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绿茶——千年茶乡的前世今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郎溪绿茶——千年茶乡的前世今生作者:管雨阳宣城中学

辅导教师:翟军宣城中学

郎溪绿茶——千年茶乡的前世今生

壶里乾坤藏日月,陶然一笑破尘风,浮生不憾经年雨,淡酒茶香醉晚中。家乡郎溪就是一座茶香氤氲的江南小城,提到郎溪,绿茶是绕不开的话题。

地处安徽省东南边陲,长江三角洲西缘,皖、苏、浙三省交界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降水丰富,丘陵此起彼伏,河湖星罗棋布,青山绿水交相辉映,生态环境极佳。平缓的丘陵给茶以优越的栖身之所,略显酸性的土壤使茶高产质优。再加上光照充足,温度适宜,郎溪种茶实在是得天独厚,天之所眷。

郎溪悠久的种茶历史,种茶传统已逾千年。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题茶山》诗中对瑞草魁倍加赞赏,诗曰:“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剖符虽俗史,修贡亦仙才”。产自于郎溪姚村乡鸦山的瑞草魁,品质优异,名噪全国,是具有千年以上悠久历史的古代名茶。古宣州鸦山产茶,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记载。五代蜀毛文锡《茶谱》

记载:“宣城县有丫山(即鸦山),小方饼横铺茗牙装面。其山东为朝日所烛,号曰阳坡,其茶最胜,太守尝荐于京洛人士,题曰丫山阳坡横纹茶。”北宋梅尧臣《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诗云:“昔观唐人诗,茶韵鸦山嘉。鸦衔茶子生,遂同山名鸦。重以初枪旗,采之穿烟霞。江南虽盛产,处处无此茶。纤嫩如雀舌,煎烹比露芽。竟收青蒻焙,不重洒酒纱”。郎溪茶园广布郎溪境内有八万多庙茶园,是中国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全国平均每10斤茶叶就有1斤产自于郎溪,1996年,郎溪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绿茶之乡”,其中尤以十字镇为最,举目一望无际的茶海,郁郁葱葱,衬托着江南茶海的壮观、美丽;每年清明节前后,茶园里刚冒出绿油油的茶尖,采茶的姑娘们哼唱着动听的皖南民歌,采摘青嫩的茶叶,与茶园相连的是碧波荡漾的湖水,水天一色的景色陪衬着青山绿茶,在晚霞的照射下,透视出一幅美丽的江南山水画卷。清晨行走在清新空气和充满一片清香的茶园里,一眼望不到边的彼此起伏的绿茶,尽情的享受大自然的美妙风光,沁人肺腑的茶香让人觉得精神抖擞,这块茶乡福地无不透露出这江南水乡的物华天宝和灵杰之气。

五朝贡品“瑞草魁”、“云岗白魁”、“百杯香芽”、“毛岭岭青”等20余种名茶馨香四溢,境内有国营农垦宣郎广茶业总公司、上海白茅岭农场、江苏省社渚农场茶园。1996年被农业部授予“中国绿茶之乡”。全县现有茶业加工企业达78 多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家,茶业专业合作社18家,全县已形成了“名优茶、出口茶、茶籽油、茶饮品、休闲观光”五大产业体系。全年加工名优茶300吨,出口绿茶4万吨,茶籽油2000吨,茶叶萃取液2000吨,茶产业年产值6亿元。 4000亩十字茶叶生态观光园授牌“五星级”农家乐,投资上亿元的立宇食品、华寅生物科技、亿宏生物科技等茶业深加工企业相继建成投产,投资12亿元“中华茶博园”正在规划建设。全县直接和间接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人员达3万人,茶叶销售遍及全国各地,茶叶经销网点达1300余处。为吸引更多的客商来郎溪县投资,进一步做强茶产业,郎溪县正在规划

在自然景观、生态条件得天独厚的十字镇、姚村乡建设以茶叶品茗与观赏、休闲与观光、茶艺与娱乐为一体的大型茶叶山庄,以促进茶业经济大发展。郎溪县茶园连片面积最大达 3 万余亩,全省最大,单产水平位居安徽省前列,茶园管理水平较高,得到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专家的肯定。安徽省宣郎广茶业总公司坐落于郎溪县十字镇境内,该公司技术力量雄厚,茶叶生产和加工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先后开发出“绿霜”、“翠毫”、“阳春白雪”、“百杯香芽”、“剑露”等名优茶,分别获部优和省优称号,并在全国农业博览会上获奖;率先采用茶叶保鲜储藏技术,建造大容量保鲜库;研制出茶叶揉捻及初制成套设备、滚筒杀青、卷曲型名茶成型等制茶和茶园管理机械,并形成批量生产,其中绿茶初制机械成套设备和滚筒杀青机分别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郎溪绿茶走出了一条“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

化、集群化”的产业发展之路,但郎溪绿茶发展也面临着缺陷和隐患。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栏目对十字铺茶叶质量问题进行了曝光,“无公害茶叶肮脏出炉”,使郎溪“问题茶’一度被推上风口浪尖,使郎溪绿茶的声誉和品牌影响力受到重创。随着郎溪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县城不断扩展,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问题也随之产生,污染的加重破坏了郎溪绿茶优质的生态环境,工厂的增加和扩展侵占了大片茶园,劳动力脱离农田开始务工,严重影响了绿茶生产。同时,郎溪并未充分发挥茶文化的优势,未做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从未真正办过一场茶业文化节,茶叶山庄的建设也不尽如人意,使郎溪茶文化未得到传承发扬,影响了茶叶的竞争力......

因此,为了繁荣郎溪绿茶产业,重振绿茶之乡,必须充分考虑郎溪实际,应地制宜,应时而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 抓调整,推进品牌工程建设,积极鼓励茶叶发展向无公害、绿色、有机转变,推广郎溪品牌绿茶,推进龙头企业培育工程。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进绿茶生产技术,抓改造,推进茶园良种化工程。积极推进茶园基地由“散小”向“规模”转变。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积极改造低产茶园,综合运用“四改”综合技术措施(改树、改土、改园、改管理方式),努力提高茶园亩效益。鼓励老茶园改种换植,优先安排连片规模经营茶园。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体系建设,加速茶叶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使绿茶业纵深发展。3. 县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完善质

检机制,积极组建郎溪县茶业协会和茶文化研究会,通过协会进一步加强茶叶生产管理和品牌建设,协助政府积极开展工作,制定相应的行业自律举措,以协会倡议、企业参与的形式,在行业内树立规范生产、诚信经营的自律机制,推进茶叶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自觉抵制茶叶掺杂使假违法行为,确保行业健康发展。4.保护茶园,保护郎溪生态环境,在科学进行“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促进绿茶业繁荣,使郎溪绿茶真正成为“绿’茶。5.加强茶文化推广,突出“文化兴茶”战略,促进茶业由“品质”向“品位”转变。一是深入挖掘茶文化的内涵。积极成立郎溪县茶文化研究会,推广茶道、茶礼、茶俗,挖掘出具有浓郁郎溪风情的茶道艺术,使游客在品尝郎溪茶叶的同时,体味郎溪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高雅情韵。二是积极打造茶文化的展示平台。积极鼓励和支持安徽宏云制茶有限公司实施“中华茶博园”建设项目,强化茶园休闲观光旅游,大力发展茶文化的展示平台,开辟茶文化、茶观光、茶休闲等旅游线路。三是加大宣传,提升名气。积极举办、参与各种茶事活动,广泛宣传郎溪茶文化和“瑞草魁”系列品牌。

惟其如此,郎溪绿茶才会真正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走向真正的繁荣,再现茶韵茶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