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利润和利润分配
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
![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1506e1f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d.png)
任务一 了解利润分配
1.收益是企业实现财务目标的基础 收益是一项综合性指标, 它能较为全面地
反映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 企业的经营管 理水平、市场拓展能力、成本费用的支出、 各种财务风险等都会在企业收益上得以实 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 的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利润与 风险的最佳组合。企业只有保证充足的收 益, 才能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 保障企业 债权人、股东的权益。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了解利润分配
3.收益是企业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 企业经营以扩大规模、扩大生产、不断增
加企业价值为目标。企业规模越大, 经济 效益往往越明显, 财务状况也越安全。企 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可以依靠新的外源融资, 例如追加贷款、发行新的企业债券等, 也 可以依靠内源融资, 例如吸收股东的进一 步投资等。但是企业自身的留存收益相对 其他融资方式而言成本最低, 也最便捷和 可靠。在经营状况良好的前提下, 如果企 业每年能够获取相对高额的利润上一, 页积下累一较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学习情境十二 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 算
政府补助收入,具体包括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 相关的政府补助。
(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 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 的政府补助,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而应当确认为递延 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在该资产使用 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以后各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 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 的,应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 的损益(营业外收入)。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学习情境十二 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 算
财务管理中利润分配知识点的思政嵌入点
![财务管理中利润分配知识点的思政嵌入点](https://img.taocdn.com/s3/m/a9d1672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1b.png)
财务管理中利润分配知识点的思政嵌入点财务管理中的利润分配是企业经营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财务管理教育中,可以通过思政嵌入点的引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利润分配的原则和方式,以及利润分配对社会公平和社会责任的影响。
首先,思政嵌入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利润分配的原则。
利润分配的原则是根据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的权益和权力关系来确定的。
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利润分配原则是以股权比例为基础的权益平等原则,即股东按照其所持股份的比例分享利润。
思政嵌入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原则的背后,即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股权的合法归属和股东的合法权益是利润分配的基础。
同时,思政嵌入点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股权制度对社会公平的影响,以及如何保障非股东利益相关方的权益。
其次,思政嵌入点可以关注利润分配对社会公平和社会责任的影响。
在利润分配过程中,企业应当注重社会公平和社会责任。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向员工支付合理的薪酬、缴纳合理的税费和回馈社会等方式来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责任。
思政嵌入点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企业在利润分配中如何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以及企业在利润分配中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外,思政嵌入点可以关注利润分配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影响。
利润分配对企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民生改善有着重要的影响。
思政嵌入点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利润分配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以及利润分配对企业创新和发展的促进作用。
同时,思政嵌入点可以引导学生从社会整体利益的角度来思考利润分配的问题,例如,如何通过利润分配来改善贫富差距、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等。
最后,思政嵌入点可以关注利润分配与法律法规的关系。
利润分配应当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应当遵守市场规则和商业伦理。
思政嵌入点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法律法规和商业伦理知识,了解和认识合规经营的重要性,强调企业在利润分配中应当秉持诚信、公正、公平的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不得违法经营或者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利润分配明细是什么有哪些利润分配明细科目
![利润分配明细是什么有哪些利润分配明细科目](https://img.taocdn.com/s3/m/0d7d84e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d.png)
利润分配明细是什么有哪些利润分配明细科目很多小伙伴不知道利润分配明细是什么,利润分配是会计学习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利润分配明细是什么有哪些利润分配明细科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利润分配是什么意思利润分配,指的是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对所实现的利润总额,以及从联营单位分得的利润。
按照规定,利润是在企业与企业、国家与企业之间进行的分配。
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净利润额,企业有权自主分配。
"利润分配"是一个所有者权益科目,用以核算企业净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情况以及历年净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后的结存余额,其主要用途是用于调整"本年利润"科目。
"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核算企业年度终了时的累计未分配利润或累计未弥补亏损。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为企业累计的未分配利润数额,若为借方余额就是企业累计的尚未弥补的亏损数额。
"利润分配"科目的其他明细科目年终没有余额。
结转利润分配的会计分录1、企业期末盈利,利润分配分录为:年利润结转至利润分配: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及任意盈余公积:借:利润分配—法定盈余公积利润分配—任意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3、分配股利: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贷:应付股利结转已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利润分配—应付股利以盈余公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借:盈余公积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转入企业期末亏损,利润分配分录为: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科目“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盈余公积补亏”和“未分配利润”等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利润分配指的是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章程、投资者的决议等,对企业当年可供分配的利润进行分配。
财务报表中的利润分配如何进行
![财务报表中的利润分配如何进行](https://img.taocdn.com/s3/m/915afc7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f.png)
财务报表中的利润分配如何进行在企业的财务运作中,利润分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资金流向和股东的利益,还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那么,财务报表中的利润分配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利润分配的概念。
利润分配,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将实现的净利润按照一定的规则和顺序,在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配的过程。
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企业自身等。
在进行利润分配之前,企业需要先计算出可供分配的利润。
这通常是在净利润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和计算得出的。
例如,需要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等。
法定盈余公积是利润分配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按照我国的相关法规,企业在分配利润之前,应当按照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这一比例通常为10%,当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达到企业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
法定盈余公积的主要作用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储备,以增强企业的抵御风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在提取了法定盈余公积之后,企业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相关规定,决定利润分配的具体方案。
常见的利润分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现金股利分配是最直接的方式。
企业以现金的形式向股东发放股利,股东可以直接获得现金收益。
这种方式对于股东来说,收益直观,但对于企业来说,可能会对现金流造成一定的压力。
股票股利分配则是企业向股东发放股票,而不是现金。
这意味着股东持有的股份数量增加,但企业的总价值不变。
股票股利分配不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但可能会对股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还有一种是转增股本,它是将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转为股本。
这种方式可以增加股东的股份数量,但与股票股利分配不同的是,转增股本并不改变股东的权益比例。
企业在决定利润分配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是企业的盈利状况和财务状况。
如果企业盈利良好,现金流充裕,可能会倾向于采取较为慷慨的利润分配方案;反之,如果企业面临资金紧张或者有重大投资项目需要资金支持,可能会减少利润分配或者暂不分配。
财税知识点总结
![财税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6c5572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4.png)
财税知识点总结一、财务会计知识点1. 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制定会计规则和原则的指导性文件,包括国际会计准则、国家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准则等。
2. 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用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3. 会计核算:包括会计分录、会计凭证、账簿和账务处理等,用于记录和归纳企业的经济业务。
4. 固定资产:指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的长期有形资产,包括房屋、设备、车辆等,需要进行折旧和摊销。
5. 应收账款:指企业向其他单位或个人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形成的应收款项。
6. 负债:指企业对外的债务或义务,包括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费等。
7. 利润分配:企业利润的分配方式,包括现金分红、公积金转增股本、盈余公积金等。
8. 成本费用: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二、税务管理知识点1. 税法法规:包括国家税法、地方税法、税务部门发布的规章和通知等,用于规范纳税人的税务行为。
2. 纳税人:指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3. 税种分类:主要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等,不同税种适用不同的税率和计税方法。
4. 税务登记: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进行的税务登记,包括税务登记证的领取和变更等。
5. 税务申报: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申报实际发生的税款。
6. 税务稽查: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税务行为进行检查和审计,以确定其是否履行了纳税义务。
7. 税务优惠:税务机关针对特定行业或地区给予的减免税款或税收优惠政策。
8. 税收征收: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申报情况和税务稽查结果,计算应缴税款并进行征收。
三、财税政策知识点1. 财政政策:国家通过调整财政收支和使用财政手段来调节宏观经济的政策。
2. 税收政策:国家通过调整税率、减免税款等方式来调节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政策。
3. 财税改革:国家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需要,对财税制度进行的改革和调整。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核算教案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核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9d341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d.png)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核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利润形成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利润分配的方法和原则;3. 熟悉利润核算的流程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利润形成的概念和意义;2. 利润分配的方法和原则;3. 利润核算的流程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利润分配的方法和原则;2. 教学难点:理解利润形成与分配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利润形成的概念和意义(15分钟)(1)引入:通过一个实例引出利润形成的概念;(2)讲解:讲解利润形成的含义及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2. 利润分配的方法和原则(30分钟)(1)讲解:讲解企业内部资本积累与外部投资收益之间关系,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对利润分配权力不同等问题;(2)案例演示:通过实际案例演示,掌握不同情况下利润分配方法及其应用。
3. 利润核算的流程和方法(45分钟)(1)讲解:讲解利润核算的基本流程和方法;(2)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利润核算的具体方法。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概念和原则;2. 案例演示法:通过案例演示,帮助学生掌握利润分配的方法及其应用;3.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熟悉利润核算的流程和方法。
六、教学评估1. 学生自我评估: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行完成一份利润核算报表,并进行自我评估;2. 教师评估:根据学生完成的报表及其自我评估情况进行评估。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财务管理》;2. 课件、案例资料等。
八、教学后记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核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讲授法、案例演示法和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概念和原则,还能够掌握利润分配的方法及其应用,以及利润核算的流程和方法。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核算教案分享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核算教案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0ce3a802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1.png)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核算教案分享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核算教案分享1. 引言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利润形成与分配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通过正确的业务核算来进行利润形成与分配的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本教案将介绍利润形成与分配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知识。
2. 利润形成的基本概念2.1 利润的定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剩余价值。
它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2.2 利润形成的要素利润的形成主要包括营业收入、成本和费用三个要素。
营业收入是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收入;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费用是指与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支出。
3. 利润分配的基本流程3.1 利润分配的目的利润分配的目的是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财务状况,合理分配利润,满足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利润分配的原则利润分配的原则包括经济效益优先原则、合理分配原则、依法纳税原则、社会责任原则等。
在利润分配过程中,企业应当遵循这些原则,确保分配过程的公平合理。
3.3 利润分配的方式利润分配的方式包括现金分红、股票分红、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分配方式,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4. 教学案例分享4.1 案例一:现金分红与股票分红的比较分析以某公司为例,对其过去几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比较了采取现金分红和股票分红两种方式的利润分配效果。
通过分析,发现股票分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股东的权益,但同时也存在股权分散化的问题。
4.2 案例二:合理分配利润的实践经验以某工业公司为例,介绍了企业如何根据财务状况和经营目标进行利润分配的实践经验。
通过制定科学的分配方案,该公司有效平衡了股东、员工和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实现了稳定增长。
5. 总结与回顾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核算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可供分配利润的计算及利润分配表
![可供分配利润的计算及利润分配表](https://img.taocdn.com/s3/m/bb3c496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14.png)
可供分配利润的计算及利润分配表一、引言在公司财务管理中,可供分配利润是指公司在扣除各种成本和税后所得利润的基础上,可供公司分配给股东或留作再投资的利润额。
对于股东来说,可供分配利润是其获利的重要来源,而对于公司来说,正确计算和合理分配可供分配利润才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可供分配利润的计算1. 净利润计算公式:净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管理费用 - 销售费用 - 财务费用 - 税后净利润2. 可供分配利润计算公式:可供分配利润 = 净利润 - 强制性留存利润 - 做出其他计提 - 法定公积金提取 - 分配股利 - 损益调整 - 其他3. 利润分配表利润分配表是一份盈利企业进行利润分配的文件,包括了利润的来源和分配的对象等详细信息。
一般包括盈余公积金转增股本、提取法定公积金、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提取其他储备、利润分配、股东红利等内容。
三、探讨可供分配利润的深度和广度1. 可供分配利润的深度认识通过上述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可供分配利润的来源和范围。
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公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分配利润,而这也是一个需要充分考虑股东利益、公司发展和合法合规的复杂问题。
2. 可供分配利润的广度应用在利润分配表中,利润的分配对象和方式都需要明确详细地列出,这既可以满足公司内部管理的需要,也可以向外部股东和监管部门进行合规报告。
四、总结与回顾从简单的净利润计算到复杂的利润分配表,可供分配利润的计算和分配是公司经营管理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只有正确地计算和合理地分配可供分配利润,公司才能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
作为财务人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相关规定和政策,灵活运用财务知识,以实现公司和股东双赢的目标。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在进行可供分配利润的计算和利润分配时,需要考虑公司的长远发展,充分尊重股东权益,同时也需兼顾合规性和社会责任。
只有在平衡好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公司才能持续稳健地发展,实现可持续经营的目标。
《基础会计》利润教案
![《基础会计》利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474fd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4.png)
《基础会计》利润教案第一章:利润的概念与计算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利润的定义和意义。
让学生学会计算不同类型的利润。
让学生掌握利润在会计报表中的应用。
1.2 教学内容利润的定义和意义。
毛利润、营业利润、净利润的计算方法。
利润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中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利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利润的应用。
1.4 教学步骤引入利润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利润的重要性。
讲解毛利润、营业利润、净利润的计算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利润在会计报表中的应用。
第二章:利润分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利润分配的原则和方法。
让学生学会计算股利和留存收益。
让学生掌握利润分配对企业和股东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利润分配的原则和方法。
股利和留存收益的计算方法。
利润分配对企业和股东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利润分配的原则和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利润分配的影响。
2.4 教学步骤引入利润分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利润分配的重要性。
讲解利润分配的原则和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利润分配对企业和股东的影响。
第三章:利润预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利润预测的意义和作用。
让学生学会使用财务指标进行利润预测。
让学生掌握利润预测的方法和技巧。
3.2 教学内容利润预测的意义和作用。
财务指标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
利润预测的方法和技巧。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利润预测的概念和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利润预测的应用。
3.4 教学步骤引入利润预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利润预测的重要性。
讲解财务指标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利润预测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章:利润分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利润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让学生学会使用财务比率进行利润分析。
让学生掌握利润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4.2 教学内容利润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财务比率在利润分析中的应用。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核算教案(一)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核算教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34c9eef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4.png)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核算教案(一)教案: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核算一、教学目标:•理解利润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核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利润核算公式进行实际计算。
二、教学内容:1.利润的概念和意义–利润的含义–利润的作用和意义2.利润的形成过程–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3.利润分配的业务核算方法–现金分红法–股利分配法–利润留存法4.利润核算公式–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营业税金及附加–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 + 投资收益 + 财务费用–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所得税三、教学方法:1.讲授:介绍利润概念和意义,利润的形成过程以及利润分配的业务核算方法,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
2.实例演练:通过多组典型案例进行演练,让学生掌握利润核算公式的具体应用。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交流讨论利润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各种分配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4.问题解答:听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疑惑和问题,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四、教学流程:1.讲解利润的概念和意义2.分析利润的形成过程3.介绍利润分配的业务核算方法4.演示利润核算公式的应用5.小组讨论:利润的作用和意义6.小组讨论:各种分配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7.解答学生问题并引导思考五、教学评估:1.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数据计算利润总额和净利润,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2.综合评价:在下一节课上进行综合评价,从学生理解能力、应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以上是本次教案的完整内容。
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演练实例,教师将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和应用利润核算的门。
只有掌握利润核算的方法和技能,企业才能科学合理地制定发展战略和分配利润,为实现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六、教学资源:1.课件、投影仪、电脑2.典型案例及相关数据3.网络资源、教材《会计学原理》等。
七、教学重点和难点:1.利润总额的计算2.各种利润分配方式的适用情况分析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掌握了利润核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可以实际应用到企业中。
利润问题知识点总结
![利润问题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1f1213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62.png)
利润问题知识点总结一、利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1. 利润的概念利润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企业盈利能力的体现。
利润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收入减去成本、税收、利息等经济支出后所剩下的净收益。
利润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标志。
2. 利润的计算公式利润=总收入-总成本-税收-利息利润=销售收入-生产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二、利润的分类和组成1. 利润的分类根据其来源不同,利润可以分为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两种。
经济利润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中获得的售价收入与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是指导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会计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获得的总收入减去总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等支出后的净收益,是用来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
2. 利润的组成利润的组成包括销售收入、生产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所得税等几个方面。
其中,销售收入是指企业通过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而获得的营业收入;生产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销售费用、广告费用、运输费用等;管理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管理活动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财务费用是指企业在融资、投资等活动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所得税是指企业根据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的税款。
三、利润的影响因素1. 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通货膨胀、利率水平、国际汇率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都会对企业的成本和收入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利润水平。
2. 行业竞争环境的影响行业竞争环境以及市场需求变化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有重要影响。
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将决定企业产品的价格水平,市场需求变化将影响企业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从而影响企业的利润水平。
3. 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影响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能力也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
财务知识利润和利润分配
![财务知识利润和利润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ec9feab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95.png)
财务知识:利润和利润分配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利润和利润分配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利润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获得的净收入,它是企业收入和费用之差。
利润分配则是指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经营目标,将利润分配给各方的决策和行动。
1. 利润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利润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代表着企业的盈利能力。
它可以分为毛利润和净利润两个概念。
•毛利润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后,扣除与销售直接相关的成本和费用后所剩下的金额。
计算方法为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
•净利润是指企业在综合考虑各种费用和税款之后的利润,也是最终归属于股东的利润。
计算方法为毛利润减去其他费用(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再扣除所得税。
2. 利润分配的原则和方法利润分配是企业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稳定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利润分配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合法合理原则:利润分配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不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2)保留利润原则:一部分利润应作为留存利润,用于企业的再投资或应急备用金。
•3)股东利益原则: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应当享受到合理的利润分配。
利润分配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现金分红:即企业将一部分利润以现金形式分配给股东,可以通过现金红利或派息的方式进行。
•2)股票分红:企业将一部分利润以发放新股或配股的形式分配给股东,增加他们的股权。
•3)留存利润:将一部分利润作为企业自留利润,用于企业的再投资或未来的发展。
3. 利润分配对企业的影响利润分配对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1)合理的利润分配可以吸引投资者:如果一个企业能够给股东提供合理的利润分配回报,将会增加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吸引更多的投资。
•2)利润分配能够稳定股东关系:通过合理的利润分配,可以维护和稳定企业与股东的关系,使股东对企业有更高的信任和忠诚度。
•3)利润分配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合理的利润分配可以用于企业的再投资和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第十一章股利分配主要知识点
![第十一章股利分配主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e3b93663b3567ec102d8aae.png)
第十一章股利分配【知识点1】利润分配与股利支付一、分配顺序二、股利支付的程序三、股利支付的方式【提示】财产股利和负债股利实际上是现金股利的替代,这两种股利方式在我国公司实务中很少使用,但并非法律所禁止。
【例多选题】下列关于利润分配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参见《应试指南》182页多选1]A.只要本年净利润大于0,就应该进行利润分配B.只有可供分配利润大于0时,才能进行利润分配,计提法定公积金的基数为可供分配利润C.如果可供分配利润大于0,则必须计提法定公积金D.“补亏”是按照账面数字进行的,与所得税法的亏损后转无关【答案】ABC二、股利相关论1.主要观点:股利相关论认为公司的股利分配对公司市场价值有影响。
2.影响股利分配的因素【例】<2003年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会导致企业采取低股利政策的事项有< )。
A.物价持续上升B.金融市场利率走势下降C.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较弱D.企业盈余不稳定【答案】ACD【解读】物价持续上升导致企业折旧基金购买力水平下降,从而没有足够的资金来重置固定资产,这时盈余会被当作补充折旧基金购买力水平下降的资金来源,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往往采取低股利政策;企业资产流动性差说明企业可能缺乏货币性资金或可立即变现的资产少,因此导致企业采取低股利政策;企业盈余不稳定的情况下,采取低股政策可以减少盈余下降而造成的股利无法支付的风险,还可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再投资,提高权益资本的比重,减少财务风险;金融市场利率下降,使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如果企业没有扩大资金的需要一般不会采取低股利政策。
【例】下列情形中会使企业减少股利分配的有< )。
<2004年)A.市场竞争加剧,企业收益的稳定性减弱B.市场销售不畅,企业库存量持续增加C.经济增长速度减慢,企业缺乏良好的投资机会D.为保证企业的发展,需要扩大筹资规模【答案】ABD【解读】本题考核影响利润分配的因素。
经济增长速度减慢,企业缺乏良好投资机会时,会出现资金剩余,所以应增加股利的发放,所以C不是答案。
利润及分配核算实训报告
![利润及分配核算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21a5f4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4.png)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长,会计核算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理解企业利润及分配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提高会计实践能力,我参加了本次利润及分配核算实训。
本次实训以某企业为例,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使我对利润及分配核算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二、实训目的1. 掌握企业利润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2. 熟悉企业利润分配的流程和计算方法。
3. 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三、实训内容1. 利润核算(1)收集整理企业一定时期的收入、成本、费用等原始凭证。
(2)按照会计科目进行分类,编制会计分录。
(3)根据会计分录登记相关账簿。
(4)计算企业利润总额。
(5)分析企业利润构成,找出影响利润的因素。
2. 利润分配核算(1)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确定利润分配方案。
(2)编制利润分配表,计算应分配的利润。
(3)登记利润分配账簿,反映利润分配过程。
(4)核算应付股利。
四、实训过程1. 前期准备在实训开始前,我们查阅了相关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和教材,了解了利润及分配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模拟实际工作在实训过程中,我们按照实际工作流程,分组进行操作。
每个成员负责不同的环节,如收集凭证、编制分录、登记账簿等。
3. 问题讨论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如会计科目分类、账簿登记规则等。
通过讨论和查阅资料,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4. 总结与反思实训结束后,我们对实训过程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查找了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五、实训成果1. 掌握了企业利润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2. 熟悉了企业利润分配的流程和计算方法。
3. 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4.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实训体会1. 利润及分配核算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2. 会计核算工作需要严谨细致,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利润分配:依据母公司报表利润还是合并报表利润
![利润分配:依据母公司报表利润还是合并报表利润](https://img.taocdn.com/s3/m/73ed8c6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1.png)
利润分配:依据母公司报表利润还是合并报表利润利润分配:依据母公司报表利润还是合并报表利润(2012-01)公司在每年进⾏利润分配时,本年税后净利润是利润分配的重要依据。
但是对于母公司来说,利润分配是以母公司报表利润为基础还是以合并报表的利润为基础呢?⼀、母公司报表利润与合并报表利润的差异新会计准则实施之前,母公司对能够实施控制的⼦公司采⽤权益法核算,不管⼦公司是否进⾏利润分配,作为母公司都可以按其持有的权益份额享有⼦公司实现的利润,并在其个别利润表上体现出来。
这也就相当于母公司报表利润与合并报表利润(即归属于母公司的利润)相等。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母公司对能够实施控制的⼦公司采⽤成本法核算,只有当⼦公司宣告分配利润时,母公司才能确认投资收益。
这也就意味着,在⼦公司不进⾏利润分配时,母公司不确认对⼦公司的投资收益,母公司报表利润与合并报表利润存在差异。
另外,现⾏合并报表中提取的盈余公积仅是母公司本⾝提取的盈余公积,⼦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被抵销后体现在“未分配利润”中。
在执⾏新会计准则且⼦公司没有全额分红的情况下,母公司可扣减的盈余公积显著少于执⾏原会计制度时的盈余公积,因为原会计制度规定母公司对⼦公司的投资采⽤权益法核算,母公司应享有的⼦公司净利润当年全部体现在母公司报表的净利润中且计提了法定盈余公积;⽽执⾏新会计准则的母公司对⼦公司的投资采⽤成本法核算,母公司应享有的⼦公司净利润只有待利润分回时才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新旧会计准则体系的这种差异,引起母公司个别会计报表的重⼤变化,母公司净利润、未分配利润与合并报表净利润、未分配利润产⽣差异。
⼆、利润分配的相关规定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司利润分配基础就是该公司财务报表上当年的税后利润。
按此理解,母公司报表净利润应该是法定利润分配基础,⽽不能以合并报表净利润为基础进⾏利润分配。
上交所在《2008 年年报注意事项讲解》中提到了财会函[2000]7 号中的规定,即“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公司,其利润分配以母公司的可供分配的利润为依据。
{财务管理利润管理}利润形成及分配核算
![{财务管理利润管理}利润形成及分配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e3fe345e03d8ce2f006623d6.png)
方案比较分析(根据案例提供的资料)
方案一:办公司
营业收入 480 000
减:营业成本 260 000
营业税金 24 000
其他费用 144 000
利润
52 000
方案二:做公务员 薪酬收入 30 000 租金收入 20 000 减:折旧费 4 000
3.计算全年净利润
本年利润
12月月初余额74 705 本月发生额 108 718.50 本月发生额 113 218.50
1 125 发生额合计110 203.50
发生额合计 113 218.50 年末余额: 78 080
(全年净利润)
例2:张士达原在某事业单位任职,月薪2 500元。2008年年初他 辞去公职,自筹资金50 000元、从银行借入50 000元(年利率 为3%)投资开办了一个公司,从事餐饮服务业务。该公司开 业一年来,有关收支项目如下:
{财务管理利润管理}利润形成及分配核算
一、利润的构成
利润是指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 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利润的计算有两种方法: ● 单步式 收入-费用=利润
★● 多步式(按功能列示) 1.营业利润 2.利润总额 3.净利润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期间费用)+投资净收益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3.支出类账户: 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本年利润”账户:核算企业一定时期实 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亏损(所有者权益类账 户,财务成果计本算年类利账润户)。
期末转入的各项支出 期末转入的各项收入
余额:净亏损
余额:净利润
利润分配知识问答
![利润分配知识问答](https://img.taocdn.com/s3/m/9ffba4a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8.png)
利润分配知识问答1.什么是利润分配?利润分配是指公司将净利润按一定比例分配给股东、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过程。
2.利润分配的主要对象是谁?利润分配的主要对象是股东,但也可能包括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3.利润分配遵循什么原则?利润分配应遵循法定程序,如提取公积金、弥补亏损等,并遵循股东平等、权利义务对等原则。
4.公司法对利润分配有何规定?公司法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
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5.利润分配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利润分配前需要依法计提公积金、弥补亏损,并由此确定可分配利润的金额。
6.可分配利润是如何确定的?可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减去年初未弥补亏损)和其他转入后的余额。
7.利润分配方案由谁制定?利润分配方案原则上应由董事会或执行董事制定。
8.利润分配方案需经过哪些程序才能实施?利润分配方案需经过股东(大)会决议通过才能实施。
9.利润分配的时间有限制吗?利润分配时间可以在股东会决议或公司章程中明确,最长不得超过股东会决议作出后一年。
10.股东分红有哪些形式?股东分红可以以现金或股票的形式进行。
11.员工奖励通常包括哪些内容?员工奖励通常包括奖金、福利或股票期权等形式。
12.留存收益的作用是什么?留存收益用于再投资、偿还债务或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强公司的财务实力。
13.利润分配按照什么比例进行?利润分配按照股东实缴出资比例进行,但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另行约定的除外。
14.隐名股东是否有权请求公司分配利润?隐名股东依法享有获得投资收益的权利,但原则上只能基于代持协议的约定向显名股东主张该等权利,无权直接主张分配公司利润。
但在某些例外情况下,如隐名股东、显名股东和公司之间签有协议确认代持关系并明确分红方式,隐名股东可能直接从公司获取红利。
15.瑕疵出资股东是否有权分配利润?瑕疵出资股东在不涉及具体利润分配的争议时,其权利可能不受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营业外收支的核算(2)
(3)罚款收入和无法付出的债务 借:银行存款 或 应付账款
贷:营业外收入 (4)教育费附加返还 计算教育费附加: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其他应交款 实际交纳: 借:其他应交款
贷:银行存款 返还: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三.营业外收支的核算(3)
二、利润——计算
1、利润的计算: (1)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期间费 用 其中: A.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B.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C.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 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三.营业外收支的核算(4)
(5) 罚款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
贷:银行存款 (6)对外捐赠 借:营业外支出
贷:XX资产 (7)债务重组损失
借:银行存款 营业外支出 贷:应收账款
四、利润——核算(1)
将所有损益类帐户余额转入”本年利润”,本年利润 贷余为盈利,借余为亏损.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二.利润分配的核算(3)
第一步:确定99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并转入利润分配帐户. 借:收入类帐户 100万
贷:本年利润 100万 借:本年利润 50万
贷:费用成本类 50万 本月所得税=(100—50)*33%=16.5万 借:所得税 16.5万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6.5万 借:本年利润 16.5万
第六讲 利润和利润分配
教学要求
熟悉运用”本年利润”帐户 掌握利润分配的顺序及其核算 了解所得税会计的核算
第一节 本年利润
一. 利润概述
利润是企业一定时期从事各项经济活 动所获得的财务成果. 狭义的利润:营业收入和营业支出的差 额.(不包括营业外收支) 广义的利润:两期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 权益的差额.(包括了营业外收支) 我国实务中采取广义利润的概念.
2.营业外支出 (1)固定资产盘亏和处置损失 盘亏: 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处置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2)处置无形资产损失 借:银行存款
营业外支出 贷:无形资产
(3)非常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损溢 (4)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期末减值(见”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部分.)
二.利润分配的核算(1)
1、本年利润转入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自动补亏) 2、提取盈余公积和分配股利: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提取法定公益金 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 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 3. 利润分配完毕后: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提取法定公益金 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余额在贷方表示尚未分配 的利润,而借方余额则表示尚未弥补的亏损。
二.利润分配的核算(2)
例:1999年12月31日,收入类帐户的贷方余额 为100万,费用成本类帐户借方余额为50 万.1999年11月30日,”本年利润”的贷方余 额为20万元.2000年1月1日,企业按10%提取 法定盈余公积,5%提取法定公益金,提取任意 盈余公积2万,并决定分配股利3万.另外,所得 税率为33%.99年初,”利润分配—未分配利 润”账户有贷方余额10万元. 要求:试确定未分配利润的余额,并编制相关 会计分录.
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费用 其他业务支出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
四、利润——核算(2)
所得税的交纳: 1.所得税的计算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转入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3.实际交纳: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第二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
1、可供分配利润=本年实现的净利润+年初未分配 利润(—年初未弥补亏损) + 其他转入(如:盈余公积补 亏) 2、利润分配顺序: (1)弥补亏损;(税前利润弥补和盈余公积弥补)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提取法定公益金; (4)分派优先股股利; (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6)分派普通股股利; (7)将利润分配转入未分配利润。 注意: A. 以前年度亏损未弥补完,不允许提取法定盈 余公积和公益金. B. 在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公益金 之前,不允许向股东分配利润. C. 上述分配完毕的余 额为未分配利润,留待以后年度补亏或分配.
利润分配——提取法定公益金 2.675万
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2万
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3万
那么,”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贷方余额= 10 + 53.5 – 13.025 =50.475万元
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2万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5.35万
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 2.675万
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2万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3万
贷:应付股利
3万
第三步: 利润分配完毕后,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025万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5.35万
贷:所得税 16.5万 1999年实现净利润=20+(100—50—16.5)=53.5万 借:本年利润 53.5万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3.5万
二.利润分配的核算(4)
第二步:提取各种公积金及分配股利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53.5*10%=5.35万
利润分配——提取法定公益金 53.5*5%=2.675万
三.营业外收支的核算(1)
营业外收支的核算范围: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的各项收 支. 1.营业外收入的核算范围: (1)固定资产的盘盈收入和处置收入 盘盈固定资产: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 处置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2)处置无形资产净收益 借:银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