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学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疹的形态可分为4大类:
1)斑丘疹: 斑疹呈红色不凸出皮肤,可见于斑疹伤寒、
猩红热等。 丘疹呈红色凸出皮肤,可见于麻疹、恙虫
病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斑疹和丘疹均为充血疹,压之褪色。
皮疹的形态可分为4大类:
玫瑰疹属于丘疹,呈粉红色,可见于伤 寒、沙门菌感染等。
斑丘疹是指斑疹与丘疹同时存在,可见 于麻疹、登革热、风疹、伤寒、猩红热 及柯萨奇病毒感染等传染病。
1)稽留热:高于39℃以上, 24小时相差不超过 1℃,可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极期。
2)弛张热:高于正常体温,24小时相差超过1℃, 常见于败血症。
3)间歇热:24小时内波动于高热和正常体温之间, 可见于疟疾、败血症等。
4)回归热:高热持续数日后自行消退,但数日后 再次出现高热,可见于回归热、布氏杆菌病等。 若在病程中多次重复出现并持续数月之久时, 称为波浪热。
发热程度:
临床检测体温分为口腔舌下体温、腋 下体温、直肠体温(肛温) 。其中,口 腔和直肠需探测3分钟,腋下需探测 5~10分钟。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发热 的程度可分为:
发热程度:
①低热:37.5℃~37.9℃; ②中度发热:38℃~38.9℃; ③高热:39℃~40.9℃; ④超高热:41℃以上。
181 / 174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谢红彦
清 明 节
177 / 174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谢红彦
网 巴
175 / 174
侯机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谢红彦
186 / 174
口罩面面观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谢红彦
169 / 174
余谨以至诚 于上帝及会众面前宣, 终身纯洁,忠贞职守 尽力提高护理专业标准, 勿为有损之事, 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 慎守病人及家务之秘密, 竭诚协助医师之诊治, 务谋病者之福利。
5)不规则热:体温曲线无规律的热型,可见于流 行性感冒、败血症等。
稽留热
弛张热
间歇热
波浪热
不规则热
发热的护理评估:
1、病史:流行病学特点
发热时间、热型、伴随症状、退热情况。 是否伴有皮疹、黄疸、腹泻、头痛等。 2、身体评估:体格检查,测量生命体征。
是否伴有皮肤颜色、有无皮疹等。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与病原学检查。
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还伴有发疹。 皮疹(外疹)
发疹 粘膜疹(内疹)
疹子的出现时间、部位和先后次序等对诊 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时间:1痘2猩3天花,4麻5斑6伤寒。
水痘的疹子主要分布于躯干;麻疹的皮疹 先出现于耳后、面部,然后向躯干、四肢 蔓延,同时有口腔黏膜疹(科氏斑,Koplik spot)。
发热的护理措施及依据:
降温注意事项:
1、防冻伤。 2、休克表现及周围循环差者禁用冷敷及酒
精擦浴。 3、全身皮疹及出血倾向禁用温水、酒精擦。 4、药物降温避免虚脱。 5、冬眠疗法。
发热的护理目标及评价:
1、病人及家属了解发热相关知识 2、体温正常
第二节 传染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二、皮疹
发疹性传染病:
内科护理学之
第九章 传染病病人wk.baidu.com护理
光荣 与梦想
永 不 褪 色 的 记 忆
向 SARS 宣战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谢红彦
192 / 174
永 不 褪 色 的 记 忆
万众一心,战胜“非典”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谢红彦
193 / 174
高考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谢红彦
传染病护理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中 之重!
传染病主要症状与体征
(一)发热
(二)发疹
第二节 传染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一、发热
感染性发热:大多数传染病都可引起发热,
如流行性感冒、恙虫病、结核病和疟疾等。
非感染性发热:见于肿瘤、结缔组织病、
及血液病。
发热常见于传染病,但并非传染病所 特有。
外源性致热原(病原体及其产物、
皮疹的形态可分为4大类:
2)出血疹:也称瘀点,相互融合形成瘀斑。 多见于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流行性 脑脊髓膜炎和败血症等。
3)庖疹:多见于水痘、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 等病毒性传染病,亦可见于立克次体病及 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等。若庖疹液呈脓 性则称为脓庖。
皮疹的形态可分为4大类:
4)荨麻疹:可见于病毒性肝炎、蠕虫蚴移 行症和丝虫病等。
3)体温下降期:是指升高的体温缓慢或快速下 降的阶段。有些传染病,如伤寒、结核病等多 需经过较长的时间(如数天) 才能降至正常;而 疟疾、败血症等则可在短期内(如数十分钟内) 降至正常,同时常伴有大量出汗。
热型及其意义:
热型是传染病的重要特征之一,具有鉴别 诊断意义。可通过定时测量体温、绘制体 温曲线进行观察。常见5种热型:
免疫复合物、异性蛋白、大分子
化合物、药物等)进入体内,激
活单核-吞噬细胞、内皮细胞、B淋巴 细胞等,使后者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如 IL-1、 IL-6、 TNF、干扰素等。
内源性致热原通过血循环刺激下 视丘体温调节中枢,使之释放前列 腺素E2(PGE2)。
后者把恒温点调高,使产热超过 散热而引起体温上升。
传染病的发热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体温上升期 极期
体温下降期
1)体温上升期:是病程中体温升高的阶段。体 温逐渐升高,伴有畏寒,可见于伤寒、细菌性 痢疾等;若体温急剧上升至39℃以上,伴有寒 战,可见于疟疾、登革热等。
2)体温持续期:是指体温升高到一定程度,并 持续一段时间的阶段。见于症状明显期(极期)
发热的常用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病原体感染释放致热原有 关。
2、其他护理诊断:如:营养失调—低于机 体需要量等。
发热的护理措施及依据:
1、监测病情变化:体温。发热过程、热型、 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有无实施降温措 施,观察降温效果及有无虚脱等。
2、采取合适有效的降温措施: 1) 物理降温:冰帽、冰袋冷敷等。 2) 药物降温:柴胡、安痛定等。
谨誓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 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两者 都属于感染性疾病,但感染性疾病不 一定有传染性,其中有传染性的疾病 才称为传染病。
传染病危害人类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 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传染病一直是人 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是人类生存的大 敌。而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一刻也没 有停止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