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

合集下载

克拉申监控理论述评

克拉申监控理论述评

克拉申监控理论述评一、引言监控理论是语言学和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用于解释人们如何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

该理论由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

本文将对克拉申的监控理论进行述评,旨在阐明该理论的基本观点、发展历程以及对语言教学的启示。

二、克拉申监控理论概述克拉申的监控理论主要包括五个假说:习得-学习假说、监控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

其中,习得-学习假说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是通过潜意识的语言习得过程实现的,而学习是有意识的过程。

监控假说则认为,人们在使用第二语言时,会根据情况选择使用习得的知识或学习的知识。

三、克拉申监控理论的发展自克拉申的监控理论提出以来,它一直是语言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虽然该理论在某些方面仍有争议,但它对语言教学的启示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可。

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监控理论的各个假说进行了实证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该理论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四、克拉申监控理论对语言教学的启示克拉申的监控理论对语言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该理论强调了可理解性输入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这为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

其次,监控假说启示我们在使用第二语言时,应注意运用习得的知识,而非仅依靠学习的知识。

最后,情感过滤假说提醒教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以降低情感障碍,提高学习效率。

五、结论克拉申的监控理论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学和心理学理论,它为我们理解第二语言习得过程提供了有力的解释。

该理论强调可理解性输入、习得-学习差异以及情感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对语言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尽管监控理论在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仍存在一些争议和不足之处,需要未来的研究加以解决和完善。

例如,如何准确定义“可理解性输入”以及如何有效降低情感过滤等。

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以便更好地将监控理论应用于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中。

一、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克拉申的监控理论模式课件

克拉申的监控理论模式课件

理论框架
01
语言输入假说
克拉申认为,语言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有效的语言输入应该
是可理解的、有趣的、与学习者相关的,并且略高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

02
语言习得与学习假说
克拉申认为,语言习得和学习是两个不同的过程。习得是在自然语境中
无意识地获得语言知识的过程,而学习是有意识地学习和记忆语言规则
的过程。
该理论认为,习得和学习是两个独立的过程,但它们相互影响和促进 。
强调输入质量的重要性
有效的语言输入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输入应该是可理解的、 有趣的、与学习者相关的,并且略高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
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
该理论认为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创造一个积极的情 感环境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反馈
学习者需要获得关于其语 言输出的反馈,以便了解 其语言使用中的不足和错 误。
调整与修正
学习者需要根据反馈调整 和修正其语言输出,以提 高语言使用的准确性。
04
监控理论的应用与实 践
教育领域应用
语言教学
克拉申的监控理论在语言教学中 应用广泛,强调通过输入和输出 假设,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
学习。
实证研究
加强实证研究,通过实验、调查等方式获取第一 手数据,验证和完善相关理论。
跨文化研究
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得过程和规律,以 揭示语言习得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克拉申的监控理论
监控理论概述
监控理论是由美国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提出的,旨在 解释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该理论包括五个假说,即输入 假说、习得与学得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和情感 过滤假说。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重点知识点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重点知识点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1.母语:通常是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

一般情况下,母语通常是儿童出生以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

因此,母语通常也被称作“第一语言”。

2.目的语:也称“目标语”,一般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它强调的是学习者正在学习的任何一种语言,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3.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与习得的语言。

4.第二语言: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

强调的是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与语言习得的环境无关。

5.习得:指“非正式”的语言获得。

“习得”通常是指在自然状态下“下意识”的语言获得。

内隐学习是通过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方式来获得语言知识。

通过“习得”方式获得的是“隐性语言知识”。

6.学习:指“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

一般是指“有意识”的语言知识的获得。

外显学习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通过规则学习来获得语言知识。

通过“学习”方式获得的是“显性语言知识”。

7.第二语言习得: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学习者所学的目的语在目的语国家是公认的交际工具,当然也是学习者用来交际的工具。

8.外语习得: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本国不是作为整个社团的交际工具,而且学习者所学的语言主要是在课堂学习的。

9.第二语言环境:指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语言习得发生的环境中作为交际语言。

10.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指以交际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而且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

11.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以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发生的。

12.语言能力:是由交际双方内在语法规则的心理表征构成的。

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母语使用者对句子的合语法性的直觉判断依据的就是这种隐性语言知识。

语言能力是关于语言的知识。

13.语言表达: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

5、克拉申的监控理论

5、克拉申的监控理论
13
三、自然习得顺序假说(JC第112、124页)
• (一)假说的概念 – 1、自然习得顺序假说的概念
• 自然习得顺序——在习得母语规则和语言项目时,儿童遵循一种 相似的习得顺序。举例(JC第112页)。
• 自然习得顺序假说——克氏由儿童习得母语的习得顺序,假设在 习得第二语言时,成人也遵循某种习得顺序。这种习得顺序,于 母语背景、文化背景没有太大的关系,反而很相似,并且可以预 测。这种自然习得顺序,实际上,是第二语言习得系统中生成的 产物,与学习的知识无关。
7
3、获得的心理方式
• 从获得的心理方式来看前者是——“内隐学习”;后者是—— “外显学习”。 – 内隐学习 • 一种心理获得语言的方式,是潜在的获得,具有下意识或无意 识特征。 – 外显学习 • 一种心理获得语言的方式,是显性的获得,具有有意识或主动 性特征。
8
4、存储获得的知识的方式
• 习得的知识 – 存储在大脑左半球的语言区。
17
争议3
• 语言任务影响语言表现。原因: – 自然习得顺序假说依赖于考察对象的语言表现,而语言表现是由考察 对象的不同任务决定的。例如, • 即便是母语者,在面对不同交际任务时,也会有不同的语言表现— —对于从事语言学研究的人来说,和他进行语言学方面的讨论,使 用的词语必然是极其流畅和专业的,可是你让一个对语言学完全没 有所少了解的人和他谈论语言学方面的问题,必然出现不流畅和不 理解的现象。 – 其次,语言监控模式是一种“二元能力模式”,即认为学习者只有两 种对立的、互不干扰的语言获得能力。 • 但实际上是,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任何一种现象都具有左中右三种 状态,甚至更多的中间状态,因而人的获得语言的方式或能力也不 例外,必然在习得和学习之间存在某些中间状态。 • 正是这种二元能力模式,无法解释学习者由于交际任务和环境的不 同造成的第二语言习得顺序上的差异,从而遭到学者的质疑。

克拉申“监控模式”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克拉申“监控模式”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克拉申“监控模式”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克拉申“监控模式”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在研究背景部分介绍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目的在于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研究意义则在于提高汉语教学效果。

正文部分首先概述了克拉申“监控模式”理论的主要内容,然后探讨了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并且提出了重视输入环境、注重学习者情感体验、促进语言自主学习、引导学习者积极参与和提高教学效果等五点启示。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克拉申“监控模式”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进行了总结,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为提升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克拉申、监控模式、输入环境、学习者情感体验、语言自主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效果、启示、研究方向、指导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克拉申的“监控模式”理论是二语习得领域中的重要理论之一,该理论旨在解释学习者在使用第二语言时如何调节使用内部语法知识和外部环境信息的关系。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和改革,越来越多的教师和研究者开始关注如何利用这一理论来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和运用。

随着中国的全面开放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外汉语教学已经成为一个备受重视的领域。

在实践中,教师们往往面临着学生语言输入不足、学习动机不高、学习者自主性不强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借鉴克拉申的“监控模式”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机制,帮助教师们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和提高,也需要借助先进的理论和方法来支持和指导,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克拉申的“监控模式”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启示,深入分析该理论对提高学习效果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

通过对比理论与实际教学情况,探讨如何更好地运用“监控模式”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和水平。

浅析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浅析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浅析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作者:冯薪儒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5期摘要: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由五个假说构成,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这种语言监控模式虽然存在着不完善的一面,但它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发挥出的重大作用使人们受益匪浅,提高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语言监控模式;第二语言习得;对外汉语教学作者简介:冯薪儒(1989-),女,辽宁辽阳人,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5-0-01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越来越密切的往来,对外汉语教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是第二语言习得中一个非常令人关注的理论,虽然它存在着一些争议,但它对对外汉语教学乃至整个第二语言教学所起到的重大意义却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一、简介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它通常是由克拉申的五个假说构成,分别是学习与习得假说、自然习得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

这些假说看似简单,但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它们对第二语言的教学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学习与习得假说克拉申的学习与习得假说是研究学习与习得分别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特点和作用的一种假说。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习者在学校教学和老师监督的情况下获得汉语知识的过程就是学习的状态。

然而学习者在自然地状态下,无意识的获得汉语知识的过程则是习得的状态。

举例来说,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就是习得的状态;而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就是学习的状态。

(二)自然习得顺序假说克拉申的自然习得顺序假说认为,人们对语言知识的获得是可以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的。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无论学习者来自哪个国家,只要他们的汉语水平相当,就可以被分到一个班级中进行汉语学习,这正说明了语言知识的获得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三)监控假说克拉申的监控假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监控过度、监控过少和监控适中。

第5章 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

第5章  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

对外汉语专业基础课Study of acquisition The ofSecond Language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Monitor Model)Monitor Model)•克拉申(Stephen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Krashen),1941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现为美国南加州大学芝加哥现为美国南加州大学荣休教授,毕生致力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这为他赢得了世界性声誉。

界性声誉上世纪70 年代,初克拉申提出了监控模式,该模式出了“监控模式”以“监控假说”为核心;80年代中叶,克拉申对之进一步年代中叶克拉申对之进步扩充修订,形成了“输入假说具体联系习得学习假说(The Acquisition①习得-学习假说(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自然习得顺序假说(The Natural②自然序假说Hypothesis)Order Hypothesis)③监控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④(Th I H h i)情感过滤假说⑤(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一节语言监控模式的五个假说克拉,即两种独立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规则即“习得”与“学习”。

:习得的知识与学习的知识无法转换。

(另一些学者持有接口观点)自然习得顺序假说二、自然习得顺序假说1. 克拉申认为,和儿童的母语习得一,成人的二语习得也存在“自然习得样成人的语得也存在“自然得,即尽管学习者的母语背景、文顺序”,即尽管学习者的母语背景、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单在习得语言规则和,往往遵循一种相似的习得顺序。

项目时往往遵循种相似的习得顺序某种语法结构总是先就某种语言而言,某种语法结构总是先掌握,而另一些语法结构掌握得相对较晚。

2.自然习得顺序是语言习得系统的产物,自然习得顺序是语言习得系统的产物,与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得的语法知识无关。

克拉申监控理论

克拉申监控理论

克拉申监控理论⼀、综述克拉申是美国南加州⼤学的教师,他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究第⼆语⾔习得,并于80年代初期提出了著名的⼆语习得理论——“监控理论”,包括“五⼤假说”,它们是:(1)习得——学得假说。

(2)情感过滤假说。

(3)监控假说。

(4)输⼊假说。

(5)⾃然顺序假说。

(⼀)习得——学得假说(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克拉申理论的出发点和核⼼是他对“习得”和“学得”的区分以及对它们各⾃在习得者第⼆语⾔能⼒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的认识。

“习得”是潜意识过程,是注意意义的⾃然交际的结果,⼉童习得母语便是这样过程。

与之相对的是“学得”,这是个有意识的过程,即通过课堂教师讲授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的了解和对其语⾔形式和语法概念的掌握。

克拉申认为,只有“习得”才能直接促进第⼆语⾔能⼒的发展,才是⼈们运⽤语⾔时的⽣产机制,⽽对语⾔结构有意的了解作为“学得”的结果,只能在语⾔运⽤中起监控作⽤,⽽不能视为语⾔能⼒本⾝的⼀部分。

克拉申断⾔,学得的知识与习得的知识⼆者是相互独⽴的,不存在转换关系。

(⼆)监控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监控”是语⾔使⽤者⽤以对所表达的语⾔进⾏编辑的⽅式。

语⾔习得系统,即潜意识语⾔知识,才是真正的语⾔能⼒。

⽽语⾔学得系统,即有意识的语⾔知识,只是在第⼆语⾔运⽤时起监控或编辑作⽤。

这种监控功能既可能在语⾔输出(说、写)前也可能在其后,⽬的是检查语⾔输出的正确性。

它能否发挥作⽤还得依赖于三个先决条件:1.时间充分,即语⾔使⽤者必须要有⾜够的时间才能有效地选择和运⽤语法规则;2.懂得语法规则,即语⾔使⽤者必须具有所学语⾔的语法概念及语⾔规则知识。

3.关注语⾔形式,即语⾔使⽤者的注意⼒必须集中在所⽤语⾔的形式上,也就是说,必须考虑语⾔的正确性。

(三)语⾔输⼊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在五⼤假说中,语⾔输⼊假说⽆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最具重要性。

克拉申语言监控模式作业-精选文档

克拉申语言监控模式作业-精选文档

语言监控模式的五个假说
习得与学习的假说 (acquisition and learning hypothesis) 自然习得顺序假说 (natural acquisition order hypothesis) 监控假说 (monitor hypothesis) 输入假说 (input hypothesis) 情感过滤假说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无端接口的证据
Seliger(1979)的证据: 他让在课堂上让学习者描述一些图片,然后分析这 些学习者使用冠词a与an的情况; 此外,他让这些学习者陈述关于冠词用法的相关规 则。 调查分析表明,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表达与其元语言 知识不相关。也就是说,“习得”与“学习”的确 是彼此独立的。 有的学者认为,克拉申的无接口观点过于绝对,提 出了有接口的观点。
L2的自然习得顺序
研究表明,第二语言习得也遵循一个固 定的顺序,这个顺序是可以预测的,不受 语言教学顺序的影响;在Krashen看来,课 堂教学对自然习得顺序是无法改变的,习 得过程只能在即时的言语表达中得到体现。
正式的课堂教学针对的是明确的意识过程,只 能对学习过程起作用。 学习者在课堂学习的语言规则,在习得之前的 自然交谈中是不会出现的。 Krashen认为,教师控制的教学大纲是一个“学 习大纲”(learning syllabus) ;学习者的“内 在大纲”(built-in syllabus)则是一个“习 得大纲”(acquisition syllabus),前者是无法 改变后者的。
二、自然习得顺序假说
(natural acquisition order hypothesis)



“自然习得顺序”是指儿童在习得母语规 则和语言项目时遵循一种相似的习得顺序。 英语为母语的儿童一般先学会进行时这种 -ing形式, 复数-s,然后学会第三人称 单数。 这种顺序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然发展顺序。

克拉申语言监控模式作业-PPT课件

克拉申语言监控模式作业-PPT课件

习得知识的监控作用
Krashen也认识到,在运用“习得” 的知识时也会产生语言的监控。 不过这种监控不是依据元语言知识,而是 跟着感觉走(editing by feel)。 学习者根据感觉来判断对与错。 这个监控过程与上图表示的过程不同。



语言监控的条件
Krashen认为,在实际的语言输出过程中, 语言监控是大量的。但其功能是极为有限的。 运用语言监控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1)必须有充足的时间; (2)注意力必须放在语言形式上而不是意义 上; (3)学习者必须了解语言规则。
无端接口的证据
Seliger(1979)的证据: 他让在课堂上让学习者描述一些图片,然后分析这 些学习者使用冠词a与an的情况; 此外,他让这些学习者陈述关于冠词用法的相关规 则。 调查分析表明,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表达与其元语言 知识不相关。也就是说,“习得”与“学习”的确 是彼此独立的。 有的学者认为,克拉申的无接口观点过于绝对,提 出了有接口的观点。

上世纪70 年代初,克拉申提出了 “监控模式” ,该模式以“监控假说” 为核心;80年代中叶,克拉申对之进一 步扩充修订,形成了“输入假说模式”。
语言监控模式的含义
语言监控模式也被称作第二语言发展监控模式。这个 模式最初是Krashen(1979)在70年代提出来的。
后来,Krashen(1981,1982,1985)先后提 出了“可理解输入”及“输入假设”的概念,使他最初 的语言监控模式更加完善。 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在70-80年代是最为全面的理 论模式,享有很高的威望。后来,由于该模式本身存在 的诸多问题,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尽管如此,该模式 对二语习得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在对该模式感兴 趣的是语言教师,而不是二语习得研究者。

述评克拉申的语言监控理论

述评克拉申的语言监控理论

述评克拉申的语言监控理论作者:祁佳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7年第04期【摘要】从上世纪70年代起由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在语言教学工作中影响甚远,该理论由五个假说构成。

本文首先分别介绍了五个假说,同时对该语言学习理论做了相应的评价,最后提出了它们对外语教学工作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监控理论二语习得述评一、引言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最为著名,但也存在诸多争议的一个理论就是由美国语言学家Stephen D.Krashen(汉译名:克拉申)提出的语言监控理论。

该理论由五个著名的假说构成,分别为:习得-学习假说(The Acquisition –learning Hypothesis)、自然顺序假说(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监控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和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五个假说之间互为影响并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监控理论“被认为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论述最全面、影响最大的理论”。

该理论对语言教学工作具有重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二、五大假说1.习得-学得假说。

克拉申认为获得第二语言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即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和学得(Language learning)。

前者是一种潜意识、非正式、日常暗含的学习方式,儿童掌握第一语言正是采用这种方式。

而后者是一种有意识、正式、明确的学习方式,在外语课堂中主要通过该方式进行语言学习,即教师通过教学计划和教材讲解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并通过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从而达到对所学语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自然顺序假说。

自然顺序假说认为,人们学会一门语言规则有固有的顺序,这一顺序似乎不是单纯由这些规则的难易程度来决定的,也不依赖于语言课堂上所授语言内容的次序。

语言监控模式假说

语言监控模式假说

在输入假说中,可理解的输 入对语言学习起着决定性作 用,是习得的充要条件。但 是有学者列举了语言学习取 得成功的74项条件,其中只 有第71项和“可理解的输入” 有关。这说明,可理解的输 入是习得的必要条件,但并 不是充分条件。
PEPORT ON WORK
01
四、监控假说 (The Monitor Hypothesis)
在学生掌握该兼语句的意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使”字兼 语句的句型,最后使学生学会“使”字兼语句。
01
克拉申强调听力活动对语言习 得最为重要,语言习得是通过 听力理解来实现的,而不是通 过“说”获得的。口头表达是 语言习得的结果而不是它的成 因和动力,它是在学习者通过 可理解性输入提高语言能力之 后自然而然出现的结果。
(三)自然顺序假说的意义
一. 强调自己环境对语言习得的重要性。
二. 自然顺序假说可用来解释学生犯错现象:学 生之所以在已学过的某些语法结构上还会犯 错,是因为那些结构的习得过程尚未完成。
三. 自然顺序的研究成果可为二语教学的大纲编 排提供合理参考。
(四)自然习得顺序假说的争议
一. 自然顺序假说是建立在英语语素习得顺序研 究基础上的,而英语语素习得顺序研究本身 在理论假设、调查手段方面都还有待商榷。
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成人二语习得与儿 童母语习得之间的差别。事实上,母语习得和二 语习得在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目的和学习 过程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
二.自然习得顺序假说
(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一)概述
克拉申赞同科德的内在大纲假说,认为人们习得语言规律是有一定的 顺序的。克拉申还通过实验得出习得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语素是按照 一定的顺序的,这种顺序不受学习者母语和年龄的影响,称为自然顺序。

克拉申监控理论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克拉申监控理论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克拉申监控理论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作者:王欣宇来源:《校园英语》 2021年第10期文/王欣宇【摘要】克拉申在1979年提出了“克拉申语言监控模式”,该模式具体从五个假说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问题和规律。

其不仅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并且对实际的外语课堂教学提供了可行的范式。

本文旨在探讨克拉申语言监控理论每个假说对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指导与启示。

【关键词】克拉申;监控理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作者简介】王欣宇(1997-),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

一、监控理论的主要构成与内涵“语言监控模式”(Monitor Model) 也被称作“第二语言发展监控模式”Monitor Modelof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此理论主要由五大假说组成:习得与学得假说(the Acquisition /Learning Hypothesis) ,自然顺序假说(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监控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 ,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和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Hypothesis) ,五个理论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

这个模式最初是由克拉申(Stephen D. Krashen) 在1979年所提出。

后来,克拉申再一次补充完善了“可理解输入”及“输入假设”的概念,使他最初的语言监控模式更加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

克拉申语言监控模式的重点主要在于其第三假说——监控假说,含义为第二语言产出时,为了保证语言结构的准确性,需要调动大脑中的控制机构——监控器(Monitor)进行监察。

尽管克拉申的监控理论有很多细节需要继续研讨和完善,但它的提出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发展和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并在其他语言研究领域都存在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作者:盛冬梅来源:《速读·上旬》2017年第10期摘要:在大学英语的实践教学中,大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始终是重点和难点。

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为听力课堂带来了新的改观。

笔者根据克拉申理论设计了新的听力教学模式。

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实践证明这一理论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听力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克拉申;语言监控模式;大学英语听力在英语学习的四项语言基本技能中,调查显示大学生普遍认为听力技能的培养相对比较困难。

由于听力能力和听力成绩无论是在日常交际还是四级考试中都处于重要的地位,所以大学生不能不重视对英语听力的学习。

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将对听力教学现状将带来极大的改观,也会为英语教师的听力课堂教学提供参考,从而更高效地提高大学生英语听力成绩和语言交际能力。

美国语言教育家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D.Krashen)教授出版的专著《输人假说:理论与启示》归纳提出了二语习得理论中著名的监控理论,并将之归结为5项基本假说:习得一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语言输人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

该理论中的“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在第二语言环境中的交流,非刻意地吸收到该种语言,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确地使用该语言。

克拉申的“语言习得与学习假说”也被称为该理论的“基本假说”,克拉申倾向于认为通过习得的方式来学习第二语言、使用语言,学习者能更好地提升其语言能力。

语言输人假说,是克拉申理论的核心,其中最著名的“i+1”公式一直受到高校英语学界的广泛重视。

在语言输入假说中,输入的语言材料的必须具有可理解性。

笔者在所工作的单位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听力焦虑方面的问卷调查。

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设计了新的教学方案并在实验班中实施。

实施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实施对象为2015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财税15401班(43人)。

监控假说

监控假说

在语言的交际与使用过程中,不存在一个绝对的标准 来判定监控机制是否发挥作用,因此难以判定监控假说
的有效性。(蒋祖康,1999) 多数学者认为监控理论解释了传统语法教学法的弊病
和不足,为第二语言学习的目的——完成交际任务提供 理论支持。
1
语言监控假说 学 习 者 类 型 使 用 监 控 的 三 个 条 件
2
3
4
监 控 假 说 的 争 议
1)语言使用者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有效地选择和 运用语法规则; 2)语言使用者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所用语言的形式上, 也就是说,语言使用者必须考虑语言的正确性; 3)语言使用者必须已经具有所学语言的语法概念及语 言规则的知识。
Learnt knowledge
monitoring
Acquired knowledge
output
引自Keith Johnson and Helen Johnson(1999:216)
1
语言监控假说 学 习 者 类 型 使 用 监 控 的 三 个 条 件
2
3
4
监 控 假 说 的 争 议
根据监控的程度,克拉申还把学习者分成了三类:
1
语言监控假说 学 习 者 类 型 使 用 监 控 的 三 个 条 件
2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监 控 假 说 的 争 议
关于监控假说,也存有很多保留意见。 Gass和
Selinker(1994)指出,监控假说认为监控的功能是 由学习获得的知识来完成。这也是学习的唯一功能。 从另一角度去看,监控机制只能在产生语言的过程中 发挥作用,对理解语言毫无用处。如果这一假说成立 的话,在课堂中学习第二语言的人,是不会具有语言 的理解能力的。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名词解释-要点概括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名词解释-要点概括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名词解释要点概括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1.母语:通常是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

一般情况下,母语通常是儿童出生以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

因此,母语通常也被称作“第一语言”。

2.目的语:也称“目标语”,一般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它强调的是学习者正在学习的任何一种语言,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3.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4.第二语言: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

强调的是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与语言习得的环境无关。

5.习得:指“非正式”的语言获得。

“习得”通常是指在自然状态下“下意识”的语言获得。

内隐学习是通过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方式来获得语言知识。

通过“习得”方式获得的是“隐性语言知识”。

6.学习:指“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

一般是指“有意识”的语言知识的获得。

外显学习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通过规则学习来获得语言知识。

通过“学习”方式获得的是“显性语言知识”。

7.第二语言习得: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学习者所学的目的语在目的语国家是公认的交际工具,当然也是学习者用来交际的工具。

8.外语习得: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本国不是作为整个社团的交际工具,而且学习者所学的语言主要是在课堂学习的。

9.第二语言环境:指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语言习得发生的环境中作为交际语言。

10.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指以交际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而且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

11.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以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发生的。

12.语言能力:是由交际双方内在语法规则的心理表征构成的。

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母语使用者对句子的合语法性的直觉判断依据的就是这种隐性语言知识。

语言能力是关于语言的知识。

13.语言表达: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

语言监控模式假说

语言监控模式假说

(一)概述
克拉申赞同科德的内在大纲假说,认为人们习得语言规律是有一定 的顺序的。克拉申还通过实验得出习得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语素是 按照一定的顺序的,这种顺序不受学习者母语和年龄的影响,称为自然 顺序。 科德1967年在其《学习者言语错误的重要意义》中提出的内在大纲 (builtin syllabus),并提出学习者的种种偏误正是这种内在大纲的反 映。科德还认为,当教师的教学安排与学生习得规律内在大纲不一致时 ,就会影响二语习得。
四、监控假说 (The Monitor Hypothesis)
(一)监控假说的内容
1、两个独立的语言系统
人脑
潜意识系统
意识系统
习得
驱动话语输出
学习
监控者
2、监控:对输出的言语形式进行检查和控制。学习只对表达有作用, 对理解不起作用。换句话说:说话者的话语内容及流利程度由“习得”
决定;监控的作用是改变说出或写出的话语形式的错误。
许多学者认为,习得与学习这两个过程在实践中是难易区分的。事实上在习得发生 的目的语环境,也可以伴随着“学习”过程,在学习发生的环境也可以产生习得过程, 二者并不因环境不同而截然分开。有学者提出了有接口理论,认为学习的知识可以转化为 习得的知识。学习的知识经过反复操练会程序化、自动化,从而转化为内隐知识。 他们认为,二语学习者不仅在课堂中接受正规的学习,他们还经常有意识地进行课 外阅读、看电视、听广播等活动。正式的课堂教学与非正式的课外习得应该互相补充。 习得的知识也可渗透到学习的知识中。二语学习者在应用二语过程中,不断发现语言规 律,总结语言知识并创造性使用这些规律。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有意识的学习。
3.习得是首要的,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重要,而学习实际
上是辅助性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
第一节语言监控模式的五个假说
一、语言监控模式(Monitor Model)的含义
也被称作“第二语言发展监控模式”(Monitor Model of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这个模式最初是Krashen(1979)在70年代提出来的。

二、克拉申的“五个中心假设”
习得与学习的假设(acquisition and learning hypothesis)
自然习得顺序假设(natural acquisition order hypothesis)
监控假设(monitor hypothesis)
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
情感过滤假设(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1.监控假说图示
(1)学习者分类
监控过多者
监控不足者
监控合理者
(2)语言监控的条件
Krashen认为,在实际的语言输出过程中,运用语言监控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1)必须有充足的时间;
(2)注意力必须放在在语言形式上而不是意义上;
(3)学习者必须了解语言规则。

2.情感过滤假设
Krashen利用这个概念来说明情感因素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

“情感”是指与学习者的动机、态度等相关的因素。

情感过滤指的是阻止学习者充分利用所接受的可理解的输入来习得语言的心理障碍。

正态的情感可以使学习者接受更多的言语输入,消极的情感则会阻碍言语输入的吸纳。

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较高的自信以及焦虑感较低的学习者,即过滤程度较低的学习者可以获得充分的言语输入;
学习动机较弱、缺少自信、焦虑程度比较高,即过滤程度比较高的学习者可以获得的言语输入就比较少。

情感因素可以影响学习者的习得速率,但并不会影响习得的顺序。

三、语言监控模式的证据
1.母亲话语、保姆话语
2.教师话语、外国人话语
3.习得初期的沉默期
4.儿童与成年人的差异
5.可理解输入的量与二语水平的关系
6.教学方法:全身反应法、听力先行的教学法、沉浸式教学法
7.双语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