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PLC及其应用》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PLC及其应用》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0076e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1.png)
《PLC及其应用》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1.1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
答:20世纪60年代末,在工业电气控制领域中,继电器控制占主导地位。
当时这种大规模生产线的控制大多是采用继电器控制系统控制,存在体积大、可靠性低、耗电多、查找和排除故障困难、改变生产程序非常困难,特别是其接线复杂、对生产工艺变化的适应性差等缺点。
1968年GM公司希望能有一种新型工业控制器,能做到尽可能减少重新设计和更换继电器控制系统及接线,以降低成本,缩短周期。
提出了10项招标指标。
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按照这10项指标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型号为PDP-14,用它来代替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
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线上应用并取得了成功,从此开创了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的时代。
回顾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
●从1969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
这一阶段可编程控制器主要用于逻辑运算和计时、计数运算,其中央处理器(CPU)由中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组成,存储器为磁芯存储器,控制功能比较简单。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
CPU采用微处理器,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不仅整机的体积减小,而且数据处理能力获得很大提高,增加了数据运算、传送、比较等功能,实现了对模拟量的控制。
●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
由于16位、32位微处理器的出现和应用,PLC向大规模、高速度、高性能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形成了多种系列化产品,出现了结构紧凑、功能强大、性能价格比高的新一代产品,并出现多种不同性能的分布式网络系统.●20世纪90年代至今。
这一阶段PLC继续得到快速发展,系统在网络通信、设备冗余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一种功能强大的、成熟的控制系统。
同时,通信从各厂家的自成系统逐步向开放的、统一的和通用的标准网络结构发展。
1.2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和分类。
答:PLC的基本特点●软硬件功能强。
固体物理-例题思考题习题集及答案
![固体物理-例题思考题习题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6d0ac289eb172ded63b748.png)
不同的晶体结构,不同的B格子,可以属于相同的群,例如,B格子分别为fcc和bcc均
属于Oh群。 13. 七种晶系和十四种 B 格子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七种晶系:B 格子的点对称性的种类数只有 7 种,称之为七种晶系。
十四种 B 格子:B 格子的空间对称性的种类数共有 14 种,称之为 14 种 B 格子。
i
a 2
(
−
k
x
+
k
y
+
k
z
)
i
a 2
(
−
k
x
+
k
y
−k
z
)
i
a 2
(
−
k
x
−k
y
+
k
z
)
i
a 2
(
−
k
x
−
)
=E
at s
-A-2B×
] a
⎡⎢ei 2 (kx +ky ) ⎣
cos
a 2
kz
+
a
ei 2(kx −kz
)
cos
a 2
kz
+
a
ei 2 (−kx
+ky
)
cos
a 2
kz
第5章 习题与思考题和答案
![第5章 习题与思考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62e07301f69e3143329462.png)
4.下段程序执行的输出结果是。
S=0:T=0:U=0
For i=1 To 3
For j=1 To i
For K=j To 3
S=S+1
Next K
T=T+1
Next j
U=U+1
Next i
Print S;T;U
A.3 6 14B.14 63C.14 3 6D.16 4 3
Next j
If j>Int (Sqr(n-m))ThenPrint n,m,n-m
EndIf
Next m
Next n
EndSub
六
(1)编程序计算:1!+3!+5!+….+11!
(2)输入两个正整数m和n,求其最大公约数a和最小公倍数b,计算最大公约数a的方法如下:先算出m/n余数r,若r等于0,则n为最大公约数;若r不为0,则把原来的n值作为新的m值,把原来的r值作为新的n值,继续运算。这样辗转相除,直到r为0,此时的n值为最大公约数a,最小公倍数则可用原始m与n值的积除以最大公约数求得。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k,a,b as integer
a=20
b=2
k=2
Do While k<=a
b=b*2
k=k+5
Loop
Print b
End Sub
5.写出以下程序在单击命令按钮后的输出结果。
Private Sub Form_click()
k=0
fori=1 to 5
If n <= 0 Or m <= 0 Then
化工原理实验课后思考题答案与习题
![化工原理实验课后思考题答案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229508c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78.png)
实验一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1.进展测试系统的排气工作时,是否应关闭系统的出口阀门?为什么?答:在进展测试系统的排气时,不应关闭系统的出口阀门,因为出口阀门是排气的通道,假设关闭,将无法排气,启动离心泵后会发生气缚现象,无法输送液体。
2.如何检验系统内的空气已被排除干净?答:可通过观察离心泵进口处的真空表和出口处压力表的读数,在开机前假设真空表和压力表的读数均为零,说明系统内的空气已排干净;假设开机后真空表和压力表的读数为零,那么说明,系统内的空气没排干净。
3.在 U 形压差计上装设“平衡阀〞有何作用?在什么情况下它是开着的,又在什么情况下它应该关闭的?答:用来改变流经阀门的流动阻力以到达调节流量的目的,其作用对象是系统的阻力,平衡阀能够将新的水量按照设计计算的比例平衡分配,各支路同时按比例增减,仍然满足当前气候需要下的部份负荷的流量需求,起到平衡的作用。
平衡阀在投运时是翻开的,正常运行时是关闭的。
4.U 行压差计的零位应如何校正?答:翻开平衡阀,关闭二个截止阀,即可U 行压差计进展零点校验。
5.为什么本实验数据须在对数坐标纸上进展标绘?答:为对数可以把乘、除因变成加、减,用对数坐标既可以把大数变成小数,又可以把小数扩大取值X围,使坐标点更为集中清晰,作出来的图一目了然。
6.本实验中掌握了哪些测试流量、压强的方法,它们有什么特点?答:测流量用转子流量计、测压强用 U 形管压差计,差压变送器。
转子流量计,随流量的大小,转子可以上、下浮动。
U 形管压差计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经济。
差压变送器,将压差转换成直流电流,直流电流由毫安表读得,再由的压差 ~电流回归式算出相应的压差,可测大流量下的压强差。
7.是否要关闭流程尾部的流量调节答:不能关闭流体阻力的测定主要根据压头来确定;尾部的流量调解阀;起的作用是调解出流量;由于测试管道管径恒定;根据出流量可以确定管道内流体流速;而流速不同所测得的阻力值是不同的;这个在水力计算速查表中也有反映出的。
《电力电子技术(第二版)》习题答案
![《电力电子技术(第二版)》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846a4cb307e87101f696aa.png)
《电力电子技术》习题及解答第1章 思考题与习题1.1晶闸管的导通条件是什么? 导通后流过晶闸管的电流和负载上的电压由什么决定? 答:晶闸管的导通条件是:晶闸管阳极和阳极间施加正向电压,并在门极和阳极间施加正向触发电压和电流(或脉冲)。
导通后流过晶闸管的电流由负载阻抗决定,负载上电压由输入阳极电压U A 决定。
1.2晶闸管的关断条件是什么? 如何实现? 晶闸管处于阻断状态时其两端的电压大小由什么决定?答:晶闸管的关断条件是:要使晶闸管由正向导通状态转变为阻断状态,可采用阳极电压反向使阳极电流I A 减小,I A 下降到维持电流I H 以下时,晶闸管内部建立的正反馈无法进行。
进而实现晶闸管的关断,其两端电压大小由电源电压U A 决定。
1.3温度升高时,晶闸管的触发电流、正反向漏电流、维持电流以及正向转折电压和反向击穿电压如何变化?答:温度升高时,晶闸管的触发电流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正反向漏电流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维持电流I H 会减小,正向转折电压和反向击穿电压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1.4晶闸管的非正常导通方式有哪几种?答:非正常导通方式有:(1) I g =0,阳极电压升高至相当高的数值;(1) 阳极电压上升率du/dt 过高;(3) 结温过高。
1.5请简述晶闸管的关断时间定义。
答:晶闸管从正向阳极电流下降为零到它恢复正向阻断能力所需的这段时间称为关断时间。
即gr rr q t t t +=。
答:快速晶闸管、双向晶闸管、逆导晶闸管、光控晶闸管等。
1.7请简述光控晶闸管的有关特征。
答:光控晶闸管是在普通晶闸管的门极区集成了一个光电二极管,在光的照射下,光电二极管电流增加,此电流便可作为门极电触发电流使晶闸管开通。
主要用于高压大功率场合。
1.8型号为KP100-3,维持电流I H =4mA 的晶闸管,使用在图题1.8所示电路中是否合理,为什么?(暂不考虑电压电流裕量)图题1.8答:(a )因为H A I mA K VI <=Ω=250100,所以不合理。
思考题与习题的解答
![思考题与习题的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c826c7c57c1cfad6185fa707.png)
思考题与习题的解答附录:第1章思考题及答案1-1 变压器的电动势的产生原理是哪一个定律?说明其原理。
答:变压器的电动势的产生原理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即设N匝线圈处在磁场中,它所交链的磁链??N??,当磁链?发生变化时,会产生电场,并在线圈内产生感应电动势。
即: e??Nd?d? ??dtdt1-2 根据功能与用途,电机可以分为哪几类?答:根据功能与用途电机可以分为:动力电机和控制电机。
动力电机又分为:静止的电机和旋转电机。
控制电机是信号转换和信号传递的装置,容量和体积一般都比较小,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常用于检测、放大、执行和校正等元件。
静止电机:变压器动力电机电机旋转电机交流电机控制电机1-3 一个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有哪些组成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电力拖动系统包括:电动机、传动机构、生产机械、控制设备和电源等组成。
电源电动机传动机构生产机械直流电机控制设备生产机械是执行某一生产任务的机械设备,是电力拖动的对象;电源给动力机构——电动机以及控制设备提供电能,电动机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通过传动机构变速或变换运动方式后,拖动生产机械工作;控制设备是各种控制电机、电器、电子元第 1 页共 68 页件及控制计算机组成,用以控制电动机的运动,实现对生产机械运动的自动控制。
1-4 电机中涉及到哪些基本电磁定律?试说明它们在电机中的主要作用。
答:全电流定律:电生磁的定律,实现电磁转换;电磁感应定律:磁生电的定律,电磁转换;电磁力定律:电磁产生运动的定律,电动机原理。
1-5 如果感应电势的正方向与磁通的正方向符合左手螺旋关系,则电磁感应定律应写成e?Nd?,试说明原因。
dt答:应为电磁感应定律的描述是感应电动势的正方向与磁通方向符合右手螺旋关系d?,即电动势总是阻碍磁通的变换。
因此当感应电动势的正方向与磁通方dtd?向符合右左手螺旋关系时,则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N。
dt时:e??N第1章练习题题解及答案1-1 在求取感应电动势时,式eL??Ldid?d?、式eL??、式eL??N,以及e?Blvdtdtdt等式中,哪一个式子具有普遍的形式?这些式子分别适用什么条件?解:式eL??d?是普遍的形式,此时是在感应电动势的正方向与磁链的正方向符合右手dt螺旋关系条件下;式eL??Ldi适用于自感电动势,表示于线圈中电流i的变化使i产生的交链该线圈dt的磁链发生变化时所产生的电动势;d?适用于线圈所有N匝的磁通相同,均为?时,即??N?的情况; dt式e?Blv适用于运动电动势,且B、l、v三者相互垂直,且符合右手定则。
《毛概》 思考题与参考答案(第十一章)
![《毛概》 思考题与参考答案(第十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de3ddc09eff9aef8941e061c.png)
《毛概》思考题与参考答案(第十一章)第十一章思考习题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任何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
二是要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这四者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
三是要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
作为社会建设过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和现实的重大任务。
同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建设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2.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在于: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明确提出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具备许多有利条件。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
第二,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
统计学(第五版)贾俊平_课后思考题和练习题答案(最终完整版)
![统计学(第五版)贾俊平_课后思考题和练习题答案(最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6e518ab0717fd5360cdcb9.png)
第一部分 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1 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科,它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并从中得 出结论。 1.2 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它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1.3 统计学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特点 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 (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 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 (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 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 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 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 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1.4 解释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答案同 1.3 1.5 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 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 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 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1.6 变量的分类 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变量也可以分为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 1.7 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性变量 离散型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值,取值以整数位断开,比如“企业数” 连续型变量,取之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比如“温度” 。 1.8 统计应用实例 人口普查,商场的名意调查等。 1.9 统计应用的领域 经济分析和政府分析还有物理,生物等等各个领域。
电子电路基础_课后习题答案
![电子电路基础_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88572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d.png)
第一章 思考题与习题1.1. 半导体材料都有哪些特性?为什么电子有源器件都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1.2. 为什么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特性?如何用万用表判断二极管的好坏? 1.3. 为什么不能将两个二极管背靠背地连接起来构成一个三极管? 1.4. 二极管的交、直流等效电阻有何区别?它们与通常电阻有什么不同? 1.5. 三极管的放大原理是什么?三极管为什么存在不同的工作状态? 1.6. 如图P1-1(a)所示的三极管电路,它与图P1-1(b)所示的二极管有何异同?1.7.稳压二极管为何能够稳定电压?1.8.三极管的交、直流放大倍数有何区别?共射和共基电流放大倍数的关系是什么?1.9.三极管的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各是什么?1.10. 如图P1-2所示,设I S =10-11A ,U T =26mV ,试计算u i =0,0.3V ,0.5V ,0.7V 时电流I 的值,以及u i =0.7V 时二极管的直流和交流等效电阻。
解:由I= I S *(exp(U i / U T )-1) 当U i =0时,I=0;当U i =0.3V 时,I=1.026×10-6A ; 当U i =0.5V 时,I=2.248×10-3A ; 当U i =0.7V 时,I=4.927A ; 直流等效电阻R= U i /I = 0.7V/4.927A = 0.142 Ω∵exp(U i / U T )>>1∴交流等效电阻R d = 26/I = 26/4927 = 5.277×10-3 Ω(a)(b)图P1-1图P1-2+ -u i Di1.11. 电路如图P1-3所示,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U T =26mV ,电源U =3.3V ,电阻R =1k Ω,电容C 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输入电压u i 为正弦波,有效值为10mV 。
试问二极管中流过的交流电流有效值为多少?解:U =3.3V>>100mV ,I =(U -U D )/R = (3.3-0. 7)/1k = 2.6 mA 交流等效电阻:R d = 26/I = 10 Ω 交流电流有效值:Id = Ui/Rd = 1 mA1.12. 图P1-4(a)是由二极管D 1、D 2组成的电路,二极管的导通电压U D =0.3V 、反向击穿电压足够大,设电路的输入电压u 1和u 1如图P1-4(b)所示,试画出输出u o 的波形。
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思考题与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1a94d47f43323968011c92b5.png)
第八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8-3 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用√或×表示在括号内。
(1)只要满足相位平衡条件,且1AF,就可产生自激振荡。
( )(2)对于正弦波振荡电路而言,只要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即使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很大,它也不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 )(3)只要具有正反馈,就能产生自激振荡。
( )答:(1) √。
(2) √。
(3) ×。
相位条件满足后,还需同时满足幅度条件才能振荡,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8-4 试分析下列各种情况下,应采用哪种类型的正弦波振荡电路。
(1)振荡频率在100 Hz~1 kHz范围内可调;(2)振荡频率在(10~20) MHz范围内可调;(3)产生100 kHz的正弦波,要求振荡频率的稳定度高。
图题8-6解 (1)本题振荡频率范围是低频,因此用RC串并联振荡器(或文氏桥振荡器)。
(2)本题要求的振荡频率在高频范围,因此采用三端式(电感三点式或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3)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可以满足高稳定度的振荡频率。
8-6 试用相位平衡条件判断图题8-6所示各电路,哪些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哪些不能,并说明理由。
目的练习由分立元件构成的电路的判振。
解 (1)图(a),放大电路由两级构成,第一级由1V管构成共基放大电路;第二级由2V构成工作点稳定共射放大电路;反馈网络与选频网络由RC串并联网络构成。
反馈信号f U 取自RC 并联支路上,上正下负。
断开f U 与放大电路输入端1C (或左或右均可)处,并在此处与地之间加入一个信号i U ,用瞬时极性法(见图中的正、负号)判别此反馈为负反馈(即i U 与f U 反相),因此此电路不可能振荡。
或者用相位条件表达式求φ:A f φϕϕ=+ 因为第一级共基电路不反相,第二级共射电路反相,一共反相一次,因此A ϕ=180°RC 串并联网络不反相,因此f ϕ=0°则 ϕ=180°+0°=180°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不能振荡。
第5章思考题及习题5参考答案
![第5章思考题及习题5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25bfcc852458fb760b5676.png)
第5章思考题及习题5参考答案一、填空1.如果采用晶振的频率为3MHz,定时器/计数器T x(x=0,1)工作在方式0、1、2下,其方式0的最大定时时间为,方式1的最大定时时间为,方式2的最大定时时间为。
答:32.768ms,262.144ms,1024µs2.定时器/计数器用作计数器模式时,外部输入的计数脉冲的最高频率为系统时钟频率的。
答:1/243.定时器/计数器用作定时器模式时,其计数脉冲由提供,定时时间与有关。
答:系统时钟信号12分频后,定时器初值4.定时器/计数器T1测量某正单脉冲的宽度,采用方式可得到最大量程?若时钟频率为6MHz,求允许测量的最大脉冲宽度为。
答:方式1定时,131.072ms。
5. 定时器T2 有3种工作方式:、和,可通过对寄存器中的相关位进行软件设置来选择。
答:捕捉,重新装载(增计数或减计数),波特率发生器,T2CON6. AT89S52单片机的晶振为6MHz,若利用定时器T1的方式1定时2ms,则(TH1)= ,(TL1)= 。
答:FCH,18H。
二、单选1.定时器T0工作在方式3时,定时器T1有种工作方式。
A.1种B.2种 C.3种D.4种答:C2. 定时器T0、T1工作于方式1时,其计数器为位。
A.8位B.16位C.14位D.13位答:B3. 定时器T0、T1的GATE x=1时,其计数器是否计数的条件。
A. 仅取决于TR x状态B. 仅取决于GATE位状态C. 是由TR x和INT x两个条件来共同控制D. 仅取决于INT x的状态答:C4. 定时器T2工作在自动重装载方式时,其计数器为位。
A.8位B. 13位C.14位D. 16位答:D5. 要想测量INT0引脚上的正单脉冲的宽度,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的内容应为。
A.87HB. 09HC.80HD. 00H答:B三、判断对错1.下列关于T0、T1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特殊功能寄存器SCON,与定时器/计数器的控制无关。
统计学原理复习思考题与练习题参考答案11
![统计学原理复习思考题与练习题参考答案11](https://img.taocdn.com/s3/m/afae20a6960590c69ec3769a.png)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与练习题:一、思考题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什么?2.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3.如何理解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
4.试述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
5.标志与指标有何区别何联系。
二、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4、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三、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2、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4、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下述方法经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A、统计分组法B、大量观察法C、综合指标法D、统计推断法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答案:二、 1.× 2.× 3.√ 4.× 5.×三、 1.C 2.B 3.C 4.B 5.B第四章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平均指标?平均指标可以分为哪些种类?2.为什么说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3.为什么说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特例?4.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有哪些?5.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有哪些特点?6.什么是标志变动度?标志变动度的作用是什么?7.标志变动度可分为哪些指标?它们分别是如何运用的?8.平均数与标志变动度为什么要结合运用?二、练习题要求:试用次数权数计算该村居民平均月收入水平。
油库设计与管理复习思考题与习题(附答案)
![油库设计与管理复习思考题与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b4692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4.png)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第一章油库概述一、复习思考题1.油库的定义及其任务是什么?油库是指接受、储存、发放石油及石油产品的企业或单位!2.从管理体制,储油方式,运输方式三个方面将油库分为哪几种类型?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业务性质有什么不同?管理体制:独立油库、企业附属油库储油方式:地面油库,海上油库、隐蔽油库、山洞油库、水封石岩库、地下岩岩库运输方式:水运油库、陆运油库、水陆联运油库3.油库为什么要分级和分区?具体是怎样划分的?油库主要存储石油等易燃易爆物品。
油库容量越大,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等事故造成的损伤也就越大。
因此从安全防火观点出发,根据油库总容量的大小,分为若干等级并制定与其相对应的安全防火标准,以保证油库安全。
1000、10000、30000、100000分为五个区间。
按照业务要求分为:储油区、装卸区、辅助生产区、行政管理区。
4.油库容量是怎样确定的?选用油罐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油库容量是用周转系数法来确定的;选用油罐时,通常至少选用两个油罐,对于整个油库来说,油罐的规格尽量统一,尽量选大一些的油罐!5.什么叫周转系效?周转系数等于某种油品的年销售量除以该油品储存设备容量!6.什么叫油罐的利用系数,名义容量,储存容量,作业容量?油罐的利用系数=油罐的储存容量/名义容量;名义容量:理论容量储存容量:实际容量作业容量:使用油罐时,有一部分底油不能放出,即死藏,它等于实际容量减去死藏量。
二、习题1.巳知某分配油库各种油晶的计划年销量如表一所示.试确定该油库散装油品容量和各油品所需的油罐规格及个数。
假设溶剂汽油,车用汽油,煤油、轻柴油取周转系数K=8,油罐利用系数习η=0.95;变压器油,机械油,汽油机油、柴油机油取K=4,η=0.85。
(提示:油罐选用可参考教材中拱顶油罐系列)。
第二章油品的装卸作业一、复习思考题1.轻油装卸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有哪些设备?轻油装卸系统:输油系统、真空系统、放空系统输油系统:装卸油品(鹤管、集油管、输油管、零位罐、输油泵)真空系统:抽吸底油、引油灌泵(真空泵、真空罐、真空管、扫舱总管、扫舱短管)放空系统:防止混油、防止油品膨胀损坏管道(放空罐)2.粘油装卸系统与轻油装卸系统有什么不同?粘油装卸系统需要加热系统,轻油装卸系统需要真空系统,放空系统的作用也有所不一样,一个是防止膨胀,一个是防止凝油!3.铁路油罐车装卸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适用于什么情况下?铁路油罐车卸油:上卸(泵卸法《不需要零位罐,但容易气阻断流》、自流法《节约成本,但需要零位罐》、压力法《防止气阻断流》、浸没泵卸法《不易气阻断流,但可能发生泵漏电事故》)、下卸。
《钢的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参考答案
![《钢的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4e362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4.png)
《钢的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板条状马氏体具有高的强度、硬度及一定的塑性与韧性。
2.淬火钢低温回火后的组织是M回(+碳化物+Ar),其目的是使钢具有高的强度和硬度;中温回火后的组织是T回,一般用于高σe的结构件;高温回火后的组织是S回,用于要求足够高的强度、硬度及高的塑性、韧性的零件。
3.马氏体按其组织形态主要分为板条状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两种。
4.珠光体按层片间距的大小又可分为珠光体、索氏体和托氏体。
5.钢的淬透性越高,则临界冷却却速度越低;其C曲线的位置越右移。
6.钢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性能和为淬火做组织准备;它主要适用于过共析(高碳钢)钢。
7.淬火钢进行回火的目的是消除内应力,稳定尺寸;改善塑性与韧性;使强度、硬度与塑性和韧性合理配合。
8.T8钢低温回火温度一般不超过250℃,回火组织为M回+碳化物+Ar,其硬度大致不低于58HRC。
(二)判断题1.随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增高,马氏体转变后,其中片状马氏体减小,板条状马氏增多。
(×)2.马氏体是碳在a-Fe中所形成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
当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时,体积发生收缩。
(×)3.高合金钢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又具有良好的淬硬性。
(×)4.低碳钢为了改善切削加工性,常用正火代替退火工艺。
(√)5.淬火、低温回火后能保证钢件有高的弹性极限和屈服强度、并有很好韧性,它常应用于处理各类弹簧。
(×)6.经加工硬化了的金属材料,为了基本恢复材料的原有性能,常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
(√)(三)选择题1.钢经调质处理后所获得的组织的是B。
A.淬火马氏体B.回火索氏体C.回火屈氏体D.索氏体2.若钢中加入合金元素能使C曲线右移,则将使淬透性A。
A.提高B.降低C.不改变D.对小试样提高,对大试样则降代3.为消除碳素工具钢中的网状渗碳体而进行正火,其加热温度是A。
A.Accm+(30~50)℃B.Accm-(30~50)℃C.Ac1+(30~50)℃D.Ac1-(30~50)℃4.钢丝在冷拉过程中必须经B退火。
电力系统分析思考题和习题及答案解析
![电力系统分析思考题和习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309025f46527d3250ce028.png)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1-1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和电力网的基本组成形式如何?1-2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有几种?何谓开式网络?何谓闭式网络?1-3简述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和要求。
1-4如何评价电能质量,电能质量的三个指标是什么?各有怎样要求?1-5为什么要规定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简述主要电压等级。
1-6电力系统的各个元件(设备)的额定电压如何确定?举例说明。
1-7电力系统的负荷曲线有几种?什么是年持续负荷曲线和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
1-8某一负荷的年持续负荷曲线如图1-11所示,试求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max图1-11 题1-8的年持续负荷曲线1-9试确定图1-12所示的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图中标示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
图1-12题1-9电力系统接线图+抽头,T2运行于主抽头,1-10试求图1-12中各变压器的额定变比,当变压器T1运行于5%-抽头时,各变压器的实际变比是多少?T3运行于 2.5%1-11某电力系统的典型日负荷曲线如图1-13所示,试计算日平均负荷和负荷率。
图1-13题1-11的日负荷曲线第2章思考题与习题2-1 架空输电线路的电阻、电抗、电纳和电导是如何计算的,影响电抗的参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1 架空线路采用分裂导线有哪些优点?电力线路一般采用什么样的等效电路表示? 2-3 何谓自然功率?2-4 双绕组和三绕组变压器一般以什么样等值电路表示?2-5 对于升压型和降压型的变压器,如果所给出的其他原始数据均相同,它们的参数相同吗?为什么?2-7 什么称为变压器的额定变比、实际变比、平均额定电压变比,在归算中如何应用? 2-8 何谓有名值?何谓标幺制?标幺制有什么优缺点?基准值如何选取? 2-9 电力系统等值电路的元件参数计算时,何谓精确计算法?何谓近似计算法?它们分别用在怎样的场合?2-10 试推导由负荷功率求取恒定负荷阻抗或导纳的方法。
2-11 一条长度为600km 的500kV 架空线路,使用4×LGJ-400分裂导线,611110.01870.275 4.05100r x km b S km g -=Ω=Ω=⨯=、、、。
《检测与传感技术》思考题答案
![《检测与传感技术》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267e4425c52cc58bd6be8c.png)
3-4有一个以空气为介质的变面积型平板电容传感器,如图3-5所示,其中a=8mm,b=12mm,两极板间距离为1mm。一块板在原始位置上平移了5mm后,求该传感器的位移灵敏度K(已知空气相对介电常数=1F/m,真空时的介电常数0= 8.854×10-12F/m)。
4.4根据螺管型差动变压器的基本特性,说明其灵敏度和线性度的主要特点。
答:差动变压器的结构如图所示,主要由一个初级线圈、两个次级线圈和插入线圈中央的圆柱形铁芯等组成。
差动变压器传感器中的两个次级线圈反相串联,并且在忽略铁损、导磁体磁阻和线圈分布电容的理想条件下,当衔铁位于中心位置时,两个次级线圈感应电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差动输出电压为零,但实际情况是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压往往并不等于零。差动变压器在零位移时的输出电压称为零点残余电压,它的存在使传感器的输出特性不经过零点,造成实际特性与理论特性不完全一致,使传感器的灵敏度降低,分辨率变差和测量误差增大。
第一章思考题和习题参考答案
1—1什么叫传感器?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如何?
答:传感器是把被测量转换成电化学量的装置,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部分。由于传感器输出信号一般都很微弱,需要信号调理与转换电路进行放大、运算调制等,此外信号调理转换电路以及传感器的工作必须有辅助电源,因此信号调理转换电路以及所需的电源都应作为传感器组成的一部分。
2-7在题2-6条件下,如果试件材质为合金钢,线膨胀系数g= 1110−6/℃,电阻应变片敏感栅材质为康铜,其电阻温度系数= 1510−6/℃,线膨涨系数s= 14.910−6/℃。当传感器的环境温度从10℃变化到50℃时,所引起的附加电阻相对变化量(R/R)t为多少?折合成附加应变t为多少?
思考题及习题8参考答案
![思考题及习题8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13fdd4aef8941ea76e0547.png)
第8章思考题及习题8参考答案一、填空1、AT89S51的串行异步通信口为(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答:全双工。
2. 串行通信波特率的单位是。
答:bit/s3. AT89S51的串行通信口若传送速率为每秒120帧,每帧10位,则波特率为答:12004.串行口的方式0的波特率为。
答:fosc/125.AT89S51单片机的通讯接口有和两种型式。
在串行通讯中,发送时要把数据转换成数据。
接收时又需把数据转换成数据。
答:并行,串行,并行,串行,串行,并行6.当用串行口进行串行通信时,为减小波特率误差,使用的时钟频率为 MHz。
答:11.05927.AT89S51单片机串行口的4种工作方式中,和的波特率是可调的,与定时器/计数器T1的溢出率有关,另外两种方式的波特率是固定的。
答:方式1,方式38.帧格式为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和1个停止位的异步串行通信方式是方式。
答:方式1。
9.在串行通信中,收发双方对波特率的设定应该是的。
答:相同的。
10.串行口工作方式1的波特率是。
答:方式1波特率=(2SMOD/32)×定时器T1的溢出率二、单选1.AT89S51的串行口扩展并行I/O口时,串行接口工作方式选择。
A. 方式0B.方式1C. 方式2D.方式3答:A2. 控制串行口工作方式的寄存器是。
A.TCON B.PCON C. TMOD D.SCON答:D三、判断对错1.串行口通信的第9数据位的功能可由用户定义。
对2.发送数据的第9数据位的内容是在SCON寄存器的TB8位中预先准备好的。
对3.串行通信方式2或方式3发送时,指令把TB8位的状态送入发送SBUF中。
错4.串行通信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送SCON寄存器的RB8中保存。
对5.串行口方式1的波特率是可变的,通过定时器/计数器T1的溢出率设定。
对6. 串行口工作方式1的波特率是固定的,为fosc/32。
错7. AT89S51单片机进行串行通信时,一定要占用一个定时器作为波特率发生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思考题与习题
什么是电压型和电流型逆变电路各有何特点
答:按照逆变电路直流侧电源性质分类,直流侧为电压源的逆变电路称为电压型逆变电路,直流侧为电流源的逆变电路称为电流型逆变电路。
电压型逆变电路的主要特点是:
(1)直流侧为电压源,或并联有大电容,相当于电压源。
直流电压基本无脉动,直流回路呈现低阻抗。
(2)由于直流电压源的钳位作用,交流侧电压波形为矩形波,并且与负载阻抗角无关,而交流侧输出电流波形和相位因负载阻抗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其波形接近于三角波或正弦波。
(3)当交流侧为阻感性负载时,需提供无功功率,直流侧电容起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为了给交流侧向直流侧反馈的无功能量提供通道,逆变桥各臂都并联了二极管。
(4)逆变电路从直流侧向交流侧传送的功率是脉动的,因直流电压无脉动,故功率的脉动是由交流电压来提供。
(5)当用于交—直—交变频器中,负载为电动机时,如果电动机工作在再生制动状态,就必须向交流电源反馈能量。
因直流侧电压方向不能改变,所以只能靠改变直流电流的方向来实现,这就需要给交—直整流桥再反并联一套逆变桥。
电流型逆变电路的主要特点是:
(1)直流侧串联有大电感,相当于电流源,直流电流基本无脉动,直流回路呈现高阻抗。
(2)因为各开关器件主要起改变直流电流流通路径的作用,故交流侧电流为矩形波,与负载性质无关,而交流侧电压波形和相位因负载阻抗角的不同而不同。
(3)直流侧电感起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因电流不能反向,故可控器件不必反并联二极管。
(4)当用于交—直—交变频器且负载为电动机时,若交—直变换为可控整流,则很方便地实现再生制动。
电压型逆变电路中的反馈二极管的作用是什么
答:在电压型逆变电路中,当交流侧为阻感负载时需要提供无功功率,直流侧电容起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
为了给交流侧向直流侧反馈的无功能量提供通道,逆变桥各臂都并联了反馈二极管。
当输出交流电压与电流的极性相同时,电流经电路中的可控开关器件流通,而当输出电压与电流极性相反时,由反馈二极管提供电流通道。
为什么在电流型逆变电路的可控器件上要串联二极管
解:由于全电路开关管采用自关断器件,其反向不能承受高电压,所以需要在各开关器件支路串入二极管。
三相桥式电压型逆变电路采用180°导电方式,当其直流侧电压U d =100V 时。
(1) 求输出相电压基波幅值和有效值 (2) 求输出线电压基波幅值和有效值 (3)输出线电压中五欢谐波的有效值。
解:①输出相电压基波幅值
V
U U U d d
m AN 7.63100637.0637.021=⨯===
π
输出相电压基波有效值
V
U U U d m
AN AN 4510045.045.02
11=⨯===
②输出线电压基波幅值
V
U U d
m AB 1101001.1100
32321=⨯⨯=
=
π
π
输出线电压基波有效值
V
U U U d
m
AB ABm 78100
662
1=⨯=
=
=
π
π
③输出线电压中5次谐波
)5sin 51
(325t U u d AB ωπ=
输出线电压中5次谐波有效值
V
U U d AB 59.1525325==
π
全控型器件组成的电压型三相桥式逆变电路能否构成ο
120导电型为什么 解:全控型器件组成的电压型三相桥式逆变电路能构成0
120导电型。
由于三相桥式逆变电路每个桥臂导通0120,同一相上下两臂的导通有0
60间隔,各相导通依次相差0
120,且不存在上下直通的问题,所以其能构成0
120导电型。
但当直流电压一定时,其输出交流线电压有效值比 180°导电型低得多,直流电源电压利用率低。
并联谐振型逆变电路利用负载电压进行换流,为了保证换流成功应满足什么条件 答:为了保证电路可靠换流,必须在输出电压u 0过零前t ?时刻触发T 2、T 3,称t ?为触发引前时间。
为了安全起见,必须使
q
r f kt t t +=
式中k 为大于1的安全系数,一般取为2~3。
试说明PWM 控制的工作原理。
答:将一个任意波电压分成N 等份,并把该任意波曲线每一等份所包围的面积都用一个与其面积相等的等幅矩形脉冲来代替,且矩形脉冲的中点与相应任意波等份的中点重合,得到一系列脉冲列。
这就是PWM 波形。
但在实际应用中,人们采用任意波与等到腰三角形相交的方法来确定各矩形脉冲的宽度。
PWM 控制就是利用PWM 脉冲对逆变电路开关器件的通断进行控制,使输出端得到一系列
幅值相等而宽度不相等的脉冲,用这些脉冲来代替所需要的波形。
单极性和双极性 PWM 调制有什么区别
解:单极性PWM控制方式在调制信号r U 的正半个周期或负半个周期内,三角波载波是单极性输出的,所得的PWM波也是单极性范围内变化的。
而双极性PWM控制方式中,三角波载波始终是有正有负,而输出的PWM波是双极性的。
试说明PWM 控制的逆变电路有何优点 答:PWM 电路优点如下:
(1)可以得到所需波形的输出电压,满足负载需要; (2)整流电路采用二极管整流,可获得较高的功率因数; (3)只用一级可控的功率环节,电路结构简单;
(4)通过对输出脉冲的宽度控制就可以改变输出电压的大小,大大的加快了逆变器的响应速度。
图题所示的全桥逆变电路,如负载为 RLC 串联,R =10Ω,L = mH ,C=159 μF ,逆变器频率f =100 H Z ,U d =110 V 、求:
(1)基波电流的有效值; (2)负载电流的谐波系数。
图题
解:(1)基波电压的有效值为:
V
U U U d d
O 991109.09.0221=⨯===
π
基波时的负载阻抗:
2
21)1(C L R Z ωω-
+=
Ω=⨯⨯⨯-
⨯⨯+=-3.22)10159100210318.01002(102
6
2ππ
基波电流的有效值为:
A Z U I o o 44.43.2299
111===
(2)其主要的谐波是三次谐波与五次谐波,对应的负载阻抗分别为:
2
23)313(C L R Z ωω-
+=
Ω=⨯⨯⨯-
⨯⨯+=-7.60)1015910061
0318.01006(1026
2ππ
2
25)515(C L R Z ωω-
+=
Ω=⨯⨯⨯-
⨯⨯+=-4.100)101591001010318.010010(102
6
2ππ
其电流谐波系数分别为:
7.04313
3≈⋅=Z U k d
π 42.04515
3≈⋅=
Z U k d π。
在图所示的单相全桥逆变电路中,直流电源U d =300 V ,向R =5Ω,L = 的阻感性负载供电。
若输出波形为近似方波,占空比D= ,工作频率为 60 H Z ,试确定负载电流波形,并分析谐波含量。
计算时可略去换相的影响和逆变电路的损耗。
试求对应于每种谐波的负载功率。
解:输出方波电压瞬时值为 t n n U u n d
o ωπsin 4,5,3,1∑∞
⋅⋅⋅==
输出电压和电流波形为:
基波电压和各谐波电压的有效值为:
V
U U U d d
O 2703009.09.0221=⨯===
π
V U U o O 903113==,V
U U o O 5451
15== V U U o O 6.387117==,V
U U o O 3091
19==
基波和各谐波的负载阻抗为:
Ω=⨯⨯+=+=04.9)02.0602(5)(22221πωL R Z
Ω=⨯⨯+=+=15.23)02.0606(5)3(22223πωL R Z Ω=⨯⨯+=+=25.38)02.06010(5)5(22225πωL R Z Ω=⨯⨯+=+=99.52)02.06014(5)7(22227πωL R Z Ω=⨯⨯+=+=01.68)02.06018(5)9(22229πωL R Z
基波和各谐波电流的有效值为:
A Z U I o o 88.2904.9270111===
, A Z U I o o 89.315.2390
333=== A Z U I o o 41.125.3854555===
, A Z U I o o 73.099.526
.38777=== A Z U I o o 44.001.6830
999===
基波和每种谐波的负载功率为:W R I P o o 1
.44642
11==, W R I P o o 7.752
33== W R I P o o 94.92
55==, W R I P o o 66.22
77==, W R I P o o 97.02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