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概论名词解释简答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概论名词解释简答
题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1.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2.晋永嘉五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永嘉之乱的最大结果是北方边地民族的大举内侵和汉族人群的大规模迁移。
3.家庭指共同居住、经济协助、有血缘关系的社会集团。家族是亩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里面包括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
4.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5.语系是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语系之下依据语言的亲疏程度再细分为语族、语群、几语支、语言、方言、土语等不同层次。
6.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7.新乐府是一种自命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在中唐,经白居易、元稹的大力倡导,加上李绅、王建、张籍等一批诗人的积极参与,形成一场规模不小的诗歌运动,史称"新乐府运动",它以"但歌生民病"为宗旨,实际是有意恢复《诗经》和汉乐府开辟的文学传统。
8.勤农观是指历代统治者确立以农为本的原则和制订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是中国传统的农政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
9.所谓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而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
10.宋明理学是宋明时期,周敦颐,程灏、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人将印度佛学与本土的易、老、庄三玄相揉合,融进儒家思想之中而形成的新的儒家学派的学说。他们注重顿悟的禅宗式的“明心见性”,强调"主静、居敬"、"戒惧、慎独",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是一种带有明显宗教功能的学说。11.摊丁入亩是清朝的一种赋税制度。"丁"指丁银,即人头税。摊丁入亩即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银额为准,将丁银摊人人家所占的地亩中去征收赋税,实际是取消了人头税。
12.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指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又称农业文明。
13."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它是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五常"即五种道德规范,具体包括仁、义、礼、智、信。
14.因材施教,就是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够各尽其材。
15.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来,不能在口中直呼其音。
16.甲骨文是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反映了商人凡事必卜的习俗,主要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和陕西周原。
17.家谱是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它大致包括谱序、像赞、祖训、世表等。
18.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君主专制脱胎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制。
52.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
19.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20.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是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这一时期为寒冷时期。竺可桢称此期为"方志时期",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变化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所引起的灾害很有帮助。
21.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
22.”荒政"思想,即认为全社会都要有居安思危的自觉意识,这一观点和现代社会强调取于自然,还于自然,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思想是一致的。
23.修辞格是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
24.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是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25.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该学派的观点,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的关系问题,有很强烈的思辨色彩。
26.一条鞭法是指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国库收人、减轻民众负担的税制改革,把田赋、力役及其他名目繁多的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同时还简化了征收手续。
27.血缘九族制即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衍四代,共九代,为九族。也有的以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为九族。
28.受儒家"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艺术把"中和"作为重要的审美原则,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反映的思想感情不能超越儒家传统的道德规范。中和之美的审美观念对于促进中国古代艺术向着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9.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30.察举制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一度,它有许多科目,其中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着。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重学间。
31.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一种政治制度。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一书省。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32.本草之学就是中国古代的药学,主要记述各种药物的名称、性状、功能、主治、产地、采集、加工和保存等知识。
33九品中正制是曹魏时期建立的一套较察举严格的选官制度。中央在各州郡设"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按其才德、名望评定九个等级,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从本质上看,它同样维护的是士族的礼仪。
34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3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3000多一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即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史记不仅是我国古代纪传体书的开创者和典范,同时也是一部伟大的传纪文学巨着。书中成功地刻画了许多历史人物的形象,语言丰富而生动,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36行业组织又称行会,是手工业者的自发组织。行会的职能是互助共济,保护行业利益。行会的管理方式主要有:
(1)祖师崇拜。(2)师徒传承。(3)行业禁忌。
37.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
38《齐民要术》.作者是贾思勰。其性质为古代农业科技书籍。譬如作者就说:"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即是。
39道家.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其讲究超然物处,其在政治上强调"无为而无木为"等。
40.家族是由出身和婚姻形成的婚姻关系,里面包括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
41.地神祭祀在古代国家典礼中占有重要位置,地神又称地抵。主要包括大地祭祀、社稷祭祀、山川祭祀等。
42.简述中国古代利用自然的一些失误
古代在这方面的主要失误:
(1)土地的过当开垦、收到一时之效,但造成了土地的沙化。(2)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给北方造成了水土流失等灾难性的严重后果。
43.?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