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
3
1.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2.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
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学习的“自主性”具体表现为“自立”“自为”“自律”三个特性,这三个特性构成了“自主学习”的三大支柱及所显示出的基本特征。
(2)合作学习
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探究学习
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性、问题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
3.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具体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4.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创设智力操作活动;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指导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教师应做到教学相长,提倡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的意义。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关注人的教学理念的表现: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
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5.新课程的课程评价观
(1)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理念
第一,在评价功能上,要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第二,在评价对象上,要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逐步转向关注对过程的评价。
第三,在评价主体上,要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
第四,在评价结果上,不仅要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更要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有状态的改进。
第五,在评价内容上,要强调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
第六,在评价方法上,要强调评价方式多样化,尤其注重把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
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
第七,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要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
性评价的价值取向。
(2)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
新课改所倡导的评价是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包括:
①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其内在发
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②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关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
展的建构作用。
③评价内容综合化
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
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
④评价标准分层化
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
性。
⑤评价方式多样化
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
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⑥评价主体多元化
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
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⑦关注发展过程
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
的组成部分;而终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亦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
发展的进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