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教学实录
《圆的周长》课堂实录与评析

入 时 提 出的 问题 , 课 堂 结 构 更 为 完 整 , 使
【 评析 : 固练 习的设计体现 了针 对 巩
性和层 次性 ,尤其是 注意到 了让 学生在 解决实际问题 中体验知识的应用价值 。】
四 、全 课 小 结
师 : 么圆周率 到底是多少 ? 那 又如何 表 示?请 同学们 阅读 课本 第 6 3页第一
( ) 疑 2质
师: 要求 圆的周长 , 需要知 道哪些条
件? 生 : 知 道 圆 的半 径 或 直 径 。 要
5 一只挂钟 的分针长 2 厘 米 , . 0 经过
3 0分钟后 ,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 多
少厘米?经过 4 钟呢 ? 5分
【 评析 : 时放手 让 学生 自学 , 适 尊重
板书设计 :
圆 的周 长
() 3 推导 出圆周长的计 算公 式
a.
圆周 长 的计 算 公 式 。
师: 如果知道 了直径 , 能求出圆 的 你 周长吗 ?怎样求?如果 知道的是 半径 , 又 怎样求 ?能用字母表示吗? 板书 : 圆的周长 =直径 ×可
C T C 2耵r =叮 d =
概 念 系 统 、 识 系 统 、 法 系 统 , 让 学 知 方 并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 :
一
2 培 养学生 的观察 、 . 比较 、 分析 、 综 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 初步学会透过 现象看本质 的辨 证 . 思维方法 , 学生进行辩证唯物 主义“ 对 实 践第一” 观点 的启蒙教育 。 4 结合圆周率 的学习 ,对学生进行 .
教学难点 :
推导 出圆周 长的计算 公式 ,并能正确 地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课堂实录

《圆的周长》课堂实录(一)激趣导入1. 教师出示乌龟和兔子比赛课件,请同学判断比赛的公平性并说明原因。
师:学习新知识之前,老师想邀请大家一起来看一场比赛,有没有兴趣?比赛开始!2. 学生发表看法,可能的回答如下师:看到这儿,你对这个比赛有什么看法?生1:不公平,因为乌龟沿着正方形跑,小兔沿着圆形跑。
生2:不公平,因为正方形的周长比圆形的周长要长。
……3. 教师小结,引出本节课题师:看来,这个比赛与跑道的周长有关系。
上节课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的周长。
(板书课题)(二)认识圆的周长1.教师出示圆形纸片,学生指出其周长。
师:谁能上来指一指,哪个长度是这张圆形纸片的周长。
2.学生试着说出什么是圆的周长。
3.教师出示圆环框架并小结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圆的周长就是指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
(展开)(三)自主学习,提出问题1.教师提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材料,组内交流,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师:有关圆的周长还有很多内容需要我们继续学习,下面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阅读62—63页的内容。
通过阅读,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2.全班交流。
师:通过阅读,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生1:我不知道什么是圆周率?生2:什么是π?生3:C=πd是什么意思?生4:怎么计算圆的周长?……3. 教师选择性地板书问题,较简单的问题,全班交流过程中直接解决。
4. 教师小结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都与一个字母有关。
生:π。
(师板书:π)师:这节课我们就尝试着还原数学家的研究过程,验证课本上有关π的结论。
(四)合作探究,突破难点1.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师:老师给每个组的同学都准备了工具,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表格的要求,通过合作的方式来成表格上的内容,各组组长分好工,并把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
2.学生分工合作,将测得的数据填到实物投影上的汇总表格中,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汇报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可能的方法如下:组1:我们组是将一根绳子绕着圆片一周,然后剪下多余的部分,再用米尺量出绳子的长度。
全国小学数学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圆的周长》课堂实录

全国小学数学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圆的周长》课堂实录(一)教学目标1.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2.经历探索圆周长测量方法的过程,领悟化曲为直的思想方法;探索、研究、发现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领悟类比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用极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数学史的学习,体会数学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选择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时《圆的周长》。
1.从本课所处教材内容上看,教材从生活情境“测量车轮周长”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之后再通过测量活动获得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公式)。
2.从单元编排上看,本课时既是对圆认识的继续深化,又为圆面积的研究奠定基础。
3.从周长知识体系编排上看,学生三年级上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周长的一般概念,会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在此基础上,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周长到学习曲线图形的周长,不论是内容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
(三)学情分析学生有计算直线图形的周长的知识和经验,对曲线图形的周长也有一定的认识,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发现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2.难点:发现圆周长与直径是3倍多一些的关系。
(五)教学流程1.创设情境:2min龟兔赛跑:师:乌龟和兔子又一次举行比赛,但是这次比赛很特殊。
师:乌龟在长50m、宽30m的长方形跑,兔子在直径为40m的圆上跑,两人各跑一圈。
结果还是乌龟赢了,兔子不服气,对裁判说:“乌龟的路程比我短,”乌龟听后也对裁判说:“兔子的路程比我短,”于是两人争执了起来。
师:那到底谁的路程更短呢?师:那裁判要比较他们的路程哪个更短,实际上就是比较什么呢?生:比较他们的周长。
师:接一下来我们一起测一测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圆的周长的必要性。
】2.方法探究:8min师:测量之前,我们知道正方形的周长是4条边长的和,那圆形的周长呢?生1:是外面那1圈。
《圆的周长》教学实录

2013-06课堂内外【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P62至64【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能说出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能说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能力目标]能通过操作发现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并推导出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创新思维的能力;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的伟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理解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圆的周长的测量和周长计算公式的探讨。
【教具、学具】尺子、线、圆形图片、挂着粉笔的绳子、教学课件。
【课型方式】平台互动【教学过程】一、感受圆的周长,探究测量方法(6)1.认识圆的周长:圆的周长在哪呢?什么是圆的周长?(1)请大家拿出自己喜欢的圆形实物,在上面指一指、摸一摸,并试着说一说,然后同桌交流(抽生汇报,课件)2.探索测量方法(5)抽小组演示汇报生1:我们组想到了用滚的方法来测量,我们先在圆上做个记号,把这个记号对准尺子的0刻度,然后把圆在尺子上滚动一周记号所对的刻度就是圆的周长。
生2:我们小组用的是围的方法,先用线把圆围起来,再把线拉直,量出线的长度就知道了圆的周长。
师:你们真善于思考!(绳甩小球)看,老师手中小球的运动轨迹也是个圆,它的周长能直接测量吗?(不能)你们愿意自己动手动脑去发现一种更科学、更简便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愿意)二、动手操作、推导公式,探究新知(12)请大家以4人组为单位,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合作测量出各圆形实物的周长和直径。
(课件出示实验要求)1.学生测量、计算、寻找规律。
(3)2.介绍圆周率(3)师:用圆的周长除以直径得到的这个3点几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它叫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①(课件:生齐读)②圆周率和中国人有着很深的渊源,请看大屏幕:(课件)师:同学们,听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呢?(感受祖冲之的伟大和中国人民的智慧)师:除祖冲之外,还有许多人为计算圆周率而不懈努力。
《圆的周长》教学实录

《圆的周长》教学实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意义以及计算公式的推导。
2.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并能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三、教学难点:理解圆的周长公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学具准备:老师:课件学生:线绳、直尺、软尺、实验报告单、直径是三厘米、四厘米、五厘米、六厘米的四个圆形硬纸板、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一)认识圆的周长(1)情景导入今天我们研究的知识要从运动场开始,动物王国正在举行运动会,可热闹啦,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小猫和小狗正在赛跑,看它们跑的多快呀倒底谁跑得快呢?他们决定赛一赛。
比赛开始了,小狗率先到达终点,姗姗来迟的小猫气喘吁吁的说:“不行不行,这样比赛不公平” o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比赛公平吗?为什么?师:他们跑的路线不一样,谁快谁慢要看什么?师: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呢?它的周长和边长有什么关系呢。
(2)迁移类推师: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四倍。
这是一个固定的数。
那怎样求圆的周长呢?圆的周长里藏着什么秘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的周长》。
(3)感知观察师: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好的圆形纸片摸一摸,在观察多媒体动画想一想:什么是圆的周长?师:你真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孩子。
围成圆的曲线长是圆的周长。
(齐读)那怎样测量圆的周长呢?大家想一想圆的周长用尺量方便吗?想一想如何利用手中的学具测量圆的周长。
(-)测量圆的周长。
师:同学们,你们想出来吗?谁能来说一说?1、测量方法我们可以采用线绕法,用线紧紧围绕圆的一周,在交点处用彩笔做上记号,多余的剪掉,然后拉直,测出两点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周长。
我们还可以采用滚动法,把直尺平放在桌面,圆紧贴直尺,在圆上某处点一个点作为起点,对准零刻度平滑滚动一周,滚过的距离就是圆的周长。
这两种方法都运用了转化的思想,化曲为直。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实录

《圆的周长》教学实录《圆的周长》教学实录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什么是圆的周长。
、在具体的情境中,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什么是圆的周长。
2.通过测量和计算,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推出圆的周长公式,并会运用公式解决现实问题。
长公式,并会运用公式解决现实问题。
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渗透探索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转化策略和推理能力。
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转化策略和推理能力。
4、逐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
、逐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
实录实录一、认识圆的周长一、认识圆的周长师:(屏幕动画显示)请同学们看一幅画面。
清晨,两只米老鼠在草地上跑步,黄老鼠沿着正方形的路线跑,蓝老鼠沿着圆形的路线跑。
要求黄老鼠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要求黄老鼠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 生:正方形的周长。
生:正方形的周长。
师:什么叫正方形的周长呢?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呢?师:什么叫正方形的周长呢?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呢?生:围成正方形四条边长的总和叫做正方形的周长。
围成正方形四条边长的总和叫做正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等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乘以4师:(板书:围成,动画显示)对,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系,周长是边长的4倍。
倍。
师:要求蓝老鼠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呢?(动画显示) 生:圆的周长。
生:圆的周长。
师:你很聪明!那什么叫圆的周长,又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师:你很聪明!那什么叫圆的周长,又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好吗?(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好吗?(板书课题)师:(动画显示)我们已经知道,围成圆的这条线是一条什么线?(动画显示)我们已经知道,围成圆的这条线是一条什么线? 生:一条曲线。
(板书:曲线)(板书:曲线)师:这条曲线的长就是什么的长?师:这条曲线的长就是什么的长?生: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片断实录及评析_模板

《圆的周长》片断实录及评析_模板注:本片断为教学过程第一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实录。
1、播放课件星期天,米老鼠和唐老鸭在草地上跑步,米老鼠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唐老鸭沿着圆形路线跑。
2、揭示课题(1)师: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线,•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生:周长。
师:要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只要量出它的什么就可以了?生:只要量出它的周长就可以了。
师:能说出你的依据吗?生: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2)师:那要求唐老鸭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生:就是求圆的周长。
(师板书课题:圆的周长)(评析:在新课的开始,播放学生熟悉的可爱的米老鼠、唐老鸭的课件,既创设了融融的教学情境场,演示了周长的概念,较好地激发了认知冲突、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为后继教学埋下了伏笔,很自然的过渡到新课----圆的周长,一举多得,既有承继,又有创新)年、月、日片断与评析3、判断平年、闰年(1)师:如果要知道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可以怎样判断呢?现在老师既不看全年天数,也不看二月份的天数,同样能判断出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你们相信吗?生:信!生:不信!……师:你们就用课前准备的年历卡片考考老师吧!生:2000年?师:闰年。
生:1983年?师:平年。
……(2)师:老师为什么判断的又对又快呢?•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个方法?生:想!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出示课件)师:这是一些连续的年份,闰年显示为红色,请同学们观察并思考:这些连续的年份中闰年和平年的出现有没有规律?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生: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3)师:看来闰年年份与4的关系比较密切,它们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请你在这些年份中任意选一个闰年年份和一个平年年份,然后分别除以4,看看除得的结果怎样?生:1995÷4=498---32000÷4=500师:用闰年年份数和平年年份数除以4有什么不同?生:平年年份数除以4有余数,闰年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
圆的周长教案 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数学教案优秀5篇

圆的周长教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数学教案优秀5篇圆的周长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已知一个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过程,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周长、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熟练运用圆周长的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已知一个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圆形图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提问1.什么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2.把圆规两脚尖分开4厘米画一个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多少?直径呢?周长呢?指名回答,明确计算方法。
3.口答,求下列各圆的面积。
(l)r=2cm r=3cm r=5cm(2)d=2cm d=3cm d=5cm4.引入:知道圆的直径和半径,我们能很快算出圆的周长。
如果只知道圆的周长,我们能算出它的直径和半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研究圆周长的知识。
(板书:圆的周长计算的实际运用)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教学例6。
(1)出示例6的情境图,指名读题,并且找出条件和问题。
(2)讨论:如何准确地测算出这个花坛的直径?(3)交流后,明确:先测量出这个花坛的周长,再利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计算花坛的直径。
(4)出示测量结果:花坛的周长是251.2米。
(5)学生独立完成。
(6)集体订正,教师板书方法一:列方程解答。
解:设花坛的直径是x米。
3、 14x=251.2x=251. 23. 14x=80答:花坛的直径是80米。
方法二:算术方法解答。
251、 23. 14 =80(米)答:花坛的直径是80米。
(7)师: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喜欢什么方法?2.小结。
(l)提问:已知圆的周长,如何求圆的半径或直径?(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①列方程解答。
②d=C r=C 2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1.完成练一练。
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圆的周长》优秀教学案例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圆的周长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圆的周长》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圆的周长》的教学中,本案例旨在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曲线等基本几何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他们对于图形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然而,圆作为一个特殊的图形,其周长的计算方法与其它图形的周长计算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3.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如计算学校操场的周长,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问题导向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如何计算圆的周长?”等,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观察、交流、提问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4.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和反思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如自行车轮子、圆形桌面等,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圆的周长》课堂实录

师:直径相等的圆,理论上他们的周长应该是相等的,可我们实际测量的结果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展说、展示。
师小结:滚动时的错位、线测时线的松紧及圆周边的光滑程度都会影响圆的周长的准确性,所以只能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3倍多一些);而且这两种方法的局限性很大,例如遇到直径较大的圆就很难进行。
为了克服这些缺陷,古人采用了割圆术来计算圆的周长,其中成就突出的是刘徽(课本68页)和祖冲之(课本63页)。
(课件出示)师:我们算出的前三个圆的圆周率是一个有限小数....,书本63页中说“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书中这样说正确吗?学生:小组讨论学生:总结、汇报。
师小结: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以后重新研究的问题。
大家都很善于思考、敢于质疑。
我也觉得书中的这一说法不正确。
因为: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性曲线,.............有一定的长度,当圆.........的直径是.....................1.、.2.、.5.等数时,周长除以直径都能除尽,即使直径不为..............................1.、.2.、.5.除不尽时结果也是一个循环小数,总之圆周率不应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用割圆术在圆内做的内接正n边形周长始终小于圆的周长,用割圆术在圆外做的外接正n边形周长始终大于圆的周长,目前我们得不到圆周率的准确值,正是因为不能准确的得到圆的周长..............。
虽然现在利用计算机可以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面的上亿位,但也不能因此而说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也许以后有人会用别的方法去推算,很可能你们中的某一位,在不久的将来就是圆周率准确值的发现者,那么你会和祖冲之一样名垂青史。
(课外可以上网看一看知识链接:维普网《圆周率新议》)目前我们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取它的近似值就可以了。
4、板书字母公式:S=πr2三、课堂达标。
《圆的周长》课堂实录

《圆的周长》课堂实录二引导探索,探究新知1、测量圆的周长的不同方法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圆,那“圆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的长”,同桌互相比画一下。
师:你们能量出圆的周长吗?拿出你们的圆动手量一量,活动前先看大屏幕的活动要求。
(课件)(学生小组活动)师:老师看很多小组已经找到方法了,哪个小组愿意第一个到前面来把你们的方法告诉大家?师:这种方法还真不错!为了大家看的更清楚些,老师把这种方法重新演示一遍,(演示课件:线绕圆一周,然后量出线的长度)请同学们看屏幕:线绕圆一周,然后量出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师:这个办法也很妙!同学们看屏幕(课件:圆沿着尺子滚动一周):圆沿着尺子滚动一周的距离就是圆的周长。
师:我们同学真是太棒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这么多的好方法。
那我们能不能用这些方法测量出所有圆的周长呢?生:能!师转动绑着绳子的小球形成一个圆:能用刚才的方法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生:不能!师:那咱们能找到一种更简便、更科学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2、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师:同学们真有信心!我们知道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有关系,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呢?师:你觉得是和直径有关系,说说理由好吗?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大屏幕,(课件)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圆的直径越长,它的周长就越长。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现在请同学们继续刚才的测量,测量前先看好活动要求。
(课件)师:好,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
(把学生的报告单放到投影上)。
师:大家仔细观察分析,看能发现什么?生:我发现了这三个圆的大小虽然不一样,但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都是三点一几。
师:这个同学真是好眼力。
其他小组还有什么不同的发现吗?生:所有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师:看来大家的发现都一样,那我们再来看看这几个圆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课件直观展示三倍多一点)看屏幕,注意仔细观察,看能发现什么?生:圆不论大小,它的周长都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实录.docx

《圆的周长》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知识口标:在具体的情境中,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什么是圆的周长。
通过测量和计算,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推出圆的周长公式,并会运用公式解决现实问题。
2•能力目标: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渗透探索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转化策略和推理能力。
3•情感口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准备: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所准备的教具有直尺、圆形硬纸板、绳子、剪刀、圆周长演示器。
多媒休课件。
学具准备:学生准备的学具有直尺、圆形硬纸板(大中小各一个)、绳子、剪刀。
教学过程:一、人人参与探索新知(-)1、回忆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
师:它们的周长指什么?用什么单位?师:请你比划出课桌面的周长。
2、认识圆的周长(1)、出示教具,让学生观察、了解圆周长指什么?(2)、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周长各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后汇报,教师进行总结。
⑶、在学具中的圆片上比划一下圆的周长,形象地理解。
(二)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活动一:测量圆的周长1・教师捉问:你能不能想岀一个好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呢?①生1: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
则师生合作演示量教具圆铁环的周长。
然后各组分工同桌合作,量出圆片的周长。
②用细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量出绳子的长短,得到这个圆的周长。
同样,先请学生配合老师演示,然后分工合作。
测出圆片的周长。
2•用〃几何画板〃《小球的轨迹》演示形成一个圆。
提问:小球的运动形成一个圆。
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吗?3•小结:看来,用滚动、绕线的方法可以测量出圆的周长,但却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们能不能探讨出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活动二: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认识圆周率。
1•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⑴启发思考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
《圆的周长》教学实录及评析

探 究并 掌握 圆周 长 的计 算公 式 ; 会
运用 圆周 长 的公 式 解 决 简单 的实 际 问
题。
() : 么 , 2师 那 圆的周长 与它 的直径
之间会有 怎样 的关系呢 ?通 过刚才 的演
示 , 猜 想到了什么? 你
教学难点 :
规律 ?
师 :课件演示 。 ) ( 大家请看 , 一只 有 猴子用 08 长的绳子 系住一个小球 , .米 然 后在空 中绕呀绕 , 绕成圆 圈。 它突然停 了 下来 , 皱起 了眉头 , , 嗯 绕一 圈 , 小球转 了
生 3 如果 是 圆纸 片 , : 我们 可 以对折 再对 折 ,量出其 中一条 弧的长度后 再乘
【 析: 评 在探 索新 知前 , 让学 生动 先
手摸 一摸 , 体验 并理解 圆周 长的意义 , 为
课件演示 :圆的周 长随着半径或 直
径 的扩 大 而 扩 大 。
自信心 , 激发 学生的求知欲 , 培养学生 主 动探究 的意识 和勇于探索 的精神 。
教 学重 点 :
新知 的探 究扫 除概 念上 的障碍。 】
长 。( 板书课题 : 圆的周长 。) 【 评析 : 开课 以 旧引新 , 学习新知 为
作铺 垫。 然后设境激疑 , 学生带着问题 使
小结 : 看来 , 滚 动 、 用 绕绳 等方 法可
以测量出圆的周长 , 但有一定局 限性 。 那
我们 能 不 能 探 讨 出 求 圆 的周 长 的 一 般 方
理解 圆周率 的意义 ,推导圆周长 的 计算公式 。
一
学生利用学具 ,介绍测量 圆周长可
用的不同方法 。 教师相机辅以课件 , 演示
《圆的周长》教案(精选5篇)

《圆的周长》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圆的周长》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圆的周长》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知道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并能够利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圆的周长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难点】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大头儿子家的圆桌开裂,爸爸想用铁皮将圆桌固定起来的情境,请同学帮忙计算需要多长的铁皮。
学生根据问题情境不难想到计算需要的铁皮实际是计算圆一圈的长度。
教师明确,圆一圈的长度即为圆的周长。
引入课题——圆的周长。
(二)探索新知1、探索发现学生活动:同桌之间利用手中的圆形教具,测量圆形教具的周长。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及测量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大小与什么有关。
学生根据圆的特征,不难发现圆的周长与圆的大小有关,圆的大小与圆的半径、直径有关。
教师明确直径是半径的2倍,可看其中一项即可。
2、探索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关系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8分钟时间,利用手中不同大小的圆形教具,测量其周长及直径,并做好数据记录。
观察测量结果,计算数据间的特殊关系。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小组及时给予指导。
小组汇报分享测量结果,教师板书。
学生分享计算结果,其中和、差、积无规律,商值在3.1左右。
教师鼓励学生再多测量几组数据,并计算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学生汇报通过多次测量计算比值总在3.1左右。
教师讲解:实际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命名为圆周率。
用字母π表示,并向学生展示其写法和读法。
给出圆周率的特点:(1)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2)我国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将其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3)现在为了方便只要取小数点后两位即可。
(整理)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学实录.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学实录《圆的周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什么是圆的周长。
2.能力目标:通过测量和计算,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推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解决现实问题。
3.情感目标: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渗透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展学生的转化策略和推理能力;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推导并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难点: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元硬币、茶叶筒或易拉罐、圆形硬板、纸杯、直尺、水彩笔、细线、小组测量记录表、计算器、剪刀、三角板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起猜想:1.激发兴趣出示课件: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美丽的图形圆,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圆的知识呢?究竟什么是圆的周长呢?谁能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请你大胆猜想,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生:圆的周长是圆一周的长度。
学生猜想并讨论。
(1)师:我们的村长在卖村里的树的时候,他用手拃一拃树的周长,就能知道树的直径,估计出树的体积,他是怎样算出直径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看看会有什么收获。
(2)师:看这是圜丘坛俗称祭天台,及细观察,共有三层。
上层直径30米,中层50米,下层70米。
你发现了什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天台为什么圆的?生:天台是怎么建造的?生:天台的直径大周长就大。
2、认识圆的周长出示课件从准备的一元硬币、茶叶筒、易拉罐、纸杯、圆形硬板等物品中找出一个圆形来,并指出这些圆的周长。
师:同学们手中都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请大家指出来圆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生:(纷纷用手指出)3.讨论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1)师:我们已经学过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几倍?生:四倍出示课件:正方形周长=边长×4正方形周长÷边长=4(固定值)(2)师:根据我们刚上课时圜丘坛的图片,三层中大家觉得周长哪层最大哪层最小?生:最下面那层周长最大,最上边那层周长最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的周长》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P62至64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能说出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能说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能力目标]
能通过操作发现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并推导出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创新思维的能力;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的伟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理解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圆的周长的测量和周长计算公式的探讨。
【教具、学具】
尺子、线、圆形图片、挂着粉笔的绳子、教学课件。
【课型方式】平台互动
【教学过程】
一、感受圆的周长,探究测量方法(6)
1.认识圆的周长:圆的周长在哪呢?什么是圆的周长?(1)
请大家拿出自己喜欢的圆形实物,在上面指一指、摸一摸,并试着说一说,然后同桌交流(抽生汇报,课件)
2.探索测量方法(5)
抽小组演示汇报
生1:我们组想到了用滚的方法来测量,我们先在圆上做个记号,把这个记号对准尺子的0刻度,然后把圆在尺子上滚动一周记号所对的刻度就是圆的周长。
生2:我们小组用的是围的方法,先用线把圆围起来,再把线拉直,量出线的长度就知道了圆的周长。
师:你们真善于思考!(绳甩小球)看,老师手中小球的运动轨迹也是个圆,它的周长能直接测量吗?(不能)你们愿意自己动手动脑去发现一种更科学、更简便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愿意)
二、动手操作、推导公式,探究新知(12)
请大家以4人组为单位,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合作测量出各圆形实物的周长和直径。
(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1.学生测量、计算、寻找规律。
(3)
2.介绍圆周率(3)
师:用圆的周长除以直径得到的这个3点几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它叫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①(课件:生齐读)
②圆周率和中国人有着很深的渊源,请看大屏幕:(课件)
师:同学们,听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呢?(感受祖冲之的伟大和中国人民的智慧)
师:除祖冲之外,还有许多人为计算圆周率而不懈努力。
4.推导公式。
(2)
师:孩子们,现在你知道怎样计算圆的周长了吗?将你的方法写在学习卡上并与同桌交流。
(抽生汇报)
圆的周长=半径×2×圆周率(你的方法也很有创意,老师把同样的奖励送给你)
生:C=πd=2πr。
(你的方法很简洁)(课件)
三、巩固新知,解决实际问题(4)
1.首先让我们回到动物赛跑现场,看看它们的比赛是否公平(课件)
2.大家再来帮老师求出小球的运动轨迹的周长(演示)
四、小结
谁来说说这节课你用了哪些学习方法,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效果检测(8)
1.课件出示练习题:生自由选做2~3道题,小组交换评价,汇报本小组做的每个题的答案。
2.判断:将答案写在练习本上,集体手势判断(课件)。
六、拓展提高
(课件)生自选一题,然后自由选择交流对象(4)。
(作者单位重庆市石柱县悦崃镇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