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炉设计 7章(93-10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燃料燃烧装置及其选择与计算
用来实现燃料燃烧过程的装置称为燃烧装置。

燃烧装置的基本作用是要组织燃料在炉子中的燃烧过程,从而保证炉子的经济效果和物料的良好加热。

对燃烧装置一般有如下要求:
①在炉子所需要的热负荷(B实Q低)条件下,保证燃料的充分完全燃烧。

(对于工艺上要求不完全燃烧的除外);
②能根据炉温制度变化的要求,在规定的供热能力变化范围内,保证稳定的燃烧过程(要求具有一定的调节比);
③按照炉型和加热工艺的要求,保证火焰有一定的外型(保证火焰长度、铺展面及火焰刚度等);
④保证安全生产,便于操作和维修;
⑤便于实现自动调节。

因此,必须根据燃料的燃烧特点,采用合理的燃烧方法,选用适合这种燃烧方法的燃烧装置或自行设计计算燃烧装置。

通常情况下是选用合适的燃烧装置及进行必要的计算。

7.1煤气燃烧装置
煤气燃烧过程有三个阶段,即煤气与空气的混合、将混合物加热至着火温度和完成燃烧过程。

其中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是主要的,混合过程的快慢将直接影响到煤气燃烧速度和火焰长度。

当煤气和空气混合物向炉内的喷出速度小于火焰传播速度时,将产生回火现象,这是很危险的;反之煤气和空气混合物向炉内的喷出速度大于火焰传播速度时,又会产生脱火现象,同样也是很危险的。

因此,在选择燃烧装置(亦称煤气烧嘴)时,其特性参数(煤气、空气压力和空、煤气预热温度等)一定要根据生产现场的条件。

选择相应的燃烧装置;反之,当燃烧装置选定后,生产现场的工艺条件一定要满足其特性参数的要求。

根据煤气和空气在燃烧前的混合程度的不同,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相应的烧嘴也分为有焰烧嘴和无焰烧嘴。

7.1.1有焰燃烧及其烧嘴
(1)有焰燃烧的特点
①煤气和空气在烧嘴里分两路各自流出(套管式烧嘴:中间走煤气,外环走空气),在炉内边运行边混合边燃烧,所以混合速度慢,燃烧火焰长,在火焰长度上其温度分布较均匀。

②要达到完全燃烧,要求空气消耗系数较大,一般情况下n=1.15~1.25。

③由于燃烧速度慢,煤气中的碳氢化合物易热解而析出炭粒,提高了火焰黑度,可增加火焰对物料的辐射传热。

④由于煤气与空气在烧嘴外(炉内)混合,所以空气和煤气的预热温度可不受限制,因此可根据工艺情况,尽量提高空、煤气预热温度,节约燃料。

⑤要求空、煤气的压力较低(煤气压力为500~3000Pa,空气压力为2000~5000Pa),动力消耗较低。

⑥烧嘴能力大,结构紧凑、布置安装方便。

(2)有焰烧嘴
①煤气低压涡流式烧嘴(DW-I型)
这种烧嘴目前在工业炉上应用较广。

其特点是结构简单、紧凑(烧嘴安装间距可小于400mm),要求烧嘴前煤气压力低(最小压力为400Pa,正常为800Pa,最大压力不大于
93
94 1000Pa ),要求烧嘴前空气压力正常为2000Pa ,当空气压力大于2500Pa 时,燃烧能力增加。

这种烧嘴可燃烧干净的发生炉煤气、混合煤气、焦炉煤气。

若把煤气喷口缩小或在煤气喷口中加涡流片或节流圈,也可以燃烧天然气。

该烧嘴型号及燃烧能力见表7-1。

表7-1 煤气低压涡流式烧嘴燃烧能力(标m 3
/h )及煤气喷口直径(mm)
说明:表7-1中的数值是烧嘴在煤气压力为800Pa ,空气压力为2000Pa ,空(煤)气不预热(常温),且对应一定煤气低发热值Q 低情况下的额定燃烧能力。

如果空气(或煤气)预热,燃烧能力将有所降低。

空气或煤气预热后的实际燃烧能力可按下式计算: 273
1t
V V t +=

式中:V t —空气或煤气预热后的燃烧能力,标m 3/h ; t —空气或煤气预热温度,℃;
V 额—表7-1中标注的额定燃烧能力,标m 3/h 。

如果空气或煤气预热后仍要保持原定烧嘴的燃烧能力,则可提高烧嘴前空气或煤气压力。

所需压力按下式计算:
Pa P t P t 冷
⎪⎭
⎫ ⎝
⎛+=2731 (7-2)
式中:
P 冷,P t —分别为空气或煤气不预热时(P 冷煤气=800Pa ,P 冷空气=2000Pa )和预热到t ℃的
压力,Pa ;
t —预热温度,℃。

其它条件不变时,通过改变风压可改变烧嘴的燃烧能力。

即:
2)(冷
实额P P V V = (7-3)
式中:P 实—实际供风压力,Pa 。

如果实际煤气低发热值Q 低实与烧嘴对应燃烧能力下的额定低发热值Q 低有一定差别时,为了保持烧嘴燃烧能力(标m 3/h )不变,供风压力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低低实P Q Q
P 2)(= (7-4)
② 热脏煤气烧嘴(MDK 型)
表7-2 热脏煤气烧嘴技术指标
标m 3/h (7-1)
件见表7-2。

③低压天然气烧嘴(DT型)
表7-3 低压天然气烧嘴技术条件

燃烧能力和技术指标见表7-3。

④天然气平焰烧嘴(TP2型)
表7-4 天然气平焰烧嘴技术条件
7.1.2无焰燃烧及其烧嘴
(1)无焰燃烧的特点
①燃烧速度快,整个燃烧过程在烧嘴砖内就可完成,火焰很短,进入炉膛内只是高温气体,看不到火焰,故称无焰燃烧;
②因为煤气和空气在烧嘴内已混合均匀,所以达到完全燃烧时空气消耗系数较小,一般取n=1.03~1.05;
③高温区比较集中,由于n值较小,燃烧温度比有焰燃烧时高;
④由于燃烧速度快,火焰中的游离炭粒较少,所以火焰的黑度比有焰燃烧时小;
⑤因为煤气和空气在烧嘴内预先进行混合,所以空气和煤气的预热温度不能太高,最高温度一般要低于350~450℃,否则易产生回火;
⑥为了防止因回火而发生爆炸,烧嘴能力一般比较小。

(2)无焰燃烧烧嘴
目前广泛使用的无焰燃烧烧嘴是喷射式无焰烧嘴。

喷射介质可以是煤气,也可以是空气。

一般是煤气(冷煤气或预热煤气)作为喷射介质,空气被带入(冷空气从大气中吸入,热空气由空气管道供送)。

表7-5 煤气喷射式烧嘴技术指标
95
①MPS型煤气喷射式烧嘴
利用煤气喷出的高速气流将燃烧所需的空气量按比例吸入,因此不需要设置风机和供风系统。

其技术指标见表7-5。

②TGP-I天然气高压喷射式烧嘴
燃烧用空气为冷空气时,其技术指标见表7-6。

表7-6 天然气高压喷射式烧嘴技术指标
该烧嘴利用天然气的喷射力吸入部分空气进行混合,再与鼓入的二次空气进一步混合在炉内燃烧,其烧嘴性能及技术指标见表7-7。

表7-7 天然气半喷射式烧嘴技术指标
7.2燃油燃烧装置
作为火焰炉的燃料油主要有重油、柴油等。

其中在连续加热炉上使用的燃料油主要是重油。

在锻造加热炉,尤其是热处理炉等周期工作的炉子上使用柴油居多。

燃料油的燃烧过程分为雾化、与空气混合、蒸发、热解裂化、着火燃烧。

其中,燃料油的雾化质量,雾化颗粒度的大小,以及与空气的混合状态是保证燃料油稳定燃烧的基本条件。

所以根据燃料油的雾化方法以及与空气混合条件的不同,燃油燃烧装置(即燃油喷嘴)分为:低压油烧嘴,高压油烧嘴、油压式机械雾化油烧嘴等。

在工业炉上一般使用低压油烧嘴,其次是高压油烧嘴,油压式机械雾化油烧嘴一般不用。

7.2.1低压油烧嘴
低压油烧嘴是用鼓风机供给的空气做雾化剂,同时也作为助燃空气。

烧嘴前的空气压力一般为4000~10000Pa,最高不超过12000Pa。

因为燃油用的雾化剂压力低,所以称之低压油烧嘴。

96
(1)低压油烧嘴的特点
①助燃用的全部空气都作为雾化剂,雾化质量好,雾化剂费用低;
②由于雾化质量好,同时油雾与空气混合也好,在达到完全燃烧条件下,空气消耗系数较小,一般取n=1.1~1.15;
③火焰刚度较小,长度较短,燃烧过程易调节;
④烧嘴外形尺寸较大,燃烧能力较低,最大不超过200kg/h;
⑤空气预热温度受限制,一般不超过500℃。

(2)低压油烧嘴常用类型
低压油烧嘴的类型较多,下面介绍常用的几种:
①R型低压机械比例调节油烧嘴
这种烧嘴点火容易,调节比大(达1∶8),风量和油量与调节阀开度(0~90°)之间呈线性关系,易实现自动调节。

但结构较复杂,助燃空气温度一般小于150℃。

由于火焰长度短,适合于要求短火焰的炉子,例如,室状加热炉、连续加热炉、热处理炉、耐火材料焙烧炉等。

技术性能及燃烧能力见表7-8。

表7-8 R型油烧嘴技术性能
风时,表中的燃烧能力可提高35%~50%。

②DBR型全热风机械比例调节油烧嘴
该型油烧嘴是R型的改进型,助燃空气温度可达到200~500℃。

其技术性能见表7-9。

③F-RF型油压自动比例调节油烧嘴
这种油烧嘴燃烧性能基本同R型油烧嘴,但风油比例调节方法不同,该烧嘴通过调节嘴前供油压力,使空气量与燃油量自动呈比例配合,所以更易实现自动化。

技术性能见表7-10。

表7-9 DBR型油烧嘴燃烧能力(kg/h)
燃烧能力(l/h)
压:
0.1~0.3MPa;③油粘度≤6°E;④烧嘴内油管保护蒸汽压力:0.05~0.15Mp a。

97
表7-10 F-RF型油压自动比例调节烧嘴技术性能
技术性能见表7-11。

表7-11 QRF型高风温全热风油压自动比例调节油烧嘴技术性能
当实际供风压力和供风温度与表中不等时,油烧嘴的实际燃烧能力乘以表7-12中的系数k计算得出。

98
表7-12 QRF油烧嘴实际燃烧能力换算系数k
换算系数k
7.2.2高压油烧嘴
高压油烧嘴的燃油雾化剂通常用压缩空气或蒸汽(一般为饱和蒸汽,最好用过热蒸汽)。

用压缩空气做雾化剂时,嘴前压力一般为0.3~0.7Mpa;用蒸汽做雾化剂时,嘴前压力一般为0.3~1.2Mpa。

由于雾化剂的压力较高(>0.1MPa),所以该烧嘴称高压油烧嘴。

雾化剂的单位用量(kg/kg油)随工作压力及烧嘴结构型式的不同而不同。

高压油烧嘴的进油压力:外混式烧嘴,一般小于0.1MPa;内混式烧嘴,接近于雾化剂压力。

(1)高压油烧嘴的特点
①结构紧凑,体积小(指烧嘴本身,不包括配风套);
②烧嘴能力变化范围大(一般几十公斤~几百公斤,高者达几千公斤),调节比高(一般为1∶4~5,最高可达1∶10);
③空气预热温度一般不受限制;
④与低压烧嘴相比,空气与油雾(雾化后的油)混合条件较差,为保证完全燃烧,空气消耗系数要求大些(一般取n=1.20~1.25)。

又由于雾化剂的压力高,喷出速度较大(接近于音速),所以高压油烧嘴的燃烧火焰张角较小,火焰较长(小烧嘴为2~4米,大烧嘴长达7米左右),刚度较大。

因此,高压油烧嘴,尤其是外混式烧嘴不宜用于小型炉子,一般用于熔炼炉或大型加热炉上。

⑤噪音较大。

(2)高压油烧嘴常用类型
①GW-I型高压外混旋涡式油烧嘴
技术性能见表7-13。

表7-13 GW-I型高压外混旋涡式油烧嘴技术性能
②GW-Ⅱ型高压外混热风油烧嘴
技术性能见表7-14。

99
表7-14 GW-Ⅱ型高压外混热风油烧嘴技术性能
③GN-I型高压内混热风油烧嘴
技术性能见表7-15。

表7-15 GN-Ⅰ型烧嘴技术性能
④GD型高压多孔油烧嘴
技术要求:油压:微正压;
雾化剂(压缩空气或蒸汽)压力:0.21~1.03Mpa;
燃油粘度:<50mm2/s(6°E)
由于为多孔结构,火焰长度可根据用户要求制定,所以可用于锅炉、连续加热炉、烘干炉、反射炉等。

燃烧能力见表7-16。

表7-16 GD型高压多孔油烧嘴燃烧能力
7.3 燃煤燃烧装置
煤的燃烧方法有两种,即块煤的层状燃烧法和粉煤的悬浮燃烧法。

层状燃烧法又分为薄煤层燃烧法和厚煤层燃烧法。

100
101
薄煤层燃烧法有人工加煤燃烧和机械加煤(链条式、往复炉排式)燃烧。

厚煤层燃烧法,也称之半煤气燃烧法。

在燃烧室供给空气完全燃烧空气量的30~40%进行一次燃烧,再在煤层上方通入60~70%的二次风量与可燃气混合燃烧。

由于薄煤层燃烧法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所以在以煤为燃料的工业炉上,大多数采用薄煤层燃烧法。

薄煤层燃烧和厚煤层燃烧的助燃空气供给方式有强制供风和自然吸风两种。

强制供风时的风压与煤质和粒度有关。

薄煤层燃烧时,对于无烟煤,风压应大于1200Pa ;烟煤,风压为800~1200Pa ;褐煤,风压为800~1000Pa 。

而半煤气燃烧室的助燃风压应高于2000Pa 。

7.3.1块煤层状燃烧装置 (1)炉蓖面积计算
f
B F 实=
m 2 (7-5) 式中:B 实—燃料实际消耗量,kg/h ; f —炉篦燃烧强度,kg/(m 2·h)。

燃料消耗量B 实按炉子热平衡计算确定。

炉篦燃烧强度f 是一个经验值。

根据煤种及送风方式不同而差别较大,一般可按表7-17中数据选取。

表7-17 炉篦燃烧强度f (kg/(m 2
·h))
(2)燃烧室尺寸的确定
对于薄煤层人工加煤燃烧法,燃烧室深度A (对着炉门方向尺寸)一般不超过2米,否则将造成加煤和出渣操作困难。

燃烧室宽度W ,一般只有一个加煤门时不应超过1.2米,有2个加煤门时不应超过2米,过宽会造成加煤死角,降低炉底利用率。

炉篦面积F 与燃烧室尺寸参见表7-18。

表7-18 燃烧室尺寸系列
(3)燃烧室容积计算
v
q Q B V 低实= m 3 (7-6)
式中:Q 低—煤低发热值,kJ/kg ;
q v —燃烧室的容积热强度,kJ/(m 3·h)。

102 容积热强度q v 也是一个经验值,它和炉型、煤质和操作方法有关。

燃烧室容积过小时,会造成燃料燃烧不完全,而且炉压过大,从炉门等孔洞处冒黑烟,恶化环境。

燃烧室容积过大时,燃烧产物不能充满炉膛,炉压偏小,容易从炉门、孔洞等处抽入冷风,降低炉膛温度。

对于连续加热炉、室状锻造加热炉等高温炉,燃烧室容积热强度q v 可取 2.5~3.3×106kJ/(m 3·h),但注意不要过大,否则会降低炉顶使用寿命;对于干燥炉等低温炉,设计时q v 可取1.0~1.5×106kJ/(m 3·h)。

(4)燃烧室高度计算
已知燃烧室容积V 和炉篦面积,燃烧室高度就可以方便求出:
F V
H m (7-7)
7.3.2粉煤燃烧装置
粉煤在工业炉上使用较少,在有些大型锅炉,如电厂锅炉上使用较多。

因此这里关于粉煤燃烧装置的选择及设计计算不再赘述。

需要时可参阅其它有关资料。

7.4 烧嘴砖
7.4.1烧嘴砖的作用
烧嘴砖是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燃烧装置的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有: (1)将燃料在烧嘴砖内加热到着火温度,使其容易点燃并迅速燃烧;
(2)在烧嘴砖内能保持一定的高温,稳定燃料燃烧过程,避免产生脉动或灭火现象; (3)组织火焰形状,以满足加热工艺的要求; (4)使燃料与助燃空气进一步混合。

因此,除了少数特殊的燃烧装置(例如大气烧嘴)外,都要安装烧嘴砖,以保证燃油烧嘴和煤气烧嘴充分发挥其性能。

7.4.2烧嘴砖的设计
烧嘴砖的形状和尺寸是和烧嘴密切配合的,已经定型的油烧嘴和煤气烧嘴,一般都有与其相配合的烧嘴砖。

在定购烧嘴时,可连同烧嘴砖一起定购。

在新设计或改造烧嘴砖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烧嘴砖的内腔形状和尺寸要与混合气体的流股或燃油烧嘴喷出的雾化角相适应。

烧嘴砖的张角过小会使其过分受气流的冲刷而损坏,对燃油烧嘴来说,还会因油雾喷到烧嘴砖内表面上造成积碳而缩小甚至堵塞通道。

张角过大则点火困难,并容易造成燃烧不稳定。

(2)烧嘴砖的外形尺寸,要与炉墙砌筑尺寸相适应。

烧嘴砖的长度一般小于或等于炉墙厚度,且长度和宽度一般均为115mm 的倍数,而高度一般为68mm 的倍数。

为了保证烧嘴砖有一定的强度,烧嘴砖最薄处的厚度一般不应小于50~60mm 。

(3)烧嘴砖制造材料的选用要合适。

烧嘴点火和灭火时烧嘴砖的升温和降温速度都很快,在燃烧过程中,烧嘴特别是无焰烧嘴内表面温度较高,因此,制造烧嘴砖的材料要选用耐急冷急热性好、耐火度较高的耐火材料。

目前,制造烧嘴砖的材料一般采用NZ-40一级品耐火砖、矾土水泥耐火混凝土或磷酸盐耐火混凝土。

(4)为了便于制造、施工和更换,每个烧嘴砖的重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25~30kg 。

超过30kg 的大烧嘴砖可以分成对称的2块或4块,接缝间距可留1~2mm 。

7.4.3几种常用的烧嘴砖
(1)燃油烧嘴用烧嘴砖见表7-19。

(2)DW-I 型煤气烧嘴用烧嘴砖见表7-20。

103
(3)TGP-I 型天然气高压喷射式烧嘴用烧嘴砖见表7-21。

(4)TGW-I 型天然气半喷射式烧嘴用烧嘴砖见表7-22。

表7-19 燃油烧嘴用烧嘴砖尺寸表
104
7.5 燃料燃烧装置的选用
燃料燃烧方法及其燃烧装置的选择取决于燃料种类、性质、炉型结构及加热工艺要求等。

燃料的种类、性质取决于某地区的能源结构及供给状况。

工业炉窑热工工程技术人员的任务主要是在供给燃料种类、性质一定的前提下,根据炉型结构及加热工艺的要求,选用合理的燃烧方法及易于操作和实现自动控制的燃烧装置,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

表7-22 TGW-I 型天然气半喷射式烧嘴用烧嘴砖尺寸表
7.5.1煤燃烧装置的选择和安装位置的确定
(1)煤燃烧装置的选择
工业炉用煤燃烧装置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炉温水平、炉温稳定性、炉子热负荷和煤质等因素。

1)对炉温稳定性要求不高、炉子热负荷不大的小型炉,可选用人工操作块煤燃烧室。

对炉温要求较高,高温区较长或煤中挥发分和水分含量较高的炉子,应选用人工操作块煤半煤气化燃烧室。

2)对炉温、炉压和炉气成分要求一定的稳定性的小型炉,可选用机械化加热燃烧室,如链条式、往复式、绞杆式等。

同样,可根据炉温水平和煤质的不同,采用薄层或半煤气化操作。

3)对炉温稳定性要求较高,热负荷较大的炉子,如连续加热炉(大型锅炉)等,宜采用粉煤燃烧器。

但同时需安装整套的除尘装置,投资较大。

(2)块煤燃烧装置安装位置的确定
对于高温炉,燃烧室的设置应尽量接近炉膛,通常是燃烧室和炉膛连通。

如炉膛要求温度较低(低于800℃),应将燃烧室和炉膛隔开,避免高温火焰直接进入炉膛。

如炉膛要求温度更低(低于300~400℃),则不仅要将燃烧室和炉膛隔开,而且还要在炉膛内造成气体的再循环,将部分即将出炉的低温废气掺入刚刚进炉的炉气中,降低炉膛内的炉气温度。

7.5.2油烧嘴选择和安装位置确定
(1)油烧嘴类型的选择
用在工业炉上的油烧嘴主要有高压油烧嘴和低压油烧嘴两种。

燃料消耗量大,空气预热温度高(高于500℃)的大型加热炉,或要求火焰有一定刚度的熔炼(化)炉,宜选用高压油烧嘴。

其它类型的工业炉,一般选用低压油烧嘴。

(2)油烧嘴安装位置的确定
由于工业炉炉型结构多种多样,加热工艺要求也不同,所以油烧嘴安装位置没有固定的格式。

即使是同一类炉子,如连续加热炉(推钢式或步进式),也有端供热、侧供热,或端侧结合供热等几种方式可以选用。

油烧嘴安装位置的确定首先必须满足炉子加热工艺和温度制度的要求。

另外,还要考虑以下几点:
1)同一侧油烧嘴安装间距要大于油雾化铺展面,以免油雾相撞,重新汇集成大颗粒油滴,燃烧时间长,产生冒黑烟现象。

具体安装间距,要根据所选油烧嘴的燃烧能力和雾化角确定。

如R150或F-RF150油烧嘴(额定燃烧能力见表7-8和表7-10),安装位置最小间距应不小于500mm。

2)相互垂直安装时,如连续加热炉采用端侧结合供热方式时,其侧烧嘴的安装位置与端烧嘴之间的间距,要大于端烧嘴燃烧火焰长度。

如端烧嘴采用R150或F-RF150油烧嘴,则侧烧嘴距端烧嘴的安装距离应不小于4m。

3)炉膛两侧同时安装烧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求采用对称安装。

即油烧嘴的燃烧能力相同,安装数量相等。

以免炉温偏置,影响加热质量。

②根据炉膛宽度可采用相对安装,也可采用相错安装。

采用相对安装时,所选油烧嘴燃烧时的最长火焰长度必须小于炉宽的一半;采用相错安装时,所选油烧嘴燃烧时的最长火焰长度必须小于炉宽。

以免火焰相撞形成局部高温或烧坏烧嘴对面炉墙。

③对推钢式(或步进式)连续加热炉,为使炉气顺行,避免出料端炉压过高产生冒火现象,两侧烧嘴应对称向炉气运行方向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不同位置油烧嘴的倾斜角度不同,但倾斜角度一般不大于30°。

(3)油烧嘴燃烧能力和数量的确定
1)油烧嘴燃烧能力的确定
105
根据油烧嘴安装位置允许的最长燃烧火焰长度,确定相应的油烧嘴燃烧能力。

同一座炉子可以选用相同燃烧能力的烧嘴,也可以根据不同安装位置及各燃烧区段的燃料消耗量,选用不同燃烧能力的烧嘴。

2)油烧嘴数量的确定
根据炉膛热平衡计算的燃料消耗量B实除以油烧嘴的燃烧能力,求出需要的烧嘴数量。

并可根据实际安装要求,如对称安装,适当增加1~2个烧嘴。

7.5.3煤气烧嘴的选择和安装位置的确定
(1)煤气烧嘴类型的选择
煤气的种类较多,发热值变化较大,燃烧方法也有多种。

目前有适应不同煤气种类和燃烧方法的各种煤气烧嘴。

在选择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根据煤气种类和发热值选择相应的烧嘴;
2)在煤气种类和发热值一定的条件下,根据加热工艺要求选择烧嘴;
①炉温高,燃料消耗量大的炉子,一般可选用有焰燃烧烧嘴;
②炉温高或较高,燃料消耗量不大,但要求钢坯加热温度均匀性高的炉子,如薄板坯加热炉等,可选用煤气平焰烧嘴;
③炉温不高(900℃以下),燃料消耗量较少,但要求炉温均匀性高的炉子,如热处理炉等,可选用喷射式烧嘴;
④同一座炉子,为适应不同区段的加热要求,也可选用不同类型的煤气烧嘴。

如三段式连续加热炉,加热段可选用有焰燃烧烧嘴,而上均热段可选用煤气平焰烧嘴。

(2)煤气烧嘴安装位置、烧嘴燃烧能力及烧嘴数量的确定,可参阅油烧嘴的相关内容。

1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