资商对 印度的协议投资额为 672.1 亿美 元, 实际到位金额为 322.9 亿美 元, 占协议额的 50%以上。
FDI对一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分析
![FDI对一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f34383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d.png)
FDI对一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分析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是一种国际经济合作形式,指的是一国的企业或个人在其他国家设立或购买企业、股权或在其他国家进行的其他投资活动。
FDI通常涉及直接投资、技术转让、市场开拓等多个方面,因此对于一国的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对FDI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FDI可以注入资本和外汇,帮助一国改善经济基础设施,并促进经济发展。
国外直接投资会带来资金流入,提供更多的资金用于国内投资,如建设基础设施、新厂房、购买机器设备等。
这些投资有助于改善产业结构、提升生产效率,并带来新的就业机会。
此外,FDI还可以为一国带来更多的外汇收入,增加国家储备,提高经济的稳定性。
其次,FDI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
由于FDI涉及到大量的技术、管理和市场经验,投资国可以从外国投资者中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技巧,有助于提升国内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投资国可以通过学习和吸收外国投资者的经验,改进现有技术,推动技术创新和升级。
此外,FDI还可以帮助投资国培养人才,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从而提高整体生产率。
第三,FDI可以促进贸易和市场开放。
外国投资者进入一个国家后,往往会带来新的产品和技术,推动本国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同时,外国投资也可以帮助投资国打开新的市场渠道,增加出口额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FDI,本国企业可以进一步融入全球价值链,提高国际地位,促进贸易自由化和市场开放。
然而,FDI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FDI可能导致资源外流和经济不平衡。
外国投资者往往会将利润汇回国外,导致一些国家的资本外流,这可能使一些国家面临资源短缺和经济不平衡的问题。
其次,FDI可能对本国企业构成竞争压力,尤其是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型企业来说,他们可能无法与外国投资者竞争,导致本国企业的衰退和倒闭。
同时,FDI还可能引发劳动力剥削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中印两国对外直接投资比较分析【仅供参考】
![中印两国对外直接投资比较分析【仅供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59d0a077fab069dc51220149.png)
中印两国对外直接投资比较分析【仅供参考】----------------------------------------------------------第X页共X 页--------------------------------------------------------- 中印两国对外直接投资比较分析中印两国对外直接投资比较分析近年来,发展中国家掀起了对外投资的热潮,在悄然改变着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格局。
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实体,在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通过比较中印两国FDI主体竞争力、经济效应,发现:在宏观指标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优于印度,但印度却具有投资主体的微观竞争优势。
中国印度对外直接投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使新一轮国际生产要素重组与产业转移继续加快,而作为国际资本流动形式之一的对外直接投资,已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因素。
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掀起了对外投资的热潮,2006年发展中国家FDI总流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达到3790亿美元,比年增长了21%。
中国和印度作为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当前经济增长最快的两大实体,目前两国都在加快FDI的进程,比较中印两国FDI,对制定中国未来FDI 的发展战略、参与全球化分工会有更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中印两国对外投资主体竞争力比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构成中,国有企业与有限责任公司占整个境内投资主体的59%,私营企业对外投资的主体数量占12%。
UNCTAD发表的《世界投资报告》中指出,年发展中国家非金融机构跨国公司100强中,有10家中国企业榜上有名,印度企业只有2家,且排名仅列19位与92位,但是,中国上榜的10家企业中没有一家是私营企业。
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跨国并购案是在年,中石油以41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天然气公司,投资额度不大且是国有企业,而且投资动机只是为了寻求自然资源满足国内工业发展的需要。
我国东部-中西部及周边国家FDI区位优势比较
![我国东部-中西部及周边国家FDI区位优势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4af8e6fc195f312b3069a50b.png)
我国东部\中西部及周边国家FDI区位优势比较内容提要通过对我国沿海地区与中部、西部、周边国家越南、印度的投资环境比较,分析我国不同地区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与周边国家之间的FDI区位优势,提出我国中西部地区应抓住机遇,更好地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FDI转移,以加快工业化进程,化解就业压力。
关键词FDI 区位优势产业转移一、我国东部FDI向中西部及周边国家转移的现状由于外商直接投资(FDI)有利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我国一直重视对FDI的吸引和利用。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劳动力成本低廉,吸引外资的政策优惠,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吸收FDI最多的国家。
虽然FDI发展迅速,但FDI在我国的分布非常不均衡。
从区域分布来看,85%左右的FDI分布在以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
二、我国东部、中西部及周边国家区位优势比较(一)经济发展水平(二)市场开放程度市场开放程度是影响FDI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需要对东道国市场、法规、经济和文化等因素进行全面的了解,外商面临着较高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开放程度越高,与国外的联系越紧密,外商对该地区的了解就越深入。
较高的市场开放程度会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有利于吸引FDI。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即进出口贸易额占GDP的比重,可以反映该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开放程度。
(三)基础设施完善、健全的基础设施可以把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联合成统一的整体,有利于外资企业降低运输成本和信息成本,提高投资收益,基础设施越完善,对FDI 的吸引力越大。
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投资能力有限,其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数量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存在明显劣势。
以交通运输设施为例,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综合密度为29公里/平方公里,而东部地区为1597公里/平方公里,是西部的55倍;西部地区的铁路密度仅为东部地区的17%。
但是基础设施条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中国与印度利用外资比较探析
![中国与印度利用外资比较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a54723647d27284b73513c.png)
低 下 , 民 生 活 水 平 极 低 。17 人 9 8年 中 国终 于 开 始 以经 济 建 设 为 中 心 , 提 高 人 民 生 活 水 平 和 综 合 国 力 为 目的 , 有 中 国 以 走
特 色 的 “ 会 主 义 自我 完 善 ” 道 路 , 索 建 立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社 的 探 经济 。 二 是 两 国都 看 到 了 经 济全 球 化 带 来 的发 展 机 遇 ,并 且 积
60 0 0 0
是两 国独立建 国以来 的既有经 济发展 模式都走 到 了
尽 头 , 切 需 要 寻 求 新 出路 。 迫 印度 独立 后 追 求 民 族 自主 性 , 成 为 一 个 市 场 封 闭 的 国 家 , 面 强 调 重 工 业 的 战 略 引 发 了粮 食 片 危 机 、财 政 赤 字居 高不 下 以 及 经 济 结 构 失 衡 等 一 系列 问 题 。 从2 0世 纪 6 O年 代 中期 到 8 0年 代 初 , 印度 的 经 济 增 长 率 一 直 维 持 在 35 . 均 增 长 率 只 有 13 , 大 大 低 于 其 他 发 .% 人 .% 均 展 中 国家 。2 0世 纪 9 0年 代 初 开 始 朝 着 自由市 场 经 济 方 向进 行 经 济 调 整 和改 革 。 中 国 建 国 后 2 0多年 一 直 是 一 个 经 济 封 闭 的 国家 , 存 在 所 有 社 会 主 义计 划 经 济 国 家 发 展 所 面 临 的 既 极 限 和 困境 , 受 到 阶级 斗 争 的折 磨 , 济 大 起 大落 , 产 力 又 经 生
பைடு நூலகம்
倍 。 度 吸 引 F I 人 量 在 1 9 只 有 4亿 美 元 , 2 0 印 D流 9 0年 在 0 3年
中印利用FDI的比较分析
![中印利用FDI的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a56de16294dd88d0d26b84.png)
中、 印两国分别 于 17 9 8年 、9 1年实行 改革开放政 策 , 年来 两 国经 济发展迅 速 , 用外 资规模 不断 19 近 利 扩大 , 日益成为世界 国际直接投资 的两个 主要 区域。印度作 为与 中国毗邻 的国情相 类似 的大 国和 中国吸
引外资方面的亚洲地 区的一个重要 竞争对手 , 对两 国利用 F I D 的动因 、 政策 、 现状 以及投 资环境 进行 比较
关键词 :中国; 印度 ; D ;比较分析 FI
中图分类号 :F 1 . 12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1 9 3 (0 6 o 一 1 5 0 1 0 — 8 9 2 0 )l 0 2 — 8
Co p r tv ay i fCh n n . d a e o DI m a a ie An lsso i a a d I i Us fF n S
资料来源 : r vs et eo ( N T D 20 ,e r ak fni(04 , WodI em n Rpr U C A )0 3Rs v Bn da20 )世界银行与高盛公司 。 ln t t ee oI
本能反映印度利用 F I D 真实情 况。表 1 选取 的是中印两国有关 F I D 的几项指标进行 比较 。
表 1 FI D 的几项指标的 中印比较
@ : e lr e i c e s sd e t h n e i e i i o Th a g n r a e i u o c a g n d f t n。 ni
.
s o l r w o o x e e c so n i n ma i g u e o DI h ud d a n s me e p r n e fI da i k n s fF . i Ke r s:Chn y wo d i a;I da;FDI o aaie a ay i ni ;c mp r t n lss v
中国与印度利用FDI比较分析
![中国与印度利用FDI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bb40fb9e314332396893d2.png)
2 0 0 3年
2 0 0 4钲 2 0 0 5拉
20 0 6正
2
6 O 6 - 3 7 . 4 4
49 8
.
2 3 4
5 47
.
7 2 4 . 0 6 7 2 7 . 1 5
6 67 6
.
1 9 6 . 6 2
两 位数上 波动 。从 总量 上讲 ,两国不 具可 比性 。以 2 0 1 0年为例 ,流人 中国 的F D I占世界 F D I 流入 量的 9 . 4 %和发
一9 Biblioteka 年代 开始 都吸 收了大量 的 F D I 。然
而将 两 国吸 收 F D I 的各 方 面作 比较 ,
资 本 形 成 的 比 率 较 低 ,从 1 9 9 1至
2 0 0 0年 以及 2 0 0 0至 2 0 1 0年外国直 接 投资的流 向,其 中 1 9 9 1 ~2 0 0 0 这 十年
展 中 国家 F D I 流 入量 的 3 5 . 3 3 %左 右 ,
2 0 0 7年
4 . 2
8 3 5 . 2 l
6
2 51 . 2 7
2 0 0 8 年
2 0 0 9年
6 . 4
8 . 5
l O 8 3 . 1 2
9 5 0
3
2
4 0 4 . 1 8
3 4 6 . 1 3
数据 来源:据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 一国际数据整理
山西财税 2 0 1 3 年第 2期
31
. . 诤
、 懵
工 作 研 究
电缔¨# 黔
表2 2 0 0 0—2 0 1 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的相关统计( 百万 ) 表3 2 0 0 0—2 0 1 0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印度的相关统计( 百万 ) 位次 国家 国外直接投 资流入 占外 国直接投资流 量( 美元 )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和印度利用FDI比较分析
作者:王真真
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20年第06期
【摘要】中印是世界FDI主要流向的发展中国家,但两国在利用FDI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本文对中印两国利用FDI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
总结了中、印利用FDI比较分析的结论,并对中国如何更好地利用FDI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国印度 FDI
一、引言
中国与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拥有庞大的市场潜力。
2018年中国和印度的GDP总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二和第七。
近年来,两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巨大潜在市场,使中
印成为FDI的主要投资地。
中国在2018年中吸收外资居全球第二位,达1390亿美元,印度在2018年吸收外资量居全球第十位,达42亿美元。
印度利用FDI规模的快速增长与作为吸收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形成了有力竞争,因此本文对中印两国利用FDI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对中国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等方面提出建议。
二、中国和印度利用FDI的比较分析
(一)规模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腾飞发展,是世界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2018年GDP总量达136052.5亿美元。
印度自2014年莫迪上台以来,经济增速多年跃居全球之首,GDP年均增速达7.3%。
两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使中印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热土。
据图1,中国的FDI在绝对数量上远超印度。
但国际上常采用相对规模指标比如外资依存度来评价FDI利用状况。
据图2,2008年以前中国外贸依存度长期高于印度,之后整体低于印度。
印度的外资依存度整体来说处于上升趋势,但趋势变化相对缓慢。
整体看,中国利用FDI规模上优于印度。
(二)来源地比较
2018年我国外资来源前十中亚洲国家或地区投入外资金额占比77.1%。
其中,香港长期位对华FDI投资规模居第一且投资规模所占比重最大。
欧盟和北美总占比不足10%,表明我国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比例低。
2000-2018年毛里求斯对印累计投资额占印度利用FDI总额的31.89%,位居对印度的外商直接累计投资额第一。
新加坡、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占据印度FDI流入总额前十的绝大部分,占比50.54%,且发达国家对印直接投资一直呈上升趋势。
随着印度政策的放宽与经济迅速发展,越来越多发达国家开始注重对印的投资。
总体来说印度相较中国在外资来源国上更具优势。
(三)行业比较
近年来,中国利用外资流向第一产业的比重处下降状态,流向第二产业的比重基本稳定,流向第三产业的比重处于高速发展状态。
这说明我国在保持总体规模平稳增长的基础上,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
印度吸引的外资主要流向第三产业,2018年印度服务业利用FDI 数额为91.58亿美元,同比增长36.5%,说明服务业对外资具很大吸引力。
计算机软件和电信行业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体现印度高技术产业发达的产业结构特征,但其制造业吸引外资水平与中国仍有较大差距。
三、中国和印度利用FDI的比较优势分析
(一)基础设施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近些年来铁路、公路、通信网络的覆盖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印度的基础设施一直饱受病诟,中国比其拥有更大优势。
中国更为便利的基础设施条件对FDI更具吸引力,良好的基础设施水平可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二)市场规模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迅速,经济总量高居世界第二位。
中國市场日趋旺盛、潜在的市场巨大,这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
印度虽然近两年经济增速超过中国,但由于其GDP基数相对较小,GDP总量想要赶超中国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在市场规模上更具比较优势。
(三)劳动力成本
近年来中国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老龄化严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跨国公司投资逐渐转向东南亚。
目前外商投资目标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
因此我国劳动力成本对FDI的吸引力越来越弱。
据数据显示,印度近13亿人口中有65%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年轻化优势明显,人口红利明显。
近年来印度工资虽在上升,但低于中国工资水平,使其FDI的吸引力较大。
(四)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对FDI的吸引力日益明显,拥有充足人力资本的国家或地区更有助于FDI的流入。
我国近年来教育经费不断加大,高素质人才总量的增加增强了对FDI的吸引力。
近些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利用FDI稳步增加,增长幅度较大的行业皆为人力资本水平需求较高的行业,可见人力资本积累对于吸引FDI的作用日趋重要。
据报道印度文盲占世界文盲的1/3,所以印度巨大的人口红利能否被充分利用仍值得商榷。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中印两国利用FDI的比较分析,发现中印利用FDI前景良好。
中国在基础设施、市场规模、人力资本具有更大优势,但这种优势不是压倒性的,印度政府近年来也在努力追赶,尤其在其弱项上,如“印度制造”计划的提出。
在吸引FDI方面,印度对于我国的威胁既体现在数量上,还体现在质量上。
我国虽在FDI利用上的总体好于印度,但我国在FDI资金来源和行业结构上与印度相比具有一定劣势。
据此,对我国更好地利用FDI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优化贸易和投资环境。
如加快与相关国家的FTA谈判,推动RECP的谈判进程,充分发挥自贸区的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
第二,深化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塑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靠制度创
新、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培育吸引外资的新优势。
第三,拓宽外资来源渠道,如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战略合作,扩大引资规模,同时注重提升外资质量。
【参考文献】
[1] 曹美静,张伟.中国与印度利用FDI比较分析[J].山西财税,2013(02):31-34.
[2] 郝前进,雷志友.中印利用FDI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4(12):52-57.
作者简介:王真真(1994-),女,河南周口,汉族,硕士,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650221,国别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