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
摘要:当前通货膨胀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由于受货币流动性过剩、公众对物价上涨的心理预期、需求过度和人民币升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不断攀升,2011年我国价格消费指数上涨 5.4%,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给百姓生活、社会稳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为此,我国要进一步优化货币市场结构,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同时还要运用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多种政策手段对通货膨胀进行综合治理,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通货膨胀;价格消费指数;货币流动性
通货膨胀是一个使用广泛的经济范畴。

对于通货膨胀的定义,国内外经济学家有着不同的看法。

总体来说,在国际上,学术界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有两种不同的主流观点:一种是凯恩斯主义学说,代表人物是保罗-萨缪尔逊,他们利用菲利普斯曲线强调总体需求在通货膨胀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货币供给仅只是总体需求的决定性因素。

另一种是货币主义学说,代表人物是弗里德曼,他认为无论何时,通货膨胀都只是一种货币现象,它是由货币量增加的速度超过产量增加的速度造成的[1]。

而国内经济学家大多数是综合二者的观点,认为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这种经济现象就定义为通货膨胀。

2010年以来,我国各种商品价格纷纷上涨,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

国际上通常将CPI(价格消费指数)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
标,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通货膨胀;当CPI>5%的增幅时,把它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2011年,我国全年居民价格消费指数上涨5.4%,2011年7月CPI更是高达6.4%,创34个月以来的新高,说明我国已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现象。

二、我国通货膨胀形成原因
在西方通货膨胀类型的理论中,有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供求混合推进型和结构性等[3]。

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并不属于某单一类型,而是多方面因素叠加所引起的。

第一,货币市场流动性过剩产生通胀压力。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政府为了避免经济快速衰退,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在这些政策的刺激下,政府汇集大量资金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也在不断增加,整个经济体呈现过热现象,物价上涨压力巨大。

此外,我国货币投放量增速过快,出现流动性过剩现象。

造成目前流动性过剩的根源来自于我国不断推升的贸易顺差(Foreign Trade Surplus),出口企业不断把收回的美元兑换给国家,国家就得不断向经济体系投放人民币。

当存在流动性过剩时,货币与其他商品实现交易的速度大大加快了。

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则货币贬值压力越大。

这时,如果货币持有人手中的债券无法得到等值的偿还,就会发生抢购风潮,物价飞涨,整个社会就会发生通货膨胀。

第二,食品、能源、原材料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带来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2008年以来,各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普遍采取了
宽松货币政策,造成全球范围内的货币流动性泛滥,加剧了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大量闲散资金涌入粮食、原材料、石油等商品期货市场,推动有关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

我国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而我国正处在大规模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对这些商品需求量巨大,而自身又是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进口依赖度较高。

因此,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攀升进而引发国内工业出厂品及下游产品的价格随之提高,导致输入型通货膨胀[4]。

第三,人民币汇率缺乏弹性。

我国现行的外汇制度仍是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并轨以后,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在当前全球经济下滑,国际收支持续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实际汇率有上升的压力。

2011年7月20日,IMF发布的声明指出,IMF的24位执行董事广泛同意,从中期来看,强势人民币是提振内需、重新平衡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IMF这次立场与以往不同,2010年代表187个成员国的IMF执行董事对于人民币低估与否看法呈现分歧,不过这次似乎全部赞同。

我国在对待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上持有非常谨慎的态度,为了减小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需要不断向市场投放人民币,那么所有使中国经济迅猛增长的经济压力,就变成了推动物价上涨的巨大压力,最后将出现资产和价格泡沫,对经济体自身未来的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第四,通胀预期居高不下。

从一定意义上讲,通胀预期是一种心理预期,不是真正的通胀,但它却能影响人们的行为[5]。

由于持续性的货币
快速增长,促成消费者和投资者通胀预期的形成,造成物价螺旋式上涨。

通胀预期具有传递性,很容易在居民中形成一种主流预期。

同时通胀预期又具有应用性,居民很容易把这种预期应用到现实的经济行为中。

在强烈的通胀预期指引下,人们已经预感到通货膨胀的来临,为了避免手中货币贬值,大家开始抢购、囤积商品,人为地造成了市场上商品短缺的局面,从而对物价产生了上涨的压力,推动形成实际通货膨胀,进而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

三、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通货膨胀
1.优化货币市场结构
近年来,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日趋增加,央行只有通过被动地增加投放基础货币的方式来对冲外汇占款,来解决我国现在的通货膨胀。

首先,应控制货币供应量,控制货币供应量是治理通货膨胀最直接有效的措施。

一方面,央行要增加投放基础货币来应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而另一方面却要控制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来抑制通货膨胀。

因此,针对我国现在经济形势,央行2010—2011两年时间共十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2011年6月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21.5%。

存款准备金率每提高0.5%,可冻结银行体系中流动资金约2 500至3 500亿元左右。

这也是央行在致力于调控市场流动性、缓解市场通胀预期、强化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趋势及去除资产泡沫的有力手段。

并且央行在2011年三次上调存款基准利率。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已经提高到3.50%。

以此来控制市场中的货币供应量,从而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

现阶段,我们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
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好货币信贷供求,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我国的第一、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比重较低,要积极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

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由于经济不是很发达,应继续释放其发展潜力,主导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而东部地区由于其产业基础较扎实,要在保持目前产业结构的条件下,继续加强创新发展能力。

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

继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另外,还要激励、倡导消费型服务业的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3.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深化汇率体制改革
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都不适合我国的国情,因此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应当考虑介于两者之间的、较有弹性的汇率制度。

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是必要的。

当前,面对日益频繁的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导致国际热钱流入,虽然带来了更多的可利用资金,但也加大了投机的可能性,也会加剧流通性过剩,给国内经济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应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大力发展外汇市场,丰富外汇产品,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多的汇率避险工具,管好用好外汇储备。

4.建立健全价格大幅波动的预警机制
价格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价格的异常波动不仅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危害,而且也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从而造成经济决策多层次、多元化的格局,加大了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极易出现商品价格异常波动。

如何分辨价格的正常与异常波动,掌握价格循环波动的规律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

要提高对价格异常波动的预见性,及早采取措施,将影响减到最小。

我们要根据历年来商品市场的价格数据,建立相应的预测机制和突发事件应对方案,对商品价格的变动做到及时有效地监控和预警。

5.严厉打击投机行为,防止国际“热钱”涌入
由于我国实际的负利率,使得大量的国际流动性货币进入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从而推高了房地产价格和资产价格,资产价格的上升通过各种途径带动物价水平的上涨,从而造成了通货膨胀。

国际“热钱”大举入侵,目的之一是进入中国股市与房市,狂卷投机利润[6]。

我们要建立严格的监察制度,对投机行为依法进行严厉打击,维护房地产市场及资本市场的稳定。

参考文献:
[1]张宇,吕益民.通货膨胀概览[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113.
[2]国家统计局.[EB/OL]./.
[3]李晓西.现代通货膨胀理论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09.
[4]王健.当前通货膨胀的特点及应对政策[J].综合竞争力,2011,(1).
[5]郑华钧.浅析通胀预期、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之间的联系[J].经济师.2012,(3).
[6]潘石,吕伟.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典型特征、生成原因及治理对策[J],吉林大学学报.20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