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心理评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心理评估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评估在制定临床护理计划、提出心理障碍的护理措施等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心理评估是对人的各种心理现象作出客观量化的评价,以了解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评估在制定临床护理计划、提出心理障碍的矫治措施及疾病的辅助诊断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健康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护人员必须了解或掌握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心理评估的目的、意义与方法

心理评估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其水平作出的综合评定。所谓心理品质包括心理过程、人格特征和自我认知等内容,如情绪状态、气质特点、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自我评价等。

心理学中把人的心理品质又称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人格特征、自我认知三个方面。其中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人格特征包括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等)和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自我认知包括人的生理自我(体像)、社会自我、心理自我和自尊等。心理现象的三个方面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心理过程是心理现象的动态表现形式,人格特征是心理现象的静态表现形式,自我认知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自我调节的内控系统,以保证人格的完整与协调一致。

一、心理评估目的与意义

心理评估在心理学、教育学、人力资源、医学、军事、司法等领域有多种用途。其中为临床目的所用时,即称为临床心理评估。临床心理评估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有:1.探索病因。

2.为明确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3.评价治疗与护理效果。

4.是重要的科研手段。

二、心理评估的方法

(一)心理测验法

心理测验法是心理评估最常用的方法。心理测验是以实验心理学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评估工具。

(二)观察法

观察法是心理评估的最基本方法之一。观察者运用感觉器官对被观察者的可观察行为(如表情、动作、言语、服饰、身体姿势等),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和记录并根据观察结果作出评估。包括:自然观察法、控制观察法。

观察法尤其可用于特殊人群(如婴幼儿、智障者、聋哑人等)的心理评估。观察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不但与观察方法的选择有关,还取决于观察者的判断力、观察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三)、会谈法

会谈法又称为“晤谈法”或“交谈法”,是评估者与被评估者以面对面的交谈方式而进行的评估。会谈法的特殊之处在于会谈可以提供许多通过其他方法无法获得的信息。包括:结构式会谈、自由式会谈。

(四)调查法

调查法是通过全面收集了解个体的各方面情况,如过去和现在的生活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家族病史情况、家庭背景、婚姻状况、工作环境等情况对被评估者进行心理评估的一种方法。

(五)医学检测法

第二节心理评估的内容

一、病人的自我认知

(一)自我认知的概念

自我认知也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感知、看法和评价。是人们通过对自己的内、外在特征以及他人对自己的反应的觉察与体验而形成的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动态的、评价性的“自我肖像”。

自我认知是一个人对自己心理、生理特征的判断。如对自己情绪情感、意志特征、身体健康状况的评价,对自己人际交往能力的评价,对自己性格特征的评价,对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的评价。个体认知自己的途径主要有:

1.通过与他人的比较。

2.依据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认知自己。

3.通过对活动成果的分析。

(二)自我认知的形成

1.自我认知的形成阶段自我认知的形成经历了生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三个阶段。

(1)生理的自我阶段:在生理的自我阶段,自我认知主要表现为个体对自己的身体、衣着、物品、父母及家庭对自己的态度的评价判断,个体可直接通过镜子和照片来感受自我形象,表现出自豪或自卑的情绪情感体验。

(2)社会的自我阶段:此阶段的自我认知主要表现在个体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名誉、威望、社会中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的评价判断,追求他人对自己的重视与注意,追求名誉地位以及他人对自己的情感,表现出自尊或自卑的情绪情感体验。

(3)心理的自我阶段:心理自我阶段是自我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自我认知主要表现在个体对自己才能、性格、智慧、道德水平等方面的评价与判断,追求事业上、政治上、道德上的发展和发挥自己的潜能,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不容他人任意歧视、侮辱、诽谤,从而产生自我优越感或自尊等自我道德感体验。

2.影响自我认知形成的因素包括环境、经济条件、角色、期望、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生理变化、生活经历、自身认识水平、主观经验、有重要意义的人物对自己的评价、身体健康状况等。

(三)病人的自我认知紊乱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病与非病没有明确的界限之分,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两者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因此,对“病人”难以下确切的定义。在临床上理解为,病人是指个体的生理与心理行为功能发生改变,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并且社会功能活动受到影响者。病人从健康状态转为疾病状态,会出现自我认知紊乱的现象。自我认知紊乱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感知、看法的消极评价或不适应状态,包括对自己的体像(身体心像)、社会角色(社会身份)、生理功能及自尊的消极认知评价。

1.体像体像又称身体心像,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形态、功能和感觉的主观心理体验。任何形式的体像改变都会影响个体的自我认知,如容貌缺陷、毁容、截肢、感知觉障碍等。体像障碍者表现为回避现实,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愿讨论容貌问题,拒绝照相、照镜子;拒绝康复训练活动;易出现性格改变,常表现为悲伤(如哭泣、愤怒、失望等)、易激惹、情绪不稳或沉默不语等。

2.社会角色的改变社会角色改变指无能力承担或履行个体应有的特定角色功能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一个成年人往往同时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一旦身体健康状况发生变化就增加了新角色(病人角色),这一角色的出现影响了以往正常生活方式,人就难以适应当前的社会角色便出现角色冲突。角色改变还会出现在一个人正常生理功能发展过程中或家庭结构改变时。角色改变后表现为缺乏安全感,依赖性增强,出现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3.生理功能认知改变生理功能认知的改变主要源于病理性病变。表现为主观感觉异常,注意力由外部世界集中到自身的感受和体验,过分关注身体自觉症状,如对心跳、呼吸、胃肠蠕动异常敏感;对声、光、温度等刺激反应过于敏感;感到疼痛加剧,感觉度日如年或感知障碍,甚至出现思维紊乱或幻觉等。

4.自尊的认知改变个体的自尊源于对自我认知的客观正确的评价以及对自我价值、能力和成就的恰当估价。人生病后自我价值感必然受挫,自尊心也会不同程度受到影响,表现为自我贬低、自卑、信心不足、犹豫不决、窘迫感、推诿责任、敏感多疑等。

(四)自我认知评估的内容与方法

1.自我认知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体像(身体心像)的自我感受、社会角色的适应状况、生理功能的认知评价、自尊与人格特点等。

2.评估方法可用交谈法、调查法、观察法、评定量表法等。

二、病人的情绪与情感

(一)情绪与情感的定义

情绪与情感指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体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对定义的理解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情绪与情感由客观刺激引起所有情绪情感都不是自发的,它是由现实环境中的刺激而引发。引起情绪与情感的客观刺激包括人和物或机体生理状态等。

2.情绪与情感是主观态度体验体验是情绪情感的基本特色。客观事物对人具有不同的意义,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也各不相同。情绪情感不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是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3.情绪与情感产生的基础是需要情绪情感是以需要能否满足为基础的,当客观事物满足了人的需要就会产生积极的态度体验(愉快、满意),相反则产生消极的态度体验(伤心、抑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