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湿地公园的保护与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市湿地公园的保护与规划
前言
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与海洋、森林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它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是人类和经济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自然资源。然而,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了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
当前,关于湿地的保护与开发,已经受到各个政府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同时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许多学科纷纷介入这一领域,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规划学等多学科的专家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在湿地保护、湿地评价、湿地生态、湿地功能、湿地规划、湿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建设湿地公园是一种兼顾“保护、利用和生态恢复”的,三位一体的有效开发方式。
基本概念
1.湿地(Wetland)
湿地(wetland)的中英文原意都是指过度湿润的土地,《拉姆萨湿地保护公约》对湿地的表述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的类别有很多,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公认的湿地分类标准,其中《湿地公约》的分类方法最为常用,它将湿地分为两大类: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2.城市湿地公园(Urban wetland park)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根据场地状况,城市湿地公园大致可以分为自然湿地公园和人工湿地公园两类。前者是指利用原有的天然湿地所开辟的城市湿地公园,如荣成的桑沟湾国家湿地公园;后者是指利用人工湿地或人工开挖兴建的城市湿地公园,如北京的翠湖国家湿地公园。
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要点
1.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指导思想
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要根据各地区人口、资源、生态和环境的特点,以维护城市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城市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出发点;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保证湿地资源不受到破坏的基础上进行可持续的利用。
2.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总体目标
即,全面加强城市湿地保护,维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闲游乐等方面所具有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基本原则
①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营造适宜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环境空间,有计划的引进外来物种,大力保护和发展本地物种,不仅要丰富景观效果,更要突出地方特色。
②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城市湿地由于受到城市化的破坏,连贯性较差,破碎化程度严重,要合理的将其整合成为完整的生物生态系统,就必须增强整个湿地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连通性。此外,湿地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与周边环境相融合才能实现真正的完整。
③可持续发展原则
通过保护、回收利用的资源利用方式,以及使用高能效、生态型的资源和工艺等手段,尽可能的使湿地资源保持在弹性范围以内,实现人类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小化的目标。
4.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功能分区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中提到:“城市湿地公园一般应包括重点保护区、湿地展示区、游览活动区和管理服务区”,是以自然保护区的角度考虑的,但这种方法对于多样化的湿地公园来说有很大的局限,因此,在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中,应根据其功能、建设目标和景观类型的不同,因地制宜的规划建设。
①破坏程度较轻的、大规模的自然湿地公园
此类湿地公园要以保护为主,根据湿地的敏感性可依次分为:核心保护区、生态缓冲区、开放区和外围防护区。
核心保护区是城市湿地核心地带,敏感性强,生态系统比较完整,主要的功能是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可以开展湿地科学研究工作,对于人的游览活动应该禁止,尽量减少人的活动对湿地系统的干扰;核心缓冲带在这里主要是指处于开放区和核心区的过渡地带,这里的生态敏感性相对核心地带弱,重点展示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湿地自然景观,在实践中主要是湿地展示和科研教学为主,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育和恢复工作,可以容纳少量人的活动,设计的目的是给人创造体验自然湿地的机会,可以展开一些科研、科普教学和培训;开放区,是城市湿地公园的主要活动区,可以设置一些游览活动、管理、服务等内容;外围防护带主要是为保护整个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而建立的,可以将城市对公园内部的干扰降到最低。
②破碎化程度严重的、小规模的自然湿地公园和人工湿地公园
此类湿地公园,面积相对比较小,功能比较单一,根据敏感性进行规划意义不大,应根据植被类型、水体形态类型、人文景观类型、土地利用类型等进行分区。
结语
湿地以其特有的生态功能,维系着水、生命、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关系,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是,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还需要从成功的案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尽量少走弯路。希望城市湿地公园规划逐步形成以生态学为基础的多学科相互渗透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也希望在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中融合美学和生态学,建筑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使得湿地公园在改善城市生态状况、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